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本土化

搜索文档
中国新发展 世界新机遇(新视窗) ——第三届链博会参会外企谈中国机遇
人民日报· 2025-07-30 06:36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中外参展企业和机构达1200家,152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首发首秀,现场签署合作协议及意向超6000项 [1] 松下在华发展 - 中国业务占松下全球业务的24.4%,利润贡献率达30%,拥有64家法人公司和5万名员工(含1万研发人员) [2][3][5] - 轨道交通站台门解决方案为本土化创新成果,已落地18个城市的53个项目,全球运营中心设在中国 [2] - 6恒气候站实现全屋空气6项恒定,最大覆盖1500平方米,核心部件与中国供应商联合研发,合作供应商超6000家 [2][3] - 20项新投资涉及能源、家电、半导体等领域,广州5G电子材料工厂、苏州集成电路材料工厂(2026年投产)、上海半导体材料工厂(投产后产值翻倍) [4] - 供应链调整: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压缩机工厂转移至无锡 [5] 诺和诺德在华布局 - 累计引入22款创新药物和11款注射装置,服务超4100万中国患者,覆盖糖尿病、肥胖症等领域 [5][7] - "中国同创"项目实现依柯胰岛素注射液全球同步临床获批,半年内完成上市及医保准入 [7] - 与国药物流合作优化供应链,提升药品时效性,构建数字化慢病管理模式 [6][7] - 在华布局包括天津生产厂(1995年)、北京研发中心(1997年)及开放创新平台(2019年) [6] 霍尼韦尔技术创新 - 本届链博会95%展品由中国团队本土研发,包括新型地面预警软件(防跑道事故)和半导体气体探测器(精度百万分之一) [9] - 中国拥有10个研发中心,校企合作院校超235所,培养国际化人才 [8][10] - 新能源汽车传感器产品(电池安全/电流/热失控传感器)供应中国厂商并出口海外 [10] 施耐德电气绿色转型 - 中国建成21家"零碳工厂"和1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无锡工厂减少90%范围1&2碳排放和65%范围3碳排放 [11][14] - 北京AI实验室聚焦工业AI边缘控制,上海普陀工厂应用AI/5G/AR技术,生产效率提升82%,交付时间缩短67% [12] - 中国供应链整体能耗较2019年降15.9%,效率年增近10%,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和四大研发基地之一 [14]
麦当劳中国:加速供应链本土化发展 去年本土采购率超90%
快讯· 2025-07-17 19:11
供应链本土化进展 - 麦当劳中国加速供应链本土化发展 [1] - 2024年供应链采购量近80万吨 涵盖400多种食材和原材料 [1] - 按采购金额计算 本土采购率超90% [1] 门店扩张计划 - 截至目前 麦当劳中国餐厅数量已超过7100家 [1] - 2024年预计新开1000家餐厅 [1]
为关税铺路?美国商务部调查无人机、多晶硅,专家:对美自身影响也较大
环球时报· 2025-07-16 06:54
美国商务部启动两项调查 - 美国商务部启动针对无人机系统及其零部件的专项审查和对太阳能电池板、半导体关键材料多晶硅及其衍生品的国家安全调查 [1] - 调查根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发起 已于7月1日启动 美国商务部长将在270天内提交调查结果 [1] - 美国政府将向公众征求意见 截止日期为8月6日 调查结果可能为对这些进口商品征收更高关税铺路 [1] 调查涉及的行业现状 - 中国生产全球70%到80%的商用无人机 并在关键要素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2] - 中国企业在多晶硅领域占世界市场份额的八成 [2] - 美国无人机开发训练项目公司Zephyr表示 大多数公共安全部门客户使用大疆无人机 目前没有美国公司能生产出与之匹敌的产品 [3] 美国相关行业面临的挑战 - 美国实现无人机供应链本土化难度较大 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紊乱 [2] - 即使实现本土化 美国可能难以高效生产出高质量的无人机 [2] - 