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摩根大通:Circle 首次覆盖,目标价80
摩根· 2025-07-01 08: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Circle的投资评级为减持(Underweight),2026年12月的目标价为80美元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Circle在新兴稳定币市场占据有利地位,USDC有先发优势,市场增长机会多,但当前市值过高,因此给予减持评级 [2][7][243] - 稳定币监管立法推进,若通过将促进稳定币采用,USDC有望受益;稳定币在支付领域应用加速、利率维持高位等情况可能使公司表现超预期 [2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 thesis - 美国稳定币监管框架将使数字资产融入传统金融服务主流,增加稳定币交易意愿和规模,相关立法有望今年夏天落地 [16] - 稳定币短期增长受加密货币市场使用和市值增加驱动,长期在跨境支付和货币转移领域有机会,当前加密货币市值3.2万亿美元,较去年增长43% [17] - Circle和USDC是稳定币市场赢家,Circle是全球最大“合规”稳定币发行商,有强大合规基础设施和产品套件,与关键平台和机构合作是优势 [18] - 公司估值过高,基于2027年调整后收益的40倍市盈率估值,加上反映投资者热情的溢价,2026年12月目标价80美元 [23] 公司描述 - Circle是区块链服务和基础设施提供商,发行USDC和EURC,推广USDC应用,与加密平台合作增加流通量,还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技术支持,2025年6月4日完成首次公开募股 [31] 稳定币简介 - 稳定币是与法定货币或其他资产挂钩的加密货币,USDT市值和日均交易量最大,USDC次之 [39] - 稳定币分为完全储备和算法两类,USDC属于完全储备,由短期美国国债、国债回购和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存款支持 [41] USDC市场份额 - USDC占美国稳定币市场约25%份额,市值约617亿美元,低于2022年年中的峰值43%,市场份额下降与2023年初中型银行危机有关 [63] USDC网络特性 - USDC网络由银行和分销合作伙伴组成,合作伙伴贡献流动性,增强网络,形成自我实现循环,网络的交易规模和进出价差体现其力量 [75] 赢家通吃市场 - 稳定币市场是赢家通吃市场,USDC和USDT占据约91%的美国稳定币市场,新进入者难以渗透,USDC凭借网络、流动性、监管合规和品牌优势有望保持或增加份额 [85][86] 公司盈利方式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储备收入,约占2025年第一季度总收入的96%,储备收入与流通中的USDC直接相关,约85%由贝莱德货币市场基金管理,15%主要存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账户 [93][94] - “其他收入”占比小但在增长,包括区块链合作、CCTP、USYC和赎回费用等收入 [104] - 分销成本是支付给合作伙伴的费用,Coinbase是最大分销合作伙伴,2024财年获得9.08亿美元分销付款,占储备收入的55%和总分销成本的90% [115] 公司增长机会 - 短期增长机会包括稳定币立法推动采用、从Tether赢得市场份额、USYC推动收入增长和加密生态系统内增长 [127][136][147] - 长期增长机会包括美元化和Circle支付网络发展,目前约三分之一的USDC用于美元化,Circle支付网络旨在简化全球资金流动,目前未产生收入 [154][159] 模型压力点 - USDC流通量是关键输入,不同情景下2030年USDC市值预测不同,熊市情景为1560亿美元,牛市情景为7200亿美元 [172][174] - 业务模式对利率高度敏感,利率下降可能影响公司盈利,但USDC增长可抵消部分影响 [182] - 分销和交易成本是重要费用,分为四类,预计未来成本增加,毛利率短期持平,长期有提升潜力 [184][189] - 运营费用主要是固定成本,公司仍在投资,预计核心运营费用到2027财年平均每年增长约13% [206] 业务风险 - 竞争威胁包括新稳定币进入者用收益率吸引用户、传统金融机构利用稳定币技术优势、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竞争等 [209][216] - 业务模式风险包括USDC脱钩、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侵蚀USDC经济、利率风险等 [212][216][219] - 行业风险包括资本要求和央行数字货币取代私人稳定币,欧盟MiCA框架下稳定币发行商需持有一定资本,Circle目前市值下可筹集额外资本 [220][221] 估值与目标价 - 基于2027年每股收益1.56美元的45倍市盈率得出70美元价值,加上10美元反映当前市值合理性的10%概率,2026年12月目标价80美元 [223][227] 模型 - 提供了公司的损益表和收入构建模型,展示了各季度和年度的收入、成本、利润等财务指标及增长情况 [233][241]
