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宁(GLW)
搜索文档
Corning(GLW) - 2025 Q2 - Quarterly Results
2025-07-29 19:0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第二季度核心销售额同比增长12%至40.5亿美元,核心每股收益增长28%至0.60美元[1][3][4] - 第二季度GAAP销售额为38.6亿美元,GAAP每股收益为0.54美元[1][7][9] - 公司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38.62亿美元,同比增长18.8%(2025年第二季度为38.62亿美元,2024年第二季度为32.51亿美元)[25] - 第二季度毛利润为13.92亿美元,同比增长46.7%(2025年第二季度为13.92亿美元,2024年第二季度为9.49亿美元)[25] - 第二季度运营收入为5.73亿美元,同比增长208.1%(2025年第二季度为5.73亿美元,2024年第二季度为1.86亿美元)[25] - 第二季度归属于公司的净收入为4.69亿美元,同比增长350.9%(2025年第二季度为4.69亿美元,2024年第二季度为1.04亿美元)[25] - 第二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55美元,同比增长358.3%(2025年第二季度为0.55美元,2024年第二季度为0.12美元)[28] - 第二季度核心每股收益为0.60美元,同比增长27.7%(2025年第二季度为0.60美元,2024年第二季度为0.47美元)[29] - 2025年第二季度GAAP净销售额为38.62亿美元,核心业绩调整为40.45亿美元,其中汇率调整影响1.83亿美元[35] - 2025年第二季度GAAP净收入为4.69亿美元,核心业绩调整为5.23亿美元,有效税率从14.4%提升至19.5%[35] - 2024年第二季度GAAP净销售额为32.51亿美元,核心业绩调整为36.04亿美元,汇率调整影响3.53亿美元[37] - 2024年第二季度GAAP净收入为1.04亿美元,核心业绩调整为4.07亿美元,有效税率从29.1%降至22.0%[37] - 2025年上半年GAAP净销售额为73.14亿美元,核心业绩调整为77.24亿美元,汇率调整影响4.1亿美元[40] - 2025年上半年GAAP净收入为6.26亿美元,核心业绩调整为9.9亿美元,有效税率从16.9%提升至19.5%[40] - 2024年上半年GAAP净销售额为62.26亿美元,核心业绩调整为68.62亿美元,汇率调整影响6.36亿美元[42] - 2025年第二季度GAAP毛利率为36.0%,核心业绩调整为38.4%,运营利润率从14.8%提升至19.0%[45] - 2024年第二季度GAAP毛利率为29.2%,核心业绩调整为37.9%,运营利润率从5.7%提升至17.4%[45] - 2025年上半年GAAP毛利率为35.6%,核心业绩指标调整后毛利率提升至38.2%[46] - 2025年上半年GAAP营业利润为10.18亿美元(利润率13.9%),核心调整后营业利润增至14.31亿美元(利润率18.5%)[4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第二季度资本支出为3.08亿美元,同比增长27.3%(2025年第二季度为3.08亿美元,2024年第二季度为2.42亿美元)[27]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5.46亿美元(GAAP)和5.45亿美元(核心调整)[46] - 2025年上半年资本支出为5.16亿美元,同比增加2200万美元[4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光学通信部门的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1%,达到15.66亿美元[1][12] - 显示部门销售额同比下降11%至8.98亿美元,净收入下降6%至2.43亿美元[12] - 特种材料部门销售额同比增长9%至5.45亿美元,净收入增长29%至8100万美元[12] - 汽车部门销售额同比下降4%至4.6亿美元,但净收入增长11%至7900万美元[12] - 新兴增长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31%至3.26亿美元,但净亏损1000万美元[1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第三季度核心销售额将达42亿美元,核心每股收益在0.63至0.67美元之间[1][4][6] - 公司使用恒定汇率报告来排除日元、韩元、人民币等货币波动对业绩的影响,主要涉及显示业务部门的日元风险[33] - 2025年公司更新了日元等6种货币的恒定汇率标准(如日元从107调整为120)[52] 现金流和投资回报 - 第二季度调整后自由现金流同比增长28%至4.51亿美元[1][4][9] - 第二季度运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7.08亿美元,同比增长35.9%(2025年第二季度为7.08亿美元,2024年第二季度为5.21亿美元)[27] - 第二季度核心营业利润率扩大160个基点至19%,核心投资回报率增长210个基点至13.1%[4] - 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为7.08亿美元,调整后自由现金流为4.51亿美元[48] - 2025年第二季度核心ROIC为13.1%,较2024年同期的11.0%有所提升[49] - 2025年第二季度核心营业利润为7.7亿美元,核心税后营业利润为6.22亿美元[49] - 2025年公司投资资本为190.45亿美元(权益115.45亿美元+债务75亿美元)[49] - 2025年核心有效税率为19.5%,低于2024年同期的22.0%[49] 其他财务数据 - 第二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91亿美元,同比下降5.2%(2025年第二季度末为14.91亿美元,2024年第二季度末为14.19亿美元)[27] - 公司总资产为287.45亿美元,同比增长3.6%(2025年第二季度末为287.45亿美元,2024年末为277.35亿美元)[26]
