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自研

搜索文档
五年前快死掉的车企,如今排名第一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26 11:32
汽车行业历史演变 - 电动汽车最早发明于1834年,比内燃机汽车早半个世纪[3] - 1939年纽约世博会通用汽车"未来世界展示"预示了汽车黄金时代[3] - 1951年沙特大油田发现推动石油与汽车产业协同发展[5] - 1973年石油危机时美国三大车企(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占据全球主导地位[5] - 2024年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突破50%,燃油车成为少数派[9] 零跑汽车发展历程 - 2015年底成立于杭州,初期默默造车不追逐资本热度[20][24] - 2019年首款车型S01销量不足5000台遭遇市场质疑[25] - 2020年面临资金链断裂危机,暂停C11开发[26][28] - 2020年广州车展发布C11,定位"15万价格30万享受"[33] - 2025年上半年累计交付221664台,连续四月居新势力榜首[16] 产品与技术突破 - C11实现2930mm轴距、Nappa真皮等越级配置[45] - 自研凌芯01智驾芯片性能超越Mobileye Q4,累计搭载超30万片[63][64] - LEAP3.5架构采用全球集成度最高中央域控,实现舱驾一体[67] - 2025款C11配备60寸AR-HUD、21扬声器杜比音响等50万级配置[68] - 纯电版续航640km+800V快充,激光雷达成标配[70] 用户导向创新 - 开发隐藏式磁性吸附纸巾盒、车门雨伞储藏室等场景化设计[52][55] - 2021年通过用户共创选定砂岩棕内饰,超80%预订车主选择[77] - 建立用户评审机制,根据反馈增加可调节腿托等配置[79] - 实现座椅自研自产,灵活响应用户需求[79] 全球化布局 - 2025年海外网点超600家,覆盖24国市场[87] - 1-5月出口17200台,全年目标5万台[89] - T03获欧洲"每公里续航成本"冠军,C10斩获多项国际设计奖[90] - 与Stellantis合作启动马来西亚C10本地化生产项目[92] - 规划2025-2027年每年推出全球化新车型[92]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全球第一,新能源出口增长75.2%[10][84] - 行业呈现智能化(辅助驾驶)+场景化(冰箱彩电)双轨创新[13] - 新势力面临价格战与淘汰赛,技术+用户口碑成核心壁垒[14][97] - 全域自研模式使零跑65%部件自产,成本控制优势显著[64]
狙击小鹏,零跑B01冲向A级轿车市场
雷峰网· 2025-07-25 16:01
" 零跑B系列今年将发布3款车型,冲击年销50万辆。 " 作者丨马广宇 编辑丨田哲 除了成为第二个理想,零跑也想成为第二个小鹏。 7月24日晚,零跑汽车旗下B系列首款纯电轿车——零跑B01正式上市,作为定位"年轻人的高品质智能轿 车"的B01,该车起售价仅为8.98万元。从售价来看,零跑已经开始向10万级纯电轿车市场迈进。 10万级轿车市场已经成为厮杀的下一步重点。据官方介绍,目前B系列将会在2025年发布3款车型。而根 据目前泄露的信息,三款新车为B01、B10,以及B05,大概率都会覆盖围绕10万元级市场。 这一价格段考验的是车企的成本控制能力,而这恰好是零跑长期以来"全域自研"的优势所在,在自研的前 提下,零跑B01以8.98万元的售价既能下探到A0级市场实现降维打击,高配版本也能在配置上与小鹏 MONA M03、比亚迪秦 PLUS EV等主流竞品掰掰手腕。 目前,小鹏MONA M03月销量稳定1.4万台左右,拿下这一市场,足以让零跑以更快的速度实现年50万销 量目标。 具体来看,零跑B01带有激光雷达版本的车型标配了高通骁龙8295P智舱芯片以及高通8650智驾芯片, 除了保证座舱智能系统的更新迭代, ...
