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财富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共话转型发展,这场银行业盛会静待启幕!
证券时报网· 2025-11-16 16:16
群贤毕至,绘就宏图。 11月19日下午,2025中国金融机构年会暨中国银行业年会将盛大开幕。今年的"2025中国金融机构年 会"与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九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同时举行,两大品牌活动首次强强联 合。 由《证券时报》主办的"天玑奖",历经七载,已成为洞察中国银行业发展趋势与榜样力量的风向标。评 选凭借专业、公正的评选体系,旨在发掘并表彰中国银行业中具有战略远见的优秀机构、引领行业的创 新模式及推动实体经济的典范实践。 众多重量级嘉宾汇聚一堂,共襄盛举:阳光保险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将以其深厚的宏观洞察,为 与会者带来关于中国经济的权威分析与展望;汇丰中国副行长兼大湾区总监陈庆耀,将立足粤港澳大湾 区这一国家战略高地,分享其关于高水平开放与产业创新发展的独到见解;波士顿咨询公司(BCG) 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何大勇,将为"十五五"期间的银行业转型发展作前瞻研究。 继精彩的主题分享后,年会还将聚焦当前银行业转型发展的两大核心话题,展开两场深刻的圆桌对话: 一场围绕《做正确的事:共创大财富管理长期价值》展开,探讨在利率市场化、低利率环境及客户需求 升级等多重压力下,银行大财富管理如何秉持 ...
财通证券(601108):3Q25自营表现亮眼,经纪收入随行高增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30 16:48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财通证券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2] 核心观点 - 财通证券3Q25业绩超预期,归母净利润实际值较前瞻预测高出7% [5] - 3Q25单季业绩达到历史第三高水平,仅次于4Q15和4Q21 [5] - 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力为3Q25自营业务表现亮眼,以及经纪收入随市场活跃度高增 [1][5] - 基于自营投资收益率超预期,报告上调了公司盈利预测 [7] 财务业绩表现 - 9M25业绩:实现营业收入50.6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38.4% [5] - 3Q25单季业绩:实现营业收入21.0亿元,同比增长48.6%,环比增长11.3%;归母净利润9.5亿元,同比增长75.1%,环比增长20.3% [5] - 盈利能力:9M25加权ROE(未年化)为5.51%,同比提升1.32个百分点 [5] - 盈利预测调整: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调整为26.9亿元、29.4亿元、31.0亿元(原预测为25.3亿元、30.0亿元、34.5亿元) [7] 业务分部表现 - **经纪业务**:3Q25单季经纪业务净收入5.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9%,环比增长47%;9M25经纪业务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66% [7] - **投资业务**:3Q25单季投资收入7.4亿元,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2%;9M25净投资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26%;3Q25单季投资收益率(年化)为7.0%,显著高于2Q25的6.9%和3Q24的3.1% [7] - **净利息收入**:3Q25单季净利息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55%,环比增长22%;9M25净利息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31% [7] - **资产管理业务**:9M25资管业务收入9.6亿元,同比下降19%;3Q25末财通资管非货基规模915亿元,较年初下降17%;财通基金非货基规模754亿元,较年初下降12% [7] - **投资银行业务**:9M25投行业务收入2.8亿元,同比下降29%;3Q25单季收入0.6亿元,同比下降48%,环比下降50% [7] - **长期股权投资**:9M25长期股权投资收益3.6亿元,同比增长8%,主要来自浙商资产、永安期货、财通基金 [7] 费用控制与资产质量 - 费用管控:9M25业务及管理费25.7亿元,同比下降3%;管理费率为50.9%,较9M24的59.5%下降8.6个百分点 [7] - 信用减值:9M25信用减值损失冲回0.29亿元,而9M24为计提0.49亿元 [7] - 客户资产:3Q25末客户资金存款264.1亿元,较2Q25末增长7%;客户备付金62.0亿元,较2Q25末增长40% [7] - 金融投资资产:3Q25末金融投资资产662亿元,较2Q25末增长4%,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5%,其他债权投资增长20% [7] 市场与行业背景 - 市场活跃度:3Q25市场日均股基成交额2.5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0%,环比增长67% [7]
