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主动安全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涵盖行人、自行车、踏板式两轮摩托车 AEB强制国标将实施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20 16:34
新国标升级与强制要求 - 新国标《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将替代现行GB/T39901-2021,计划于2028年1月1日实施,目前处于公开征求意见阶段,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 [1] - 新国标从推荐性标准升级为强制性标准,要求M1类(9座以下载客车辆)和N1类(总质量≤3500kg载货车辆)汽车强制标配AEB系统 [6] - 现行国标仅针对车对车(C2C)场景,新国标新增对行人、自行车、踏板式两轮摩托车等弱势交通参与者的识别能力考核 [4][6] 技术指标强化与场景扩展 - AEB触发速度区间要求提升:M1类乘用车需在10km/h—80km/h激活,N1类为10km/h—60km/h [7] - 针对静止前车的试验车速从30km/h提高到80km/h,并要求40km/h时速下完全避免碰撞,制动减速度从4.0m/s²提升至5.0m/s² [7] - 新增行人横穿、自行车横穿、交叉路口、右转跟车等复杂场景测试要求 [9] 行业现状与市场影响 - 2024年1-2月国内乘用车AEB装车率达56.5%,新能源乘用车达62.9%,但不同品牌L2级辅助驾驶性能差异显著 [10] - 新势力品牌已普及AEB,但技术路线、感知硬件和算法差异导致"鬼探头"等复杂场景下稳定性不足 [12] - 强制标准将倒逼车企加大研发投入,传感器、控制器和制动系统供应商需求预计大幅增长 [12] - 车险行业可能因AEB降低事故率而调整保费 [12]
智能辅助驾驶迎大考,“AEB技术之争”到底争的是什么?
36氪· 2025-06-04 21:25
最近,汽车圈的一项"沉默但关键"的技术——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正从幕后走向台前,即将从"选配"升级为"标配"。 2025年5月,工信部牵头起草的《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公开征求意见,首次将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从推荐性标准变为 强制性标准。 这一政策信号预示着,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将从车企的技术储备转变为全民出行的刚性需求,推动行业从"功能堆砌"向"安全实效"深层转型。 例如,乘用车需在60km/h内避免与静止车辆碰撞,在40km/h内避免与横穿行人碰撞,响应速度和制动效能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新国标直指行业"伪AEB"痛点,对智能辅助驾驶方案供应商的技术研发能力、产品可靠性、成本控制能力,以及规模化量产落地能力提出更高标准。 由于此前国内未将AEB系统纳入强制标准,市场上存在AEB产品的实际稳定性与宣传错位的情况。一旦车辆驾驶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某些性能不佳的AEB 会"显出原形"。 AEB技术新规箭在弦上 虽然每家车企都高举着"智驾平权"的大旗,但AEB这类主动安全系统,目前在我国的整体装配率不足60%。乘联会最新统计显示,8万元以下的入门级车 型,AEB装配率仅为2.6%。不 ...
乘用车AEBS强标落地前夜:技术边界待定、低价车型压力大
经济观察报· 2025-05-24 13:59
当前汽车行业对于AEBS技术仍存在争议,包括技术标准不统 一 、 技 术 缺 陷 ( 如 误 触 发 或 漏 触 发 ) 以 及 成 本 压 力 等 。 在 AEBS即将强制安装的背景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业内关 注的焦点。 作者:周菊 封图:图虫创意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dvanced Emergency Braking System,下称:AEBS)或将在乘用车上强制 安装。 近日,工信部牵头发布《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下称:《方法》)并 公开征求意见。与现行标准不同,《方法》将AEBS从推荐性标准转变为强制性标准,并将范围扩 大至M1类乘用车与N1类轻型货车,即轿车、SUV、MPV等乘用车以及轻型载货汽车。这意味着, 未来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乘用车,无论是高端型还是经济型,都将具备这一功能,乘用车大规模前装 AEBS进入倒计时。根据新标准,2027年1月1日新申请车型将强制执行,2028年1月1日所有在产 车型要全面达标。 AEBS是一项汽车主动安全技术,能够通过雷达测出与前方车辆或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并利用数据 分析模块将测出的距离与警报距离、安全距离进行比较。当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 ...
