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为乾崑智驾
icon
搜索文档
岚图梦想家卖40万+,凭啥还卖疯了?
半佛仙人· 2025-11-14 19:12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1914篇原创 1 尤其是马路这种地方,你开的再正常,也拦不住别人的奇思妙想。 没有辅助驾驶的时代,他一个偷袭,不讲武德你,你就得扯皮。 现在有华为乾崑智驾,我主动和你玩躲闪不跟你吵架。 想象一下,你玩只狼能自动格挡,把把都是弹一闪。 告别血压,没了路怒,再离奇的马路,我走我的安全路。 主打一个丝滑。 车身的硬,是被动的安全。 软件的好,是主动的安全。 二者结合,全家出行真正的快乐。 4 安全很重要,但只有安全是不够的。 第二个豪华,是舒适。 按摩的椅,全景的窗,往那一躺,快乐时光。 最近被岚图梦想家的月销量镇住了,数字6600+。 更离谱的是5 0%的销量都是4 0w+的顶配带来的。 五年前你和我说国产车能卖到4 0万以上,我会觉得你喝多了。 如果这个品类还是MPV,我会劝你少喝假酒。 这时候你再加上月销量6000+,我会直接给多点俩菜,告诉你梦里啥都有,然后打开搜索引擎看看洗胃的流程怎么走。 哪怕是到了2 025年,这个数字依然离奇。 国产车卖这么多我觉得正常。 4 0万的车卖得好,我也觉得正常。 但是40w以上的MPV卖这么好,很不正常。 而,国产品牌的,40W以上的,MPV,卖这么好, ...
从交通工具到具身智能体 “AI+汽车”绘就行业新蓝图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10 13:56
AI Car发展方向与战略构想 - 行业首次从行业视角勾勒出汽车智能体的未来画像,明确AI Car将成为下一代智能空间的核心载体与智能出行的生态节点,具备自主性、交互性、适应性等特征[3] - 白皮书提出十大关键判断,包括VLA改变自动驾驶系统设计逻辑、世界模型成为预测基础、算力优化与数据闭环实现高效自迭代、"超拟人交互"重塑人车关系、智能底盘与动力成为"运动控制大脑"等[3] - 创新性提出企业"生存三角新法则",需从制造价值转向运营价值,战略目标由"造好车"转型为"运营智能体",从固定硬资产驱动转向数据软资产驱动,从单一维度竞争转向生态体系竞争[4] 技术挑战与演进路径 - 汽车复杂系统优化面临问题描述难、多目标矛盾、不确定性大、计算复杂且成本高等挑战,需借助多模态数据驱动、仿生优化等技术实现突破[5] - 汽车正从交通工具向"出行智慧生命体"演进,需通过驾驶领域从规则编程转向环境认知、座舱领域从功能叠加转向场景服务、动力与底盘融合构建运动控制大脑三大维度重构实现[5] - 技术发展需以安全为前提,回归用户价值,敬畏制造规律,坚持开放协同[5] 企业工程化实践与成果 - 东风汽车提出AI+行动方案"126X",构建汽车具身智能体"主-从智能体"架构,攻克大模型车端部署、跨域协同等难题[6] - 长安汽车以"北斗天枢"计划为核心战略,已积累600PB有效数据,构建5000P算力集群,其VLA架构下拟人性指标呈线性对数增长趋势,端到端智驾架构已进入准量产阶段[6] - 华为搭载乾崑智驾的车型已超100万辆,计划2025年底推进高速L3试点商用,腾讯基于混元大模型为智能座舱打造五大智能体,百度推出百舸5.0算力平台,地平线城区辅助驾驶系统SuperDrive已完成复杂路况实测[6] 行业协同与未来展望 - 论坛通过白皮书发布与专题演讲,搭建起产学研协同交流平台,明确了AI Car发展的技术方向与产业逻辑[7] - 随着AI技术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汽车作为具身智能体的演进之路将加速推进[7]
岚图负责人批鸿蒙智行又蹭小米昆仑,华为乾崑智驾引争议
新浪财经· 2025-11-10 10:29
华为鸿蒙智行合作动态 - 部分厂商反映与华为合作时主导权较弱 推进节奏由华为掌控 [1] - 岚图汽车被视为在华为合作中取得相对显著进展的厂商 [1] - 岚图追光车型负责人在社交媒体发布涉及鸿蒙智行的负面内容 同时以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为宣传点 [1] 华为鸿蒙智行营销策略 - 华为鸿蒙智行的公关代理要求媒体避免将其他品牌产品与华为进行捆绑营销 [6] - 华为在尊界品牌发布会上频繁对比奥迪、宝马、奔驰等豪华品牌 突出其产品性能优势 [6] - 该营销策略被视为主机厂公关的典型案例 引发行业对捆绑竞对营销规则的讨论 [6] 岚图与小米汽车技术关联 - 岚图泰山车型计划第四季度上市 与小米汽车昆仑版均采用相似的增程技术 [6][8] - 小米汽车昆仑版若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不及华为 将面临市场叙事挑战 [8] - 岚图库里岚与小米昆仑版在外观设计上高度相似 且共享电混技术方案 [10]
