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CPWIY)
搜索文档
一文讲透中国电力|从拉闸限电到电力自由,中国做对了什么?
虎嗅· 2025-10-09 10:01
行业格局演变 - 欧美国家实施的环保政策最初旨在限制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1] - 该政策环境反而促使中国在相关领域取得全球领先地位 [1] - 中国成功将外部压力转化为行业发展的动力 [1]
全球储能领域:中国电力行业分析 =若电力是人工智能的瓶颈,中国是否正胜出?
2025-10-09 10:00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全球及中国能源存储、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核电、电网基础设施、电动汽车、数据中心、高耗能制造业、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1] * 公司:提及的上市公司包括CATL(宁德时代)、Sungrow(阳光电源)、LG Energy Solution、LG Chem、Samsung SDI、Panasonic、BYD、Gotion High Tech(国轩高科)、EVE(亿纬锂能)、Sunwoda(欣旺达)、CALB(中创新航)、Tianqi Lithium(天齐锂业)等电池及锂业公司 [8][10][12] 核心观点和论据 中国电力需求强劲增长且将超越GDP增长 * 中国电力需求上月首次超过1000TWh,去年年需求达到约10,000TWh(是美国的2.5倍)[1] * 预计到2030年需求将达到13,500TWh,到2050年达到25,000TWh(几乎相当于当前全球电力需求)[1][10] * 驱动因素包括AI、EV、空调、高科技制造自动化和化石燃料电气化 [1][10][18] * 预计到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6%,到2050年长期增长率为3.2%,超过GDP增长 [1] * 电力消费增长与GDP增长之比(电力乘数)从2016年的0.8扩大到2024年的近1.4,预计未来五年将增至1.4 [30][37][38] * 到2050年,电力将占最终能源消耗的50%以上(目前为29%)[1][10][21] 中国在增加电力供应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能力 * 中国每年有能力增加超过500GW的电力供应,去年中国增加了超过400GW的发电容量,占全球总增量的70% [1] * 中国拥有全球80%的太阳能光伏制造产能和三分之二的全球风力涡轮机产能,能够比任何其他国家更快地扩大可再生能源规模 [1] * 2025年,中国将增加超过500GW的太阳能和风能容量,足以供应超过500TWh的电力(占中国总电力需求的5%)[2] * 到2050年,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可能增加10倍,达到18,000TWh,届时将占发电量的70% [2][131] 电网稳定性和扩张至关重要 * 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上升,电网稳定性变得更加重要 [3] * 基于20%可再生能源由电池备份的经验法则,假设4小时持续时间,中国将需要3,300GW或约12,000GWh(12TWh)的已安装ESS容量,这是当前水平的30倍增长 [3] * 电网扩张对于匹配需求与可再生能源供应增长至关重要,中国大部分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位于中西部地区,需要大幅增加电网及相关设备(特别是逆变器、变压器和高压电缆)的投资 [4] * 去年电网基础设施投资达到6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 [4] 核电作为煤电基荷替代品的角色 * 核电作为煤电的基荷替代品前景良好,去年投资增长42%至1420亿元人民币 [5] * 随着中国通过逐步淘汰燃煤基荷电力来减少碳排放,核电将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扩大规模的挑战,核电在发电结构中的占比可能保持在10%以下 [5] 化石燃料(煤炭和石油)是明显的输家 * 随着中国经济电气化,太阳能和风能的增长将挤占燃煤发电(2025年上半年燃煤发电下降2.5%)[6] * 中国石油消费量可能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随着电动汽车的增长,汽油和柴油需求下降 [6] * 天然气前景更为有利,预计天然气需求将持续增长至2040年 [6] * 积极的方面是,中国排放量接近峰值,比原计划提前5年 [6][153][156] 投资重点:电池和电网基础设施 * 为了支持太阳能和风能的增长,中国将需要更多的电池和电网相关基础设施,因此CATL(宁德时代)仍然是首选 [10] * 在电力需求和电网基础设施投资增加的背景下,对电池存储(ESS)的需求将大幅增长 [3][10] * 公司对CATL的评级为跑赢大盘,对Sungrow的评级为与大市同步 [10] 其他重要内容 细分领域电力需求预测 * **工业电力需求**:2025年预计同比增长4.6%至6,300 