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
搜索文档
广州国企硬核保障迎十五运会:改造17个场馆 点亮34公里夜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22:59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在即。11月3日,记者从广州赛区国企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场馆建 设、城市焕新、交通出行、能源保供、酒店接待到科技文化赋能,广州国资国企正以"一盘棋"的工作格 局,最高标准推进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广州国资国企制定了13个专项保障方案,21家市属国企组建专业保障团队,4.1万人参与赛事服务、酒 店接待、公共交通等保障工作,提供2700台保障车辆;5家市属国企成为签约赞助企业,并通过现金、 实物赞助1亿多元。"广州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方海卉说。 赛事保障与城市焕新互融共促 办赛事就是办城市。以十五运会为契机,广州实施约200项提品质工程,带动场馆建设、道路交通和珠 江两岸环境同步提升。 其中,市属国企承担天河体育中心、大学城体育中心、广州体育馆等17个场馆升级改造,改造面积达28 万平方米,均已按时保质完成。同时,广州城投集团打造珠江两岸34公里夜景灯光,广州交投集团完成 道路与绿化品质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珠江实业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李超佐表示,集团组建10支专业团队,全面进入赛时护航冲 刺状态。旗下珠江文体牵头完成广州赛区30座场馆运行设计与流线优化,编制超1. ...
广州国企硬核保障迎十五运会:改造17个场馆,点亮34公里夜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21:40
其中,市属国企承担天河体育中心、大学城体育中心、广州体育馆等17个场馆升级改造,改造面积达28万平方米,均已按时保 质完成。同时,广州城投集团打造珠江两岸34公里夜景灯光,广州交投集团完成道路与绿化品质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珠江实业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李超佐表示,集团组建10支专业团队,全面进入赛时护航冲刺状态。旗下珠江文体 牵头完成广州赛区30座场馆运行设计与流线优化,编制超1.3万张运行设计图纸,广州体育馆已成为最早开工、最快完工、最快 恢复经营的示范场馆。赛事期间开放3号馆部分运动场地,让"一场馆"服务"双群体",真正实现"办赛惠民"。 深耕数字全运、绿色全运 本届全运会,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深度融入赛事服务与城市治理,为赛事注入科技与人文活力。 广州数字科技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夏坚在发布会上提到,数科集团创新推出了国内首款"文化AR数字人民币硬 钱包",通过手机扫描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即可触发醒狮、粤剧等特色AR场景互动,以科技手段活化岭南传统文化。 此外,广汽集团智能人形机器人提供引导与安防服务,广州体育馆成为残特奥会无障碍示范场馆。广州交投集团全线推广"好易 投 ...
中国矿业开启绿色出海时代
中国能源报· 2025-11-03 18:31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副主任陈丛林表示,从行业形势来看,我国矿产资源需求整体仍将保持增长态势。铁、铜、石油等矿产需求 维持高位运行,其中铜受新能源产业需求拉动,增长态势将持续;受人工智能、新能源相关产业发展带动,信息产业矿产、新材料矿产 需求将快速攀升,锂、稀土、镓、铟等矿产未来需求量预计将实现数倍增长;在粮食安全领域,钾盐和磷的需求则保持相对稳定。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飞速发展,能源转型步伐加快,新兴产业对矿产资源需求快速增长,全球矿 业正处于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 近日,自然资源部在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 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 024年, 我国地质勘查投资1159.94亿元,连续四年实现正增长,"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找矿资金近4500亿元;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50处。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飞速发展,能源转型步伐加快,新兴产业对矿产资源需求快速 增长,全球矿业正处于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未来要共建创新生态,为矿业发展提供新动能;共享发展成果,为矿业发展提供新模式; 共创开放格局,为 ...
广州市国资委:市属国企升级改造17个全运场馆,完成提品质项目约200项
中国发展网· 2025-11-03 17:38
中国发展网讯 庄晓君 记者皮泽红报道 11月3日,全运年看广州系列发布会——广州赛区国企服务保障 新闻发布会召开, 广州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方海卉介绍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在广州盛 大开幕,广州国资国企正以"一盘棋"的工作格局,最高标准推进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从场馆建设到城市 焕新,从交通出行、能源保供、酒店接待到科技文化赋能,广州国资国企以专业和热情,全流程全方位 保障赛事的顺利举办。广州国资国企制定了13个专项保障方案,21家市属国企组建专业保障团队,4.1 万人参与赛事服务、酒店接待、公共交通等保障工作,提供2700台保障车辆;5家市属国企成为签约赞 助企业,并通过现金、实物赞助1亿多元。 聚焦品质全运,推动赛事保障和城市焕新互融共促 以全运为契机,完成赛事场馆、道路交通、珠江两岸等提品质项目约200项,实现城市功能和赛会体验 的协同提升。一是体育场馆靓丽焕新。市属国企承担天河体育中心、大学城体育中心、广州体育馆等17 个全运场馆的升级改造,改造提升面积达28万平方米,目前场馆改造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已按时保质完 成。二是赛事服务精细高效。广州双鱼公司作为全运会乒乓器材独家供应商,组建十五运会服务团 ...
