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监管
搜索文档
基层动态||红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节前价格监管,护航节日消费安全
搜狐财经· 2025-09-29 07:55
监管行动概述 - 红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采取多措并举加强节前价格监管工作,旨在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优化消费环境及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1] - 截至目前,已出动执法人员460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单位超过167家次,发放价格提醒告诫书100余份,处理投诉举报2件 [5] - 下一步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保持对价格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加强市场巡查和应急值守,以维护节日市场价格秩序稳定 [7] 重点监管领域 - 强化对粮油肉禽蛋菜奶盐等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价格监管,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和检查频次 [3] - 开展月饼市场价格和过度包装监管,对不符合食品安全、过度包装标准及价格违法行为从严查处 [3] - 重点规范旅游相关行业的价格行为,包括餐饮、住宿等,严肃查处虚假优惠、低标高结、模糊标价等行为 [3] 宣传引导与自律建设 - 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宣传价格法律法规,线上发布提醒告诫书,线下组织执法人员深入重点场所进行“面对面”政策宣讲 [4] - 引导经营者增强价格自律意识,自觉规范价格行为,明确禁止哄抬物价、价格欺诈、串通涨价等不正当行为 [4] 投诉响应与应急机制 - 严格落实节日期间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健全举报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对突发事件举报规范答复并及时处理 [5] - 接到举报后要求做到现场指挥、实时取证、处置稳妥,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5]
国庆中秋“双节”月饼市场价格巡查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9-28 22:38
月饼市场价格巡查 - 市发展改革委在国庆中秋双节前组织月饼市场价格专项巡查,覆盖万利隆大润发店、大润发超市、天济喜来登酒店、悦惠超市等主要销售场所 [1] - 巡查重点检查价格标签信息完整性以及是否存在价格畸高、低标高结、模糊标价等行为,并与销售人员沟通了解销量、价格波动和供货来源 [1] 月饼市场价格水平 - 巡查结果显示市城区主要商超、连锁糕点店、宾馆酒店的月饼价格总体适中,月饼礼盒价格区间多在100元至300元,散装月饼单价多在10元/枚至30元/枚 [3] - 市场暂未发现明显违规搭售、过度包装现象或天价月饼在售 [3] 市场监管与消费引导 - 监管部门提醒商家严格遵守价格法规,做到明码标价、合理定价,不得虚标原价、实施价格欺诈,不得生产销售天价月饼或过度包装月饼 [5] - 商家被要求主动引导消费者树立节约环保消费观念,拒绝为奢华包装买单,消费者发现天价月饼或价格欺诈可拨打12345或12315热线投诉举报 [5]
“双节”前全方位监管,全力守护消费安全
中国食品网· 2025-09-24 22:05
食品安全监管 - 在食品生产源头对月饼、糕点生产企业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卫生及食品添加剂使用进行严格把关[1] - 特别关注馅料是否存在过期变质和非法添加问题以确保产品符合安全标准[1] - 在流通环节以超市、农贸市场、食品批发企业为重点严查索证索票制度落实[1] - 严厉打击销售"三无"食品和过期变质食品等违法行为并对月饼包装标识进行检查[1] 餐饮消费监管 - 针对节日聚餐集中特点对餐饮门店和宴席承办店面进行全面检查[2] - 检查环节涵盖许可资质、人员管理、进货查验、加工制作、环境卫生及餐饮具清洗消毒[2] 价格与市场秩序监管 - 对米面粮油、肉菜蛋奶、月饼、酒等节日热销食品的货源供应和价格动态进行检查[2] - 检查明码标价情况严厉打击虚假折扣促销、哄抬价格及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2] - 监管机构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和频次对发现问题跟踪督办确保整改到位[2]
守护中秋“团圆味”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在行动
中国食品网· 2025-09-22 17:15
市场监管动态 -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在中秋节前开展专项检查行动以保障节令食品安全和市场平稳运行[1] - 专项检查重点针对食品销售者的主体资质、索证索票、贮存销售环境及包装合规性[3] - 通过查阅票据和现场抽检排查月饼销售中的过度包装和虚假宣传行为[3] - 检查范围包括米面油、肉蛋奶等重要民生商品的价格情况[3] 检查与执法重点 - 执法人员检查经营者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是否按规定明码标价[3] - 重点排查价格欺诈等不正当价格行为以及违法广告问题[3] - 提醒商户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避免出现包装层数过多、单价过高的“天价”月饼[3] 行业规范与未来监管方向 - 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加大对月饼食品安全、价格和过度包装的监督力度[3] - 监管目标为引导月饼市场规范健康运行,营造健康、绿色的消费新风尚[3]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中秋节前月饼价格、过度包装等执法检查
中国食品网· 2025-09-22 17:15
