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宜居城市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西安2364个老旧小区“提颜值增品质”
西安日报· 2025-10-30 14:55
"小切口"改善"大民生"打造宜居幸福家园 记者从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获悉,2019年以来,西安已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364个,加 装电梯1025部、电梯更新168部,切实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同时,西安市还实施"三供一业"改造1281 个,完善了这些老旧小区的供水、供电、供暖、天然气等基础配套设施,从根源上改善了老旧小区居民 的生活条件。 分组审议中,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对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立足城市发展实际,极大推动老旧小区 配套设施改善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并围绕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抓好老旧小区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是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加 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有委员建议,应从强化绩效监督管理、建立绩效评价全流程管理体 系、加强审计监督三个方面入手,确保资金使用合规高效,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委员建议,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需要重点聚焦适老化改造、无障碍设施及管网更新等民生痛点,希望更 加广泛地听取居民意见建议,强力推进管线更新、加装电梯等关键工程。 近年来,西安市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将老旧小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作为工作重点,以" ...
中国银行10月16日全情报分析报告:「中国银行助力宜居城市建设」对股价有积极影响
36氪· 2025-10-16 22:1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16日公司股价放量上涨1.89%,收盘价5.38元,较昨日收盘价5.28元上涨0.10元 [1] - 当日成交量为407.72万手,成交额达21.77亿元,总市值为17335.03亿元 [1] - 股价呈现短期强势,3日涨幅为+3.46%,5日涨幅为+2.87% [1] 业务创新与市场影响 - 公司在浙江推出“住房金融+”模式,通过服务嵌入购房、装修、车位等全生命周期以吸引客户并增加业务收入 [5] - 通过降低首付比例、延长贷款期限等措施降低购房门槛,刺激市场需求并增加银行贷款业务 [5] - 推出无产权车位贷款和定制装修消费贷等创新产品,满足特定客户需求,增强业务多样性和客户粘性 [5] 品牌形象与地方经济支持 - 公司在山东烟台和江苏扬州通过电子仓单质押融资支持港口经济和古城保护与非遗传承,有助于地方经济发展并创造银行业务机会 [5] - 相关举措显著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对吸引客户和投资者构成利好 [5] - 事件相关舆情信息总量为1299条,其中正面信息908条,占比69.9%,舆论呈现显著正面倾向 [2] 行业环境与资金动向 - 银行板块近期走强,中期分红展开提升银行股息吸引力,长期资金布局带来资金面支撑 [8] - 在息差阶段企稳、中收延续改善背景下,银行基本面展现较强韧性,防御性配置需求因关税不确定性而上升 [8] - 银行板块分红稳定,股息率性价比回升,吸引避险资金流入,银行ETF规模续创历史新高 [8]
宜居城市怎么建?国家正式发布标准了
中国经营报· 2025-10-16 02:38
该标准从六大维度搭建宜居城市指标体系:一是在环境维度明确大气、水、土壤治理要求及绿化覆盖率 等量化指标,强调生态保护与资源集约。二是在社会维度涵盖住房、就业、医疗等领域,注重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三是在经济维度将城乡收入比纳入监测评估,突出包容与协调。四是在文化维度重视历史 文化传承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提升。五是在治理维度构建"政务服务+协同治理+公共安全"框架,明确 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等。六是在基础设施维度统筹城市建设,系统布局 市政公共设施、安全保障设施、信息通信设施等六大基础设施体系。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这是我国首部系统构建宜居城市评估框架的国家标准,适用于各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及评估中的宜 居性提升,也为社区、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提供参考。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宜居城市总体要求》(GB/T 46391—2025)国家标准,于2025年10月5日起正式实施。 ...
壹图读懂|做好七篇大文章,山东这样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齐鲁晚报· 2025-09-18 20:29
会议核心内容 - 山东省召开城市工作会议 部署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目标 以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以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 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1] 结构优化规划 - 构建现代化城市体系 完善提升城市规划 增强济南青岛辐射带动能力 统筹城市群和都市圈联动发展 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3] 动能转换方向 - 推进创新城市建设 实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 深化改革开放政策[3] 城市品质提升 - 建设宜居城市 持续改善居住条件 完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3] 绿色转型措施 - 建设美丽城市 重点在降碳 减污 扩绿领域开展工作[4][5] 安全发展建设 - 构建韧性城市 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完善公共安全体系[6][7] 文化传承发展 - 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塑造特色城市风貌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8][9] 智慧治理体系 - 建设智慧城市 健全城市治理体系 完善城市智慧中枢 建强基层治理单元[10][11]
从有房住到住好房,山东全面推进宜居城市建设
齐鲁晚报· 2025-09-17 13:33
提升住宅建设标准、持续开展老旧小区整治改造、积极稳妥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供给……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着力建设舒适 便利的宜居城市",山东也在积极推进宜居城市的建设。聚焦"住有宜居 百姓安居",山东坚持一手抓市场、一手抓保障,聚焦"高品质、好环境、优服务、 强保障",全力推动群众住房条件持续改善。 试点项目做引领 山东"好房"遍地开花 近日,山东省第三批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名单出炉,全省共103个项目入选,自此,山东的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已经突破200个。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孟杰 今年,"好房子"首次写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 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而"发挥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引领作用,推动全省住房品质实现系统性提升",正是山东在建设人民满意"好房子"工作中的一个 重要举措。 为了加快推进高品质住宅建设,顺应人们对"好房子"的新期待,山东提升了住宅建设标准、建造工艺和质量水平。省级层面,编制高品质住宅建设指导意见 和技术指引,明确高品质住宅定位,注重提升居住体验,在功能分区、技术指标等方面 ...
