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第八届进博会|共享中国大市场 共创发展新机遇——写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之际
新华社· 2025-11-04 23:56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第八届进博会共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2] - 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齐聚进博会,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参展企业规模创下历史新高[2][5] - 共有来自123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1%,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达163家,同比增长23.5%[20] 企业参展案例与市场拓展 - 欧莱雅作为"全勤生"将携旗下25个品牌参展,带来历届最强"首发"新品阵容[2] - 美国多特瑞公司从首届进博会9平方米展位扩大至300平方米,中国已成为其全球第二大市场,目标到2030年让中国成为第一大市场[5] - 渣打银行通过进博会累计与近40家企业、机构及行业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合作范围从大宗商品贸易拓展至可持续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6] 创新技术与产品展示 - 本届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包括全球首发小直径可控扩张血管支架和新款制药专用X光机等医疗设备[11] - 海克斯康将全球首发工业场景人形机器人AEON,采用创新式"双足行走+轮式滑行"模式,支持每秒超过2米的高速移动[13] - 展区设置涵盖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汽车及智慧出行等六大展区,首次设立"跨境电商优选平台"及"跨境电商服务区"[7] 投资与本地化发展 - 多特瑞已在上海设立其首个海外研发中心,体现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投入[5] - 赢创大中华区今年有一系列扩大本地生产规模并加大创新投资的举措[9] - 施耐德电气全新升级的空气断路器将在上海康桥工厂正式下线,体现"在中国为中国"到"在中国惠世界"的战略升级[21] 市场转化与商业成果 - 美敦力术中神经监测系统在第七届进博会"中国首秀"后约1个月即获得药监局批准,目前已进入日本市场并向东南亚和欧洲拓展[13] - 秘鲁"温暖驼"品牌展位面积从首届9平方米拓展至54平方米,在中国开设6家门店,订单助力秘鲁200多个家庭脱贫[18] - 无印良品在中国大陆81个城市共开设421家门店,2025财年计划新增43家,体现"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的加速效应[10] 产业生态与平台功能 - 进博会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成为观察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舞台"[3] - 全球产业生态浓缩于六大展区及创新孵化专区,新机遇如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产业将得到展示[12] - 中国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十四五"期间货物和服务进口预计超过15万亿美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定在30%左右[20]
香港证监会:料今年研放宽同股不同权 要确保小股东利益不会被剥夺
智通财经网· 2025-10-30 11:41
过去数月,市场促放宽"同股不同权"的讨论有所增加,有议员呼吁为已在海外上市的公司提供"宽限 期",调整其WVR投票权比例至符合香港要求。黄天佑没有透露咨询细节,仅指仍需作全方位讨论,以 及平衡小股东利益。 谈到新股定价和分配机制改革后新股市场热潮,黄天佑指出,调整回拨机制的初衷是希望机构投资者和 散户能公平分配股份,而原则是香港证监会信任专业机构投资者能在IPO定价过程中发挥良性、健康的 角色,若此前提"落空",则需要重新检视机制。 黄天佑续称,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何谓科技"的定义亦须重新界定。检讨WVR的最大挑战,除了 投票权问题,亦包括如何准确界定"创新科技"。他强调,重新定义后必须确保不会因标准放宽而让不符 资格的企业"鱼目混珠"地纳入制度内。"香港证监会在检讨制度时,更着重市场的公平性和WVR板块的 连贯性,必须全方位讨论。" 智通财经APP获悉,香港证监会主席黄天佑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港交所(00388)及香港证监会预计今年 会就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进行咨询,从而为在美国上市中概股赴港上市铺路。对于"同股不同权"制 度下特权投票比例限制能否放宽,黄天佑仅重申原则,就是要确保小股东的利益不会被剥 ...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启程前往沙特阿拉伯访问
智通财经网· 2025-10-27 11:01
陈茂波将于10月31日中午返抵香港。在他离港期间,香港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将署任香港财政司司长。 代表团成员约有40人,包括多家来自香港和内地的金融机构代表,以及从事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科技、 电子商务、绿色能源、建筑科技等领域的企业创办人和负责人。代表团成员亦包括香港引进重点企业办 公室、香港投资推广署、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的代表。香港贸易发 展局协助组织活动安排。 代表团在利雅得期间,将出席第九届"未来投资倡议大会"(Future Investment Initiative)。陈茂波将参与大 会的讨论环节,并在多场餐会上发表演讲,分享香港最新的发展情况和新机遇;他亦将与当地官员、公 营机构、工商金融界及企业负责人会面。此外,随行企业亦会出席与当地企业的商务对接活动。 智通财经APP获悉,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10月27日)下午将率领代表团前往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访 问,推动香港企业与内地企业连手拼船出海,开拓更大的商机,并进一步深化香港与中东地区在经贸、 金融和创新科技等方面的联系,推广香港优势,讲好香港故事和中国故事。 ...
