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培龙(301413)

搜索文档
超4200只个股上涨
第一财经· 2025-07-08 15:38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涨0.7%至3497.48点 深证成指涨1.47%至10588.39点 创业板指涨2.39%至2181.08点 [1][2]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45万亿元 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上涨 [2] 板块动态 - 光伏板块集体爆发 通威股份、钧达股份、亿晶光电等10余股涨停 [5][6] - PCB及算力方向持续走强 国际复材、逸豪新材、金安国纪等多股封板 [6] - 水电概念板块小幅走弱 [5]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光伏设备、电子元件、半导体板块 [7] - 个股方面 N屹唐、工业富联、中油资本分别获净流入9.87亿元、9.13亿元、8.99亿元 [8] - 常山药业、金一文化、信雅达遭主力净流出8.23亿元、7.67亿元、5.29亿元 [9] 机构观点 - 前海波本基金认为市场韧性较强 指数震荡上行趋势难改 下半年或挑战3674点 [11] - 中泰证券建议围绕中报预告挖掘周期性较长行业 关注已发布预告公司的行业位置 [11] - 大同证券指出短期红利板块具避险属性 中长期需科技板块支撑市场上行 [11]
安培龙(301413) - 关于公司获得发明专利证书的公告
2025-07-07 16:5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近日收到2项《发明专利证书》[3] - 发明专利1申请日为2025年03月06日,授权公告日为2025年07月04日,专利权期限20年[3] - 发明专利2申请日为2025年04月30日,授权公告日为2025年07月04日,专利权期限20年[5][6] 未来展望 - 两项专利短期内不对公司经营业绩构成重大影响,未来用于相关业务[4][6] - 两项专利利于发挥自主知识产权及技术创新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等[4][6]
安培龙(301413) - 301413安培龙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627
2025-06-27 19:52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型为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和其他网络会议 [2] - 参与单位有上海国投、旭辉资产等多家机构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6月5日至27日多个时段 [2] - 活动地点主要为公司会议室,部分为电话会议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副总经理等 [2] 公司经营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016万元,同比增长25.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64万元,同比增长3.44%;扣非后净利润7,460万元,同比增长2.00% [3]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127万元,同比增长42.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37万元,同比增长59.49%;扣非后净利润1,856万元,同比增长63.85% [3] 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及营收占比 - 产品包括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等,应用于汽车、家电等领域 [3] - 2024年度,汽车应用实现营收52,005万元,同比增长32.84%,占总营收比重55.31%;家电应用实现营收30,318万元,同比增长19.34%,占比32.25%;储能及其他行业实现营收11,693万元,同比增长15.72%,占比12.44% [3] MEMS压力传感器情况 - 主要在硅片上生成,应用于汽车和家电领域,在汽车有多种应用场景,家电主要用于咖啡机 [3][4] - 竞争优势包括具备自主研发能力、采用平台化设计、产品线覆盖核心场景且获国际认可 [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46% [5] 机器人用传感器布局 - 依托现有技术平台,以力/力矩感知技术为核心布局,覆盖三大核心产品品类,服务两大新兴领域 [6] - 采用双技术路径形成差异化优势,应用于机器人多个部位 [6] 降本增效举措 - 加强成本控制,通过技术创新等降低运营和管理费用,提高管理效率 [8] - 开展工艺和技术降本,引入自动化设备并改造升级,发挥规模化优势 [8] - 拓展国内外市场,优化产品和客户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 [8] 市值管理规划 - 聚焦传感器领域,通过增强研发等推动公司发展和价值提升 [9] - 重视投资者回报,自2023年上市累计现金分红52,228,746.00元 [9] - 做好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传递公司动态和价值 [9] 全球化发展战略 - 2024年境外营业收入14,332万元,同比增长34.30%,占比15.24% [9] - 通过在比利时、德国、泰国设公司实现服务本地化和技术全球化 [9] - 比利时子公司已成立,香港子公司完成注册和开户,德国子公司预计7月底注册完成,泰国孙公司在办理审批 [9][10]
安培龙(301413) - 关于公司获得发明专利证书的公告
2025-06-26 19:1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近日收到2项《发明专利证书》[2] - 发明专利1适用于在研玻璃微熔等传感器,专利2适用于MEMS压差传感器[3][5] 未来展望 - 两项专利短期内不影响业绩,未来将在相关业务应用[3][5] 其他新策略 - 获专利利于发挥优势,提升竞争力,促进市场拓展及研发创新[3][5]
安培龙(301413) - 关于公司获得发明专利证书的公告
