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PCRFY)

搜索文档
日本松下电池工厂在美扩张被迫“急刹车”
金投网· 2025-05-22 18:32
松下美国电池工厂建设进展 - 松下控股计划在美国堪萨斯州建立第二家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工厂 但面临多重挑战导致投产延迟 最初计划2024年3月投产 现推迟至2026财年上半年完成量产准备 [1] - 建设延误主因包括美国工作文化差异(工人不愿加班 抱怨较多) 自然灾害(冬季暴风雪淹没工地) 以及特朗普政府对日本进口设备征收24%关税增加成本 [1] - 工厂最快可能于2024年7月开始生产 但关税不确定性将持续影响后期运营 设备供应商因关税问题被迫调整交货时间 [1][2] 松下战略调整与行业挑战 - 因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不足和电池成本问题 公司推迟原定在美国建设第三家电池工厂的计划 [2] - 宣布全球裁员1万人(占员工总数4%) 进行业务重组 剥离亏损业务 战略重心转向电动汽车电池和人工智能领域 [2] - 传统制造业务受AI技术冲击导致财务压力 公司正加速向新兴赛道转型 [2] 美日贸易政策影响 - 日本政府正就取消特朗普实施的24%对等关税进行贸易谈判 若失败将长期增加从日本进口设备成本 [1][2] - 关税直接影响电池制造设备运输成本 成为工厂建设延期的重要因素 [1]
日媒哀叹:工厂建不动,日本国产电池被中国甩远
观察者网· 2025-05-19 19:09
日产汽车战略调整 - 日产汽车宣布放弃在日本国内建设首座动力电池工厂计划,原规划年产能5GWh,目标2028年投产并降低电池成本30% [1][2] - 公司财务状况低迷,新任CEO伊万·埃斯皮诺萨启动降本计划,目标削减5000亿日元成本(约合人民币243.9亿元),全球制造工厂从17个缩减至10个,年产能降至250万辆,裁员2万人 [4] - 北九州电池工厂暂停导致日本政府557亿日元补贴(约合人民币27.7亿元)及1万亿日元产业价值(约合人民币500亿元)预期落空 [2] 日本电池产业困境 - 日本经济产业省2030年150GWh年产能目标受日产退出威胁,当前承诺产能仅120GWh [1] - 丰田推迟福冈电池工厂建设,原计划2028年投产并供应续航1000km的纯电动车,延期因需求不足及成本高昂 [6] - 松下2024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下降18%至35.1GWh,市占率跌至3.9%,全球排名第六,计划与斯巴鲁投资4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3亿元)建厂但面临压力 [8] 日本电动车市场表现 - 2024年丰田纯电动车全球销量仅14万辆(占总销量1.3%),较原150万辆目标大幅下调至80万辆 [9] - 日本本土2023年电动车销量不足6万辆(同比下降三分之一),渗透率低于2% [9] - 日系车企仍以燃油车和混动车型为核心,电动车产品力不足导致需求疲软 [9] 中国供应链主导地位 - 中国企业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领域全球份额分别达89.4%、93.5%、87.4%和85% [11] - 日本高度依赖中国氢氧化锂等原材料,中国供应链垂直整合形成规模经济优势 [11] -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企业中6家为中国企业,合计市占率67.1%,宁德时代装机量达339.3GWh(市占率37.9%,约为松下10倍) [8][11]
固态电池专利“暗战”:这三年,中日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19 18:12
全球固态电池技术竞争格局 - 截至2025年5月全球固态电池专利申请超4.6万件 日本企业占比37% 中国企业占比30% 差距持续缩小 [1][4] - 中国已成为全球固态电池专利布局最多的市场 占比35% 日本占比25% 美国13%位列第三 [1][5] - 韩国在固态电池专利布局中掉队 市场格局从动力电池"中日韩三国杀"转变为"中日美三强" [5] 中日固态电池发展路径对比 - 日本曾垄断全球锂电池市场90%份额 但因2010年后押注氢燃料电池导致动力电池领域落后 [3] -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推动下 动力电池企业快速崛起 2024年全球前十动力电池厂商中中国企业占6席 市占率67.1% 日本仅松下占3.9% [3] - 