摩根大通:电力设备及中国公用事业_全球市场反馈与投资者持仓情况
摩根· 2025-06-30 09: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公司|评级| | ---- | ---- | |许继电气(000400 CH)|OW(Overweight)[8]| |思源电气(002028 CH)|OW(Overweight)[8]| |华明装备(002270 CH)|OW(Overweight)[8]| |金杯电工(002533 CH)|OW(Overweight)[8]| |国电南瑞(600406 CH)|N(Neutral)[8]| |合兴电气(603556 CH)|UW(Underweight)[8]| |LS Electric(010120 KS)|N(Neutral)[8]| |现代电气(267260 KS)|OW(Overweight)[8]| |晓星重工(298040 KS)|OW(Overweight)[8]| |中华电力(2 HK)|OW(Overweight)[8]| |香港中华煤气(3 HK)|OW(Overweight)[8]| |电能实业(6 HK)|OW(Overweight)[8]| |长江基建集团(1038 HK)|OW(Overweight)[8]| |昆仑能源(135 HK)|OW(Overweight)[8]| |中国燃气(384 HK)|N(Neutral)[8]| |华润燃气(1193 HK)|N(Neutral)[8]| |新奥能源(2688 HK)|OW(Overweight)[8]| |新奥天然气(600803 CH)|N(Neutral)[8]| |华润电力(836 HK)|OW(Overweight)[8]|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 - H(902 HK)|OW(Overweight)[8]| |中国电力(2380 HK)|N(Neutral)[8]|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 - A(600011 CH)|N(Neutral)[8]| |杭氧股份(002430 CH)|OW(Overweight)[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投资者对亚太电力设备/中国公用事业领域看法不一,整体仍看好电气化主题,持仓集中在大市值和高压设备公司,一季度部分资金调仓,4月回调后持仓回升 [2][4] - 韩国电力设备受全球投资者认可,因AI数据中心建设和贸易担忧缓解,变压器出口数据强劲,但部分投资者认为近期涨幅后估值不再便宜,也有投资者认为仍有提升空间 [2][4][5] - 现代电气受投资者青睐,因其美国市场订单占比高、订单积压量大;LS Electric因数据中心设备供应业务受关注,有新订单且有望获得更多,部分投资者认为其股价应高于同行 [4][6] - 国电南瑞和华明装备受投资者关注,国电南瑞虽盈利未达预期、运营成本高,但作为低贝塔大盘股仍受投资者持有;华明装备在全球变压器价值链中表现落后,估值有吸引力,有望获得资金流入 [6] - 美国和欧洲投资者对中国/香港公用事业兴趣低,因防御性板块轮动和部分行业基本面不佳,天然气公用事业关注天然气量增长和LNG价格,电力公用事业担忧电价下调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营销反馈和投资者定位 - 投资者对亚太电力设备/中国公用事业看法不一,看好电气化主题,持仓集中在大市值和高压设备公司,一季度部分资金调仓,4月回调后持仓回升 [2][4] - 韩国电力设备受全球投资者认可,因AI数据中心建设和贸易担忧缓解,变压器出口数据强劲,但部分投资者认为近期涨幅后估值不再便宜,也有投资者认为仍有提升空间 [2][4][5] 投资者持仓情况 - 投资者持有中国国电南瑞和韩国现代电气等公司股票,喜欢电气化主题的投资者持有现代电气和/或LS Electric [4] - 部分LO基金一季度减持电力设备板块,4月回调后持仓增加 [4] 韩国电力设备公司分析 - 现代电气受投资者青睐,因其美国市场订单占比高、订单积压量大,虽一季度新订单增长弱,但盈利可见性好 [4][6] - LS Electric因数据中心设备供应业务受关注,有新订单且有望获得更多,部分投资者认为其股价应高于同行 [6] - 晓星重工因住宅建设业务风险受部分投资者关注低,但价值型投资者因估值便宜和潜在分拆机会感兴趣 [6] 中国电力设备公司分析 - 国电南瑞虽盈利未达预期、运营成本高,但作为低贝塔大盘股仍受投资者持有,因估值缺乏吸引力,增量买家有限 [6] - 华明装备在全球变压器价值链中表现落后,估值有吸引力,有望获得资金流入,中国电力设备公司海外业务增长受关注 [2][6] 中国/香港公用事业公司分析 - 美国和欧洲投资者对中国/香港公用事业兴趣低,因防御性板块轮动和部分行业基本面不佳 [6] - 天然气公用事业关注天然气量增长和LNG价格,电力公用事业担忧电价下调,昆仑能源因净现金状况、分红增加和成本优势受投资者关注 [6][7]