监管行动概述 -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在中秋节前对辖区月饼经营单位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1] - 检查重点涵盖食品安全、商品价格和过度包装三大领域 [1][3] - 监管局旨在引导月饼市场规范健康运行,营造健康、绿色消费新风尚 [3] 食品安全检查 - 执法人员检查月饼供货商资质及进货查验记录等资料 [3] - 检查内容涉及月饼是否存在虚标生产日期,生产环境是否达标,以及是否使用过期原材料 [3] 价格与包装合规检查 - 价格检查重点查看价签价目是否齐全、标价内容是否真实明确、是否存在价格欺诈行为 [3] - 包装检查现场查看月饼包装层数、包装间隙率、包装成本与商品销售价格比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 - 监管局向月饼经营企业讲解宣传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3] 未来监管方向 - 乌苏市市场监管局表示将继续加大对月饼食品安全、价格和过度包装的监督力度 [3]
规范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 强监管才有真发展
南方都市报· 2025-08-24 09:05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旨在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1] - 平台经济作为数字经济新形态,其规范发展关乎经济社会资源高效配置及各利益相关方权益保障 [1] - 当前平台经济价格监管制度不够完善,需建立更细化、常态化机制以补充现有法律法规 [1] 行业整治重点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电商列为"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的四大重点行业之一 [2] - 低价竞争中存在超出正常范畴的现象,如平台主导的"外卖大战"变相强制商家承担补贴并低价促销 [2] - 规则强调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降价或让利促销,保护经营者自主定价权 [2] 平台行为规范要求 - 要求平台及经营者明码标价,遵守价格标示规范,并公开促销、补贴、差别定价、动态定价及竞价排名规则 [3] - 需消除大数据杀熟、先涨价再打折、补贴不清晰等利用信息优势的暗箱操作 [3] - 通过规则透明化接受社会监督,回应消费者长期呼吁 [3] 市场竞争与生态建设 - 价格竞争应作为激活市场活力、实现多方共赢的正当事手段 [3] - 细化的监管规则旨在约束平台无序竞争,构建公平竞争市场基础 [2][3] - 有序透明的价格竞争机制是形成健康电商生态和推动平台经济长远发展的关键 [3]
为平台价格行为提供明确指引
人民日报· 2025-08-24 06:42
政策背景与总体思路 - 为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 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1] - 政策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并重 事前引导和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 着力构建透明可预期的常态化价格监管机制[2] - 政策目标包括规范价格行为 推动公开透明 增强各方协同 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2][3] 经营者自主定价规范 - 明确平台经营者与平台内经营者依法享有自主定价权 鼓励通过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提升服务质量[4] - 要求平台经营者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并公示 新增或变更收费项目需公开征求平台内经营者意见[4] - 禁止平台经营者通过限制流量 屏蔽店铺等措施对平台内经营者价格行为进行不合理限制[4] 明码标价与价格标示要求 - 要求平台经营者在网站 APP 小程序明确标示价格或收费标准 禁止在标价外加收未明示费用[6] - 促销活动需真实标明折价减价基准 积分礼券等折抵价款需显著标明具体计算办法[6] - 平台补贴需公平公正开展 在显著位置公示补贴对象 方式 参与条件及起止时间等信息[6] 价格竞争行为规范 - 禁止平台经营者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扰乱市场秩序[7] - 规范大数据定价 禁止在消费者不知情情况下基于支付能力或消费习惯设置差异化价格[7] - 明确价格诚信要求 禁止使用欺骗性语言标示价格 禁止虚假折价或先低价诱骗后高价结算行为[8] 政策预期影响 - 通过多维度的公开公示破解信息不对称 有效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9] - 为平台上经营的商家营造更良好环境 推动市场竞争更加良性有序[9][10] - 健全价格监管机制后 平台经济将为扩内需 促转型 稳就业 惠民生作出更大贡献[10]
为平台价格行为提供明确指引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答记者问
人民日报· 2025-08-24 06:20
政策背景与总体思路 - 为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 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1] - 政策出台背景为平台经济快速发展但需细化监管要求 构建透明可预期的常态化价格监管机制[2] - 总体思路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并重 事前引导和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 着力规范价格行为 推动公开透明 增强各方协同[2] 核心监管方向 - 规范价格行为 围绕大数据定价 价格补贴 价格诚信等方面依法规范经营者行为[3] - 推动公开透明 要求严格遵守明码标价规定 提高价格规则透明度 及时公示收费变更[3] - 增强各方协同 综合运用法律法规 发挥政府部门 行业协会和平台经营者协同共治作用[3] 自主定价权规范 - 明确平台经营者与平台内经营者依法享有自主定价权 