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红利ETF

搜索文档
今日沪指涨0.43% 石油石化行业涨幅最大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12:08
市场表现 - 沪指上午收盘上涨0.43%,A股成交量829.81亿股,成交金额9874.34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4.15% [1] - 个股方面,2687只上涨(58只涨停),2530只下跌(9只跌停) [1] 行业涨跌幅 - 涨幅前三行业:石油石化(+1.42%)、机械设备(+1.32%)、银行(+1.22%) [1] - 跌幅前三行业:传媒(-1.67%)、房地产(-1.38%)、计算机(-1.26%) [1] 行业成交额变化 - 机械设备行业成交额754.20亿元,同比增长36.84% [1] - 非银金融行业成交额613.32亿元,同比减少36.43% [1] - 传媒行业成交额311.60亿元,同比增长12.09% [1] 领涨/跌个股 - 机械设备行业领涨股长荣股份(+20.03%) [1] - 传媒行业领跌股*ST紫天(-13.08%) [1] - 电子行业领跌股C同宇(-10.69%) [1] ETF动态 - 恒生红利ETF(159726)近五日上涨0.97%,最新份额4.1亿份,减少4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162万元 [3]
多只产品份额创新高 6月以来逾200亿元涌入港股主题ETF
上海证券报· 2025-07-05 03:00
资金流向港股ETF - 6月以来超200亿元资金涌入港股主题ETF 净申购额达209 68亿元 [2][3] - 创新药ETF获大额申购 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44 4亿元 广发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23 05亿元 银华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12 35亿元 [3] - 科技主题ETF受追捧 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净申购16 03亿元 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净申购15 29亿元 华泰柏瑞恒生科技指数ETF净申购13 84亿元 [3] ETF份额与上市动态 - 多只港股主题ETF份额创新高 包括广发港股通非银ETF 华夏港股通金融ETF 工银瑞信港股通科技30 ETF等 [4] - 新发港股ETF集中上市 鹏华港股消费50 ETF 汇添富港股通科技30 ETF已上市 工银瑞信港股汽车ETF等将于7月7日上市 [4] - 公募加速布局港股 6月以来20只港股主题基金上报 涵盖科技 创新药 红利 消费等领域 [4] 南向资金与市场支撑 - 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 今年以来净流入超6900亿元 达去年同期2倍 [5] - 南向资金定价权强化 成为支撑港股表现的重要力量 [5] - 机构对港股下半年持乐观态度 认为科技资产重估 资金流入 估值洼地等因素共振 [6] 机构观点与投资方向 - 港股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将成为内资出海和外资配置中国资产的重要市场 [6] - 科技 创新药 高股息资产为核心主线 AI技术商业化 创新药国际化 高股息资产配置偏好推动估值修复 [7] - 新消费细分领域如潮玩 新型餐饮连锁 美妆医美等仍具弹性 [7]
【盘中播报】沪指涨0.20% 电子行业涨幅最大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15:12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上涨0.20%,A股成交量869.87亿股,成交金额10555.0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5.71% [1] - 个股方面,3346只上涨(60只涨停),1784只下跌(6只跌停) [1] 行业涨跌幅 - 涨幅前三行业:电子(+2.16%)、电力设备(+1.34%)、医药生物(+1.27%) [1] - 跌幅前三行业:煤炭(-1.63%)、石油石化(-0.40%)、交通运输(-0.33%) [1] 行业成交数据 - 电子行业成交额最高达1536.56亿元,同比增长14.18% [1] - 电力设备行业成交额1043.13亿元,同比增长3.88% [1] - 医药生物行业成交额885.16亿元,同比增长5.41% [1] 领涨个股 - 电子行业领涨股久之洋上涨16.58% [1] - 电力设备行业领涨股中一科技上涨19.99% [1] - 医药生物行业领涨股广生堂上涨20.00% [1] ETF动态 - 恒生红利ETF(159726)近五日下跌0.65%,最新份额4.1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入93.2万元 [3]
