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ZK)

搜索文档
极氪私有化背后:李书福的面子和里子
36氪· 2025-05-09 19:25
李书福终于下定决心,让极氪以一种看起来不太优雅的方式告别纽交所。 5 月 7 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股票代码:0175.HK)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计划收购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极氪」,股票代码:NYSE: ZK) 已发行的全部股份。 这一交易也同时意味着,于 2024 年 5 月 10 日正式登陆纽交所的极氪,在上市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走向私有化,并且将从纽交所退市。 在上述消息发出后,极氪美股盘前大涨超 11%,并在 5 月 7 日当天实现 11.51% 的涨幅——5 月 8 日当天,吉利汽车港股股价也一度出现了 6.5% 的涨幅, 截至港股当日收盘,吉利汽车港股股价涨幅为 4.17%。 不过,无论是极氪上市之后在资本层面的一系列动态,还是极氪和吉利汽车集团也在业务层面的一系列进展,都足以说明,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容易做出的 决定——相反,即使是整个吉利控股集团的角度来看,这个决定都意义重大。 事实上,这是只有李书福才能够拍板的决定。 两次折腾,都是因为《台州宣言》 极氪私有化,确实显得有些突然。 在官方给出的回应中,吉利汽车的表态是,此举是进一步落实《台州宣言》,聚焦汽车 ...
私有化极氪回归“一个吉利”,进一步推动内部资源整合和高效协同
交银国际· 2025-05-09 08:35
交银国际研究 公司更新 | 汽车 | 收盘价 | | 目标价 | | 潜在涨幅 | 2025 年 5 月 8 日 | | --- | --- | --- | --- | --- | --- | --- | | 港元 | | 16.78 | 港元 | 22.50 | +34.1% | | | 吉利汽车 (175 HK) | | | | | | | 私有化极氪回归"一个吉利",进一步推动内部资源整合和高效协同 个股评级 买入 1 年股价表现 资料来源 : FactSet 5/24 9/24 1/25 5/25 -40% -20% 0% 20% 40% 60% 80% 100% 175 HK 恒生指数 股份资料 | 52周高位 (港元) | 18.98 | | --- | --- | | 52周低位 (港元) | 7.47 | | 市值 (百万港元) | 169,108.84 | | 日均成交量 (百万) | 55.66 | | 年初至今变化 (%) | 13.23 | | 200天平均价 (港元) | 15.50 | | 资料来源 : FactSet | | 陈庆 angus.chan@bocomgroup.co ...
极氪将被吉利汽车私有化股价涨11.51% 前4月售车15.53万辆完成全年目标21.87%
长江商报· 2025-05-09 06:17
吉利汽车股价表现 - 吉利汽车-R股价上涨3 7%至16 26港元 [1] - 日内波动区间为14 74-16 62港元 [1] - 成交量峰值达2万手 [1] 极氪私有化方案 - 吉利汽车提出以每股2 566美元或每ADS 25 66美元私有化极氪 [2] - 收购价较最后交易日收盘价溢价13 6% [2] - 较30日成交量加权均价溢价20% [2] - 吉利汽车目前持有极氪65 7%股权 [2] - 私有化后极氪将成为全资子公司并从纽交所退市 [2] 市场反应 - 极氪股价在公告日上涨11 51%至25 19美元/ADS [2] - 当日成交额达1 25亿美元 为前日十余倍 [2] 战略整合背景 - 私有化旨在创建统一上市平台整合资源 [3] - 2024年9月发布《台州宣言》推动战略聚焦转型 [3] - 极氪2024年5月登陆美股 11月合并领克成立科技集团 [3] 业务表现 - 极氪2024年前4月总销量15 53万辆 [3] - 领克品牌销量10 02万辆 同比增长26% [3] - 极氪品牌销量5 51万辆 同比增长12% [3] - 2025年销量目标71万辆 当前完成率21 87% [4] - 领克目标完成率25 64% [4] - 极氪目标完成率17 22% [4]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759 13亿元 同比增长46 9% [4] - 全年净亏损57 91亿元 同比收窄 [4]
吉利汽车(00175):私有化极氪回归“一个吉利”,进一步推动内部资源整合和高效协同
