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摩根大通(JPM)
icon
搜索文档
从“扫货”管线到争当IPO基石:外资加码中国创新药
第一财经· 2025-07-29 18:31
行业趋势 - 中国医药行业在经历三年低迷后于2024年迎来逆袭 创新药行情由跨国药企高额交易驱动 美国药企积极扫货中国管线 超过10亿美元的海外授权订单常态化 [1] - 中国药企对外授权交易数量从2015-2019年的19件增至2025年1-5月的24件 交易预付款总额从142百万美元增至2466百万美元 [3] - 2024年中国药企授权交易规模创历史新高 占全球创新药授权的28% 全球研发阶段新药数量前50企业中 中国企业从2015-2019年的5席增至2020-2024年的20席 [6] 资本动态 - 港股医疗板块2024年上半年上涨54% 远超MSCI中国指数17%的涨幅 当前市盈率约30倍 处于过去五年估值区间的第15百分位 [8] - 基石投资者贡献IPO融资额的42% 其中三分之二来自海外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兴趣达多年来高点 [1][12] - 摩根大通2024年协助完成荣昌生物超40亿美元全球许可协议 并主导亚盛医药1.42亿美元美股IPO及1.92亿美元配售 [11] 合作模式 - 授权合作成为中国药企主流模式 药企保留专利权 获得里程碑付款及5%-15%销售额分成 总回报可达数千万至数亿美元 [4][5] - 2022年康方生物达成50亿美元级授权交易 2024年荣昌生物完成40亿美元交易 2025年5月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新授权 [1][6][11] - 美国药企因专利到期与成本压力(如特朗普最惠国药价政策)更积极寻求与中国药企合作 [2][7] 创新进展 - 康方生物PD1/VEGF双特异抗体Ⅲ期临床显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1.14个月 显著优于默沙东Keytruda的5.82个月 [6] - 行业需从跟随创新向源头创新转变 目前国内较少布局全新治疗机制 AI抗原设计等前沿领域仍由欧美主导 [13][14] - 复旦大学专家指出AI可将抗原设计效率从0.1%提升至20% 建议加强基础研究投资与全球化商业化能力建设 [14] 市场载体 - 港股288家企业排队IPO 生物医药企业通过18A规则上市 科创板重启未盈利企业第五套上市标准 [1][9][11] - 摩根大通在上海设立生物制药中国论坛 国际药企BD负责人现场洽谈 计划每年2月定期举办 [7] - 投资者行为趋于理性 从盲目投资转向关注公司质量、商业化前景及研发能力 [12]
摩根大通“开炮”,华尔街与金融科技数据大战一触即发
环球网· 2025-07-29 13:52
行业动态 - 美国银行业监管放松背景下,摩根大通率先对金融科技公司收取访问银行客户数据的费用 [1][3] - 金融科技公司集体反对摩根大通收费计划,部分公司称费用占比超过全年营收60%甚至100% [3] - 金融科技产业试图将"银行数据收费"与"阻碍加密货币产业"挂钩以影响特朗普政府 [4] 公司行动 - 摩根大通宣布从9月起对金融科技公司收取数据访问费用,并提供具体价格表 [3] - 摩根大通已投入数百万美元构建API,每月收到20亿次来自数据聚合器的API请求,其中90%与银行客户使用金融科技服务无关 [3] - 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曾多次警告金融科技公司对银行的威胁 [4] 行业反应 - 美国金融数据与技术协会董事批评摩根大通收费可能导致部分公司破产 [3] - 金融科技公司已提起诉讼要求恢复CFPB禁止银行收费的规则 [3] - 美国排名第九的PNC银行考虑跟进摩根大通的收费计划,其CEO公开赞赏摩根大通 [4] 数据与成本 - 摩根大通每月处理20亿次API请求 [3] - 部分金融科技公司访问摩根大通数据的成本占全年收入60%-100% [3] - 摩根大通预计未来数据请求数量和成本将显著增加 [3]
JTEK: A Portfolio Of 63 Tech Leaders Can Offer Lofty Returns
Seeking Alpha· 2025-07-29 10:27
投资产品分析 - JPMorgan美国科技领袖ETF(NASDAQ: JTEK)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投资工具,因其投资组合包含63家基本面稳健的科技行业领军企业 [1] - 该ETF采用主动管理策略,专注于筛选各科技细分领域中具有创新性的公司 [1] 投资组合构成 - 投资组合覆盖多个科技细分行业,体现分散化配置特点 [1] - 精选企业数量为63家,显示基金管理人对标的质量的严格把控 [1] 管理策略特征 - 采用主动管理型投资策略,区别于被动跟踪指数的传统ETF模式 [1] - 选股逻辑强调创新性指标,反映对科技行业成长性的前瞻判断 [1] (注:文档2和文档3内容为分析师披露条款和平台免责声明,根据任务要求不予收录)
