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沪深300指数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A股重返3900点!不出意外、明天迎来新一轮行情了
搜狐财经· 2025-10-24 07:45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0月21日A股三大指数全线上扬,沪指站上3900点关口,创业板指大涨2.92% [3] - 市场呈现缩量上涨格局,成交额较前一日大幅缩量19.5% [4] - 2025年A股市场呈现强烈分化,通信、有色板块涨幅超25%,但金融地产持续滞涨 [9] 市场资金行为 - 主力资金操作冷静,5月9日A股普跌时主力单日净流出500亿元,但权重股护盘使跌幅有限,呈现缩量下跌的洗盘特征 [9] - 科技股波动性高,人工智能板块一日净流入140亿元,次日则流出111亿元,短期套利意图明显 [9] - 北向资金与国内游资行为分化,例如在减持白酒龙头的同时爆炒AI概念 [9] - 2025年9月净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反弹至46亿美元,创下自2024年11月以来单月最高纪录 [12] 政策与外部环境 - 中美高层视频通话同意重启经贸磋商,美方威胁的100%关税被暂停,双方保留10%的基准关税,24%的关税暂停期仅90天 [6] - 二十届四中全会敲定十五五规划方向,重点包括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低空经济(如重庆规划超100亿元基建投资)、量子技术、固态电池等科技自主与资源安全领域 [7] - 政策红利集中投向科技自主与资源安全两条主线 [7] 行业与板块动态 - 市场分化显著,ST宇顺因并购数据中心在8个月内暴涨8倍,但大量中小盘股跑输大盘 [9] - 人工智能发展重点从算法转向应用场景 [7] - 低空经济试验区已规划超100亿元基建投资 [7] 投资策略与工具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股票型被动指数基金规模突破3.26万亿元,持有A股市值占比达51.11%,历史上首次超越主动权益基金 [10] - 机构建议采用核心卫星策略,以沪深300、中证A500等宽基指数打底,搭配科创50、行业轮动ETF捕捉结构性机会 [10] - 估值定投法成为实用工具,例如中证A500当前市盈率13.36倍,低于近97%的时间段 [10] 市场预期与估值 - 高盛预计到2027年底A股还有约30%上涨空间,主要由12%的盈利增长和15%-20%的重估潜力推动 [12] - 行业轮动强度逼近历史峰值,部分热门赛道估值已透支未来业绩 [12]
基金定投到底能不能提高收益?
36氪· 2025-10-17 08:48
亏损怎么办? 上一篇分析定投利弊的文章《为什么你定投越久,收益越平庸?》发布后,很多评论都提到了"止盈",言下之意就是做好止盈,定投就可以高枕无忧。 我其实很想问一句:亏损怎么办? 但我估计大家的回答应该是:继续定投,定投不就是防止亏损吗?一直投到盈利为止(脑子里应该浮现出的是下面的微笑曲线)。 好了,我已经想到下一篇文章的主题了,要说清楚这件事,还真得一篇文章。 我其实是想追问一个问题:你觉得坚持定投多长时间,就会不亏损了? 大部分人亏钱的原因就在于从来没有仔细想过"亏钱怎么办",而是想当然的认为,投指数基金只要扛住亏损坚持投,总会盈利。比如下面的问题—— 如果定投沪深300这样的指数10年后还是亏损,你能接受吗?本文首先来分析一下这个概率有多大。 定投10年,收益归零 我曾经多次分享过一个"定投10年,收益归零"的案例。 下图是一位上证50基金的定投记录,黄线是平均成本,灰线是累计收益率,从2005年开始,在定投4年后,第一次收益归零,最惨的是投了近10年后的 2014年初,收益率再次归零。 1/4 很多人觉得,这个案例讲的不正是"止盈"的重要性吗?如果投资者在2007年的高位止盈,就不会归零了。 这话是 ...