交银国际· 2025-05-08 22: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吉利汽车溢价约13.6%私有化极氪,此价格较极氪ADS于最后交易日(2025/05/06)的纽交所收市价溢价约13.6%,目前吉利汽车持有极氪约65.7%的股权,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按比例兑换吉利汽车新股,若未明确选择则默认现金结算,此次私有化利好吉利控股集团内部资源的深度整合和高效协同,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6] - 极氪估值低迷,维持上市地位意义有限,且纯电车型竞争力有待提升、面临资金压力,私有化极氪有望调整其高端品牌定位,吉利对极氪支持力度也有望加大 [6] - 私有化极氪利好吉利,吉利将建立统一上市平台,全面整合极氪资产、资源,BOM成本、研发投入和费用支出等有望降低,看好吉利整合后的销量表现,维持买入评级及目标价22.5港元 [6] 股份资料 - 52周高位为18.98港元,52周低位为7.47港元,市值为169,108.84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为55.66百万,年初至今变化为13.23%,200天平均价为15.50港元 [4] 财务数据一览 损益表 | 年结12月31日 | 2023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收入(百万人民币) | 179,204 | 240,194 | 306,890 | 362,362 | 402,158 | | 同比增长(%) | 21.1 | 34.0 | 27.8 | 18.1 | 11.0 | | 净利润(百万人民币) | 5,308 | 16,632 | 11,896 | 14,464 | 15,984 | | 每股盈利(人民币) | 0.53 | 1.65 | 1.18 | 1.44 | 1.59 | | 同比增长(%) | 0.7 | 213.1 | -28.5 | 21.6 | 10.5 | | 市盈率(倍) | 29.6 | 9.5 | 13.2 | 10.9 | 9.8 | | 每股账面净值(人民币) | 8.00 | 8.62 | 9.50 | 10.46 | 11.47 | | 市账率(倍) | 1.95 | 1.81 | 1.65 | 1.49 | 1.36 | | 股息率(%) | 1.4 | 2.1 | 3.3 | 4.0 | 4.4 | [5] 资产负债简表 | 截至12月31日 | 2023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百万人民币) | 35,746 | 40,865 | 34,616 | 47,840 | 60,377 | | 应收账款及票据(百万人民币) | 42,711 | 58,307 | 64,534 | 76,198 | 84,567 | | 存货(百万人民币) | 15,422 | 23,078 | 24,568 | 28,939 | 32,117 | | 其他流动资产(百万人民币) | 19,756 | 3,072 | 3,139 | 3,214 | 3,298 | | 总流动资产(百万人民币) | 113,635 | 125,322 | 126,856 | 156,191 | 180,359 | | 物业、厂房及设备(百万人民币) | 27,351 | 26,384 | 22,796 | 19,329 | 15,364 | | 无形资产(百万人民币) | 23,920 | 28,751 | 30,188 | 31,697 | 33,282 | | 合资企业/联营公司投资(百万人民币) | 15,703 | 31,424 | 34,273 | 37,392 | 40,808 | | 其他长期资产(百万人民币) | 11,989 | 17,511 | 19,050 | 20,733 | 22,573 | | 总长期资产(百万人民币) | 78,963 | 104,070 | 106,307 | 109,151 | 112,027 | | 总资产(百万人民币) | 192,598 | 229,392 | 233,163 | 265,342 | 292,386 | | 短期贷款(百万人民币) | 0 | 30 | 32 | 33 | 35 | | 应付账款(百万人民币) | 87,398 | 125,379 | 120,066 | 142,262 | 158,809 | | 其他短期负债(百万人民币) | 9,426 | 1,791 | 1,880 | 1,974 | 2,073 | | 总流动负债(百万人民币) | 96,824 | 127,200 | 121,978 | 144,270 | 160,918 | | 长期贷款(百万人民币) | 2,840 | 414 | 414 | 414 | 414 | | 其他长期负债(百万人民币) | 7,782 | 9,358 | 9,392 | 9,428 | 9,466 | | 总长期负债(百万人民币) | 10,622 | 9,772 | 9,806 | 9,842 | 9,880 | | 总负债(百万人民币) | 107,446 | 136,972 | 131,784 | 154,112 | 170,798 | | 股本(百万人民币) | 184 | 184 | 184 | 184 | 184 | | 储备及其他资本项目(百万人民币) | 80,325 | 86,558 | 95,398 | 105,104 | 115,303 | | 股东权益(百万人民币) | 80,509 | 86,742 | 95,582 | 105,288 | 115,487 | | 非控股权益(百万人民币) | 4,643 | 5,678 | 5,797 | 5,942 | 6,102 | | 总权益(百万人民币) | 85,151 | 92,420 | 101,379 | 111,230 | 121,589 | [10] 现金流量表 | 年结12月31日 | 2023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税前利润(百万人民币) | 4,950 | 18,404 | 14,136 | 17,187 | 18,994 | | 折旧及摊销(百万人民币) | 8,203 | 9,393 | 8,734 | 9,141 | 9,625 | |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人民币) | 11,238 | | 9,316 (12,940) | 6,254 | 5,099 | | 税费(百万人民币) | (2,307) | (3,499) | (2,932) | (3,473) | (3,835) | | 其他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人民币) | 259 | (7,107) | 0 | 0 | 0 |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人民币) | 22,342 | 26,507 | 6,997 | 29,109 | 29,883 | | 资本开支(百万人民币) | (5,711) | (3,032) | (5,000) | (5,500) | (5,501) | | 其他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人民币) | (10,433) | (6,099) | (5,192) | (5,629) | (6,061) | |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人民币) | (16,145) | (9,132) | (10,192) | (11,129) | (11,562) | | 负债净变动(百万人民币) | (4,805) | (5,008) | 2 | 2 | 2 | | 股息(百万人民币) | (1,964) | (2,247) | (3,056) | (4,758) | (5,786) | | 其他融资活动现金流(百万人民币) | 4,005 | (6,042) | 0 | 0 | 0 | | 融资活动现金流(百万人民币) | (2,764) | (13,297) | (3,054) | (4,757) | (5,784) | | 汇率收益/损失(百万人民币) | 0 | 11 | 0 | 0 | 0 | | 年初现金(百万人民币) | 33,341 | 36,775 | 40,865 | 34,616 | 47,840 | | 年末现金(百万人民币) | 35,746 | 40,865 | 34,616 | 47,840 | 60,377 | [11] 财务比率 | 年结12月31日 | 2023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每股指标(人民币) | | | | | | | 核心每股收益 | 0.528 | 1.652 | 1.182 | 1.437 | 1.588 | | 全面摊薄每股收益 | 0.524 | 1.646 | 1.177 | 1.432 | 1.582 | | 每股股息 | 0.220 | 0.330 | 0.514 | 0.625 | 0.690 | | 每股账面值 | 8.004 | 8.617 | 9.496 | 10.460 | 11.473 | | 利润率分析(%) | | | | | | | 毛利率 | 15.3 | 15.9 | 16.0 | 16.2 | 16.2 | | EBIT利润率 | 2.5 | 3.9 | 4.8 | 5.0 | 5.0 | | 净利率 | 3.0 | 6.9 | 3.9 | 4.0 | 4.0 | | 盈利能力(%) | | | | | | | ROA | 2.8 | 7.3 | 5.1 | 5.5 | 5.5 | | ROE | 6.8 | 19.9 | 13.0 | 14.4 | 14.5 | | 其他 | | | | | | | 净负债权益比(%) | 净现金 | 净现金 | 净现金 | 净现金 | 净现金 | | 流动比率 | 1.2 | 1.0 | 1.0 | 1.1 | 1.1 | [11][13] 交银国际汽车行业覆盖公司 | 股票代码 | 公司名称 | 评级 | 收盘价(交易货币) | 目标价(交易货币) | 潜在涨幅 | 发表日期 | 子行业 | | --- | --- | --- | --- | --- | --- | --- | --- | | 689009 CH | 九号公司 | 买入 | 62.68 | 73.29 | 16.9% | 2025年04月30日 | 电动两轮车 | | 1585 HK | 雅迪控股 | 买入 | 13.30 | 19.84 | 49.1% | 2025年03月26日 | 电动两轮车 | | 2451 HK | 绿源集团 | 中性 | 6.95 | 7.16 | 3.0% | 2025年03月31日 | 电动两轮车 | | 3808 HK | 中国重汽 | 买入 | 18.84 | 26.45 | 40.4% | 2025年03月28日 | 重卡 | | 2338 HK | 潍柴动力 | 买入 | 14.94 | 20.50 | 37.2% | 2025年03月28日 | 重卡 | | 1211 HK | 比亚迪股份 | 买入 | 384.40 | 503.25 | 30.9% | 2025年03月25日 | 整车厂 | | 9866 HK | 蔚来汽车 | 买入 | 29.85 | 48.96 | 64.0% | 2025年03月24日 | 整车厂 | | 175 HK | 吉利汽车 | 买入 | 16.78 | 22.50 | 34.1% | 2025年03月21日 | 整车厂 | | 9868 HK | 小鹏汽车 | 买入 | 74.80 | 134.69 | 80.1% | 2025年03月12日 | 整车厂 | | 2333 HK | 长城汽车 | 买入 | 11.76 | 17.36 | 47.6% | 2024年10月28日 | 整车厂 | | 2015 HK | 理想汽车 | 中性 | 100.90 | 93.62 | -7.2% | 2025年03月17日 | 整车厂 | | 2238 HK | 广汽集团 | 中性 | 2.80 | 3.34 | 19.3% | 2024年04月01日 | 整车厂 | [9]
