长安汽车(200625)

搜索文档
长 安B(200625) -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英文版)
2025-08-22 18:54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mpany Limited 2025 Semi-annual Report Financial Statements August 2025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I. Auditing Report No audit on the semi-annual financial report. II. Financial statements Financial in notes to the statements of the unit is: RMB yuan 1. Consolidated Balance Sheet Prepar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Unit: Yuan | Project | Closing balance | Opening balance | | --- | --- | --- | | Current assets: | | | | Monetary funds | 52,829,884,518.42 | 64,182,09 ...
新央企 增持!
上海证券报· 2025-08-12 07:01
公司高管增持计划 - 公司及间接控股股东中国长安汽车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计划自2025年8月12日起6个月内增持公司A股股份,合计金额不低于人民币570万元 [2][5] - 增持主体包括中国长安汽车现任全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公司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共计19人,其中中国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持股500,864股(占比0.0051%),董事赵非持股213,613股(占比0.0022%)[6][8] - 增持目的是基于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和未来持续发展前景的充分认可,同时为增强投资者信心 [5][8]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背景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于7月29日在重庆挂牌成立,成为国内第三家汽车央企,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拥有117家分子公司 [9] - 新集团主要经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销售、金融及物流服务、摩托车等业务,未来将着力打造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 [9] - 此次重组是国家推动央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重要一步,旨在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 [9] 公司经营业绩与战略目标 - 2025年1-6月,中国长安汽车整体营业收入1,469亿元,整车销量突破135.5万辆(创近8年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45.2万辆(同比增长49%),海外销量29.9万辆(同比增长5.1%)[10] - 公司计划2030年实现年销500万辆目标,新能源占比超60%,海外销量超30%,并力争进入全球汽车品牌前十 [10] - 未来十年将在新汽车领域累计投入2,000亿元,新增1万名科技创新人员,构建完整创新体系 [10] 全球化战略与合作动态 - 全球化战略升级为"本地化+体系化"模式,计划在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五大区域实施"一区一策"布局 [11] - 公司近期与华为高层(任正非、徐直军、余承东等)就产业竞争态势、未来格局等展开交流,并探讨对长安汽车及阿维塔品牌的支持 [11]
长安汽车20250731
2025-08-05 11:16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1][2][8] - 公司:长安汽车及其旗下新能源品牌(深蓝、启源、阿维塔)[1][2][5][6][7]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公司重组与股权结构 - 冰装集团汽车业务分离为独立央企,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变更为新分离企业,实控人未变[1] - 分离后中国长安汽车直接及间接持有长安汽车35.04%股份[1] 新能源品牌表现与展望 1. **深蓝品牌** - 终端销量稳在月度2.1万台,主力车型为S05、S07,S09提供增量(近期月销3200台)[2][4] - 10-15万新能源市场年规模约700万,电动智能化渗透率从45%升至50-55%,仍有成长空间[3] - 若销量突破3万台,有望扭亏为盈[4] 2. **启源品牌** - 依托长安燃油车庞大客户池(如CS355、75等),初期销量仅几千台,Q07上市后改善明显[5][6] - 预计盈利需等到明年,但今年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6] 3. **阿维塔品牌** - 中高端定位,阿维塔06上市后规模效应改善,11和12销量稳定,07月销约4000台[6][7] - 华为参与合作,软件定义汽车潜力大,预计盈利能力弹性较高[7] 燃油车与出口业务 - 燃油车销量稳定(如CS75月销1万多台)[5] - 出口业务表现强劲,燃油车及轻型商用车在海外市场扎根,持续贡献利润[8] 财务与估值 - 预计今年净利润80亿(对应估值<15倍),明年110亿(对应估值10倍)[1][9] - 毛利率有望超15%,净利润率4.5%[9] 其他重要内容 - **风险提示**:新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9] - **行业对比**:深蓝+启源与吉利银河覆盖价位段重合,硬件指标接近[3] - **资源整合**:重组后资源更聚焦,利于新能源品牌发展和海外拓展[2]
