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潮玩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泡泡玛特泰国新店被指撞脸名创优品,双方回应
凤凰网财经· 2025-08-11 21:47
惊泡泡玛特新店开业这 设计和名创优品昨这 … 昨天 19:26 MINISD LA 2 中山 CE = 8月11日,"泡泡玛特泰国店被指撞脸名创优品"话题登上热搜。 事件源于泡泡玛特在曼谷ICONSIAM购物中心新开的全球最大品牌旗舰店,该店于8月8日正式开业,面积达760平方米。据泡泡玛特官微介绍,该旗舰店以 泰国传统文化为设计灵感,融合大量在地元素。设计细节融合泰国独特的"水文化"、传统建筑语言与包容性理念。 但有网友指出,该门店与名创优品位于上海南京东路的MINISOLAND全球壹号店相似,涉嫌抄袭,更有网友直呼"Ctrl+V式复制"。网友晒出的对比图显 示,两家门店均采用荧光粉、亮蓝等"多巴胺色系",通过曲线划分功能区;天花板的荧光色块布局逻辑相近。 地点 全部 = 用户 商品 ALDY 2/JVHJ BJ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泡泡玛特与名创优品第一次陷入舆论风波。此前,白兔集团(MCN机构)旗下一名拥有近350万粉丝的网红博主发布多条视频投诉 称,她花费近千元在泡泡玛特官网购买一整套盲盒,竟抽出哆啦A梦、名创优品等产品。 8月6日,该博主发布最新视频称,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回复她称其提供的证据不足;同时 ...
泡泡玛特泰国新店陷“撞脸”名创优品?双方回应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13:49
泡泡玛特泰国旗舰店设计争议 - 泡泡玛特在曼谷ICONSIAM购物中心开设全球最大品牌旗舰店 面积达760平方米 设计融合泰国传统文化元素包括"水文化"和传统建筑语言 [3] - 网友质疑该店设计与名创优品上海MINISOLAND全球壹号店相似 指出两者均采用荧光粉 亮蓝等"多巴胺色系" 通过曲线划分功能区 天花板荧光色块布局相近 [3] - 泡泡玛特客服回应称已有相关部门在处理 名创优品工作人员表示已登记反馈 若属实将有相关部门跟进 [3] 公司业绩与战略布局 - 泡泡玛特2024年实现营收130.4亿元 同比增长106.9% 海外营收50.7亿元 同比增375% 泰国是东南亚战略布局重要一站 [4] - 名创优品2024年10月在曼谷SiamCenter开设潮玩品牌TOPTOY首店 盲盒贡献约7%销售额 加上IP衍生品整体占比近三成 [4] 历史争议事件 - 此前有网红博主投诉在泡泡玛特官网购买盲盒抽出哆啦A梦 名创优品等产品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回复证据不足 泡泡玛特称需寄回商品溯源核实但最终未能告知调查结果 [4]
天价LABUBU引热新消费!如何解读Z世代的财富密码?
新浪基金· 2025-08-08 15:17
顶流的牌面远非如此。据悉,泡泡玛特Labubu3.0产品在二手市场也已呈现出较高的溢价,隐藏 款"本我"的二手价平均近1200元,溢价超过10倍;常规款如"幸运"和"希望"的二手价分别为205元和145 元,分别溢价100%和约50%。"商品已售罄,疯狂补货中",LABUBU抢购潮正席卷海内外,一BU难求 盛况空前。 6月10日,其所属潮玩零售上市公司近期市值站上3475亿港元,"狂飙"的股价也把创始人王宁送上 了河南新首富的位置。6月8日,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数据显示,该上市公司的创始人王宁以203亿美元身 家成为河南新首富。 提到新的全球潮玩顶流,毫无疑问一定是会想到LABUBU。 热闹的新消费 6月10日,在永乐2025春季拍卖会上,一款显示为初代藏品级薄荷色的LABUBU最终以108万元的 价格完成竞拍。该款LABUBU尺寸为高131cm,材质为PVC,颜色为薄荷色,在备注栏标注了"全球唯 一一只"。除此之外,一款全球限量15版棕色LABUBU以82万元成交。 Labubu的火热背后是新消费的崛起。 区别于传统消费对"性价比"和"功能性"的单一追求,新消费从物质满足转向品质悦己,受技术迭代 下的新商业模式 ...