拟私有化极氪,“一个吉利”正当时
平安证券· 2025-05-08 18: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对吉利汽车“推荐”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吉利汽车拟收购极氪已发行全部股份,交易完成后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完全合并,极氪转型经验可赋能吉利汽车集团各品牌,私有化可推动内部资源整合与协同,提升竞争力,构建长期价值,未来有望带来盈利弹性,维持业绩预测和“推荐”评级 [4][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数据 - 行业为汽车,公司网址为www.geely auto.com.hk,实际控制人为李书福,总股本10078.04百万股,总市值1570.88亿元,每股净资产8.61元,资产负债率59.71% [1]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92.04亿元、2401.94亿元、3227.51亿元、4206.61亿元、5049.56亿元,同比增长21.1%、34.0%、34.4%、30.3%、20.0%;净利润分别为53.08亿元、166.32亿元、125.00亿元、166.62亿元、196.96亿元,同比增长0.9%、213.3%、 - 24.8%、33.3%、18.2%;毛利率分别为15.3%、15.9%、16.5%、16.7%、16.9%;净利率分别为2.8%、7.0%、4.0%、4.2%、4.3%;ROE分别为6.6%、19.2%、13.1%、15.5%、16.2%;EPS分别为0.53元、1.65元、1.24元、1.65元、1.95元;P/E分别为29.6倍、9.4倍、12.6倍、9.4倍、8.0倍;P/B分别为2.0倍、1.8倍、1.6倍、1.5倍、1.3倍 [6] - 2024 - 2027年资产总计分别为2293.92亿元、2729.49亿元、3343.13亿元、3922.42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1369.72亿元、1712.15亿元、2198.38亿元、2615.0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867.42亿元、956.87亿元、1076.09亿元、1217.02亿元 [10] - 2024 - 2027年成长能力指标中,营收额增长率分别为34.0%、34.4%、30.3%、20.0%;EBIT增长率分别为302.0%、 - 20.1%、36.9%、26.9%;EBITDA增长率分别为115.0%、 - 11.9%、22.9%、18.8%;税后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40.4%、 - 23.4%、35.8%、25.1%。盈利能力指标中,毛利率分别为15.9%、16.5%、16.7%、16.9%;净利率分别为7.0%、4.0%、4.2%、4.3%;ROE分别为19.2%、13.1%、15.5%、16.2%;ROA分别为7.3%、4.6%、5.0%、5.0%;ROIC分别为12.3%、16.3%、22.4%、33.1%。估值倍数指标中,P/E分别为9.4倍、12.6倍、9.4倍、8.0倍;P/S分别为0.7、0.5、0.4、0.3;P/B分别为1.8倍、1.6倍、1.5倍、1.3倍;股息率均为0.0;EV/EBIT分别为 - 0.4、 - 1.2、 - 2.1、 - 2.6;EV/EBITDA分别为 - 0.3、 - 0.7、 - 1.4、 - 1.9;EV/NOPLAT分别为 - 0.8、 - 1.3、 - 2.4、 - 3.0 [11] - 2024 - 2027年税后经营利润分别为184.04亿元、145.91亿元、198.65亿元、251.28亿元;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分别为265.07亿元、226.94亿元、401.82亿元、427.33亿元;投资性现金净流量分别为 - 91.32亿元、 - 16.08亿元、 - 18.04亿元、 - 21.13亿元;筹资性现金净流量分别为 - 132.97亿元、 - 31.46亿元、 - 42.53亿元、 - 50.75亿元;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0.79亿元、179.40亿元、341.25亿元、355.46亿元 [13] 复盘 - 极氪作为吉利智能新能源赛道探路前锋,2021年创立,2024年5月在纽交所上市,其独立探索转型路径获取的经验可赋能吉利汽车集团,当前基于动力形式划分品牌必要性降低,合并有利于获得智能化规模优势,且极氪主销车型价格带竞争对手强,聚力前行明智 [7] 目的 - 极氪私有化目的是推动内部资源深度整合与高效协同,杜绝重复投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长期价值,公司推行“两横七纵”,降本及费用优化有成效,极氪、领克合并后生产降本,费用率优化,极氪3Q24开始盈利,4Q24净利润升至1.47亿元 [7] 展望 - 私有化方案构建统一上市平台,整合极氪资产与资源,提升集团乘用车业务核心竞争力,明确极氪战略定位,应对市场挑战,各品牌保持定位协同发展,激发规模效应,吉利汽车迎来规模上行周期,维持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8]
