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转型

搜索文档
岚图加速冲刺港股
北京商报· 2025-09-17 00:39
产品布局与上市策略 - 公司在一个月内连续推出新款岚图知音、2026款岚图梦想家、岚图追光L及四季度将上市的全尺寸旗舰SUV岚图泰山 覆盖SUV、MPV、轿车三大细分市场[1] - 产品价格区间覆盖19.69万-23.69万元及40万元以上多个档次 同时推进纯电与插电混动双线动力形式发展[1] - 2026款岚图梦想家预售1小时订单突破1万台 是全球首搭华为ADS 4与鸿蒙座舱5的MPV 乾崑版配备192线激光雷达+3颗4D毫米波雷达实现全场景智驾[1][2] 财务表现与销量数据 - 公司税前净亏损从2023年19.8亿元收窄至2024年2.43亿元 税后净亏损从14.72亿元收窄至1800万元 2024年四季度已实现单季度盈利[2] - 2025年8月销量达1.35万辆 同比增长119% 连续第六个月交付量破万[2] - 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量约5.61万辆 同比增长85% 但仅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的28% 距离年销目标仍有超14万辆缺口[2] 资本运作与战略定位 - 公司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香港联合交易所 同期东风集团股份启动私有化退市程序 被视为优化资产结构、集中资源发展高端新能源业务的重要举措[1][3] - 作为东风集团自主打造的高端智慧新能源品牌 公司从技术、品牌到销量、利润全方位助力集团新能源转型战略[3] - 密集发布新品策略旨在扩大产品矩阵提升品牌竞争力 向投资者展示研发能力和市场布局广度[3]
吉利汽车涨超3% 拟将极氪私有化取得极氪股东正式批准
智通财经· 2025-09-16 14:52
股价表现 - 吉利汽车股价上涨3.09%至19.03港元 成交额13.33亿港元 [1] 公司重大事项进展 - 极氪私有化及合并事项于2025年9月15日获得极氪股东大会正式批准 [1] 销量预测调整 - 大和研报将2025-2027年销量预测从190-230万辆上调至300-380万辆 [1] 增长驱动因素 - 新能源车转型成效显著成为核心增长动力 [1] - 海外扩张将成为2025-2027年重要增长来源 [1] 盈利能力展望 - 规模效应推动利润进一步改善 [1] - 集团内部协同效应带来成本节省 [1]
港股异动 | 吉利汽车(00175)涨超3% 拟将极氪私有化取得极氪股东正式批准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14:51
股价表现 - 吉利汽车股价上涨3.09%至19.03港元 成交额达13.33亿港元 [1] 公司重大事项 - 极氪私有化及合并事项于2025年9月15日获得极氪股东大会正式批准 [1] 销量预测调整 - 大和研报将吉利汽车2025至2027年销量预测从190万-230万辆上调至300万-380万辆 [1] - 销量预期上调主要基于新能源汽车转型成功及海外扩张带来的增长动力 [1] 盈利前景 - 预期公司受益于规模效应带来利润进一步改善 [1] - 集团内部协同效应将带来成本节省 [1]
二十一年,多次冲击上市,63岁的他终于要圆梦了
搜狐财经· 2025-09-16 08:20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对奇瑞来说,上市不是终点,而是一场新战争的起点。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任娅斐 招股书显示,奇瑞汽车前三大股东分别为芜湖投资控股、管理层及员工持股平台之一的瑞创,以及立讯,持股比例分别为21.17%、18.25%、16.83%。根 据股权穿透,奇瑞汽车单一最大股东为芜湖投资控股,其前身为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由芜湖市国资委100%持股。 在透镜咨询创始人况玉清看来,奇瑞此时选择赴港上市主要是出于国际化战略和推动资本补血两大考量。"目前奇瑞汽车业务出海已成熟,但资本出海仍 需推进。香港上市后,奇瑞可借助全球资本市场融资,迅速补充其当前相对较高负债率造成的资本缺口,更好地支撑海外业务扩张、渠道建设和人才引 进,加速国际化进程。" 来源:视觉中国 据招股书,奇瑞汽车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的负债率分别为93.1%、91.9%、87.9%和87.7%。 编辑|马吉英 头图摄影|邓攀 现今已63岁、头发花白的奇瑞汽车掌门人尹同跃,终于要叩开港交所的大门了。 9月7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汽车")正式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公开信息显示,奇瑞汽车将成为港交所2025年最大车企IP ...
