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销对接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奉节脐橙全球订货会举行 累计签购25万余吨
中国新闻网· 2025-11-13 12:36
行业活动与订单成果 - 2025年奉节脐橙全球订货会举行,北京设主会场,上海、重庆、青岛、广州等十大城市设分会场,国内外业内人士和采购商参与 [1] - 订货会当天,主会场与十大分会场累计签购奉节脐橙25万余吨,总金额超过17亿元人民币 [1] - 全球订货会助力奉节脐橙提前“出海”,已于10月15日在新加坡开展海外洽谈对接和签约活动,签订订购协议1.05万吨 [2] 产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 奉节脐橙被纳入重庆市“36316”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体系加快培育,并提级为市级区域公用品牌重点推动 [1] - 产业构建“产业大脑+未来果园”发展新模式,已上线“产业大脑”,建成西南最大柑橘交易中心 [1] - 奉节县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与云阳县、巫山县、开州区签订奉节脐橙主产区县共建共创共护工作机制 [2] 公司规模与行业地位 - 奉节是全球八大脐橙主产区之一,也是全国脐橙单产第一县 [1] - 奉节脐橙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达69.6万亩,年产量106.25万吨,综合产值104亿元人民币 [1] - 奉节脐橙品牌价值高达381.7亿元人民币,位居重庆市农产品第一名 [1] 行业意义与发展前景 - 全球订货会是加强产销对接、扩大品牌宣传推广、大力提振消费的有力举措,能进一步打通奉节脐橙从“田间”到“舌尖”的快速通道 [2] - 奉节脐橙是三峡库区的自然馈赠,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带动三峡库区果农增收,实现“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 [1]
“疆品南下”再添新动力!45团前海镇“叶河明珠”品牌助力产业提质升级
南方农村报· 2025-10-25 22:31
活动概况 -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45团前海镇2025年“叶河明珠”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于10月24日启动 [2][3] - 活动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和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指导,旨在通过品牌赋能与产销对接,打通疆粤两地农产品双向流通的新路径 [3][4][5] 产业基础与资源 - 45团前海镇拥有42万亩耕地和10万亩林果地 [9] - 年产红枣5.5万吨、冰糖心苹果与香梨5万吨,其中红枣占特色作物产量的75% [9][10] - 红枣产业是支撑当地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10][11] 产业现代化与品牌建设 - 在广东援疆支持下,前海镇农业加速向现代化、规模化转型,已建成红枣精深加工产业园并引入先进加工设备 [15][16] - 组建瀚海绿洲、军垦本草、明远红枣三大红枣加工企业,推动7万亩红枣实现标准化种植 [16][17] - 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活动上正式启用“叶河明珠”区域公共品牌,推动产品从“初级销售”向“品牌化运营”转型 [18][19][20] - “叶河明珠”品牌涵盖红枣系列、冰糖心苹果、香梨、红枣花蜜等12款产品,实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三标一体管控 [24][25] 产销合作与市场拓展 - 全球特色农产品供应链(广州)公司等4家广州企业与图木舒克鸿程国有资产公司签署“叶河明珠”特色农副产品采购意向协议 [34][35] - 协议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带来长期订单,标志着品牌正式扎根大湾区市场 [36][37] - 活动期间同步开启展销,展示红枣、苹果、香梨等特色产品及新疆美食,活动将持续至10月27日 [39][40][41] - 未来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依托粤疆协作优势,持续推动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助力更多疆品进入广东及全国市场 [46][47][48]
大好“食”机,无限商机!汕尾展团邀您来深圳食博会抢“鲜”机
南方农村报· 2025-10-20 17:04