极氪退市回归,完全并入吉利,专家: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华夏时报· 2025-05-08 17:12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温冲 于建平 北京报道 5月7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吉利汽车",股票代码:0175.HK)宣布,计划收购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 司(下称"极氪",股票代码:NYSE: ZK) 已发行全部股份。吉利汽车目前持有极氪约65.7%的股份,如交易完 成,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实现完全合并。 对此,《华夏时报》记者联系了多位吉利汽车、极氪的相关负责人,但收到的反馈基本上是三缄其口。极氪相关 负责人表示:"这是吉利汽车方面在操作,我这边不清楚。"吉利汽车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我们现在没有更多的 延展解读,还是以官方发布的新闻稿和公告为准。" 根据公告,吉利汽车建议购买价为每股极氪股份2.566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倘若私有化建议落实并 完成,极氪将成为本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实现私有化并于纽交所退市。 拟从美股退市,极氪或成中概股回流"第一股" 李颜伟的这一观点,实际上与吉利汽车官方发布的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观点基本一致,尤其是后者的最 后一句话。 李书福表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我们将审时度势、根据《台州宣言》精神,持 ...
中概股回流,港股能否成为“避风港”?
钛媒体APP· 2025-05-08 16:29
极氪私有化及中概股回流 - 吉利汽车计划以每股2.5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收购极氪剩余股份,较纽交所最后交易日收盘价溢价13.6%,较30日成交量加权均价溢价20% [2][3] - 私有化资金将来自吉利汽车新股发行、现金储备及债务融资,交易完成后极氪将从纽交所退市并与吉利汽车完全合并 [2][3] - 极氪此次退市距离其美股上市不足一年,成为中美关税摩擦背景下中概股回流潮的标志性事件 [3] 中概股回流现状与规模 - 美国中概股可分为三类:港交所双重上市、二次上市及未在港交所上市,阿里巴巴等头部企业多已完成港股布局 [4] - 高盛测算显示27家符合回流条件的港股中概股总市值达1.4万亿港元,覆盖电商、金融科技、生物医药等领域 [6] - 天风证券测算若全部双重/二次上市中概股回流可带来396.32亿港元日均交易额(占港股37.2%),全部回流则占比达56.2% [5][6] 港股市场准备与制度优化 - 港交所降低二次上市市值门槛至30亿港元(上市5年)或100亿港元(上市2年),覆盖更多传统行业和中小企业 [7] - 香港推出"科企专线"允许特专科技公司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优化审批流程 [8] - 2025年港股日均交易额达2404亿港元(2024年为1319亿),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并提供衍生品创新支持 [9] 回流企业类型与投资者偏好 - 科技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美团)因高增长潜力最受港股投资者青睐 [10] - 生物医药企业受益于港交所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的特殊制度 [10] - 消费与新经济企业(如蜜雪冰城、小鹏汽车)因品牌优势和市场表现获得关注 [10][11] - 投资者更偏好具有真实盈利和稳定增长的企业,对长期亏损企业持谨慎态度 [11]
吉利汽车(00175):拟私有化极氪,“一个吉利”正当时