需通过合同订单等规范方式约定变更价格[4] - 规范平台收费行为 要求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并公示 新增变更收费项目需公开征求平台内经营者意见[4] - 保护平台内经营者定价权 禁止平台采取限制流量 屏蔽店铺等措施进行不合理价格限制[4] 明码标价具体要求 - 要求在其网站 APP 小程序明确标示价格或收费标准 不得收取未标明费用[6] - 促销规则需真实标明折价减价基准 积分礼券等折抵价款需显著标明具体计算方法[6] - 平台补贴需公平公正开展 在显著位置标示补贴对象 方式 参与条件 起止时间等信息[6] - 差别定价与动态定价需公开相关规则 对影响价格的因素进行明确说明[6] 价格竞争行为规范 - 禁止强制平台内经营者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 但免费商业模式有利于创新进步或处理特定商品除外[7] - 规范大数据定价 禁止在消费者不知情情况下基于支付能力偏好等信息设置不同价格[7] - 明确价格诚信要求 禁止使用欺骗性语言标示价格 虚假折价 低价诱骗高价结算等行为[8] - 禁止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 禁止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8] 政策预期影响 - 通过明码标价和多维度公开公示破解信息不对称 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9] - 使平台收费更透明 为平台上经营的商家营造更良好环境 推动市场竞争良性有序[9] - 通过健全价格监管机制让平台价格行为更理性规范 促进平台经济稳健发展[10]
事关平台经济,价格行为将进一步规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3 20:45
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监管新规要点 经营者自主定价权保护 - 平台经营者不得通过限制流量、屏蔽店铺、下架商品等措施对平台内经营者价格进行不合理限制 [3] - 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降价促销、不得高于其他平台价格、或强制开通自动跟价系统 [3] - 依法保护平台及平台内经营者自主定价权 为平台经济创新发展提供空间 [4][5] 价格标示行为规范 - 要求明码标价 显著标示配送费、支付方式、分时定价规则及附带服务费用 [7] - 竞价排名商品需显著标明"广告" 动态定价需提前公开规则并说明影响因素 [7] - 促销活动需在页面显著位置公示规则、期限、适用范围及折价基准 [7] - 补贴促销需明确标示补贴对象、方式、参与条件及起止时间 禁止虚假宣传补贴金额 [8] 价格竞争行为监管 - 禁止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排挤竞争对手 扰乱市场秩序 [11] - 允许长期免费且有利于创新及长远福利的商业模式豁免认定违法 [11] - 禁止基于大数据杀熟对同一商品在同等条件下设置不同价格 [12] - 自动续费扣款需提前显著通知用户时间、金额及价格变化 允许随时取消 [12] 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 - 要求免密支付、自动续费、搭售服务时以显著方式展示选项并提供便捷取消途径 [13] - 通过规则透明化遏制虚假满减、先涨后降等行为 [8]
事关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三部门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8-23 10:25
核心观点 - 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旨在规范平台经济领域价格行为,构建透明、可预期的常态化监管机制,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1][3][4] 经营者自主定价规范 - 明确平台经营者和平台内经营者依法享有自主定价权,鼓励通过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提升产品服务质量 [7] - 要求平台经营者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并公示,新增或变更收费项目需在首页显著位置公开征求意见 [7] - 禁止平台经营者采取限制流量、屏蔽店铺、下架商品等措施不合理限制平台内经营者定价权 [1][7] 价格标示要求 - 经营者需在网站、APP、小程序明确标示价格或收费标准,销售商品需标示品名、价格和计价单位,提供服务需标示项目、内容及计价方法 [8] - 促销活动需真实标明折价基准,积分、礼券等折抵价款需显著标明具体计算办法 [8] - 平台补贴需公平公正开展,不得虚假宣传补贴金额,需在显著位置标示补贴对象、方式、参与条件及起止时间 [8] - 差别定价和动态定价需公开相关规则,并对影响价格的因素进行明确说明 [9] 价格竞争行为规范 - 禁止平台经营者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扰乱市场秩序,但免费商业模式或正当降价处理特殊商品除外 [10] - 禁止基于支付意愿、消费习惯等信息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同价格(大数据杀熟) [11] - 要求价格标示不得使用欺骗性语言或图片,禁止虚假折价、价格比较等误导行为 [11] - 禁止经营者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或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 [11] 协同共治机制 - 发展改革、市场监管、网信部门将依据职责开展监管,包括提醒、告诫、约谈和执法检查 [12] - 要求平台经营者完善内部合规管理制度,设立价格投诉渠道,建立商品质量管控制度,并履行算法备案手续 [12] - 推动行业协会发挥自律作用,建立与平台经营者的沟通协商机制以维护中小商户权益 [12] 适用范围与实施时间 - 规则适用于平台经营者(平台企业)和平台内经营者(平台内商户),自建网站经营者参照适用 [6] - 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1个月,后续将评估论证并留出适应调整期供经营者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