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救市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楼市将面临巨变!懂行人预测:楼市可能会出现这5个变化!
搜狐财经· 2025-07-05 13:32
2024年中国楼市:一场巨变的序幕? 2023年4月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整步伐加快,这一趋势延续至2024年。2月份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5173元/平方米,已连续22个月环比下跌;99个城 市二手房价环比下跌,仅三亚微涨,连续9个月下跌城市数量超过90个。 面对持续低迷的市场行情,业内人士预测2024年中国楼市将发生五大巨变: 巨变二:一线城市房价或将持续下行 许多人认为一线城市核心区域房价坚不可摧,但事实并非如此。 自去年起,一线城市房价出现明显调整,以上海为 例,市中心房价已跌至6-7万元/平米,较2021年峰值下跌30-40%。 高房价、疫情后居民收入下降及就业压力,以及购房者日益理性的市场心态,都导致一 线城市房价下跌,并逐步与居民收入水平挂钩。 巨变一:楼市救市政策持续加码 为稳定房地产市场,去年多地放松限购、限售政策,一线城市也放宽了非核心区域的限购。银行也下调了房贷利率和首付 比例。 2024年,为刺激市场成交,稳定房价,政府或将进一步放松一线城市限购,并将房贷利率降至4%以下。 预计今年楼市将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 总而言之,2024年中国楼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 以上五大巨变 ...
2025年房价一夜大反转:刚笑出声,市场就给了我们三记耳光
搜狐财经· 2025-06-25 10:57
楼市现状分析 市场情绪与购房者行为 - 2024年末降息降首付政策刺激市场,购房者误判为反弹信号导致抄底行为,但实际房价持续下跌,部分购房者一年内亏损12% [1] - 2025年初出现抢房现象,如深圳湾新盘吸引3000多名购房者抢购,但随后4-5月同户型价格从800万跌至700万,跌幅超12% [4] - 购房者信心严重受挫,对开发商宣传的"未来规划"持怀疑态度,购房决策转向谨慎,关注开发商负债情况以避免烂尾风险 [9] 政策效果与市场反应 - 2025年政策组合拳包括首套利率降至3.25%、5000亿救市资金投入及以旧换新政策,但仅一线城市核心区维持热度,三四线城市销售冷清 [6] - 首付比例降至15%、贷款利率调至3%等政策未能有效提振需求,购房者采取观望态度 [9] 开发商困境与行业趋势 - 开发商面临销售低迷、资金链紧张问题,部分项目回款停滞导致员工工资发放困难 [9] - 行业从"闭眼买房赚钱"转向需求驱动,购房逻辑转变为长期自住需求优先,如教育、通勤等实际生活便利性 [11]
商界大佬预言验证?2025年,楼市可能会出现这5个变化?
搜狐财经· 2025-06-23 13:37
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与2025年趋势 当前市场状况 - 全国平均房价较历史高点下跌30% 高位购房者资产大幅缩水 [1] - 恒大 碧桂园 融创等头部房企出现资金链断裂 烂尾楼与债务违约事件频发 [1] - 行业进入长期调整期 市场信心严重受挫 [1] 2025年五大核心趋势 政策层面 - 限购政策或全面取消 一线城市核心区域可能放松限制 [3] - 房贷利率有望降至3%以下 刺激刚需购房 [3] 价格走势 - 一线城市房价从10万元/平方米高位跌至6.5万元/平方米 跌幅超30% [4] - 当前房价收入比达40倍 全球排名前十 泡沫仍存 预计2025年加速下跌 [4] 交易制度变革 - 预售制逐步退出 现房销售占比提升 购房者可获更多现房选择 [5] 住房供应结构 - 未来五年计划建设600万套保障性住房 2025年加快入市 [7] - 保障房价格低于商品房 将分流市场需求 加剧房价下行压力 [7] 城市更新计划 - 城中村改造扩展至300个城市 2025年全面启动 [8][10] - 以货币化安置为主 重点拆除危房 可能引发新一轮拆迁潮 [10]
买菜大妈一句话“说透”楼市本质?人们坦言:比很多专家看得透彻
搜狐财经· 2025-06-22 15:51
自2023年我国放开疫情管控以来,楼市便步入新的调整周期。 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变,而是累积已久的结果。 从3月开始,新房成交量和面积双双下滑,二手 房市场则呈现出挂牌量激增的态势。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成都和重庆二手房挂牌量均突破20万套,上海也超过了18万套。7月份百城二手房价指数更是显 示,96座城市同比下跌,寒意蔓延。 面对持续下跌的房价,各地政府纷纷祭出"救市"政策。除一线城市外,多数二三线城市已放松限购、限售政策,银行也下调房贷利率至4%以下,同时各地 上调公积金贷款额度,以减轻刚需购房者的经济压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认房不认贷"政策的出台,意图刺激改善型住房需求。然而,这些政策的效果却显 得微乎其微。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三年疫情的冲击导致许多人收入锐减甚至失业,民众的购房能力大幅下降,难以支撑居高不下的房价;其二,自2021年下半 年以来,国内房价持续下跌,房地产的"财富效应"逐渐消散。 失去了投资价值的支撑,众多炒房客被迫退出市场。 面对楼市低迷的现状,房产专家孟晓苏建议动用老百姓沉淀的15万亿存款中的三分之一,刺激房地产的购买、装修及相关消费,以此拉动经济和楼市复苏。 然而,此建议却引 ...
