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AI+”系列报告(机械篇):DeepSeek冲击波:大脑平权催化具身智能
中国银河· 2025-02-24 07: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DeepSeek能提供开源优质的LLM和VLM,有利于实现大脑平权并催化具身智能,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进展和商业落地,行业量产有望加速 [32][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大模型如何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 - 具身智能是基于物理身体感知和行动的智能系统,可划分为感知、推理和执行,大模型能帮助机器人在这三个过程中更好地完成任务,提升泛化能力 [6][7] - 目前大模型研究集中在空间感知、决策计划和运动规划,但在运动规划上难以胜任,主要因缺乏真实世界中机器人与人交互的高质量数据 [8] 分层端到端为当下主流,新范式持续涌现 - 大模型分为非具身大模型和具身大模型,非具身大模型面向人类,集中在人机交互、内容生成等方面;具身大模型可使机器人直接高频输出动作 [13][14] - 具身智能模型按算法分为分层端到端模型和端到端模型,分层端到端模型对数据需求少,新任务学习有优势;端到端大模型对数据和算力要求高 [15][18] - 多数具身智能机器人模型在大量多样数据上预训练获得泛化能力,再在目标任务高质量数据上微调,但距离通用化还很远 [20] - 未来新的数据收集方法、更高质量的预训练数据构成、更高效的训练方法、仿真环境和世界模型将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大模型性能提升 [26] DeepSeek冲击波:大脑平权催化具身智能 - DeepSeek让机器人企业能接入开源“大脑”,缩小初创企业参与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制造的门槛,缓解操作小模型发展迟滞现状 [34] - DeepSeek促进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自研适配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大模型,破局模型效果不佳和有效数据缺乏的互相制衡,激发行业创新 [34]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执行器相关企业三花智控、拓普集团、汇川技术、恒立液压,减速器相关企业绿的谐波、丰立智能,丝杠相关企业恒立液压、贝斯特、北特科技、五洲新春、震裕科技,灵巧手相关企业鸣志电器、兆威机电,六维力传感器相关企业柯力传感,触觉传感器相关企业汉威科技、福莱新材等 [35]
Deepseek冲击波:AI狂潮下计算机行业的颠覆与重生
中国银河· 2025-02-24 07: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DeepSeek崛起驱动全球科技投资重心转变,AI产业进入场景落地阶段,算力总需求暴增,计算机行业价值体系重估 [4] - 传统算力堆砌模式改变,GPU霸权松动,通用大模型厂商遇危机;推理芯片、AI Agent、数据要素等新势力崛起 [4] - 算力结构从训练为主过渡到推理主导,产业重心从基建投资转向应用爆发 [4] - 把握“低成本技术扩散→高价值场景变现”主线,超配具备数据独占性、算法工程化能力、端侧生态卡位的核心资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DeepSeek冲击波及背景解析 (一)DeepSeek冲击波引发全球科技市场的连锁反应 - DeepSeek凭借低成本、高性能和开源策略引发全球科技市场变革,影响产业链、资本市场和国际竞争格局 [8] - DeepSeek APP下载量和周活跃用户规模增长迅速,用户体验良好,在多领域表现出色 [8][9] - DeepSeekR1发布获广泛关注,其开源策略、低成本和高性能对科技巨头形成压力,刺激算力总需求增长,为国产芯片提供机遇 [10][11] (二)DeepSeek公司成立背景与发展历程 - DeepSeek由幻方量化联合创始人梁文峰创立,专注大语言模型研发,坚持技术创新,取得显著进展 [12] - 介绍了DeepSeek自2023年7月成立以来的主要发展历程,包括多个模型的发布时间和特点 [12][14][15] (三)DeepSeek开源战略 - DeepSeek坚持“非商业化优先”开源路线,推动AI普惠,对闭源巨头形成竞争压力,促进知识共享和技术创新 [16][18] - 列举了DeepSeek的开源过程及时间点,包括多个模型的开源情况 [17][18] 二、全球大模型对比及DeepSeek技术创新要点 (一)全球大模型技术性能及成本效益对比 - DeepSeek - R1和DeepSeek - V3参数量相同,但R1推理性能在多个基准测试中更优,表明训练方法和知识蒸馏对性能至关重要 [19] - DeepSeek - R1在数学推理、代码相关、知识基准等多项测试中表现出色,与OpenAI - o1 - 1217相当或略优 [19][20] - DeepSeek和Grok3代表不同技术路线,DeepSeek通过算法优化和开源策略推动AI普惠化,在低算力、高性价比和开源生态方面有优势 [25] - 对比了DeepSeek与Grok3、GPT - 4o、Gemini 2.0的模型架构、训练策略、成本、目标用户和场景侧重等 [26] - 列举了全球主流大模型的API价格,DeepSeek价格优势明显,预计2025年AI现象级应用将持续涌现 [28][29] (二)DeepSeek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点 - DeepSeekV3在Transformer框架基础上,对注意力机制和前馈神经网络采用创新架构设计,包括多头潜在注意力(MLA)和DeepSeekMoE [30] - DeepSeek算法优化历程包括R1 - Zero的纯强化学习训练、R1的多阶段训练和知识蒸馏等,提升了推理性能和小模型能力 [32][33][47] - MLA通过低秩键值联合压缩降低键值缓存,提高推理效率,在DeepSeek - V2和V3中应用效果显著 [33][34] - DeepSeekMoE架构通过专家混合系统和优化策略,降低计算量,提升模型性能,保障设备计算均衡 [41][42] - 多令牌预测(MTP)技术提高了DeepSeek - V3解码阶段的推理效率,可同时预测多个token [46] - FP8低精度训练技术降低显存占用、提升训练速度、降低能耗,为AI模型训练和应用开辟新道路 [53][54][55] - DeepSeek模型适配华为昇腾NPU平台,支持多种主流框架,降低开发和部署成本,提升运行效率 [57] 三、DeepSeek对全球AI产业链发展趋势影响 (一)“杰文斯”悖论再次到来,算力需求将迎来长周期繁荣 - DeepSeekV3和R1通过工程优化降低训练成本,但中长期算力需求依旧强劲,“杰文斯”悖论使算力需求总量上升 [58][68] - 大模型推动AI应用普及,算力总需求将因AI普及而扩张,算力成为核心资源 [71][72] - DeepSeek发布文生图大模型Janus - Pro,表现优于DALL - E3,推动算力需求结构性改变,推理算力需求占比提升 [73][74] - DeepSeek优化路径降低行业对先进制程芯片依赖,利好国产算力芯片,加速国产化进程 [76] (二)DeepSeek加速AGI到来,大模型从“训练”向“推理”演进 - DeepSeekR1推动AGI时代到来,AI Agent成为通往AGI的基石,其工作流程比传统LLM交互更高效 [78][79] - 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关键在于推理,推理Capex的日常经营性质越发明显,AI Agent对推理算力需求将指数级增长 [80][82] (三)新一轮“得入口者得天下”,从APP到Agent与终端生态的转变 - 技术驱动下,ICT行业核心入口从传统APP向AI Agent和终端设备主导的新生态转移,DeepSeek加速这一进程 [83] - AI Agent崛起得益于多种技术发展,能提供更人性化服务;终端设备与AI深度融合,DeepSeek提升其智能化水平 [83][84] - 中国AI Agent市场规模预计到2028年达85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2.7%,DeepSeek推动其市场扩张 [85] - DeepSeek赋能终端设备,在工业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等领域发挥作用,AI agent模型解决端侧AI痛点,与硬件争夺流量入口 [89][90] - 多家科技公司在旗舰产品中融入大模型,促使应用生态调整接口,形成模型生态 [92] (四)DeepSeek推动AI Agent崛起,B端 + C端应用开启新篇章 - AI Agent有望成为2025年AI应用新趋势,市场规模和应用场景将扩大,全球头部公司纷纷布局 [95] - DeepSeek推动AI Agent快速进化,全球和中国数据量增长为其提供资源,国产大模型密集发布 [97] - 中国AI Agent市场空间广阔,B端重构SaaS应用,C端推动传统行业升级转型,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达8520亿元 [99][100][101] (五)生态应用统一接口条件下,端侧AI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 生态应用统一接口下,AI手机、AI PC等端侧AI解决用户痛点,迎来发展机遇 [104] - AI手机硬件升级提速,端云结合方式提升手机操作能力,华为AI助手表现出色 [104][105] - AI PC智慧加速,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搭载的AI PC在多层面实现跃升 [110] 四、投资建议 - 把握“低成本技术扩散→高价值场景变现”主线,建议超配具备数据独占性、算法工程化能力、端侧生态卡位的核心资产 [4] - 关注三大赛道:AI Agent产业链,2025年有望爆发,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超60%;高质量数据服务与处理提供商;端侧AI产业链 [4] - 重点个股包括宝信软件、润泽科技等多家公司 [4]
北交所周报:北证50周涨幅9.3%,融资并购促发展
中国银河· 2025-02-23 16:32
核心观点 - 北证50周涨幅9.3%,北交所整体交易活跃度维持高位,融资并购双推进,板块具备投资价值 [1][3] 本周市场回顾 - 北证50指数周涨跌幅为+9.30%,264家上市公司中221家周涨幅为正,万达轴承涨幅领先,锦好医疗跌幅最大 [3][11] - 多数行业周涨幅为正,通信、汽车、机械设备等行业涨幅靠前,仅医药生物行业下跌 [3][11] - 北交所日均成交额约321.59亿元,较上周略回落,整体成交额1607.95亿元,成交量70.36亿股,换手率42.88%,持续高于其他板块 [3][4] - 北交所上市公司估值较上周有所提升,市盈率约42.5倍,持续高于创业板 [3][23] - 传媒、轻工制造和基础化工行业平均市盈率较高,国防军工、家用电器和电子行业较低 [3][25] 投资策略 - 聚焦北交所新质生产力,关注成长潜力大、布局热点赛道的公司 [29] - 关注进行产业链协同扩张或计划海外布局的公司 [29] - 关注国央企“一利五率”,看好经营稳健且持续成长能力强的国央企公司 [29] 新股概览及项目动态 - 本周无新上市股票,下周新股申购情况未披露 [37][38] - 截至2月22日,已问询60家,上市委审议通过4家,提交注册4家 [40] 北交所要闻 - 264家公司融资总额超540亿元,平均每家融资2亿元,未来将完善普惠金融制度安排 [43] - 截至2024年12月底,累计披露120单购买资产公告,平均交易金额5600万元,并购重组将迎来新机遇 [3][44]
海信视像:全球黑电龙头,受益我国彩电崛起和政策红利-20250223