贸易战警报降级!美国关税冲击小于预期,华尔街松了一口气
智通财经网· 2025-07-29 08:46
关税税率调整 - 美国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预计处于15%至20%区间 远高于年初的低个位数水平 但低于4月2日公告后担心的25%甚至更高税率 [1] - 实际关税税率远高于年初水平 但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关税稳定在接近15%的水平 而非4月2日提出的高得多的税率 [3] 经济衰退风险 - 摩根大通将衰退风险从4月2日的60%降低至40% 仍高于正常水平 但悲观情绪有所减弱 [1] - 经济学家认为强劲的全球经济增长背景 关税对长期通胀的影响低于预期 以及金融环境普遍放松 是前景改善的原因 [1] -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认为最有可能的结果是经济增长缓慢且通胀坚挺 贸易和移民管制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超过放松监管和财政刺激带来的提振 [2] 贸易谈判进展 - 美国与欧盟达成15%关税协议 缓解了部分经济衰退担忧 但关税仍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很大抑制作用 [2] - 在特朗普设定的8月1日最后期限之前 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如果未妥善处理 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将面临高额关税 [2] 美联储政策预期 - 市场预计美联储在周三结束的议息会议上按兵不动 但将关注下一步行动线索 行动将受到最终实际关税税率影响 [3] - 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在9月份降息 如果经济走弱而通胀得到控制 9月降息可能性会进一步上升 [3] - 美欧协议将为美联储讨论关税对通胀的影响提供更多考量依据 [2]
历史上一张面额最大的支票
搜狐财经· 2025-07-29 03:05
金融危机中的企业危机与救助 - 雷曼兄弟破产,房地美和房利美被注资拯救,美联储承诺担保290亿美元,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 [1] - 美国国际集团陷入资金流动性困境,美联储分两次注入400亿美元和700亿美元进行救助 [1] - 摩根士丹利面临危机,美联储和财政部积极寻找合作对象,包括中投、摩根大通、花旗、富国银行和三菱日联金融银行 [2] - 三菱银行最终成为摩根士丹利第一大股东,通过90亿美元支票完成投资 [2][6] - 三菱银行的这笔投资后来获得巨额利润 [3] - 美联储和财政部获得国会授权后开始拯救华尔街各大财团,避免了世界毁灭性灾难 [4] 金融机构的合作与谈判 - 摩根士丹利与中投和三菱银行有合作关系,中投持股9.9%,但认为中投条件过于苛刻,最终选择与三菱银行合作 [2] - 摩根士丹利股价持续大跌,三菱银行随时可能终止协议或重新谈判 [2] - 三菱银行代表亲自从东京到纽约交付90亿美元支票,确保交易完成 [2][6] 历史性交易 - 三菱银行通过90亿美元支票成为摩根士丹利第一大股东,这笔交易后来证明非常成功 [2][3][6]
JPMorgan says fintech middlemen like Plaid are ‘massively taxing' its systems with unnecessary pings
CNBC· 2025-07-29 02:15
核心观点 - 摩根大通认为金融科技中间商(如Plaid和MX)通过频繁的数据请求给银行系统带来巨大负担,计划对其收取新费用以覆盖维护成本 [1][4] - 2024年6月中间商向摩根大通系统发起18.9亿次数据请求,仅13%与客户主动交易相关 [2] - 多数API调用用于金融科技公司产品优化、防欺诈或数据转售等非必要用途 [3] 摩根大通行动 - 计划最早于2024年10月对中间商接入系统实施收费,目前正进行谈判 [4] - CEO Jamie Dimon曾公开呼吁银行业抵制"不公平"的开放银行规则 [6] 行业背景 - 金融科技生态依赖免费API接入发展,中间商连接传统银行与新兴应用实现零费用账户服务 [5] - 2024年5月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支持废除拜登政府时期制定的免费数据共享规则,推动行业变革 [5][6] - 开放银行规则曾强制银行免费向授权方提供数据,现面临法律挑战 [6] 数据使用现状 - 中间商每日多次访问客户数据,即使客户未主动使用应用 [2] - 非交易类API调用占比高达87%,显著增加系统负载 [2][3]
Should JPM Be in Your Portfolio After Q2 Beat & NII Guidance Raise?