华为李文广:今年上半年智能化渗透率已超60%,预计2026年高速L3规模商用、城区L4试点商用
新浪科技· 2025-11-07 21:40
新浪科技讯 11月7日晚间消息,在今日举行的"第一届自动驾驶出行生态论坛"上,华为引望智能驾驶产 品线总裁李文广以《共建自动驾驶出行新生态》为主题进行演讲。 他提出,华为要打造乾崑智驾生态开放平台,使能行业生态解决方案。乾崑智驾生态开放平台,是自动 驾驶出行生态的"操作系统",其中包括自动驾驶运营平台、自动驾驶用户增长平台和数据分析平台,并 连接用户、技术伙伴、服务伙伴、解决方案伙伴、开发者和经销商等六大主体。能够统一接入标准、管 理海量数据、调度各生态资源,并为上层应用提供稳定可靠的开发与运行环境。"华为乾崑期望与行业 伙伴们一起,携手构建自动驾驶新生态, 面向未来孵化更多的生态新业务,共创自动驾驶新价值,实 现生态繁荣,互利共赢。" 李文广表示,与电动化相比,智能化节奏更快,电动化渗透率接近50%用了10年时间,而智能化达到这 一水平仅用5年时间。而且2025年H1渗透率已超60%,智能化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他指出,用户越来 越爱用辅助驾驶,以华为乾崑智驾用户使用数据为例,高速辅助驾驶里程占比已达到60%+,辅助泊车 使用占比达到40%+,城区辅助驾驶里程占比接近20%,并持续提升。 责任编辑:刘万里 S ...
“与华为道不同不相为谋”?零跑辟谣!
中国基金报· 2025-10-30 17:41
公司战略:全域自研与合作 - 公司高管否认“与华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传言,澄清其旗舰车型D19不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是基于自身技术路线选择,而非排斥合作 [2] - 公司强调全域自研路线与同其他优秀企业合作不矛盾,并将华为视为学习的榜样 [3] - 公司已与华为举办鸿蒙合作签约仪式,共同开发App原生应用,并计划在鸿蒙生态、技术互补等领域深入合作 [3] - 公司通过全域自研控制核心电子部件及高附加值部件,其成本占整车成本65%,以实现成本品质可控及更高的技术创新自由度 [3] 技术发展:辅助驾驶策略 - 公司在辅助驾驶领域采取“紧紧跟随”策略,而非带头“尝鲜”,以降低技术路线快速迭代带来的投入消耗 [4][5] - 行业内有高精地图、无图、端到端、VLA等多种辅助驾驶技术路线并行 [5] - 公司预判更高阶的辅助驾驶技术将在2026年爆发 [6] - 公司基于其体系化、全域自研能力,计划在技术成熟后快速实现上车应用 [6]
“与华为道不同不相为谋”?零跑辟谣!
中国基金报· 2025-10-30 17:20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高管否认曾发表“与华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传言,并澄清公司走全域自研路线与同优秀企业合作并不矛盾[2][5] - 公司强调全域自研策略,将核心架构及与供应商联合匹配等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实现最适合系统性能的设定和配置[5] - 公司整车核心电子部件及高附加值部件实现全域自研,占整车成本的65%,从而实现成本品质可控及技术功能创新自由度更高[5] - 公司已于2024年3月与华为举办鸿蒙合作签约仪式,启动App鸿蒙原生应用开发,并将在鸿蒙生态、技术互补等方向深入合作[5] 技术发展路径 - 在辅助驾驶领域,公司采取紧紧跟随的策略而非带头尝鲜,以比领头消耗更少的方式发展[8][9] - 行业内有高精地图、无图、端到端、视觉语言动作模型等多种辅助驾驶技术路线并行[9] - 公司预判2026年将是更高阶的辅助驾驶技术爆发之年[10] - 基于公司体系化全域自研的能力,在某项技术成熟后会快速上车应用[11] 市场表现与外界关注 - 外界关注公司是否拥抱华为乾崑智驾,部分原因在于公司不在辅助驾驶第一梯队,在推送范围及节奏等方面相对滞后[7]
