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湖南裕能(301358)
icon
搜索文档
超600万产能压顶,磷酸铁锂却开启新一轮扩产周期
鑫椤锂电· 2025-09-03 10:49
行业产能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球磷酸铁锂建成产能高达617.2万吨 2025年上半年产量为163.2万吨 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52.8% [2] - 行业亏损持续 除湖南裕能和富临升华外 多数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 [2] - 2025-2026年新扩产落地产能将超过150万吨 全球总产能逼近800万吨 [2] 扩产驱动因素 - 龙头企业产能利用率高达116.82% 基于产品供不应求而扩产 [2] - 实力强劲企业为发展第二增长极 不惧短期亏损看重未来巨大市场空间 [3] - 产能较小企业需通过扩产满足多客户需求 否则客户导入积极性差 [3] - 重资产形成行业壁垒 高市占率企业凭借产能优势获得定价权 [4] - 企业通过一体化布局保障供应链稳定并实现降本增效 [4] - 新产线聚焦高端产品 淘汰落后产能 资源向高附加值环节集中 [4] 行业竞争格局 - 新进入者实力雄厚且具备后发优势 行业进入加速洗牌期 [5] - 小企业面临淘汰 当前龙头企业能否最终胜出存在不确定性 [5]
国盛证券:协会发布磷酸铁锂发展倡议书 持续助推行业价格稳定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5:48
行业背景与现状 - 磷酸铁锂行业产能大幅扩建且锂资源价格剧烈波动 导致行业产能利用率较低且多数企业报表持续亏损 [1] - 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锂材料产能占全球总产能比重已超95% [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达244.0GWh 占总装车量81.4% 累计同比增长73.0% [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出货量达163.2万吨 同比增长66.6% [3] 行业协会倡议内容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维护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倡议征求意见稿 包含四点核心建议 [1][2] - 坚决抵制恶性价格竞争 倡议建立磷酸铁锂产品成本价格指数并由第三方机构定期编制发布 [2] - 共建良性供应链生态 建议通过长期协议和期货参考价等方式应对原材料市场波动 [2] - 强化产能自律管理 规定产能利用率低于70%时企业应暂缓新增产能 低于60%时全行业共同暂缓扩产 [2] - 推动建立高标准行业准入门槛 加速低效产能出清并优化产业结构 [2] 市场竞争格局 - 湖南裕能以30%市场份额和40万吨产量位列2025年上半年市场第一 [3] - 万润新能、德方纳米、友山科技、富临升华、常州锂源以5%-10%市场份额组成第二梯队 [3] - TOP10企业中安达科技与当升科技产量增速最高均超200% [3] - 友山科技、富临升华、国轩高科产量增速均超100% 湖南裕能增速超40% [3]
湖南裕能涨2.00%,成交额1.4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714.6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11:0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9日盘中上涨2.00%至35.65元/股 成交额1.47亿元 换手率1.08% 总市值271.2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714.60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1217.42万元(买入1682.97万元占比11.41% 卖出465.55万元占比3.16%) [1] - 年内股价下跌21.06% 但近期呈反弹态势(近5日涨3.09% 近20日涨15.48% 近60日涨26.46%)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产品以磷酸铁锂为主(占比98.04%) 应用于动力电池与储能领域 [1] - 属于电池化学品行业 涉及固态电池/储能/锂电池/新能源车等概念板块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达3.68万户 较上期大幅增加42.02% 人均流通股减少29.59%至10429股 [2]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990.10万股(减持27.19万股)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672.79万股(增持97.26万股) [3] - 华夏能源革新股票A持股636.06万股不变 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新进持股481.92万股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3.58亿元 同比增长33.17% 但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下滑21.5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7.37亿元 [3]