TWh,到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0%至8,100 TWh,到205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3%至12,600 TWh [62] * **电动汽车充电需求**:2025年预计同比增长38.1%至200 TWh,到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3.7%至500 TWh,到205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5%至1,700 TWh [62][98][99] * **数据中心需求**:2025年预计同比增长13.3%至200 TWh,到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3.0%至400 TWh,到205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5%至1,600 TWh [62][110] * **居民用电需求(不含电动汽车充电)**:2025年预计同比增长4.7%至1,600 TWh,到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3%至2,000 TWh,到205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0%至4,100 TWh [62][117] 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性 * 太阳能和风能的平准化度电成本目前是最低的,太阳能为40美元/MWh,陆上风能为54美元/MWh,低于燃气和煤电的90-100美元/MWh [144][146] * 即使配储储能以平滑电力负荷,成本升至75美元/MWh,仍低于燃气和煤电 [144] 投资趋势 * 自2020年以来,发电厂投资明显增加,资本支出每年增长15-20%,达到1.2万亿元人民币 [157] * 电网基础设施投资加速至每年6000亿元人民币 [4][157] * 去年,太阳能和风电项目投资近8500亿元人民币,是火电项目的5倍,核电投资也呈现高增长(42%)[162][164] 人均用电量与国际比较 * 中国目前人均用电量约为7 MWh,预计到2050年将增至约18-20 MWh [39][42] * 届时将接近目前挪威、卡塔尔等国的水平,但仍低于冰岛等极高消费国 [42]
国内首台、国际首创!苏蒙首个重大能源合作项目投运【附中国电力行业现状】
搜狐财经· 2025-10-06 18:25
项目概述 - 江苏徐矿能源股份公司投资建设的乌拉盖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1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并转入商业运营,标志着国内首台、国际首创的百万等级褐煤发电机组正式投产[2] - 项目位于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是“锡盟-泰州±8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重要电源支撑点,总投资72.6亿元,被国家能源局列为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 - 项目自2022年6月开工建设,攻克多项技术难关,在设计、制造、建设中创造20余项国内第一,解决了高水分低热值褐煤的稳定高效清洁燃烧难题[3] 项目影响与意义 - 项目是苏蒙两省首个重大能源合作项目,承担着保障江苏省能源安全供给的重要任务,在能源领域技术创新与跨区域合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2] - 项目两台机组全面投产后,每年可向江苏送电约80亿千瓦时,相当于300多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3] - 项目作为高寒地区首台百万级火力发电机组,为我国褐煤资源的高效利用开创了一条成功之路[3] 行业背景与趋势 -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和公用事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其发展水平是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3] - 2014-2024年全球发电量整体保持增长,2024年达到30853.34太瓦时,同比增长3.94%[4] - 我国用电量持续增长,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达1.0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创全球纪录[6] 技术发展与未来展望 - 燃煤热电未来仍将长期发挥能源供应的兜底保障作用,但能源保供和“双碳”目标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8] -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为热电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推动产业向更智能、更高效、更绿色的未来迈进[8] - 应以数智化转型为契机,培育热电产业发展新动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热电新质生产力[8]