与华为道不同不相为谋?零跑汽车高管回应:从来没说过!非常尊重华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15:49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澄清从未发表“与华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言论,并强调对华为的尊重,视其为学习的榜样 [2] - 公司坚持全域自研路线,但认为这与同其他优秀企业展开合作并不矛盾 [2] - 公司正式推出全新D系列首款产品D19,标志着其正式踏入2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市场 [4][6] 新产品D19信息 - 零跑D19定位为大型SUV,提供纯电与增程两种动力形式,预计售价在25万至30万元区间 [4][6] - 增程版采用CTC电池技术,搭载80.3kWh大电池,纯电续航达500km;纯电版采用全栈1000V架构,配备三电机、双高通8797芯片、双腔闭式空悬及VLA辅助驾驶等高端配置 [8] - 公司董事长朱江明表示D19全身都是“名牌”,并强调所有产品价格都很有诚意 [6][8] 技术路径与市场竞争 - 公司明确后续高阶智驾将使用自研方案,不会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反映了公司在智驾领域持续投入并坚持技术自研的路径 [8] - 公司当前主销车型如C10、C11、C16、B01等价格相对亲民,起售价不足9万元,顶配车型售价不到19万元,D19的推出是公司产品矩阵向上突破的关键举措 [6]
门店挂上“华为乾崑智驾”标识 阿维塔与华为合作驶入“深水区”
中国经济网· 2025-10-28 19:54
阿维塔与华为合作深化 - 重庆阿维塔门店率先挂上“华为乾崑智驾”标识,标志着双方六年合作从产品技术赋能迈向产品、营销生态联动的更深层次[1] - 此次换标是阿维塔战略2.0的加速落地,体现双方将从团队协作、合作上市到共建生态,打造“新战略、新体系、新智造”[3] - 门店标识更新是“新体系”在销售渠道层面的直观体现,意味着华为赋能已深入阿维塔前沿阵地[3] 智能汽车行业竞争逻辑变迁 - 在“新势力配置内卷”与“传统豪华品牌价格下探”双重压力下,单纯硬件堆砌或品牌溢价已难以为继[3] - “技术生态深度绑定”正成为新的核心竞争力[3] - 消费者对智能汽车需求从“有没有智驾”升级为“智驾够不够可靠”[3] 阿维塔市场表现与产品力 - 阿维塔凭借全系标配华为智驾技术优势,累计销量超19万辆[3] - 即将上市的阿维塔12四激光版全系标配华为四激光雷达系统与华为乾崑智驾ADS 4,构成“十项全新升级”的硬核产品力[4] - 该车型搭载52度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VIP四座尊享包等配置[4] 公司未来战略规划 - 阿维塔坚定携手华为与宁德时代,计划到2030年累计推出17款车型,覆盖多元细分市场[4] - 公司锚定2030年全球销量80万辆的宏伟目标[4]
从交通工具到具身智能体,“AI+汽车”绘就行业新蓝图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8 17:53
AI Car发展方向与战略框架 - 行业发布《AI Car 初步畅想与探索实践》白皮书,首次从行业视角勾勒汽车智能体未来画像 [2] - 白皮书明确AI Car将成为下一代智能空间核心载体与智能出行生态节点,具备自主性、交互性、适应性等特征 [4] - 白皮书提出十大关键判断,包括VLA改变自动驾驶系统设计逻辑、世界模型成为预测基础工具、算力优化与数据闭环是实现高效自迭代核心抓手等 [4] - 创新性提出企业“生存三角新法则”,需从制造价值转向运营价值,战略目标由“造好车”转型为“运营智能体” [4] 关键技术挑战与演进路径 - 汽车复杂系统优化需突破问题描述难、多目标矛盾、不确定性大、计算复杂成本高等挑战 [7] - 汽车向“出行智慧生命体”演进需通过驾驶、座舱、动力与底盘三大维度重构实现 [7] - 驾驶领域需从规则编程转向环境认知,座舱领域需从功能叠加转向场景服务,动力与底盘要融合构建运动控制大脑 [7] 企业工程化实践与成果 - 东风提出AI+行动方案“126X”,构建汽车具身智能体“主-从智能体”架构,攻克大模型车端部署、跨域协同等难题 [8] - 长安汽车“北斗天枢”计划已积累600PB有效数据,构建5000P算力集群,其端到端智驾架构已研发完成并进入准量产阶段部署 [8] - 华为搭载乾崑智驾车型已超100万辆,计划2025年底推进高速L3试点商用 [8] - 百度推出百舸5.0算力平台为VLA模型提供多模态训练支持,其端到端语音技术将落地座舱 [8]
阿维塔科技门店换标,悬挂“华为乾崑智驾”标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14:53
公司战略与渠道变革 - 阿维塔科技启动战略2.0落地,核心为全方位打造“新战略、新体系、新智造” [1] - 公司对终端销售门店进行改造,将悬挂“华为乾崑智驾”标识,此为“新体系”在销售渠道层面的具体举措 [1] - 公司与华为的合作关系深化,将从团队协作、合作上市到共建生态 [1] 产品规划与销量目标 - 阿维塔科技计划与华为、宁德时代到2030年累计推出17款车型 [1] - 公司设定2030年全球销量目标为80万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