磷酸铁锂加入反内卷阵营,企业称“电池盈利不代表产业链都好”
华夏时报· 2025-08-28 10:12
行业会议背景与目的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磷酸铁锂材料分会召开第一届第二次理事会 会议主题为行业内卷及去落后产能 参会企业包括湖南裕能 万润新能 安达科技 德方纳米 龙蟠科技旗下常州锂源 当升科技旗下当升蜀道 华友钴业旗下友山科技 丰元股份旗下丰元锂能 天原股份旗下天原锂电共9家头部企业 [1] - 会议主要响应中央反内卷要求 部委希望了解行业现状 协会协调提供企业集中交流机会 [1][2] - 讨论议题包括行业内卷 落后产能淘汰 全产业链低碳转型路径 [2] 行业供需与价格动态 - 磷酸铁锂电池需求增长迅速 2024年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装车548.4GWh 同比增长41.5% 其中磷酸铁锂装车409GWh 同比增长56.7% 三元电池装车139GWh 同比增长10.2% [5] - 正极材料中磷酸铁锂占比超七成 2024年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329.2万吨 同比增长32.9% 其中磷酸铁锂出货量242.7万吨 同比增长48.2% [5] - 产能严重过剩 名义产能超500万吨 两倍于2024年出货量 2022年底产能212万吨 2023年底增至427万吨 [5] - 价格大幅下跌 动力型磷酸铁锂从2023年初16.6万元/吨暴跌至2024年3.6万元/吨 [6] - 碳酸锂价格约8万元/吨 磷酸铁锂价格维持3.6万元/吨低位 [11] 企业盈利与经营状况 - 头部企业普遍亏损 德方纳米 万润新能 龙蟠科技自2023年起持续亏损 仅湖南裕能勉强维持盈利 [1][6] - 2025年上半年湖南裕能营收143.58亿元 同比增长33.17% 归母净利润3.05亿元 同比下降21.59% 毛利率6.97% 同比下降1.02个百分点 [10] - 当升科技营收44.3亿元 同比上升25.17% 归母净利润3.11亿元 同比上升8.47% 但磷酸铁锂业务毛利仅3.02% [10] - 安达科技亏损1.68亿元 但亏损额同比收窄52.83%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9.04%升至0.55% [11] - 产能利用率分化 湖南裕能达93.15% 德方纳米为75.4% 2023年6月行业平均开工率低至50.41% [6] 技术升级与产品结构 - 高压实磷酸铁锂成为发展趋势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动力产品基本采用三代及以上材料 储能或低端厂商使用二代产品 [8] - 高压实产品议价权更高 可带动加工费上涨 2024年下半年出货占比提升明显 [8] - 5家企业拥有已出货或客户验证阶段的高压实产品 包括龙蟠科技 富临精工 湖南裕能 万润新能 [8] - 安达科技三代产品成为主流 议价能力增强 价格上涨且稳定 带动盈利空间提升 [11] 反内卷政策与行业展望 - 反内卷政策驱动下 碳酸锂及磷酸铁锂等材料落后及过剩产能有望加速出清 行业供需格局将逐步改善 [3] - 短期受供应偏紧影响 碳酸锂价格保持偏强走势 有望带动磷酸铁锂价格进一步上行 [3] - 行业仍需解决低端产能干扰问题 许多公司无法提供优质产能但仍继续生产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7] - 下游客户集中度高限制盈利空间进一步扩大 [11]
湖南裕能股价跌至35元 上半年磷酸盐正极材料销量48万吨
金融界· 2025-08-28 03:52
股价表现 - 股价报35.00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3.39% 盘中最高触及36.60元 最低下探35.00元 [1] - 成交金额6.52亿元 [1] - 8月2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018.93万元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1.08亿元 [1]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 [1] 行业动态 - 近期参加磷酸铁锂材料分会召开的"反内卷"会议 行业抵制恶性价格竞争的意愿较为强烈 [1] 财务与运营数据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3.58亿元 同比增长33.17% [1] - 磷酸盐正极材料销量48.08万吨 同比增长55.38% [1] - 预计全年出货量约100万吨 [1]
湖南裕能:8月26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8-27 22:40