China Autos_ Transfer of coverage
2025-07-07 08:51
涉及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国汽车行业 - **公司**:BAIC Motor Corp LTD、Brilliance China Automotive、BYD Company Limited、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DongFeng Motor Co., Ltd.、Geely Automobile Holdings Ltd.、Great Wall Motor、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Li Auto、NIO、SAIC Motor Corp、Sinotruk、XPeng、Yongda Auto、Zhejiang Leapmotor Technology Co.,Ltd、Zhongsheng Group Holdings 核心观点和论据 投资观点 - **BAIC Motor Corp LTD**:评级中性,目标价1.7港元。看好公司出口扩张举措,但预计未来1 - 2年定价竞争难改善,合资品牌利润率或持续收缩,股票将横盘整理[68]。 - **Brilliance China Automotive**:评级增持,目标价4.5港元。基于其从宝马合资企业获得的经常性投资收入和资产负债表上的大量现金,预计将继续支付特别股息[71]。 - **BYD Company Limited**:评级增持,A 股目标价560元,H 股目标价600港元。预计到2026年全球交付量达650万辆,海外市场占150万辆,多个海外生产基地将建成并逐步投产,虽面临欧盟关税上升,但将在产品内容而非价格上竞争,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带来更多机会[76][82]。 -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评级中性,A 股目标价11.5元,B 股目标价3.8港元。看好公司与华为在自动驾驶和互联解决方案方面的合作,对长安自有品牌持建设性态度,但新能源品牌投资和费用可能较高[89][92]。 - **DongFeng Motor Co., Ltd.**:评级减持,目标价3.9港元。鉴于竞争格局,对东风汽车销售复苏和盈利表现持谨慎态度,预计大众市场外国品牌盈利前景不佳,利润率将持续承压[96]。 - **Geely Automobile Holdings Ltd.**:评级增持,目标价23港元。看好公司基于平台战略的强大车型周期,有助于其继续扩大市场份额,管理层发展新能源业务的举措值得肯定,与沃尔沃等的合作有望带来业务协同效应[99]。 - **Great Wall Motor**:评级中性,A 股目标价24元,H 股目标价12.5港元。欢迎管理层举措,对公司向高端产品的销售结构变化持积极态度,但考虑到激烈竞争,对其能否维持国内市场份额存疑[103][106]。 -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评级减持,A 股目标价3元,H 股目标价1.3港元。对广汽集团持谨慎态度,大众市场的定价和竞争压力持续,合资品牌和自有品牌业务面临的逆风是结构性的,未来1 - 2年自有品牌业务盈利前景堪忧[110][113]。 - **Li Auto**:评级增持,ADR 目标价33美元,港股目标价135港元。i8 车型意义重大,明确了理想汽车的纯电动战略,预计2027年销量达约87.3万辆,其中新纯电动车型占比超35%,在 L2 + 半自动驾驶技术方面领先多数中国同行[117][122]。 - **NIO**:评级中性,目标价4.1美元。预计今年全年销量32万辆,较2024年增长44%,但低于管理层目标,将密切关注蔚来汽车的月度销售和订单情况[127]。 - **SAIC Motor Corp**:评级减持,目标价11元。对大众市场外国品牌在中国的盈利前景持谨慎态度,预计上汽通用合资企业将继续面临激烈竞争,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组合,欧盟关税上升、上汽大众的上行空间有限以及自有品牌业务的亏损令人担忧[130]。 - **Sinotruk**:评级增持,目标价26港元。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长,预计中国重汽业绩将逐步改善,2025年总营收同比增长20%,净利润在2025 - 2026年将分别增长12%和15%[133]。 - **XPeng**:评级增持,H 股目标价122港元,美股目标价31港元。看好小鹏汽车 Mona M03、P7 + 和新车型的强劲销量势头,2025年销量可能超过44.9万辆,同比增长137%,股价对销量和新车型动态敏感[136][140]。 - **Yongda Auto**:评级中性,目标价2.2港元。欢迎永达汽车与华为 HIMA 产品的合作,但认为近期股价反应已消化了大部分未来收益,预计2025年外国品牌市场份额将下降,乘用车需求疲软将给定价环境带来压力[143]。 - **Zhejiang Leapmotor Technology Co.,Ltd**:评级增持,目标价82港元。看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2025 - 2026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52%/61%,零跑汽车与 Stellantis 的合作有望带来出口和长期盈利的上行潜力[147]。 - **Zhongsheng Group Holdings**:评级中性,目标价12港元。欢迎与赛力斯 AITO 的合作,认为将有助于提升中升集团的新车销售、售后业务和利润率,但对行业内激烈的定价竞争和2025年合资品牌的疲软销售持谨慎态度[151]。 估值方法 - **BAIC Motor Corp LTD**:基于不变的2025年预期市盈率4倍,将2025年12月目标价设定为1.7港元[69]。 - **Brilliance China Automotive**:使用股息贴现模型,假设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10%,长期股息支付率约为50%,得出2025年12月目标价4.5港元[72]。 - **BYD Company Limited**:A 股2026年6月目标价560元基于长期目标价范围(约490 - 680港元)的中位数;H 股目标价600港元同理。目标价对应2025/2026年市销率分别为1.7倍/1.5倍[77][84]。 -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A 股基于不变的19倍远期市盈率,将目标价设定为11.5元;B 股基于不变的6倍远期市盈率,将目标价设定为3.8港元[90][93]。 - **DongFeng Motor Co., Ltd.**:基于0.2倍市净率,将2025年12月目标价设定为3.9港元[97]。 - **Geely Automobile Holdings Ltd.**:采用分部加总估值法,将传统燃油车业务2025年预期市盈率设定为6倍,新能源汽车业务2025年市销率设定为0.8倍,得出目标价23港元[100]。 - **Great Wall Motor**:A 股基于2025年预期市盈率17倍,将目标价设定为24元;H 股基于2025年预期市盈率8倍,将目标价设定为12.5港元[104][107]。 -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A 股基于8倍2025年预期市盈率和0.4倍2025年市净率的加权平均值,将目标价设定为3元;H 股基于4倍2025年预期市盈率和0.2倍2025年市净率的加权平均值,将目标价设定为1.3港元[111][115]。 - **Li Auto**:ADR 和港股目标价分别为33美元和135港元,基于1.8倍2025年企业价值/销售额、1.6倍2025年市销率和14倍2025年市盈率的加权平均值[118][123]。 - **NIO**:基于0.55倍2025年预期市销率和0.5倍2025年企业价值/销售额的加权平均值,将2025年12月目标价设定为4.1美元[128]。 - **SAIC Motor Corp**:基于12倍2025年市盈率,将目标价设定为11元[131]。 - **Sinotruk**:基于10倍远期市盈率,将2025年12月目标价设定为26港元[134]。 - **XPeng**:H 股和美股目标价分别为122港元和31港元,基于2倍一年远期市销率和2倍企业价值/销售额的加权平均值[137][141]。 - **Yongda Auto**:基于10倍远期市盈率,将目标价设定为2.2港元[144]。 - **Zhejiang Leapmotor Technology Co.,Ltd**:基于2025年企业价值/销售额和市销率的混合倍数,得出目标价82港元[148]。 - **Zhongsheng Group Holdings**:基于不变的7.5倍2025年市盈率,将目标价设定为12港元[152]。 风险因素 - **BAIC Motor Corp LTD**:北京奔驰或北京现代的销售情况、自有品牌业务的亏损情况、股息支付率的变化[70]。 - **Brilliance China Automotive**:宝马合资企业和华晨汽车在其他汽车业务的投资收益低于预期[75]。 - **BYD Company Limited**:销售情况和来自中国和外国大众市场品牌的行业竞争[81][88]。 -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关键车型的销售或定价情况、股息支付的意外变化[91][95]。 - **DongFeng Motor Co., Ltd.**:各业务线的销售、竞争格局和盈利能力[98]。 - **Geely Automobile Holdings Ltd.**:销售表现和盈利能力低于预期[102]。 - **Great Wall Motor**:汽车行业需求复苏情况、SUV/皮卡和电动汽车业务的竞争格局[105][109]。 -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主要合资企业的销售和盈利能力、车型推出速度、FCA 合资企业的重组和自有品牌业务的扭亏情况[112][116]。 - **Li Auto**:车辆销售、整体汽车市场销售/电动汽车需求、定价竞争和利润率情况[121][125]。 - **NIO**:车辆执行和交付情况、整体汽车市场销售/电动汽车需求、来自竞品的竞争[129]。 - **SAIC Motor Corp**: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情况、竞争压力、意外的股息削减[132]。 - **Sinotruk**:重型卡车销售增长情况、政策刺激对股价和需求的影响[135]。 - **XPeng**:与大众合作的业务计划执行情况、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定价竞争[138][142]。 - **Yongda Auto**:新车销售和售后业务的利润和利润率情况[146]。 - **Zhejiang Leapmotor Technology Co.,Ltd**: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车辆交付情况[150]。 - **Zhongsheng Group Holdings**:新车销售和售后业务的利润和利润率情况[154]。 其他重要内容 - **分析师认证**:报告中的研究分析师认证其观点准确反映个人观点,且薪酬与具体推荐或观点无直接或间接关联[201]。 - **评级系统**:摩根大通使用增持、中性、减持评级,分别表示股票将跑赢、持平、跑输分析师或分析师团队覆盖范围股票的平均总回报[204]。 - **覆盖范围**:分析师 Nick YC Lai 覆盖报告中提及的所有公司[205]。 - **评级分布**:截至2025年4月5日,摩根大通全球股票研究覆盖范围中,增持、中性、减持评级占比分别为50%、37%、13%[206]。 - **其他披露**:包括分析师薪酬、非美国分析师注册、公司特定披露、研究材料分发等相关信息[203][212][213][215]。
雷军称:小米YU7不可能卖23.59万元!新款零跑C16开启预售!下一代宝马X5或采用增程式技术!丨一周大事件
电动车公社· 2025-06-09 13:37
新车上市 - 比亚迪海豹06 EV上市,售价10.98-12.98万元,共推出3款车型,配备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天神之眼C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高阶版DiLink 100,车身尺寸4720×1880×1495mm,轴距2820mm,前备厢容积65L,后备厢容积423L [1][3][4][7] - 新款零跑C16开启预售,预售价16.98-18.98万元,提供5座、6座共6款车型,6座纯电版升级为81.9kWh电池,CLTC续航630km,采用全域800V高压碳化硅快充,增程车型提供1150km综合续航+快充补能 [8][10][15][16][19] - 吉利银河A7官图发布,定位B级插混轿车,轴距2845mm,可提供2L级馈电油耗,综合续航2100+km [20][21][22][24] 公司动态 - 宝马或于明年推出增程车,首款车将是2026款宝马X5,与供应商采埃孚合作 [25][27] - 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车辆在广州和深圳开启公开道路测试,自动驾驶套件总成本较前代下降70% [28][29][31] - 