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磷酸铁锂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磷酸铁锂行业“冰火两重天”:需求井喷下的三年亏损与自救破局
环球网· 2025-11-20 18:03
【环球网财经报道 记者 陈超】在新能源汽车飞驰与储能电站林立的宏大图景背后,作为核心动力源的 磷酸铁锂材料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冰火两重天"。 来源:环球网 (图说: 研讨会现场) 价格倒挂与成本之困:产业链博弈下的生存挤压 "现在每生产一吨产品,就要贴着成本线甚至低于成本线走,长期下去企业根本没有资金搞研发、保产 能。" 研讨会上,一位企业代表的直言,道出了行业普遍困境。 一方面,市场需求如火如荼。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数据,2025年1—9月,我国锂离子电池出 口额达553.8亿美元,同比增长26.75%;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5%,储能装机量激增60%。磷酸铁 锂已占据正极材料近74%的出货量,是动力与储能电池的绝对主力。其中,在国内储能电池领域,其地 位更是难以撼动,以约99%的占比形成巨大优势。旺盛的需求已直接传导至生产端,头部企业订单排期 至2026年,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转。 为打破这一僵局,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开展了《磷酸铁锂材料行业成本研究》。协会副秘书长 汤雁指出,当前困境与过往的结构性矛盾密切相关:2024年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就已逼近470万 吨,而实际产量仅23 ...
铁锂“七雄”谋涨价,聚首工信部抗议电芯“霸权”
经济观察报· 2025-11-19 19:11
行业核心困境 - 磷酸铁锂材料企业面临“两头受气”的困境,上游原料供应商要求涨价,下游电芯厂拒绝承担成本且对延迟交货开具罚单 [1][9] - 行业自2022年底至2025年8月连续亏损超36个月,产品价格从17.3万元/吨暴跌至3.4万元/吨,跌幅超80% [3] - 2025年行业平均成本为15600-16200元/吨,但市场均价仅14770元/吨,价格低于成本9.7%-15.3%,企业每卖一吨产品亏损近千元 [3][9] - 全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50%,2024年产能逼近470万吨,实际产量仅230余万吨,仅有两家企业实现盈利,部分企业负债率超过80% [9] 需求端分析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45%,2026年将实施的动力电池强制性国标对安全性的严苛要求进一步凸显磷酸铁锂优势,预计明年新能源汽车对铁锂的需求增幅将超30% [6] - 储能领域成为需求增长新引擎,2025年国内储能装机量同比激增60%,预计2026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增长30%,未来两年将新增百万吨级需求 [6] - 2025年需求约370万吨,明年预计达510吨至530万吨,受新能源汽车单车带电量、储能占比、商用汽车渗透率提升驱动 [6] - 2025年1至9月,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达553.8亿美元,同比增长26.75%,欧洲、亚洲、北美三大市场合计占磷酸铁锂出口比例达90% [6] 供给端与竞争格局 - 中国磷酸铁锂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凭借技术、成本和产业链优势,海外企业成本约2万余元/吨,中韩产品价格相差一倍以上 [6][7] - 行业存在无序竞争,2022年资本热潮后产能扩张,加之电芯厂规模持续扩大,材料厂话语权减弱,难以主导定价 [9] - 磷化工、钛白粉等跨界玩家涌入,新进入者装备规模更大(部分单线产能达8万吨),背靠大集团融资渠道更通畅,加剧未来竞争 [10] - 海外企业正通过挖角技术团队加速追赶,如天津某企业倒闭后300人研发团队被国外电池企业整体吸纳,推动其铁锂电池开发进度提前一年半 [11] 技术与成本优势 - 中国磷酸铁锂技术已形成代际优势,当前推进的三代产品比韩国、印度的二代产品领先一代 [7] - 