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智科技(300489)
icon
搜索文档
朱世会30年产业长征成稀散金属之王 先导系三公司连亏曲线上市折戟突围承压
长江商报· 2025-06-30 08:24
朱世会产业与资本布局 - 朱世会通过30年产业长征打造先导科技集团,成为全球领先稀散金属供应商,实现大尺寸ITO旋转靶国产化并掌握硒碲金属定价权[2][7] - 2017年二次创业成立先导电科,突破半导体溅射靶材技术垄断,成为国内唯一磁存储靶材供应商[7] - 通过并购构建垂直一体化产业布局,包括收购优美科ITO靶材业务、贺利氏磁存储靶材工厂等8家海内外企业[8] 资本运作与上市计划 - 先导稀材2012年IPO被否后转向先导电科,后者完成多轮融资估值达209亿元,2024年启动IPO辅导但受市场环境影响终止[9][10] - 策划光智科技(市值30亿元)重组收购先导电科的"蛇吞象"方案,因商业条款未达成一致于2024年6月终止[2][13] - 通过粤邦投资控股光智科技、25亿元入主万业企业、控制上工申贝第一大股东,形成"先导系"资本平台[9][10][11] 企业经营状况 - 光智科技主业连续4年亏损合计4.35亿元,2024Q1虽扭亏但仅盈利956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7.88%[14][15] - 万业企业2024年营收下降39.72%至5.81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0.55亿元,2024Q1亏损扩大至2048万元[15] - 上工申贝2024年亏损2.44亿元,2024Q1续亏2505万元[15] 核心资产表现 - 先导电科2022-2024H1保持盈利,营收分别为21.87亿/28.83亿/15.86亿,净利润4.66亿/4.11亿/2.61亿[13] - 重组预期曾推动光智科技股价暴涨4倍至115.55元/股,反映市场对先导电科的高度认可[13]
光智科技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引领光电产业技术革新
全景网· 2025-06-29 13:53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加速推动红外技术在安防监控、新能源汽车、工业检测等领域需求爆发式增长 [1] - 行业进入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容的黄金期 [1] 公司核心战略 - 光智科技将创新驱动视为核心战略 [1] - 凭借深厚技术积淀与持续研发投入在光电材料、器件及系统集成领域构建显著技术领先优势 [1] 研发实力与技术突破 - 通过垂直整合红外材料到终端产品完整链条持续推动行业技术迭代 [1] - 庞大研发团队和高效成果转化机制为突破关键技术提供坚实保障 [1] - 在上游材料领域自主研发出用于硒化锌/硫化锌生产的大型化学气相沉积系统和热等静压工艺 [1] 中游器件与集成技术 - 建设8英寸硅基MEMS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芯片生产线突破红外热成像核"芯"技术 [2] - 掌握MEMS芯片设计、制造工艺及金属、陶瓷和晶圆级封装技术 [2] - 非制冷探测器实现最高百万像素级别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 - 自主研发的非制冷晶圆级封装探测器通过AEC-Q100权威认证 [2] 下游应用与产品布局 - 聚焦红外系统集成应用领域产业化开发多款终端新品 [2] - 产品包括户外手持热像仪、工业测温热像仪、安防监控热像仪、气体检测仪、车载夜视系统等 [2] - 专为户外观测设计的头戴式热像仪和双目手持热像仪适用更多场景 [2] - 智能车载AI辅助系统保障安全行驶 [2] - 产品广泛应用于边海防监控、工业园区、森林防火、机场空防等场景 [2] 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深耕创新驱动战略加速红外终端产品市场渗透 [3] - 扩大与行业龙头合作深化材料技术在新兴领域应用 [3] - 通过"技术+市场"双轮驱动在高端制造国产替代浪潮中占据更重要产业地位 [3]
“蛇吞象”式收购终止 光智科技9个月股价涨幅超100%
经济观察网· 2025-06-29 08:44
收购终止 - 公司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先导电科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的关联交易事项 [1] - 该收购自2024年9月30日筹划以来历时近9个月 外部环境变化及部分商业条款未达成一致导致终止 [2] - 公司承诺自公告披露后一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2] 市场反应 - 2024年10月14日至10月23日复牌后股价连续8个交易日涨停 [1] - 自2024年9月底披露重组计划后 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超过100% 最高达115 55元/股 [2] - 截至2024年6月27日 公司股价收于47 28元/股 总市值65 09亿元 [2] 标的公司情况 - 先导电科专注于溅射靶材和蒸发材料研发制造 应用于新型显示 光伏 半导体等领域 [1] - 2024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显示先导电科估值210亿元 位列第320名 [1] - 光智科技停牌前总市值31 36亿元 收购被市场视为"蛇吞象"式交易 [1] 公司业务与业绩 - 公司主营红外材料全产业链研发生产 产品应用于安防 车载物联网 航空航天等领域 [1] - 2024年营业收入14 55亿元(同比+43 82%) 归母净利润1225 71万元(扭亏) 扣非净利润-3715 56万元 [3] - 业绩驱动因素包括红外产业链延伸 锗类产品涨价 以及剥离非核心业务获得3800万元处置收益 [3] 未来规划 - 公司目标成为国内领先的红外全产业链解决方案提供商 [3] - 原收购计划旨在拓宽业务范围 实现主营业务换挡升级 与标的公司产业链布局一致 [2] - 将于2025年7月1日召开投资者说明会解释重组终止事项 [2]
光智科技终止收购先导电科 去年10月消息刺激拉8涨停
中国经济网· 2025-06-28 15:52
