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联洋智能控股(01561.HK)6月20日收盘上涨54.02%,成交342.38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6-20 16:31
机构评级方面,目前暂无机构对该股做出投资评级建议。 行业估值方面,软件服务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10.84倍,行业中值-2.26倍。联洋智能控股市盈 率-0.33倍,行业排名第147位;其他驴迹科技(01745.HK)为3.63倍、京投交通科技(01522.HK)为 3.88倍、黄河实业(00318.HK)为3.91倍、自动系统(00771.HK)为4.08倍、禅游科技(02660.HK)为 4.67倍。 资料显示,联洋智能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主要附属公司从事提供大数据服务、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务以及 制造及买卖液态涂料及粉末涂料。 6月20日,截至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上涨1.26%,报23530.48点。联洋智能控股(01561.HK)收报0.134 港元/股,上涨54.02%,成交量2400.8万股,成交额342.38万港元,振幅135.63%。 最近一个月来,联洋智能控股累计涨幅81.25%,今年来累计跌幅33.59%,跑输恒生指数15.84%的涨 幅。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联洋智能控股实现营业总收入1.56亿元,同比减少70.04%;归母 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减少373.7 ...
密迪斯肌(08307.HK)6月20日收盘上涨11.84%,成交2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6-20 16:31
市场表现 - 6月20日恒生指数上涨1 26%至23530 48点 密迪斯肌股价上涨11 84%至0 17港元/股 成交量13 2万股 成交额2万港元 振幅16 45% [1] - 最近一个月公司股价累计下跌9 52%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 33% 跑输恒生指数15 84%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9月30日 公司营业总收入2014 06万元 同比减少9 05% 归母净利润-183 33万元 同比改善4 24% [1] - 毛利率82 16% 资产负债率88 7% [1] 行业估值 - 医疗保健设备和服务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20 99倍 行业中值0 36倍 [1] - 公司市盈率-20 39倍 行业排名第68位 同业公司市盈率对比:巨星医疗控股0 33倍 京玖康疗0 38倍 永胜医疗4 39倍 环球医疗4 51倍 瑞慈医疗5 15倍 [1] 公司业务 - 公司为香港医学皮肤护理服务提供商 创立于2000年 在香港运营两间Medicskin中心 专注皮肤病治疗及外观改善服务 [2] - 核心服务包括暗疮 色斑 湿疹等皮肤病治疗 以及嫩肤 面部轮廓塑造等美容疗程 [2] - 目前拥有6名医生 中心位于中环和尖沙咀核心商业区 计划通过新增中心扩展业务 [2] 重大事项 - 2025年6月23日将披露2024财年年报 [3]
德泰新能源集团(00559.HK)6月20日收盘上涨39.71%,成交200.43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6-20 16:31
市场表现 - 6月20日恒生指数上涨1 26%至23530 48点 德泰新能源集团股价单日上涨39 71%至0 19港元/股 成交量1185 53万股 成交额200 43万港元 振幅76 47% [1] - 公司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12 4% 但年内累计跌幅21 39% 跑输恒生指数15 84%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财报显示 公司营业总收入1312 01万元 同比增长2 31% 归母净利润567 38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111 23% [1] - 毛利率达45 07% 资产负债率维持在较低水平的12 37% [1] 行业估值 - 旅游及消闲设施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39 55倍 行业中值为-0 72倍 德泰新能源集团市盈率为-7 05倍 行业排名第83位 [1] - 可比公司市盈率数据 其他易站绿色科技0 29倍 LET GROUP 0 7倍 嘀嗒出行1 09倍 OKURA HOLDINGS 1 19倍 陆庆娱乐1 34倍 [1]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酒店业务 酒类业务 基金及上市证券投资 提供借贷服务 近年拓展亚太地区酒店管理业务 北海道度假村项目成为地产投资组成部分 [2] - 公司采取多元化发展战略 注重成本控制 旨在为股东提供稳定回报 [2]
广联科技控股(02531.HK)6月20日收盘上涨26.24%,成交793.16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6-20 16:31
6月20日,截至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上涨1.26%,报23530.48点。广联科技控股(02531.HK)收报18.76 港元/股,上涨26.24%,成交量48.5万股,成交额793.16万港元,振幅24.9%。 行业估值方面,软件服务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10.84倍,行业中值-2.26倍。广联科技控股市盈 率113.52倍,行业排名第56位;其他驴迹科技(01745.HK)为3.63倍、京投交通科技(01522.HK)为 3.88倍、黄河实业(00318.HK)为3.91倍、自动系统(00771.HK)为4.08倍、禅游科技(02660.HK)为 4.67倍。 资料显示,广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于2012年在深圳成立并设立总部,是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蓬勃发 展的背景下,专注于为车企及服务门店、车主用户等提供数字化软件、数据及用车增值服务的智能网联 数字化服务提供商。随着数据成为驱动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性因素,创业十二年来,广联科技 目前已成功探索出数据要素在智能网联领域实现价值变现的落地路径,在数据要素化、数据产品化及产 品商业化环节中已经研发沉淀多年。广联科技通过数十项已获发明专利的数据算法 ...