“指数基金”不是“随便买”,得看“跟踪标的与费率”
搜狐财经· 2025-10-12 22:16
各位朋友,我是帮主郑重。新手买基金,觉得"指数基金跟着大盘走,买哪个都一样",随便挑个名称带"沪深300""中证500"的就买——可不同指数基金差异 大,有的赚得多、有的赚得少,甚至还亏,关键看"跟踪的指数对不对,费率高不高,规模够不够"。 先懂指数基金核心:它是"复制指数走势的基金",比如沪深300指数基金,就该跟着沪深300指数涨跌,像"跟着导游旅游,导游走对路,游客才不会跑偏"。 但有的基金"跟踪误差大",指数涨5%,它只涨3%,这是因为基金经理调仓不及时或手续费太高;还有的基金"费率高",每年管理费1.5%,比同类0.5%的多 花1倍成本,长期下来利润全被费率吃掉;更有的"规模太小"(比如低于2亿),容易清盘,像"小商店开不下去关门,钱得等好久才能拿回来"。 还有个选择技巧:先看"跟踪标的",比如想投大盘股就选沪深300指数基金,想投成长股就选中证500指数基金,别买名称和跟踪标的不符的;再看"跟踪误 差",选近一年误差小于0.3%的;然后看"费率",管理费+托管费低于0.5%更划算;最后看"规模",选5亿以上的,避免清盘风险。新手买指数基金别瞎选, 选对标的、控好成本,才能跟着指数赚钱。 ...
每日钉一下(投资不同类型指数需要注意什么?)
银行螺丝钉· 2025-10-09 22:00
指数基金投资策略 - 指数基金主要分为宽基指数、策略指数、行业指数和主题指数四大类 [6] 宽基指数投资要点 - 投资需注意大小盘搭配 A股存在大小盘轮动特点 [7] - 2024年沪深300等大盘股表现好 小盘股低迷 2025年以来小盘股强势 大盘股低迷 [8] - 长期看大小盘股回报基本一致 [8] - 经典搭配为沪深300加中证500 可进一步加入中证1000覆盖更小盘股 中证2000基金规模仍较小 [9] 策略指数投资要点 - 投资需注意成长与价值风格的搭配 [9] - 策略指数按风格可分为成长组(龙头、成长、质量)和价值组(红利、价值、低波动) [10][11] - A股存在成长价值风格轮动 例如2019-2020年成长风格强势 2021-2024年价值风格强势 2025年又转为成长风格强势 [12] - 从两种风格的低估品种中挑选投资可使组合更稳定 [12] 行业与主题指数投资要点 - 投资需注意控制比例 行业和主题指数波动较大 [12] - 宽基指数如沪深300年波动常见为20%-30% 而行业指数波动可达30%-50% 部分品种波动超50% [13] - 单个行业配置比例控制在15%-20%以内较稳妥 多个行业分散配置可大幅降低波动风险 [13] - 主题投资应挑选长期存在的主题指数 避免短期流行主题 [13]
[10月8日]指数估值数据(假期后,A股能涨多少呢)
银行螺丝钉· 2025-10-08 21:56
全球主要市场假期表现 - A股市场假期休市,节前估值维持4.1星级 [4] - 港股市场整体波动不大,恒生指数下跌0.1%,H股指数下跌0.33% [7][9] - 港股科技股表现相对坚挺,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75% [10] - 美股市场微涨,标普500指数上涨0.39% [13][15] - 海外A股追踪品种显示市场预期偏谨慎,富时A50期指下跌0.13%,美股沪深300指数基金下跌0.49% [19][21][23] 主要指数估值数据 - 红利类指数估值具吸引力,上证红利盈利收益率达10.33%,市盈率9.68倍 [27] - 消费类指数估值偏高,消费龙头市盈率达23.93倍,市净率3.67倍 [27] - 宽基指数中沪深300市盈率16.08倍,创业板指市盈率达44.97倍 [27] - 美股指数估值较高,标普500市盈率24.94倍,纳斯达克100市盈率29.93倍 [27] - 科创50估值显著高于其他板块,市盈率达128.36倍 [27] 投资策略观点 - 市场5星级机会表面为下跌,实则为耐心投资者提供入场时机 [25] - 投资需知识与勇气结合,理解市场规律可避免受短期波动干扰 [25]
黄金类ETF品种交易活跃度高、收盘价格创新高
财信证券· 2025-09-30 20:35
