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搜索文档
突传重磅!沪深交易所,年内首单!
券商中国· 2025-03-11 22:15
文章核心观点 今年沪深交易所首个IPO项目傲拓科技获上交所受理,其专注PLC研发等业务且业绩良好,同时今年IPO政策风向转变,监管层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支持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2][4][7] 沪深交易所今年首个IPO出炉 - 3月11日晚,上交所受理傲拓科技科创板IPO项目,这是沪深交易所今年以来受理的第一单IPO项目 [2] - 傲拓科技计划在科创板上市,拟募集资金7.79亿元,中介机构为华泰联合、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市君泽君律师事务所 [4] - 公司从事PLC国产化研究,有两大产品系列,软硬件自主可控,元器件国产化率最高达100%,产品应用多领域,打破国际品牌垄断 [4] - 2021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4亿元、1.42亿元、1.9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依次为2510.55万元、3504.17万元、6867.50万元,符合科创板第一套上市标准 [4] - 2024年沪深交易所仅受理11家IPO,数量大幅下滑,傲拓科技是今年第二单获交易所受理项目,首单是北交所富泰和 [5] IPO政策风向变化 - 今年监管层多次表态增强对民营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支持,包括对未盈利企业支持 [7] - 2月证监会提出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吸引优秀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发展 [7] - 3月6日证监会主席吴清称加快健全科技企业支持机制,用好相关制度支持优质科技企业上市 [7] - 3月11日证监会党委会议提出增强制度包容性,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恢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 [8] - 深交所将深化创业板改革,优化机制,落实“绿色通道”,用好相关标准,促进资源向新领域集聚 [8]
百度2024年财报解析:传统业务疲软,AI与智能驾驶能否撑起未来?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3-11 19:10
2024年,百度在AI转型的关键一年交出了一份喜忧参半的财报。智能云业务逆势增长26%,文心一言调 用量激增33倍,转型成果初显。然而,传统广告业务持续承压,爱奇艺业绩表现不佳,整体 业绩略显疲 软。更值得关注的是,百度在AI领域的先发优势被DeepSeek等开源模型全面瓦解,这背后,除了战略失 误,或许还掩藏着组织内耗、人才流失等更深层次的困境。 然而,2024年行业格局骤变:异军突起的DeepSeek以极低的成本实现对标GPT-4的基准性 能,并用开源生态瓦解了传统大厂的技术壁垒,直接冲击百度的"生态闭环优势"。 此刻摆在百度面前的,是比财务数据更严峻的产业拷问:当年轻用户的搜索习惯向AI助手迁 移的背景下,其传统搜索业务是否还能继续造血?当国产大模型拥抱开源生态,其商业模式 百度2024年财报解析:传统业务疲软,AI与智能 驾驶能否撑起未来? 又该如何重构? 吴楠 2025年2月18日,百度交出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成绩单。 财报三大分化 从财报数据看,2024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1亿元,同比下降2%,Non-GAAP净利润为67亿 元,同比下降13%;2024年公司全年总收入为1331亿元,同比减 ...
英伟达,又一个对手
半导体芯闻· 2025-03-11 18:38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推动AI计算需求变化,推理预计在AI计算需求中占比更大,英伟达竞争对手借此挑战其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主导地位,虽英伟达强调芯片在推理计算方面强大且有优势,但推理领域市场竞争激烈且存在不确定性 [1][2][3] 分组1:AI计算需求变化 - DeepSeek的R1等推理模型在推理过程消耗计算资源更多,颠覆AI计算需求重心,推理预计在AI计算需求中占比更大 [1] -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预计未来几年美国数据中心超75%算力和电力需求用于推理计算,若AI使用需求保持增长,未来几年推理计算投资或达数千亿美元 [3] - 巴克莱分析师估计未来两年前沿AI推理资本支出将超训练资本支出,从2025年1226亿美元增至2026年2082亿美元 [3] 分组2:英伟达竞争对手挑战 - Cerebras、Groq等AI芯片初创公司及谷歌、亚马逊等大型科技公司定制加速器集中精力挑战英伟达 [1] - 推理任务计算方式为英伟达GPU以外替代方案打开大门,Cerebras芯片被用于加速聊天机器人推理计算 [6] 分组3:英伟达应对与优势 -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强调公司芯片在推理计算方面与训练一样强大,将其视为新市场机遇,最新Blackwell芯片针对推理优化 [4] - 英伟达CUDA架构受AI开发者欢迎,形成强大壁垒,其推理性能过去两年提升200倍,全球数亿用户通过数百万块英伟达GPU访问AI产品 [4][6] 分组4:推理计算成本与风险 - 过去两年大语言模型推理成本大幅下降,每12个月相同级别的AI使用成本下降10倍 [4] - DeepSeek凭借架构创新和代码优化进一步降低推理成本 [5] - 推理加速器需针对特定AI模型优化,芯片初创公司押错AI架构方向可能面临巨大风险 [7]
倒计时2周!今年最值得关注的AIGC企业/产品正在评选中
量子位· 2025-03-11 13:24