一边电力过剩,一边新能源发电不够用?一口气了解中国电力体制
搜狐财经· 2025-10-06 01:06
电力供需核心矛盾 - 当前电力供给端核心矛盾在于发电能力由21世纪技术建成,但调度系统仍沿用20世纪体制,不能简单概括为“过剩”[1] - 2024年发电装机容量增速达14.6%,是用电需求增速6.8%的2倍多,但弃光弃电现象持续,每年浪费的清洁电力价值上千亿[2][3] - 2024年7-8月中国用电量连续破万亿千瓦时,用电增速多年超GDP增速,新能源新增发电量跟不上需求增长,新的大型煤电项目仍在审批开工[3] 发电装机与发电量差异 - 中国发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2024年达334862万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风电和太阳能新增装机356吉瓦,是欧盟新增量的4.5倍,几乎相当于美国风光总装机[2] - 风电、光伏“看天吃饭”,年实际运行时间远低于火电,导致局部时空过剩,风大、光好时新能源产能骤增,超出电网承载能力且多非经济核心区,电力无法外送只能浪费[5] - 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633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2] 区域电力不平衡 - 电力供需存在显著区域不平衡,2024年内蒙古发电量8344亿千瓦时,广东用电量7355亿千瓦时,江苏用电量8487亿千瓦时,山东用电量6773亿千瓦时[7] - 新疆发电量5307亿千瓦时,四川发电量6780亿千瓦时,浙江用电量4646亿千瓦时,云南发电量4957亿千瓦时,凸显发电区域与用电负荷中心错配[7] 新能源发展驱动力 - 政策脉冲效应推动增长,2025年是“十四五”与碳达峰关键节点,为完成目标项目集中冲刺[9] - 技术驱动提升经济性,过去十年光伏发电成本下降90%,风电技术快速迭代,清洁能源性价比提升吸引资本涌入[9] - 全产业链规模化优势明显,掌握风光电全产业链,从原材料到电站建设成本低、速度快,集中并网后增量显著[9] 电力系统结构性挑战 - 物理层面存在时空错配,需靠更先进输电技术、大规模储能设施、智能电网及智能电表引导错峰用电解决西北风光向东南输送难题[12] - 市场机制滞后,健康电力市场应实时波动电价,而当前交易机制滞后,新能源波动放大现货市场风险,居民电价长期稳定无法传递真实信号[12] - 体制存在利益壁垒,跨省交易存在省间壁垒,地方优先消纳省内电力以保就业税收,电网兼具公共服务与资产运营双重角色[12] 战略调整与安全保障 - 加速建设核电、大型水电,2024年新增核电装机同比增长183.4%,新增水电增长46.2%,其中抽水储能占比超一半[9] - 2023年火电投资增长38%,在建装机达2015年以来最高,未来两三年还会有新电厂投产,这种冗余是电网安全的“压舱石”[9] - AI数据中心、光伏电池、电动车等新经济引擎是用电大户,尤其在东南沿海,为避免这些产业拉闸限电必须保留火电填补缺口[9] 行业影响与改革方向 - 民企光伏存在被国企“挤压”可能,在电力消纳困难地区调度指令存在博弈空间,大型国企在资源协调、获取优先权上天然更具优势[14] - 挑战已从“保供”转向“消纳与平衡”,需解决调度、交易、定价等系统性改革难题,改革势在必行但触及深层利益而艰难[14] - 掌握全球新能源主导权,从被动石油消费国转变为电力技术、产品与基建输出方,光伏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原材料产能占全球八成[12]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弄巧成拙,中国电力实力碾压欧美
搜狐财经· 2025-10-03 13:13
法案内容与影响 - 特朗普签署的“大而美”法案包含三项措施:提前七年取消新能源车税收抵免、收紧风能和光伏补贴标准、禁止使用中国技术的企业获得补贴 [5] - 法案实施直接切断了美国能源行业发展动力 2024年美国新增发电能力中81%来自太阳能和储能系统 [5] - 法案遭到美国企业批评 特斯拉称其“疯狂且具破坏性” 马斯克表示法案“向过去行业撒钱 却重创未来产业” [11][14] 中美能源产业对比 - 中国年发电量从2000年的1300太瓦时(不到美国三分之一)增长至2025年的超过10000太瓦时 超越美国的5000太瓦时 [7] - 中国水电、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全部位居全球第一 电力成本比美国低40% [7] - 得克萨斯州借助太阳能和电池储能新增1万兆瓦发电能力 成为全美最大太阳能州 但受政策反噬 [5] 中国生态工程成就 -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近30年来绿洲面积增加5.6万平方公里 荒漠化土地减少1955.7平方公里 [3] - 2025年新疆新增479万亩绿化面积 绿色防护带宽度从110米增加到7500米 种植624万亩特色经济作物 年产值突破300亿元 