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创优品能否在有爱马仕的商场站稳脚跟?
新浪财经· 2025-06-20 10:02
公司战略与门店布局 - 名创优品推出全新高端门店业态Miniso Space,选址南京德基广场,定位为现有门店矩阵中选品最高端的类型[1] - Miniso Space将聚焦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引入专供款、独家款及精品款产品,IP产品占比提升至80%,显著高于普通门店的20%-70%[1][6] - 公司计划在全球每年净增900-1100家门店,目标实现复合收入增长不低于20%,IP销售占比超50%[11] - 创始人叶国富提出IP运营方法论,强调签约独家IP、孵化自有IP及渠道掌控的重要性[5][6] 产品与IP策略 - Miniso Space重点销售自有IP产品如WAKUKU搪胶公仔(售价89元/个),同时引入迪士尼、三丽鸥、哈利波特等知名IP联名款[7] - 公司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加速扩张,IP开发成为未来重点,现有自有IP占比仍较低[6][11] - 泡泡玛特LABUBU系列2024年销售额达30.41亿元(同比+726.6%),刺激公司加码潮玩业务[6]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4年一季度营收44.27亿元(同比+18.89%),净利润4.163亿元(同比-28.56%),利润下滑因直营店占比提升及新业务投入[19] - Miniso Space单店需实现月营业额250-300万元(日均10万元)方可盈利,北京Miniso Land月均GMV达367万元,重庆门店达630万元[11][12] - 上海南京东路Miniso Land月销售额从1000万元(2023年10月)增至1200万元(2024年4-5月)[12] 行业趋势与竞争环境 - 奢侈品商场业绩分化:南京德基2024年销售额245亿元创新高,北京SKP或同比下降17%至220亿元[16] - 奢侈品集团LVMH 2024年总收入同比-2%,开云集团营收同比-12%,推动商场引入多元品牌吸引年轻客群[16] - 潮玩品牌入驻重奢商场成为新趋势,需通过差异化营销与高更新频率维持消费者粘性[14][15] 渠道与品牌升级 - Miniso Space门店设计由打造德基2000万元豪华卫生间的唯想国际操盘,强化"出片"与策展属性[7] - 公司计划在年销售额超100亿元的奢侈品商场开设5家Miniso Space,与香奈儿、爱马仕等品牌毗邻[17] - 通过大店策略优化门店结构,Miniso Land与Miniso Friends店型月GMV分别达1200万元和180-200万元[12]
中银国际:建议关注南向交易中部分活跃股票 包括阿里巴巴-W(09988)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6-20 10:02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银国际发布港股策略报告,香港金融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港股今年以来交易额 上升。截至今年6月18日,平均每日成交额达2,401亿港元,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108亿港元及2024年全年 的1,318亿港元。恒生科技指数2025年以来累涨16.7%。该行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南向交易中一些活跃股 票,包括:阿里巴巴-W(09988)、美团-W(03690)、中国移动(00941)、腾讯控股(00700)、中芯国际 (00981)及理想汽车-W(02015)。 该行指,香港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裕,隔夜拆借利率(HIBOR)接近零。尽管近几个月地缘政治风险上升, 但香港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足,有助于稳定股市并改善市场情绪。自今年5月初以来,香港金管局通过外 汇市场操作向银行系统注入约1,289亿港元流动性,银行业总结余从2025年5月2日的446亿港元大幅增至 6月18日的1,735亿港元。同时,隔夜拆借利率从5月2日的4.22%骤降至6月18日的0.01%,显示香港金融 市场流动性极为充裕。 此外,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在市场流动性上升的背景下蓬勃发展。据WIND数据,2025年迄今香 港股市IPO ...