技术按压实密度分为五代,市场正从第四代(2.6-2.7g/cm³)向第五代(2.7g/cm³以上)升级,第四代产品明年增量预计超过50% [7] - 拥有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具备成本优势,如湖南裕能凭借“磷矿开采-磷酸生产”布局,每吨能节省1500元成本,其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比同行每吨低四五百元 [7] - 上游原材料大幅涨价,硫酸亚铁、硫酸、氨水等基础化工原料导致产品成本上涨近3000元每吨 [10] 行业破局努力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成立磷酸铁锂材料分会,联合7家头部企业调研材料成本,并通过三套模型核算真实成本 [13] - 协会联合第三方机构每月发布行业成本区间与市场均价对比数据,以提供透明价值参考,遏制恶性竞争 [13] - 行业呼吁建立“行业准入机制”,遏制低技术产能涌入,同时引导低效产能有序退出,从供给端改善产能过剩 [14] - 部分企业已在控制产能,如浙江友山规划产能40万吨,但每月满负荷生产仅2.5万吨产品 [14] 价格展望 - 基于海外需求旺盛(如韩国企业上千吨订单)及海外产能短缺,一旦海外抢产能,国内价格势必上涨 [14] - 磷酸铁锂企业和电芯厂已开始互相试探性涨价,有消息称宁德时代同意磷酸铁锂全系列产品每吨涨价1000元 [15] - 头部7家企业产能对应市场需求仍有约50万吨缺口,且无库存,基于旺盛需求,电池企业必须接受材料价格合理上涨 [15] - 预计2025年底会涨价一次,2026年上半年可能还有一两次,以此基本解决亏损问题 [15]
《磷酸铁锂材料行业成本研究》发布 为企业成本管控提供精准参照
证券日报网· 2025-11-19 14:06
行业整体表现与挑战 - 锂离子电池产业增长动能强劲 2025年1月至9月出口额达553.8亿美元 同比增长26.75% [1] - 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5% 储能装机量同比激增60% 全行业产值有望突破3万亿元大关 [1] - 磷酸铁锂材料行业自2022年以来深陷产能过剩与同质化竞争泥潭 成为锂电产业链利润承压最严重环节 [1] 成本研究报告核心发现 - 基于2025年1月至9月主流规格数据 测算出磷酸铁锂材料行业平均成本区间为15714.8元/吨至16439.3元/吨(未税价格)[2] - 磷酸铁锂材料成本结构特征为主材占比最高达35%-40% 为核心波动因素 [2] - 能耗成本与直接费用各占约19% 期间费用占16% 辅料成本仅占5%-6% [2] 协同行动倡议与破局思路 - 倡议以成本指数为度量衡重建市场定价逻辑 遏制内卷式恶性竞争 [1] - 推动行业从规模竞争向质量竞争跨越 以创新升级为突破口开辟价值增长新赛道 [1] - 降本路径包括与上游建立长期采购合作 优化烧结流程提升能源利用率 精简管理架构 [3] - 针对主材占比高问题 可通过开展碳源、粘结剂等辅料替代研究进一步压缩成本 [3]
订单排到明年但利润承压 磷酸铁锂行业探讨“反内卷”
第一财经· 2025-11-19 12:43
作为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的核心材料,磷酸铁锂以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及成本优势,支撑全球锂电产 业链运转。我国构建起全球最完整、最具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 面对连年来"增产不增收"的困境,磷酸铁锂材料行业协会和头部企业正在积极探索破局之道。 11月18日,以"合规筑基创新降本共生破局"为主题的《磷酸铁锂材料行业成本研究》研讨会召开。湖南 裕能(301358.SZ)、安达科技(920809.BJ)、德方纳米(300769.SZ)、万润新能(688275.SH)、丰元锂能 (002805.SZ)等磷酸铁锂行业企业表示,目前正承受来自上下游的双重挤压。当前磷酸铁锂行业前端的 各项化工原料正处于紧缺和价格快速上涨阶段,整个行业扩产动作明显放缓,如何应对明年下游的客户 需求值得思考。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汤雁在研讨会上表示,磷酸铁锂材料行业已成为锂电产业链中竞 争最激烈、利润承压最严重的环节。全行业连续亏损超36个月,6家上市企业平均负债率达67.81%。内 卷式竞争消耗的是宝贵资源,透支的是整个产业的创新活力。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出协同行动倡议:以成本指数为"度量衡",重建市场定价逻辑,遏 制"内卷 ...