国家队救市,为啥会选择指数基金?|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06-10 21:56
由于提供的文档内容仅包含一条推广链接("▼点击阅读原文,免费学习大额家庭资产配置课程"),未涉及具体行业或公司分析内容,根据任务要求无法提取有效信息 当前文档未包含可分析的行业数据、公司财报或投资观点等实质性内容 [1]
李嘉诚预言成真?如果不出意外,下半年房地产将发生大变化
搜狐财经· 2025-05-31 06:22
实际上,当年李嘉诚的预测主要表达两层意思:一个是,内地房价居高不下,远远脱离了当地居民的购买力,最终还是会去投资化、去杠杆化,逐步回归居 住属性。提醒那些炒房客们要当心了,买房别被套在楼市里面。 另一个是,未来数年内,那些高负债率、销售业绩下滑、融资困难的房企会面临破产重组的结局,而低负债、资金充裕的房企才能生存下来。此外,各地房 价也会出现分化,通常泡沫越大的城市,房价就会跌得越多。 在进入到2025年之后,楼市仍然延续之前调整的趋势。1—4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925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2%。同时,新建商品房销售额28067亿 元,下降28.3%,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1.1%。此外,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有53个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其中12个城市跌幅超过 1.5%。 面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走势,早已经被华人首富李嘉诚给说中了。2018年李嘉诚曾经做出过预测。他表示:"房子始终是用来住人的,内地的房价一直居高 不下,在未来数年内,房地产行业有可能会面临大洗牌,炒房客们应该谨慎了"。当时,正值房地产市场繁荣周期,很多人对李嘉诚的预测嗤之以鼻,认为 楼市不会进入调整周期。 从目前 ...
股市 “定海神针”:国家队救市,为啥爱买指数基金?
银行螺丝钉· 2025-05-29 21:56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朋友问,最近每次市场大幅下跌的时候,就会看到国家队买入指数基金。 比如2024年2月初、9月中旬的5.9星,以及2025年4月初。 当市场出现较大波动的时候,国家队都是逆势大笔买入。 那这个神秘的国家队到底是谁? 它是如何救市的,为啥会选择指数基金呢? 国家队是谁? 所谓的国家队,其实就是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一些国有金融资本受托机构。 通过控股四大国有银行、券商、保险公司等重要金融机构,国家队能动用的资金量非常庞大。 甚至自己就可以成为影响市场的主力。 这些机构的投资周期通常较长,注重长期价值。 一般会在市场大幅波动时入场,真金白银地大举买入,是维护市场稳定的 "定海神针"。 国家队救市,为啥会选择指数基金? 之前螺丝钉翻译了一本书,叫 《万亿指数》 (点击蓝字查看)。 从全球角度,指数基金都是万亿级别资金投资的工具,单个主动基金经理其实管理不了这么多的 钱,也只有指数基金能做到万亿规模。 目前A股规模最大的股票基金类别,在2024年,已经变成了指数基金。 并且像沪深300指数基金,总规模超过1万亿。 指数基金,能短期容纳数千亿的抄底资金集中流入。 这里面,买哪些个股 ...