零跑向小鹏MONA开了一枪
华尔街见闻· 2025-07-25 12:25
公司战略与产品定位 - 零跑B01轿车以8.98万元起售价切入十万级智能轿车市场,激光雷达版本起售价11.38万元,目标推动月交付量突破5万辆[2] - 公司采用"半价Model3"策略,主打续航、驾控、智能、空间、颜值和全维安全的综合优势,瞄准家庭主流用户[5][15] - 产品规划上,明年将推出5-6款新车,覆盖A/B/C/D全系列,其中D系列定位旗舰豪华车型[17][18] 市场机遇与竞争格局 - 10万元以下车型市场前5个月销量增长51%,全年销量有望突破600万辆,占乘用车总销量25%[3] - 竞品密集布局该市场,包括小鹏MONA M03(月销1.4万辆)、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等[3][8] - 当前10万以下车型智能座舱渗透率仅51%(行业平均76%),AEB功能渗透率10.7%,存在智能化升级空间[5] 产品差异化优势 - 设计创新:采用无拐点侧面曲线、Pantone定制摩根粉色,内饰借鉴宜家洞洞板留白理念[5] - 智能化配置:搭载高通SA8295P座舱芯片+双AI语音大模型,激光雷达+高通8650芯片实现高阶智驾下放[5] - 驾控性能:与Stellantis合作开发底盘,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架,中欧团队联合调校[6][7] 成本控制与盈利策略 - 通过全域自研实现成本优势,宣称"不仅不亏本,毛利率还要稳步上升"[9][16] - 董事长朱江明强调100万年销量是生存底线,400万辆为长期目标,需保持每款车型持续热销[11][18] 全球化与产能规划 - 2024年出口目标5万辆(2023年1.3万辆),欧洲市场本地化制造将推动增量[20] - 慕尼黑车展将发布第三款新车,2025年进入产品大年加速全球布局[17] 技术路线选择 - 坚定纯电路线,认为增程式适合15万以上市场,随着800V高压快充普及,纯电占比将提升[22] - 电芯成本已降至0.3元/Wh,基础设施完善进一步利好纯电发展[22]
入围《财富》500强,零跑进入中国企业主流坐标系
经济观察报· 2025-07-23 11:57
公司发展里程碑 - 公司首次进入《财富》中国500强榜单,以2024年321.6亿元营收排名第423位 [2] - 2024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长92%,第四季度净利润由负转正,全球交付近30万辆 [2] - 2025年上半年交付总量超22万辆,保持新势力头部位置 [2] 商业模式与战略 - 采用"全域自研"发展模式,技术主导型稳态运营策略在"后补贴时代"展现结构性韧性 [2] - 通过与Stellantis集团战略合作进入超30个国际市场,出口体量位居新势力第一 [2] - 品牌定位从"性价比玩家"向"全球化主流制造商"转变 [3] 产品与技术 - 产品平台从C系列拓展至B系列,形成覆盖主流SUV与轿车的系列化矩阵 [3] - B系列首款车型B10上市两个月内实现月销过万,B01即将发布 [3] - 平台架构产品化效率提升成为核心驱动力 [2] 行业趋势与竞争 - 新势力车企从"讲故事"转向"做规模"的结构性变化 [4] - 行业分化加剧,"资本密集—交付爆发—成本承压"路径不适配所有企业 [4] - 新能源产业进入整合期,增长天花板显现,出海压力上升 [4] 经营质量 - 研发体系可控性、供应链协同能力和可持续盈利模型成为中长期价值重要维度 [4] - 营收与盈利能力初步显现,具备"基本面穿透力" [4]
当零跑开始讲“故事”
钛媒体APP· 2025-07-20 13:53