车企私有化:重构资本与产业的天平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5 11:16
containtention and any and a set in set in a program at interesting annually ground and a ma are a ground promotion any manages and control and control comments of control any and one one one one may on t the state the first t a t and the t was a e 近日,岚图汽车的独立上市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集团股份")的私有化退市,无疑成为汽车行业备受瞩目的焦点事件。一方 面,岚图汽车作为从传统车企孵化而出的新品牌,正积极寻求市场突破;另一方面,东风集团股份作为拥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大型央企,进行私有化退市。二 者之间这场"一退一进"的资本运作,不仅交织着传统车企转型的复杂情感,更深刻揭示了在行业大变局背景下,老牌车企艰难探索自救与突破的现实路径。 资本期待下的"最优选择" 8月22日,东风集团股份发布官方公告,宣布其子公司岚图汽车将通过介绍上市的方式登陆港股市 ...
十年间三度沉浮,小型电动车再次“复活”
经济观察报· 2025-09-13 16:55
核心观点 - A0级电动车市场正经历全面复苏 由电池成本下降 政策支持加码和产品力提升共同推动 反映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电动化 智能化转型进入深水区 [4][5][9] 市场复苏表现 - 2025年年中极狐 五菱 名爵 奇瑞等品牌集中涌入A0级市场 十天内推出四款新车 价格区间集中在6-10万元 [9] - 2025年上半年A0级车取代B级车成为新能源市场增长最快细分赛道 销量同比增速显著 [9] - 市场曾两次高光时刻:2014-2017年补贴驱动 2020-2021年五菱电动化攻势 但2022年因成本上涨份额暴跌 2023年1-2月A0级新能源车销量同比下降58% [7] 复苏驱动因素 - 电池成本大幅下降: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2月46万元/吨降至2024年全年均价9.06万元/吨 2025年9月进一步降至7.4-7.65万元/吨 [7][11] - 政策支持延续: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对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2万元 延续2024年标准 [11] - 下沉市场需求强劲:6万元价位电动车精准匹配三四线城市首次购车或家庭第二辆车需求 [11] - 替代市场机会:2024年以来多地限制违规电动车(老头乐)上路 创造替代需求 [11] 产品力升级 - 续航能力突破:全新MG4提供530km续航版本(搭载半固态电池) 五菱缤果S提供430km续航 开启500km+时代 [12] - 智能配置越级:五菱缤果S搭载DeepSeek大模型 AI中枢 MG4实现10万元内高速NOA功能 [12] - 空间设计优化:MG4轴距2750mm 较同级平均增加约15% 以紧凑尺寸提供接近B级车空间 [12] - 政策倒逼技术升级:2023年12月新规要求纯电动车续航下限从100km提至200km 电池能量密度从95Wh/kg提至125Wh/kg 并引入低温续航衰减率不超过35%的要求 [13] 市场竞争格局 - 头部效应显著:2025年7月比亚迪海鸥销量4.49万辆(同比+24.09%) 吉利星愿4.42万辆 比亚迪海豚1.99万辆(同比+60.21%) 五菱缤果1.19万辆 [15] - 新能源渗透率领先:2024年A0级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达68.7% 远高于A级车市场 仅次于A00级 [15] - 技术竞争加剧:钠离子电池 CTC一体化设计 换电模式等创新将进一步推升竞争强度 [15] 未来发展趋势 - 产品形态多样化:除两厢轿车外 SUV 三厢轿车等A0级车型将更多出现 满足多元需求 [16] - 海外市场潜力:欧洲A0级车占市场份额30% 一旦加速电动化将带来巨大市场空间 [16] - 市场定位蜕变:从"代步车"转向"多场景用车" 从"低端替代"升级为"主流选择" [4][16]
蔚小理零米“血战”盈利线
虎嗅· 2025-09-12 21:00