富国基金解析港股ETF策略,关注互联网、创新药、智能车等赛道
搜狐财经· 2025-06-03 20:14
港股市场结构性机遇 - 港股市场当前呈现显著结构性机遇,五大核心赛道为互联网、创新药、智能车、新消费及红利资产,成长动能强劲 [2] - AI商业化加速驱动互联网龙头估值重塑,创新药出海开辟医疗板块新增量,"智能汽车+机器人"跨界融合推动汽车产业格局迭代 [2] - 恒指ETF兼具红利与科技属性,高股息提供防御性收益,科技权重赋予进攻弹性,适合长期资产配置 [2] 富国基金港股ETF产品线 - 港股通互联网ETF(159792)近一年净值回报率62.28%,恒生医疗ETF(159506)近一年净值回报率40.60%,恒生红利ETF(513950)近一年净值回报率34.55% [3] - 恒生汽车ETF(159239)成立于2025年5月19日,港股通消费ETF(159245)与恒指港股通ETF(159365)现处于认购阶段 [3] - 港股通互联网ETF重点跟踪平台型、产品型互联网公司,剔除项目型成分股,40%配置港股计算机公司 [6] 创新药板块基本面 - 创新药(肿瘤加免疫疗法)支出增速26%,院外创新药支出增速40%,反映国内创新药供不应求 [7] - 创新药企通过License-out或BD方式加速出海,显著带动估值提升,例如三生制药将双抗海外权益授权给辉瑞后股价大涨 [7] - 前二十家核心创新药企预计将在今年或明年实现盈利,出海带来的估值推动和业绩超预期是股价上涨主要驱动力 [7] 汽车板块投资逻辑 - 自动驾驶渗透率突破10%临界点,推动今年港股汽车板块涨幅,参考2020-2021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10%后涨幅最大 [9] - 中期驱动力在于车企出海,中国汽车出口量目前400万辆,未来可达1500万辆,海外业务毛利率高于国内 [9] - 长期市值扩大动力与机器人业务相关,二十多家车企布局机器人,智能制造能力可能横向拓展至机器人行业 [9] 恒生汽车ETF指数优势 - 恒生港股通汽车主题指数降低非核心业务成分股权重,例如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占比仅15%的个股权重上限为1% [10] - 指数对核心公司采用市值自然加权方式编制,反映自主品牌增长逻辑,福耀玻璃、长城汽车、零跑汽车市值较大 [10] 港股消费ETF差异化 - 港股通消费ETF填补A股缺失的消费形态,聚焦潮玩盲盒、奶茶、黄金饰品和国产美妆等增速较快品类 [11] - 该指数为第一只港股通中以纯消费股为主的指数,避免互联网和汽车行业公司主导权重分布 [11] 恒生红利ETF特性 - 恒生红利ETF作为高股息低波动指数产品,有效剔除港股中的价值陷阱股,2020年港股高股息指数暴雷时该指数未受影响 [11] - 恒指ETF纳入6个高股息行业平均股息率5.5%,医疗、资讯科技、可选消费3大行业平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3%、5.8%、6.9% [12]
119.17万元主力资金今日抢筹煤炭板块
证券时报网· 2025-06-03 18:55
市场表现 - 沪指6月3日上涨0 43% 申万行业中有20个行业上涨 涨幅居前的为美容护理(3 86%)和纺织服饰(2 53%) 跌幅居前的为家用电器(-2 10%)和钢铁(-1 37%)[1] - 煤炭行业当日下跌0 84% 在37只成分股中10只上涨 21只下跌 主力资金净流入119 17万元[1] 煤炭行业资金流向 - 资金净流入前三个股为中国神华(7525 00万元)、冀中能源(2677 70万元)、淮河能源(1298 57万元)[1] - 资金净流出超千万元的个股有6只 包括安源煤业(-2865 00万元)、潞安环能(-2260 58万元)、晋控煤业(-1890 05万元)[1] - 主力资金净流入的个股共19只 净流出的18只[1] 个股涨跌幅与换手率 - 涨幅最高为山西焦煤(2 82%) 跌幅最大为安源煤业(-4 14%)[1] - 换手率最高为安源煤业(3 42%) 最低为中国神华(0 17%)[1] 相关ETF - 恒生红利ETF(159726)跟踪恒生中国内地企业高股息率指数 近五日上涨1 37% 最新份额4 1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26 6万元[3]
银行股再度走强,银行ETF天弘、银行ETF易方达、银行ETF优选、银行ETF基金上涨
格隆汇· 2025-05-22 12:38
