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控
icon
搜索文档
山姆“爆雷”,3亿中产天塌了
商业洞察· 2025-10-30 17:23
首席品牌观察 . 300万消费品牌媒体,快消行业记录者与观察者!聚焦快消与新消费,关注消费趋势与变化 作者: 王晖 以下文章来源于首席品牌观察 ,作者王晖 来源: 首席品牌观察 "走,去山姆抢购!" -------------------------------- 曾几何时,周末去山姆会员店采购成了中产家庭的生活仪式。 260元的年费门槛,反而成了身份的象征。手握山姆会员卡,意味着你懂得生活,追求品质。 但今年的山姆,似乎变了味。 社交媒体上, "山姆翻车"的话题频频刷屏,曾经的品质代言人,如今却成了消费者投诉的重灾 区。 01 安全失守 山姆最近的品控问题,触及了消费者最敏感的两根神经—— 儿童安全与食品安全。 今年 10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的两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揭开了山姆儿童产品的安全隐患。 一款FILA牌滑板车因"用于包装或玩具中的塑料袋或塑料薄膜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被判定为不合 格,可能导致儿童窒息风险。 更令人震惊的是,山姆在收到检验报告后未提出异议,也未申请复检 ,仿佛对这一问题早已心知肚 明。 同样在儿童产品上 "翻车"的,还有山姆销售的兰精天丝儿童被三件套。该产品在抽检中被发现"印 花面 ...
千亿山姆的“阿喀琉斯之踵”
36氪· 2025-10-29 20:04
曾几何时,山姆会员店是中国中产家庭品质生活的象征,一张会员卡等同于对独特选品和严苛质量的绝对信任。 然而,这层中产滤镜正迅速破碎。 近期,从"黄金蟹"到"牙齿蛋糕",山姆连续爆发的品控危机,让其基本盘出现裂痕。黑猫平台上逾万条投诉,以及同比上涨65%的投诉量,都在拷问其严 选价值。 当会员费支付的品控溢价不再成立,山姆引以为傲的信任护城河,还能守护多久? 中产滤镜破碎 行业共识曾是,山姆的核心壁垒在于其独特选品和质量严苛。但近几年来,这一标准似乎正在松动。 近期,山姆连续暴露食品安全问题。梳理公开信息,事件包括:蛋糕内出现牙齿、坚果内发现活虫、牛奶包装附着虫卵、莲雾中发现蠕虫等。 这并非孤例。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山姆会员店的投诉已超过1万条,主要集中于食品安全问题。数据印证了问题的广度:2024年,山姆的相关投诉量 同比暴涨了65%,系统性风险已然表征。 消费者进入山姆的门槛是260元至680元不等的会员费。用户付费的本质是购买山姆的"严选价值"——即用山姆的品控能力,替代用户在海量商品中比对质 量和价格的时间成本。 品控的挑战正传导至选品策略。信号包括:山姆下架了多款高口碑商品,如台湾风味太阳饼、经典米布 ...
