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初代”玩家上市,云知声登陆港交所主板
搜狐财经· 2025-06-30 22:28
公司上市表现 - 云知声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发行价205港元 收盘价296 4港元 涨幅44 59% 市值210 31亿港元 [1] 公司技术发展 - 2016年布局Atlas AI智算集群 实现数千个GPU高效动态调度 优化大语言模型训练存储与带宽资源 [2] - 2018年推出基于BERT的大语言模型UniCore 为后续AI解决方案奠定基础 [2] - 2023年推出自研山海大模型 具备语言生成 代码能力等十大核心能力 拓展多模态交互功能 [2] 产品与解决方案 - 推出数十款AI产品与解决方案 覆盖智慧生活与智慧医疗领域 [2] - 智慧生活解决方案客户数量从2022年373家增长至2024年411家 [2] - 智慧医疗解决方案覆盖166家医疗机构 API月调用量峰值突破10亿次 AI芯片年出货量三年增长近2倍 [2] 行业合作与市场地位 - 与北京友谊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人保集团 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 [3] -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29 1%至9 39亿元 日常生活AI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三 医疗AI解决方案排名第四 [3] 行业市场规模 - 中国AI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从2019年422亿元增至2024年1804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3 7% [3] - 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突破1 17万亿元 2024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36 7% [3] 未来发展规划 - 持续升级Atlas AI智算基础设施 优化山海大模型在金融 教育等行业的垂直适配能力 [3] - 加强与高校 科研机构合作 吸引培养AI人才 加快海外市场战略拓展 [3]
嘉和生物-B(06998.HK):被许可人于其许可引入的新型T细胞衔接器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评估方面取得进展
格隆汇· 2025-06-30 22:19
药物研发进展 - 嘉和生物-B(06998 HK)的新型T细胞衔接器GB261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评估中取得进展 首批患者已接受给药且耐受性良好 [1] - GB261的皮下给药配方已经确定 [1] - GB261是一种针对B细胞CD20与T细胞CD3的双特异性抗体 具有低CD3亲和力设计 可降低T细胞过度活化风险 同时保持强效B细胞清除能力 [1] - 公司已在中国及澳大利亚完成针对R/R B-NHL(R/R DLBCL和FL)的I/II期开放性多中心研究 [1] 许可协议 - 公司于2024年8月2日授予TRC 2004 Inc GB261的全球独家许可(不包括中国大陆 香港 澳门及台湾) [2] - 许可权利于2024年12月转让给Candid Therapeutics Inc 因后者与TRC 2004 Inc在2024年8月合并 [2] - 被许可人Candid Therapeutics Inc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科技公司 专注于通过T细胞衔接器平台治疗自身免疫及炎症性疾病 [2] - 被许可人拥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 包括首席执行官Ken Song博士 [2]
恒大汽车:公司无法合理确定2024年业绩的刊发日期
快讯· 2025-06-30 21:36
智通财经6月30日电,恒大汽车公告称,集团继续面临流动性问题,尽管集团一直寻求投资并尝试出售 部分资产,旨在补充本集团的资金水平,但与潜在战略投资者及买家的讨论尚未实现。除本公司间接全 资附属公司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上海)有限公司已获法院委任管理人外,公司的个别其他附属公司亦 接获破产清算审查以及拍卖资产以清偿判决债务的通知。由于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维持营运活动,本公 司并无足够资金以涵盖其核数师及其他相关专业顾问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地盘及其他审核工 作所提供服务的费用(2024年业绩)。因此,本公司无法合理确定2024年业绩的刊发日期。 恒大汽车:公司无法合理确定2024年业绩的刊发日期 ...