核心观点 - 报告期内市场波动较大,指数表现分化,A股中科创50和创业板50表现亮眼,而北证50持续回调 [4][8] - 大宗商品表现强劲,黄金、原油及铜价周内均录得显著上涨,市场交易活跃,ETF成交额维持高位,南向资金持续大幅净流入 [6][12] - 公募基金市场持续扩张,资产净值规模约35.06万亿元,新发基金以被动指数型和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为主 [7][13] 主要指数表现 - 年初至今,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表现最佳,收益率分别达到29.09%和30.40%,远超上证指数的15.84% [3] - 过去60日,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涨幅均超过17%,而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表现相对平稳 [3] 上周市场行情回顾 - A股市场内部分化显著:科创50指数周内上涨6.47%,创业板50指数上涨2.50%,而北证50指数下跌3.11% [4][8] - H股市场表现疲软: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周内分别下跌1.57%和1.58% [4][8] - 海外市场涨跌互现:德国DAX、法国CAC40、日经225指数小幅上涨,而标普500、纳斯达克100及印度、韩国主要指数下跌 [4][8] - 行业层面,电力设备、电子、有色金属周内涨幅居前,均超过3.4%,而社会服务、综合等行业跌幅较大 [8] 债券市场利率变动 - 中债收益率曲线呈现陡峭化: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74个基点至2.2170%,而10年期和1年期收益率分别下行0.21和0.75个基点 [5][9] - 美债收益率全线上行:30年期、10年期、1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2、6、7个基点 [5][9] 大宗商品价格跟踪 - 黄金价格强势上涨:COMEX黄金期货周内上涨2.54%至3779.5美元/盎司,上海金现货上涨3.26%至852.9元/克 [6][10] - 原油价格大幅提升:WTI现货价周内上涨4.85%至65.72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5.17%至70.13美元/桶 [6][12] - 铜价同步走高:LME铜现货结算价周内上涨2.24%至10125.5美元/吨 [6][12] 市场资金流向 - ETF市场交易活跃:周内两市ETF日均成交额约为4761.5亿元,宽基指数品种如A500、科创50、沪深300呈现资金净流入态势 [6][12] - 黄金类ETF受到追捧:周内区间净流入额约29亿元 [6][12]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上周净买入额约439.59亿港元,年初以来累计净买入额高达11536.89亿港元 [6][12] 新发基金概况 - 公募基金市场规模:全市场共有基金13295只,合计资产净值约35.06万亿元 [7][13] - 本周新发基金特点:两个交易日新发10只基金,其中5只为被动指数型基金,4只为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1只为增强指数型基金 [7][13]
定投基金3年还是亏?你可能犯了这2个致命错误!现在该还来得及
搜狐财经· 2025-09-30 08:56