招商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净利1137.72亿元
中证网· 2025-10-30 11:0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为1137.72亿元,同比增长0.52% [1]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514.20亿元,同比下降0.51%,但降幅较上半年收窄约1.2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净利息收入为1600.42亿元,同比增长1.74%,增幅进一步扩大 [2] - 前三季度非利息净收入为913.78亿元,同比下降4.23%,但降幅较上半年有所收窄 [2] 营收趋势与结构 - 季度营收同比变化幅度呈现边际改善态势,与管理层前期预测趋势一致 [2] - 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幅转正 [2] - 非利息净收入占整体营收比例为36.34%,保持在同业较高水平 [7] - 大财富管理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3] 息差与负债成本 - 2025年上半年净息差为1.88%,高出行业平均水平46个基点 [4] - 前三季度净息差同比下降12个基点至1.87%,但降幅较去年同期缩窄 [4] - 因存款利率下调及负债成本管控,前三季度计息负债成本率同比下降38个基点至1.31% [4] - 管理层判断净息差呈现“行业绝对水平领先、相对变化承压、未来趋势可控”的发展趋势 [4] 零售业务表现 - 截至9月末,零售客户数达2.20亿户,较上年末增长4.76% [5] - 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余额为16.6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7万亿元,增幅11.19% [5] - 零售贷款余额为3.7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3%,占贷款总额的51.80% [4] - 零售贷款不良率为1.05%,较上年末上升7个基点,但仍保持同业较优水平 [6] 资产规模与质量 - 截至9月末,资产总额达12.6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5% [6] - 贷款和垫款总额为7.1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0% [6] - 客户存款总额为9.5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64% [6] - 不良贷款率为0.94%,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6] - 拨备覆盖率为405.93%,继续保持行业较高水平 [6] 财富管理业务 - 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18.76%,为2022年以来最好水平 [7] - 前三季度代销理财、基金、信托、证券交易收入增速分别为18.14%、38.76%、46.79%和78.50% [7] - 财富管理的差异化优势在资本市场回暖背景下得到显现 [7]
招商银行(600036):2025 年三季报点评:财富管理回暖延续,优质客群优势强化
国信证券· 2025-10-30 09:1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招商银行维持“优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5] 核心观点 - 财富管理回暖延续,优质客群优势强化 [1] - 公司治理机制、文化体系以及优质客群是其重要的护城河 [3]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514亿元,同比下降0.51%,较上半年降幅收窄约1.2个百分点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137亿元,同比增长0.52%,较上半年增速提升0.27个百分点 [1] - 年化后ROAA和ROAE分别为1.22%和13.96%,同比分别下降0.11个和1.42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7% [2] - 前三季度非息收入同比下降4.2%,但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0.9%,较上半年提升2.8个百分点 [1] 财富管理业务 - 公司前三季度财富管理手续费206.7亿元,同比增长18.76%,较上半年提升6.9个百分点 [1] - 其中代理基金手续费41.67亿元,同比增长38.76% [1] - 大财富管理业务(包括资管和托管)净收入合计为326亿元,同比增长11.5% [1] 客户与规模 - 期末零售客户2.20亿户,较年初增长4.76% [2] - 