核心观点 - 中国主要新能源汽车企业将2024-2025年视为盈利关键节点 多家公司设定了明确盈利时间表并采取差异化策略实现目标 [1][2][3][4] 盈利现状与目标 - 理想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11亿元净利润 连续两年保持正利润 [5][6] - 零跑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1.6亿元净利润 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扭亏 [5][6] - 小米汽车预计2025年第三到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第二季度汽车业务亏损3亿元 较上季度5亿元环比收窄40% [3][15] - 小鹏汽车目标2025年第四季度盈利 第二季度亏损4.8亿元 环比收窄27% [2][15] - 蔚来汽车要求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 第二季度亏损收窄至49亿元 [1][25] 企业战略与运营表现 - 理想汽车面临转型压力 第二季度营收302亿元同比下降4.5% 均车单价从2023年第一季度34.86万元下降25.36% L系列销量承压 [9][11] - 小米汽车采取增收增投策略 第二季度汽车营收206亿元达去年62亿元2倍以上 均车单价25.34万元 毛利率26.4%为五家企业最高 [16][17][19] - 小鹏汽车注重研发效率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5.3% 研发投入增长50.4% 但门店数量从690家减少至677家 [21][22] - 蔚来汽车推行降本增效 通过渠道合并和人员精简使销管费用环比下降9.9% 研发费用环比改善近6% [24] - 零跑汽车处于扩张期 2025年上半年营销费用同比增长56.7%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4.9% 投资活动现金流增加一倍 [8] 产品与技术创新 - 理想与零跑采用相似产品策略 理想L系列零部件共享率超70% 零跑C平台零件通用率达78% [7] - 小鹏汽车自研"图灵"AI芯片实现量产 下半年将推出鲲鹏体系增程车型 [21] - 蔚来坚持纯电与换电路线 换电站需日均65次换电才能盈亏平衡 对应汽车保有量需求约159万辆 [36][40] 市场竞争与合作 - 小鹏MONA M03避开B端市场竞争 专注C端15万元价位带未满足需求 [28][29] - 小鹏与大众合作侧重技术输出 零跑与Stellantis合作侧重渠道出海 [34] - 问界M7上市对理想L系列形成竞争压力 理想i6纯电车型成为关键转型产品 [12][13] 资金与现金流 - 理想汽车现金储备498亿元 小米汽车360亿元 为五家企业中资金最充足 [42] - 行业推行60天账期政策 理想应付账款较2024年底降低7% 可能影响现金流 [43][44] 行业发展趋势 - L3级自动驾驶被视为下一个技术爆发点 但2025年SU7事件后行业宣传趋于谨慎 [46][48] - 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成熟期 企业面临转型压力 单款产品失利可能造成重大影响 [48]
南非提升汽车产业韧性
人民日报· 2025-09-12 05:46
南非政府近期设立"出口企业支持平台",重点为汽车制造领域企业提供"替代市场建议、入市指导、与 驻外使领馆对接"一站式服务,助力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整车工厂打开更多元的国际市场。面对美国推 出的高关税政策及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增加,南非汽车制造业面临不小压力,正通过拓展国外市场、加 快绿色转型等举措,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汽车制造业是南非最大的制造业门类之一,其2/3的产能用于出口。数据显示,2024年南非汽车及零部 件出口总额达2688亿兰特(1美元约合17.4兰特),占南非出口总额的14.7%。目前,南非重点推进南部 非洲发展共同体及更广泛非洲大陆的市场拓展,利用非洲大陆自贸区等框架建立更平衡稳定的出口结 构,并深化与中东、亚洲国家的贸易合作,为汽车制造企业寻找多样化出口路径。南非全国汽车制造商 协会首席执行官迈克·马巴萨表示,通过采取市场多元化、扩大区域贸易合作等方式,南非汽车制造业 将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不断提升产业韧性,也将促使受到冲击的南非企业尤其是汽车企业寻求更多 商业机会。 近年来,南非持续推进汽车制造业绿色转型,加快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布局,力争将 南非打造成全球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 ...