中国AIGC产业峰会及评选活动 - 第三届中国AIGC产业峰会将于2025年4月16日在北京举办 主题为「万物皆可AI」 聚焦AI应用层与基础设施及模型层企业的交流[13] - 峰会邀请科技头部企业高管、AIGC垂直公司代表及科研学者分享生成式AI趋势 往届嘉宾包括百度袁佛玉、微软关玮雅、美图吴欣鸿等[13] - 活动将公布「2025年值得关注的AIGC企业&产品」评选结果 旨在发掘国产AI潜力标的[2][15] 2025年AIGC企业评选标准 - 参选企业需满足:公司主体/主营业务在中国 主营业务与AIGC强相关或深度应用AI 近一年在技术/产品/商业化/团队有显著进展[9] - 技术维度评估研发投入与创新性 包括技术成果、人才储备等[9] - 产品维度关注创新性与市场适配性 涵盖用户规模、体验等指标[9] - 市场维度分析商业模式及增长潜力 涉及营收规模、合作生态等[9] - 潜力维度考察团队实力与品牌影响力 包括融资进展等[9] 2025年AIGC产品评选标准 - 参选产品需满足:核心功能基于AIGC 已市场化且具备用户基础 近一年有重大技术迭代或行业影响力[12] - 技术力评估产品架构先进性 含技术成果与效果表现[12] - 创新力聚焦功能独特性 包括应用场景拓展与痛点解决[12] - 表现力衡量用户反馈 含留存率及市场影响力[12] - 潜力维度关注战略规划 涉及产品生态与市场扩展空间[12] 活动参与方式 - 企业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3月24日 可通过网页链接或扫描二维码提交材料[11] - 咨询需联系量子位工作人员 备注「评选-企业-姓名」[11] - 最终结果将在4月峰会公布 推动优质AI标的进入大众视野[3][15]
日经BP精选:DeepSeek冲击的真意:盲目扩张只会造就更多“鱼脑AI”
日经中文网· 2025-03-11 11:00
日经BP精选栏目介绍 - 日经BP是日本经济新闻社媒体集团成员,成立于1969年4月 [1] - 公司定位为日本领先的B2B媒体企业,专注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及生活时尚三大领域 [1][1] 生成式AI行业动态 - 大语言模型(LLM)开发迎来重大转折点,被称为"DeepSeek冲击" [1] - 中国AI企业DeepSeek开发出高性能低成本大语言模型,导致2025年1月下旬英伟达等美国科技公司股价暴跌 [1] - "DeepSeek冲击"概念类比1957年前苏联发射人造卫星引发的"斯普特尼克冲击",均体现美国因他国技术突破受挫 [1] AI模型研发成本趋势 - DeepSeek模型训练成本约为数亿日元规模 [2] - 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2025年1月发布的大语言模型开发成本显著低于DeepSeek [2]
特朗普将限制DeepSeek?外交部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0 20:29
中美科技摩擦 - 美国政府考虑限制DeepSeek使用 包括禁止政府设备安装该应用[1] - 中方反对将科技问题政治化 强调维护本国企业合法权益[1] 企业影响 - DeepSeek可能面临美国市场准入限制 涉及政府设备使用场景[1] - 事件反映中美科技领域博弈持续升级 企业需应对政策风险[1] 官方表态 - 中国外交部明确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定性美方措施为政治化行为[1] - 声明未提及具体反制措施 但强调"坚定维护"立场[1] 注:文档2为版权信息及编辑署名 未包含实质性行业/公司内容 故未作提取
富士康发布FoxBrain大模型,使用120个英伟达H100 GPU
半导体芯闻· 2025-03-10 18:23
文章核心观点 富士康构建自有大型语言模型FoxBrain,计划开源以推动制造业和供应链管理进步,公司正从核心电子制造业务向人工智能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多元化发展 [1][3] 分组1:FoxBrain模型介绍 - 公司已构建具有推理能力的自有大型语言模型FoxBrain,为内部开发且在四周内完成训练 [1] - FoxBrain最初为公司内部使用设计,能进行数据分析、数学运算、推理和代码生成 [1] - 模型基于Meta公开的大型语言模型Llama 3.1的结构,是台湾首个具高级推理能力的大型语言模型,专为繁体中文设计和优化 [2] - 模型性能略落后于中国DeepSeek的一些模型,但正在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3] 分组2:模型训练情况 - 英伟达通过位于台湾的超级计算机和技术咨询提供支持,助力模型成功训练 [1] - 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李永辉团队用120个英伟达H100图形处理器,约四周完成FoxBrain训练 [1] 分组3:公司计划与安排 - 公司计划开源该模型,与行业合作伙伴合作,设想其推动制造业和供应链管理进步 [1] - 公司已公布FoxBrain一些参数,将在3月中旬英伟达年度技术活动上公布更多信息 [1] 分组4:公司业务发展 - 因行业转变和盈利能力下降,公司在核心电子制造业务面临挑战,正朝人工智能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多元化发展 [3]
“后面融资悬了”
投资界· 2025-03-10 15:39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经历洗牌,剩者为王。 作者 I 吴琼 De e pSe e k效应正在渐渐显现。 肉眼可见的是,压力率先传导到了大模型"六小虎"——月之暗面、智谱AI、百川智能、 零一万物、Mi nima x、阶跃星辰。国内AI投资人已经感受到寒意,"大模型创业公司们的 融资正在变得更困难"。 融资门槛越来越高。早在2024年5月,De e pSe e k发布De e pSe e k -V2开源MoE模型,因极 度降低推理成本就掀起一场大模型价格战,"尤其是其V2. 5版发布后,De e pSe e k基本已 经成为最强的模型之一了 。 " 这是否意味着,曾经风光无限的六小虎们黯然失色?一位不愿具名的AI投资人直言: "有三家已经出局了。" DeepSeek爆红后 "六小虎"200亿估值受到挤压 De e pSe e k爆红出圈,意外开启中国科技崛起的宏大叙事。 其北京和杭州的办公室楼下,一度挤满前往拜访的媒体和投资人。有外媒传出De e pSe e k 首次考虑进行外部融资,以应对不断增长的算力需求;而近期招聘CFO、注册香港公司 等一系列动作,也被外界视作为资本化准备。 不过很快就有了辟谣 ...