平安证券· 2025-05-08 14:5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预计 6 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市场表现 10%至 20%之间 [1][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吉利汽车拟收购极氪已发行全部股份,交易完成后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完全合并,极氪转型经验可赋能吉利汽车集团各品牌,私有化可推动内部资源整合与协同,提升竞争力,构建长期价值,聚力向上有望带来盈利弹性,维持对公司“推荐”评级 [4][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吉利汽车,股票代码 0175.HK,行业为汽车,实际控制人为李书福,总股本 10078.04 百万股,总市值 1570.88 亿元,每股净资产 8.61 元,资产负债率 59.71% [1] 事项 - 吉利汽车公告拟收购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发行全部股份,目前持有极氪约 65.7%股份,交易完成后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完全合并 [4] 复盘 - 极氪作为吉利智能新能源赛道探路前锋,2021 年创立,2024 年 5 月在纽交所上市,其转型经验可赋能吉利汽车集团,当前合并有利于获得智能化规模优势,且极氪主销车型价格带竞争对手强,聚力前行明智 [7] 目的 - 极氪私有化目的是推动内部资源深度整合与高效协同,杜绝重复投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长期价值,已实施“两横七纵”举措,降本及费用优化有成效 [7] 展望 - 私有化方案构建统一上市平台,整合极氪资产与资源,提升集团乘用车业务核心竞争力,明确极氪战略定位,各品牌保持定位协同发展,激发规模效应 [8]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维持业绩预测,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125.0 亿、166.6 亿、197.0 亿,维持“推荐”评级 [8] 主要数据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9204|240194|322751|420661|504956| |YOY(%)|21.1|34.0|34.4|30.3|20.0| |净利润(百万元)|5308|16632|12500|16662|19696| |YOY(%)|0.9|213.3|-24.8|33.3|18.2| |毛利率(%)|15.3|15.9|16.5|16.7|16.9| |净利率(%)|2.8|7.0|4.0|4.2|4.3| |ROE(%)|6.6|19.2|13.1|15.5|16.2| |EPS(摊薄/元)|0.53|1.65|1.24|1.65|1.95| |P/E(倍)|29.6|9.4|12.6|9.4|8.0| |P/B(倍)|2.0|1.8|1.6|1.5|1.3|[6]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货币资金(百万元)|43746|61686|95811|131357| |应收账款(百万元)|47458|63685|83005|99637| |预付款项、现金及其他(百万元)|837|4233|5517|6623| |应收款项 其他应收款(百万元)|3697|2037|2655|3187| |存货(百万元)|23078|27373|35592|42621| |其他流动资产(百万元)|6506|17178|22389|26875| |流动资产总计(百万元)|125322|176191|244968|310300|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31424|32342|33211|34078| |固定资产(百万元)|26384|22883|19981|17040| |在建工程(百万元)|0|750|850|1000| |无形资产(百万元)|32877|27397|21918|16438| |长期待摊费用(百万元)|0|0|0|0| |其他非流动资产(百万元)|13385|13385|13385|13385|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104070|96758|89345|81942| |资产总计(百万元)|229392|272949|334313|392242| |短期借款(百万元)|30|0|0|0| |应付账款(百万元)|86441|105609|137317|164438| |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40728|55834|72749|87298|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127200|161443|210066|251736| |长期借款(百万元)|3914|3914|3914|3914| |其他非流动负债(百万元)|5858|5858|5858|5858| |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9772|9772|9772|9772| |负债合计(百万元)|136972|171215|219838|261508| |股本(百万元)|184|184|184|184| |储备(百万元)|86558|86558|86558|86558| |留存收益(百万元)|0|8944|20867|34960|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86742|95687|107609|121702| |归属于非控制股股东权(百万元)|5678|6047|6866|9031| |益 权益合计(百万元)|92420|101734|114475|130734| |负债和权益合计(百万元)|229392|272949|334313|392242|[10] 