中国银河· 2025-02-23 11: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文档未提及报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文档未提及报告核心观点相关内容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经营发展情况 - 公司全球出货量份额逐步提升,2024H1占比达14.1% [4][5] - 近年来营收稳中向好,业务毛利率整体提升,新显示业务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 [6][8][12] - 持续推进全球化发展,海外收入贡献度较高,2023年国外收入占比达50% [10][11] - 2023年营业收入536.1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83.89亿元,智慧显示终端收入412.57亿元,新显示新业务收入65.17亿元,其他主营业务收入6.16亿元,其他业务收入52.26亿元 [15] - 2023年国内收入236.43亿元,国外收入247.47亿元 [15] 全球彩电市场发展情况 - 全球彩电出货规模稳定,LCD出货量占比高但有下降趋势,OLED出货量呈上升趋势 [17][20] - LCD TV面板月度价格走势在2015 - 2023年主要有三个阶段呈现下跌态势 [21] - 2024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厂出货量市占率中,京东方占25.2%,华星光电占20.3%,夏普占15.3%等 [24] - 2010 - 2024年全球LCD面板产能分布中,中国大陆占比逐渐提升 [25][26] 我国彩电发展情况 - 中国政策支撑下,彩电内销零售量降速收窄,大屏化升级推动国内彩电销售额稳步回升 [28][31] - 2021 - 2024年中国彩电市场mini LED电视市场渗透率提升,2024年海信系销量份额较高 [29][32] 公司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53615.56|57188.94|62727.56|68876.24| |营业成本(百万元)|44534.02|47579.00|56840.55|52119.98| |净利润(百万元)|2549.80|2597.54|3012.92|3585.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095.85|2129.98|2470.59|2939.70| |EPS(元)|1.61|1.63|1.89|2.25| |毛利率|16.94%|16.80%|16.91%|17.47%| |净利率|3.91%|3.72%|3.94%|4.27%| |ROE|11.09%|10.75%|11.09%|11.66%| |ROIC|7.32%|9.26%|9.64%|10.22%| |资产负债率|44.06%|42.17%|41.51%|40.38%|[37]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通信算力降本增效,Deepseek变与不变
中国银河· 2025-02-21 21: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DeepSeek模型通过创新变革实现降本增效,加速AI应用与硬件普及,推理算力成本降低推动应用增长,中长期有望形成大模型从训练到应用端的繁荣共赢局面,带动通信行业算力相关方向高景气,加速国产化进程 [2] - 高端算力资源仍是必需,运营商对算力底座的投资与应用端普及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产业链云业务盈利能力改善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算法提升带动应用发展,Deepseek变中取胜 DeepSeek:从硬件算力竞赛到算法效率革命的拓展 - 大模型是AI行业核心,但规模扩张带来成本增加,制约广泛应用 [8] - DeepSeek通过算法优化降低训练成本,其R1模型性能超越美国领先公司,成本仅为OpenAI同类模型的十分之一,推理成本低至每百万Token 0.14美元 [10] - DeepSeek在算法和系统软件层次创新,采用新的MoE架构和精细化系统工程优化,为AI行业发展树立新标杆 [16] DeepSeek引领AI成本革命,算法突破促进算力需求正向循环 - DeepSeek引发国内外大模型厂商竞争,OpenAI推出o3 - mini,阿里云调整模型价格,行业竞争加剧 [19] - DeepSeek的成本突破使行业对算力的依赖发生“结构性”变化,算力需求从预训练端转移到推理端,进入“算法进步→模型复杂化→硬件升级”的正向循环 [20] - 大模型成本优化与算力需求相互成就,高资源使用效率可能增加算力总消耗量,定价走低有望促进商业化落地,盘活全球AI应用及算力发展 [22] DeepSeek带来的变与不变:运营商、光模块等板块高景气有望延续 - DeepSeek强化国产算力产业链,支持华为昇腾平台,为AI生态提供自主多元化方案,助力本土芯片厂商商业化落地 [24] - DeepSeek提升中国AI国际影响力,开源模式激活长尾市场,吸引全球开发者,推动AI走向千行百业 [25] - DeepSeek降低推理侧成本,加速训练侧迭代和应用场景落地,带动通信行业相关方向高景气,维持对运营商、光芯片、光模块的推荐 [26] 运营商接入DeepSeek,第二成长曲线蓬勃发展 国企改革深化,运营商资本开支向智算转型 - 国央企改革深化,运营商作为重要主体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28] - 运营商资本开支结构向算网倾斜,完善AI智算能力布局,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在2024年有不同的资本开支计划和智算能力提升目标 [29][32] 算力部署持续增加,运营商接入DeepSeek降本增效 - 政策推动运营商发展智能算力,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发展人工智能,提出相关规划和要求 [33] - 三大运营商云业务与DeepSeek深度对接,中国电信实现全栈国产化推理服务落地,中国移动全面上线,中国联通实现多场景深度对接 [40] - 大模型重心从预训练转移到后训练,推理端算力规模有望提升,运营商投资与应用端普及形成良性循环,新兴业务收入增长,带动AIDC增速回暖 [41][44] 光通信景气度持续,DeepSeek推动需求高增 高速率光模块需求无虞,硅光加深光模块技术护城河 - 未来5年数通市场增长驱动力来自400G以上高速率光模块需求,全球云计算服务商推动光模块向更高端产品迭代升级,LightCounting预测400G + 市场将扩张 [49] - 高速光模块应用导致网络设备功耗增加,硅光技术融合光电处理,未来有望凭借工艺、规模和成本优势迎来产业机遇 [54] 训练侧光模块持续升级,DeepSeek提升光模块行业整体景气度 - LPO和CPO技术在功耗及成本上有优势,LPO适合短距离应用,CPO出货预计2024 - 2025年商用,2026 - 2027年规模上量 [57] - 光电子器件中MTP、MPO等产品需求增长,相关企业受益;数据中心光口演进带动光传送设备需求,部分企业有望发展;TSV技术对提升硅光芯片封装技术重要,相关企业有望发挥作用 [62][63] - DeepSeek对光模块行业利好,推理端算力增加使低速率光模块出货量增长,训练侧算力模型迭代刺激高端光模块需求 [64] 后训练增长有望带动光芯片需求增长,国产化进程加速 - 光芯片是光模块核心器件,分为激光器芯片及探测器芯片,不同类型芯片应用场景不同 [66] - 光芯片市场规模持续提升,2023年全球光芯片市场规模约27.8亿美元,中国约为137.62亿元,预计2024年分别达到31.7亿美元和151.56亿元,推理侧算力部署和国产化进程加速有望带动行业增长 [67] DeepSeek推动AIDC行业加速发展、供需改善 我国智能算力崛起,软硬件自主可控能力有望显著提升 -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稳步增长,2019 - 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约11.9%,2023年规模约56万亿人民币,占GDP比重约44% [73] - 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资活跃,2023年投资额突破193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10.5%,投资主要集中在硬件领域 [76] - 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市场规模增长显著,2023年约675亿美元,预计2028年跃升至5160亿美元,中国生成式AI市场潜力大,预计2028年应用市场规模突破3800亿元人民币 [83][84] 政策支撑高性能智算发展,DeepSeek推动AIDC上架率及需求双增 - 高性能智算资源是大模型产业发展基石,全球主要国家出台扶持政策,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长快,预计2026年达到145EFLOPS,占比36.7% [90] - 中国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依赖海外厂商,预计2028年芯片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人民币,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达2582亿元人民币 [95] - 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增长,2023年中国约692亿人民币,未来需求将持续扩大;数据中心机架数量预计2025年达到1400万台,云服务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到21404亿人民币 [96][102] 投资建议:关注运营商、光通信、AIDC产业链 - 建议关注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光模块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光迅科技、华工科技等;光芯片源杰科技、仕佳光子等;AIDC相关光环新网、数据港等 [5]
南向资金与国际资金结构同频还是分歧?
中国银河· 2025-02-21 18:56
核心观点 - 2025年内外部环境利于港股市场持续转暖,中国或迎来科技创新驱动与资金流入的共振窗口期,港股市场在估值中枢修复与盈利预期改善的双轮驱动下,或具备较大的收益空间 [2] 港股资金面 投资者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2月14日,港股市场中,港股通、中资中介机构、香港本地中介机构、国际中介机构持股市值占比分别为10.7%、8.2%、3.2%、43.3%,四类中介机构合计占比65.3%,其余34.7%由个人投资者、公司法人、政府等持有 [2][6] - 与2020年末相比,2025年2月14日,港股通、中资中介机构、香港本地中介机构持股市值占比分别上升6.2、0.7、0.5个百分点,国际中介机构持股市值占比下降2.4个百分点 [2][6] - 行业层面,截至2025年2月14日,国际中介机构在非必需性消费业、资讯科技业持股市值占比超50%,在7个行业占比超30%且高于其他中介机构;港股通在能源业、电讯业持股市值占比高于其他中介机构;中资中介机构在4个行业持股市值占比超10%且仅低于国际中介机构;香港本地中介机构在原材料业持股市值占比最高为9.9%,在各行业占比均低于其他三类中介机构 [8][9][10] 投资者资金流向 - 估算结果显示,2024年港股通资金全年累计净流入约7971亿港元,国际中介机构全年累计净流出约6205亿港元,中资中介机构、香港本地中介机构全年累计净流入额分别为210亿港元、210亿港元 [19][20] - 2025年1月份,港股通、中资中介机构、香港本地中介机构分别净流入1194亿港元、200亿港元、20亿港元,国际中介机构净流出1336亿港元;截至2月14日,2月份港股通净流入约307亿港元,国际中介机构净流入约182亿港元,中资中介机构、香港本地中介机构分别净流出约344亿港元、78亿港元 [20] - 2024年港股通资金净流入所有行业,前三为金融业、非必需性消费业、资讯科技业;国际中介机构资金仅净流入医疗保健业,净流出其余行业 [25] - 2025年1月,港股通资金继续净流入所有行业,净流入资讯科技业、金融业金额较大;国际中介机构仅资金净流入医疗保健业,净流出其余行业 [29] - 截至2025年2月14日,2月港股通资金净流入9个行业、净流出3个行业,净流入非必需性消费、金融业金额较大,净流出资讯科技业;国际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入资讯科技业,小幅净流入医疗保健业和能源业,净流出其余9个行业 [29] 南向资金流向解析 南向资金持股结构 - 南向资金在港股市场成交额及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2024年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481.94亿港元,占港股总成交额的36%左右;2014 - 2024年底,港股通资金累计净流入36978亿港元,2024年净流入约8079亿港元,约82%的交易日净流入 [33] - 港股通在港股市场影响力逐年增大,持股市值占比从2020年末的4.5%升至2024年末的10.3%;行业层面,持股市值占比较高的三个行业依次是能源业、医疗保健业、电讯业,较低的是综合企业、地产建筑业、非必需性消费业 [35][37] - 