一些标榜为"美国制造"的无人机产品 实际上由中国公司生产 [3] 美国近期相关贸易措施 - 2024年12月 美国提高自中国进口的某些硅片和多晶硅关税税率至50% [3] - 2024年1月 美国商务部考虑制定新规则 对中国无人机实施限制措施 [3] - 2024年6月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指示商务部调查"确保美国无人机供应链不受外国控制" [3] 行业专家观点 - 美国在对华贸易战中越来越聚焦特定领域 试图通过破坏性调查对中国施压 [3] - 业内人士表示 中国在全球无人机市场的领先地位使得美国很难将中国排除在供应链之外 [3] - 即使是中国以外的无人机公司 也依赖中国企业提供一些无法在其他地方获得的零部件 [3]
亚洲国家加紧推进能源转型
中国化工报· 2025-06-25 10:41
亚洲能源转型挑战与机遇 - 亚洲国家面临能源转型挑战,需在化石燃料依赖与低成本能源偏好间寻求平衡 [1] - 亚洲能源会议指出转型需务实路径,避免极端化处理化石能源问题 [1] 能源供应链本土化 - 标普全球认为能源转型是亚洲国家实现供应链本土化的战略窗口 [2] - 各国政府需通过政策指引、补贴和政府投资干预下一代燃料市场 [2] - 氢能源、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投资回报率低,私营部门参与难度增加 [2] 石油需求格局变化 - "三速亚洲"格局将主导2050年前石油需求前景:OECD亚洲国家渐进转型、中国市场增速放缓、非OECD亚洲国家持续增长 [2] - 中国从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引擎转变为成熟且逐渐下降的市场 [3] - 印度成为亚洲成品油需求核心支柱和全球石油消费增长主要驱动力 [3] 炼油与油气行业转型 - 亚洲炼油行业面临挑战与机遇,需重新思考能源利用、废物管理和产品供应策略 [3] - 上游油气企业需应对新盆地开发、成本管理、减排和技术创新挑战 [3] - 国家石油公司需在碳氢化合物、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3] 务实转型路径 - 行业领袖呼吁允许化石燃料继续支撑发展中国家经济与能源需求增长 [4] - 化石燃料应与可再生能源共存,并通过CCS等脱碳技术管理碳排放 [4] - OPEC支持"全能源策略",产油国已开始扩大可再生能源应用并启动CCS/CCUS项目 [4] 资金支持与区域合作 - 东南亚仅吸引全球2%的清洁能源投资,与国际资金支持不足有关 [4] - 日本通过"亚洲零排放社区"计划促成350余个联合脱碳项目,覆盖多领域 [5]
中式辣味零食“乘风”破局
证券日报· 2025-06-21 00:48
行业规模与增长 - 我国辣味休闲食品零售额预计2026年达到2737亿元 [1] - 全球零食销售额预计2033年底达到8358亿美元,中式辣味零食通过社交平台在海外流行 [1] - 中国魔芋零食市场规模2024年突破300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年均增速28%,2030年有望达千亿元规模 [2] 健康化趋势与原料创新 - 魔芋成为健康零食核心原料,一致魔芋2024年魔芋粉收入4.3亿元(同比+20%),魔芋食品收入1.7亿元(同比+63%) [2] - 盐津铺子"大魔王"魔芋素毛肚2024年营收同比增76.09% [2] - 麻辣王子通过工艺改进实现减糖50%、减脂23%、减盐32% [5] 产品创新与风味融合 - 盐津铺子将周黑鸭卤味与魔芋素毛肚融合,激发市场需求 [3] - 劲仔食品结合深海鳀鱼(高DHA/高钙)与差异化口味,推出"经典香辣"等产品 [3] - 中式辣味零食企业针对海外市场开发韩式火鸡面味、泰式咖喱味等地域化风味 [8] 渠道变革与供应链升级 - 盐津铺子渠道结构显著变化:商超渠道占比从2017年53.57%降至2024年3.55%,经销/新渠道占比74.59%,电商占比21.86% [5] - 零食量贩和抖音等新渠道通过缩短流通环节、精准流量分发提升效率 [6] - 麻辣王子建立制药级GMP车间,生产洁净度达10万级标准 [4][5] 全球化战略与本土化适配 - 盐津铺子投资2.2亿元在泰国建生产基地,聚焦魔芋/薯片产品,计划拓展东南亚及欧美市场 [7] - 劲仔食品在肯尼亚设水产品初加工基地,年进口鳀鱼数万吨,2024年境外营收同比增90.05% [8] - 行业通过"海外初加工+国内精加工"模式降低运输损耗并增强议价能力 [8]
实探深耕郑州17年的商超大黑马——华豫佰佳