“不老”的广交会,不变的开放精神
南方都市报· 2025-10-16 01:26
展会规模与参展企业 - 第138届广交会展览面积达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7.46万个,参展企业超3.2万家,均创历史新高 [2] - 约3600家企业首次亮相,拥有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优质企业首次突破1万家 [2] - 来自217个出口市场的20.7万名采购商预登记,新增18家全球合作伙伴,总数达227家,覆盖110个国家和地区 [3] 产品创新与展示重点 - 本届广交会首设智慧医疗专区,展示医疗机器人、智能监测诊断等创新成果,预计现场展示新产品超百万件 [3] -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近110万件,广交会首展产品近80万件,智能类产品35.3万件 [3] - 首发新品中超六成应用新技术,超四成实现功能升级,超四成体现绿色低碳,超三成使用新材料 [3] 展会服务与技术支持 - 展馆设置“白云机场综合服务柜台”,提供“航空+展会”专属服务,实现下飞机“一键直达”广交会 [3] - 广州地铁首次开通境外银行卡直接过闸,琶洲港澳客运码头增开晚班往返香港机场航线 [3] - 首次实现App办证,采用二维码证件并减免费用,自助办证窗口增至400多个,制证时间仅需30秒 [4] - 展馆内率先采用蓝牙+北斗+5G技术,在10个展厅试点展位级导航,并新设馆内离境退税服务 [4] 展会历史与行业演变 - 广交会从1956年举办至今已持续68年,从以农副土特产品为主迭代至工业自动化与智能机器人 [2] - 展会参与并见证了中国外贸向新、向智、向绿的沧桑巨变,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重要催化剂 [2][4]
青春正好!中国移动明星来电校园行圆满收官
环球网· 2025-09-19 16:12
活动概述 - 中国移动与中教恩视联合举办明星来电校园行活动 在湖北 广西 上海三地十余所高校开展 覆盖超5万人 用户量同比增长20% 线上话题讨论量突破30万 [1][5][8] - 活动通过现场业务体验和趣味互动环节 提升品牌形象与用户参与度 现场扫码注册和体验热度高涨 [5][8] 产品服务 - 明星来电服务提供明星IP定制视频通话 包括十个勤天 王祖蓝 陈子由等 支持场景化智能问候如生日祝福 早安唤醒和加油鼓励 [3] - 专业工作人员根据学生使用场景推荐合适方案 体验后许多学生表示愿意长期订购并期待更多明星内容 [5] 用户互动与反馈 - 活动现场设置明星来电合影打卡区和许愿打卡板 学生可写下青春寄语或对业务的建议 湖北文理学院 广西大学和上海海事大学学生互动反馈积极 [5] - 上海海事大学学生因明星来电星推官赵一博为校友 参与热情尤为高涨 [5] 未来计划 - 公司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 提供更多优质有趣的科技服务 让科技更好融入校园生活 [10]
香港高校回应新一份施政报告:积极助力香港科创与教育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20:42
香港高校对施政报告的回应 - 香港多所大学欢迎施政报告并表示将积极响应相关措施 紧扣人才培育核心需求 深化内外合作 助力香港建设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和国际专上教育枢纽 [1] 香港大学 - 香港大学校长表示施政报告举措将巩固香港在国家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强化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 [1] - 香港大学与海内外一流学府合作吸纳全球人才 配合国家发展方向实现尖端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1] - 香港大学成立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 本科阶段推出人工智能素养必修课 配合特区政府强化人工智能和创新生态愿景 [1] 香港中文大学 -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乐见特区政府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及应用 包括宣布推出30亿港元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计划和预留10亿港元于2026年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 [1] - 相关措施有助本地院校吸引国际科研顶尖人才来港 [1] - 特区政府设立留学香港专班和放宽自资收生限制有助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来港升学 [2] - 香港中文大学通过与全球顶尖大学合作推广学术及科研优势 提升香港高等教育全球竞争力 [2] 香港科技大学 -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认为施政报告中科技 教育 区域协同等政策极具前瞻思维 [2] - 北部都会区是重要策略发展据点 香港科技大学将拓展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布局 [2] - 香港科技大学配合特区政府发展战略 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协作 推动跨境科研合作与高端人才培育 [2] - 香港通过教育国际化 创科产业化和区域协同化巩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与教育枢纽地位 [2] 香港理工大学 - 香港理工大学支持特区政府推出多项政策促进香港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 [2] - 开设各类迎合新兴科技发展课程 为不同行业培养专业人才 [2] - 支持特区政府推动航天科技 低空经济等战略性产业发展 并支持大学相关研究项目 [2] 香港城市大学 - 香港城市大学校长认为投资高等教育就是投资香港及香港年轻人未来 [3] - 过去两年香港城市大学成立多所新学院 致力推动跨学科和人工智能等范畴研究应用 [3] - 未来香港城市大学与特区政府施政方针保持一致 建设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及国际创科中心 [3] 香港浸会大学 - 香港浸会大学已充分认识到创新科技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3] - 持续与特区政府和业界合作 重点发展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 加强相关人才培训 [3] - 推动研究创新和技术转化工作 [3] 香港教育大学 - 香港教育大学欢迎施政报告多项措施深化香港作为国际教育枢纽地位 [3] - 相关措施有助吸引世界各地优秀人才 促进香港成为未来人才摇篮 [3] - 香港教育大学积极配合政策 推动校园国际化和深化多元交流合作 [3] - 推动数字教育 加强AI教育培训 助力准教师培育及基础教育发展 提升教与学质量 [3]
全球创新指数香港排名升至第15位 港府称全力推动香港成国际创科中心
智通财经· 2025-09-16 20:46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 - 香港在全球139个经济体中排名第15位 较上年上升三位[1] - 在亚洲地区保持第五位排名[1] 创新投入表现 - 创新投入副指数排名全球第八位[1] - 市场成熟度支柱排名全球第二位[1] - 制度支柱排名全球第八位[1] - 信贷分支领域高踞全球第一位[1] - 高等教育分支排名全球第三位[1] - 知识吸收分支排名全球第五位[1] - 信息通信技术分支排名全球第六位[1] - 制度环境分支排名全球第九位[1] - 投资分支排名全球第九位[1] - 研发总开支和研究人员数目持续上升[1] 创新产出表现 - 创新产出副指数排名跃升九位至全球第22位[1] - 知识和技术产出支柱排名大幅上升28位至第30位[2] - 创意产出支柱排名全球第17位[2] - 创意产品和服务分支排名全球第七位[2] - 专利数目和高科技制造产出持续上升[2] 政府政策导向 - 加速推动创新科技发展是香港特区政府施政重点[1] - 持续完善创科生态圈并聚集全球创科资源和人才[1] - 全力推动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科中心[1]
毕马威2025年《施政报告》建议:建议考虑推出碎股交易制度 增加夜盘交易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14:00