2020年以来,港股通较为青睐金融业、资讯科技业、非必需性消费业,2024年末三者合计占港股通持股总市值约59%;港股通重仓行业与港股市值分布相似,2024年末超配金融业、资讯科技业等8个行业 [38][39][44] 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的原因 - 港股通持股市值占比变化与行业指数市场表现正相关,能源业、电讯业等行业持股市值占比升幅大且涨跌幅平均值靠前,必需性消费业、地产建筑业持股市值占比上升幅度小且跌幅靠前 [51] - A股相对H股存在溢价,长期来看恒生指数波动比沪深300指数大,2021 - 2024年恒生指数跑输沪深300指数,2024年末恒生AH股溢价指数较2020年末上升3.24点,截至2025年2月14日,最新AH溢价指数处于2015年以来51.4%分位 [52] - 港股相对10年期中国国债的风险溢价较高,截至2025年2月14日,恒生指数PE为10.15倍,风险溢价率为8.2%,处于2010年以来81%分位;2025年将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市场利率有望下行,促进南向资金流入 [67] 外资流向解析 外资持股结构 - 国际中介机构在港股市场影响力长期较高,2020 - 2024年持股市值占比先升后降,2024年降至42.7%仍处主导地位;行业层面,持股市值占比较高的三个行业依次是非必需性消费业、资讯科技业、必需性消费业,较低的是电讯业、能源业、综合企业 [70][71] - 2020年以来,国际中介机构较为青睐非必需性消费业、资讯科技业、金融业,2024年末三者合计占持股总市值约75%;按市值分布,2024年末超配非必需性消费业、资讯科技业,低配金融业及其余9个行业 [72] - 2020年末至2024年末,国际中介机构总体减持港股,可能与港股市场在全球主要权益指数中表现相对居后有关,2021 - 2024年港股三大指数年均涨跌幅落后于同期美股、欧洲股市等 [75] - 2020年以来,国际中介机构持股市值占比变化与行业股指涨跌幅无明显关系,其持股市值占比总体下降或受美债收益率上升影响较大,美债收益率上升促进外资流出港股市场 [79] 外资流向展望 - 美国2024年四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初值增长2.3%不及预期,全年GDP增速2.8%略低于2023年,但经济增长仍保持稳健,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强劲支出 [84] - 1月份,美国制造业景气度上升,非制造业景气度下降,但均处于扩张区间;就业市场韧性仍存;1月通胀意外上升,交易员预计美联储将减少政策宽松力度,下次降息时间从9月调整至12月 [89][93][96] - 当前美国经济通胀下降速度慢于预期,劳动力市场保持韧性,导致美联储降息节奏或放缓,港股作为离岸市场,流动性受制于美联储降息节奏 [99] 港股投资展望 - 2025年以来港股领涨全球,截至2月14日,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较2024年末分别上涨12.76%、23.68%、14.29% [104] - 行业层面,截至2月14日,2025年以来港股8个行业上涨、4个行业下跌,非必需性消费、资讯科技业、医疗保健业涨幅居前,公用事业、综合企业、能源业、必需性消费收跌 [107] - 2025年2月以来,港股市场成交额快速上升,截至2月14日,2月日均成交额2398亿港元,较1月份上升超900亿港元,卖空金额占成交额比例呈下降趋势,看多情绪上涨 [111] - 当前港股在全球权益指数中估值处于中低水平,截至2月14日,恒生指数PE为10.15倍,处于2010年以来55%分位数水平,PB为1.07倍,处于2010年以来33%分位数水平;恒生综合行业估值分化较大 [116] - 2025年政策预计总体积极有为,中央加杠杆力度增大,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力度加大,有望带动上市公司业绩回升 [121] - 受假期因素影响,1月份中国制造业景气度下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综合PMI产出指数均下降但仍高于临界点;1月份中国通胀小幅回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2025年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3% [122][127][129] - 2025年美国开启新一轮关税加征,中国也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全球避险情绪升温,带动贵金属价格飙升 [133][134]
金融行业深度报告:Deepseek冲击波:AI赋能下的金融行业重构及变革
中国银河· 2025-02-21 16: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业推荐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江苏银行、常熟银行、北京银行 [53][54] - 非银行业推荐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东方财富、东方证券、中国人保、中国太保、中国平安 [56][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对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大意义,DeepSeek的发布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突破,金融行业与人工智能适配性强 [5][6][8] - 银行业中小行率先布局DeepSeek,但全面应用面临数据安全、模型可解释性、合规、人才等挑战,其在银行业经营中有多种潜在应用场景 [10][18][20] - 证券行业人工智能推动结构性变革,DeepSeek冲击下国内券商加速AI应用落地,AI发展带来财富管理、人才需求变化及风险监管等挑战 [27][28][33] - 保险行业正迈向数智化发展新征程,AI成为重塑盈利模式的关键驱动力,重塑底层逻辑解锁盈利新契机,DeepSeek带来机遇和挑战 [37][44][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I赋能,金融行业数字化加速发展 - 人工智能是重要驱动力量,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其战略布局,我国出台多项相关规划推动其发展 [5][7] - DeepSeek发布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突破,其低廉训练成本和不相伯仲的模型性能给全球科技界和金融市场带来冲击 [6] - 金融行业与人工智能适配性强,在行业趋势、数据基础、技术需求方面都适合应用人工智能 [8] 银行业:中小行率先布局,全面应用面临挑战 部分银行已部署DeepSeek,先行者多为城农商行 - 多家银行引入DeepSeek模型,短期在业务流程、客户服务尝试,中长期可能重塑经营方式等,涉及江苏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 [10][11] - 先行者多为中小银行,体现DeepSeek技术优势带来成本和技术门槛下降,为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提供弯道超车机会,头部银行具备自行研发大模型的优势 [11][13] DeepSeek在银行业经营中的潜在应用场景 - AI赋能想象空间大,有望重塑业务模式和价值链,可应用于信贷、财富管理等多个领域,实现降本增效和精准营销等 [18][20][21] - 数据安全、模型可解释性、合规、人才等因素短期制约AI大范围应用推广 [20] 证券行业:打造智能化服务“新引擎” 人工智能推动证券行业形成深层次的结构性变革 - 人工智能推动证券行业形成深层次结构性变革,赋能头部券商提升竞争力,赋能中小券商形成差异化竞争路径 [27] DeepSeek冲击下国内券商加速推进AI应用落地 - DeepSeek“低成本+开源”优势让AI走向大众化路线,国内众多券商与DeepSeek合作探索AI在证券业务场景的深度应用 [28] - 目前DeepSeek在券商中的应用场景集中在智能投研、量化交易、客户服务等定制化AI解决方案 [30] AI加速发展带来的行业变化和挑战 - 财富管理覆盖范围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形成精准客户分类服务模式 [33] - 行业人才需求模式和专业能力要求发生较大变化,AI替代部分传统岗位,也产生新兴人才需求 [34] - AI技术加速更新迭代带来风险和监管、法律和合规、算法和技术等问题和挑战 [35] 保险行业:迈向数智化发展新征程 保险行业正站在迈向数字化发展新节点 - 国务院发布意见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提高数智化水平,保险行业正从“数字化”迈向“数智化”,AI是核心支撑 [37] - 保险理赔环节借助AI技术从传统模式迈向数字化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与客户满意度 [38] - 国内保险公司正通过融入大模型重塑业务流程,抢占数字化先机 [41] AI技术正成为重塑保险行业盈利模式的关键驱动力 - AI在销售环节驱动客户洞察与精准营销,在核保环节赋能风险精准评估,在理赔环节提升效率与准确性、降低成本,还为保险公司开辟新业务与盈利增长点 [44][45] AI重塑保险行业底层逻辑,解锁盈利新契机 - AI重塑保险行业底层逻辑,在产品设计、精准营销、理赔风控、健康管理、资产管理五大核心领域突破传统模式痛点,催生新商业模式和增长机会 [47][49] DeepSeek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DeepSeek推动AI大模型在保险行业应用深入,保险业接入场景丰富、数据优质,有望在数字化转型中收获巨大收益 [50] - 人工智能带来数据隐私和安全风险、就业结构变革挑战、操作风险等 [51] 投资建议 银行业 - 关注数字化程度高的国有大行,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 [53] - 关注财富管理业务优势突出的零售股份行,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 [53] - 关注优质城农商行,如江苏银行、常熟银行、北京银行 [53] 非银行业 - 关注综合实力强劲的头部券商,如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 [56] - 关注数字技术与传统业务融合发展较好的券商,如东方财富、东方证券 [56] - 关注科技融合发展较好的头部险企,如中国人保、中国太保、中国平安 [57]
“AI+”系列报告(交运篇):Deepseek冲击波:AI赋能交运行业新征程
中国银河· 2025-02-21 16: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是推动各行业变革的关键因素,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引领交通运输行业变革 [3][4] - AI在交通运输行业数字化基础上全方位赋能,通过车货匹配、无人驾驶、车路协同等手段重塑行业运作模式 [6] - 建议围绕数字货运等AI主线相关的物流行业细分赛道及标的,关注满帮、传化智联等 [4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Deepseek引领AI应用,交运行业变革正当时 - 人工智能融合多学科知识,致力于开发智能系统,让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在日常生活各行业广泛应用,在交通运输行业从自动驾驶、交通管理到物流优化都有高效赋能 [3] - 1月20日DeepSeek发布首个开源大模型DeepSeek - R1,实现技术突破,重新定义AI行业规则,人工智能是推动各行业变革的关键因素 [4] AI加速行业数字化、多重手段全面赋能 -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增长,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是国民经济总量重要贡献来源和物流行业发展重要驱动力量,推动经济发展格局完善 [5] - AI全方位赋能交通运输业,通过车货匹配、无人驾驶、车路协同等手段重塑行业运作模式 [6] 车货匹配:AI技术驱动车货信息精准匹配,实现动态实时匹配机制 - 我国公路货运占主体地位,但面临成本高、效率低问题,2023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8.2万亿元,占GDP达14.4%,2021年部分货车车型平均空驶率较高,公路货运降本增效需求提升 [8] - 