展会基本信息 - 2025全球高端食品及优质农产品(深圳)博览会将于10月22日-24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 [5][6] - 汕尾市将以“1+8+N”阵容参展,包括1个540平方米的综合展区、8大主题系列活动及N场企业自主展销 [7][8][9][10] 展品与产业展示 - 近20家水产、种植、畜牧等代表企业将带来百余种展品 [13][14] - 海洋板块重点展示“汕尾三鲜”(晨洲蚝、海鲡鱼、马鲛鱼)及其加工产品,并于10月23日下午举办海鲡鱼品鉴推介活动 [15][16][17][18] - 种植板块集中展示茶叶、甘薯、青梅、油柑、杨桃等特色产品,并于10月22日举办甘薯品鉴推介活动 [22][23] - 设立“圳品专区”,展示海丰油占米、大安蒜、上英蜜薯等获得认证的优质农特产品 [26][27][28] 文化体验活动 - 设置陆河客家擂茶非遗制作技艺体验区,由省级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观众可免费品尝并亲手体验 [34][35] - 展会期间将举行莲花山特色茶艺演出,供来宾品鉴 [38][39][40] - 安排英歌舞或渔歌表演团队在展区间巡游演出,展现海陆丰风情 [41][42] 商务对接与商业机会 - 展区内每家参展企业拥有专属展示空间,客商可现场品鉴、交流,并可通过风物地图一站式获取产品与企业信息 [49][50][51][52] - 展会期间将专门举办“2025汕尾特色农产品供需对接会”,设置水产、种植、畜牧、圳品四大专业洽谈区,采用“一对一”精准匹配模式 [54][55][56] - 对接会后将发放反馈表科学统计意向交易额,旨在搭建高效产销对接平台,助推汕尾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47][48][57]
北京餐饮考察团赴临高开展产销对接
海南日报· 2025-10-11 09:59
活动概况 - 北京知名餐饮企业考察团于10月10日在临高县开展“寻味临高好物对接”精准产销对接活动 [1] - 活动模式为“实地考察+现场品鉴+精准对接”,旨在挖掘优质产品并搭建直通北京的产销桥梁 [1] - 活动目标是为临高特色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1] 实地考察详情 - 考察团于凌晨3时抵达新盈中心渔港海鲜交易市场,甄别刚靠岸渔船的第一手海货 [1] - 考察团在临高县多文镇考察地理标志产品多文空心菜,该产品仅生长于头神村与多文村的天然泉水中,具有秆长叶少、鲜嫩清甜的特点 [1] - 考察团参观了天地人凤梨标准化种植基地,品尝了不需泡盐水的金钻凤梨 [1] - 考察团深入了解了临高本地鸡、黑山羊和黄牛的养殖情况 [1] 合作与支持 - 北京的餐饮企业将通过打造“临高好物”品牌,帮助当地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1] - 临高县农业农村局将全力支持北京企业在临高的采购工作与产业布局 [1] - 合作旨在共同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1]
新疆从“林果大区”迈向“林果强区”——小果子“链”起大产业
人民日报· 2025-10-11 08:39
行业概况与战略地位 - 林果业已成为覆盖范围广、惠及人口多、发展潜力巨大的绿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1] - 新疆正从“林果大区”迈向“林果强区” [1] - 形成成熟的“一区三带”产业布局体系 包括环塔里木盆地优势林果产区等四大区域 [1] - 通过引进新梅、杏李、樱桃等名特优新品种 拉长果品上市期 实现全年不间断供应果品 [1] 生产与技术升级 - 全疆累计开展技术培训超过5万场 培训农民和技术骨干超过380万人次 [2] - 推广新品种和标准化技术 如库车市齐满镇甬库团结村推动香梨种植走向标准化、品牌化 [2] - 应用科技手段 如无人机精准喷洒生物农药 地下传感设备实时监测土壤信息 [2] - “互联网+农业”系统实现林果全生长周期的数字化管理 大幅提高果品标准化程度 [2] 加工与产业链延伸 - 培育林果加工龙头企业70余家 专业合作社超过2000家 [3] - 开发出核桃油、沙棘精华等精深加工产品180余种 [3] - 产业链从单一鲜果销售走向多业态融合 [3] - 例如阿克苏金物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成6条智能化生产线 年处理果蔬原料7万吨 开发出100多种产品 [3] 销售与市场拓展 - 新疆年均外销果品占年产果品总量的80% [4] - 积极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网络 已举办4届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 [3] - 电商平台让新疆林果销售范围不断扩大 [4] - 在对口援疆机制下 “大仓东移”等产销对接项目扎实推进 例如2018年以来累计促进31.1万吨喀什特色农副产品出疆销售 [3] 经济效益与民生贡献 - 全疆林果产业惠及果农550万人 [4] - 林果主产区果农林果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0% 部分区域甚至超过60% [4] - 林果业成为惠及民生、振兴乡村的重要支柱 [4]
河北农垦产销对接活动在上海市成功举办
搜狐财经· 2025-10-09 12:56