敏实集团 · 深度 | 真正的全球化拐点向上,股东回报回升【天风汽车】
新浪财经· 2025-06-20 16:18
核心观点 - 公司当前处于资本开支下行、经营杠杆释放的盈利拐点阶段,ROE和毛利率同步改善 [1] - 电池盒业务成为最大增量来源,受益欧洲新能源车销量拐点,同时机器人业务布局四大产品线 [1] - 公司已完成全球化布局,在14个国家拥有77家工厂,具备本土化运营优势 [3]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CAGR达20%,电池盒业务CAGR达33% [6] 资本开支与盈利拐点 - 2021-2023年每年额外资本开支20亿元,2024年降至4亿元,资本开支拐点显现 [2] - 2024年收入增速13%,毛利率提升至28.94%,ROE通过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双升实现回升 [2] - 2023年自由现金流转正达4.55亿元,2024年重启分红,股利支付率恢复至20% [36] 全球化布局 - 公司在全球14个国家拥有77家工厂,采用"中心+卫星工厂"模式平衡交付与盈利 [3] - 2024年收入分布:中国40%、欧洲27%、美洲24%,对美直接出口不足4% [18] - 具备应对关税风险能力,可通过墨西哥、泰国等地工厂优化北美运营成本 [18] 电池盒业务 - 2024年收入53.38亿元(占比23%),同比增长51%,毛利率从21年10.7%提升至24年21.4% [4][25] - 欧洲市场为核心增长点,2024年欧洲新能源车销量294万辆,2035年燃油车禁售政策推动需求 [46] - 技术路线以铝合金挤压成型为主,模具成本3-20万元,显著低于压铸方案 [48] - 2023年国内市占率15%-19%,位居行业第一梯队 [49] 机器人业务 - 与智元战略合作四大产品线:智能外饰与电子皮肤、一体化关节、肢体结构件及无线充电 [5] - 已开发全齿轮直驱方案,为国内4家客户送样,预计2025年样件收入达百万元级 [5] - 合作重点包括触控交互、温度调节、环境感知等技术,提升机器人交互体验 [54] 传统业务表现 - 金属饰条:2024年收入54.9亿元,毛利率27.8%,保持稳定增长 [37] - 塑件:2024年收入58.7亿元,毛利率25.1%,拓展智能外饰集成产品 [39] - 铝件:产品获戴姆勒、宝马等认可,毛利率维持在33-34%区间 [4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271/321/380亿元,归母净利润27.2/31.9/37.4亿元 [6] - 电池盒业务预计2030年收入达300亿元,CAGR 33% [6] - 2024年毛利率28.9%,预计2025-2027年维持在28.6-29%区间 [60]
港股收盘:恒生指数涨1.26%,泡泡玛特跌逾3%
快讯· 2025-06-20 16:14
港股今日高开高走,科技股、金融股多数反弹,恒生科技指数涨0.88%,中国人寿涨超4%,舜宇光学科 技涨近4%;泡泡玛特收跌超3%,盘中一度跌超6%,连续两日走低。 ...
海底捞解锁企业公益新形式:社会需求驱动型模式
搜狐财经· 2025-06-20 16:12
社会需求驱动型发展模式 - 公司将火锅桌延伸到社会需求层面 重新定义商业与公益的共生关系 [1] - 通过"文化IP+产业赋能"双轮驱动模式 形成"产品创新-文化传播-经济反哺"闭环 [2] - 将餐饮场景转化为城市公共服务网络节点 让商业空间承载社区温度 [3] 非遗活化与乡村振兴 - 帮助贵州苗乡"鱼酱酸"走向全国 通过上千家门店触达亿万消费者 [2] - 派驻专人进行工艺帮扶 导入生产管理和食安管理经验 [2] - 大规模采购合作拉动当地经济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2] 城市公共服务创新 - 在门店等位区设立"暖'新'驿站" 提供微波炉 充电桩 饮水机等服务 [3] - 为环卫工人定制暖心礼包 [3] - 将门店打造为城市文明的"第三空间" [4] 教育支持与人才培养 - 在四川简阳创办学校 捐赠篮球架 书架等教育设施 [6] - 开展"山海青年"行动计划 聚合企校村三方资源 [6] - 通过组织联建和人才联育 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6] -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6]
港股收盘,恒指收涨1.26%,科指收涨0.88%,泡泡玛特(09992.HK)逆市跌3.6%。
快讯· 2025-06-20 16:11
港股收盘,恒指收涨1.26%,科指收涨0.88%,泡泡玛特(09992.HK)逆市跌3.6%。 ...
