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链整合
icon
搜索文档
老乡鸡招股书"变脸":独立加盟过半,中式快餐资本局生变?
搜狐财经· 2025-07-23 15:01
财务透视 - 2024年公司营收62.88亿元,净利润4.09亿元,2025年前四月营收利润双增[1] - 独立加盟店收入占比首次突破51.1%,直营店数量净减少3家,加盟店净增88家,战略转向"加盟突围"[1] - 2024年直营店转加盟数量达146家创历史新高,但2025年前四月骤降至23家,占去年全年的15.8%[2] - 独立加盟店收入占比从2022年不足40%跃升至2025年4月的51.1%,首次超过前员工加盟店[3] - 华东市场门店占比86%(安徽占48%),市场份额2.2%为全国平均水平(0.9%)两倍以上,华东以外市场营收占比仅14%[5] - 2024年直营店单店年均营收约690万元,加盟店单店年均营收约380万元,直营店效率明显高于加盟店[6] 赛道格局 - 2024年中国中式快餐连锁化率仅32.5%,远低于西式快餐的67.9%[9] - 行业形成"三强争霸"格局:老乡鸡1564家门店(华东占比超80%)、老娘舅超800家、乡村基+大米先生双品牌驱动(门店合计1370家)[9] - 新兴品牌快速崛起:鱼你在一起门店超2400家,米村拌饭门店超1800家[11] - 头部品牌提出"万店目标",老乡鸡计划通过上市融资强化供应链建设三大中央厨房,目标将加盟商投资回收期缩短至18个月[11] 资本路径 - 行业上市潮涌现:乡村基重启港股IPO、老娘舅启动北交所上市辅导、老乡鸡冲刺"中式快餐第一股"[14] - 公司2024年营收62.88亿元,按餐饮行业平均PE25倍计算估值约102亿元,参考同赛道估值或达150-200亿元[15] - 机构投资者偏好关注单店模型稳定性与供应链壁垒,散户投资者更关注门店扩张速度与品牌热度[16]
京东:将投入10亿现金为1000道招牌菜寻找合伙人,已有7千人报名开发菜品
第一财经· 2025-07-22 23:55
京东七鲜小厨业务模式 - 公司宣布投入10亿现金招募1000道招牌菜合伙人 计划3年内在全国建设10000家七鲜小厨 [1] - 业务定位为合营品质餐饮制作平台 合伙人仅负责菜品研发 公司承担选址/建店/运营等全链路经营及租金/人力成本 [2] - 合作模式采用菜品分成机制 已有近7000位报名者包括嘉禾一品/紫燕百味鸡等品牌 [2] 运营策略与竞争优势 - 选址侧重幽灵外卖订单高发地段 避免与合伙人老店存量业务冲突 [2] - 单份菜品定价10-30元 通过供应链压缩成本实现性价比 目标替代低价低质黑外卖 [4] - 采用现炒模式拒绝预制菜 通过透明厨房24小时直播解决食品安全信任问题 [3][4][5] 行业对比与差异化路径 - 区别于美团浣熊食堂的集中式外卖厨房模式 公司构建"现炒+透明厨房+零成本加盟"生态闭环 [4][5] - 目前仅入驻京东外卖 但对其他平台持开放态度 [2] - 符合京东外卖品质准入要求 属于线下即提模式 需通过线下客流检验 [3] 市场潜力与挑战 - 分析师认为若规模化降低现炒成本 客单价可下探至15-20元区间 覆盖更广用户群体 [4] - 需验证高频消费场景下重资产模式的用户习惯培养/成本控制/骑手生态平衡能力 [5]
Temu出海记:拼多多跨境电商的低价风暴与全球电商版图新变局
搜狐财经· 2025-07-20 22:57
公司概况 - 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平台Temu于2022年9月上线 目前已覆盖47个国家和地区 成为跨境电商领域的新星 [1] - 平台名称源自"Team Up Price Down"理念 通过类自营模式 极致供应链管理和精准营销策略提供"极致低价"全品类商品 [1] - 上线一年多单月GMV突破10亿美元 美国市场月活跃用户超过1亿 下载量多次登顶当地购物类APP榜单 [2] 商业模式 - 采用"价格赛马机制"筛选最低供货价商品 14天内无销量商品强制下架 迫使商家优化成本 小微厂商可直接对接海外市场 [1] - 商家仅需供货至指定仓库 平台主导定价 营销 物流配送等环节 通过C2M模式直连工厂 反向定制商品降低库存风险 [1][2] - 抽样数据显示Temu同类商品价格比亚马逊自营低20%以上 第三方卖家商品低35%以上 叠加免运费政策形成显著价格优势 [1][5] 运营策略 - 品类从服饰扩展至家居 宠物用品 电子产品等29个类目 女装 厨房工具等轻便百货为主打产品 [2] - 营销方面高频次大规模投放广告 超级碗期间"Shop like a Billionaire"广告带动下载量飙升 日常通过Facebook TikTok等社交平台精准投放 [2] - 内部推行"赛马制"考核 目标细化至单品销量和用户转化率 扁平化管理架构大幅缩短决策链条 [2] 市场定位 - 聚焦全球中低端消费群体 以"低价+全品类"策略满足日常需求 美国东西部建设海外仓逐步缩短配送时效 [3] - 2026年全球电商市场规模预计达8.15万亿美元 线上渗透率提升 传统电商平台抽佣率高 物流成本上升为Temu创造发展空间 [3] - 未来计划从纯自营向"自营+平台"模式转型 开放第三方商家入驻实现多元化盈利 [3] 竞争优势 - 商家入驻零成本 签收T+1日结款 退货7天内上门取件 相比亚马逊等平台具有显著运营效率优势 [5] - 推出"1美分选1" "最高90%折扣"等促销活动 全流程"省钱"购物体验强化用户粘性 [5] - 业务流程对比显示 Temu在供货模式 仓储管理和商家支持等方面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 [5][7] 行业影响 - 中国电商基因在全球市场的成功演绎 通过数字化手段缩短供应链环节 规模化运营降低成本 [8] - 改写海外电商竞争格局 为全球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商品 推动跨境电商行业创新升级 [8]
2025,酒旅商家拥抱电商巨头
36氪· 2025-07-12 09:19
酒旅行业现状与格局 - 中国酒旅行业已发展20多年,OTA平台市场格局高度固化,携程、同程、美团三家合计市占率达84% [7] - 行业呈现强马太效应,飞猪与抖音等新玩家合计市占率仅11%,未能撼动现有格局 [7] - 2023年携程营收增速达122%,同程旅行增速超80%,2024年携程保持近20%增长,同程增速达45.8% [3] - 酒旅行业对GDP综合贡献率常年维持在11%以上,2024年国内游客出游花费预计接近1万亿美元 [4][7] - OTA平台深度参与大陆旅游市场70%经济活动,形成全场景一站式服务特征 [7] 电商平台入局酒旅赛道 - 京东618期间宣布入局酒旅,推出酒店商家三年0佣金政策,阿里将飞猪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 [2] - 京东Plus会员体系已与华住、万达等20家酒店集团合作,拥有3000万高净值用户与企业差旅需求重合 [18][21] - 阿里在淘宝闪购页面上线酒店预订入口,试图通过电商生态协同酒旅业务 [21] - 电商平台试图复制即时零售成功经验,通过庞大用户基数打通本地生活+酒旅市场 [2][11] 商家与平台关系痛点 - OTA平台自动强制调价引发商家不满,部分平台在商家不知情情况下强加优惠活动 [12][13] - 携程2023年净利润172亿元(净利率超30%),美团酒旅业务利润率曾接近40%,而连锁酒店集团净利率普遍约10% [14][15] - 华住、锦江等酒店集团自建渠道,华住会会员达2.7亿,但部分门店OTA订单仍占50% [13][17] - 行业连锁化率仅41%,酒店品牌CR3仅15.7%,中小商家对平台依赖度高 [15] 京东的供应链赋能战略 - 提出"三毛五"利润分配理论,计划将供应链优势延伸至酒旅行业 [21][22] - 可能通过工业品直采模式压缩酒店运营成本,提供动态库存优化方案 [22] - 酒旅供应链涉及物流仓储、工程施工等分散领域,当前行业不透明程度高 [22] - 单体酒店对京东供应链布局持开放态度,连锁酒店集团接入存在难度 [22] 行业增长潜力 - 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旅游市场持续繁荣 [4] - 2023年国内旅游人次已恢复至2019年水平,人均消费创历史新高 [4] - 2024年Q1国内居民出游总花费同比增长18%,呈现强劲复苏态势 [7] - 携程市值位列中国互联网公司第7,超过快手、百度等企业 [4]
200万支绣球背后的盒马生意经
华尔街见闻· 2025-07-03 20:28
盒马战略布局 - 公司首个绣球盒马村落户云南玉溪江川县安化乡光山村 凸显供应链源头掌控意图 [1] - 2024-2025财年公司整体GMV超750亿元 经调整EBITA首次全年转正 商业模式进入正循环 [1] - 战略性聚焦优选业态 将鲜花视为代表未来消费趋势的重要商机 [1][2] 鲜花行业现状 - 中国花卉从业人员超500万人 种苗花卉企业近22万家 年产值5200多亿元 [1] - 2024年花卉零售市场总规模向2200亿元迈进 线上消费占比约1200亿元 [2] - 全国线下花店总数达42万家 市场进入稳定增长期 [2] 绣球产品运营 - 2021年公司推出9 9元/支绣球策略 连续四年成为复购率最高花卉 单夏季销量超200万支 [2] - 与2021年相比国内绣球种植面积提升30%以上 新品种包括太阳神殿 荷兰花边等 花径最大达35cm [2][3] - 通过定向种植将绣球批发价从10-20元/支显著降低 实现价格稳定 [4] 供应链与创新 - 公司选择合作基地时优先考量研发能力和种源创新 已推出9个市场验证的创新系列 [3] - 整合供应链形成定价能力 将小众花卉转化为大众消费品类 [4] - 打造桃花 芍药 郁金香等时令鲜花产品线 实现"季季有爆款"策略 [2] 市场竞争格局 - 七鲜 小象超市等平台加速布局鲜花赛道 倒逼公司持续进行产品与模式创新 [2] - 通过源头定制与供应链整合重塑鲜花产业 开辟新蓝海市场 [5]