镁信健康首次“闯关”港交所,股东包括蚂蚁集团和多家国企
南方都市报· 2025-06-30 21:30
公司上市及业务概况 - 公司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拟赴港上市 高盛 中金公司及汇丰银行担任联席保荐人 [2] - 公司成立于2017年 是国内最大的医药多元支付平台 以服务保单数量计算是规模最大的创新健康保险解决方案提供商 [2] - 公司为约160个城市的惠民保提供综合服务 累计服务保单数量约3 93亿份 与超140家药企及超90家保司合作 [2][3] - 公司定位于解决患者 保司与药企面临的筹资与支付挑战 主要涉足创新药械支付解决方案与商业健康险服务两大赛道 [3] 股东及融资情况 - 公司已完成多轮融资 累计超30亿元 投资方包括蚂蚁集团 上海医药 中国人寿再保险等 [2] - 持股前十的大股东包括CEO张小栋 上药云健康数字科技 上海盈卓健康科技 上药控股有限公司 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等 [2] 市场地位及业务成果 - 以2024年平台支付总额计算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创新药械解决方案提供商 [3] - 公司去年助力中国约40%的已上市创新1类药落地 通过"智药"和"智保"解决方案累计为患者节省约67亿元自付费用 [3] 行业前景 - 中国创新药械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620亿元增至2030年4102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6 7% [3] - 中国商业健康险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9773亿元增至2030年2 36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5 8% [3] - 行业增长得益于"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及民众对优质医疗服务可及性的需求 [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10 69亿元 12 55亿元 20 35亿元 复合增长率约38% [4]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毛利分别为3 32亿元 4 61亿元 7 29亿元 [4]
蒙牛乳业(02319.HK)连续8日回购,累计回购285.00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6-30 21:27
蒙牛乳业近期回购情况 - 6月30日以每股16.100港元至16.140港元回购25.00万股,金额403.08万港元,当日收盘价16.100港元(下跌0.98%),成交额3.84亿港元 [2] - 自6月19日起连续8日回购,合计285.00万股,累计金额4632.09万港元,期间股价累计下跌4.17% [2] - 今年以来共进行51次回购,合计1130.20万股,累计金额1.97亿港元 [3] 回购明细数据 - 6月单次回购金额最高为6月23日的802.43万港元(50.00万股,价格区间15.980-16.080港元) [3] - 5月单次回购金额最高为5月7日的582.53万港元(30.00万股,价格区间19.260-19.660港元) [4] - 4月单次回购金额最高为4月7日的1428.82万港元(80.00万股,价格区间17.640-17.980港元) [4] - 1月单次回购金额最高为1月16日的687.67万港元(46.00万股,价格区间14.860-14.980港元) [4] 股价与回购关联性 - 6月回购期间股价呈现下行趋势,累计跌幅4.17%,但回购均价从6月19日的16.160-16.200港元降至6月30日的16.100-16.140港元 [2][3] - 5月回购价格区间显著高于6月,最高价达19.660港元(5月7日),最低价17.160港元(6月2日),价差达14.57% [3][4]
腾讯控股(00700.HK)6月30日回购5.00亿港元,已连续31日回购
证券时报网· 2025-06-30 21:27
腾讯控股回购动态 - 6月30日以每股503至510港元回购98.90万股,金额达5.00亿港元,当日收盘价503港元下跌1.95%,成交额93.34亿港元 [2] - 自5月19日起连续31日回购,累计回购3045.30万股,金额155.14亿港元,期间股价累计下跌0.98% [2] - 2025年累计进行55次回购,合计回购8186.70万股,总金额达365.40亿港元 [3] 近期回购明细 - 6月单日回购金额稳定在5.00亿港元左右,回购股数集中在97-101万股区间,最高价区间为495.2-520.5港元 [3][4] - 4月出现单日回购超13万股记录,金额突破6.00亿港元,最低价下探至419.6港元 [4] - 1月回购规模显著放大,单日最高回购405万股,金额达15.03亿港元,股价波动区间365-392.4港元 [4] 股价表现 - 6月30日收盘价503港元较6月最高回购价520.5港元(6月9日)下跌3.36% [3][4] - 1月股价最低触及364.8港元,较6月收盘价累计上涨37.9% [4]
恒大汽车:寄发通函日期将进一步延迟至2025年7月30日之前
快讯· 2025-06-30 21:23
恒大汽车港交所公告,兹亦提述本公司日期为2023年7月26日及2024年3月27日的公告,内容有本公司分 别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业绩,以及有关绿化工程服务、材料 采购及销售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关连交易。由于本公司需要更多时间编制及落实载入通函的资料,故预期 寄发通函日期将从2025年6月30日(星期一)进一步延迟至2025年7月30日(星期三)或之前。 ...