下一个五年,电网格局将迎大变化!
中国能源报· 2025-11-03 14:03
"十五五"时期,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电力电子化程度、供需随机性持续提升,电网发展面临安全保供、技术创新、体制机制等多重 挑战 。 ▲图片由AI制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电网坚持统一规划建设,统一调度管理,规模持续扩大,输送效率稳步提升,保持了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取得 了历史性发展成就。"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近日在" 2025年(第七届)全国电网技术交流会"上介绍,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 大、最复杂的输变电工程,形成区域电网为基础,区域间异步互联的全国联网格局,有效支撑了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保障了我国每年 8000万千瓦新增用电负荷的需求。 在业内专家看来,"十四五"时期,我国实现从"用上电"向"用好电、用绿电"的跨越。展望"十五五"时期,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电力电 子化程度、供需随机性持续提升,电网发展面临安全保供、技术创新、体制机制等多重挑战。 "十四五"时期成绩斐然 刚刚发布的《中国电网工程技术发展报告20 25》(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 4年,全国2 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96 . 1万 公里,同比增长3. 5%,变电设备容量达到57.8亿千瓦,同比增长4 .9%。20 24年全国电网工程 ...
荣科科技:坚定深耕智慧健康赛道,公司在智慧医疗领域已构建全流程智能化解决方案
财经网· 2025-11-03 11:33
2025年三季报显示,2025年1至9月,荣科科技实现营收1.62亿元,同比下降4.49%;净亏损446.11亿 元,亏损同比扩大378.82%。 2025年上半年,荣科科技实现营收2.92亿元,同比下降7.01%;净亏损2722.90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576.78%。分业务来看,荣科科技"健康医疗及社保"业务实现营收1.09亿元,同比增长19.64%;"政府及 公共事业"业务实现营收0.65亿元,同比下降20.78%。 11月3日,荣科科技在互动平台向投资者表示,公司坚定深耕智慧健康赛道。在人工智能与算力赋能医 疗、城市管理等行业是荣科科技二十年来持续深耕的核心方向。在智慧医疗领域,公司已构建覆盖院前 急救、临床诊疗、后勤管理的全流程智能化解决方案,通过 AI 病历质控、重症智能体等七大场景应 用,服务超 5000 家医疗机构及 80% 以上百强医院;在智慧城市与能源管理领域,公司以数字孪生、边 缘计算技术打造 "荣家厚勤™" 等平台,为园区、城市治理提供能源管控、安全运维等智能化支撑。这 些能力的沉淀,正是公司回应产业需求的坚实基础。 荣科科技系由沈阳荣科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于 2010 年以整体变更方式设 ...
汉威科技涨2.06%,成交额2.7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76.64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03 09:57
截至9月30日,汉威科技股东户数7.94万,较上期增加6.87%;人均流通股3566股,较上期减少6.43%。 2025年1月-9月,汉威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7.02亿元,同比增长8.44%;归母净利润8484.30万元,同比增 长6.33%。 分红方面,汉威科技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3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481.85万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汉威科技十大流通股东中,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016530)位 居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784.58万股,相比上期减少340.46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四大流 通股东,持股548.46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60.98万股。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159530)位居第五 大流通股东,持股455.06万股,为新进股东。华商润丰混合A(003598)位居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 259.56万股,相比上期增加46.65万股。华安沪港深外延增长灵活配置混合A(001694)位居第七大流通 股东,持股171.48万股,为新进股东。中航趋势领航混合发起A(021489)位居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 157.46万股,为新进股东。景顺长城研究精选股票A(0 ...