车辆那些高大上的名词是什么意思?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23 15:48
底盘控制名词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ABS中文名为"防抱死制动系统"。在紧急制动的时候,如果四个轮子全部被制动系统锁死,那么车轮就会由滚动变成滑动,这时候车辆很容易发生侧滑 或跑偏。 而ABS系统不会对轮子完全锁死,会以每秒60—120次的频率对车辆进行"点制动",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 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 需要说明的是,要利用好ABS系统,需要在制动时全力踩下制动踏板,此时会感觉制动踏板有振动,这种现象完全正常,说明ABS系统工作正常,请不 要人为尝试点刹,不要降低踩踏的力度,这样会造成更大的危险。 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 EBD中文名"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作用是车辆在制动时,车载电脑会根据车辆每个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不同,对每个车轮施加不同的制动力,从而保 证车辆的稳定性。 如左侧车轮处于湿滑路面,而右侧接触的是干燥路面,左右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不同,如果对四个轮子施加相同的制动力,就容易产生打滑、倾斜和侧 翻等现象。而配有EBD系统的车辆则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现在的EBD一般与ABS整合在一起。 紧急制动辅助系统(BA/EBA/BAS ...
专家解读AEBS将强制安装新规:技术稳定性是主要瓶颈 车辆保费有望下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0 18:39
每经记者|刘曦 每经实习编辑|余婷婷 近日,强制性国家标准《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下称:新标准)完成起草,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该标准将替代现行国标 GB/T 39901-2021,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 对比现行标准,新标准由推荐性转为强制性,且适用范围有所扩大,标准要求"M1和N1类汽车应装备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即从M1类乘用车扩展至N1类载 货汽车,包括皮卡、微卡等此前监管空白的车型。同时,新标准还增加了对行人目标、自行车目标、踏板式两轮摩托车目标等弱势交通参与者的识别能力考 核及仿真测试项目。 图片来源: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网站 针对新标准由推荐性转为强制性,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纪雪洪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由于成本技术 等因素限制,(AEBS)未能成为汽车标配。现在,随着感知设备等零部件成本下降以及技术能力的提升,这些配置逐步具备了成为标配的保障。此外,海 外相关法规的实施也为我们提供了参考。" 公开资料显示,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dvanced emergency braking system,下称AEBS)是 ...
AEBS新规解读:从“推荐”到“强制”,中国汽车安全标准迎来历史性跨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8 22:54
汽车安全新规与AEBS市场 政策升级与市场影响 - 中国将实施《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强制性国标,覆盖M1类乘用车和N1类轻型载货汽车,适用范围扩大30% [1][3] - 新规实施后,AEBS装配率将从不足60%提升至100%,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380亿元激增至2026年的1200亿元 [1][7] - 政策分阶段推进:2026年底前完成营运车辆改造,2027年1月1日起新申请车型需达标,2028年1月1日全面实施 [3] 技术标准升级 - 新标准新增对行人、自行车、摩托车等弱势交通参与者的识别能力考核,并引入仿真测试(占比不低于30%) [5] - 激活速度区间调整:M1类车辆为10-80 km/h,N1类为10-60 km/h,误触发限制更严格 [5] 市场现状与增长潜力 - 当前AEBS装配率呈"哑铃型"分布:32万元以上车型超93%,8万元以下仅2.6%,政策落地将填补经济型车辆需求缺口 [6] - N1类轻型货车新增350万辆/年市场空间,叠加入门级车型装配率提升,驱动市场规模增长 [7] 产业链投资机会 感知层 - 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为核心组件,2024年乘用车毫米波雷达装配率达52%,市场规模预计突破60亿元 [9] 决策层 - 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市占率28%,为国内决策层领军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提升复杂场景识别能力 [9] 执行层 - 线控制动系统2024年渗透率50.8%,市场规模约250亿元,国产厂商份额持续扩大,预计2025年渗透率增至65% [10] 其他行业动态(非AEBS相关) - 航运、机器人、光伏题材近期受市场关注,相关企业如国航远洋(电煤运输)、利君股份(工业机器人)、京运通(光伏设备)表现活跃 [11][12][13]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未来或将标配
经济观察报· 2025-05-16 20:03
(原标题: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未来或将标配) 在汽车智能化程度不断攀升的背景下,中国汽车技术标准体系正迎来一轮深层次的升级。近日,《轻型 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发布并公开征求意 见。 该标准计划在正式实施后转为强制性执行,替代现行的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39901-2021,并将强制适 用于M1类乘用车与N1类轻型货车。 这意味着,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 (Advanced Emergency Braking System)将不再只是部分高端车型的 选配,而将成为轻型汽车的基本配置要求。 与上一版标准相比,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适用范围的扩大。原标准仅适用于M1类乘用车,而新草案将 N1类车型也纳入强制范围。包括皮卡、微卡等此前监管空白的车型也将被纳入AEBS装配要求,涉及的 整车企业数量和车种显著增加。 在技术门槛上,新标准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尤其强调对"弱势交通参与者"的响应能力。草案明确, 在20至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区间内,系统必须能够识别并应对行人、自行车、以及踏板式两轮摩托车的 横穿情形,并作出及时预警和自动制动响应。 AEBS系统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