2025-06-24 16:1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近日获1项《发明专利证书》,发明为刹车制动传感器设计方法及系统[3] - 专利号ZL 2025 1 0552944.8,申请日2025年04月29日,授权公告日2025年06月20日,期限20年[3] - 专利可提高传感器设计可靠性,为未量产汽车刹车制动系统传感器创新核心技术[4] 未来展望 - 短期内专利对公司经营业绩无重大影响,利于发挥自主知识产权及技术创新优势[4]
安培龙(301413) - 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部分股份质押的公告
2025-06-09 18:10
控股股东股份情况 - 邬若军持股31161716股,比例31.67%[3] - 本次质押2250000股,占其所持7.22%,总股本2.29%[1] - 质押后累计质押4300000股,占其所持13.80%,总股本4.37%[3] 质押相关信息 - 质押起始日2025年6月6日,到期为解除质押日[1] - 还款资金含自有或自筹资金[5] - 所质押股份无平仓风险,不导致控制权变更[5]
安培龙(301413) - 关于变更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的公告
2025-06-09 18:10
保荐代表人变更 - 原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龙伟因工作调动不再担任该职务[1] - 华泰联合委派靳盼盼接替龙伟继续履行持续督导责任[1] 持续督导信息 - 原保荐代表人龙伟、刘杰持续督导期至2026年12月31日止[1] - 本次变更后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为靳盼盼、刘杰[1] 新保荐代表人履历 - 靳盼盼曾参与安培龙等多个项目及多家企业尽职调查和辅导规范工作[3]
安培龙(301413) - 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预披露的公告
2025-06-05 20:38
股东持股 - 长盈粤富持有公司8,527,675股股份,占总股本8.67%[1][2] 减持计划 - 长盈粤富计划减持不超2,952,058股,占总股本3%[1][4] - 连续90自然日内,集中竞价减持不超984,019股,占1%[1][4] - 连续90自然日内,大宗交易减持不超1,968,039股,占2%[1][4] - 减持期间为2025年6月27日至9月26日[4] 减持承诺 - 上市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发行前股份[5]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每股净资产[5]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12个月拟减持不超100%[5] 减持公告 - 减持5%及以上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集中竞价首次减持提前15个交易日公告[5] 影响说明 - 本次减持符合法规,不影响公司治理和控制权[7]
研判2025!中国氧传感器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及未来前景展望:行业规模飙升技术突破,国产替代与多领域应用驱动产业跃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4 09:30
行业概述 - 氧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检测气体或液体中氧含量的装置,核心功能是通过监测氧浓度变化为系统提供反馈信号以优化性能,工作原理类似于电池,利用氧化锆陶瓷在高温下的氧离子导电性产生电势差并转化为可测量的电压信号 [2] - 按工作原理分类,氧传感器包括氧化锆氧传感器、光学氧传感器、电化学氧传感器、电偶氧传感器、超声波氧传感器、激光氧传感器、顺磁氧传感器等 [2] 行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为起步阶段,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技术基础薄弱且依赖进口,国内企业以组装和代工为主 [4] -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为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阶段,国内企业引进国外技术并消化吸收,武汉科技大学谢光远团队在2006年试制出氧化锆最佳制备方法,为自主研发奠定基础 [4] - 21世纪初至今为快速发展阶段,国家政策支持推动氧传感器在汽车尾气排放控制和工业燃烧效率提升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谢光远团队2011年获得片式氧传感器国家专利,打破国外垄断 [5]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原材料(氧化锆、二氧化钛、贵金属材料、荧光材料)和零部件(芯片、电路板、连接器、外壳) [7] - 中游为氧传感器生产制造环节 [7]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汽车、工业、医疗、环境监测、智能家居、航空航天等 [7]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氧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为209.01亿元,同比增长28.98% [11] - 国六排放标准全面实施推动汽车尾气处理系统对氧传感器需求激增,政策倒逼车企升级排放技术,拉动燃油车及新能源汽车中氧传感器装配率提升 [11] - 工业领域环保监管趋严,钢铁、化工等行业对氧含量实时监测需求增长,拓宽市场空间 [11]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国际巨头如Bosch、DENSO掌握核心材料配方与精密制造工艺,产品覆盖氧化锆、氧化钛等多类型氧传感器,技术壁垒高且规模效应显著 [12] - 安培龙科技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从陶瓷材料到芯片制造的全链条技术,成为国内唯一实现氧传感器关键材料自主可控的企业,产品性能对标国际一线品牌 [12] - 四方光电依托气体传感器技术积累,将氧传感器拓展至医疗、环保等新兴领域,形成多元化市场布局 [12]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融合加速行业革新,氧传感器向智能化、多功能化方向演进,集成无线传输、自诊断、自适应校准等技术,新型敏感材料如纳米材料、复合氧化物将提升传感器性能 [19] - 市场需求多元化驱动应用领域持续拓展,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推动氧传感器在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中应用,医疗健康领域远程医疗和智能穿戴设备普及带动血氧监测需求 [21] - 国产替代加速与政策支持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内企业如安培龙科技和四方光电突破核心技术瓶颈,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2]