城市建设“见物”更要“见人”(记者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9-17 06:12
城市发展理念与政策导向 - 新时代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对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视一脉相承[2] - 坚持以人为本,保持定力,精准施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加精细的城市治理[2] 城市更新与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 2019年至2024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8万个[1] - 老旧小区改造共增设停车位387万个,建设养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7.8万个[1] - 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把民生改善和城市更新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2] 公共服务与民生改善 - 把民生清单变成发展清单,一件件补短板强弱项,解决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问题[2]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公共空间开设爱心驿站,口袋公园见缝插针等细微处功夫提升老百姓感受[3] - 推动老街区、老厂区成为消费新场景、城市新地标,老旧街区和城中村改造扎实推进[2] 智慧城市与新型基建 - 有条件的地区应探索建设智慧管网、智能交通等,让城市运行更智慧、更高效[2] -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当时,有效提升城市运行效率[2] 投资与内需拉动效应 - 老旧街区和城中村改造在创造安全舒适居住环境的同时,能有效拉动投资、扩大内需[2] - 改善面貌、引进业态等城市更新举措具有显著的经济拉动作用[2]
【理响中国·经视图】把握宜居城市建设着力点
中国经济网· 2025-09-02 13:58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档仅包含免责声明,不包含任何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实质性新闻内容、数据或分析。因此,无法提取和总结任何关键要点。
侯喜保:宜居城市怎么建
经济日报· 2025-08-29 08:09
城市发展新阶段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将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列为七项重点任务之一 标志着城市工作进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阶段 [1] - 我国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 [3] 宜居城市核心特征 - 宜居城市需注重可感知的生活脉动 而非冰冷数据堆砌 体现在公园活动 校园读书声和邻里温情等生活场景中 [1] - 需解决职住分离导致的交通拥堵 中心城区资源紧张 环境污染以及医疗教育资源分布失衡等"城市病"问题 [1] 城市规划与建设重点 - 需以人民为中心系统谋划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通过精明增长和精细管理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度与舒适度 [2] - 需重构城市发展逻辑 将人口产业城镇交通通盘规划 优化空间结构并强化功能 保持规划执行力与连续性 [3] - 截至2024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 对应9.4亿城镇人口 住房保障需重点满足新市民和青年人需求 [3] 公共服务体系升级 - 围绕全生命周期需求打造15分钟生活圈 推动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并提升生活性服务业质量 [4] - 需关注便民设施供给(如停车位/充电桩/公厕) 以及教育照明养老医疗等民生细节的优化改善 [4]
宜居城市怎么建
经济日报· 2025-08-29 06:15
城市发展新阶段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将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列为七项重点任务之一 标志着城市工作进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阶段 [1] - 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 [3] 城镇化与住房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 对应9.4亿人生活在城镇 [3] - 需重点保障新市民和青年人住房需求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3] 城市发展挑战 - 部分城市仍存在摊大饼式扩张导致职住分离和交通拥堵 [1] - 中心城区人口过载资源紧张 医疗教育等优质公共资源分布失衡 [1] - 空气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尚未明显好转 [1] 城市规划方向 - 需将人口产业城镇和交通通盘考虑一体规划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3] - 通过精明增长和精细管理重塑城市骨骼 畅通城市血脉 [3] - 增强规划执行力 保持历史耐心一张蓝图绘到底 [3] 民生服务建设 - 需打造15分钟生活圈 推动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 [4] - 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均衡性便利度 [4] - 重点关注便民设施供给 包括停车位充电桩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 [4] 住房保障体系 - 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3] - 不仅要实现有房住 更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好房子的期待 [3]
刘奕:把握宜居城市建设着力点
经济日报· 2025-08-27 08:14
生活性服务业定位与意义 - 生活性服务业满足居民最终消费需求 是反映城市宜居度 竞争力与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 [1] - 城市是生活性服务业主要聚集地 其布局取决于人口消费需求分布 [2] - 具有就业包容度高特点 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基础岗位 为大学生和灵活就业者创造机会 [3] 城市发展与人才吸引力 - 生活性服务业供给能力和便利化程度成为影响年轻群体居住决策的主要因素 [4] - 服务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 呈现知识 技能和人力资本密集特征 改变城市投资和就业结构 [3] - 生活性服务业特色资源如淄博烧烤 云南民宿酒吧等塑造城市独特气质 促进差异化发展 [4] 重点发展领域 - 优化社区服务:城市居民75%时间在社区度过 2035年70%人口生活在城市社区 需建设邻里服务中心 共享书房 居家养老服务站等设施 [6] - 发展养老助老服务: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 65岁及以上达2.2亿 需建设康复医院 护理院 推进无障碍建设 [7] - 补齐新市民服务:构建灵活就业服务平台 推广AI+就业服务 职业技能培训 法律咨询等 [7] - 提升文化旅游服务:推动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 打造商旅文体融合新型消费载体 扩大文化演出 体育赛事等服务供给 [8] 民生需求与消费升级 - 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和享受型消费需求明显增加 更多体现为文化教育 医疗保健 旅游度假等服务消费需求 [2] - 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闲暇时间增加引发大量生活性服务业需求 为服务业规模经济提供市场土壤 [3] - 新市民服务可带动万亿级新消费需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