创新科技大咖说|专访易鑫集团首席AI科学家、高级副总裁张磊:垂直领域AI技术应用开发需注意透明度与“数据不出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21:12
行业趋势与挑战 - AI与汽车金融深度融合 数据积累 场景理解与算法创新成为行业破局关键[1] - 行业面临"数据不出域"合规要求与决策透明度双重挑战 推动联邦机器学习 数据脱敏等技术方案探索[1][4] - 垂直领域AI应用需兼顾高质量效果与决策透明性 在强监管环境下实现理想效果存在挑战[5] 技术应用与创新 - 联邦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多方协同训练模型而不共享原始数据 数据脱敏与严格审批制度保障隐私安全[4] - 汽车金融领域AI大模型需依托领域数据积累 业务场景理解及算法工程创新 实现低成本高效能[7] - 公司开源YiXin-Distill-Qwen-72B推理大模型 为汽车金融行业首个开源大尺寸推理模型 性能对标DeepSeek-r1[7] 公司战略与优势 - 公司AI智能体产品聚焦复杂场景判断与长链路决策 目标实现汽车金融全自动化流程[8] - AI全面重塑业务模式 资管智能体大模型使逾期修复率提升一倍[8] - 核心优势包括垂直领域数据资产 AI技术深耕经验 以及人才-算力-数据三要素完备体系[8] 市场机遇与区域角色 - 未来3-5年机遇在于AI赋能汽车金融科技及服务出海企业 跨境数据治理标准建设成重点[6] - 香港凭借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望成为跨境数据治理标准建设的关键节点[1][6]
富卫集团6年亏13.5亿美元,李嘉诚次子李泽楷的第4个港股上市公司来了
观察者网· 2025-06-30 21:10
富卫集团IPO概况 - 公司计划全球发售9134.21万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另有15%超额配股权,募资总额约34.71亿港元(超额配售后可达39.92亿港元)[1] - 每股定价38港元,预计7月7日登陆港交所,若成功上市将成为李泽楷旗下第4家港股上市公司[1][2] - 公司此前曾三次冲击港股IPO失败,2021年纽交所申请亦撤回,本次为第四次尝试[1] 股权结构与历史沿革 - 李泽楷及其控股公司合计持股66.45%,拥有30%以上投票权[1] - 公司前身为荷兰国际集团亚洲业务,2013年被电讯盈科收购后更名为富卫集团,定位泛亚洲保险企业[1] - 创始人李泽楷1994年即涉足保险业,曾出售盈科保险获利35亿港元,2013年通过收购重启保险布局[3] 业务布局与市场表现 - 业务覆盖10个亚洲市场,核心收入来自香港/澳门(34.2%)、泰国/柬埔寨(32.6%)、日本(15.7%)[5] - 内地客户达6万人(占总保单1%),2022-2024年内地产客新业务销售额增长6.3倍至2.65亿美元[6] - 2024年总加权保费收入66.32亿美元,年化新保费较2014年增长5.2倍至19.16亿美元[7] 财务表现与扩张策略 - 2024年首次实现盈利1000万美元,此前三年累计亏损10亿美元(2022-2023年分别亏3.2亿/7.17亿)[7] - 过去6年累计亏损超13.5亿美元,仅2年实现盈利[8] - 市场扩张主要依赖收购,涉及印尼、新加坡、越南等10余起并购,导致负债率达87.31%(36.41亿美元)[8][9] 行业背景与投资者关注 - 保险业务被巴菲特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提及,视为抗周期领域[4] - 基石投资者包括阿布扎比主权基金Mubadala Capital和日本T&D Holdings等机构[4] - 公司面临老牌保险商(保诚、友邦等)竞争,作为成立12年的"新人"需证明盈利能力[3][8]
龙光集团披露债务重组最新进展
快讯· 2025-06-30 20:59
龙光集团债务重组进展 - 公司过去数月持续推进整体债务重组方案 包括准备法律文件 更新债权人项目及资产数据 重组部分现有债务结构 处理银行双边债务和永续证券 [1] - 公司及其顾问正努力推进重组方案和文件的落实工作 将适时公布境外整体重组方案重大进展 [1] - 全资附属公司深圳市龙光控股有限公司已公布21笔境内公司债券及资产支持专项计划(ABS)重组方案 提供全额转换特定资产 资产抵债 现金回购 股票 全额留债等选项 [1] - 公司将适时公布境内债券及资产支持专项计划(ABS)重组重大进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