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松下(PCRFY)
icon
搜索文档
松下家电中国与阿里云达成AI合作
快讯· 2025-05-30 17:34
公司合作 - 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与阿里云正式达成AI合作协议 [1] - 双方将共同探索打造针对家电垂直领域的AI智能体 [1] - 合作内容包括培养AI应用技术人才 [1] - 合作目标包括推动家电行业的全球化进程 [1] 行业影响 - 合作聚焦家电垂直领域的AI技术应用 [1] - 合作可能加速家电行业的AI技术升级 [1] - 合作可能促进家电行业的全球化发展 [1]
松下家电将接入通义千问 探索家电AI智能体
快讯· 2025-05-30 16:43
公司合作 - 松下家电中国与阿里云正式达成AI合作协议 [1] - 合作基于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技术 [1] 产品升级 - 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电产品将升级智能化功能 [1] - 新增智慧洗衣、智慧料理、智慧食材管理等AI驱动功能 [1] - 强化家电端侧的环境感知能力以实现"主动服务" [1]
高端卫浴新范式:松下京东达成战略合作
搜狐网· 2025-05-28 17:39
产品创新 - 公司推出智能马桶V8家庭版,采用无坑距技术,打破传统马桶安装对户型的限制,实现自由安装 [2] - 产品创新性融入"动力回旋泡"技术,实现防溅自清洁功能,配备多种智能冲洗模式 [2] - 无坑距技术推动智能卫浴产品从定制化安装向普适化服务转型 [2] 战略合作 - 公司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广智能马桶V8家庭版 [4] - 合作直击存量市场痛点,解决传统马桶"坑距限制"导致的换新率低迷问题 [4] - 合作标志着电气化卫浴进入规模化新阶段,是公司家居电气化的重要落地行动 [4] 服务升级 - 公司与京东联合推出"送拆装清一站式服务",涵盖新品送货、旧品拆除、新品安装到垃圾清理的全流程 [6] - 公司升级"卫改服务"体系,包括24小时全卫焕装、7天卫浴微改、48小时卫浴适老化改造等服务 [6] - 服务升级通过六大核心优势支撑,包括智能套系产品、体感智能操控、优化动线布局等 [6] 品牌价值 - 公司卫浴事业已有67年历史,技术积淀深厚,涵盖住宅事业、洁净马桶系统、单体浴缸、洗面台等产品 [7] - 公司提出"五感舒适体验"概念,创造"视""听""嗅""触""体"五感舒适体验,提升用户疗愈力和松弛感 [7] - 公司通过全年"感恩有你"主题营销活动,传递技术积淀和品牌关怀 [7] 行业影响 - 公司展示的技术、服务、生态融合模式,引领卫浴行业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向系统解决方案的角逐 [9] - 在中国城镇化率提升、健康品质生活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公司为健康人居发展提供新范式 [9]
京东618发布首款无坑距限制智能马桶松下V8 新品叠加国补立减25%
战略合作 - 京东与松下在KBC展会上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卫浴产品及服务升级,重点包括专供爆款打造、商品迭代推新、联合内容营销及送装一体服务 [1] - 合作旨在加速产品迭代及服务升级,精细化满足用户对卫浴电器化体验的新期待 [2] 新品发布 - 京东专供新品松下V8家庭版智能马桶发布,采用行业领先的"坑距可调"技术,支持305/400mm孔距自由换装,打破坑距限制 [1][2] - 新品融合防溅、防臭、抑菌、易清洁四效合一及自清洁回旋泡,特设儿童清洗模式,支持双1级水效 [2] - 松下首款轻智能马桶Q6将在京东618期间揭晓,未来双方还将围绕智能马桶盖P系列、智能马桶X系列、轻智能马桶Q系列推出更多电器化新品 [2][3] 服务升级 - 京东联合松下推出智能马桶送装一体服务,覆盖236个城市,一次上门完成配送、拆旧、安装、清运,部分区域实现"今天买明天用" [1][3] - 新品首发期间,消费者可享叠加国补立减25%的优惠,以及免费送装拆旧、5年质保等服务保障 [2] 市场趋势 - 90后成为家装主力用户,对卫浴换新需求升级,期待装配便捷度更高、单品迭代更快、场景契合性更强的卫浴产品 [1] - 京东洞察卫浴电器化趋势,完成全量自营智能马桶3C认证,推动品质和安全性保障提升,并通过电器化功能、命名、参数及营销引领行业 [1] 营销活动 - 双方将联合开展全域内容种草、热点借势营销、特色采销直播等内容营销,强化消费者感知 [3] - 京东618期间发放智能家居风暴券,为用户换新智能产品提供大额补贴 [3]
迎客松下的笑脸:31名罕见病儿童圆梦登黄山
中国新闻网· 2025-05-28 09:57