产品与技术升级 - 新款C11完成深刻技术升级,包括800V高压平台、碳化硅电驱、640公里续航、AR-HUD、LEAP 3.5架构、激光雷达高阶智驾等配置,起售价14.98万元[2] - 公司强调平台能力集中交付,所有3C产品可快速换装先进装备且成本可控,体现全域自研积累成果[3] - 新款C11标配800V碳化硅平台、全新智驾系统、AR-HUD、21扬声器,高配价格比上一代略有提升甚至更低,采用"成本定价模型"[6] - AR-HUD实现全面自研和量产落地,亮度、清晰度、与眼睛匹配程度优于行业水平[7] 成本控制与自研策略 - 公司65%成本为自研,相比外采供应商可节省约10%成本,同配置车型竞品价格在20-25万元区间[6] - 成本优势来自技术创新和组合集成而非供应商议价,通过自研与集成实现降本[6] - 自研策略聚焦高附加值零部件,前提是"成熟+规模+成本可控",不盲目推行技术全栈[7] - 放弃自研智驾芯片,选择产业链分工合作,体现务实战略定力[8] 销量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全年销量14万辆,2025年上半年销量达22万辆,同比增长145%,逆势增长[11] - 2025年上半年出口海外2万余辆,占总销量近10%,海外市场成为第二增长引擎[15] - 预计2025年可完成50万+销量目标,但仍处于盈亏平衡边界线[11][12] 产品规划与渠道策略 - 产品线加速拓展,覆盖C10/C11/C16的3C产品,2025-2026年将落地A/B/D系列车型,形成完整产品矩阵[14] - 渠道优化减少商超型网点,集中发展4S店并提升区域控盘能力[14] 品牌战略与行业定位 - 从技术导向转向品牌叙事,开始注重技术价值与理念的传播,推动"工程能力"向"市场共识"转化[19] - 智驾方案采取跟随性策略后进入第一梯队,聚焦合理成本、可控体验和快速上车的技术闭环[10] - 定位为"最会算账的技术宅",产品哲学强调"质价比"而非堆砌高配[3][10] 发展阶段与战略目标 - 发展分为三阶段:IPO完成"长征"、十周年进入"不亏损接近平衡"状态、当前处于"解放战争"冲刺阶段[4] - 目标从"活下去"转向"拼增量",需快速提升销量和盈利能力以巩固市场地位[12]
零跑没有硅谷故事
雪豹财经社· 2025-07-19 23:27
核心观点 - 零跑汽车以"慢热型"发展模式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脱颖而出,强调长期坚持和技术积累而非短期爆发 [4][7] - C11车型是零跑的战略性产品,累计交付超25万辆,成为品牌销量压舱石 [12][13] - 公司2025年设定了50万+销量目标,接近去年2倍,新款C11承担稳定销量+品牌标杆+技术迭代三重责任 [17][18]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朱江明48岁创业(2015年),用7年时间将公司送上港交所 [7] - 公司发展路径与硅谷快节奏模式相反,强调"龟兔赛跑"理念,近2-3年才显现成果 [4][7] - 2023年Q4首次实现略有盈利,但创始人仍保持强烈危机感 [18] 产品战略 - C11是核心战略车型:微信头像使用4年,累计交付超25万辆,月销从初期3388辆爬坡至过万 [10][12][13] - 产品矩阵覆盖微型车/轿车/SUV:T03(10万以下)、B系列(B01/B10)、C系列(C01/C10/C11/C16) [11] - C系列为主轴,C11定位中型SUV市场,同时吸引新能源用户和传统燃油车用户 [12] 市场表现 - 2025年1-6月累计销量居中国新势力品牌第一 [7] - 2025年6月交付48006辆,同比增长138%创历史新高 [7] - 新款C11上市被视为冲击50万销量目标的关键动作 [18] 行业定位 - 新能源汽车已进入不可逆的下半场,类比"微信替代短信"的产业变革 [14] - 创始人认为百万销量+稳定盈利是成为知名车企的门槛,对标燃油车时代的长城/吉利 [18] - 行业竞争激烈,销冠更替频繁,保持持续增长比短期夺冠更重要 [8] 技术理念 - 坚持全域自研、成本控制、品价比三大核心竞争力 [18] - 追求产品常青树模式,以丰田卡罗拉(60年畅销)为对标目标 [16][18]
连续四个月销冠,零跑靠什么“杀疯了”?