小鹏与华为联合研发AR-HUD,小鹏G7首发搭载"追光全景"抬头显示,提供全场景AR车道级导航等功能 [32][33][35][36][37][40][41] - 长安汽车独立成为由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第99家央企,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42][43][44][47] - 远景动力法国电池超级工厂投产,主要为雷诺集团提供动力电池,远景动力在全球布局13座电池制造基地 [48][49][51] - 雷军称小米汽车业务将在今年内盈利,小米YU7售价不可能是网传的23.59万元,小米汽车芯片正在研发中 [52][54] - 蔚来公布一季度财报,营收120.3亿元,同比增长超21%,整车毛利率10.2%,二季度交付指引7.2-7.5万辆 [55] 车企销量 - 奇瑞集团5月新能源销量63169台,其中iCAR品牌销量5899台,智界品牌销量5000台 [56][57][58]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等)
前瞻网· 2025-05-05 11:13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区域竞争格局 - 混合动力汽车代表性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1] - 外资车企在华布局集中在北京和上海 造车新势力在北京、上海、广东均有分布 [1] - 内陆地区有少量混合动力造车企业 如重庆的长安汽车、安徽的奇瑞汽车、广西的上汽通用五菱 [1] - 行业在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发展较有活力 [1]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细分市场竞争格局-油电混合动力车 - 日系车型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3] - 2024年8月凯美瑞销量接近1.14万辆 赛那销量接近0.81万辆 [3]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细分市场竞争格局-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 2024年比亚迪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遥遥领先约190万辆 [4] - 其他品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均低于15万辆 [4]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细分市场竞争格局-增程式电动车 - 2024年理想增程式电动车销量49万辆 AITO问界销量36万辆 [8] - 其余品牌增程式电动车销量相对较少 [8] 中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 龙头企业先发优势明显 市场竞争激烈 [9] - 上游供应商主要是原材料和零部件企业 技术壁垒逐步消失 上游议价能力一般 [9] - 混合动力商用车不足1% 乘用车需求快速增长 下游议价能力较强 [9] - 行业技术密集型 市场准入限制严格 潜在进入者威胁较低 [9] - 混合动力技术最可能普及 替代品威胁较低 [9]
2025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科学研究现状 近年来研究热度有所下降【组图】
前瞻网· 2025-04-27 18:00
混合动力汽车行业定义 - 混合动力汽车广义指由两个或多个驱动系统联合组成的车辆 狭义指同时装备热动力源和电动力源的汽车 本报告研究狭义定义 [1] - 混动车主要分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 油电混合动力车(HEV) 增程式电动车(REEV)三类 [1] 行业研究热度 - 2016-2024年中国混动车领域论文数量波动下降 2024年降至272篇 显示研究热度下降 [3] 研究机构分布 - 高等学府是混动车文献发表主力机构 吉林大学以累计410篇文献位居首位 [5] 研究主题分布 - 混合动力技术是领域内最热门研究主题 控制策略和普通混合动力汽车(HEV)主题论文数量次之 [6][8] 研究学科分布 - 汽车工业是混动车领域核心研究学科 工业经济和电力工业学科论文数量较多 [9] 行业主要参与者 - 上市公司包括比亚迪(002594 SZ) 理想(02015 HK) 塞力斯(601127 SH) 长安汽车(200625 SZ) 长城汽车(601633 SH) 吉利汽车(00175 HK)等 [1]
长安B(200625)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30 20:15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767.23亿元,较上年同期调整后增长17.15%[16]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32亿元,较上年同期调整后减少63.00%[16]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69亿元,较上年同期调整后减少5.89%[16]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4.35亿元,较上年同期调整后减少50.61%[16]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29元/股,较上年同期调整后减少62.82%[16] - 本报告期稀释每股收益0.28元/股,较上年同期调整后减少63.16%[16]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94%,较上年同期调整后减少7.76%[16]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873.22亿元,较上年度末调整后减少1.50%[16]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17.40亿元,较上年度末调整后减少0.16%[16]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767.23亿元,同比增长17.15%;营业成本661.34亿元,同比增长20.70%[31] - 