安培龙(301413) - 301413安培龙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603
2025-06-03 18:1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型包括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网络会议等 [2] - 参与单位众多,涵盖华金证券、天风证券等多家金融机构 [2] - 活动时间集中在 2025 年 5 月,各单位参与时间不同 [2][3] - 活动地点主要为公司会议室和腾讯会议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张延洪先生和证券事务代表、投资者关系总监彭碧泳女士 [3] 经营业绩情况 2024 年度 - 营业收入 94,016 万元,同比增长 25.93%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264 万元,同比增长 3.44% [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460 万元,同比增长 2.00%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023 万元,同比下降 5.70% [4] - 销售毛利率 32.24%,同比提升 0.41 个百分点 [4] 2025 年第一季度 - 营业收入 26,127 万元,同比增长 42.15%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037 万元,同比增长 59.49% [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856 万元,同比增长 63.85% [4] 产品情况 压力传感器 - 2024 年度营收 46,800 万元,营收占比 49.78%,同比增长 32.17% [4]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14,013 万元,同比增长 70.49%,占总营收比例 53.63% [4] - 应用于汽车、商用空调、储能、家电等领域 [4] - 未来经营策略包括提升国内自主品牌主机厂市场占有率、拓展海外市场、丰富产品线等 [4][5] 力传感器 - 构建了完整产品体系,覆盖单向力、力矩及六维力传感器三大核心品类 [6] - 与天机智能合作在 MEMS 技术路径领域实现突破 [6] - 部分产品完成工程验证或迭代开发,正与多家国内机器人企业进行送样测试、技术交流或样品制作 [6] - 立项研发 EMB 力传感器,已取得国内头部厂商项目定点,计划 2025 年第四季度投入使用 [6] - 拟投入 4130.70 万元建设新一代智能驾驶刹车系统 EMB 力传感器自动化产线 [6] 项目情况 EMB 力传感器产线项目 - 项目名称为新一代智能驾驶刹车系统用力传感器建设项目 [8] - 实施主体为深圳安培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 - 实施地点在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金沙社区聚园路 1 号安培龙智能传感器产业园 1A 栋 201、1A 栋、1B 栋、2 栋 [8] - 建设周期 12 个月,最终以实际开展情况为准 [8] - 计划投资总额 4,130.70 万元,拟使用超募资金 4,130.70 万元 [8] - 项目必要性包括迎合行业趋势、丰富产品体系、扩充产能储备 [8] - 目前正在进行设备产线建设,进展顺利 [8] 其他情况 员工股权激励 - 是否实施取决于公司财务状况、未来发展战略以及员工激励具体需求,后续如有计划将按规定披露 [8] 2025 年展望与规划 - 预计 2025 年营业收入同比保持不低于 20%的持续稳定增长 [9] - 经营措施包括加强研发技术平台建设、完善产品体系布局、深化精益生产管理、强化质量管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展市场等 [9] 分红规划 - 2024 年度以总股本 98,401,985 股为基数,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3.00 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 29,520,595.50 元(含税),本年度不转增股不送红股 [10] - 未来分红政策将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 [10]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 年度研发费用 62,616,516.20 元,占总体营业收入比 6.66%,较上年同期增长 32.10% [11] - 2025 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 16,264,338.59 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7.70% [11]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获得专利授权 77 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 24 项,境外发明专利 3 项,实用新型专利 50 项 [11] - 参与标准制订 4 项(已公示发布),其中国家标准 3 项,团体标准 1 项 [11][12] 产能利用率和订单情况 - 公司在深圳、湖南、东莞三地设生产基地,产能利用率良好,在手订单充足,主营业务稳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