搜狐财经· 2025-06-11 02:30
公司概况 - 华豫佰佳超市成立于2008年,目前拥有23家门店,其中郑州19家,是河南规模最大的本土商超品牌[41] - 2024年启动省域扩张,进入开封、安阳、漯河和焦作四座新城市,从郑州走向河南全省[5] - 高新万达店开业当天销售额突破176万元,客流量达1.2万人次[3] - 开封万达店和安阳万达店开业首日销售额分别达189万元和179万元[42] 经营策略 - 年均一店的"龟速"深耕郑州市场,不做省外扩张、不搞营销噱头,专注供应链本土化[5] - 对标胖东来模式,从2019年开始学习其装修风格、商品结构等,累计开出十余家门店[6][7] - 中央厨房团队每月至少去胖东来学习一次,研究产品变化和运营标准[6] - 2024年4月启动自有品牌开发计划,已开发精酿啤酒、芝麻酱等近90款单品[15] - 自建中央厨房于2024年投产,生产面点、烘焙、熟食等300多个单品,预计年产值2亿元[15] 商品与服务特色 - 标配自助微波炉、复称台和加冰处,提供一次性手套和吸管,生鲜商品附温馨提示[8] - 私域微信群投诉机制,核实后奖励消费者200元现金,公布服务人员个人手机号[10] - 郑州区域一线员工平均薪资4600元,高于行业水平,每年有不同幅度涨薪[11] - 门店公示商品单日检测报告,设有食品快速检测室检测农药残留等数据[19][21] - 引进"新奇特"进口商品如日本朝日碳酸饮料、泰国桑丽鸥天然水等[15][17] 供应链建设 - 针对重点品类自建中央厨房或供应链公司,呈现"家族制"特性[24] - 自营商品供应商多为河南本土"产品专家"级企业,如正道油业的小磨香油[25] - 部分商品与胖东来同供应商但定价更高,如香辣牛肉条98.8元/斤 vs 胖东来91.5元/斤[28] - 洗衣液、精酿啤酒等部分商品与胖东来同价或更低[25][27] 消费升级举措 - 高新万达店首次引入红酒、洋酒与咖啡区,陈列高端商品如6800元的靓茨伯庄园干红[33][35] - 结账出口设自营堂食区,提供29元/位的旋转自助小火锅,食材来自店内生鲜区[36][39] - 聚焦"商品质价比",让低线城市消费者买得起一线城市品质商品[40] - 创始人强调"质先于量"的选品逻辑,提供有价值商品是最好的服务[41] 扩张战略 - "以郑州为原点,辐射河南"战略进入加速期,第24家店将落地郑州公园茂[43] - 新进入的开封、安阳等城市GDP在河南排名中下游,存在消费升级潜力[40] - 扩张关键在于平衡高端场景试水与大众消费基本面[43]
全球烘焙工业化的教科书:年销售额1600亿元的宾堡,如何用一片面包征服全球?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6-10 16:29
全球烘焙市场概况 - 2022年全球烘焙市场规模达4400亿美元,美洲市场占比36.9%位居第一,面包品类占54.8%的主导地位 [3] - 行业高度分散,超60%供给来自小型手工烘焙店,宾堡以3.4%的全球市场份额稳居第一,远超第二名日本山崎面包(1.4%)和美国Flower Foods(0.7%) [3] - 宾堡2023年营收达225亿美元(约1600亿元人民币),市值223亿美元,业务覆盖34个国家,运营100多个品牌、9000多种产品,拥有217家工厂和15万名员工 [3] 宾堡发展历程 - 1945年创立于墨西哥,初期仅有34名员工、5辆二手货车和4款基础产品,日均产量不足1吨 [5] - 1948年引入玻璃纸包装技术,将面包保质期从8小时延长至72小时,1953年进一步延长至5天 [5] - 1950年代建立"中央工厂+毛细批发网络"体系,1963年覆盖墨西哥83%的夫妻老婆店 [6] - 1984-1998年进军美国市场,通过收购本土品牌Oroweat和Mrs Baird's抢占市场份额 [7] - 2000-2010年完成多起跨国并购,包括智利Giánotti(11.8亿美元)、美国George Weston(23.8亿美元)等,成为全球第一 [8] 供应链与运营效率 - 建立"T+12生产法则",从接单到发货不超过12小时,库存周转天数压缩至6.2天(行业平均15天) [9] - 在巴西推行"零浪费计划",边角料转化为动物饲料,净利率提升至9.8%(行业均值5.3%) [9] - 通过卫星追踪1.8万辆配送车位置,配合智能算法优化物流效率 [9] 中国市场战略 - 2006年进入中国,通过收购北京潘瑞克、East Balt(6.5亿美元)、曼可顿形成三品牌矩阵 [12] - 截至2025年在中国拥有11家工厂、2个研发中心、51个分销中心和604条销售线路,覆盖90%以上一二线城市 [12] - 多品牌分层策略:宾堡(家庭消费)、曼可顿(专业健康)、百万庄园(即食场景) [12] - 