日本将固态电池视为"翻身仗"关键 中国加速追赶 2010-2025年日本专利申请占比从45%降至37% 中国从21.8%升至30% [4] 头部企业技术储备对比 - 日本丰田固态电池专利达2100余件 授权1200余件 断层领先 松下910余件 日产420余件 本田290余件 [6][7] - 中国宁德时代固态电池专利170余件 比亚迪90余件 蜂巢能源150余件 国轩高科120余件 授权量均不足百件 [6] 产业化时间表竞争 - 中国企业计划2025-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示范 2030年大规模量产 包括比亚迪 广汽 长安 上汽等 [8] - 日本丰田计划2025年小规模量产 日产2028年应用 本田2030年前量产 时间表略早于中国企业 [8]
百年松下方法论
中国经营报· 2025-05-17 05:12
公司动态 - 松下宣布全球裁员1万人 计划于2025-2026财年完成 [2] - 2024财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7.5%至3600亿日元 [2] - 家电业务占比降至40% B2B业务占比提升至60% [7] - 近期已缩减家电等B2C业务并裁撤部分工厂 [13] 经营哲学 - "自来水哲学":通过技术突破大量生产物美价廉产品 [6] - "造物先造人"理念 强调人才培育优先于产品生产 [8] - 首创事业部制度 实现权责清晰和自主经营 [12] - 提出"人人都是经营者"理念 激发员工主人翁意识 [12] 产品策略 - 早期通过改良电灯插座设计快速打开市场 [4] - 1923年推出炮弹型自行车灯解决用户痛点 [4] - 1927年推出低价电熨斗实现市场普及 [4] - 1931年三球式收音机在NHK比赛中夺冠 [5] 企业文化 - 确立7条精神原则:产业报国 光明正大 团结一致等 [14] - 基本理念:尊重个性 回馈社会 共生共赢 [14] - 推行终身雇佣制与年功序列制增强凝聚力 [11] - 建立完善福利体系包括住宅 医院 养老金等 [11] 历史事件 - 1929年经济危机期间坚持不裁员不减薪 [10] - 1932年确立"克服贫穷 扩大物质生产"的企业使命 [5] - 1936年创办松下店员养成所培养人才 [9] - 1970年成立松下商学院培养销售精英 [9] 行业影响 - 稻盛和夫受启发创立京瓷哲学和阿米巴模式 [3][12] - 海尔以松下为学习榜样建立管理哲学 [3] - 任正非将松下思想写入《华为基本法》 [3] - 优衣库 小米等企业践行物美价廉理念 [6] 战略转型 - 从B2C向B2B业务转型 重点发展电动车电池等 [7] - 从垂直整合转向开放合作模式 [18] - 从日本市场为核心转向全球化战略 [18] - 关停出售亏损业务和非核心资产 [19]
松下电视业务持续亏损,CEO 誓言将推进改革
搜狐财经· 2025-05-15 16:25
公司重组计划 - 松下控股将对持续亏损的电视业务采取更果断的改革措施,这是大规模重组计划的一部分 [1] - 重组计划包括裁撤1万个岗位,主要在未来10个月内完成,涉及全球范围 [3] - 公司削减或关闭表现不佳的业务,并整并过多的部门与办公室 [3] 电视业务转型 - 公司推动电视业务向轻资产模式转型,生产由合作伙伴承担 [1] - 电视业务长期亏损不可接受,未来将有进一步重组,策略可能因地区而异 [3] - 过去五年转型收效不彰,营业利润率长期徘徊在3 4%到5%之间,落后于索尼、日立等日本同行 [3] 消费电子市场竞争 - 在日本及东南亚市场,松下的冰箱、微波炉等产品面临高品质中国产品的强劲竞争,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 [3] - 公司未退出消费电子领域,计划通过深化改革使其成为利润核心 [3] 新业务布局 - 公司将积极布局企业服务市场,包括供应链管理和能源管理等新领域 [3] - 计划利用在中国积累的成本优势反哺日本业务体系 [3] - 增加中国研发的产品对东南亚的出口,同时减少当地定制型号 [3]
万人裁员背后的松下电器:营收净利均下滑,“困境非常明显”
南方都市报· 2025-05-14 12:53