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户、私人银行客户较年初分别增长10.42%和13.20% [2] - 期末公司管理的零售AUM达16.6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19% [2] - 期末资产总额12.64万亿元,贷款总额7.14万亿元,存款总额9.52万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4.05%、3.60%和4.64% [2] - 其中,对公贷款和零售贷款分别增长10.01%和1.43% [2] 净息差与定价 - 公司披露的前三季度净息差1.87%,较上半年下降1bp [2] - 第三季度净息差1.83%,环比下降3bps,较二季度降幅收窄2bps [2] - 第三季度贷款收益率3.25%,较二季度下降13bps;存款成本1.13%,较二季度下降10bps [2] 资产质量 - 期末不良率0.94%,较6月末提升1bp,较年初下降1bp [3] - 期末关注率1.43%,与6月末持平,逾期率1.34%,较6月末下降2bps [3] - 公司口径对公不良率从年初的1.01%减至9月末的0.82%,零售不良率从0.98%上升至1.05% [3] - 期末拨备覆盖率406%,较6月末下降约5个百分点,依然处在高位 [3] - 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8.24%,测算年化信用成本0.68%,同比下降约6bps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为1508亿元、1581亿元、1691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1.6%、4.9%、7.0% [3] - 对应PB值为0.91x、0.84x、0.77x [3]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32.45亿元、3612.77亿元、3866.22亿元,同比增长1.7%、5.3%、7.0% [4][8] - 预测2025-2027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5.76元、6.05元、6.48元 [4][8] - 预测2025-2027年ROE分别为14.0%、13.3%、13.1% [4][8]
招行经营稳中有进,多项收入指标逐季向好
搜狐财经· 2025-10-29 20:57
前三季度,招行实现营业收入2514.20亿元,同比下降0.51%,降幅较上半年收窄约1.2个百分点。 在9月1日召开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招行行长王良曾经表示,受贷款重定价影响,净息差进一步下行,给营收增长带来了巨大压力。从二季度的经营情况 看,呈现出好于一季度的态势。他提到,展望下半年,相信可以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2025年前三季度,招行季度营收同比变化幅度逐渐向好,与前述高管层前期预测趋势保持一致,呈现边际改善态势。拆开来看,净利息收入方面,1~9月实 现1600.42亿元,同比增长1.74%,增幅进一步扩大;非利息净收入方面,1~9月实现913.78亿元,同比下降4.23%,降幅较上半年有所收窄,其中净手续费及 佣金收入同比增幅转正。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招行大财富管理也呈良好发展态势,大财富管理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 10月29日,招商银行(600036.SH)发布第三季度报告,该行多项收入指标逐季向好,前三季度经营效益稳中有进。1~9月,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 1137.72亿元,同比增长0.52%;ROAA和ROAE分别为1.22%和13.96%。 换个角度看,在全行业的零售信贷风险都在上升 ...
招商银行三季报:经营稳中有进 多项收入指标逐季向好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19:11
在利率下行、信贷需求不足等行业性挑战下,招行营业收入趋势向好的背后,体现的是自身经营优势的 巩固和强化。 一是净息差优势依然明显。根据公开数据,以2025年上半年为例,招行净息差为1.88%,高出行业平均 水平46BPs。由于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进一步下行,招行净息差水平也在下行。但因存款利率市场化下 调及持续加强负债成本管控,前三季度招行计息负债成本率同比下降38BPs至1.31%,对净利息收益率 产生一定正向效果。前三季度该行净息差虽然同比下降12BPs至1.87%水平,但降幅已较去年同期有所 缩窄。招行管理层曾公开判断,2025年该行净息差指标预计呈现出"行业绝对水平领先、相对变化承 压、未来趋势可控"的发展趋势。 10月29日晚,招商银行(600036)(600036.SH)发布第三季度报告,该行多项收入指标逐季向好,前三 季度经营效益稳中有进。1~9月,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137.72亿元,同比增长0.52%;ROAA和 ROAE分别为1.22%和13.96%。 营业收入趋势向好 前三季度,招行实现营业收入2514.20亿元,同比下降0.51%,降幅较上半年收窄约1.2个百分点。 在9月1日召开的 ...