销售费用30.78亿元,同比增长34.98%;管理费用24.27亿元,同比增长6.82%[31] - 研发费用29.12亿元,同比下降1.77%;财务费用 -5.49亿元,同比下降21.21%[31] - 投资收益3.51亿元,同比下降93.02%;其他收益14.43亿元,同比增长119.23%[3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4.35亿元,同比下降50.61%;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6.75亿元,同比增长7.90%[31] - 2024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767.23亿元,2023年半年度为654.92亿元,同比增长17.15%[185] - 2024年半年度营业成本为661.34亿元,2023年半年度为547.90亿元,同比增长20.70%[185] - 2024年半年度营业利润为22.85亿元,2023年半年度为70.64亿元,同比下降67.66%[185]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2.47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69.67亿美元[187]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9,2023年同期为0.78;稀释每股收益2024年上半年为0.28,2023年同期为0.76[187]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48.21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543.76亿美元[187]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35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69.55亿美元[189]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75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52.60亿美元[191] - 2024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3.08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 -5.66亿美元[191]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56.24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16.62亿美元[191] - 2024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95.50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641.54亿美元[191] - 2024年上半年营业外支出为1910.18万美元,2023年同期为1349.90万美元[187] - 2024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为9291.33万美元,2023年同期为8699.03万美元[188] - 2024年半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86.12亿元,2023年半年度为596.17亿元,同比减少1.69%[192] - 2024年半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583.63亿元,2023年半年度为523.68亿元,同比增加11.45%[192] - 2024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9亿元,2023年半年度为72.48亿元,同比减少96.56%[192] - 2024年半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8.62亿元,2023年半年度为1.04亿元,同比增加5536.56%[192] - 2024年半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8.19亿元,2023年半年度为17.92亿元,同比增加57.31%[194] - 2024年半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44亿元,2023年半年度为 - 17.82亿元,同比增加270.82%[194] - 2024年半年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34.53亿元,2023年半年度为6.36亿元,同比增加442.92%[194] - 2024年半年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4.53亿元,2023年半年度为 - 5.96亿元,同比减少479.36%[194] - 2024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740.14亿元,较期初746.83亿元减少0.89%[196] - 2023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719.30亿元,较期初629.49亿元增加14.27%[197] - 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67.04亿元,本年期初余额与之相同[199] - 本期资本公积增加1.85亿元,库存股减少1.54亿元[199] - 本期其他综合收益减少18.44万元,专项储备增加2255.83万元[199] - 本期未分配利润减少13.04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9.43亿元[199] - 综合收益总额为21.09亿元[199] - 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使所有者权益增加3.17亿元[199]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1.81亿元[199] - 