金融市场监管与改革 - 建议推出碎股交易制度以降低投资者入场门槛并增强市场流动性 [1] - 建议延长交易时间特别是增加夜盘交易以满足全球投资者需求并与国际市场接轨 [1] - 通过上述改革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并巩固股票市场竞争优势 [1] 北部都会区发展 - 支持深化北部都会区政策吸引市场力量推动其成为香港发展新引擎 [1] - 建议以创新思维引入新理念和新方法加速北部都会区发展进程 [1] - 过去数年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规划及探索"片区开发"模式为区域高效发展提供基础 [1] - 该区域作为深港合作重要节点有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释放更大潜力 [1] 创新科技产业 - 支持提出有利于创新科技发展的政策并继续对相关产业投资 [2] - 通过创新和科技赋能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并培育新兴产业释放新质生产力潜力 [2] - 建议将人工智能作为核心驱动力促进AI在金融、医疗及物流等行业应用 [2] - 助力香港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2] 人才策略 - 支持强化人才策略以支撑香港创新与经济发展 [2] - 过去数年通过引入及优化入境计划政策已吸引一定数量全球优秀人才 [2] - 需进一步提升人才政策吸引力与针对性并提升本地劳动力能力储备高素质人才 [2] 旅游文化发展 - 支持推出更多刺激旅游和吸引旅客的措施 [3] - 启德体育园自3月1日开幕后已成为举办大型演唱会和体育赛事的新盛事地标 [3] - 期待利用香港独特资源提升其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并创造新经济增长点 [3]
“深港穗”创新全球第一 超越“东京-横滨”
南方都市报· 2025-09-05 07:07
全球创新排名 -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中排名全球第一 [3] - 该集群在国际专利申请量、科学论文发表量、风险资本交易量三项核心指标表现突出 [3] 评估标准与竞争优势 - 风险资本交易量成为新评估标准 使"深港穗"集群超越"东京—横滨"集群 [4] - 该集群在风险资本交易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在亚洲区内尤为突出 [4][5] - 华为和中山大学分别是集群内排名首位的专利申请企业和科研机构 [5] 政府支持政策 - 香港特区政府坚持以"教育、科技、人才、投资"四轮驱动方式推进创新科技建设 [6] - 推出三项各涉款100亿港元的计划:"产学研1+计划"、"新型工业加速计划"和"创科产业引导基金" [7] - 设立"创科加速器先导计划"并成立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展"耐心资本" [7] 金融与资本优势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 内地与香港管理的风投与私募基金规模在亚洲分别稳占前两位 [6] - 香港资本市场流动性充足 再融资流程便利 为科技企业上市提供便利渠道 [8] - 活跃的风险投资为科技创新产业提供重要支撑 形成正向循环 [8][9] 区域协同效应 - 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11个城市间软硬联通性 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通畅 [9] - 穗深两地制造业产业链和消费市场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优势互补 形成协同效应 [9] - 66%的科学论文成果与北京、上海—苏州、武汉等产业集群合作 涵盖多个学科领域 [9]
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获国际高度肯定
中国新闻网· 2025-09-02 10:40
全球创新排名 -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中排名全球第一 [1][3] - 该集群过去5年专利申请密度达每百万人2292个 [3] - 科学论文发表密度达每百万人3775篇 [3] - 风险资本交易量密度达每百万人135宗 [3] 政府政策支持 - 香港特区政府将发展创新科技作为施政重点 [3] - 已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科技、资金和人才相互促进 [3] - 加速与大湾区兄弟城市合作联动 [3] - 积极筹备推出"创科产业引导基金"以带动市场资金投资 [3] 区域协同发展 - 香港计划继续与大湾区兄弟城市紧密协作推动创科事业发展 [3] - 目标推动整个创新科技产业生态蓬勃发展 [3] - 致力于为国家科技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