带动30多万人就业 [9] - 喀什地区完成19.4万亩光伏治沙项目 总并网规模达648.6万千瓦 [9] 企业产业链选择 - 特斯拉在批评法案的同时扩大上海工厂产能 苹果将30%的iPhone产能迁至墨西哥并使用人民币支付中国零部件货款 [11] - 沙特阿美在深圳设立首个海外新能源研发中心 并开始用人民币结算对华石油贸易 [11] 地方生态治理案例 - 昌吉市头屯河生态绿谷全长190公里 覆盖面积2885平方公里 兵地协同治理搬迁百余家企业 清运垃圾9万立方米 绿化2000亩土地 水域面积达1273亩 防洪标准提升至50年一遇 [11] - 昌吉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 2024年空气质量改善率位居全国第11位 比上一年上升113个名次 2025年跻身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最快百强县第43位 [11]
中国电力(02380)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30 16:53
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12,370,150,983,库存股份0,总数12,370,150,983[2]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 行权价4.82港元的计划,上月底结存39,798,000已失效,本月变动 -1,031,800,月底结存38,766,200[3] - 行权价4.90港元的计划,上月底结存11,349,800已失效,本月变动 -810,700,月底结存10,539,100[3]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2025国际能源电力工程创新与合作发展大会暨中国电力规划设计75周年成果展示在京举办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7 12:13
行业活动与战略方向 - 中国能建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等联合主办2025国际能源电力工程创新与合作发展大会 旨在搭建全球能源对话平台并展示中国电力规划设计75周年成就 [1] - 会议聚焦能源电力工程前沿技术动态 探讨全球能源变革中的机遇与挑战 并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转型作贡献 [1] 企业战略与倡议 - 中国能建作为全球最大能源电力水利基建企业之一 提出四点合作倡议:共担绿色发展使命 共拓互利共赢空间 共建开放技术生态 共筑人才沃土 [2] - 中电工程强调落实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战略 发展多能互补与多储联调技术 推动电力与交通/建筑/工业深度融合 [3] - 公司坚定国际化战略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开展跨国能源合作规划研究 助力中国电力设计走向世界 [3] 技术成果与行业研讨 - 会议发布《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从理论到实践》《伞梯陆基高空风力发电技术》等专著 展示技术研究成果 [3] - 专家围绕"双碳"目标分享能源安全/煤炭清洁利用/新型电力系统/能源科技创新等关键技术研究成果 [3] - 分论坛深入研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与规划装备技术创新议题 [4]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事业75年来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亲历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壮大全过程 [3]
中国电力8月合并总售电量约1172.15万兆瓦时 同比增加4.78%
智通财经· 2025-09-26 17:48
售电量表现 - 2025年8月合并总售电量达1172.15万兆瓦时 同比增长4.78% [1] - 2025年首8个月累计合并总售电量达8680.13万兆瓦时 [1] 运营数据 - 单月售电量数据反映公司短期运营态势 [1] - 累计售电量数据体现公司中长期业务规模 [1]
中国电力(02380)8月合并总售电量约1172.15万兆瓦时 同比增加4.78%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7:41
售电量表现 - 公司2025年8月合并总售电量达到约1172.15万兆瓦时 较去年同期增长4.78% [1] - 公司2025年首8个月累计合并总售电量达到约8680.13万兆瓦时 [1]
中国电力(02380.HK):8月总售电量同比增加4.78%
格隆汇· 2025-09-26 17:38
售电量表现 - 2025年8月合并总售电量达1172.15万兆瓦时,同比增长4.78% [1] - 2025年首八个月合并总售电量为8680.13万兆瓦时,同比小幅下降1.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