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全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低于这个价格 慎买! PVC材质儿童拖鞋或塑化剂超标
深圳商报· 2025-07-10 01:31
新版童鞋强制性国家标准GB 30585—2024《童鞋安全技术规范》已于2025年6月1日实施。与旧标准相 比,其扩大适用范围,删除"不适用于童胶鞋"及"童鞋鞋号不大于250毫米"的限制,覆盖所有类型童 鞋;强化安全要求,升级婴幼儿鞋类安全标准,新增含氯苯酚、短链氯化石蜡等限量物质要求,提高六 价铬、重金属(铅)总量、邻苯二甲酸酯等指标的限量要求,并进一步明确和增加部分项目的检测材料 材质信息。 需特别提醒的是,儿童塑料拖鞋有质量安全警示价格。根据《广东省首批异常低价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 测评估报告》,儿童塑料拖鞋EVA材质的,每双售价低于11元的应引起警惕;PVC材质的,对每双售价 低于7元的应引起警惕。 据介绍,市面上"儿童塑料拖鞋"主要材质为聚氯乙烯(PVC)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PVC 材质本身质地较硬,需添加增塑剂以改善柔软度和弹性。部分厂家为增加产品舒适度并控制成本,使用 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可能导致该类物质总含量超出国家标准限值(要求<0.1%)。<> 7月8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儿童塑料拖鞋消费提示,提醒广大家长在选购儿童塑料拖鞋时需提 高风险防范意识。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松原股份取得一种安全气囊支架及汽车的专利,减少安全气囊占用空间
金融界· 2025-07-08 09:13
天眼查资料显示,浙江松原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宁波市,是一家以从事汽 车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22633.126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浙江松原汽车安全 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5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22次,财产线索方面有商标信息2条,专利信 息198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13个。 金融界2025年7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松原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 为"一种安全气囊支架及一种汽车"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3072445U,申请日期为2024年09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全气囊支架及一种汽车,包括:软包件,软包件形成安全气囊容纳 空间,安全气囊容纳空间内设有支架,支架的水平板将安全气囊容纳空间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 一空间位于第二空间之上,水平板第一端与软包件内壁存在间隔,以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形成通 道;第一空间用于容纳安全气囊中Z折部分,并通过水平板以及与相对的软包件内壁压紧固定,Z折部 分用于使安全气囊以既定方向进行展开;第二空间用于容纳安全气囊中圈绕部分,其与Z折部分为一体 结构,圈绕部分与Z折部分 ...
揭秘沃尔沃“安全+”密码:百年基因破局流量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5 15:27
在价格战和行业激烈竞争硝烟中,安全这一传统议题被重新推至焦点。 华为余承东高呼"安全是最大的豪华",雷军也重新强调"安全是一切",几乎所有车企都在 标榜自己的安全性能,但在安全共识下的实践究竟有何差异? 六月底的成都,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小剧场"拉开了全新沃尔沃XC6 0的上市序幕。没有 参数堆砌的PPT轰炸,取而代之的是沉浸式场景体验;发布会的C位不是车企领导,而是 扮演男性、女性、儿童、孕妇的碰撞测试假人。"我们希望让大家身临其境感受沃尔沃的安 全。"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于柯鑫表示。 在 新 能 源 时 代 , 车 企 营 销 被 流 量 裹 挟 , 如 何 讲 好 品 牌 故 事 成 为 大 多 数 车 企 面 临 的 重 大 挑 战,这一以"安全"著称的北欧豪华车企更不例外。作为难以在售前直观感受的品质,安全 性能如何能被更多消费者感知,沃尔沃一直在探索的路上。 "以前讲安全,是不够具象化的。"于柯鑫反思道。为了讲好安全故事,沃尔沃摒弃了对参 数泛泛而谈的传统营销模式,而是深入挖掘安全亮点并进行了"易理解"的转译。"我们组成 了一个包含产品团队、瑞典研发团队、亚太研发团队和培训团队的内容挖掘 ...