香港竞争力与优势提升,港股互联网ETF(159568)高开高走,金山软件涨超2%
新浪财经· 2025-06-20 09:59
港股互联网ETF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20日,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上涨0.60%,成分股第四范式上涨2.97%,金山软件上涨2.30%,金山云上涨2.10%,金蝶国际上涨1.72%,网龙上涨1.57% [1] - 港股互联网ETF上涨0.67%,最新价报1.66元 [1] - 近1年净值上涨45.44%,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3.50% [2]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0.31%,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24.85%,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9.47%,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为100.00% [2] 香港竞争力 - 香港在《2025世界竞争力年报》中排名全球第三,较此前上升两位,是自2019年后首次重返前三名 [1] - 香港在经济表现、政府效率、营商效率及基础建设四方面竞争力提升 [1] - 在国家支持下,香港将继续深化与内地互联互通,推进金融创新与开放,提升金融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拓展科技市场与产业空间 [1] 港股互联网ETF产品特性 - 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在可比基金中费率最低 [3] - 近3月跟踪误差为0.050%,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3] - 跟踪的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为21.75倍,处于近1年10.57%的分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3]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成分 - 指数选取30家港股通范围内互联网相关业务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3]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7.23%,包括阿里巴巴-W(18.49%)、小米集团-W(15.72%)、腾讯控股(14.90%)、美团-W(11.39%)、金蝶国际(3.34%)等 [3][5] - 前十大权重股中,金蝶国际上涨1.72%,金山软件上涨2.30%,阿里巴巴-W上涨0.82%,小米集团-W上涨1.23% [5]
南下资金持续加仓 60%涨幅背后思派健康(00314)商业模式获验证?
智通财经网· 2025-06-20 09:55
股价表现 - 思派健康股价自5月28日低点3.37港元上涨近60%,6月19日盘中触及高点5.74港元,收盘报5.3港元,总市值达39.76亿港元 [1][3] - 6月18日单日成交额达6.455亿港元,成交量1.3亿股,接近5月总成交量 [4] - 5月29日至6月19日区间统计显示:最高价5.74港元,最低价3.5港元,总成交量4.543亿股,总成交额20.892亿港元,涨幅51%,换手率60.554% [6] 资金动向 - 近5日资金净流入2694.67万港元,港股通持仓比例从11.57%提升至13.22%,增加1.65个百分点 [5] - 前五大买入机构为东方证券(香港)、港股通(沪)、富途证券、法国巴黎银行及海通国际,分别买入1831.48万股、1260.14万股、288.14万股、94.89万股及75.52万股 [8] - 期权市场看涨合约持仓量骤增,执行价普遍高于当前股价 [8] 技术分析 - 技术面呈现"量价齐升"态势,周线涨幅超30%,MACD零轴上方二次金叉,RSI维持在70-85强势区间 [4][7] - 股价突破年线压制并站稳所有重要均线,形成"多头排列" [7] - 盘中频现百万级买单,大单成交占比显著提升 [5] 商业模式 - 公司采用"医药+保险+健康管理"模式,拥有全国性药品流通牌照和健康保险业务资质 [10] - 商业医疗保险服务业务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39.6%,覆盖476家企业超110万人,企业医务室就诊量超12万人次(+300%) [11] - 医生研究协助业务覆盖全国456家三级医院1403个科室的11220位医生 [11] 行业地位 - 港股资金从高估值板块流向医疗健康领域,公司作为医疗科技龙头获资金青睐 [10] - "医-药-险"三位一体模式形成生态协同,业务壁垒显著 [12] - 特药药房业务战略升级为药品供应链体系,聚焦创新药和商业保险潜力地区 [11]