摩根大通:外汇年中展望-2025 年下半年货币市场的十个问题
摩根· 2025-06-30 09: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维持看空美元观点,美国增长放缓、全球对美国资产的投资、美国以外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以及美元结构性走弱概率增加等因素是看空美元的主要依据,目标价位为EUR/USD 1.20 - 1.22、GBP/USD 1.42等 [42] - 2H关键交易主题包括中低收益率货币表现优异、发达市场利差交易进一步解除、发达市场外汇财政分化、欧元区表现突出以及早期发达市场降息国家受益等 [4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FX Outlook - 2024年11月展望认为美元会因美国例外主义和关税走强,但2025年3月因一系列发展因素转为看空美元 [15][16] - 宏观环境特征为多数国家增长放缓、美国通胀上升而其他地区通缩、多数央行预计在2H降息、财政刺激使全球期限溢价上升,这些因素均对美元不利 [28][30][33][34] - 看空美元的主要因素未变,美元微笑曲线变宽,关键交易主题包括中低收益率货币表现优异、发达市场利差交易解除、财政分化、欧元区表现突出和早期降息国家受益等 [42][43] - 针对看空美元观点的客户质疑及回应包括:美元共识观点不影响基本面趋势、短期公允价值模型不可靠、有多种因素推动美元走弱、高名义利差不阻碍美元走弱、美元微笑曲线变宽等 [45][49][54][62][122] - FX对冲再平衡和资金回流会持续,新兴市场外汇受美国例外主义减弱支持,美元走弱不一定需要人民币大幅升值但需央行支持,美元微笑曲线变宽,关税对美元仍有负面影响,财政分化对发达市场外汇重要,新兴市场外汇分化来源多样 [72][102][122][127][139] - 与年初展望相比,对部分G10货币观点改变,新兴市场外汇转为增持,认为利差到价值的轮换在2H仍是主题,外汇波动率在H2中性,后期或上升 [152][164][169][183] FX Models - 防御策略如价值、经常账户余额和对冲利差在全球投资组合中表现出色,美元在经济动量框架中的权重上升,部分货币增长动量为负,美元不再是长期估值最贵的货币,G10 - EM估值差异缩小 [202][203][205][207] G10 FX short - term fair value - G10货币中,除美元对之外,英镑相对加元和纽元估值偏高,澳元和瑞典克朗估值偏低,美元对的错位仍大于交叉货币对,挪威克朗、澳元和英镑是相对美元估值较高的货币对 [217][218][219] Top FX Macro Trades - 战略交易包括做空美元、增加美元空头风险、关注财政前景差异、重视外部平衡信号、利用资金回流和对冲趋势、把握关税赢家和输家机会以及进行欧元相关的风险对冲等 [228][230][231] Emerging Markets FX - 看好新兴市场外汇,偏好新兴亚洲“债权国”货币、中东欧欧元代理货币,对商品和前沿市场保持选择性 [3][257] - 中东欧新兴市场看好土耳其里拉、南非兰特、捷克克朗、匈牙利福林等货币,看空罗马尼亚列伊;拉丁美洲外汇因美元走弱环境更有利,看好巴西雷亚尔、墨西哥比索和智利比索,看空哥伦比亚比索;亚洲外汇看好泰铢、马来西亚林吉特,做多韩元 [258][289][317] FX Derivatives - 外汇波动率在Q3中性,后期上升,推荐通过期权进行利差策略、做空美元看跌期权偏度、收获日元偏度溢价、进行方向性看涨日元和欧元交易以及利用期权进行衰退对冲等策略 [4][360][366] FX Macro Quant - 2025年全球外汇未受单一因素主导,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处于不同周期阶段,1H经验包括全球利差篮子回报平淡、价值篮子表现不一致、经常账户余额是较好信号、增长相关策略表现不佳以及区域分化明显等 [481][482][487] - 2H在发达市场,利差到价值的轮换可能继续,高收益货币可能走弱,相对股权表现信号强度可能减弱,全球和新兴市场利差篮子吸引力不大 [498] Technical