陕品好物数字化运营中心投入运营
陕西日报· 2025-07-01 06:46
陕品好物数字化运营中心概况 - 陕品好物数字化运营中心于6月26日在西安市长安区正式投入运营 [1] - 该中心是陕西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承担"扩内需、促消费"主要职责 [1] - 采用"供应链+基地+运营"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提供线上营销、品牌推广和供应链协同服务 [1] 业务模式与布局 - 通过数字化平台和供应链整合推动"陕品"走向全国及全球市场 [1] - 已在西安航天基地、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及海口、南京等地建立常态化展示中心 [1] - 展示中心入驻全省特色消费品1000余种,涵盖白酒、精制茶、乳制品、富硒产品及工艺品 [1] - 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为海南自贸区、长三角提供原产地直供服务 [1] - 依托跨境电商渠道链接全球市场 [1] 平台发展现状 - 已上线名优特色产品4000余款,推介优质企业500余家 [2] - 覆盖12个重点产业领域 [2] - 展示窗口包括陕西特色物产、优势产业、历史文韵及国货"潮品" [2] 未来发展方向 - 致力于激活消费市场潜力,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2] -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具影响力的"陕西臻品"展示展销中心 [2] - 目标为消费者营造更好的消费体验 [2]
电子行业观察:荣耀转型AI终端生态建设;立讯精密布局供应链整合
金融界· 2025-06-30 14:33
端侧AI技术推动消费电子产业变革 - 消费电子产业正经历硬件升级与生态重构的双重变革,智能体技术推动终端交互方式革新,多设备协同加速商业模式转型 [1] - 终端厂商加速构建AI生态闭环,从硬件提供商向AI服务运营商转型,荣耀通过累计100亿元研发投入形成2100项AI专利 [1] - 荣耀智能体技术已在折叠屏手机MagicV5实现多屏协作、文档转化等生产力场景突破,推动设备向"桌级AI终端"演进 [1] 荣耀的AI转型路径 - 荣耀通过"端-近端-云"架构突破算力限制,在折叠屏设备上实现AI并线处理与多模态交互 [1] - 搭载AI智能体的荣耀Power系列助推品牌重返国内销量前三,证实技术投入对市场份额的撬动效应 [1] - 荣耀成立新产业孵化部并启动机器人算法工程师招聘,透露出向具身智能延伸的战略意图 [2] 供应链整合与垂直能力建设 - 立讯精密接盘信濠光电旗下亏损光伏子公司,吸收安徽信光在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的技术积累 [2] - 新能源业务与现有消费电子制造能力形成互补,为AI终端所需的分布式能源解决方案铺路 [2] - 信濠光电在玻璃防护屏领域的技术积淀与立讯精密在结构件领域的布局产生协同效应 [2] 产业竞争维度变化 - 硬件创新进入异构计算、多模态交互深水区,具备跨领域技术整合能力的企业更能应对AI终端复合需求 [3] - "技术纵深+生态广度"的双重壁垒正在重塑电子制造业竞争格局 [3] - 电子产业进入生态重构与价值链重塑新阶段,厂商需攻克端侧大模型部署、多设备协同等技术高地 [3]
从世博愿景到商业现实,住友电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环球网· 2025-06-27 11:15
公司战略与愿景 - 住友集团将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视为展示技术实力和宣告"未来愿景"的重要窗口,中国市场是实现这一愿景的关键战场[1] - 公司从1690年铜矿起家,现已发展为涵盖多领域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世博会展馆设计灵感源自发源地别子山,馆内展示700项技术和举措[3] - 2024财年销售额突破4.6万亿日元(约2340亿元人民币),提前达成2025财年4.4万亿日元的中期目标[8] 中国市场布局 - 住友电工在华拥有97家集团公司和超4万名员工,中国市场占全球销售额13%,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 - 公司197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通过供应链深度整合实现本地化,如常州硬质合金工厂和中山水处理膜工厂[7] - 