李宁(02331.HK)涨超3%,非凡领越(00933.HK)收购合共1809万股李宁股份。

快讯· 2025-06-20 09:45
公司动态 - 李宁(02331 HK)股价上涨超过3% [1] - 非凡领越(00933 HK)收购1809万股李宁股份 [1]
港股半导体股短线拉升 宏光半导体涨超7%
快讯· 2025-06-20 09:45
港股半导体股表现 - 宏光半导体股价上涨超过7% [1]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上涨超过6% [1] - 晶门半导体、中芯国际、上海复旦股价均上涨超过2% [1] 交易机制 - A股账户可直接参与港股交易,无需港股通资格 [1] - 支持T+0交易模式 [1]
交银国际:首予三生制药(01530)“买入”评级 目标价27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6-20 09:34
公司业绩与估值 - 预测2024-26年收入/净利润CAGR分别为10%/15%(剔除合作收入后)[1] - 基于DCF模型给予目标价27.0港元,对应20.7倍2025年市盈率和1.4倍2025年PEG[1] - 公司处于从传统大单品转向新品迭代+出海驱动的关键节点,估值中枢有较大上调空间[1] 核心产品特比澳 - 特比澳是全球唯一获批用于CIT适应症的特异性升板药物,竞争格局良好且中短期内仿制药上市可能性小[2] - 2023-24年医保谈判解除CIT适应症报销范围并纳入儿童ITP适应症,但医保支付标准保持不变[2] - 预计2024-26年特比澳销售CAGR达11%,长期销售峰值将达到70亿元[2] 蔓迪与消费医疗布局 - 预计蔓迪长期销售峰值将达到25亿元,中国内地脱发人群超2.5亿且呈年轻化趋势[3] - 线上+线下双轮驱动营销策略强化品牌认知,新剂型、新包装和周边产品持续完善[3] - 引进柯拉特龙乳膏剂Winlevi®和司美格鲁肽,有望在未来2-3年内上市并快速放量[3] 创新管线与BD合作 - 截至1Q25在研产品达30个,其中12款有望在2025-27年在中国内地获批上市[4] - 与辉瑞就PD-1/VEGF双抗SSGJ-707达成授权协议,交易总金额最高可达60.5亿美元[4] - 创新管线覆盖血液/肿瘤、自免、肾科、皮肤/代谢四大领域,将推动产品多元化[4]
港股新消费概念股走弱 泡泡玛特跌超6%
快讯· 2025-06-20 09:29
港股新消费概念股表现 - 泡泡玛特(09992 HK)股价下跌6 19% [1] - 布鲁可(00325 HK)股价微跌0 13% [1] 行业监管动态 - 人民日报关注盲卡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流行现象 部分单次消费金额达数千元 [1] - 相关部门拟出台规定禁止向8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卡 8岁以上需监护人同意并设置消费金额限制 [1]
港股开盘,恒指开涨0.23%,科指开涨0.3%。泡泡玛特(09992.HK)持续回调,开跌6.2%;科技股走高,腾讯控股(00700.HK)涨1.3%,阿里巴巴(09988.HK)涨0.9%。



快讯· 2025-06-20 09:27
港股市场开盘表现 - 恒生指数开盘上涨0 23% [1] - 恒生科技指数开盘上涨0 3% [1] 个股表现 - 泡泡玛特(09992 HK)开盘下跌6 2% 延续回调趋势 [1] - 腾讯控股(00700 HK)开盘上涨1 3% [1] - 阿里巴巴(09988 HK)开盘上涨0 9% [1] 行业板块动向 - 科技股整体表现强劲 多只龙头股开盘上涨 [1]

线下买Labubu必须“扫脸”?泡泡玛特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06-20 09:07
泡泡玛特Labubu系列抢购现象 - 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前方高能"系列上线后引发抢购潮 线上线下均售罄 出现"一娃难求"现象 [3] - 二手市场出现高价倒卖现象 黄牛通过线下蹲守和线上技术外挂抢货 [3] - 社交媒体用户建议通过实名验证(如人脸识别)限制黄牛行为 [3] 泡泡玛特防黄牛措施 - 线上小程序执行限购两盒政策 [3] - 部分门店试点"人脸识别+手机绑定"双重验证 但多地门店及客服回应未接到相关通知 [2][3] - 门店自提仅需出示小程序二维码验证 无需身份证或人脸识别 [3] 人脸识别技术监管政策 -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于2025年6月1日施行 规定非必要不得将人脸识别作为唯一验证方式 [4] - 处理人脸信息需取得个人单独同意 禁止通过误导/欺诈/胁迫手段获取授权 [4] - 金融支付等特殊场景可例外使用 但需符合必要性原则 [5] 行业专家观点 - 人脸信息具有唯一性和终身性 泄露风险高于普通个人信息 [5] - 企业防黄牛措施需平衡消费者权益保护与个人信息安全 [5] - 建议企业避免以提升体验为由过度收集敏感生物信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