《折腰》空降,积压剧拯救长剧市场?
虎嗅· 2025-05-14 21:16
"积压剧"的放出可以看作是一种宏观调控下的积极自救。不止《折腰》,就在今日,爱奇艺官宣的由李现 和春夏主演的《人生若如初见》去年也曾因涉及舆论风波延期上线。因政策审查趋严、劣迹艺人风险、题 材敏感度变化等因素导致的项目积压一直以来都是行业痛点,甚至成为最大的不可控风险。过去几年,以 戏份剪辑、AI换脸、换角重拍等多种方式,平台和剧集公司一直试图推动更多积压剧上线,以降低损失。 腾讯视频出品,改编晋江文学城蓬莱客原著,由宋祖儿、刘宇宁主演的古装爱情剧集《折腰》于5月13日 12点"空降"播出,霸占了各大平台热搜榜单。 这部拍于2023年,投资成本达S+级别的平台重点剧集因主演之一宋祖儿的税务风波一直积压未播。直至上 个月,同为宋祖儿主演的奇幻仙侠剧集《无忧渡》在爱奇艺顺利完播,一时间对于《折腰》定档的期待和 传言也争相涌现,腾讯站内预约超250万。网友套用《甄嬛传》中的名台词自我调侃道:"朕与祖儿何时有 过嫌隙。" 《折腰》的首播热度与当前剧集市场面临的客观困境息息相关:一方面,长剧呈现疲软态势,播期集均播 放量超3000万的剧集数量锐减,爆款内容青黄不接,供给侧也被盖章"长剧小年";另一方面,短剧的爆发 式增 ...
这次救市,上面意思很明确,若楼市救不起来,那就组合拳?
搜狐财经· 2025-05-14 05:44
最近楼市的动静有点大,政策一套接一套。有人说这是上头急了,也有人说这是楼市最后的机会。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救市的力度和决心,确实是近几年少见的。 先看数据。2025年一季度,全国一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17%,新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部分城市甚 至出现了环比上涨。 但这背后,是房地产行业对GDP的贡献依然高达6.68%,加上建筑业,合计占比超过11%。换句话说, 楼市要是垮了,整个经济都得抖三抖。 再看看政策。从首付比例降到15%,到房贷利率跌破4%,从取消限购限售,到发放购房补贴,政策组 合拳一个接一个。 比如一线城市首套房首付降到20%,二套房30%,深圳、上海的房贷利率甚至低至3.8%,300万贷款月 供能省1500多块。 而且分化严重,一线城市如北京、深圳去化周期超过18个月,而杭州、成都核心区只需要4.8个月。 三四线城市更惨,有的地方去化周期长达50个月,二手房挂牌量激增80%。 其次是居民债务。2025年4月,我国居民债务收入比高达140%-142%,远超美国的90%,接近日本的 180%。 也就是说,老百姓兜里的钱大部分都用来还债了,哪还有多余的钱买房? 这也是为什么政策要拼命降低购房门槛,甚至 ...
2025年,该“尽快买房”还是“继续观望”?马云、李嘉诚观点一致
搜狐财经· 2025-05-14 02:41
近年来,国内房地产市场处于长期调整的趋势之中。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1.3%,销售额同比下降15.7%。与此同时, 2024年全国3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2%,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5.1%,这是房价连续第三年整体下行。 而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稳定各地房价,相关部门纷纷采取救市政策。在地方政府方面是除了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之外,其他绝大多数地区都放开了 限购政策。此外,各地还上调了公积金贷款上限。银行方面则是下调房贷利率至3%以下,并将首付比例下调至1.5%。在税收方面,税务部门减免了购房者 的契税和增值税。 现如今,一边是房地产市场调整趋势十分明显,而另一边则是各种救市利好政策集中释放。于是,就有人提出,2025年,该"尽快买房",还是"继续观望"? 而对于这个问题,马云和李嘉诚都发表了类似的看法。马云在2025年3月的一次内部讲话中表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基本定位不会改 变。对于刚需和改善性需求,当下可能是比较好的入市时机"。此外,马云还认为,从长周期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改善性需求的增加,未来房 地产市场仍有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