新华财经早报:7月4日
新华财经· 2025-07-04 07:49
自贸试验区政策 - 国务院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77条试点措施 涵盖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 数字贸易等7个领域 包括数字人民币场景创新 电子提单应用等34条措施推广至其他自贸区 [2][3] - 优化跨国公司跨境资金管理 制定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健全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3] 光伏行业治理 - 工信部召开制造业企业座谈会 强调依法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 [3] 汽车与出口市场 - 商务部启动全国二手车出口业务 2024年2月发布出口程序 严格质量安全监管 下一步将加强指导促进有序发展 [3] - 6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07 1万辆 同比增长25% 渗透率达52 7% 累计零售542 9万辆 同比增长32% [3] 医疗器械与量子技术 - 国家药监局优化高端医疗器械审批 加强AI 生物材料产品注册指导 支持脑机接口技术医疗器械 [3] - 安徽问天量子联合团队研发国内首张芯片级后量子密码卡 实现量子安全技术工程化突破 [3] 房地产监管 - 北京拟规范住房转租 个人转租10套及以上纳入监管 互联网平台不得为这类"二房东"提供信息服务 [3] 美国经济政策 - 美国众议院通过"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 特朗普计划7月4日签署生效 [2][5] - 美国6月新增就业14 7万个 超预期11 75万个 失业率降至4 1% 5月贸易逆差715亿美元 [5] 欧盟与能源动态 - 欧盟称愿就关税问题与美国达成协议 否则将采取反制措施 [5] - 欧洲央行担忧经济增长放缓 强调贸易紧张与欧元升值对出口的负面影响 [5] - 美国制裁协助伊朗石油贸易的商业网络 涉及伊拉克公司及运输船只 [5] 上市公司动态 - 招商银行获准筹建招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中国电建签50 63亿元采矿合同 中油工程签署2 94亿美元管道项目 [8] - 兴欣新材拟建15 3万吨多烯多胺项目 道氏技术规划30kt阴极铜冶炼厂 万科A申请不超62 49亿元借款 [8] - 华银电力预计上半年净利1 8-2 2亿元 兄弟科技净利预增325%-431% 雪天盐业净利预降76%-80% [8] 金融市场数据 - A股主要指数普涨 创业板指涨1 9% 恒生指数跌0 63% 在岸人民币贬值42点至7 1683 [7] - 美股三大指数涨幅均超0 7% 纳指涨1 02% 欧洲主要股指小幅上涨 WTI原油跌0 52%至67 18美元 [7]
小鹏G6“导弹实测”不起火,中创新航电池扛住“地狱级”安全考验
高工锂电· 2025-06-25 19:48
动力电池安全性能 - 小鹏G6搭载的中创新航电池在遭遇导弹发动机残骸直接命中后未发生起火或爆炸 展现出极端冲击和高温下的结构稳定性与热安全性 [2] - 电池安全防护设计包括田字形防撞结构 航天级铝合金外壳 陶瓷化硅复合隔热材料 实时温控系统等多层次冗余机制 [2] - 该电池方案此前已通过底部球击 极寒快充等严苛测试 具备极端场景适应能力 [2] 行业标准与技术升级 - 国家强制性新标准GB38031-2025首次将"不起火 不爆炸"写入强制条款 中创新航为核心起草单位并首批完成认证 [3] - 公司TPP电池热失控管理系统通过重构泄压路径与高耐温材料 实现热失控局部隔离 曾应用于长安深蓝SL03并通过130秒极限火烧测试 [3] - 2025年磷酸铁锂5C超充电池在十次实弹击穿测试后仍保持完整性 车辆可正常行驶16公里 [3] 制造与质量管控 - 通过AI驱动的大数据平台实现制造工艺虚拟调试 检测精度提升50% 核心工序效率提升30%以上 [3] - 达到ppb级制造一致性 支持全生命周期电池状态监测与绿色化生产 [3] 市场认可与客户合作 - 中创新航电池获小鹏 长安 广汽 零跑 吉利 丰田 现代 大众等车企采用 并通过实弹击穿 托底燃烧等极端验证 [4] - 小鹏授予"与鹏同行奖" 5C超充电池通过十次击穿验证 [5] - 长安连续七年评为"优秀供应商" SL03车型电池渗透率达73% [5] - 广汽颁发"十佳供应商奖" OS电池技术泄压速度控制在0.1秒内 绝缘电阻超100MΩ [5] 研发与生产规模 - 公司拥有18万平方米研发和生产面积 [9] - 具备18年锂电真空干燥研发经验 [8] - 拥有13年批量生产运营经验 [7]
涵盖行人、自行车、踏板式两轮摩托车 AEB强制国标将实施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20 16:34