ZACKS· 2025-07-28 22:16
业绩表现 - 摩根大通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和利润均超预期 得益于资本市场业务表现优异 净利息收入增长 信用卡和批发贷款强劲增长以及拨备减少 [1] - 市场收入飙升15%至89亿美元 远超中高个位数增长预期 投行费用增长7%至25.1亿美元 净利息收入增长2%至232.1亿美元 管理层将全年净利息收入指引上调至955亿美元 [2] - 公司股价自业绩公布后上涨3.4% 接近历史高点299.59美元 反映投资者乐观情绪 [4] 同行比较 - 美国银行和花旗集团季度表现同样亮眼 均超预期 主要得益于净利息收入增长 美国银行交易业务改善但投行业务疲软 花旗与摩根大通类似 投行费用和市场收入均增长 [3] - 三家银行均通过2025年压力测试 摩根大通将季度股息提高7%至1.50美元/股 并授权5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美国银行股息提高8%至0.28美元/股 花旗股息提高7%至0.60美元/股 [17][20] 净利息收入展望 - 净利息收入五年复合增长率达10.1% 主要受2022年后高利率环境和2023年收购第一共和银行推动 2025年上半年继续增长 [6] - 美联储可能降息将对净利息收入构成压力 但管理层预计2025年净利息收入将增长3%以上 因贷款需求稳健且收益率较高 [5][7] 分支机构扩张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摩根大通拥有4,994家分支机构 为全美最多 覆盖48个州 5月新增14家金融中心 计划到2026年翻倍 [8] - 2024年新开近150家分支机构 计划到2027年再增500家 以深化客户关系和促进交叉销售 [9] 战略收购 - 通过收购扩大业务 包括增持巴西C6银行股份 与Cleareye.ai和Aumni合作 以及2023年收购第一共和银行 这些举措提升了利润并支持收入多元化战略 [11] 资本市场复苏 - 投行业务强劲复苏 2024年投行费用增长36% 市场收入增长7% 2025年前六个月投行费用继续增长 市场份额达8.9% [12][14] - 健康的投行管道 活跃的并购市场以及行业领导地位将推动未来增长 [15] 资产负债表与股东回报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总债务4851亿美元 现金及银行存款4203亿美元 长期信用评级为A-/AA-/A1 [16] - 过去五年股息五次上调 年化增长率7.99% 2025年3月股息提高12%至1.40美元/股 2024年9月提高9%至1.25美元/股 [18] 资产质量 - 资产质量持续恶化 2022-2024年拨备分别增长169% 45.9%和14.9% 净核销率2023年增长117.6% 2024年增长39.1% [21] - 预计信用卡净核销率2025年为3.6% 2026年可能升至3.6-3.9% [22] 股价表现与估值 - 2025年股价上涨24.6% 跑赢标普500指数(8.2%) 花旗集团上涨36.4% 美国银行上涨10.2% [23] - 当前远期市盈率15.13倍 高于行业平均14.90倍 较美国银行(12.07倍)和花旗(10.93倍)存在溢价 [26][27] 盈利预测 - 2025年和2026年盈利预期近期上调 反映分析师乐观情绪 2025年盈利预计同比下降2.8% 2026年预计增长5.4% [28][29] - 2025年非利息支出预计955亿美元 高于2024年的911亿美元 [29]
美股三大指数小幅高开,热门中概股走高
凤凰网财经· 2025-07-28 21:39
凤凰网财经讯 7月28日,美股三大指数小幅高开,道指涨0.03%,纳指涨0.31%,标普500指数涨0.15%。 激光雷达公司AEye涨超20%,上个交易日收涨超50%。中概股阿里巴巴、蔚来涨超1%。 【摩根大通打响"银行数据变现"第一枪 金融科技公司咬牙反击】 根据最新报道,美国资产规模最大的摩根大通银行已经告知多家金融科技初创企业,计划从9月开始对 它们收取访问银行客户数据的费用,并提供了具体的价格表。其中包括金融数据聚合服务商Plaid,这 些公司正是依靠免费的银行数据才能发展壮大。 这项计划自然引发小型金融科技公司的集体愤慨,许多公司表示,摩根大通拟收取的费用比它们的营收 还要高。这些公司也已经提起诉讼,要求监管恢复此前禁止收取数据费用的法规。 【全球唯二基孔肯雅热疫苗制造商将被私有化】 知名猴痘疫苗制造商巴伐利亚北欧公司(Bavarian Nordic A/S)周一表示,同意被一家欧洲财团以约190 亿丹麦克朗(约合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并私有化。公司上周已经确认正在讨论潜在收购,其美股 ADR也在一周内暴涨27.97%。 其他消息 【三星宣布165亿美元芯片代工大单 马斯克:和我签的!】 三星周一 ...