活动概述 - 河北省农垦事业发展中心组织13家农垦企业于9月29日至10月2日在上海开展产销对接活动 [1] - 活动旨在加强城市供应链建设并构建面向大中城市市场的新型农垦产业体系 [1] - 此次活动是深化垦区合作、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以及创响河北农垦品牌的一次有益尝试 [1] 活动行程与考察内容 - 河北农垦企业实地考察了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和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 [4] - 企业参加了产销对接座谈会,与上海渠道商深入交流 [4] - 企业参加了2025中国特色名优农产品(上海)博览会,集中展示30余种产品 [4] 市场洞察与学习成果 - 通过考察切身感受到上海作为超大型经济中心城市的巨大消费市场容量与活力 [4] - 通过座谈深入了解了上海市场中高端农产品的消费阶层、营销方式和品牌推广策略 [4] - 通过参加博览会与其它省份企业交流互鉴,并与社区采购团洽谈合作 [4] 活动意义与行业影响 - 活动为河北农垦企业提供了学习先进经验、考察超大型城市市场、实现精准对接的重要机遇 [6] - 活动成为河北农垦名优农产品的展示窗口和沪冀合作的桥梁 [6] - 活动为河北农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并为实现农业强省目标贡献农垦力量 [6]
发挥供销合作社功能稳产增收
经济日报· 2025-10-08 06:07
供销合作社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 -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调度2万余家基层为农服务网点和1300余名服务人员保障秋粮稳产增收 [1] - 通过技术赋能、农机抢收、产销衔接等多举措实现全方位服务 [1] - 在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采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的2000亩示范田实现湿粮平均亩产1200公斤 [1] 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成效 - 玉米密植技术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组合应用预计亩均增产15%至20%,并实现节水节肥25%至30% [1] -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供销合作社已配送农资4000余吨以保障秋播生产,帮助家庭农场主节省成本5000多元 [2] - 重庆市梁平区推广供销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三方共耕模式,实现农田共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2] 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 -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印发行动方案,旨在提高农产品物畅其流水平并强化联农带农惠农机制 [3] - 湖南省启动20余辆统一标识的流动供销服务车,服务偏远山区、边际界区与交通盲区 [3] - 流动服务车帮助解决村庄买难卖难困境,例如岳阳市平江县加义镇积谷村的猕猴桃打开了更广阔销路 [3] 线上线下多元化产销对接 - 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开设活动专区,上线163个类目、近2800款优质农产品 [4] - 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在60%以上市县建立土特产推荐官制度,开展20余场助农活动,上半年实现电商销售额超2000万元 [4] - 线下供销市集嵌入热点活动和赛事场景,例如海南万宁借力自行车公开赛办起助农集市推广区域农产品 [4] 农文旅融合与地域特色推广 - 河北石家庄活动集中展示平山古月豆腐、无极饸饹等地理标志产品,配合文艺表演与体育赛事 [5] - 广东江门庆祝活动包含农民歌舞和亲子农趣区传统游戏,福建莆田仙游通过非遗傩戏、高跷表演欢庆丰收 [5] - 从大篷车进村到市集进城,产销渠道畅通推动消费场景多元化和农文旅融合深入 [5]
供销社联动 农文体结合
南京日报· 2025-09-28 10:20
活动概况 - 活动由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指导 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和南京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组织 于9月26日至28日在玄武湖畔金陵STYLE浪漫中心举办[1] - 活动以"'供'庆丰收节·助'销'都市圈"为主题 现场设置160个展位 汇聚10座城市及多个地区的特色产品[1] - 活动融合体育元素 设置苏超直播观赛区并配备9米×4米电子大屏 推出每日前1000名持赛事票根顾客赠礼品及消费券的专属福利[2] 参展产品分布 - 南京地产区展示高淳固城湖螃蟹 江宁非遗鱼圆和溧水翠梨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绿色健康产品[1] - 苏皖精品区呈现常州非遗大麻糕 淮安高沟捆蹄 镇江肴肉 芜湖大米和马鞍山采石矶茶干等承载地方饮食文化的产品[1] - 对口特产区引入新疆伊犁酸奶 青海西宁牦牛肉干和湖南张家界天门郡莓茶等跨区域特色产品 同时展示南京市残联推荐的宋锦 螺钿手工艺品[2] 营销策略 - 推出时令果蔬"产地直供价"和对口特产"尝鲜特惠装"等优惠措施 有效降低市民消费门槛[2] - 通过近40场歌舞戏曲 魔术小品等文艺节目轮演增强活动体验感[2] 战略意义 - 活动为多地农户 合作社与市场搭建产销对接渠道 推动都市圈农业协同发展和乡村振兴[3] - 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计划整合都市圈农产品资源 强化城市间供销系统联动 探索"线上+线下"常态化展销模式[3]