银行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银行股逆势走强,青岛银行涨近4%,沪农商行、厦门银行、渝农商行、中信银行涨超2%,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渝农商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光大银行创历史新高价 [1] - 银行ETF天弘、银行ETF易方达、招商银行ETF优选、银行ETF南方、华安银行ETF指数基金、华夏基金银行ETF基金、鹏华基金中证银行ETF、华宝基金银行ETF、汇添富基金银行ETF龙头、富国基金银行ETF上涨 [1] 资金面驱动因素 - 公募基金新规落地,银行配置比例有望提升,主动权益类基金持仓银行比例为3.35%,大幅低于沪深300指数中13.67%的银行权重 [1] - 新规规定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银行股稳定高分红有助于为公募基金提供长期稳定收益 [1] - 险资入市积极性提高,今年以来险企增持、举牌银行股力度加大,银行板块有望迎来增量资金 [2] 银行股投资逻辑 - 银行股防御价值凸显,近12个月股息率为6.47%,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PB估值仅0.55倍,排名第31 [2] - 支撑银行股上涨的因素扩容至四个维度: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改革带来增量资金、经济结构转型带来ROE提升、低利率环境下市场资产荒、银行经营压力边际趋缓 [2] - 红利策略持续,国有大行(A+H)+稳健股份行+区域优质中小行具备配置性价比,低估值股份行ROE提升空间值得关注 [2] 经济与政策影响 - 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客群扎实、风控优秀的银行基本面和估值弹性更大,政策密集出台有利于稳定银行资产质量改善预期 [3] - 银行股从"顺周期"到"弱周期"的三大原因:银行与财政关联度加强、国家信用支撑的银行客群、银行风险稳健释放且获政策呵护 [3] - 银行业绩稳定性强,短期非息收入中浮亏修复支撑营收增速改善,中长期资产质量稳健和充足拨备带来基本面韧性 [3] 相关ETF表现 - 恒生红利ETF(159726)跟踪恒生中国内地企业高股息率指数,近五日涨跌1.85%,最新份额4.1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04.9万元 [5]
“大象股”也疯狂!这个板块密集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4-24 19:03
银行股市场表现 - 本月共有9只银行股盘中突破历史新高,包括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及交通银行等5只国有大行,以及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4只城商行 [1][2] - 创新高个股年内涨幅显著,上海银行涨15.52%,工农中建四大行涨幅均超6% [2] - 银行板块4月24日逆市上涨1.16%,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单日涨幅分别达2.1%、2%、1.83% [2] - 农业银行、宁波银行、中信银行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工商银行等获净流入超6000万元 [2] 业绩改善趋势 - 已披露年报的36只银行股中,33股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报喜比例超90% [4] - 浦发银行净利润同比增23.31%,为2020年以来首次转正,主要受益于信贷增量创新高、存款付息率下降19bps等因素 [4] - 第四季度行业归母净利润合计4817.83亿元,同比增长5.66%,青岛银行等9股单季增速超10% [4] - 兴业银行、交通银行等4股全年净利润增速由负转正 [5] - 已披露一季报的5家银行中,常熟银行等4股净利润同比增长,平安银行小幅下降 [5] 高股息特征 - 29只银行股2024年合计现金分红3578.44亿元,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单家分红超500亿元 [6] - 全行业2024年累计分红达6161.26亿元,超越2023年的6133.5亿元创历史新高,12股分红超百亿元 [6] - 工商银行全年分红1097.73亿元连续九年增长,每10股派1.646元 [6] - 宁波银行2024年分红同比增50%至59.43亿元,杭州银行、浦发银行增幅超25% [7] 机构观点 - 广发证券认为银行股对指数稳定作用显著,建议关注消费及内需相关型银行 [3] 相关ETF - 恒生红利ETF(159726)跟踪恒生中国内地企业高股息率指数,近五日上涨2.1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