中国市场是未来发展方向——访康宁中国区总裁兼总经理林春梅
经济日报· 2025-07-29 05:44
康宁公司在华战略布局 - 康宁连续第三年参加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主题为"扎根中国、枝繁叶茂",通过七大主题区域展示科技贡献、在华布局和供应链实力 [2] - 中国是康宁最重要的市场,未来仍将是重要战略市场 [2] - 康宁在中国累计投资超过90亿美元,拥有21家工厂、6000多名员工,以及涵盖研发、生产、工程、物流等的综合运营网络 [2] - 业务覆盖显示科技、光通信、移动消费电子、汽车应用、生命科学等领域 [2] 本土化战略成果 - 原材料本地化率从2015年的75%提升至2023年的92% [2] - 在华工厂价值链上下游绝大多数环节与中国核心产业深度融合 [2] - 99%的人力资源、咨询服务和物流等配套服务来自中国本土供应商 [2] - 98%的高层管理者由本土专业人士担任 [2] - 服务的客户基本是中国客户,这种紧密联结的合作关系是本土化战略的核心 [2] 在华投资重点领域 - 在汽车领域投资尾气排放控制和汽车玻璃解决方案项目,计划扩大汽车内饰玻璃投入 [3] - 因大尺寸电视需求增长,将继续投资显示科技 [3] - 针对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需求增长,加强光通信技术开发,计划在上海光纤厂扩大投资以实现高端光纤国产化 [3] 未来发展策略 - 对合肥显示科技业务的初始投资已发展为3家工厂,总投资超过30亿美元 [3] - 将顺应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在数字化、绿色制造、高端材料等关键领域持续加码投资 [3] - 中国市场是当前重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将与中国市场携手共进 [3]
How Will Corning Stock React To Its Upcoming Earnings?
Forbes· 2025-07-28 19:40
公司业绩与市场表现 - 康宁公司将于2025年7月29日公布财报 分析师预测本季度每股收益为0.57美元 营收为38.4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每股收益0.47美元和营收36亿美元有所提升 [3] - 过去五年数据显示 康宁股票在60%的财报发布后出现单日负回报 中位跌幅为3.1% 最大单日跌幅达6.9% [2] - 最近三年数据显示 财报后单日正回报概率从五年平均的40%上升至50% 正回报中位数为3.9% 负回报中位数为-3.1% [6] 财务基本面 - 公司当前市值约480亿美元 过去12个月营收140亿美元 营业利润13亿美元 净利润4.54亿美元 [4] - 历史20次财报数据显示 8次出现单日正回报 12次负回报 正回报发生概率40% [6] 交易策略分析 - 两种主要交易策略:基于历史概率在财报前建仓 或分析财报后短期与中期回报相关性制定策略 [5] - 数据显示1日与5日回报率存在相关性 若首日回报为正 可考虑持有5天的多头策略 [7] - 同业公司财报表现可能影响康宁股价 存在定价前置效应 需比较同业财报后单日回报数据 [8] 替代投资方案 - Trefis高质量投资组合自成立以来回报率超过91% 表现优于标普500指数 [5][9]
What Analyst Projections for Key Metrics Reveal About Corning (GLW) Q2 Earnings
ZACKS· 2025-07-24 22:16
公司业绩预期 - 康宁公司预计季度每股收益为0.57美元 同比增长21.3% [1] - 预计营收为38.5亿美元 同比增长6.9% [1] - 过去30天内分析师对每股收益预测保持稳定 [1] 业务部门销售预测 - 显示技术业务净销售额预计为9.1985亿美元 同比下降9.3% [4] - 光通信业务净销售额预计为14.7亿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31.7% [4] - 特种材料业务净销售额预计为5.2003亿美元 同比增长3.8% [4] - 生命科学业务净销售额预计为2.457亿美元 同比下降1.3% [5] - Hemlock及新兴成长业务净销售额预计为2.709亿美元 同比下降8.5% [5] 业务部门利润预测 - 显示技术业务部门净收入预计为2.3314亿美元 低于去年同期的2.58亿美元 [6] - 生命科学业务部门净收入预计为1613万美元 低于去年同期的1700万美元 [6] - 光通信业务部门净收入预计为2.0279亿美元 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1.43亿美元 [7] - 特种材料业务部门净收入预计为7636万美元 高于去年同期的6300万美元 [7] 市场表现 - 康宁股价过去一个月上涨8.6% 表现优于标普500指数5.7%的涨幅 [7] - 公司获得Zacks Rank 1(强力买入)评级 [7]