Strategy - 美元指数可能在95附近获得支撑并可能反弹,但难以确定是长期底部还是短期盘整;欧元/美元可能在附近阻力位暂停;英镑/美元可能在关键阻力区形成看跌趋势反转模式;美元/日元可能在2H跌破支撑;澳元/美元技术信号矛盾,前景不明 [542][554][557][560][566] Market movers - 列出了6月30日至7月11日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数据和事件的预测和前值情况 [570] Event Risk Calendar - 展示了2025年7月至11月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事件,包括选举、央行利率决议等 [578] Central bank announcement dates in 2025 - 给出了2025年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央行的利率决议日期 [581] J.P. Morgan FX forecasts vs. forwards & consensus - 提供了J.P. Morgan对多种货币兑美元和欧元的汇率预测,以及这些货币的实际变化情况 [584]
摩根大通:国资委要求央企开发商避免违约
摩根· 2025-06-30 09: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中国海外发展、华润置地、中国金茂、龙湖集团、华润万象生活、中国海外物业、保利物业、绿城服务评级为“增持”(OW)[14] - 建发国际、绿城中国、越秀地产、旭辉集团、雅居乐、龙光集团、中骏集团、富力地产评级为“中性”(NC)[14] - 万科企业、碧桂园、融创中国、世茂集团评级为“减持”(UW)[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23日彭博报道市场猜测中国要求国有开发商避免公开发行债务违约,国资委将此要求纳入约20家央企开发商的最新绩效指标,但消息未得到证实[3] - 该要求存在两个关键疑问,一是不确定是否适用于地方国企,二是不确定债券展期/重组是否算违约事件[3] - 提出该要求可能是因部分国企指标仍较弱,虽目前市场对国企偿还公债能力有信心,但书面要求可促使国企控制杠杆、不过度依赖母公司[3] - 理论上该要求或促使国企开发商放缓土地储备,减少土地储备和新开工/建设活动,但从宏观角度看可减少新供应、加快去库存[3][4] - 基本面看好华润置地、华润万象生活、中国海外发展;战术上看好龙湖集团、中国金茂潜在反转故事,因其可能获政策支持[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表1:2024财年中国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表排名(仅国企) - 展示100家开发商中部分国企的资产负债表排名,包括官方三条红线、扩展指标、净负债等多项指标[6] 表2:中国央企开发商名单 - 列出保利发展、中海地产、华润置地等央企开发商[8] 表3:2025年1 - 5月国企土地收购占合同销售额比例排名 - 显示中建智地、北京建工、中国金茂等国企土地收购占合同销售额的比例,部分企业超过通常的40%[10] 表4:中国房地产估值总结 - 呈现内地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等的估值情况,包括JPM评级、目标价格、市盈率、股息收益率等指标[14] 中国海外发展、华润置地、中国金茂、华润万象生活、龙湖集团历史评级及价格 - 展示各公司不同时间的评级、价格及目标价格[29][31][35][37][39] J.P. Morgan股票研究评级分布 - 截至2025年4月5日,J.P. Morgan全球股票研究覆盖、投资银行客户、JPMS股票研究覆盖等不同类别下“增持”“中性”“减持”的占比情况[43]
摩根士丹利:全球信用投资手册_顺势而为
摩根· 2025-06-30 09: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宏观环境仍呈现“艰难宏观”与“较好微观”态势,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预计美联储今年不降息 [9][11] - 信用投资应谨慎对待周期性风险,避免在信用领域过度追求高风险敞口,建议关注高质量、低风险的信用资产 [26] - 不同地区和信用等级的信用市场表现存在差异,投资策略应根据各地区经济状况、信用利差、违约率等因素进行调整 [5][61][7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展望 - 全球经济预测仍偏向下行,延迟关税打击信心并推高通胀,预计美联储今年不降息 [9] - 预计美国和欧元区核心通胀将出现分化,美国通胀在下半年因关税和移民问题上升 [11][12] - 全球增长将放缓,原因包括关税维持在高位、劳动力增长放缓和政策收紧 [14] - 地缘政治方面,当前油价同比下降,与过去的“冲击”情况不同 [23] 全球信用市场 - 近期通胀好于预期、收益率有吸引力、油价同比稳定和7月季节性因素为信用市场提供短期支撑,但8月后全球增长放缓和美国通胀粘性问题仍将存在 [5] - 全球投资级市场以收益率驱动,若利率曲线变陡的预测实现,利差和滚动收益将进一步改善,谨慎对待能源行业,看好金融和非周期性行业,美国偏好5 - 10年期,欧洲偏好15年以上期限,亚洲投资级市场因估值过高、贸易风险和供应增加而表现滞后 [5] - 全球杠杆融资市场中,高贝塔/高周期性交易在许多市场存在深度折价,但全球信用市场并非如此,鉴于增长放缓和美联储今年不降息的预期,单一B级和美国CCC级债券缺乏吸引力 [5] 美国信用市场 - 投资级和贷款利差预计大致持平,高收益债利差适度扩大,基本情景下投资级利差为90bp,高收益债为335bp,贷款为425bp,各指数超额收益为正,投资级风险调整后表现最佳 [61][62] - 上调高收益债和贷款违约率预测0.5个百分点,分别至3.5%和4.5%,接近长期平均水平 [62] - 投资级升级数量超过降级数量,但超低质量信用面临高利率挑战,违约率自2022年以来一直居高不下 [65][68] 欧洲信用市场 - 基本情景(60%概率)下,信用市场受益于收益率买家需求,但随着全球经济降温,风险溢价将上升,预计欧元区投资级利差明年扩大约10bp,高收益债利差扩大25bp,杠杆贷款表现优于其他 [72][73] - 银行二级资本债在估值和基本面方面表现较好 [75] 亚洲信用市场 - 预计亚洲投资级利差在未来12个月扩大至100bp,当前利差估值较紧,未充分反映亚洲增长疲软和关税不确定性 [80][83] - 偏好非中国投资级债券,美国对多数贸易伙伴的关税政策将支持非中国投资级利差,而美国对中国关税的不确定性可能推动中国投资级利差扩大 [84] - 信用违约互换(CDS)利差可能扩大,iTraxx亚洲(除日本)指数当前利差未充分反映关税风险 [84]
摩根士丹利:常熟汽饰-风险收益更新
摩根· 2025-06-30 09: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Equal - weight(等权重)[4] - 行业观点:In - Line(与基准表现一致)[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江苏常熟汽车饰件集团虽有客户拓展和营收增长,但面临定价压力,净利润预测下调,DCF 价格目标下降 [1][2][3] - 该集团增长优于同行,但毛利率收窄,资产负债表紧张,增长可能放缓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预测调整 - 2025 和 2026 年营收预测分别上调 4.6% 和 7.9%,因 2024 年营收超预期 [1] - 2025 和 2026 年 GpM 预测分别下调 2.2ppts 和 1.7ppts,源于行业竞争和 OEM 客户定价压力 [2] - 2025 和 2026 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 13.1% 和 10.3%,反映营收和 GpM 预测变化 [3] - 引入 2027 年财务预测 [3] 价格目标 - DCF 价格目标降至 14.7 元,降幅 6%,因预期长期盈利能力更稳定 [3] 风险回报主题 - 电动汽车方面呈积极态势,定价能力呈消极态势 [12] 不同情景假设 - 牛市情景:假设获新订单成功或巩固在奇瑞供应链地位,2025 年 P/E 为 20x,目标价 27.2 元 [12][15] - 基础情景:目标价 14.7 元 [4][8] - 熊市情景:假设营收增长减速、定价竞争加剧,2025 年 P/E 为 8x,目标价 10.9 元 [14] 投资驱动因素 - 积极因素:中国 PV 销售增长、与领先 EV 制造商深化关系、定价竞争缓解、现金流改善、奇瑞销售扩大 [20] - 消极因素:现金流受限、关键客户出口放缓、潜在股权融资稀释利润 [20]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 - 报告列出中国汽车及共享出行行业多家公司评级和价格,如安徽江淮汽车等 [76][78]
摩根士丹利:中国航空_焦点图表_国际航空运力