名创优品能否在有爱马仕的商场站稳脚跟?
新浪财经· 2025-06-20 10:02
公司战略与门店布局 - 名创优品推出全新高端门店业态Miniso Space,选址南京德基广场,定位为现有门店矩阵中选品最高端的类型[1] - Miniso Space将聚焦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引入专供款、独家款及精品款产品,IP产品占比提升至80%,显著高于普通门店的20%-70%[1][6] - 公司计划在全球每年净增900-1100家门店,目标实现复合收入增长不低于20%,IP销售占比超50%[11] - 创始人叶国富提出IP运营方法论,强调签约独家IP、孵化自有IP及渠道掌控的重要性[5][6] 产品与IP策略 - Miniso Space重点销售自有IP产品如WAKUKU搪胶公仔(售价89元/个),同时引入迪士尼、三丽鸥、哈利波特等知名IP联名款[7] - 公司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加速扩张,IP开发成为未来重点,现有自有IP占比仍较低[6][11] - 泡泡玛特LABUBU系列2024年销售额达30.41亿元(同比+726.6%),刺激公司加码潮玩业务[6]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4年一季度营收44.27亿元(同比+18.89%),净利润4.163亿元(同比-28.56%),利润下滑因直营店占比提升及新业务投入[19] - Miniso Space单店需实现月营业额250-300万元(日均10万元)方可盈利,北京Miniso Land月均GMV达367万元,重庆门店达630万元[11][12] - 上海南京东路Miniso Land月销售额从1000万元(2023年10月)增至1200万元(2024年4-5月)[12] 行业趋势与竞争环境 - 奢侈品商场业绩分化:南京德基2024年销售额245亿元创新高,北京SKP或同比下降17%至220亿元[16] - 奢侈品集团LVMH 2024年总收入同比-2%,开云集团营收同比-12%,推动商场引入多元品牌吸引年轻客群[16] - 潮玩品牌入驻重奢商场成为新趋势,需通过差异化营销与高更新频率维持消费者粘性[14][15] 渠道与品牌升级 - Miniso Space门店设计由打造德基2000万元豪华卫生间的唯想国际操盘,强化"出片"与策展属性[7] - 公司计划在年销售额超100亿元的奢侈品商场开设5家Miniso Space,与香奈儿、爱马仕等品牌毗邻[17] - 通过大店策略优化门店结构,Miniso Land与Miniso Friends店型月GMV分别达1200万元和180-200万元[12]
潮玩连锁店专家交流
2025-06-12 23:07
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酷乐潮玩、名创优品、GARM Party、九木杂物社、52TOYS、泡泡玛特、卡游公司、布鲁可、爱婴室、万代、嗨特购、好特卖、好想你 - **行业**:杂货业态、潮流消费行业、玩具行业、零售行业 核心观点和论据 酷乐潮玩 - **发展情况**:2015 年开始扩展,2018 年快速扩张,2023 年后趋于谨慎,2025 年计划开不超 30 家新店;疫情期间增长持平,关闭部分亏损门店,后借租金下降重新扩展;目前有 370 多家店,销售额排名第三,年销售额达 11 亿,单店月销约 40 万,单店销售同比恢复约 90% [1][5][9][10][18][20] - **门店情况**:典型门店约 200 平方米,有 2500 - 3000 个 SKU,玩品占 60%、用品占 20%、潮流配饰占 30% [11][12] - **盈利情况**:儿童玩具毛利率 40% - 60%,二次元产品 35% - 40%,日常用品约 50%,潮流配饰超 60%;高知名度 IP 毛利低,独家授权毛利可超 50%;净利率达两位数 [1][13][15][21] - **IP 商品**:可直接与 IP 方谈独家使用权或从小品牌采购;芝麻街一年独家授权费 3000 万,小品牌合作毛利约 30% [14] - **发展策略**:暂无加速发展和开放加盟计划,重点拓展国际市场,如东南亚销售额达国内三倍且利润率更高 [1][22] - **竞争对手**:主要是名创优品和 GARM Party;与名创优品比,净利率高但发展保守,未引入资本和开放加盟 [1][2][19][20][21] 名创优品 - **发展情况**:2017 年用资本迅速扩规模,2024 年收入 6.57 亿,国内稳定扩店,国外定位高端 [49][50][51] - **经营策略**:近年重点发展 IP 合作提升客单价,利用资本和规模化运营完善供应链;难以全面开发独家 IP,按品类区分合作 [6][24][42][49] - **盈利情况**:利润率较低,对外宣布约 40% [21] 潮流消费行业 - **盲盒市场**:快速萎缩,仅剩泡泡玛特活跃,杂货店盲盒销售占比降至个位数 [27] - **二次元文化及卡牌经济**:2025 年上半年被放大,轮动快,低价卡牌成热点;IP 情绪类消费品周期与经济环境相关,政策限制致卡牌游戏市场下跌 [3][28][31] - **竞争策略**:品牌需紧跟趋势创新,开小型门店营造氛围,商场用低租金吸引消费者 [25] 玩具行业 - **市场情况**:上游版权批发使玩具店增加,下游店铺倒闭加速;乐高消费群体稳定,仿制品难竞争 [3][36][41] - **销售群体**:初中生、刚上班族及大学生是主要购买力,小学生购买少;女孩市场发展有限 [35][40] - **产品销售**:布鲁可等 IP 潮玩销售稳定;看得见徽章销售降,看不见徽章销量高 [34][37] - **供应链和渠道**:整合能力对品牌扩展至关重要,规模大企业与知名 IP 合作好 [42] 零售行业 - **发展趋势**:未来面临挑战,小型折扣和便利连锁受欢迎 [3][61] - **租金情况**:购物中心租金递增 5% - 8%,街边店签长约无递增 [6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GARM Party**:旗下有力丽、Party City 和兰诺三个品牌,有 500 多家门店,是除名创优品外门店最多的品牌 [19] - **爱婴室与万代高达合作**:跨界合作新颖,但持续存疑 [43] - **万代**:国内受众 30 - 40 岁,作高端礼品,高端产品受欢迎 [45] - **嗨特购与好特卖**:嗨特购依赖小加盟商,供应链不稳定;好特卖靠大供应链优势,采购策略精准 [54][55] - **量化零食店和折扣连锁店**:疫情期间发展好,相互有影响 [56] - **好想你**:在北京有 80 多家店,以便利店为竞争目标,靠加盟商费用盈利 [57][58]
爱婴室:与万代南梦宫达成深度合作 未来3年规划以每年3-5家速度推进全国布局
全景网· 2025-06-06 19:24
战略合作与IP布局 - 公司与万代南梦宫建立深度战略合作,获得高达基地及万代通贩商品的经销权[1] - 2024年12月开设江苏首家高达基地,2025年3月开设中国首家万代拼装模型店,涵盖高达、宝可梦、哆啦A梦等国际知名IP[1] - IP跨界实现新突破,拓展零售业态,布局潮玩消费新领域,成为首发经济先行者[1] 门店运营表现 - 2024年12月开业的苏州高达基地旗舰店运营5个月表现超预期[2] - 单店坪效达到行业标杆水平[2] - 会员复购率高,显示IP粘性优势[2] - 已实现首季度盈利[2] 扩张策略与规划 - 下半年启动"区域核心城市+重点商圈"双轨扩张策略,首批拟进驻长沙等优质商业体[1] - 未来3年规划以每年3-5家的速度推进全国布局[1] - 通过数字化运营和限定商品策略持续提升单店盈利能力[1]
单日暴跌近20%!消费龙头掉队了
格隆汇APP· 2025-05-27 18:08
核心观点 - 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军后,情绪消费和IP经济成为消费板块新主旋律[1] - 泡泡玛特与名创优品同为IP经济概念股,但股价表现显著分化:泡泡玛特市值超3000亿港元且年内涨幅150%,名创优品市值跌破500亿港元且年内跌幅25%[3][5] - 原创IP能力是两者分化的关键原因,泡泡玛特凭借Labubu等原创IP构建护城河,而名创优品依赖外采IP导致毛利率和品牌溢价受限[32][38][50] 公司表现对比 - **泡泡玛特** - 股价突破200港元,市值超3000亿港元,年内涨幅150%[3] - 营收与名创优品差距逐渐缩小,成长性和稳定性更优[30] - 