国际观察: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持续注入韧性与活力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24 10:11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 现场签署合作协议及达成合作意向超6000项 [1] - 链博会成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名片 呼吁全球工商界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2] - 200多家参展企业成立中外参展商联盟 打造"永不落幕的交流合作平台" [6] 国际合作成效 - 境外参展商占比达35% 覆盖75个国家和地区 较首届增加20个 [5] - 美国企业参展数量增长15% 保持境外参展商首位 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65% [5] - 联合国粮农组织等4家国际组织及英伟达 施耐德等跨国公司首次参展 [5] 中国市场机遇 - 中国经济表现坚韧 稳定开放环境推动市场快速升级 [3] -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呈现"新兴赛道"与"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双轮发展 [3] - 康宁公司表示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对中国未来增长充满信心 [4] 平台价值创新 - 创新优化指标评价体系 重点推动长期合作而非短期交易 [7] - 促成"会上开花 会下结果" 将合作意向转化为实际成果 [7] - 中外参展商联盟将联动产业委员会 促进资源共享与产业协作 [6]
康宁收购,又一光伏巨头出售美国工厂
DT新材料· 2025-07-24 00:01
康宁收购晶澳科技美国组件工厂 - 全球特殊玻璃和陶瓷材料制造商康宁公司收购晶澳科技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2GW光伏组件工厂 该工厂为晶澳科技全资子公司JA Solar Industrial Corp资产 现成为康宁全资子公司American Panel Solutions的资产 [1] - 晶澳科技该工厂原计划2023年第四季度投产 实际延迟至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产能爬坡 工厂初始投资额为6000万美元 交易于2025年4月4日完成100%股权交割 [2] - 晶澳科技成为第二家出售在美组件工厂的中国光伏企业 此前天合光能于2024年11月出售其美国5GW组件工厂给FREYR Battery [3] 康宁公司战略布局 - 康宁公司成立于1851年 为世界500强企业 专注于高科技消费电子 移动排放控制 电信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关键材料生产 [4] - 此次收购旨在强化康宁在美国的垂直整合制造能力 公司此前已宣布在密歇根州建设太阳能晶圆制造厂 并与Sunniva Heliene合作实现从多晶硅到组件的全美本土化生产链 [4] 行业动态与会议信息 - 2025年高分子产业年会将涵盖政策发展 市场分析 投融资等七大论坛 包括新能源材料 航空航天 新能源汽车等专题 [7] - 同期举办第一届AI消费电子论坛 聚焦热管理 柔性显示等创新材料应用 以及第三届高频高速PCB材料开发大会 [7] - 展览板块包含科研成果对接 企业新品展示及EP10周年产业之夜活动 [8]
一个女人性格好不好,看她做饭的样子,十有九准
洞见· 2025-07-23 09:04
康宁品牌背景 - 康宁公司为爱迪生电灯制造玻璃罩,具有百年历史[15] - 耐热玻璃餐具统治美国厨房百年,成为欧美家庭主妇口碑必备品[17] - 产品出现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庆功宴及皇室家庭聚会等高端场合[18] 核心产品技术优势 - 晶彩透明玻璃锅最高耐热900℃,耐冷-60℃,可承受480℃温差[43] - 采用高硼硅玻璃材质,明火/电陶炉/烤箱/微波炉/洗碗机全兼容[44] - 可视化空气炸锅配备透明炸篮,实时观察食物烹饪状态[77] - 豆浆机采用双层隔音罩设计,运行噪音低至38分贝[87] 直播促销产品清单 - 316L便携勺筷套装:原价49.9元,直播价9.9元[32] - 晶彩透明锅:原价249元起,直播价99元起[46] - 电陶炉:原价599元,直播价X99元(直降600元)[63][71] - 即热饮水机:赠送价值数百元的全玻璃养生壶[111] 产品功能创新 - 晶盏花茶壶采用人工吹制工艺,配套四杯及多功能托盘[51][56] - 电陶炉具备2000W火力,支持煎烤炒炖等多种烹饪模式[65][67] - 即热饮水机集成8段水温控制,1秒加热3秒出水[95][100] - 空气炸锅兼具食物保温功能,可一键加热晚归餐食[80] 展会活动信息 - 7月25日上海展会专场直播,产品价格低至2折[25][114] - 涵盖玻璃汤锅/餐具/空气炸锅/养生壶等全线产品[23] - 预约直播可参与手机抽奖活动[27][29]
Will Strong Top-Line Expansion Boost Corning's Q2 Earnings?