和讯· 2025-07-14 17:51
零跑汽车发展历程与市场表现 - 零跑汽车从行业"搅局者"成长为2025年上半年连续4个月蝉联新势力销冠的企业,股价从年初不到30港元涨至60港元左右 [3] - 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展现出在行业激烈竞争中的韧性与适应能力 [3] - 创始人朱江明从"造车初学者"蜕变为兼具技术实力与商业洞察力的领导者,公司品牌形象显著提升 [3] 全新C11车型的战略意义 - C11是零跑首款面向主流市场的车型,累计销量突破25万台,成为品牌起势关键 [6] - 2021年月销千辆,2024年10月月销过万,与特斯拉Model Y并列2021年上市仍持续热销的新能源车型 [6] - 新款C11进行六大维度110项升级,售价14.98万-16.58万元,贯彻"加量不加价"理念 [6] - 标配AR-HUD、真皮座椅等配置,续航与配置优于小鹏G6、比亚迪宋PLUS等同价位竞品 [7] 零跑的核心竞争策略 - 采用"成本定价"策略,整车65%成本为自研,相比外采供应商节省约10%额外成本 [8][16] - 高配与低配版配置差异价值超3万元但价差更小,体现"最大化品价比"原则 [9] - 全域自研能力形成2万元成本优势,同等配置竞品市场定价普遍达20-25万元 [16] - 聚焦高速智驾等真实用户需求,避免行业虚火,展现精准需求判断能力 [16] 差异化发展路径 - 与"蔚小理"高举高打策略不同,零跑通过T03微型车自救后走"先活下来再求发展"路径 [11] - 依靠超高自研率压缩成本,在性价比赛道中逐步积累口碑实现突围 [11] - 开放供应链合作策略,放弃芯片全自研模式,专注硬件整合与成本控制 [17] 当前市场表现与未来目标 - 2025年6月交付量达48006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8%,上半年累计交付221664辆 [18] - 全年销量目标50万辆+,上半年已完成44%,管理层对实现全年盈利信心强烈 [18] - 规划A/B/C/D四个产品系列,目前仅落地B/C系列,未来三年目标年销百万辆 [19] - 2025年一季度出现1.5亿元亏损,需解决可持续盈利与供应链整合等挑战 [15] 管理层战略认知 - 朱江明清醒认知销冠仅为阶段性成功,指出公司销量仅为比亚迪十分之一 [13] - 强调需将销量转化为体系竞争力,实现从"销量领先"到"价值领先"的跨越 [14] - 以"龟兔赛跑"比喻公司发展策略,注重打好基础逐步推进 [19]
造车十年,零跑等到顺风局
和讯网· 2025-07-14 10:37
公司发展历程 - 零跑汽车从行业"搅局者"成长为2025年上半年连续4个月蝉联新势力销冠的企业,股价从年初不到30港元涨至60港元左右 [2] - 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但2025年一季度又出现1.5亿元亏损,盈利可持续性仍是挑战 [6] - 公司规划A、B、C、D四个产品系列,目前仅落地B和C系列,计划未来三年内实现年销百万辆目标 [9][10] 产品战略 - C11是零跑面向主流市场的首款关键车型,累计销量突破25万台,2024年10月月销过万 [3] - 全新C11进行超110项升级,售价14.98-16.58万元,贯彻"加量不加价"理念,标配AR-HUD等配置 [3][4] - 公司采用"以成本定价"策略,高配与低配版配置差异价值超3万元但价差远低于此 [4] 技术优势 - 整车65%成本为自研,相比外采供应商可节省约10%额外成本,同等配置车型成本比竞品低2万元 [7] - 聚焦高速场景辅助驾驶能力提升,避免行业高阶智驾虚火,实现资源高效投入 [7] - 具备顶级硬件整合与成本控制力,有望成为少数实现舱驾一体的玩家 [8] 市场表现 - 2025年6月交付量达48,006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8%,上半年累计交付221,664辆同比增长145% [9] - 上半年已完成全年50万辆+销量目标的44%,管理层对下半年表现和全年盈利持乐观态度 [9] - 对比小鹏G6、比亚迪宋PLUS等竞品,C11在同价位下拥有续航与配置优势 [4] 商业模式 - 采取"自下而上"发展路径,依靠超高自研率压缩成本,通过性价比产品积累口碑 [5] - 与"蔚小理"等高举高打策略形成鲜明对比,选择"先活下来,再求发展"的务实路线 [5] - 保持清醒认知,认为销冠头衔仅是阶段性战术成功,需解决可持续盈利等关键挑战 [6]