拓展全球大市场 共创财富新价值 第二届“中信财富管理大会”举办
金融时报· 2025-10-28 08:39
行业宏观背景 - 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资产管理总规模超过170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1] - 中国居民可投资资产总额突破300万亿元,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且持续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4] -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个人投资者达16.46万人,跨境汇划金额1209.19亿元,显示全球资产配置需求加速释放[6] 市场发展趋势 - 行业迎来历史性机遇,驱动因素包括资管行业转型深化、长期耐心资本加速培育、跨境资本市场扩大开放及人工智能等技术颠覆性突破[3] - 监管政策持续引导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能力导向,从销售驱动转向投顾驱动,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4] - 跨境投资已从“可选项”变为大众财富管理的“必答题”,行业向专业化、数智化、普惠化方向迈进[4][6] 主要参与者生态 - 财富管理链条涵盖财富管理业、资产管理业、投资银行业,各参与方探索从自身优势出发完善生态圈[2] - 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保险资管、信托和银行理财等不同资管机构互补合作的生态正在演化形成[4] - 以中信金控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凭借综合金融牌照优势,成为大财富管理时代的“主力军”[2] 中信金控业务规模 - 中信金控及其金融子公司财富管理总规模达31万亿元,资产管理规模9.8万亿元,服务个人和企业客户超2亿[3] - 中信银行个人财富管理规模近5万亿元,中信证券资管规模超1.56万亿元,中信建投证券资管规模4852亿元[2] - 中信信托资产余额2.6万亿元,华夏基金资管规模超3万亿元,信银理财规模突破2.3万亿元[2] 战略重点与业务方向 - 公司将主动对接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3] - 未来将持续丰富互认基金、QDII基金、QDLP基金、跨境理财通等跨境产品体系,拓展“一带一路”、东盟市场、绿色金融、数字经济等领域机会[6] - 依托大数据与AI技术推动服务从“人找产品”向“产品懂人”升级,打通场景生态以满足客户需求、释放供给价值[5]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跨境投资成行业新焦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1:53
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总体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资产管理总规模突破170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 [1][2] - 过去五年间,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信托、保险资管等行业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8%左右 [1] - 居民可投资资产总额超过300万亿元,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推动财富管理需求高速增长 [1][2] 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 中国经济发展与居民财富积累是行业增长的双重驱动 [1] - 全球市场联动加深,跨境投资正从“可选项”变为“必答题” [1][4] - 行业转型深化、长期耐心资本加速培育、资本市场扩大开放及人工智能等科技颠覆性突破带来历史性机遇 [2] 中信金控的行业地位与业务数据 - 作为中国首批金融控股公司,凭借全牌照布局与多领域协同在财富管理领域形成独特优势 [2] - 中信金控及其子公司财富管理总规模达31万亿元,资产管理规模为9.8万亿元 [3] - 累计服务个人与企业客户超过2亿 [3] - 中信银行个人财富管理规模接近5万亿元,中信证券资产管理规模达1.56万亿元,中信信托资产余额为2.6万亿元,华夏基金与信银理财资产管理规模分别超过3万亿元和2.3万亿元 [3] 跨境投资发展趋势 - 截至2025年7月末,“跨境理财通”吸引16.46万个人投资者参与,跨境汇划金额突破1200亿元 [4] - 市场机构正积极构建跨境资管多元服务体系以满足投资者全球资产配置需求 [4] 行业未来增长关键动力 - 机构间的协同合作、科技赋能以及跨境业务拓展将成为行业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 [5][6] - 全体系产品线与解决方案、全方位协同的综合客户服务、一体化基础设施与集团资源是服务转型重要抓手 [5] - 跨机构协同、科技融合与跨境布局是下一阶段行业持续成长的核心动力 [6]
零售银行鏖战AUM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23:40