利润分配使所有者权益减少33.92亿元[199]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3621.77万元,本期使用1365.94万元[199]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57.60亿元[199] 业务线销售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量133.4万辆,同比增长9.7%,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29.9万辆,同比增长69.9%,自主品牌海外销量20.3万辆,同比增长74.9%[24] - 2024年上半年汽车行业累计销量1404.7万辆,同比增长6.1%,乘用车累计销量1197.9万辆,同比增长6.3%,商用车累计销量206.8万辆,同比增长4.9%[24] - 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494.4万辆,同比增长32.0%,新能源乘用车销量470.2万辆,同比增长31.5%,在乘用车市场占有率达39.2%[24] - 2024年上半年汽车出口279.3万辆,同比增长30.5%,传统动力车型占总出口量78.3%,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出口同比增长179.3%[24] - 2024年上半年第三代CS75 PLUS零售销量居中国品牌紧凑型SUV(传统动力)市场第一,逸动系列零售保持中国品牌紧凑型轿车(传统动力)市场前列[26] 业务线收入及毛利率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销售商品收入728.57亿元,占比94.96%,同比增长17.89%;提供劳务及其他收入38.66亿元,占比5.04%,同比增长4.78%[33] - 中国地区收入598.21亿元,占比77.97%,同比增长3.85%;境外收入169.02亿元,占比22.03%,同比增长114.22%[33] - 汽车行业毛利率13.80%,同比下降2.54%;销售商品毛利率13.47%,同比下降2.90%[35] - 中国地区毛利率10.10%,同比下降4.79%;境外毛利率26.91%,同比持平[35] 资产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末货币资金70,939,136,071.24元,占总资产37.87%,较上年末比重增加3.76%[38] - 应收账款本报告期末金额2,989,231,105.41元,占总资产1.60%,较上年末比重增加0.33%[38] - 合同资产本报告期末金额822,694,699.90元,占总资产0.44%,较上年末比重减少0.32%[38] - 存货本报告期末金额13,792,862,498.94元,占总资产7.36%,较上年末比重增加0.28%[38] - 长期股权投资本报告期末金额14,109,162,499.18元,占总资产7.53%,较上年末比重增加0.28%[38] - 本报告期末应收票据339.96亿元,较期初的376.58亿元有所减少[178] - 本报告期末应收账款29.89亿元,较期初的24.12亿元有所增加[178] - 本报告期末存货137.93亿元,较期初的134.66亿元有所增加[178] - 本报告期末资产总计1873.22亿元,较上年末的1901.71亿元有所减少[180] - 本报告期末负债合计1133.08亿元,较上年末的1154.88亿元有所减少[180] - 本报告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740.14亿元,较上年末的746.83亿元有所减少[180] - 期末货币资金为438.73亿元,期初为440.30亿元,下降0.36%[182] - 期末应收票据为292.39亿元,期初为337.89亿元,下降13.46%[182] - 期末应收账款为132.56亿元,期初为85.80亿元,增长54.45%[182] - 期末存货为46.43亿元,期初为56.16亿元,下降17.33%[182] - 期末流动资产合计为921.84亿元,期初为981.75亿元,下降6.10%[182] - 期末非流动资产合计为457.81亿元,期初为435.44亿元,增长5.13%[182] - 期末负债合计为722.04亿元,期初为750.16亿元,下降3.75%[184] 投资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投资额2,143,011,243.97元,上年同期投资额3,065,537,536.52元,变动幅度为-30.09%[42]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初数167,519,347.29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3,487,271.96元,期末数152,668,417.66元[41] - 境内外股票中汽股份最初投资成本98,999,997.80元,报告期损益-6,096,315.66元,期末账面价值152,668,417.66元[48] - 远期外汇 - 日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73万元,期末投资金额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0.03%,报告期内售出63,921万元,实际交易盈利719万元[51] - 远期外汇 - 美元初始投资金额91,973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622万元,期末投资金额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0.89%[52] - 报告期内外汇远期合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2695 万元[54] 募投项目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 60 亿元,净额 59.860841 亿元,本期已使用 1270.40 万元,累计使用 59.839709 亿元,累计变更用途资金 16.054586 亿元,比例 26.82%,尚未使用 9738.75 万元[58] - H 系列五期、NE1 系列一期发动机生产能力建设项目截至期末投资进度 100.37%[61] - 碰撞试验室能力升级建设项目截至期末投资进度 101.10%[61] - CD569 生产线建设项目截至期末投资进度 102.10%[61] - 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调整升级项目截至期末投资进度 94.09%[61] - 补充流动资金截至期末投资进度 100.00%[61] - 新一代节能产品转型升级项目截至期末投资进度 