山姆,霉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0-14 20:38
文章核心观点 - 山姆会员店的商品品质控制出现系统性下滑,涉及果蔬、肉类等多个生鲜品类,引发会员不满 [2][9][13] - 品控问题频发的背后是公司战略转向追求供应链效率和利润率,以及快速扩张导致现有运营体系承压 [15][30][33] - 选品策略呈现“大众化”和“国产化”趋势,部分自有品牌产品实为国内供应商生产,导致会员感知的“严选”价值被稀释 [16][23][27] 山姆品控问题具体案例 - 消费者“铁柱”购买到发霉的有机胡萝卜和黄瓜,客服初期仅以“正常损耗”回应,最终以退货处理 [2][4][6] - 消费者“狗蛋”发现购买的蓝莓在冰箱储存两天后出现发霉果子,坏果率较高 [9] - 上海市民王先生购买到生产日期为10月7日但已散发恶臭的猪肋排,山姆承认问题但赔偿方案(三倍)与消费者主张(十倍)存在分歧 [13][14] 山姆战略与运营变化 - 2025年初山姆中国更换新掌门Jane Ewing,新战略强调通过高效供应链管理来缩减成本、提升效率 [15] - 门店网络快速扩张,截至2025年9月底已开业57家,年均新增5家以上,2026年门店数量预计持续增长 [29][30] - 山姆成为国内上市食品公司的重要增量渠道,多家公司通过进驻山姆获得可观收入,例如甘源食品2024年山姆渠道收入达2亿元,预计2025年增至3亿元 [19][20] 选品策略与会员价值变化 - 下架部分口碑产品,引入好丽友、卫龙、溜溜梅等大众品牌,选品更趋大众化 [16] - 自有品牌产品由国内供应商生产,例如MM2L鲜牛奶生产商为蒙牛,店内产品国产率约75% [27] - 会员数量超过500万,仅会员费年收入约13亿元,但选品降级和品控问题导致会员感知价值下降 [31][32] 品控下滑的潜在原因分析 - 快速扩张导致现有物流和供应链体系难以承载,品控管理可能被忽视 [30][33] - 采购决策与品牌推广之间可能存在灰色地带,对“严选”初心的坚守面临考验 [34][35] - 公司首席采购官张青曾强调“要做骨子里的事”,但当前实践与表态存在差距 [36][37]
“花生上树”的良品铺子,如何让人相信“品控”
齐鲁晚报· 2025-08-29 18:09
事件概述 - 良品铺子因使用AI生成的花生悬挂枝头错误宣传海报引发争议 该图片违背花生地下结果的生物学常识[1] - 公司回应称因工作疏忽错误使用AI生成图片 相关页面已更新修正 并承诺升级内容审核机制[1] 公司回应分析 - 回应被指避重就轻 将问题归咎于偶然疏忽 但实际从设计到审核全流程失守 无人提出异议[1] - 公司未明确责任划分和流程梳理 仅口头承诺升级审核机制 可能导致类似问题重复发生[2] 财务表现关联 - 2025年上半年整体营收同比大幅下滑27.21% 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 亏损达9355.31万元[2] - 经营问题可能导致人心浮动 或为回应敷衍的潜在原因[2] 品牌影响评估 - 避重就轻态度比错误本身更令消费者不满 可能进一步损害消费者信任[2] - 若连海报常识错误都不认真反思 消费者可能质疑其在生产品控环节的用心程度[2] - 失去消费者信任将使公司本已艰难的经营局面雪上加霜[2]
山姆开始“沃尔玛化”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31 12:49
山姆中国会员店选品争议 - 核心观点:山姆中国因引入大众化品牌(如好丽友、卫龙等)并下架部分高性价比爆品,引发500万会员强烈不满,导致会员价值感稀释和身份认同危机 [6][15][17][18] 事件发酵与会员反应 - 好丽友派上架引发争议:48枚装售价49.9元,配料含起酥油且存在反式脂肪酸争议,与山姆"配料表干净"形象不符,最终被下架 [10][12] - 会员发现多款大众品牌隐蔽入驻:如卫龙魔芋产品更名"高纤牛肝菌魔芋",盼盼泡芙、盐津铺子鹌鹑蛋等未显著标注品牌 [13][19] - 会员抗议行动:85后金融从业者Tina等取消卓越会员续费,发起邮件维权模板,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热搜 [15][30] 选品策略调整原因 - 会员结构变化:新会员呈现消费分级现象,同一家庭既购买98元/kg高端牛排也选购19.9元好丽友派 [23] - 竞争压力:Costco 2024年新增4家中国门店,盒马、大润发M会员店等本土玩家崛起 [23] - 供应链与利润考量:75%商品依赖国内供应链,大众品牌可降低国际风险;品牌商品毛利率要求20%以上,自有品牌15%-20% [27][29] 品质与权益问题 - 商品质量下滑:有机大豆从1级降为3级,蛋白含量从36.4降至33.8;芥末籽肉松面包配料表被隐去 [32] - 会员权益缩水:2025年将下线洗车和齿科服务;黑猫投诉超1万条,涉及牛奶虫卵、牛肉含橡皮筋等 [34] - 扩张后遗症:供应链管理承压,生鲜品控难以维持,CEO启动大区重组应对 [35][36] 经营数据与会员价值 - 2024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会员数超500万,年费收入13亿元 [9] - 核心会员贡献60%以上商品销售额,92%卓越会员续卡率面临挑战 [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