利润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额(百万元)|240194|322751|420661|504956| |销售成本(百万元)|201993|269497|350411|419618| |其他费用(百万元)|11389|15208|19662|23410| |销售费用(百万元)|13283|18009|23284|27722| |管理费用(百万元)|4897|6804|8796|10473| |其他经营损益(百万元)|0|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百万元)|0|0|0|0| |营业利润(百万元)|8632|13233|18509|23733| |财务费用(百万元)| - 692| - 440| - 487| - 528| |投资收益(百万元)|969|918|869|867| |其他非经营损益(百万元)|8110|0|0|0| |税前利润(百万元)|18404|14591|19865|25128| |所得税(百万元)|1604|1722|2384|3267| |税后利润(百万元)|16799|12869|17481|21861| |归属于非控制股股东利润(百万元)|167|369|819|2165|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利润(百万元)|16632|12500|16662|19696| |EBITDA(百万元)|27105|23881|29359|34871| |NOPLAT(百万元)|8764|12481|17053|21402| |EPS(元)|1.65|1.24|1.65|1.95|[10]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 | | | | |营收额增长率(%)|34.0|34.4|30.3|20.0| |EBIT 增长率(%)|302.0|-20.1|36.9|26.9| |EBITDA 增长率(%)|115.0|-11.9|22.9|18.8| |税后利润增长率(%)|240.4|-23.4|35.8|25.1| |盈利能力| | | | | |毛利率(%)|15.9|16.5|16.7|16.9| |净利率(%)|7.0|4.0|4.2|4.3| |ROE(%)|19.2|13.1|15.5|16.2| |ROA(%)|7.3|4.6|5.0|5.0| |ROIC(%)|12.3|16.3|22.4|33.1| |估值倍数| | | | | |P/E|9.4|12.6|9.4|8.0| |P/S|0.7|0.5|0.4|0.3| |P/B|1.8|1.6|1.5|1.3| |股息率|0.0|0.0|0.0|0.0| |EV/EBIT|-0.4|-1.2|-2.1|-2.6| |EV/EBITDA|-0.3|-0.7|-1.4|-1.9| |EV/NOPLAT|-0.8|-1.3|-2.4|-3.0|[11]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税后经营利润(百万元)|18404|14591|19865|25128| |折旧与摊销(百万元)|9393|9730|9981|10271| |财务费用(百万元)| - 692| - 440| - 487| - 528| |其他经营资金(百万元)| - 597| - 1187|10823|7863| |经营性现金净流量(百万元)|26507|22694|40182|42733| |投资性现金净流量(百万元)| - 9132| - 1608| - 1804| - 2113| |筹资性现金净流量(百万元)| - 13297| - 3146| - 4253| - 5075| |现金流量净额(百万元)|4079|17940|34125|35546|[13]
吉利汽车 | 极氪计划私有化 资源整合打造“一个吉利”【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5-08 14:32
01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公告,有意对极氪(ZK.N)进行私有化建议,建议以2.566美元或1.23股新发行的公司股份收购每股极氪 股份(25.66美元或12.3股新发行的公司股份收购每股极氪ADS),建议购买价较于最后交易日美国存托股票于纽 交所的收市交易价溢价约13.6%,较截至最后交易日(包括该日)止最后30个交易日期间美国存托股票于纽交所的 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格溢价20.0%,若私有化完成,极氪将成为吉利汽车的全资附属子公司、并从美股退市。 公司持有极氪已发行及发行在外股本总额约 65.7%,倘若私有化建议完成,极氪将成为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并于 纽交所退市。公司拟透过发行新股、现金储备及债务融资(倘需要),为私有化建议提供资金。若采用现金私有 化,按照极氪总股本25.42亿股、以及非公司持有的股份比例34.3%,此次回购若采用现金则需要现金161 .8 亿 元;若采用发行股份私有化,则会新发行股份 10.73亿股,对于当前股份摊薄约9.6%;我们认为,极氪私有化有助 于公司全面整合极氪的资产及资源,是《台州宣言》"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战略稳健、战略人才"的落 地,促进经营效益提升、降本增效;极 ...