101.38%[61] - 2020 年 11 月 18 日,公司以 13.7881855305 亿元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63] - 公司将 16.054586 亿元节余资金用于新一代节能产品转型升级项目[63] - 新一代节能产品转型升级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60,545.86万元,实际累计投入162,759.13万元,投资进度101.38%[66] - 原募投项目节余资金16.054586亿元用于新一代节能产品转型升级项目[66] 子公司盈利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重庆长安汽车客户服务有限公司净利润47,208万元[71] - 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 -73,861万元,亏损同比减少[71][72] - 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净利润182,115万元,同比增长[71][72] -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净利润 -139,547万元,亏损同比减少[71][72] - 重庆长安汽车国际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净利润99,779万元,同比增加[71][72] 公司治理与决策相关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和海外经营风险,采取加速创新升级、完善产品谱系、构建供应生态圈、跟踪研究国际市场等对策[74] - 公司制定“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推进经营质量提升、新能源产品成本改善等工作[75] - 公司将于9月2日15:00 - 16:00通过“全景路演”召开
长安B(200625)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17 18:4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为长安汽车、长安B,股票代码为000625、200625[8]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东路260号,办公地址为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东路260号/重庆市江北区东升门路61号金融城2号T2栋[8] - 公司网址为http://www.changan.com.cn,电子信箱为cazqc@changan.com.cn[8]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张德勇、黎军,联系电话为023-67594008,传真为023-67870261,电子信箱为cazqc@changan.com.cn[8]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办公地址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61号四楼,签字会计师为朱育勤、王恺[12]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达到1512.98亿元,同比增长24.78%[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3.27亿元,同比增长45.25%[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8.61亿元,同比增长250.52%[13] - 公司2023年末总资产达到1901.71亿元,同比增长30.21%[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18.53亿元,同比增长14.31%[14]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 公司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包括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产生的收益为50.21亿元[18] - 公司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4.63亿元[18] - 公司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为6607.46万元[19] - 公司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计入当期损益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1.42亿元[19] 汽车行业发展 - 2023年,中国汽车行业累计产销突破3,000万大关,销量达到3,009.4万辆,同比增长12.0%[22] -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亮眼,2023年实现销量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22] - 长安汽车2023年全年实现销量255.3万辆,同比增长8.8%[23] - 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全年销售47.4万辆,同比增长74.8%[23] - 长安汽车出口销量超过35.8万辆,同比增长43.9%[23] 新能源汽车产品 - 公司2023年推出了阿维塔12、深蓝S7、深蓝SL03i、长安启源A07等新能源车型,取得市场认可[24][25][26][27][28] - 公司与合作伙伴合作推出新能源汽车科技产品,如CX810、J90A、J90K等,持续深化合资合作[28] - 长安启源A05搭载1.5L高效蓝鲸混动发动机,具备iEM智慧能量管理模式,配备IP67级高强度防护电池[29] - 长安启源Q05最长纯电续航125公里,综合续航1,215公里[30] - 2023款长安UNI-V搭载2.0T+8AT和1.5T+7DCT两款蓝鲸动力,最大功率达125kW,峰值扭矩达260N·m[31] 销售与营收 - 公司2023年中国市场占比86.43%,同比增长21.25%[50] - 公司主要营业收入来自汽车销售商品,占比96.04%,同比增长27.39%[50] - 