公司经营与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营收入143.58亿元,同比增长33.17%,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下降21.59% [10] - 第二季度单季度主营收入75.96亿元,同比增长21.3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下降8.54% [10] - 二季度盈利环比改善主要因产能规模提升、产能利用率高及新产品CN-5系列、YN-9系列销量占比显著提高 [4] 产能与出货情况 - 上半年磷酸盐正极材料销量48.08万吨,全年出货预估约100万吨 [7] - 上半年产能利用率很高,产品供不应求,新产品系列占比显著提升 [2] - 海外基地进展:西班牙年产5万吨正极材料项目推进环评审批,马来西亚年产9万吨项目开展前期准备 [6] 产品与技术进展 - 磷酸锰铁锂材料研发进展顺利,获客户高度认可 [10] - 新产品系列(如CN-5、YN-9)销量占比显著提升,差异化市场需求有望带动其占比进一步增长 [2][4] 原材料与采购策略 - 碳酸锂价格波动加大,公司采取灵活多种采购策略保障生产所需 [3] - 客供碳酸锂比例由公司与客户协商动态调整 [8] 行业动态与会议 - 公司参加磷酸铁锂材料分会"反内卷"闭门会议,行业反内卷意愿强烈但具体细节以协会信息为准 [3] - 行业呈现总量结构性过剩与高端供给紧缺并存局面,市场集中度提升,产能利用率分化 [8] 项目与建设进展 - 黄家坡磷矿有序建设中,预计四季度批量出矿 [5] - 公司以提升新产品产能为主,谨慎把握布局节奏,产能建设效率具很强优势 [9] 财务与预测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25亿元,同比下降1.39% [10] - 负债率64.22%,财务费用9465.68万元,毛利率7.36% [10] - 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范围10.51亿元至25.35亿元,2026年预测范围18.82亿元至36.73亿元 [11]
湘潭电化: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湘潭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关联方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7 22:16
关联交易概述 - 公司与湘潭电化产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000万元 公司现金出资1000万元 持股比例25% 其他三方各出资1000万元 各持股25% [1] - 电化产投和湖南裕能为公司关联方 本次投资构成关联交易 关联董事在董事会审议时回避表决 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 交易各方基本情况 - 电化产投为湘潭市国资委全资控股企业 注册资本20亿元 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8.17亿元 净资产-183.27万元 2024年营业收入0元 净利润-154.88万元 [2][3] - 湖南裕能为深市上市公司 注册资本7.57亿元 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303.42亿元 公司董事长和董事在湖南裕能担任董事 [3][4] - 浙江远程为吉利集团控制企业 注册资本5亿元 经营范围涵盖汽车零部件技术开发及投资 [4] 合资公司设立细节 - 合资公司暂定名湖南省新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4000万元 各方均以现金出资 持股比例均为25% [1][5] - 合资公司将聚焦新能源材料领域 以正极材料为基础延伸至负极/电解液及绿色甲醇制备技术 发挥公司与湖南裕能的龙头企业引领作用 与高校开展战略合作 [5] - 出资需在取得营业执照后60日内实缴完毕 法人治理结构设股东会/董事会/监事 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 各方各提名1名 董事长由电化产投提名 [6][7] 协议关键条款 - 股权转让时其他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 违约方需承担守约方全部损失包括律师费/仲裁费等 出资逾期需按LPR利率赔偿 [7] - 争议通过仲裁解决 需办理反垄断申报并经审批后实施 [7] 交易目的与影响 - 合资公司有助于公司探索研发路径 降低独立研发成本与风险 寻求高校智库服务 提供行业前沿动态及产业链研究支持 [8] - 交易遵循公平原则 不影响公司独立性 不对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9] 历史关联交易情况 - 公司与电化产投累计关联交易金额600万元 与湖南裕能累计关联交易金额38.54万元 [9] 审议程序 -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全票通过议案 认为交易符合业务需要 不存在利益输送 [10] - 董事会审议时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决策程序符合监管规定及公司章程 [10]