丰收节里看“丰”景 供销力量促“收”成
中国经济网· 2025-09-24 14:58
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生产效率 - 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采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2000亩示范田实现湿粮平均亩产1200公斤,在不利气候下仍取得好成绩 [3] - 玉米密植技术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组合应用,预计亩均增产15%-20%,实现节水节肥25%-30% [4] -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供销合作社整合260余台套农用机械,为种植户1800多亩小麦提供全程机械化托管服务,3天完成收割,累计服务面积达27.8万亩次,为农户亩均节约生产成本73元 [4] - 重庆市梁平区供销合作社配备83台农机和150人专业服务队,所有农机接入数字平台统一调度,推广"供销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三方共耕"模式,整合托管90亩撂荒地,一季油菜为村集体增收8万多元 [5] -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调度2万余家基层为农服务网点、1300余名服务人员保障秋粮稳产增收 [4] - 陕西宝鸡市千阳县供销合作社配送农资4000余吨,助力保障秋播生产 [5] 农产品流通与销售渠道创新 - 湖南省启动流动供销服务车,覆盖偏远山区、边际界区与交通盲区,解决"买难卖难"问题,浙江、山西、内蒙古、云南等地也推广"车轮上的集市" [9] - 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832平台")开设线上活动专区,上线163个类目、近2800款优质农产品,并举办线下"832土特产嘉年华"等活动 [10] - 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在60%以上市县建立"土特产推荐官"制度,开展助农行活动20余场,今年上半年实现电商销售额超2000万元 [11] - 青海省启动"青海土特产推荐官"直播人才培育工程,广东肇庆推行"千村千社千主播"扬帆计划 [11] - 中国食用菌产业博览会促成产销合作约3.8亿元,70家重点企业参展,28个省市区协会会员代表600多人参会 [12] - 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组织16个地市举办金秋产销对接活动,推动"鲁供"品牌走向更广阔市场 [13] 农文旅融合与城乡协同发展 - 北京市供销合作社搭建全国农特产品展销平台,内蒙古文旅资源进京推介,举办"京蒙协作兴文旅 供销助农促消费"活动 [3][13] - 河北省石家庄市举办"农脉丰华 供销集市嗨购节",平山古月豆腐、无极饸络等地理标志产品集中亮相,结合文艺表演和乒乓球争霸赛 [14] - 广东省江门市丰收节活动设置亲子农趣区,体验滚铁环、抽陀螺等传统游戏,展现农耕文化 [14] -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举办非遗傩戏、踩高跷等表演欢庆丰收 [15] - 贵州玉屏县举办水稻机收技能大比武、打糍粑、摸稻花鱼、摆长桌宴等民俗活动,展现农耕文化传承与农业现代化成果 [15]
深圳:支持对口地区及其他产区农产品企业在深圳建立销售渠道
新浪财经· 2025-09-13 07:50
政策举措 - 深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印发《深圳市贯彻落实"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作措施》 [1] - 发挥深圳消费市场优势 每年组织两次以上采购商到产区、田间地头与生产主体对接 建立产销合作关系 [1] - 组织一批企业参加"南品北上、北品南下"系列活动以及重点农业展会 对符合条件的给予展位支持 [1] 市场对接 - 支持对口地区及其他产区农产品企业在深圳建立销售渠道 [1] - 助力优质农产品产区对接深圳农业外贸企业、大型商超、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社区团购 [1] - 促进国内国际市场供采对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