AI实习生,已有月入过万
投资界· 2025-03-10 15:39
AI行业人才争夺现状 - 互联网大厂正以最大能量挖掘AI领域人才 包括与论文作者单独见面和招聘未毕业博士生 [5] - 阿里巴巴AI To C业务开放数百个岗位 腾讯元宝AI助手同时开启热招 [5] - 行业对AI人才的渴望达到按图索骥程度 [5] 薪资水平与薪酬结构 - DeepSeek所有岗位年薪至少50万元 深度学习研究员最高年薪超176万元 [6] - AGI实习生日薪500-1000元 月收入可达上万元 [6] - 猎聘数据显示近一年30.97%的AI技术岗位年薪超50万元 [8] - 字节跳动为硕士AI人才提供月薪5-6万元 非人才计划应聘者月薪约4万元 [9] - 阿里腾讯非人才计划应聘者月薪约3万元 [9] - 算法工程师/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岗位中31.72%-38.71%年薪超50万元 [9] - 程序员转AI岗位薪资涨幅可达30% 显著高于计算机行业平均水平 [9] 人才供需与市场缺口 - 猎聘平台AI技术人才紧缺指数(TSI)达3.24 处于高度供不应求状态 [12] - IDC预测到2026年三分之二云应用将使用AI 八成企业需要AI熟练工 [12] - 麦肯锡预测2030年中国AI人才需求达600万人 供应量仅200万人 存在400万缺口 [12] - 阿里巴巴春招3000个实习生岗位中近50%与AI相关 高德AI岗位占比65% 阿里云超80% [12] - 新壹科技表示HR几乎每天翘首以待 急需算法工程师和模型优化工程师 [12] 人才要求与培养挑战 - 算法岗要求高学历背景和论文成果 [13] - 企业招聘注重基础能力和系统性能力 [13] - 400名应聘者中可能仅有1名合格的大模型算法工程师 [13] - 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存在差距 AI种子难以快速满足企业需求 [13] - 超参数科技发现既懂技术又懂业务场景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稀缺 [13] 行业发展与未来展望 - OpenAI曾开出1000万美元天价年薪招人 [9] - 2023年北大软件工程学生未毕业即获数百万年薪offer [9] - 麦肯锡研究显示生成式AI对全球80%以上劳动人口产生影响 [12] - AI六小龙中有5家在2024年下半年出现人员调整 智谱AI缩减上百人 MiniMax减员约50人 [16] - 大厂采用内部赛马机制 在文本/图文/视频等方向成立多个竞争团队 [16]
速递|北清交大扩招AI本科生,大厂已开始本土AI人才的抢人大战
Z Finance· 2025-03-10 14:47
近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中国顶尖高校纷纷宣布扩大人工智能方向本科生招生规 模。 据悉,清华大学2025年将新增多个AI相关专业方向,拟增加150名左右本科生招生名额,同时将成立 新的本科通识书院,新增本科生将进入新书院学习。北京大学2025年 拟增加150名左右本科生招生名 额,新增计划将重点围绕国家战略急需、基础学科和新兴前沿领域 。与此同时,上海交通大学在 2025年将继续增加150名本科招生名额,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扩大人工智能、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医疗健康、新能源等学科领域的招生规模。 除上述三所高校外, 中国人民大学 、 云南大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武汉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等多 所高校也发布了今年的扩招计划。 可以说,顶尖高校这一波操作,直指未来科技人才"内卷"战场的C位。 扩招并不罕见,但如此大规模且具有方向性的扩招是第一次。 然而,扩招背后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AI作为高度专业化的学科,对师 资力量、科研设施、实践平台的要求极高,单纯的扩招如果缺乏相应的教育资源配套,可能会影响教 育质量。此外,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课程体系的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