订单排到明年但利润承压,磷酸铁锂行业探讨“反内卷”
第一财经· 2025-11-19 12:36
当前磷酸铁锂行业扩产动作明显放缓 面对连年来"增产不增收"的困境,磷酸铁锂材料行业协会和头部企业正在积极探索破局之道。 随着下游需求持续增长,磷酸铁锂行业三季度起明显回暖,景气度持续提升。 汤雁谈到,尽管2025年以来,受下游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快速增长带动,磷酸铁锂材料需求大增,头 部企业订单已排至2026年,产能满产,但磷酸铁锂材料成本压力仍未根本缓解,无序竞争叠加产业链利 润分配不合理,正不断消减我国来之不易的全球供应链优势。 11月18日,以"合规筑基 创新降本 共生破局"为主题的《磷酸铁锂材料行业成本研究》研讨会召开。湖 南裕能(301358.SZ)、安达科技(920809.BJ)、德方纳米(300769.SZ)、万润新能(688275.SH)、丰元锂能 (002805.SZ)等磷酸铁锂行业企业表示,目前正承受来自上下游的双重挤压。当前磷酸铁锂行业前端的 各项化工原料正处于紧缺和价格快速上涨阶段,整个行业扩产动作明显放缓,如何应对明年下游的客户 需求值得思考。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汤雁在研讨会上表示,磷酸铁锂材料行业已成为锂电产业链中竞 争最激烈、利润承压最严重的环节。全行业连续亏损超 ...
A股三季报业绩暖意足 电子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明显
中国证券报· 2025-10-27 06:23
整体业绩概况 - 截至10月26日18时,A股共有1311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其中773家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58.96% [1] - 635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437家超过30%,183家超过100% [2] - 10月26日晚间,223家公司披露三季报,其中100家归母净利润增幅超过10% [2] 行业业绩表现 - 建筑材料、钢铁、电子、有色金属、电力设备、非银金融、计算机、商贸零售等板块业绩增长明显 [1] - 建筑材料、钢铁、电子等板块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50% [5] - 房地产、美容护理、传媒、轻工制造、煤炭、汽车等行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 [6] - 普钢、渔业、动物保健、工程咨询服务、光学光电子、水泥、焦炭、风电设备等子板块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 [7] - 半导体、农产品加工、玻璃玻纤、电视广播、通信设备、种植业、食品加工等子板块业绩表现不俗 [7] 重点公司业绩 - 正海磁材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49.73亿元,同比增长30.54%,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28亿元,同比增长20.46% [2] - 正海磁材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9.16亿元,同比增长50.76%,归母净利润为1.15亿元,同比增长189.72% [2] - 宝丰能源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355.45亿元,同比增长46.43%,实现归母净利润约89.5亿元,同比增长97.27% [3] - 寒武纪-U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46.07亿元,同比增长2386.38%,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6.05亿元,同比大幅扭亏 [4] - 华工科技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0.38亿元,同比增长22.6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21亿元,同比增长40.92% [9] 公司动态与市场反应 - 部分千亿市值绩优股如宝丰能源、同花顺、洛阳钼业、紫金矿业、东方财富等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50% [2] - 宝丰能源披露三季报后,股价报18.1元/股,收盘涨幅为4.62%,收盘市值为1327亿元,年内累计涨幅为12.12% [3] - 寒武纪-U披露三季报后,股价报1525元/股,收盘涨幅为9.01%,收盘市值为6431亿元,年内累计涨幅为131.76% [4] 机构关注与业务前景 - 部分公司发布三季报后获机构密集调研,机构关注业绩增长原因、产品市场前景及竞争力 [8] - 当升科技磷酸(锰)铁锂产品销量同比实现跨越式提升,连续月度出货量近万吨,攀枝花年产12万吨首期项目建成投产 [8] - 华工科技激光+智能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6.53亿元,大功率激光设备收入利润增长明显,并加快全球业务推进及海外生产基地建设 [9] 分红情况 - 截至目前,A股共有60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度分红方案,42家公司每10股拟派发现金股利超过1元(含税) [1]
ST长园:8月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23:25