吉利汽车(00175):系列点评二十六:极氪计划私有化,资源整合打造“一个吉利”
民生证券· 2025-05-08 14: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极氪私有化建议若完成将成吉利全资附属子公司并从美股退市 有助于整合资产资源 促进经营效益提升 赋能公司品牌及业务竞争力 [1][2] - 2025年极氪、领克目标总销量71万辆 新品周期密集 有望抢夺高端市场份额 [3] - 吉利深化AI技术融合 发布“全域AI智能战略” 应用于新车型 看好其发力智能化提振销量重塑估值 [4] - 预计2025 - 2027公司营收3647.8/4396.9/5128.3亿元 归母净利140.2/177.8/203.8亿元 EPS 1.39/1.76/2.02元 对应5月7日收盘价PE 11/9/8倍 [4] 相关目录总结 事件概述 - 吉利发布公告 有意以2.566美元或1.23股新发行股份收购每股极氪股份 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溢价约13.6% 较30个交易日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溢价20.0% 若完成极氪将成全资附属子公司并从美股退市 [1] 极氪计划私有化 - 吉利持有极氪约65.7%股份 私有化建议若完成 极氪将成全资附属公司并退市 公司拟通过发行新股、现金储备及债务融资提供资金 现金私有化需161.8亿元 发行股份私有化将新发行10.73亿股 摊薄约9.6% [2] 新品催化密集 - 2025年极氪科技集团目标总销量71万辆 其中极氪32万、领克39万 4月领克900上市 一小时大定订单破万 30%订单来自BBA车主 极氪9X上海车展亮相 计划2025年三季度上市 光辉版预计售价超百万元 [3] 深化AI技术融合 - 2月吉利宣布与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 4月初发布“全域AI智能战略” 应用于新车型 车位到车位4月全量推送 领克极氪合并后 领克900将全面搭载H7方案 [4]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40194|364783|439688|512828| |增长率(%)|34.0|51.9|20.5|16.6| |净利润(百万元)|16632|14018|17782|20382| |增长率(%)|213.3|-15.7|26.9|14.6| |EPS(元)|1.65|1.39|1.76|2.02| |P/E|9|11|9|8| |P/B|1.8|1.6|1.5|1.3|[5]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负债合计(百万元)|136972|185331|195913|242466| |储备(百万元)|87353|95763|106433|118662|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92420|100972|112192|125381|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67|142|550|960| |资本支出(百万元)|-13314|-12000|-11500|-9500| |普通股增加(百万元)|1558|0|0|0|[9]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主要财务比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资产总计(百万元)|229392|286303|308104|367847|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229392|286303|308104|367847| |营业收入(百万元)|240194|364783|439688|512828| |净利润(百万元)|16799|14159|18332|2134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6632|14018|17782|20382|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6507|37007|39205|32950|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9132|-16902|-11503|-9522|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3297|-6004|-7509|-8549|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4090|14102|20192|14879| |成长能力(营业收入增长率%)|34.03|51.87|20.53|16.63| |成长能力(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213.32|-15.72|26.86|14.62| |盈利能力(毛利率%)|15.90|16.66|16.90|17.10| |盈利能力(销售净利率%)|6.92|3.84|4.04|3.97| |盈利能力(ROE%)|19.17|14.73|16.80|17.27| |盈利能力(ROIC%)|16.78|12.68|14.88|15.47|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59.71|64.73|63.59|65.91| |偿债能力(净负债比率%)|-39.95|-50.53|-63.48|-68.67| |偿债能力(流动比率)|0.99|1.02|1.06|1.10| |偿债能力(速动比率)|0.75|0.84|0.88|0.91| |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1.14|1.41|1.48|1.52| |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5.76|5.70|5.70|5.70| |营运能力(应付账款周转率)|2.78|2.88|2.88|2.88| |每股指标(每股收益元)|1.65|1.39|1.76|2.02| |每股指标(每股经营现金流元)|2.63|3.67|3.89|3.27| |每股指标(每股净资产元)|8.61|9.44|10.50|11.71| |估值比率(P/E)|9|11|9|8| |估值比率(P/B)|1.8|1.6|1.5|1.3| |估值比率(EV/EBITDA)|4.38|5.05|4.22|3.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