摩尔线程IPO注册获批 科创板将迎国产GPU第一股|一周市场观察
搜狐财经· 2025-11-02 21:13
10月30日晚间,证监会网站信息显示,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尔线程")科创板IPO注册申请获得批准,成为科创 板"1+6"系列新政落地后,又一家完成注册流程的硬科技企业。 消息传递到二级市场,摩尔线程概念股热度飙升,截至10月31日收盘,直接或间接参股的中科蓝讯、初灵信息、联美控股等小幅收涨。 科创板国产GPU第一股来了 摩尔线程拟募集资金约80亿元 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正在深刻变革,GPU作为支撑通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具身智能等前沿产业的核心算力引擎,其战略地位已升至前所未有的高 度,特别是推动GPU巨头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创全球纪录。在此背景下,国产GPU市场迅速崛起,业内对于国产GPU"平替"英伟达寄予厚望。 作为国内高端AI芯片领域企业之一,摩尔线程备受关注。公开资料显示,摩尔线程成立于2020年10月,专注于全功能GPU的自主研发与设计,其创始团 队就来自英伟达,创始人兼CEO张建中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 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基于其完全自主研发的MUSA统一系统架构,公司在五年内已推出四代GPU产品,并形成了覆盖AI智算、高性能计算、图形渲 染、计 ...
2025年中国自动物料搬送系统(AMHS)行业发展背景、市场规模、企业格局及未来趋势研判:行业规模将突破百亿元,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1-02 08:01
内容概要:AMHS(自动物料搬送系统),也称为天车系统,主要用于快速准确按照工艺流程在生产设 备之间搬送装载晶圆。通过该系统,可以大幅度减少晶圆在各个工艺机台的等待时间,极大提升生产效 率,同时标准化的搬运过程可明显提高产品良率,通过无人化搬运减少人员误操作,降低人力成本,现 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硅片厂、芯片制造厂、芯片封装厂。芯片生产过程中呈现出晶圆尺寸不断扩大的趋 势,早期6英寸晶圆厂较少的采用AMHS系统,或采取部分区域的自动化方案,主要由于晶圆尺寸较 小,搬运难度不高,设备采购与维护成本高,工艺设备标准化程度低等。晶圆尺寸从6英寸逐渐发展至8 英寸、12英寸,重量也在不断增加,物料的安全搬运需求日益凸显,AMHS在12寸FAB厂已成为智能制 造的标配。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转移,中国大陆的半导体产业得到飞速发展,晶圆厂建厂数量逐年增 加,使得AMHS赛道具有广阔的市场增量。中国AMHS行业发展迅速,2024年市场规模达86.9亿元,同 比增长38.5%,2025年行业规模有望突破百亿元。晶圆制造领域对生产条件要求严苛,超过1000道的生 产工序,紧凑的生产任务使得天车在厂内的运输频次高达10万次/天,对AM ...
乘上AI,武汉建造变“智造”
长江日报· 2025-11-01 08:54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政策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方向 [1] - 智能建造通过应用智能技术减少人工依赖,提高建筑性价比和可靠性,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3] - 武汉作为全国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以“集团军”姿态发展智能建造产业,成果显著并赋能千行百业 [1][7][8] AI赋能与数字化平台 - 中达数字技术发布全球首个工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平台ZD-PLM,实现数据从设计到运维全程贯通 [2][3] - ZD-PLM平台通过AI算法实现“一模到底、无图建造”,使上下游企业使用同一三维模型协作,设计差错率降低80%以上,总工期缩短10%以上 [3] - 中国一冶智慧平台通过AI系统精准调配,在基坑施工中将材料像流水线一样灵活切换,塔吊作业误差控制在厘米级 [2] 智能装备与技术应用 - 中建三局研发全球首款塔机智能集控系统,实现塔吊远程操控,可减少劳动力投入30%,作业效率提升30% [5] - 中建三局单轨架多笼循环运行电梯可实现梯笼在楼房顶部和底部翻转循环运行,降低施工劳动强度达80% [5] - 中交二航局“二航长青”打桩船是全球桩架最高、吊桩能力最大的变幅式打桩船,可实现水面125米以上高度打桩 [6] 产业拓展与跨界应用 - 智能建造从造房造桥拓展至汽车制造等领域,岚图汽车数字工厂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使新车生产准备周期缩短20%,工艺设计成本下降15%以上,新品质量提升10%以上 [8] - 小米智能家电工厂通过“小米澎湃智能制造平台”实现设备智能化,电子车间几乎看不到员工,大幅提升生产精度和效率 [8] - 武昌造船双柳厂区具备年产18艘万吨级船舶和12万吨桥梁钢结构的生产能力,拥有多条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 [9] 行业发展与政府支持 - 2024年武汉建立智能建造科技创新平台22个,立项科研项目71项,拥有试点企业55个,智能建造项目130个,试点园区(工厂)18个 [9] - 武汉智能建造19项举措入选住建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连续两年获住建部评定“综合表现优秀” [7][9] - 企业积极转型注重研发,中建三局将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9家“云”系列公司,为智能建造聚合新动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