定投策略表现差异的核心原因 - 2022年9月至2025年8月期间,超过60%的定投沪深300指数基金投资者账户处于亏损状态,平均亏损幅度达8.7% [1] - 同期,另一部分采用正确策略的定投者实现了12%的年化收益,收益差距的关键在于是否选对标的和踩准节奏 [1] - 纠正选错标的和踩错节奏这两个致命错误,定投收益可立刻由负转正 [1] 定投标的选择的重要性 - 定投策略成立的前提是标的本身具备长期增长潜力,但许多投资者陷入“追热点”陷阱,将定投用于错误资产 [3] - 2022年至2025年,新能源、半导体等主题基金成为定投“重灾区”,例如某新能源指数基金净值从2022年9月的2.5元跌至2025年8月的1.8元,期间每月定投1000元的投资者3年累计投入3.6万元,账户余额仅3.2万元,亏损11% [3] - 新能源行业受政策补贴退坡、技术迭代加速影响,头部企业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45%降至2025年的32%,企业盈利波动远超市场平均水平,定投此类高波动性资产风险极高 [3] - 同期定投宽基指数基金(如沪深300)的投资者年化收益达5.2%,而定投行业主题基金的平均收益为-3.8%,因宽基指数行业分布均衡(金融25%、消费20%、科技18%),抗风险能力强 [4] - 选标的关键原则是优先选择“长生不老”的资产,如宽基指数、消费、医药等“永续行业”基金,避免强周期、政策依赖或技术迭代快的行业基金 [4] 定投节奏控制与估值方法 - 定投的第二个常见错误是忽视估值盲目投入,许多投资者仅理解为每月固定日期买入,忽略买入价格合理性 [6] - 2022年9月沪深300市盈率为12倍(历史30%分位),2023年6月涨至15倍(历史60%分位),2024年2月又跌至11倍(历史20%分位),在估值高位加速定投会大幅降低收益 [6] - 采用“估值定投法”的投资者(市盈率低于历史30%分位时投2000元/月,30%-70%分位时投1000元/月,高于70%分位时投500元/月)3年投入3.6万元,账户余额4.1万元,盈利14%,而固定金额盲目投入的投资者亏损5% [6] - 节奏控制的核心是“低估多投,高估少投”,以沪深300为例,市盈率低于12倍为低估区可加大投入(如2000元/月),12-15倍为合理区正常投入(1000元/月),高于15倍为高估区减少投入(500元/月)或暂停 [7] 正确与错误定投策略的收益对比 - 错误组合:每月定投1000元某新能源主题基金(行业属性错误)+固定金额投入(节奏错误),3年累计投入3.6万元,账户余额3.2万元,亏损11% [10] - 正确组合:每月根据沪深300估值调整投入金额(低估2000元、合理1000元、高估500元)+选择沪深300指数基金(标的正确),3年累计投入3.6万元,账户余额4.1万元,盈利14%,两者收益差距达25个百分点 [10]
别再瞎买基金!雪球三分法:用「三招分散术」躺赢长期市场,新手也能避开 90% 的坑
搜狐财经· 2025-09-27 00:46
投资策略核心理念 - 雪球三分法基于长期投资和资产配置逻辑 旨在通过资产分散 市场分散 时机分散三大策略实现收益来源多元化及风险可控 [2] - 该策略核心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更不把篮子放在一辆车上 帮助投资者在长期市场中稳扎稳打 [2] - 策略目标并非追求短期赚快钱 而是为普通投资者搭建一个抗风险的投资框架 将投资变为不用费劲儿的长期事 [4] 资产分散策略 - 资产分散要求不将资金全部投入一类基金 需根据风险承受能力搭配股票型 债券型和货币市场基金 [2] - 股票型基金收益潜力大但波动猛 债券型基金稳当靠谱能中和风险 货币市场基金灵活方便可随时取用 [2] - 具体配置比例示例为激进型采用5:3:2 稳健型采用3:5:2 即使某类资产短期下跌 其他类别也能起到托底作用 [2] 市场分散策略 - 市场分散强调不应只关注A股市场 需将资金分配到不同地域的市场中以对冲单一市场暴跌的风险 [3] - 全球市场关联性强但各有节奏 例如A股震荡时美股科技股可能上涨 可通过纳斯达克指数ETF 标普500指数ETF或投资亚洲新兴市场的基金实现 [3] - 2022年A股调整时 配置了美股科技基金的投资者利用该部分收益缓冲了损失 体现了不把鸡蛋放一个市场篮子的智慧 [3] 时机分散策略 - 时机分散建议采用定投方式 避免纠结于抄底或逃顶 定投是每月固定日期投入固定金额 无论市场涨跌均坚持买入 [3][4] - 定投策略在市场上涨时买入份额少但享受收益 下跌时买入份额多相当于低价囤货 长期下来能熨平成本 [3][4] - 例如从2018年开始定投沪深300指数基金 尽管经历2018年大跌和2020年疫情波动 到2023年仍获得不错收益 证明了时机分散的魔力 [4]
3800点,市场在高位还是低位,该如何投资?