公益活动概述 - 长三角第四届罕见病儿童轮椅登黄山公益活动在安徽黄山启动,31名罕见病儿童在志愿者帮助下成功登顶并观赏迎客松[1][3] - 活动由"轮椅黄山行"系列发起人程剑组织,本届规模创历年之最,后续计划安排屯溪老街和科技馆参观[4] 参与者体验 - 13岁罕见病少年张俊德表示登顶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青岛李笑笑母女称此次活动为"圆梦之旅"[3] - 参与者包括成骨不全症、脊髓性肌萎缩症等罕见病儿童,志愿者协助其挑战"好汉坡"并抵达迎客松观景平台[3] 组织与保障 - 黄山风景区联合迎客松党支部、综治、公安等十余个部门开辟绿色通道,提供轮椅推扶、景点讲解等服务[4] - 志愿者詹君诚强调罕见病儿童展现的毅力值得敬佩,呼吁更多人参与公益支持特殊群体[4] 活动影响力 - "轮椅黄山行"系列活动累计帮助全国千余名残疾人登黄山,本届获中国肢残人协会、安徽省残联等单位联合指导[4][7] - "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等社会人士参与活动,多家公益组织和爱心企业提供支持[7]
日本国产EV电池遇阻,被中国甩远
日经中文网· 2025-05-24 06:40
日本车企电池工厂计划调整 - 日产汽车放弃在日本国内建设首座纯电动汽车电池工厂计划,原计划投资1533亿日元,最早2028年度搭载到轻型EV [1][2] - 丰田决定推迟原定2025年春季在福冈县建设的电池工厂,该工厂计划生产下一代EV车型电池 [2] - 日产放弃计划的主要原因是业绩不佳导致投资能力不足,即使获得日本经济产业省最高约557亿日元补贴仍难以实施 [2] 中国企业在电池领域的优势 - 2024年全球汽车电池搭载量前10名中有6家中国企业,宁德时代以37.9%份额连续8年居首 [1][3] - 中国企业在电池材料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正极材料89.4%、负极材料93.5%、隔膜87.4%、电解液85.0% [4] - 中国通过从原材料采购到电池制造的垂直整合供应链实现成本优势,磷酸铁锂电池生产成本比传统电池降低3成左右 [2][4] 日本电池产业现状与挑战 - 日本经济产业省提出到2030年国内蓄电池产能达150吉瓦时目标,目前有望确保120吉瓦时产能 [2] - 松下能源将从2027年起向斯巴鲁和马自达供货,计划投资4630亿日元新建工厂,2028年度开始生产 [3] - 日本在车载电池领域曾领先,三菱2009年推出世界首款量产EV,日产2010年推出初代EV均使用日本电池 [3]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比亚迪通过垂直整合模式提升成本竞争力,已在日本销售EV并计划2026年进军轻型汽车市场 [4] - 中国企业还在欧洲设立工厂开拓客户,进一步扩大全球影响力 [4] - 日本电子产业曾在半导体等领域因无法承受竞争和巨额投资而失去优势,汽车产业面临类似风险 [5][6]
日本松下电池工厂在美扩张被迫“急刹车”
金投网· 2025-05-22 18:32
松下美国电池工厂建设进展 - 松下控股计划在美国堪萨斯州建立第二家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工厂 但面临多重挑战导致投产延迟 最初计划2024年3月投产 现推迟至2026财年上半年完成量产准备 [1] - 建设延误主因包括美国工作文化差异(工人不愿加班 抱怨较多) 自然灾害(冬季暴风雪淹没工地) 以及特朗普政府对日本进口设备征收24%关税增加成本 [1] - 工厂最快可能于2024年7月开始生产 但关税不确定性将持续影响后期运营 设备供应商因关税问题被迫调整交货时间 [1][2] 松下战略调整与行业挑战 - 因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不足和电池成本问题 公司推迟原定在美国建设第三家电池工厂的计划 [2] - 宣布全球裁员1万人(占员工总数4%) 进行业务重组 剥离亏损业务 战略重心转向电动汽车电池和人工智能领域 [2] - 传统制造业务受AI技术冲击导致财务压力 公司正加速向新兴赛道转型 [2] 美日贸易政策影响 - 日本政府正就取消特朗普实施的24%对等关税进行贸易谈判 若失败将长期增加从日本进口设备成本 [1][2] - 关税直接影响电池制造设备运输成本 成为工厂建设延期的重要因素 [1]
日媒哀叹:工厂建不动,日本国产电池被中国甩远
观察者网· 2025-05-19 19:09
日产汽车战略调整 - 日产汽车宣布放弃在日本国内建设首座动力电池工厂计划,原规划年产能5GWh,目标2028年投产并降低电池成本30% [1][2] - 公司财务状况低迷,新任CEO伊万·埃斯皮诺萨启动降本计划,目标削减5000亿日元成本(约合人民币243.9亿元),全球制造工厂从17个缩减至10个,年产能降至250万辆,裁员2万人 [4] - 北九州电池工厂暂停导致日本政府557亿日元补贴(约合人民币27.7亿元)及1万亿日元产业价值(约合人民币500亿元)预期落空 [2] 日本电池产业困境 - 日本经济产业省2030年150GWh年产能目标受日产退出威胁,当前承诺产能仅120GWh [1] - 丰田推迟福冈电池工厂建设,原计划2028年投产并供应续航1000km的纯电动车,延期因需求不足及成本高昂 [6] - 