公司经营改革 - 松下集团计划优化1万名员工,日本国内与海外各占50%,裁员比例占全球员工总数22.8万人的4.4%,计划在2026财年完成 [2] - 公司将在2025财年末解散"松下电器公司",分拆为三家新子公司:智能生活公司(家电)、空气品质空调·食品流通公司(空调等)、电气工程公司(照明),电池和住宅能源系统等业务保持独立运营 [2][5] - 公司澄清不存在"2025年度退出或出售工业用马达和车载零部件业务"的计划,相关业务发展前景良好,未来可能加大研发投入 [3] 业务重组背景 - 松下控股社长楠见雄规指出电视机业务已不再盈利,需通过分拆增强各业务板块独立竞争力,避免单一业务拖累集团 [4][5] - 改革目标为提升盈利能力,空调和消费电子产品在日本市场销售表现良好,但整体营业额8.46万亿日元同比降0.5%,纯利润3662亿日元同比降17.5% [8] - 结构改革预计导致2025财年损失1300亿日元,但公司希望在2026财年实现利润增长 [8] 市场竞争格局 - 日系彩电品牌市场份额持续下滑,2024年日本本土品牌市占率降至18.7%,中国品牌份额超70%,海信以25.4%份额成为日本市场第一 [7] - 全球电视出货量前五品牌为三星、TCL、海信、LG、小米,松下退出电视机业务竞争 [6][7] - 松下曾在中国市场占据20%份额,但技术优势随液晶技术普及被削弱,东芝等日系品牌已退出电视业务 [6][7] 历史与现状 - 松下创立于1917年,全球员工22万人,中国子公司超40家,2024财年营业利润4264.9亿日元同比增长18.2% [6][8] - 公司称业绩受全球经济放缓和电动汽车需求减弱影响,但未提及具体业务调整细节 [8]
2029年进行人员优化?松下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21:35
松下集团经营改革声明 - 公司否认"工业用马达和车载零部件属于课题业务"的媒体报道 [1] - 明确表示不存在"2025年度内退出或出售课题事业"的计划 [1] - 强调马达产品业务"发展前景良好" 未来可能加大研发和市场投入 [1] - 人员优化计划时间调整为2025年度至2026年度实施 而非媒体报道的2029年3月 [1] 松下集团经营改革措施 - 计划通过裁员约1万人(日本国内与海外各占半数)优化组织结构 [3] - 将终止亏损业务并整合撤并分支机构 [3] - 目标在2026财年实现营业利润超6000亿日元 [3] 松下集团财务表现 - 2024财年营业额微降0 5%至8 46万亿日元 [3] - 纯利润同比大跌17 5%至3662亿日元 [3] - 业绩下滑主因包括全球经济放缓和电动汽车需求减弱 [3]
松下:“人员的优化将于2029年3月内实施”为不实信息
快讯· 2025-05-13 15:25
公司声明澄清 - 公司否认媒体报道中关于"工业用马达和车载零部件"属于课题事业的说法[1] - 公司明确表示不存在"2025年度内退出或出售课题事业"的计划[1] - 公司澄清人员优化计划将在2025年度至2026年度实施而非2029年3月[1] 业务发展计划 - 马达产品业务被评估为发展前景良好[1] - 公司正在研讨加大在研发、服务、市场拓展等领域的投入[1]
前瞻全球产业早报: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康复示范基地落地上海
前瞻网· 2025-05-13 09:50
汽车行业 -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美国占比微乎其微 尤其自主品牌完全未在美国销售 因此不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 [2] - 中国在俄罗斯市场的自主品牌销量份额保持在55%高位 出口减量压力较小 [2] 消费电子行业 - 苹果向渠道商下发调价通知 iPhone 16 Pro Max所有版本降价160美元 iPhone 16 Pro的128GB版本降价176美元 其他版本降价160美元 [9] - 渠道商认为苹果此次调价是为即将到来的618大促做准备 [9] 宏观经济数据 - 2025年4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7% 环比下降0.4%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7% 环比下降0.6% [4] - 2025年1-4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比上年同期均下降2.4% [4] - 2025年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 其中城市持平 农村下降0.3% 食品价格下降0.2% 非食品价格持平 消费品价格下降0.3% 服务价格上涨0.3% [5] 医疗健康行业 - 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康复示范基地在上海落地 傅利叶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合作打造"具身智能康复港" [6][7] - 双方将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康复医疗场景的应用标准建设 