传统车货匹配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AI借助大数据分析构建精准供需画像,引入AI匹配系统可减少空驶里程和等待时间,提高满载率和运输效率 [13][15] - AI能实时监控货物和运力状态变化,建立动态匹配模型,计算最优匹配方案,减少闲置时间,降低货运成本,创造经济价值 [18] 无人驾驶:AI驱动运输效率飞跃式提升,构建最佳路径规划 - AI赋能无人驾驶技术,使其实现质的飞跃,可实现全天候运行,提高园区、港口货物周转效率,节省仓储和时间成本 [22] - 无人驾驶技术依赖AI进行路径规划和决策,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数据实时分析,精准感知环境,降低事故率,增强运输安全性 [23] 车路云协同:开启智能交通,创新增长引擎 - 智能网联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关键方向,AI赋能车路云协同是智慧交通发展必然趋势,中国提出“车路云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战略支撑 [25] - 车路云协同通过车联网技术构建高效信息交互网络,可实时更新算法,差异化处理路况信息,满足多样化场景需求,弥补单车感知不足 [26] - 在不同场景下车路云协同有不同应用,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高速公路提高安全性和通行效率、园区物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 [29] - 中性预期情景下,预计2025年、2030年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为7295亿元、25825亿元,推动经济增长 [31] 相关标的:满帮集团 -- AI赋能的货运平台 - 满帮集团由“运满满”与“货车帮”合并而成,定位为中国领先数字货运平台,覆盖全国多地,利用新技术打造智慧物流生态平台 [32] - 2023年满帮集团营业收入84.26亿元,83.6%来自货运匹配服务,16.4%来自增值服务,同比增长25.28%,营业成本36.93亿元 [32] - 满帮集团采用信息撮合与无车承运人两种模式,打通双边付费模式,核心业务为货运经纪、交易服务、货主会员收入以及增值服务,2024年Q1四类业务收入份额分别为42.5%、30.5%、9.4%以及17.6% [36] - 2024年第三季度,平均每月约284万货主在满帮平台发布发货订单,过去12个月有406万货车司机完成发货订单,第三季度在FTA平台促成5190万个订单履行 [39] - 我国数字货运市场玩家众多,头部竞争激烈,满帮等龙头公司份额优势显著,前端营销、中台技术、后台服务能力是决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45] - 满帮集团核心业务为货运配对服务和增值服务,货运配对服务包括货运挂牌、经纪、在线交易服务,增值服务满足托运人和卡车司机基本需求,提高粘性和参与度 [47] 投资建议 - 在AI加速发展带来的交通运输行业变革机遇下,建议围绕数字货运等AI主线相关的物流行业细分赛道及标的,推荐关注满帮(YMM.N)、传化智联(002010.SZ)等 [48]
“AI+”系列报告(汽车篇):DeepSeek冲击波:AI赋能智能化趋势提速
中国银河· 2025-02-21 15: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DeepSeek在硬件条件有限时提高训练效率、缩减算力成本、提升模型性能,在智能驾驶层面降低车端和云端成本,其开源特性利好中小厂商或智驾刚发力厂商。2025年1月20日发布的R1模型性能比肩OpenAI o1,为汽车智能化带来新启示,有望推动智能化转型提速 [5] - 在智能驾驶方面,DeepSeek-R1创新算法架构可提升训练效率、降低成本,推动“智驾平权”,但对产业竞争格局影响小;其蒸馏技术可优化算力协同;冷启动数据+无监督强化学习训练模式可降低标注成本、提升泛化能力;还可用于VLM模型开发降本增效 [5][23][40] - 在智能座舱方面,DeepSeek-R1适配需求,吸引众多车企接入,有望提升体验,且更深入应用多模态能力可继续升级体验,互联网和芯片厂商参与将进一步优化体验 [5][61][63] - 投资建议上,整车推荐比亚迪、赛力斯等,受益标的有吉利汽车等;零部件推荐德赛西威、伯特利等,受益标的有比亚迪电子等 [5][7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智能驾驶:带来技术启发,推动“智驾平权”加速 - DeepSeek-R1多模态扩展后性能比肩GPT - 4o,适配智能驾驶系统,其算法架构创新为技术进步提供参考 [23] - 创新算法架构提高训练效率、降低成本,为智能驾驶系统研发提供借鉴,有望提升第二梯队车企高阶智驾能力,推动“智驾平权”和高阶智驾渗透率上升,但对产业竞争格局影响小 [24][30][39] - 蒸馏技术应用有望降低车端算力需求,实现云端与车端算力更优协同,对云端算力提出更高要求,巩固头部车企技术护城河 [40][44] - 冷启动数据+无监督强化学习训练模式为智能驾驶系统训练提供新思路,有望降低标注成本、提升泛化能力,结合多模态构建世界模型可提升系统性能 [46][49] - DeepSeek-R1可用于VLM模型开发,为智能驾驶系统降本增效,VLM模型应用扩大有望推动更多企业尝试其技术 [54][57] 智能座舱:车企陆续接入,智能座舱体验有望提升 - DeepSeek-R1适配智能座舱需求,吸引吉利、极氪等众多车企接入,主要应用于智能座舱,有望提升体验 [61][62] - 智能座舱存在多模态信息,更深入应用DeepSeek多模态能力可继续升级体验 [63] - 互联网、芯片厂商等积极参与智能座舱,DeepSeek-R1将进一步优化体验 [66] 投资建议 - DeepSeek-R1创新算法架构为汽车智能化提供参考,主机厂和Tier1可借此提升性能、降低成本,加速智能化趋势,推荐整车比亚迪、赛力斯等,零部件德赛西威、伯特利等;受益标的整车有吉利汽车等,零部件有比亚迪电子等 [70]
哔哩哔哩-W:2024Q4业绩点评:盈利能力不断改善,社区生态持续繁荣-20250221