调研速递|湖南裕能接受114家机构业绩说明会调研,上半年营收143.5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9:32
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43.58亿元 同比增长33.1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亿元 同比下降21.59% [2] - 磷酸盐正极材料销量48.08万吨 同比增长55.38% [2] 产品结构 - 储能端产品销量占比约39% [2] - CN-5系列及YN-9系列新产品销量及占比显著提高 [2][3] - 磷酸锰铁锂材料研发进展顺利并获客户高度认可 [3] 产能布局 - 黄家坡磷矿有序建设 预计四季度批量出矿 [3] - 西班牙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稳步推进 [3] - 扩产以提升新产品产能为主 产能建设效率优势强 [3] 行业动态 - 行业面临竞争加剧及碳酸锂价格波动挑战 [2] - 磷酸铁锂材料分会召开"反内卷"会议 行业意愿强烈 [3] - 行业呈现总量结构性过剩与高端供给紧缺并存态势 [3] 经营策略 - 采取灵活多元采购策略应对碳酸锂价格波动 [3] - 产品销售价格通过商务谈判确定 受市场供需影响 [3] - 客供碳酸锂数量由公司与客户协商动态调整 [3] 未来展望 - 预计下半年行业保持较高增长 差异化需求提升新产品占比 [3] - 全年磷酸盐正极材料销量预估约100万吨 [3] - 与国内外电池企业密切沟通 海外产能项目获客户兴趣 [3]
湖南裕能(301358) - 2025年8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7 18:1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3.58亿元,同比增长33.1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亿元,同比下降21.59% [2] - 磷酸盐正极材料销量48.08万吨,同比增长55.38% [2] - 第二季度盈利水平环比改善,主因产能利用率提升及新产品占比提高 [4] 产品结构 - 储能端产品销量占比约39% [2] - CN-5系列、YN-9系列等新产品销量合计19.34万吨,占总销量40% [2][3] - 磷酸锰铁锂材料研发进展顺利,获客户高度认可 [5] 产能与布局 - 黄家坡磷矿预计2025年四季度批量出矿 [4] - 西班牙年产5万吨正极材料项目推进环评审批 [4] - 马来西亚年产9万吨正极材料项目开展前期准备 [4] - 海外产能项目获国内外电池企业浓厚兴趣 [4] 市场与行业 - 全年磷酸盐正极材料出货量预估约100万吨 [5] - 行业存在结构性过剩与高端供给紧缺并存局面 [5] - 磷酸铁锂材料分会召开"反内卷"会议,行业意愿强烈 [3] 经营策略 - 采取灵活多元的碳酸锂采购策略应对价格波动 [3] - 产品销售价格通过商务谈判确定,受供需及原材料价格影响 [5] - 以提升新产品产能为主,谨慎把握扩产节奏 [5] - 增值税补缴属一次性事项,无持续性 [5]
磷酸铁锂龙头营收143亿!
鑫椤锂电· 2025-08-27 16:0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3.58亿元 同比增长33.17% [1] - 归母净利润3.05亿元 同比下降21.59%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3.10亿元 同比下降18.45% 降幅显著收窄 [1] - 第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大幅增长 [1] 产品与销售 - CN-5系列和YN-9系列新产品(高压实)销量约19.34万吨 占公司产品销量约40% [1] - 新产品有效满足下游客户对快充 大容量 长循环 高安全电池等应用需求 [1] - 2025年上半年向宁德时代销售商品金额达45.8亿元 占总销售额32.5% [3] 子公司运营 - 云南裕能营业收入68.56亿元 净利润1.33亿元 [2] - 贵州裕能营业收入59.65亿元 净利润1.76亿元 [2] - 四川裕能营业收入29.50亿元 净利润0.32亿元 [2] - 四川裕宁营业收入6.81亿元 净利润1.14亿元 [2] - 云南裕能和贵州裕能是营业收入主要来源 [3] - 贵州裕能盈利同比上升 得益于精细化管理与一体化布局优势 [3] - 四川裕能和云南裕能保持盈利但同比下滑 受行业周期因素影响 [3] 股东结构 - 宁德时代持有公司7.9%股份 为第三大股东 [3] - 比亚迪持有公司2.5%股份 为第八大股东 [3] 行业环境 - 锂电产业链降本压力向上游传导 [3] - 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行业 [3] - 磷酸盐正极材料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承压 [3] - 公司通过差异化竞争和精细化管理应对行业压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