康复方案共创和科研攻关展开全面合作 [7] 能源行业 - 中国能建首个"百兆级"飞轮储能项目投运 该项目为山西省单机容量最大飞轮储能项目 容量100兆瓦/50.43兆瓦时 [8] 人工智能与科技 - 中国中医科学院发布中医药大模型评测标准 首次构建中医药领域大模型量化评估体系 [4] - 西班牙研究团队利用生成式AI设计出合成DNA序列 可作为"基因开关"控制哺乳动物特定细胞中的基因表达 [18] 交通运输 - 我国货运铁路首套智能巡检机器人在河北沧州投用 可100%识别常见故障 [11] - "爱达·地中海号"邮轮首航深圳 今年秋季将以深圳为母港运营特色航线 覆盖中国香港及日本 越南 菲律宾等目的地 [10] 国际贸易与关税 - 美国大幅提高日本和牛进口关税 日本企业若面临正式生效的关税 其和牛产品可能加价超50% [12] - 印度提出将与美国平均关税差距从近13%削减至4%以下 以换取关税豁免 [13]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婴幼儿用品成本上升 婴儿车 座椅等商品大部分涨价50到300美元不等 [14] - 美国大型农业企业季度财报显示关税政策对农产品交易 农具采购及化学品进口产生负面影响 [15] 企业动态 - 马云现身阿里日活动 鼓励员工坚持创业精神和持续创新 [3] - 日本松下集团宣布将从2025财年开始在全球裁员1万人 终止亏损业务并整合分支机构 [16] - 特斯拉Cybertruck增程电池包已停止销售 此前售价1.6万美元 [17][18] - 上汽集团享道出行完成超13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18] - 傲鲨智能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B轮融资 累计获投数亿元 将加速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产品量产 [18] 资本市场 - 无锡烨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撤回上交所主板上市申请 [19] - 杭州铜师傅文创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20]
官宣!松下全球裁员1万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3 08:42
集团结构改革 - 公司计划全球裁员1万人,其中日本国内和海外各5000人,占全球员工总数22.8万人的4%以上 [1][3] - 裁员主要针对非增长业务:工业设备部门占35%、影像产品事业部占20%、传统家电业务占15% [3] - 预计产生1300亿日元重组费用,其中60%用于员工补偿,40%用于业务剥离 [3] - 电池所属的松下能源部门不在裁员范围内 [1] 财务表现 - 2024财年营收8.46万亿日元(约4200亿元人民币),同比微降0.5% [1] - 2024财年净利润3662亿日元,同比大降17.5% [1] - 预计2025财年营收7.8万亿日元(同比下滑7%),净利润3100亿日元(同比下滑15%) [4] 业务重组 - 将盈利性差、成长性不明确的业务定位为"问题业务",包括电视、厨房家电、工业用马达、车载零部件等 [4] - 计划2025财年内决定是否撤出或出售问题业务,2026财年实施 [4] - 家电、空调、照明三大板块将于2025财年内解散并分割为三家独立子公司 [4] - 电池、汽车材料、住宅能源系统等其他业务板块保持子公司格局 [4] 电池业务 - 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27.2%,但松下同比剧降18% [6] - 松下能源部门2024年营业利润率仅为6.2%,低于宁德时代和LG新能源 [6] - 计划通过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马自达和斯巴鲁供货 [6] - 预计2025财年车载电池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177亿日元,调整后营业利润增加160亿日元(不考虑美国补贴) [6] - 美国内华达州工厂接近满负荷生产,部分中国生产电池转移至美国 [6] 未来战略 - 目标到2028财年将调整后营业利润较2024财年预期值提高3000亿日元以上 [4] - 计划通过改进2170和4680电池在北美市场恢复装车量 [7] - 未来将聚焦数据中心用电池、储能等重点领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