供应链本土化:北京工厂可24小时内切换50种产品线,上海工厂库存周转天数压缩至5天(行业平均10天) [13] - 与京东冷链合作建立"T+6"配送体系,华北地区6小时直达商超,损耗率仅1.2%(行业平均5%) [13] 产品与渠道创新 - 针对中国58%的零食化消费需求,推出早餐、休闲零食、健康三大场景产品 [14] - 休闲零食"曼可顿面包脆脆丁"采用28小时二次烘烤工艺,目标三年内成为亿元单品 [14] - 健康品类增速达67%,推出0糖超醇吐司和高纤全麦面包 [14] - 渠道创新:入驻零食很忙等量贩店,O2O平台订单占比提升至25%,仓储会员店渠道增长180% [15][16] - 通过天猫大数据分析定制区域限定款,新品研发周期缩短至45天 [16] 行业启示 - 全球资源本土化:将墨西哥供应链管理经验与中国电商生态结合 [17] - 细分市场精准打击:通过三品牌覆盖不同场景,避免红海市场竞争 [17] - 跨界融合创新:从烘焙向零食赛道延伸,模糊品类边界 [17] - 在中国市场以"供应链筑基、场景破界、价值反哺"实现本土化高阶形态 [18]
恒而达(300946) - 2025年0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8:52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为2025年5月12日19:00 - 20:00,地点为线上电话会议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包括中欧薛承沛、上证报陈其珏等众多机构人员 [2] - 公司接待人员为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方俊锋先生 [2] 并购情况 - 恒而达对SMS公司的并购以其出售全部资产及业务为前提,采取直接彻底的资产转让模式,接收整体业务和资产并剥离潜在风险 [3] 产品情况 产品应用范围 - Heligrind SH系列磨床适用于各类丝杠螺母、螺纹环规等内螺纹磨削,也适用于单头和多头传动蜗杆等外螺纹磨削 [4] - Flutegrind SF型磨床适用于螺纹刀具的沟槽磨削 [4] - HDM型数控滚刀铲齿车床适用于滚刀和齿条铣刀等齿轮切削刀具的成型加工 [4] - SM50型数控测量机可对螺纹刀具磨削质量进行几何检测及相关数值评估 [4] 客户网络 - SMS公司构建了遍布全球的客户网络,覆盖工具制造、齿轮加工及驱动技术等高精密零部件生产领域的行业领先企业 [5] 产品规划 - SMS公司正推进小型丝杠螺纹磨床专机计划,其Heligrind SH60系列磨床可应对大部分中小型零部件加工需求,未来将推更多针对性专机 [10][11] - 2025年初加盟的盖泽博士将领导SMS技术团队研发磨齿机 [9] 合作原因 - 恒而达技术与行业背景优势明显,磨床工艺获SMS公司认可 [6] - 双方发展战略契合,恒而达方案能发挥双方优势,支持SMS提升生产水平、推进研发量产及导入中国供应链 [7] - 恒而达保证SMS公司管理与团队稳定,保留现有组织架构、管理层及全体员工 [7] 本土化推进 - SMS公司计划近期向恒而达发送采购清单和技术文件,双方共同推进中国供应链落地整合 [8] - SMS公司派遣1 - 2名技术专家与恒而达团队协作进行中国供应链测试及国产化机型试制 [8] 市场相关 品牌 - 根据资产交易协议,SMS公司交易后将旗下业务、资产、技术等转入新公司,品牌将延续 [12] 竞争关系 - 目前SMS公司与莱斯豪尔、克林贝格等企业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 [13] 丝杠产品进展 - SMS公司在数控螺纹磨床有深厚技术沉淀,恒而达将整合其优势加快丝杠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14] - 恒而达丝杠产品发展逻辑明确,后续将依托直线导轨副产品销售网络推向市场 [14]
6月19日-20日,与吴晓波、王辉耀、津上俊哉、秦朔共答“贸易波动”下的出海考卷
吴晓波频道· 2025-05-12 08:30