原创IP运营能力突出,如《哪吒2》周边合作使其成为最大受益者之一[52] - **名创优品** - 2024年业绩创历史最佳:营收169.94亿元(+双位数),净利润26.18亿元[9] - 2025Q1营收44.3亿元(+19%),但调整后净利润5.872亿元(同比下滑),利润率23.4%(-2.5pct)[11][15] - 海外扩张加速但边际效益下降:门店达3213家(净增617家),东南亚单店销售额增长趋缓[23][24] 行业与竞争格局 - **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潮玩市场规模150亿美元(中国占比35%),年复合增长率12.3%[33] - 中国IP经济市场规模2024年突破4300亿元,2025年衍生品市场有望达5000亿元[34] - **竞争痛点** - 外采IP模式风险高:需预付成本但销量未知(如名创优品哈利波特IP滞销)[44][45] - 原创IP培育难度大:TOP TOY自研IP占比仅30%,需长期试错且成功率低[39][40] - 产业链利润分配不均:中游企业仅赚取差价,品牌价值难以建立[48] 经营策略与挑战 - **名创优品瓶颈** - 国内增长乏力:2025Q1国内收入24.9亿元(+9%),远低于海外30%增速,库存周转天数增至75天(国内)/187天(海外)[21] - 直营模式成本压力:租金和人工成本挤压利润,海外物流供应链管理复杂[21] - IP战略成效有限:TOP TOY营收9.8亿元(+44.7%)但利润贡献低,IP产品未替代低价商品[27][28] - **行业成功要素** - 原创IP+运营能力是关键:泡泡玛特通过自有IP定价权提升粉丝忠诚度[50] - 现象级IP稀缺:市场缺乏持续爆款(如光线传媒《哪吒2》后无接力作品)[53][54] - 渠道与品牌力仍是基础:名创优品估值回落至16倍PE,长期价值依赖店效提升与IP孵化[62]
未知机构:申万传媒轻工继续推荐泡泡玛特远期IP变现广阔空间北美爆-20250512
未知机构· 2025-05-12 09:50
纪要涉及的公司 泡泡玛特[1][2][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1:推荐泡泡玛特,其远期IP变现空间广阔** - 论据:Labubu渐变搪胶3.0在美国引发抢购热潮,多地线下门店排队火爆,社媒点赞互动量高,且较前两代提价27%,定价27.99美元;公司有应对关税影响的措施,局势或缓和[1][2][3] - **核心观点2:2025年全年有望继续加速增长** - 论据:过去2年增长是IP、产品、渠道三增长驱动叠加共振,业绩呈非线性指数级增长;底层是IP平台化能力持续增强,爆款IP频出,如星星人、Zsiga,且IP势能得到验证与释放,能卖更多品类、更多地区[3] - **核心观点3:潮玩零售仍有空间、IP衍生想象空间无限** - 论据:乐高2024年收入约800亿人民币,迪士尼体验业务收入93亿美元,主要市场在欧美,依托强IP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3] - **核心观点4:泡泡玛特欧美版图逐渐清晰** - 论据:北美2024Q4单店已跑通,2025Q1单店仍在快速爬坡;4月泡泡海外已开150 + 家零售店,美国Q2快速爬坡至40 + 家,较年初增加10余家[3] - **核心观点5:Q2扩品,产品力仍在进步** - 论据:Labubu三代搪胶渐变色毛绒抢购火热;有多款新品,如品积木Zsiga森林漫步系列、饰品店星星人系列金饰品等;头部IP有联名产品,如迪士尼公主场景手办、海绵宝宝盲盒等;部分盲盒点赞数排名高,星星人新盲盒点赞数历史第6,Hirono回声系列手办盲盒点赞数历史第7[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期待暑期Labubu、星星人动画短片[4]
套现22亿,第一个投泡泡玛特的人,赚疯了
36氪· 2025-05-08 20:36