摩根· 2025-06-30 09: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In-Line(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表现一致)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截至2025年6月23日,中国非国内ASK同比增长11%,达到2019年水平的79%,前一周为77%(不含美国航线为89%,前一周为87%) [5][10] - 按周环比来看,泰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日本航线运力增加 [10] - 按同比来看,日本、中国香港、韩国和美国航线ASK增加,中国澳门和泰国航线ASK减少 [10] - 日本、泰国和韩国航线座位容量分别达到2019年水平的113%、51%和97%,美国航线为29% [10] 相关目录总结 公司评级及价格 - 报告对多家公司给出评级及对应日期和价格,如Air China Limited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代码601111.SS评级为E(2025年1月13日),价格为人民币7.65元;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代码0753.HK评级为O(2025年1月13日),价格为港币5.46元等 [62] - 部分机场及物流等公司也有相应评级和价格,如Beijing Capital Int'l Airport(0694.HK)评级为E(2024年1月4日),价格为港币2.87元 [64]
摩根士丹利:可持续发展中的防御性_绘制人工智能的角色
摩根· 2025-06-30 09: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欧洲航空航天与国防(A&D)行业部分公司给出评级,其中对空客(Airbus)、罗尔斯·罗伊斯(Rolls - Royce)、莱昂纳多(Leonardo)、莱茵金属(Rheinmetall)给予“增持”(OW)评级,对泰雷兹(Thales)给予“持股观望”(EW)评级,对亨索尔特(Hensoldt)给予“减持”(UW)评级 [6][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欧洲国防处于多极世界、技术扩散和可持续性等关键主题的交叉点,随着国家安全受关注,可持续基金对武器的排除限制有所放宽,但对于投资范围尚无共识 [2][3] - 欧洲委员会宣布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重新武装计划,北约到2030年的人工智能军事支出在基本情况下可能增至1120亿美元,乐观情况下可能增至3060亿美元 [3][6] - 评估了9项重塑国防的关键人工智能应用,网络安全和无人系统的应用准备程度最高 [6] - 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引发伦理问题,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和更紧密的企业参与是应对关键 [6] - 评估了摩根士丹利覆盖的欧洲A&D公司的人工智能准备情况,确定了一些准备充分且具有吸引力的股票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执行摘要 - 国家安全在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愈发重要,但对于可持续投资中可持有的国防资产尚无共识,资产管理者正重新审视排除限制并推出相关主题基金 [27] - 欧洲宣布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重新武装计划,以提高国防支出,人工智能在国防中的整合加速,网络安全和无人系统应用准备程度领先 [28] - 预计北约到2030年的人工智能军事投资在基本情况下将从2023年的480亿美元增至1120亿美元,乐观情况下将增至3060亿美元 [30][31] - 评估了A&D公司的人工智能技术准备情况,空客、罗尔斯·罗伊斯、莱昂纳多、莱茵金属和泰雷兹在多个方面表现出准备就绪,并具有有吸引力的风险回报特征 [32] - 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引发伦理辩论,需要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和企业参与来应对 [37] 可持续发展中的国防快速回顾 - 根据可持续金融披露条例(SFDR),对有争议武器的投资排除受国际条约指导,许多投资者为避免伦理争议而排除整个国防部门 [38] - 尽管排除限制仍然较高,但对国防行业的投资兴趣在增加,特别是SFDR第8条基金,投资者对常规和核武器的排除限制有所放宽,但投资仍面临一些障碍 [42][51] 人工智能与国防的交集 - 欧洲国防预算在过去30年实际增长不大,为弥补与北约GDP 2%承诺的差距,需额外投入2万亿美元,增加到GDP的3 - 5%将需要额外2000 - 6000亿美元的国防支出 [58] - 欧洲委员会宣布8000亿欧元的“重新武装欧洲计划”,确定了七个优先领域,人工智能贯穿其中,以加强国防能力 [62] - 私人公司和初创企业推动了国防领域的技术整合,欧洲国防相关科技初创企业在2024年吸引了6.53亿美元投资,同比翻倍 [65][66] 人工智能如何加强国防能力 - 人工智能在军事应用中的潜在好处包括提高决策速度、利用大数据、改善目标定位和视野等,其中提高决策速度、分析大量情报数据和更好的图像处理及目标检测能力是被提及最多的好处 [72] 当前人工智能在国防中的应用 - 确定了9种人工智能在航空航天与国防领域的应用,分为外部产品聚焦和内部运营效率及安全聚焦两类 [73] - 应用准备雷达显示,网络安全的准备程度最高,其次是无人系统,模拟和战争游戏也是企业关注的增长领域 [74][75] 这些应用是否具有两用性 - 军事技术溢出对产出和生产力有积极影响,人工智能国防技术也对民用技术有影响,许多A&D公司将其人工智能能力用于民用应用 [103][104] 谁是参与者 - 评估了摩根士丹利覆盖的A&D公司的人工智能技术准备情况,确定了空客、莱昂纳多、莱茵金属、罗尔斯·罗伊斯和泰雷兹等准备最充分且具有吸引力的股票,其中空客在所有评估的六个方面都表现出准备就绪 [105] - 无人系统和运营效率是人工智能部署最常见的领域,莱昂纳多、BAE系统和泰雷兹在所有9种应用中都有涉足,部分公司还将人工智能用于两用应用 [110] 投资影响 - 人工智能重要性 - 摩根士丹利的专有数据显示,与美国同行相比,欧洲航空航天与国防公司中具有高定价能力和作为推动者/采用者的比例更高,表明欧洲公司的人工智能整合程度更高 [115] 合作趋势 - 合作和伙伴关系是国防行业创新的核心,国防公司越来越多地与政府研究机构、软件公司、同行和私人企业合作 [122] - 私人市场对情报、监视和侦察(ISR)、运营效率和无人系统的投资最多,美国在私人市场投资中领先,欧洲国防市场的合作可能会导致更大的整合 [125][128] 北约人工智能军事投资 - 假设北约支出继续以当前速度增长,且人工智能占4%的支出,到2030年北约的人工智能军事投资在基本情况下可能从2023年的480亿美元增至1120亿美元,乐观情况下可能增至3060亿美元,悲观情况下可能降至610亿美元 [135][136][137] - 北约国家有一些专门的人工智能国防计划,但与整体人工智能国防支出相比,这些计划的资金相对较少,因为人工智能通常嵌入在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中 [142] 应对伦理辩论 - 人工智能在军事应用中引发四个关键伦理辩论,包括算法偏见和盲点、责任归属、过度依赖和国际协议的必要性 [146] - 有效的人工智能风险管理框架应解决技术挑战和“棘手问题”,需要国家间的持续对话和合作 [157] - 投资者在评估人工智能的伦理影响时,应与公司进行接触,推动公司建立解决技术挑战的框架,了解产品的最终用途,并推动加强尽职调查和自愿披露 [159]
摩根士丹利:紫金矿业集团_风险收益更新
摩根· 2025-06-30 09: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为“Overweight”(增持),行业观点为“Attractive”(有吸引力)[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紫金矿业处于黄金和铜的有利位置,风险回报具有吸引力,上调其目标价至25.10港元,基于DCF模型,WACC为7.5%,贝塔系数1.4,稳态收入年增长率3% [7] - 预计2025 - 2027年紫金矿业铜产量复合年增长率约7%,主要来自Kamoa、Timok、Julong和Ashele项目;近期并购为黄金产量增长及进入锂和钼等新产品领域奠定基础 [13][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风险回报更新 - 紫金矿业风险回报更新,将2025 - 2026年Kamoa产量调整为400kt,参考2025年第一季度实际数据提高实现的ASP/黄金价格比率,使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提高1%、4%和5%,至1.56元、1.70元和1.65元,基于DCF的目标价上调至25.10港元,2025年预期市盈率15倍 [2][3] 目标价格及情景分析 - 目标价从23.40港元上调至25.10港元,牛市情景目标价从31.00港元上调至31.80港元,熊市情景目标价从9.40港元上调至9.60港元 [2] - 牛市情景:2025年黄金和铜价分别为3945美元/盎司和5.03美元/磅,黄金产量84.9吨,铜产量938.9kt,2025年预期市盈率14.2倍 [11] - 基础情景:2025年黄金和铜价分别为3289美元/盎司和4.19美元/磅,黄金产量78.6吨,铜产量853.5kt,2025年预期市盈率14.6倍 [12] - 熊市情景:2025年黄金和铜价分别为2631美元/盎司和3.14美元/磅,黄金产量71吨,铜产量845kt,2025年预期市盈率7.5倍 [15] 概率分析 - 截至2025年6月24日,股价达到31.80港元(上涨65.11%)的概率约2.5%,达到9.60港元(下跌50.16%)的概率约4.8%,达到25.10港元(上涨30.32%)的概率约13.0% [10] 关键盈利输入 | 驱动因素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矿山产金(kg) | - | 68,276.0 | 78,597.0 | 84,301.3 | | 混合黄金ASP(元/g) | 542.8 | 751.4 | 710.2 | - | | 铜精矿产量(吨) | - | 2,631.1 | 2,624.4 | - | | 开采铜ASP(元/t) | - | 275.8 | 286.0 | - | | 铜TC/RC(美元/t) | - | 844,993.8 | 956,655.9 | - | [17] 投资驱动因素 - 全球营收敞口、MS Alpha模型等为投资驱动因素,存在上行和下行风险,机构持股比例58.1% [18][21] 与市场共识对比 | 指标 | 市场共识 | 摩根士丹利估计 | | --- | --- | --- | | 销售/营收(元,百万) | 311,941.0 - 427,505.8 | 379,505.3 | | EBITDA(元,百万) | 66,277.0 - 78,589.0 | 71,842 | | 净利润(元,百万) | 34,011.0 - 45,098.9 | 41,378 | | EPS(元) | 1.3 - 1.7 | 1.6 | [19]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 - 报告列出了大中华区材料行业多家公司的评级和价格,如安徽鸿路钢构、中广核矿业等,紫金矿业评级为“O”(增持),2025年6月24日股价19.26港元 [78][80]
摩根士丹利:国会的货币政策报告_等待明晰
摩根· 2025-06-30 09: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维持观望模式,待数据更清晰后再考虑政策调整 [1][4] - 预计到年底整体和核心个人消费支出通胀率将升至3.0 - 3.3%,2025年不会降息,2026年3月开始降息,预计明年降息七次至2.5 - 2.75% [3] - 关税可能推高物价、拖累经济活动,对通胀的影响不确定,可能短暂也可能更持久 [5] - 关税传导在第三季度会更明显,当前库存和定价决策使关税在5月通胀报告中未显著体现 [9] - 移民政策减少了劳动力增长,劳动力需求无法由国内人口满足,预计今年失业率将小幅上升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美联储政策立场 - 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处于有利位置,将继续观望,待数据带来更多清晰度后再考虑政策调整 [4] - 美联储的政策响应取决于经济偏离双重目标的程度,若通胀更高且更持久,美联储可能按兵不动;若传导较低且劳动力市场疲软,美联储将放松政策 [2] 通胀与关税影响 - 预计到年底整体和核心个人消费支出通胀率将升至3.0 - 3.3%,2025年不降息,2026年3月开始降息,预计明年降息七次至2.5 - 2.75%;若私营部门承担的关税成本超预期,劳动力市场可能走弱,降息可能提前 [3] - 关税可能推高物价、拖累经济活动,但对通胀的影响不确定,可能短暂也可能更持久,避免持久影响取决于关税效应大小、传导至价格的时间以及长期通胀预期的稳定 [5] - 鲍威尔认为关税传导在第三季度会更明显,当前库存和定价决策使关税在5月通胀报告中未显著体现,这与报告观点一致 [9] - 鲍威尔承认关税传导给消费者的程度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传导可能比预期大,美联储应谨慎行事 [10] 劳动力市场与移民政策 - 新的移民政策减少了劳动力增长,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人口也无法满足劳动力需求,这与SEP中今年失业率小幅上升的预测一致 [11] 其他观点 - 鲍威尔的整体信息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新闻发布会相似,未传达新内容,语气也未改变,一切取决于数据 [2] - 当被问及年底前降息的评估时,鲍威尔表示委员会中绝大多数人预计年底前满足降息条件,即“通胀不那么高或劳动力市场疲软”,或两者兼而有之,这表明美联储主要依据数据决策 [8] - 在人口增长放缓的背景下,美联储将从人均角度判断经济健康状况,人均变量可能与总体数据差异很大,总体数据可能因趋势工时增长放缓而显得疲软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