计划通过链博会展示能源、信息通信和移动技术,寻求中国合作伙伴完善供应链体系[8] 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 - 以铜电线技术为基础拓展至电力、通信电缆领域,2019年完成全球首条400kv直流XLPE海底电缆项目[5] - 针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发高压铝线束,具有更轻、更软、更省空间的特点[5] - 开发PTFE水处理膜(长度达3米)和MDA型极光涂层钻头,应对中国市场的技术竞争[6] 可持续发展实践 - 世博会展馆采用1000棵住友森林木材,提供1万棵树苗供观众种植,展后材料将100%回收利用[3] - 水处理业务在中国1000多个项目运行,覆盖工业废水、制药废水和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7] 行业趋势与竞争策略 - 中国市场以激烈竞争和快速技术创新为特点,公司通过差异化产品(如铝合金线束)寻求新机会[5] - 面对国产工具质量提升和汽车电动化转型,开发新型切削工具满足轻量化材料加工需求[6] - 公司判断中国市场"充满活力且稳步发展",将持续通过技术创新和供应链整合挖掘潜力[9]
太平洋证券:全球咖啡豆供需格局生变 云南产区迎精品化转型机遇
智通财经网· 2025-06-26 11:26
中国现制咖啡市场概况 - 中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从2019年516亿元快速增长至2023年1721亿元,复合增长率达36.3% [1][3] - 2023年人均消费量为22杯/年,仍远低于成熟市场水平 [1][3] - 下沉市场成为行业增长核心,驱动门店数量突破22.5万家 [3] 咖啡豆供需格局 - 全球咖啡豆产量集中在巴西、越南、哥伦比亚,三国合计占比约56% [1] - 欧洲、美国、巴西为前三大消费国,合计消费占比约52% [1] - 中国咖啡豆进口依赖度达51%,巴西为第一大进口来源国,进口量占比39% [1] 云南咖啡产业现状 - 云南咖啡豆产量占全国98%以上,形成普洱(42%)、保山(27%)、临沧(12%)、德宏(18%)四大主产区 [2] - 云南咖啡产业链面临种植端利润微薄(仅占1%)、企业集中度低(CR4=1.15%)等问题 [2] - 2023年云南省咖啡产量达14.3万吨,同比增长0.1% [2] 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 - 瑞幸以21.8%市占率领先,本土品牌通过"9.9元价格战"和加盟模式快速扩张 [3] - 星巴克采用"第三空间"差异化竞争策略 [3] - 行业呈现"大众性价比+高端精品"双轨发展模式,供应链整合与下沉市场渗透是未来趋势 [1][3] 咖啡豆价格波动 - 2024年因主产国减产与新兴市场需求爆发导致价格暴涨 [2] - 预计2025年随着越南、印尼产量恢复,咖啡豆价格可能回落 [2]
北京首店试营业 好特卖超级仓能走多远
北京商报· 2025-06-24 22:34
好特卖超级仓新店型开业 - 好特卖超级仓北京首店开始试营业,设有奢品、户外运动、男女装、童装童鞋、鞋包、美妆护肤、零食水果七大专区,品类和品牌加持成为揽客招牌[1] - 新店型为上下两层仓储式布局,面积明显超过常规门店,一层经营食品饮料、美妆日化及生活家居,B1层为鞋服和奢侈品区域[5] - 与常规门店相比,超级仓新增鞋服和奢侈品专区,引入阿迪达斯、耐克、海蓝之谜、赫莲娜等一线品牌,联合售卖3000+国内外一线大牌商品[5] 价格策略与消费者反馈 - 全场商品最低至1-3折,例如阿迪达斯T恤吊牌价229元售卖价89元(3.1折),海蓝之谜精粹水原价1520元售价699元[5] - 部分产品存在价格标注混淆问题,如阿迪达斯T恤品牌吊牌价269元而好特卖标注299元[6] - 消费者评价两极分化,有消费者发现同款商品价格更低,也有消费者认为"全都是过时商品""东西并不便宜"[6] 品类扩张与行业趋势 - 从早期以零食百货为主的"临期折扣"形象转型为综合折扣零售店,引入高毛利新品类优化产品矩阵[9] - 行业趋势显示折扣零售品牌通过扩品打破客群局限,实现用户圈层突破性扩容,提升整体利润率[9] - 好特卖超级仓被称为城市奥莱项目,首家门店购物面积超10000㎡,北京房山新店规划面积超1.2万平方米[8] 运营挑战与竞争环境 - 多品类拓展考验企业供应链整合能力与精细化运营水平,尤其在一线城市面临较大成本压力[1][9] - 北京零售市场竞争激烈,需与传统零售商和电商平台争夺市场份额,管理运营难度加大[11] - 公司需平衡规模与质量,在扩张中保持"低价"核心竞争力,同时把控食品安全和库存管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