ZACKS· 2025-07-22 23:40
公司业绩预告 - 康宁公司(GLW)将于7月29日盘前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 过去四个季度平均盈利超预期3.95% 上一季度盈利超预期8% [1] - 市场预期第二季度营收38.5亿美元 同比增长(去年同期36亿美元) 调整后每股收益预期0.57美元(去年同期0.47美元) [5] 业务板块表现 - 光通信板块预计营收14.7亿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去年同期11.1亿美元) - 显示技术板块预计营收9.196亿美元 同比下降9.3% - 特种材料板块预计营收5.27亿美元 同比增长5.2% [4] 战略合作与技术突破 - 与博通达成多年合作 共同开发面向AI工作负载的共封装光学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2] - 三星Galaxy S25 Edge采用新一代大猩猩玻璃陶瓷2代 该技术突破耐久性和抗裂性能标准 [3] 行业比较 - PayPal(PYPL)预计7月29日公布财报 盈利ESP+0.32% Zacks评级2级 - 高通(QCOM)预计7月30日公布财报 盈利ESP+0.60% Zacks评级3级 - Celestica(CLS)预计7月28日公布财报 盈利ESP+0.81% Zacks评级2级 [8][10] 业绩驱动因素 - 光通信和特种材料板块推动营收同比增长 [9] - 数据中心AI基础设施合作可能提升市场地位 [9] - 智能手机新材料应用支持季度盈利增长 [9]
Is InterDigital (IDCC) Outperforming Other Computer and Technology Stocks This Year?
ZACKS· 2025-07-22 22:40
公司表现 - InterDigital年初至今股价回报率达16.9% 显著高于计算机与科技行业10.6%的平均水平[4] - 公司全年盈利共识预期在过去一个季度内上调15.1% 反映分析师情绪改善[3] - 当前Zacks评级为2(买入) 该评级体系侧重盈利预测及修正趋势[3] 同业比较 - 同业公司Corning年初至今回报率为13.4% 其全年EPS共识预期近三个月上调0.8%[4][5] - Corning所属通信组件行业(含11家企业)年内涨幅9.1% 行业排名第97位[6] - InterDigital所属无线设备行业(含11家企业)年内涨幅8.6% 行业排名第163位[5] 行业背景 - 计算机与科技行业涵盖606家企业 在Zacks16个行业组别中综合排名第4位[2] - Zacks行业排名依据组内个股平均评级水平进行排序[2] - 无线设备行业与通信组件行业规模相同(均含11家企业)但排名差异显著[5][6]
对话康宁中国总裁林春梅:对华投资再增加5亿美元丨新消费家
搜狐财经· 2025-07-22 20:48
中国市场战略 - 公司将中国视为全球创新与增长的核心引擎,是除美国外唯一一个五大市场及新兴业务均有运营的市场[1] - 2022年显示集团全球总部落地中国,是公司唯一一个美国之外的集团总部[2] - 进入中国市场45年来累计投资超90亿美元,年销售额大于40亿美元[2] - 2024年计划再增加5亿美元投资,完成后在华总投资将达95亿美元[3][9][10] 业务布局 - 显示科技领域:超过70%生产设施布局在中国内地,涵盖6座生产基地、2家合资工厂和1个物流中心[2] - 光通信领域:在华设有光纤预制棒生产工厂并持续扩产,2024年将投资实现高端光纤本地化生产,参与中国"东数西算"枢纽建设[2] - 移动消费电子:2024年大猩猩盖板玻璃实现中国本土化生产[2] - 汽车应用:2019年在合肥投产全球唯一汽车玻璃解决方案工厂[2] 供应链本地化 - 中国销售额的80%在国内生产或在海关免税区加工,仅5%从美国进口[4] - 原材料本地化率达92%,国外进口原材料占比小于5%[11] - 在美国销售的产品中仅1%来自中国[4] 未来增长领域 - 汽车业务:持续投资汽车玻璃解决方案及内饰业务,2023年已投资汽车尾气排放相关业务[8] - 显示科技:因应大尺寸电视需求增长将继续投资[8] - 光通信业务:针对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需求,将发展高端光纤及光连接[8] 经营策略 - 通过持续研发新产品保持竞争力,公司拥有174年历史[7] - 根据不同细分市场竞争态势调整利润水平,重点提升产品领先优势和成本优势[7] - 密切关注中国长期经济发展趋势及外资政策环境[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