公司治理动态 - 公司第九届第八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6日以通讯方式召开 [2] - 会议审议《关于补选公司独立董事的议案》等文件 [2] 营业收入结构 - 2024年1至12月份电力行业收入占比66.8% [2] - 消费类电子及其他领域智能设备收入占比31.46% [2] - 磷酸铁锂材料收入占比0.99% [2]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75% [2]
ST长园: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约为65.56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23:25
业务收入构成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营业收入中电力行业占比66.8% [1] - 消费类电子及其他领域智能设备业务收入占比31.46% [1] - 磷酸铁锂材料业务收入占比0.99%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75% [1] 对外担保情况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65.56亿元 [3] - 担保总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160.45% [3] - 担保总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比例42.12% [3]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36.81亿元 [3] - 担保余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90.09% [3] - 担保余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比例23.65% [3]
总投资40亿磷酸铁锂项目落地贵州
起点锂电· 2025-06-24 18:12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 - 活动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将于2025年7月10-11日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举办 [1] - 主办单位为起点锂电、起点钠电、起点两轮车及换电,参与企业包括雅迪科技集团、台铃集团、新日股份、菜鸟集团、嘟嘟换电等30余家产业链企业 [1][14] 安达科技磷酸铁锂产能扩张 - 公司计划新建45万吨/年磷酸铁锂前驱体项目,总投资40亿元,分A区(30万吨/年,投资14亿元)和B区(15万吨/年,投资10亿元)建设 [3] - 截至2024年末已具备15万吨/年磷酸铁及15万吨/年磷酸铁锂产能,在建项目包括24万吨/年磷酸铁锂、1.5万吨/年锂电池极片循环再生利用及30万吨/年前驱体项目 [9] - 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形成39万吨/年磷酸铁锂、45万吨/年前驱体及1.5万吨/年循环再生利用的产能规模 [10] 安达科技经营与技术现状 - 2024年营业收入15.11亿元(同比-49.02%),净利润-6.799亿元(同比-7.27%),其中磷酸铁锂及磷酸铁产品合计贡献81%营收(9.83亿元+2.45亿元) [5][6] - 已掌握第四代磷酸铁锂制备技术,计划2025年实现第四代产品销售 [7] - 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超71%,主要合作方包括比亚迪、中创新航、欣旺达等 [10] 磷酸铁锂行业动态 - 2025Q1中国磷酸铁锂正极出货量74.6万吨(同比+88.9%),动力与储能领域需求持续增长 [11] - 行业呈现"一超多强"格局,湖南裕能以断崖式优势领跑,安达科技位列TOP20榜单第八名 [11] - 起点研究院预计2025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将同比增长36.3%至330万吨,技术领先及布局海外产能的企业更具竞争优势 [11]
磷酸铁锂发起涨价反攻潮
鑫椤锂电· 2025-04-22 15:15
行业涨价趋势 - 2025年以来磷酸铁锂行业持续出现涨价反攻潮,多家企业采取不同形式挺价 [2] - 龙头企业A坚持挺价策略,即使出货量锐减40%仍不放弃,对小客户加工费涨至2万+ [2] - 龙头企业B生产高压实产品,价格持续坚挺,不担心大客户不同意涨价 [2] - 龙头企业C在4月份大客户需求量激增后坚决挺价,对中小客户暂缓供货 [2] - 龙头企业D通过要求客户增加客供量和放宽质量容忍度来减少亏损 [2] - 龙头企业E仅保留合资客户安全供应量,停止普通产品供货,专注高端产品 [2] 企业应对策略 - 中部企业F成功涨价并保证大客户出货量,停止对账期长、价格低客户的供货 [3] - 中部企业G因未成功涨价而减少供应量,转向产品升级以提高溢价 [3] - 中部企业H因涨价不及预期拒绝大客户的增量要求 [3] - 小企业I/J因集团控制亏损任务,即使有订单也不敢亏损接单 [3] 市场供需情况 - 磷酸铁锂涨价基础越来越坚实,除企业挺价外需求持续向好 [3] - 龙头电芯企业近期签订的大单反映压价困难,不得不接受涨价现实 [3] - 湖南裕能作为挺价急先锋,2025年4月18日确认普通和高端产品均有涨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