财报季繁荣之下的暗流:RBC预警关税仍是悬在美股上方的利剑
智通财经网· 2025-07-28 19:23
"现在就假设关税不会产生通胀压力还为时过早,"卡尔瓦西纳等RBC策略师们在周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该报告发布 时正值欧盟与美国宣布正式达成贸易协议之后。"如果在关税重压之下,美国企业对下半年以及2026年的利润展望并不像投资 者们一直预期的那样乐观,这也会给屡创新高的美国股市走势带来巨大的回调风险。" 随着散户与机构投资者们押注美国企业盈利增长将继续强劲,美国股市已反弹至历史最高位且多个交易日创下历史新高。据 Bloomberg Intelligence汇编的数据,Q2美股财报季截至目前,约82%的标普500指数成份公司的第二季度整体盈利超出华尔街普 遍预期,为近四年来最高的超预期比例。 智通财经APP获悉,尽管本季美国财报季开局强劲,但来自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RBC Capital Markets)的策略师团队认 为,现在就排除特朗普关税政策对美国通胀和企业盈利造成的影响为时尚早。由华尔街顶级策略师洛里·卡尔瓦西纳(Lori Calvasina)领衔的RBC策略团队表示,初步趋势显示,美国企业迄今对特朗普发起的新一轮贸易战表现出韧性,然而,RBC表 示,该机构调查显示多位美国大型企业的高管警告称, ...
利好来了!外资,出手!
天天基金网· 2025-07-28 13:12
外资机构对中国经济的乐观预期 - 摩根士丹利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0.3个百分点,明后两年分别上调0.2个百分点 [2] - 高盛上调今年二季度和下半年中国环比GDP增速预测,并将2025年全年GDP增速预测上调0.6个百分点 [2] - 野村将中国2025年GDP增速预测上调0.5个百分点,摩根大通上调0.7个百分点,大华银行上调0.3个百分点 [2] - 政策持续发力是外资上调预期的关键因素,包括消费内需支持、地方债置换及"反内卷"政策升级 [2] 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 中国制造业凭借全产业链竞争力、技术升级突破和消费市场活力展现强大潜力 [2] - 大华银行指出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覆盖全产业链的完整工业体系,兼具成本与质量优势 [3] - 安联投资强调中国正显著提升制造业附加值,聚焦半导体、人工智能、电动汽车、锂电池、机器人等高科技和绿色领域 [3] - 摩根士丹利举例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的普及,反映高端制造和智能驾驶领域的先发规模优势 [3] 外资加仓中国不动产 - 施罗德资本与西子国际联合发起30亿元私募房地产股权投资基金,聚焦长三角核心城市写字楼及消费基础设施 [1][4] - 汉斯集团、淡马锡、安耐德资本等外资机构近期完成在华私募基金备案,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4] - 外资机构认为优质不动产价格处于"底部",未来可能迎来抄底、并购和交易机会 [5] 房地产行业政策与市场展望 - 国联民生证券指出房地产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政策发力推动市场企稳,核心城市土地市场初现回暖迹象 [5] - 中银国际证券预计下半年地方政府将推动旧改房票安置、城市更新金融支持等政策落地 [5] - 华源证券认为高品质住宅或迎来发展浪潮,维持房地产"看好"评级 [5] A股市场短期走势与投资策略 - 中原证券表示沪指与创业板指市盈率处于近三年中位数水平,适合中长期布局 [6] - 中信证券认为"反内卷"政策升级将成为持续投资主线,建议关注低位周期制造品种 [7] - 平安证券指出保险资金每年或带来3477亿—6598亿元增量资金,高股息蓝筹将持续受益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