中创智领(601717):2025 年中报点评:业绩稳健增长,煤机、汽车零部件双轮驱动成长
中原证券· 2025-09-11 15:1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基本面稳健增长 估值水平较同行偏低 分红慷慨且股息率较高[1][1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99.82亿元 同比增长5.42%[5][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15亿元 同比增长16.36%[5][6] - 扣非归母净利润21.35亿元 同比增长10.23%[6] - 毛利率23.56% 同比微跌0.52个百分点[6] - 净利率12.86% 同比增长0.55个百分点 主要因去年确认大额股权减值损失及规模效应导致费用率下降[6] 分业务表现 煤机业务 - 实现营业收入101.49亿元 同比增长3.51%[8] - 归母净利润22.41亿元 同比增长8.36%[8] - 海外市场订货额7.75亿元 同比增长137%[8] - 作为液压支架龙头企业 掌控煤矿智能化成套设备全产业链[9] 汽车零部件业务 - 实现营业收入98.33亿元 同比增长7.47%[8] - 归母净利润2.74亿元 同比增长192.91%[8] - SEG实现净利润10,694.74万元 较上年同期增加13,035.90万元 成功扭亏为盈[8] - 亚新科营业收入31.59亿元 同比增长18.28% 归母净利润2.33亿元 同比增长4.19%[10] 行业背景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24.0亿吨 同比增长5.4%[7] - 全国进口煤炭2.22亿吨 同比下降11.1%[7] - 2024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53.2% 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7] - 2025年1-6月汽车产销分别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10]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5.79亿、427.33亿、455.06亿元[11][1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53亿、47.54亿、51.65亿元[11][12] - 对应PE分别为9.35X、8.56X、7.88X[11][12] - 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2.44元、2.66元、2.89元[12]
获增资85.5亿元,悦达汽车成一汽奔腾第二大股东
第一财经· 2025-09-06 23:33
增资项目完成情况 - 一汽奔腾完成增资项目 共募集资金85.5亿元[3] - 江苏悦达汽车集团投资17.1亿元 农银金融资产投资10亿元 中国电信投资5亿元 南京地平线投资1亿元 控股股东中国一汽同步增资52.4亿元[3] 股权结构变化 - 中国一汽及一汽股权投资持股比例从86.1568%降至79.0394%[3] - 悦达汽车持股比例从1.9741%增至10.3358%成为第二大股东[3] - 南京地平线持股0.6044% 农银金融持股6.0443% 中国电信持股3.0222%[3] 资金用途与战略发展 - 增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新能源技术研发 智能制造升级及渠道生态建设[4] - 公司2023年首次引入外部投资者悦达汽车增资1.6632亿元 被视为新能源转型尝试[4] - 2024年3月完成股份制改革 由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4] 公司历史与经营状况 - 一汽奔腾是一汽集团乘用车板块核心项目 2019年从一汽轿车独立[4] - 独立后因产品创新不足等因素销量承压处于亏损状态[4] - 通过战略调整和混改推进 2023年销量重返10万辆 2024年销量达15.1万辆[4] 新能源转型进展 - 去年5月中国一汽盐城新能源生产基地投产 首款微型纯电动车奔腾小马下线[5] - 该生产基地2025年年底产能将突破15万辆[5] - 今年3月推出全新新能源序列奔腾悦意 首发车型悦意03和电混车型悦意07[5] - 规划陆续投放6款新车型 覆盖A0到B级市场 涵盖纯电 混动 增程多种动力形式[5] 销售业绩表现 - 今年1-8月累计销量达11.8万辆 同比增长47.5%[6] - 其中新能源产品销量10.1万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