零售银行业务表现 - 零售业务营收占比超过50%的银行包括邮储银行65.15%、招商银行56.59%、农业银行51.40% [3] - 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利润贡献仅4%,民生银行零售业务利润贡献28.5% [3] - 12家样本银行中有10家零售营收下降,7家零售利润总额下降 [3] - 工商银行零售利润同比增长46.05%,中信银行零售利润同比增长109.24%,光大银行零售业务扭亏为盈 [3] 零售AUM梯队分布 - 第一梯队工行、建行、农行零售AUM均超20万亿元,其中工行以24万亿元居行业首位 [7] - 第二梯队邮储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零售AUM均超过16万亿元 [7] - 第三梯队交行、兴业、中信、浦发、平安、民生、光大的零售AUM位于3万亿至6万亿元之间 [7] - 头部城商行如江苏银行、北京银行等构成零售AUM约1万亿元的第四梯队 [7] - 13家银行零售AUM较年初均正增长,浦发银行增长9.56%,平安银行增长0.45% [7] 零售AUM结构差异 - 招商银行个人存款占零售AUM比例仅25%,农业银行约85%,工商银行约82.5% [7] - 中信银行个人存款占零售AUM比例35.7%,平安银行占比31.5% [7] - 零售AUM包含个人存款、理财、基金、保险及黄金等资产 [7] 财富管理战略转型 - 多家银行将零售AUM作为核心指标,重点提升非息收入 [8] - 招商银行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11.89%,为三年来首次转正 [12] - 平安银行代理个人保险收入6.66亿元,同比增长46.1% [12] - 工商银行个人客户超7.7亿户,金融资产20万以上客户超2600万人 [15] - 中国银行设立理财中心8592家、财富管理中心1217家,零售AUM达16.83万亿元 [15] 银行差异化策略 - 招商银行以借记卡、信用卡双卡联动提升支付结算业务 [12] - 中信银行构建"40%对公、40%零售、20%金融市场"的营收格局 [12] - 兴业银行畅通"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企金财富AUM达4607.10亿元 [15] - 浦发银行通过"浦惠来了"平台实现月活用户向AUM及贷款转化 [15]
洪偌馨:零售银行「过冬」
新浪财经· 2025-09-02 09:57
零售银行业绩普遍承压 - 2025年上半年零售银行营收与利润普遍下滑 多家银行零售金融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出现负增长 例如农业银行零售金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6%至1901.77亿元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3.59%至685.05亿元[1][4][5][6] - 平安银行零售业务表现最为剧烈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49%至310.81亿元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5.98%至12.04亿元 零售利润贡献占比降至4%[1][5][8] - 工商银行零售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46.05%至927.69亿元 主要因2024年同期基数较低(2024年上半年利润同比下降超30%)[5][7] 零售信贷增长失速与资产质量压力 - 信用卡业务规模持续收缩 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量较最高位8.07亿张下降11.4%至7.15亿张 已连续11个季度下滑[14] - 平安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较上年底下降超9% 消费总额同比下降近17% 农业银行信用卡消费额同比下降5.7%至1.05万亿元[14] - 零售贷款不良率整体承压 招商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含信用卡)为1.04% 较上年末上升0.06个百分点 中信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为2.73% 较上年末上升0.22个百分点[13][14] 财富管理转型面临挑战 - 财富管理业务未能及时弥补零售信贷收入缺口 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仍处于低位 23家上市银行2024年该项收入较2023年下降9.3%[16] - 部分银行陷入AUM规模陷阱 通过冲量式销售或做大定期存款支撑规模 而非提升财富管理价值链价值 例如农业银行零售存款占零售AUM比重高达85.1%[20][21] - 招商银行财富管理能力领先 零售AUM达160293.95亿元 零售存款占比仅25.1% 大财富管理收入同比增长5.45%至208.57亿元 占中间业务收入50%[21][22][24] 低成本负债与战略转型成关键 - 招商银行负债成本优势显著 个人存款平均付息率为1.18% 整体存款平均付息率为1.26% 远低于同业 主要得益于零售活期存款占比近50%[22][23] - 银行战略重心转向质量与效益 中信银行强调放弃规模情节 招商银行提出回归存贷汇本源 升级人+数字化服务模式 以及以AI决胜未来[18] - 财富管理业务长期价值凸显 存款搬家趋势不可逆 财富管理能力强的银行将获得更大优势 2025年部分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已步入收获期[19][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