交易终止公告 - 公司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先导电科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的关联交易事项[1] - 终止原因是外部环境变化及与部分交易对方未就商业条款达成一致[3] - 公司称终止决定经过审慎研究,无需承担违约责任,目前生产经营正常[3] 交易背景 - 原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先导电科100%股份[1] - 交易对方包括先导稀材等55名股东,其中部分为关联方[1] - 先导电科为估值超200亿元的"独角兽"企业,而公司市值仅31.36亿元[4] 市场反应 - 公司股价在2024年10月宣布收购计划后连续8个交易日涨停[3][4] - 公司股票曾于2024年9月30日至10月13日期间停牌[3] - 复牌后连续8个交易日涨停,显示市场对收购计划反应积极[4]
光智科技: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
快讯· 2025-06-27 18:35
光智科技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决定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先导电科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的关联交易事项 [1] - 终止原因为与部分交易对方未能就商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且重组事项历时较长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1] - 终止重组事项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 [1] - 公司承诺自公告披露后一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1]
光智科技(300489) - 关于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的公告
2025-06-27 18:3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购买先导电科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构成关联交易[2] - 因多种原因决定终止重组,不涉及违约责任[6] 事件进展 - 2024年10月审议通过交易预案,10月14日股票复牌[3] - 2025年6月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终止重组议案[7] - 2025年7月1日召开终止重组投资者说明会[10]
光智科技(300489) - 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6-27 18:32
公司会议 - 光智科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于2025年6月27日召开[2] - 本次会议应参与表决董事6名,实际参与表决董事6名[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购买先导电科全体55名股东100%股份,拟募资配套资金[3] - 因重组历时久、环境变化及条款未达成一致,终止重组[3][4] 决策表决 - 《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资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议案》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回避3票[4]
光智科技(300489) - 关于召开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投资者说明会的公告
2025-06-27 18:32
交易决策 - 2025年6月27日公司会议审议通过终止本次交易议案[2] 投资者说明会 - 2025年7月1日15:00 - 16:00举办投资者说明会[2][3][5] - 说明会在价值在线(www.ir - online.cn)以网络互动方式召开[3] - 公司董事兼总经理等相关代表参会[3] - 投资者可于7月1日前征集问题,7月1日参会[5]
光智科技(300489) - 第五届监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6-27 18:32
会议情况 - 光智科技第五届监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25年6月27日召开[2] - 会议应参与表决监事3名,实际参与表决3名[2] 重组事项 - 公司拟购买先导电科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后决定终止[3] - 重组终止不存在公司及相关方承担违约责任情形[4] - 监事会3票同意终止重组事项[4]
光智科技(300489) - 关于重大资产重组的进展公告
2025-06-12 16:1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先导电科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构成关联交易和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重组上市[4][5] - 交易完成后先导电科将成全资子公司[5] 进展情况 - 2024年10月11日审议通过交易预案相关议案,10月14日股票复牌[6] - 2024年11月14日至2025年3月13日多次披露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6] - 2025年4月11日因审计等工作未完成无法披露重组报告书草案[7] - 2025年5月12日披露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7] 后续计划 - 尽职调查等工作未完成,交易细节待商讨,将推进交易并重新召开董事会审议[7][9] 风险提示 - 本次交易需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并获监管部门批准,存在不确定性[10] 信息披露 - 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中国证券报》等,信息以指定媒体刊登为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