6月底关闭18家门店,莎莎国际全面退出中国内地线下市场
观察者网· 2025-06-20 16:03
莎莎国际退出中国内地线下市场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30日前关闭中国内地剩余18家线下门店,全面退出该市场,结束长达20年的内地线下零售业务 [1] - 2024/25财年中国内地线下渠道营业额同比大幅下滑38.2%至1.03亿港元,仅占内地总营业额的19.7% [1] - 关店核心原因包括租金成本高企、客流量持续下降及本土美妆品牌与电商平台的激烈竞争 [1]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25财年集团总营业额同比减少9.7%至39.42亿港元,净利润暴跌64.8%至7697万港元 [1] - 中国内地市场总营业额同比减少10.5%至5.21亿港元,表现疲软 [1] - 2024/25财年内已关闭14家内地门店,截至2025年5月31日又关闭9家 [1] 线上渠道表现 - 中国内地线上营业额微增0.6%至4.18亿港元,占内地总营业额的80.3%,占集团总线上营业额的58.4% [2] - 线上增速较上一财年显著放缓,反映竞争加剧 [2] - 公司通过社交媒体营销、直播带货及微信小程序等数字化工具加强消费者互动 [2] 港澳及东南亚市场表现 - 港澳市场营业额同比微跌8.1%至28.1亿港元,但跌幅较上半年显著收窄 [2] - 东南亚市场线上销售增长12.9%,线下业务亦保持增长 [2] - 公司计划加大在港澳及东南亚市场的投入,受益于旅客量回升及电商渗透率提升 [2] 公司未来策略 - 关闭内地线下门店旨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集中资源于线上渠道及核心市场 [1] - 公司维持稳定股息政策以增强投资者信心 [2] - 未来增长依赖线上渠道和核心市场的深耕 [2]
Labubu价格崩了!我替泡泡玛特捏了把汗
搜狐财经· 2025-06-20 15:54
核心观点 - Labubu成为新消费时代商业变革最成功案例 撬动衍生商品市场[2][3] - 泡泡玛特商业模式围绕情绪价值构建 但面临泡沫化风险与市场波动[4][6][21] - 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IP运营 2024年四大IP营收均超10亿元[15] - 海外市场扩张迅猛 2024年海外营收50.7亿元 东南亚增速超600%[17] - 公司战略对标迪士尼 但IP生命周期管理存在挑战[15][16][19] IP运营与商业化 - Labubu初代藏品拍出108万天价 推动创始人成为河南首富[2][13] - IP衍生品形成完整商业生态 包括娃娃衣/保护套/展示盒等[3] - 2024年四大主力IP(THE MONSTERS/MOLLY/SKULLPANDA/CRYBABY)单IP营收均突破10亿元[15] - 签约超200位艺术家 但每年出圈IP数量有限 需持续投入资源维护[15] - IP运营模式结合"情感连接器+社交货币+文化载体"三重属性[5] 市场表现与风险 - 2024年6月18日股价达248.6港元/股 总市值3339亿港元接近历史高点[21] - Labubu 3.0预售补货400-500万件 二级市场价格暴跌引发黄牛抛售[4] - 市值波动剧烈 2021年2月曾达1500亿港元 经历三年低谷后反弹[21] - 杭州门店因消费者与黄牛冲突被迫关闭 暴露运营风险[4] - 市场分析指出股价存在明显泡沫风险 类比茅台泡沫历史[21] 海外扩张战略 - 2024年海外营收50.7亿元 东南亚市场同比增长超600%[17] - 采取"由近及远/线上到线下/代理转直营"的渐进式出海策略[17] - 截至2024年底海外门店达130家 2025年计划在欧美新增100家[17] - 借助BLACKPINK成员Lisa等明星效应打开泰国市场[9][17] - 首站选择韩国 通过线上渗透+线下打卡模式验证可行性[17] 商业模式分析 - 精准定位具有购买力的成年人 满足其童年玩具情结与社交需求[8] - 盲盒机制创造游戏化体验 刺激多巴胺分泌驱动非理性消费[11][13] - 通过社交媒体营销制造稀缺感 构建"审美围墙"效应[11] - 面临IP生命周期挑战 Molly/Skullpanda等曾红极一时但快速降温[16] - 对比迪士尼/万代 缺乏故事陪伴体系 依赖短期营销爆发[16] 行业趋势观察 - 新消费时代核心逻辑是销售"情绪解决方案"而非单纯商品[9] - 潮玩形成文化圈层 通过叠加文化符号强化情感连接[9] - 韩国/欧美等成熟市场竞争激烈 需本土化IP孵化能力[20] - 盲盒模式在部分市场引发争议 如伦敦抢购冲突事件[19] - 行业需警惕"集体性上瘾"现象 特别是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