松下2024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下降18%至35.1GWh,市占率跌至3.9%,全球排名第六,计划与斯巴鲁投资4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3亿元)建厂但面临压力 [8] 日本电动车市场表现 - 2024年丰田纯电动车全球销量仅14万辆(占总销量1.3%),较原150万辆目标大幅下调至80万辆 [9] - 日本本土2023年电动车销量不足6万辆(同比下降三分之一),渗透率低于2% [9] - 日系车企仍以燃油车和混动车型为核心,电动车产品力不足导致需求疲软 [9] 中国供应链主导地位 - 中国企业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领域全球份额分别达89.4%、93.5%、87.4%和85% [11] - 日本高度依赖中国氢氧化锂等原材料,中国供应链垂直整合形成规模经济优势 [11] -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企业中6家为中国企业,合计市占率67.1%,宁德时代装机量达339.3GWh(市占率37.9%,约为松下10倍) [8][11]
固态电池专利“暗战”:这三年,中日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19 18:12
全球固态电池技术竞争格局 - 截至2025年5月全球固态电池专利申请超4.6万件 日本企业占比37% 中国企业占比30% 差距持续缩小 [1][4] - 中国已成为全球固态电池专利布局最多的市场 占比35% 日本占比25% 美国13%位列第三 [1][5] - 韩国在固态电池专利布局中掉队 市场格局从动力电池"中日韩三国杀"转变为"中日美三强" [5] 中日固态电池发展路径对比 - 日本曾垄断全球锂电池市场90%份额 但因2010年后押注氢燃料电池导致动力电池领域落后 [3] -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推动下 动力电池企业快速崛起 2024年全球前十动力电池厂商中中国企业占6席 市占率67.1% 日本仅松下占3.9% [3] - 日本将固态电池视为"翻身仗"关键 中国加速追赶 2010-2025年日本专利申请占比从45%降至37% 中国从21.8%升至30% [4] 头部企业技术储备对比 - 日本丰田固态电池专利达2100余件 授权1200余件 断层领先 松下910余件 日产420余件 本田290余件 [6][7] - 中国宁德时代固态电池专利170余件 比亚迪90余件 蜂巢能源150余件 国轩高科120余件 授权量均不足百件 [6] 产业化时间表竞争 - 中国企业计划2025-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示范 2030年大规模量产 包括比亚迪 广汽 长安 上汽等 [8] - 日本丰田计划2025年小规模量产 日产2028年应用 本田2030年前量产 时间表略早于中国企业 [8]
百年松下方法论
中国经营报· 2025-05-17 05:12
公司动态 - 松下宣布全球裁员1万人 计划于2025-2026财年完成 [2] - 2024财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7.5%至3600亿日元 [2] - 家电业务占比降至40% B2B业务占比提升至60% [7] - 近期已缩减家电等B2C业务并裁撤部分工厂 [13] 经营哲学 - "自来水哲学":通过技术突破大量生产物美价廉产品 [6] - "造物先造人"理念 强调人才培育优先于产品生产 [8] - 首创事业部制度 实现权责清晰和自主经营 [12] - 提出"人人都是经营者"理念 激发员工主人翁意识 [12] 产品策略 - 早期通过改良电灯插座设计快速打开市场 [4] - 1923年推出炮弹型自行车灯解决用户痛点 [4] - 1927年推出低价电熨斗实现市场普及 [4] - 1931年三球式收音机在NHK比赛中夺冠 [5] 企业文化 - 确立7条精神原则:产业报国 光明正大 团结一致等 [14] - 基本理念:尊重个性 回馈社会 共生共赢 [14] - 推行终身雇佣制与年功序列制增强凝聚力 [11] - 建立完善福利体系包括住宅 医院 养老金等 [11] 历史事件 - 1929年经济危机期间坚持不裁员不减薪 [10] - 1932年确立"克服贫穷 扩大物质生产"的企业使命 [5] - 1936年创办松下店员养成所培养人才 [9] - 1970年成立松下商学院培养销售精英 [9] 行业影响 - 稻盛和夫受启发创立京瓷哲学和阿米巴模式 [3][12] - 海尔以松下为学习榜样建立管理哲学 [3] - 任正非将松下思想写入《华为基本法》 [3] - 优衣库 小米等企业践行物美价廉理念 [6] 战略转型 - 从B2C向B2B业务转型 重点发展电动车电池等 [7] - 从垂直整合转向开放合作模式 [18] - 从日本市场为核心转向全球化战略 [18] - 关停出售亏损业务和非核心资产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