新国标升级与强制要求 - 新国标《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将替代现行GB/T39901-2021,计划于2028年1月1日实施,目前处于公开征求意见阶段,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 [1] - 新国标从推荐性标准升级为强制性标准,要求M1类(9座以下载客车辆)和N1类(总质量≤3500kg载货车辆)汽车强制标配AEB系统 [6] - 现行国标仅针对车对车(C2C)场景,新国标新增对行人、自行车、踏板式两轮摩托车等弱势交通参与者的识别能力考核 [4][6] 技术指标强化与场景扩展 - AEB触发速度区间要求提升:M1类乘用车需在10km/h—80km/h激活,N1类为10km/h—60km/h [7] - 针对静止前车的试验车速从30km/h提高到80km/h,并要求40km/h时速下完全避免碰撞,制动减速度从4.0m/s²提升至5.0m/s² [7] - 新增行人横穿、自行车横穿、交叉路口、右转跟车等复杂场景测试要求 [9] 行业现状与市场影响 - 2024年1-2月国内乘用车AEB装车率达56.5%,新能源乘用车达62.9%,但不同品牌L2级辅助驾驶性能差异显著 [10] - 新势力品牌已普及AEB,但技术路线、感知硬件和算法差异导致"鬼探头"等复杂场景下稳定性不足 [12] - 强制标准将倒逼车企加大研发投入,传感器、控制器和制动系统供应商需求预计大幅增长 [12] - 车险行业可能因AEB降低事故率而调整保费 [12]
天融信申请Web类资产运维录屏方法相关专利,实现全面有效地记录用户对Web类资产的运维操作过程
金融界· 2025-06-14 20:04
公司专利动态 - 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Web类资产运维录屏方法、程序产品、设备及介质"的网络安全技术专利 公开号为CN120151172A 申请日期为2025年03月 [1] - 该专利涉及通过浏览器插件对Web服务器返回的页面进行录屏的技术方案 属于网络安全领域 [1] - 专利技术流程包括接收浏览器请求、转发至Web服务器、触发插件录屏并生成录屏数据 [1] 公司背景信息 - 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 注册资本3.5亿人民币 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 - 公司对外投资44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5000次 拥有223条商标信息和2801条专利信息 [1] - 关联公司北京天融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 注册资本7575.7576万人民币 拥有2728条专利信息 [2] - 北京天融信软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 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专利信息达2704条 [2] 业务活动 - 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公司拥有5个行政许可 对外投资44家企业 [1] - 天融信科技公司参与招投标485次 对外投资11家企业 [2] - 天融信软件公司参与招投标5次 对外投资1家企业 [2]
福田卡文乐福智能安全双优:IVISTA商用车测评斩获佳绩
全景网· 2025-06-13 15:18
智能行车模块表现 - 安全带提醒系统功能评级为G级且得分率100% 测试涵盖安全带状态变化、乘员检测及声级测试场景 [2][3] - 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评级为G级且得分率100% 测试包含间接式(50km/h和80km/h工况下横向偏移)和直接式(模拟疲劳/分心)场景 [4][5] 智能安全模块技术 - 紧急避险功能评级为G级且得分率96.36% 测评覆盖车对车(静止/低速/减速)、车对行人、车对骑行者多场景 [6] - 侧向辅助功能评级为G级且得分率100% 测试包含车道偏离抑制和预警 系统在直道/弯道偏离场景表现优异 [7] 核心技术支撑体系 - 采用5R1V融合感知方案(5毫米波雷达+1摄像头) 实现车辆/行人/骑行者识别及车道线检测 AEB和车道辅助场景表现良好 [8] - 搭载23项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包含LDW车道偏离预警和LDP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7][8] 智能座舱配置亮点 - 配备8.8寸全液晶仪表+12.8寸可选大屏 支持无感进入/远程控车/倒车影像标配 [9] - 实现手机互联生态 支持多应用同屏显示/语音识别/导航音乐同步 提供车队管理功能 [9] 测试体系权威性 - IVISTA专项测试采用严苛标准 智能行车安全与车道辅助安全两大领域获最高G评级 [1][6][7] - 测试结果印证ADAS硬件基础扎实 组合辅助驾驶系统在主动安全性能方面具有技术优势 [8]