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28.12%,达到18.36%[51] - 公司主要销售模式为经销商模式,占比87.82%,同比增长28.11%[50] -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大于劳务收入[51] 资金运作 -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增加141.95亿元,主要受销量增长和深蓝汽车纳入合并等影响[6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减少32.54亿元,主要因合营企业分红减少和购建固定资产支出增加[6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减少23.53亿元,主要因发行债券减少和分红支出增加[60] 风险控制 - 公司在风险分析中提到了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违约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并制定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67][68] - 公司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控制风险,包括加强汇率市场研究、跟踪付款和收款进度、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和制定远期外汇交易业务管理办法[70][71][72] 股东及高管变动 - 公司2023年新增了多位高管,包括副总裁、董事、监事等[114] - 部分高管在其他单位也担任重要职务,展现了多元化的专业背景和社会责任[122] 环保与社会责任 - 公司实施了多项环保举措,包括降碳、绿色清洁能源消纳、产品碳排自主核算等[178] - 公司积极参与社会责任活动,如帮扶资金投入、消费帮扶等[182] - 公司入围“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展现了环保责任意识[180] 内部控制与合规 - 公司在2023年12月31日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未发现重大缺陷[150] - 公司在2024年4月18日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非财务报告不存在重大缺陷[152]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违规对外担保、处罚及整改、破产重整、重大诉讼等情况[186][192][193] 股权激励与回购 - 公司实
长安B(200625)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8 00:00
财务表现 - 2023年第一季度,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345.56亿元,较去年同期微降0.06%[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70亿元,同比增长53.65%[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83亿元,同比增长339.81%[4] - 公司通过收购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产生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收益50.21亿元[5] 资产情况 - 公司的存货增加幅度较大,由于并购深蓝汽车导致存货纳入合并报表范围[8] - 公司的无形资产增加幅度较大,主要是因为并购深蓝汽车而增加无形资产[8] - 公司持有深蓝汽车股权比例由40.66%增至51.00%,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11] 费用情况 - 销售费用增加32.77%,主要因广告投入增加所致[8] - 研发费用增加41.67%,主要因研发投入增加所致[8] 现金流量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39.81%,主要因票据到期同比增加所致[8] - 2023年第一季度,重庆长安汽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807.9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51.03%[9] - 重庆长安汽车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72.79亿,较上年同期增长18.2%[19] - 重庆长安汽车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38.96亿,较上年同期增长10.1%[19] - 重庆长安汽车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2.86亿,较上年同期增长1443.6%[19] 资产规模 - 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1660.25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4.25%[13] - 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5750.62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30.77%[13] - 公司资产总计为17410.87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9.21%[14] 利润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利润为68.49亿元,净利润为66.92亿元[1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9.70亿元,少数股东损益为-2.78亿元[17] - 综合收益总额为66.8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69.59亿元[18] - 每股基本收益为0.71元,每股稀释收益为0.70元[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