全球供应链重构与中企出海新趋势 - 中美经贸摩擦加速全球供应链调整 中国外向型企业被迫进行分布式避险和全球化投资[3][8] - 中国企业出海从"产能迁徙"向"文明共生"升级 需重构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4] - 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出海核心动力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创新提升全球竞争力[12][13] - 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 从成本优势转向研发和服务优势[15] - 绿色发展成出海重要考量 环保技术和清洁能源应用增强国际形象[16] 全球化3.0下的战略路径 - 科技驱动型企业需建立"真出海"能力 涵盖地理/认知/价值链三维空间[38][43] - 海外实体布局需升级为战略行为 工厂选址从成本考量转向地缘战略[40][42] - 品牌叙事能力决定出海成败 需解决"中国病"和逆品牌思潮问题[44][48] - 研发创新和核心零部件仍在中国 出海将反向扩大国内采购[22][24] -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话语权 增强全球治理体系影响力[18] 历史经验与战略启示 - 日本《广场协议》教训显示需避免政策失衡 警惕"柔道式经济战"[28][34] - 美国制造业回流倒逼中国强化内需 同时扩大零关税等开放举措[21] - 产业能力+全球眼光构成新机遇 创新发展是对贸易保护的最佳回应[25] - 从世界工厂到创新场的转型 叠加出海全球化构成双战略机遇[23] 行业实践与能力建设 - 消费电子/家电行业出海案例显示 核心技术和制造仍依赖中国基地[22] - 本地化运营需深度融入法规文化 避免认知陷阱实现持续成长[43] - 供应链升级需通过设计能力驱动 扶持本地供应商构建新价值组合[43] - 国际营销和研发中心建设 有效提升海外品牌影响力[17]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5月7日)
乘联分会· 2025-05-07 16:42
国内新闻 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 - "五一"假期前四天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超6万份 带动新车销售88亿元 [2] - 松江区推出购车补贴政策 依据车价分档补贴2000-4000元 最高可享24000元补贴 共设1万个名额 活动时间为5月1日至6月30日 [3] 新能源汽车发展 - 北京现代首款纯电平台SUV ELEXIO正式亮相 采用封闭式前脸和贯穿式灯带设计 预计三季度上市 [4] - 特斯拉上海工厂Model 3/Y国产化率超95% 本土供应商达400余家 其中60多家进入特斯拉全球采购体系 [5] - 乐道L60调整BaaS电池租用套餐服务费 从3000元降至1元 60kWh套餐月费599元 85kWh套餐899元 [8] 自动驾驶与产业投资 - 小马智行Robotaxi服务年内接入Uber平台 合作将从中东市场启动并扩展至全球 [9] - 北汽集团成立安鹏科创汽车产业投资基金 出资额19亿人民币 聚焦股权投资和资产管理 [6][7] - 邦邦汽服与长城再生资源合作 拓展车辆拆解与零部件再制造业务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0] 国外新闻 政策与供应链建设 - 美国国会可能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 众议院院长表示倾向取消但最终结果待定 [12] - Rivian宣布投资1.2亿美元在伊利诺伊州建设供应商园区 此前已宣布15亿美元工厂扩建计划 [13] - Waymo计划2026年扩展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至亚特兰大等城市 将与麦格纳合作在亚利桑那州新建工厂 [14] 电池产业本土化 - LG新能源加速推进北美供应链本土化战略 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计划与北美材料企业协作 [15] 商用车 新能源与海外市场 - 零一智卡新能源重卡批量交付上海站 未来将依托上海作为全球化布局跳板 [16][17] - 金旅客车携手玉柴斩获沙特市场234台客车订单 为今年以来中国客车动力单批次发运沙特最大订单 [18] 零部件与服务升级 - 斯堪尼亚中国零部件中心在昆山开业 软硬件升级提升服务响应速度 缩短零部件交付周期 [19] - 乘龙H5V燃气重卡批量交付山西 百公里气耗28kg 整车减重超500kg 配备智能管理系统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