中国银河· 2025-02-21 14: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营收77.34亿元同比增21.8%,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经调整后净利润4.52亿元,连续两季度非公认会计准则下盈利,2024全年营收268.32亿元同比增19.1%,经调整后净利润 -0.39亿元同比收窄98.9% [6] - 游戏业务2024全年收入56.10亿元同比增39.5%,新游《三国:谋定天下》表现好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广告业务2024全年收入81.89亿元同比增27.7%,产品优化和效率提升带动增长,社区商业化加深释放价值 [6] - 2024第四季度DAU和MAU分别为1.03和3.40亿,日均用户使用时长99分钟,社区生态蓬勃发展,精品内容供给维持用户黏性利于长线运营 [6] - 2024新游上线亮眼,广告等高毛利业务增长带动营收,三、四季度经调整归母净利润扭亏,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6.8%/7.8%/6.1%,达313.40/338.00/358.73亿元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6,832|31,340|33,800|35,873| |收入增长率|19.1%|16.8%|7.8%|6.1%| |Non - GAAP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39|1,274|3,564|5,468| |毛利率|32.7%|39.1%|41.4%|43.9%| |P/S|2.24|1.92|1.78|1.68| |Non - GAAP P/E|/|47.21|16.87|11.00|[2] 市场数据(2025 - 02 - 20) - H股收盘价(港元):154.80 - 恒生指数:22,576.98 - 总股本(万股):42,126 - 总市值(亿港元):652 [4]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19,756|23,120|28,537|34,771| |现金|10,249|12,782|19,362|25,846| |应收账款及票据|1,227|2,133|2,066|2,093| |存货|0|336|414|371| |其他|8,280|7,869|6,696|6,462| |非流动资产|12,942|11,390|10,197|9,372| |固定资产|589|446|319|178| |无形资产|5,926|4,635|3,547|2,425| |其他|6,427|6,309|6,331|6,768| |资产总计|32,699|34,510|38,735|44,143| |流动负债|14,763|15,624|16,894|17,935| |短期借款|1,572|1,685|1,858|2,000| |应付账款及票据|4,801|4,819|5,099|5,208| |其他|8,390|9,120|9,937|10,726| |非流动负债|3,832|3,832|3,832|3,832| |长期债务|3,264|3,264|3,264|3,264| |其他|568|568|568|568| |负债合计|18,595|19,456|20,726|21,766| |储备|14,108|15,055|17,998|22,348|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4,108|15,055|17,998|22,348| |少数股东权益| - 4| - 1|11|29| |股东权益合计|14,104|15,054|18,009|22,377| |负债和股东权益|32,699|34,510|38,735|44,143|[7]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26,832|31,340|33,800|35,873| |其他收入|0|0|0|0| |营业成本|18,058|19,089|19,797|20,136| |销售费用|4|5,328|5,239|5,022| |管理费用|0|2,664|2,535|2,332| |研发费用|3,685|4,074|4,056|3,946| |财务费用| - 346| - 544| - 603|221| |除税前溢利| - 1,400|980|3,046|4,503| |所得税| - 37|29|d1|135| |净利润| - 1,364|950|2,955|4,368| |少数股东损益| - 17|4|12|17| |归母净利润| - 1,347|947|2,943|4,350| |Non - GAAP归母净利润| - 39|1,274|3,564|5,468|[7]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 - 992|27|4,724|5,673| |净利润| - 1,367|947|2,943|4,350| |少数股东权益| - 3|4|12|17| |折旧摊销|1,010|758|543|674| |其他| - 632| - 1,682|1,226|632| |投资活动现金流|1,563|2,605|1,900|889| |资本支出|667|676|672|589| |其他投资|896|1,929|1,228|300| |筹资活动现金流|517| - 99| - 44| - 78| |现金净增加额|1,088|2,533|6,580|6,484| |营业收入增长率|19.10%|16.80%|7.85%|6.13%| |毛利率|32.70%|39.09%|41.43%|43.87%| |销售净利率| - 5.02%|3.02%|8.71%|12.13%| |Non - GAAP ROE| - 0.28%|8.46%|19.80%|24.47%| |资产负债率|56.87%|56.38%|53.51%|49.31%| |净负债比率| - 38.38%| - 52.03%| - 79.07%| - 91.98%| |流动比率|1.34|1.48|1.69|1.94| |速动比率|1.33|1.45|1.66|1.91| |总资产周转率|0.81|0.93|0.92|0.87| |应收账款周转率|19.16|18.66|16.10|17.25| |应付账款周转率|3.95|3.97|3.99|3.91| |Non - GAAP每股收益| - 0.09|3.02|8.46|12.98| |每股经营现金流|0.00|0.06|11.21|13.47| |每股净资产|33.49|35.74|42.72|53.05| |Non - GAAP P/E|/|47.21|16.87|11.00| |P/B|4.26|3.99|3.34|2.69| |P/S|2.24|1.92|1.78|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