零跑汽车6月及上半年稳居新势力销冠
财经网· 2025-07-10 09:37
销量表现 - 6月交付48006台,同比增长138% [1] - 1-6月累计交付221664台,连续4个月位居新势力销量第一 [1][5] - 累计交付超80万台,有望成为第二家迈入"百万俱乐部"的新势力企业 [5] - 1-5月海外销量17200台,位居中国新势力出口销量冠军 [6] 产品战略 - 2026款C16于6月18日上市并开启交付,全新B01于6月29日开启预售 [5] - C16定位15-20万元六座新能源SUV,细分市场占有率70% [9] - B10定位10-15万元中型SUV,激光雷达版本下探至12万元区间 [10] - 欧洲市场T03和C10表现优异,T03获评欧洲"里程性价比冠军" [8] 技术优势 - 全域自研核心零部件占整车成本65%以上 [10] - 同系列零部件共享率达85% [10] - 率先搭载LEAP 3.5架构,提升智能化水平和开发效率 [10] 海外扩张 - 与Stellantis集团成立合资公司零跑国际,获15亿欧元投资 [6] - 在英国、德国、西班牙等10国位居新势力销冠 [6] - 轻资产出海模式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6] 市场预期 - 东北证券预计B系列和明年D/A系列将推动销量创新高 [4] - 里昂证券预测公司将成为2025年中国市场份额增长主要贡献者 [4] - 产品快速迭代将释放更强增长动能 [5]
零跑汽车开启“越来越好”之路 6月及上半年稳居新势力销冠
财经网· 2025-07-03 14:37
销量表现 - 6月交付48006台,同比增长超138% [1] - 1-6月累计交付221664台,连续4个月位居新势力销量榜首 [1][9] - 累计交付超80万台,有望成为第二家迈入"百万俱乐部"的新势力企业 [9] - 1-5月海外销量超17200台,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出口冠军 [13] 产品布局 - 2026款C16于6月18日上市并开启交付,定位15万-20万元六座新能源SUV,细分市场占有率70% [13][16] - 6月29日全新智能纯电轿车B01开启预售 [13] - B10车型将激光雷达版本下放至12万元价格区间,低于行业均价 [17] - 欧洲市场主销T03和C10,T03以82欧元/公里续航成本成为欧洲"里程性价比冠军" [14] 技术优势 - 全域自研核心零部件占整车成本65%以上 [17] - 同一系列零部件共享率达85% [17] - 采用LEAP 3.5架构提升智能化水平和开发效率 [17] 战略合作 - 与Stellantis集团成立合资公司零跑国际,涉及渠道网络、售后服务、金融等全方位合作 [13] - Stellantis集团投资15亿欧元,为首家与跨国巨头合作落地的中国新势力 [13] 市场定位 - 聚焦10万-20万元大众化新能源消费区间,形成差异化竞争 [15][17] - C16成为20万内中大型SUV及6座SUV双料销量冠军,NPS高居榜首 [16] - 东北证券预计B系列及后续D/A系列将推动销量新高 [5] - 里昂证券预测公司将成为2025年中国市场份额增长主要贡献者 [5] 行业地位 - 从新势力第二梯队"逆袭"为领跑者 [15] - 1-6月交付量领先理想、小鹏等竞争对手 [10] - 在英、德、西班牙等10国位居新势力销冠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