泡泡玛特投资人清仓事件 - 蜂巧资本通过大宗交易分三次清仓泡泡玛特股份 累计套现约22亿港元 出售股份总计约1191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 9% [2] - 清仓原因为蜂巧人民币一期基金即将到期 交易完成后基金不再持有任何泡泡玛特股票 [2] - 蜂巧资本为泡泡玛特上市前早期投资人 创始人屠铮2013年以8000万估值独家投资600万元 后续参与多轮融资并引入重要投资人 [4]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的创业理念 - 创始人王宁坚持线下零售价值 认为线上线下无优劣之分 核心是好产品和用户体验 预测新一代年轻人将回归线下体验乐趣 [3] - 屠铮评价王宁为85后线下零售领军人物 具备倾听与冷静思考特质 在互联网热潮中坚守线下创新 [3][4] - 屠铮早期判断互联网年轻用户精神需求升级 线下新物种将迎来发展机遇 泡泡玛特符合这一趋势 [3] 泡泡玛特财务表现与增长 - 2024年全年营收130 4亿元(同比+106 9%) 经调整净利润34 0亿元(同比+185 9%) 海外业务增速达375 2% 收入占比提升至38 9% [5] - 2025年Q1未经审核收益同比增165%-170% 其中国内增95%-100% 海外增475%-480% 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5] - 公司2020年上市后股价最大涨幅超10倍 当前市值2400亿港元 [4] 蜂巧资本投资布局 - 除泡泡玛特外 蜂巧资本消费赛道明星项目包括玛士撒拉 蕉下 元鼎智能 moodytiger 十二光年等 [6] - 屠铮曾任职达晨创投8年 担任启赋资本合伙人 2018年创办蜂巧资本后联合黑蚁 华强资本向泡泡玛特追加投资4000万元 [4]
零售周报|沪离境退税增85%,首店潮、两品牌冲上市、盒马首盈利‌
搜狐财经· 2025-04-30 16:55
上海零售市场概况 - 一季度上海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达7.6亿元,同比增长85%,入境游客增长84%带动退税销售额达23.7亿元,占全国总量的48% [2] - 国际品牌加速集聚形成"虹吸效应",新零售领域盒马首次实现盈利,打破七年亏损困局 [1]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资本动作密集,两家品牌冲刺IPO,行业竞争格局面临重构 [1] 国际品牌中国市场动态 - 瑞典户外品牌CRAFT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同步在上海张园和南京德基开设快闪店,设置沉浸式体验区 [2][3] - 保加利亚小众包袋品牌BY FAR将退出中国市场,最后一家门店北京国贸店将于5月14日关闭 [22] - 英国冷冻超市巨头Iceland亚太首店落地北京门头沟,6800平方米商业体将开展特色直播 [37] 本土品牌扩张与创新 - 追觅旗下潮玩品牌DREAME MART中国首店5月1日亮相北京,已孵化多个潮流IP [5][7][8] - 橘朵推出副牌「橘朵橘标」聚焦运动彩妆,主品牌2024年收入超20亿元同比增长23% [24][25] - 零食品牌好想来华北首家城市旗舰店开业,创新融合"零食+潮玩+民生"模式,母公司签约门店超1.5万家 [30][32] 餐饮与新茶饮发展 - 沪上阿姨通过港交所聆讯,门店总数达9176家,超半数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27] - 绿茶集团通过港交所聆讯,餐厅数量三年复合增长率29.8%,2024年收入38.38亿元 [29] - 新茶饮品牌椿田熟成茶行全国首店开业,提供23种SKU,单价14-22元 [14] 零售业态升级 - 盒马首次实现全年盈利,计划2025年新开近100家门店,重点拓展下沉市场 [33] - 华润万家Olé品牌六店连开,南京food hall首店开业推进全业态整合 [34] - 麦德龙温州瓯海新店开业,浙江门店增至8家,强化生鲜与进口商品管控 [38] 新兴业态布局 - 室内高空游乐品牌弹力梦工厂华南首店签约海口日月广场,占地6000平方米 [17] - 美妆集合店HARMAY話梅三城连开四店,加速门店网络扩张 [18][19] - 茉酸奶上海首开"牧场奶仓"门店,新增酸奶贝果等零售产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