NCE外汇:安全技术构建平台核心竞争力
搜狐财经· 2025-06-09 13:55
安全技术构建核心竞争力 - 采用最新数据加密技术与多层次身份验证提高平台安全性 [1][2] - 实时监控与风险管理确保交易环境安全,团队24小时值班应对潜在威胁 [1][2] - 持续技术创新提升系统性能,包括自动化交易和数据分析 [3][4] 数据加密与隐私保护 - 交易过程中采用最先进加密协议,数据多层加密保护 [2] - 定期更新和审查安全协议以符合最新行业标准 [2] - 用户隐私保护为首要任务,提供透明隐私政策 [2] 安全协议与技术创新 - 定期安全审计和漏洞评估,及时修复系统弱点 [3] - 技术升级显著提高系统性能,开发智能化解决方案 [3] - 关注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生物识别技术未来应用 [4] 行业安全标准对比 - 不同安全标准在数据加密、身份验证和交易安全方面各有优劣 [4] - 结合多种标准可能是最佳选择,确保技术处于行业前列 [4] 客户信任与反馈 - 客户信任直接影响对平台安全性的感知和使用频率 [3] - 积极反馈推动持续改进,确保提供最优质服务体验 [3][11] 未来技术趋势 -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威胁检测和响应中应用广泛 [4] - 区块链技术提供更透明和不可篡改的交易记录 [4] - 量子计算和生物识别技术未来潜力巨大 [4] 常见问题与应对措施 - 数据泄露事件迅速评估并封锁漏洞,通知受影响用户 [5] - 选择安全技术合作伙伴时考虑技术实力和行业声誉 [6][7] - 用户交易时建议使用强密码并避免点击可疑链接 [7] 文章结论 - 通过先进加密协议和严格身份验证保护用户数据 [11] - 全天候监控市场动态,及时应对潜在威胁 [11] - 定期安全审计和漏洞评估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11]
智能辅助驾驶迎大考,“AEB技术之争”到底争的是什么?
36氪· 2025-06-04 21:25
政策与行业影响 - 工信部拟将AEB从推荐性标准升级为强制性标准,2025年5月实施,覆盖M1类乘用车和N1类轻型货车,车型基数增加30%,每年近2500万辆新车需安装AEB [1][3][4] - 新国标技术指标对标国际UN-R152法规,要求20-60km/h速度区间内识别行人、自行车等弱势道路使用者,夜间测试成为必选项,误触发率低于0 1%(现行1%) [4] - 车对车试验通过率不低于90%、车对行人/自行车试验通过率不低于80%,标准高于现行推荐性国标 [4] - 当前国内AEB整体装配率不足60%,8万元以下车型装配率仅2 6%,强制国标将终结"安全配置奢侈品化"现象 [3] 技术标准与要求 - 乘用车需在60km/h内避免与静止车辆碰撞,40km/h内避免与横穿行人碰撞,响应速度和制动效能达国际一流水平 [5] - 新规引入仿真测试,直指行业"伪AEB"痛点,对供应商技术研发、可靠性、成本控制和量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6] - 国际趋势:欧盟2022年7月起强制安装AEB,美国计划2029年前标配并提升性能至100km/h避撞,日本已实施类似法规 [6] 技术路线与争议 - AEB技术方案分为四类:仅毫米波雷达(成本最低但易失效)、仅视觉(静态识别局限)、视觉+毫米波雷达(易误触发)、多传感器融合(效果最强) [13][14][15] - 华为主张"宁漏不误",最高刹停时速90km/h,采用激光雷达+视觉融合;小鹏强调降低误触发率,融入XNGP系统,计划实现130km/h刹停 [8][9] - 纯视觉方案被质疑无法实现100km/h刹停,激光雷达方案可达120km/h以上,但成本高且受环境干扰 [9] 应用场景与挑战 - 城市路况AEB以雷达为核心,工作范围50km/h以下;高速路况以远距离雷达为主,工作范围30-80km/h;行人保护AEB以摄像头为核心,工作范围60km/h以下 [17][18] - AEB最大难题是平衡"误识别"与"漏识别",需提高感知精度(如激光雷达)或引入驾驶员操作变量 [24] - 车企测试标准严苛:每1万公里误报≤20次,误制动0次,采用"白名单"模式降低误报率 [22] 行业竞争与趋势 - 全球十大汽车品牌计划在美新车标配AEB,技术命名各异(如丰田Pre-Collision、沃尔沃City Safety) [12] - 强制国标将AEB从营销卖点变为必备技术,技术不达标车企可能被淘汰,推动行业向"安全实效"转型 [1][6] - AEB技术争论本质是机器与驾驶员控制权争夺,需在精准介入与人性化之间找到平衡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