雪球· 2025-09-19 21:01
市场估值现状与投资者担忧 - 市场反弹后,投资者普遍担忧当前估值水平是否过高[2] - 部分估值指标如PE百分位显示估值不低,例如沪深300指数当前PE为14.09,PE百分位达82.4%,意味着其估值高于历史上82%的时间[3][5] 单一估值指标的局限性 - 任何单一指标都存在局限性,无法简单判断估值高低[12][13][14] - 通过类比说明判断的复杂性:身高1.65米、体重100斤的女性根据个人历史看很胖,但根据BMI健康标准仍属偏瘦;上海月入1万元工资超过80%打工族,但个人可能仍觉得不高[8][9][10][11] 不同指数估值分化分析 - 中证2000指数为代表的小盘股估值极高,PE高达164倍[16] - 沪深300指数绝对估值14.09倍并不算贵,相比中证2000便宜10倍不止[17][18][19] PE百分位失真的原因 - A股市场熊长牛短的特点导致大多数时间处于低估状态,只要估值回归合理水平就会在百分位上显得很高[21] - 举例说明:沪深300指数PE从11.89(30%百分位)升至13.26(70%百分位)仅上涨11.5%,但百分位变化巨大[22][23][24][25] 多维度估值评估指标 - 沪深300指数盈利收益率为7.09%,远高于当前低于2%的低风险理财收益率,具备吸引力[31] - 沪深300指数PB为1.47倍,PB百分位52.76%,处于历史中间水平[32][33] - 采用“模糊的正确”理念,综合判断当前市场估值不便宜但也不算很贵,处于不上不下的状态[34][35][36]
中行APP热销固收增强产品“盯上”沪深300指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0:31
产品概况 - 中国银行APP热销固收增强型理财产品"中银理财-稳富固收增强指数跟踪策略14天持有期A" 采用"固收+权益"策略 权益部分被动跟踪沪深300指数[2][7][19] - 产品要求最低持有14天 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风险) 适合追求稳健基础上略分享股市收益的投资者[2][19] 投资策略 - 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不低于80% 权益类资产比例不高于20% 其中优先股外权益资产不超过10%[12] - 权益投资部分采用指数跟踪策略 标的为沪深300指数 该指数代表A股市场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300只证券[7][19] - 业绩比较基准为3%*沪深300指数+97%*中债-新综合财富(1年以下)指数[10] 收益表现 - 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达4.57% 加权年化收益率4.63% 分别超越63.53%和70.01%的同类产品[7][15] - 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4.56% 超越76.49%同类产品 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4.77% 超越68.11%同类产品[15] - 累计净值表现显示稳定增长趋势[13] 风险指标 - 成立以来最大回撤仅0.06% 但仅超越6.73%同类产品[15][16] - 索提诺比率9.56 反映单位下行风险带来的超额收益 该指标超越21.98%同类产品[15][16] - 风险控制得分96分 在787只同类产品中排名第734位[8] 综合评级 - 产品综合得分63分 超越59.97%同类产品 在787只产品中总体表现中等偏上[8][10] - 收益表现得分58分(排名236) 风险调整收益得分10分(排名614) 综合费率得分61分(排名427)[8] - 综合费率0-25% 超越44.98%同类产品[16] 发行机构 - 中银理财成立于2019年7月4日 截至2025年6月末管理理财产品1229只 规模1.86万亿元[17] - 产品以固收类为主(数量占比92.51% 规模占比98.41%) 2025年上半年固收类产品平均净值增长率1.2% 在30家理财公司中排名第23[17] - 混合类产品数量占比5.70% 规模占比1.45% 上半年平均净值增长率1.38% 在28家理财公司中排名第13[17] 市场比较 - 沪深300指数为ETF最热门跟踪标的 相关ETF规模达1.18万亿元(截至9月12日)[7] - 对比中国银行另一款固收增强产品"(7个月)最短持有期固收增强理财产品A" 测评分数从66分降至40分 收益得分从50分降至20分[23] - 招商银行"增盈180天1A"产品年化收益率从3月12日的7.98%降至9月10日的4.72% 测评分数从56分降至43分[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