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威兰达
icon
搜索文档
招银国际、摩根大通上调广汽集团目标价
经济观察网· 2025-09-04 19:44
核心观点 - 广汽集团2025年上半年业绩承压但机构看好其长期增长潜力 多家机构上调目标价基于对2026年产品周期和改革成效的预期 [1][7] - 公司电动化转型和海外市场拓展取得进展 节能与新能源销量占比提升至48.43% 海外销量同比增长45.8% [2][3] - "番禺行动"改革初见成效 研发周期缩短至18个月 采购成本下降 决策效率提升50% [4][5] - 与华为合作成立华望汽车 首款车型定位于30万级豪华智能新能源车 计划2026年推出 [8]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汽车销量75.53万辆 营业收入421.66亿元 [1] - 节能与新能源销量36.6万辆 占比48.43% 其中节能车21.16万辆(同比增长13.43%)新能源车15.41万辆 [2] - 资产负债率44.65% 较2024年底下降近3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37.89亿元(同比增长16.55%) [3] 业务亮点 - 广汽传祺节能与新能源车销量3.5万辆(同比增长18%) MPV家族累计销量6.1万辆 位居中高端MPV品牌第一 [2] - 广汽丰田终端销量36.42万辆(同比正增长) 铂智3X车型获3个月合资新能源销量冠军 [2] - 自主品牌海外终端销量超5万辆(同比增长45.8%) 覆盖84个国家和地区 网点超570个 [3][9] 战略改革 - "番禺行动"改革实现车型标准开发周期缩短至18个月 研发成本降低10%以上 供应链整合推动采购成本下降 [4] - 重组大研发体系 设立造型设计院、整车开发研究院和平台技术研究院 实施IPD流程变革 [5] - 推行干部竞聘上岗和任期制管理 引入外部职业经理人担任传祺和昊铂首席营销官 [5] 产品与合作 - 发布"星源增程"技术 昊铂HL增程版上市 传祺和埃安将推出增程式混动车型 [8] - 与华为合作成立华望汽车 投资15亿元 首款30万级豪华智能新能源车计划2026年推出 [8] - 广汽埃安向华望汽车增资6亿元 完成后直接和间接持股100% [8] 研发与规划 - 研发投入37.89亿元(同比增长16.55%) 新增专利申请超1600件 聚焦智能网联和多能源领域 [10] - 目标2027年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超60% 挑战200万辆销量目标 [10]
丰田,快不行了?
36氪· 2025-09-04 07:50
丰田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务表现 - 净利润同比下跌36.9%至8413亿日元(约人民币410亿元)[4] - 公司下调2025财年净利润预期至2.66万亿日元 同比降幅44%[4] - 利润缩水受美国汽车关税政策及日元汇率变动影响[4] 全球销量与市场地位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达554.5万辆 同比增长7.4% 蝉联全球销冠[6][8] - 大众汽车集团以440.53万辆销量位列第二 同比增长1.3%[8] - 比亚迪销量214.6万辆 同比增长33% 增速显著[8] 技术路线与产品策略 - 混合动力车型占全球总销量43% 中国市场电动化车型占比达48%[24][26] - 计划为Supra跑车装载5.0升V8发动机 坚持传统燃油技术[8][9] - 第六代RAV4取消纯燃油版本 推出插混与混动版本 北美市场保留燃油版[30] 成本控制与规模效应 - 2024年销量超1000万辆 摊薄研发、制造及管理费用[23] - 全球化生产销售网络实现技术共享与规模经济效益[23][24] - 混动车型凭借低油耗和高保值率成为销量增长引擎[26] 区域市场表现与策略 - 北美市场贡献全球销量23% 但受27.5%关税影响[4][15] - 中东市场以大排量SUV为主 兰德酷路泽系列占据品牌影响力高位[28] - 美国纯电汽车渗透率仅7.3% 政策目标下调至35%[29] 产业格局与竞争对比 - 中国18家主要上市车企净利润总和不足800亿元 相当于丰田1/3[20] - 丰田单车利润约2.3万元 中国自主品牌不足其一半[20] - 燃油车预计2030年占全球市场份额30%-40%[31] 品牌优势与长期竞争力 - 燃油车保有量支撑成熟二手车交易与维修体系[27][36] - 高保值率与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强化品牌议价能力[36] - 多元化能源战略涵盖混动、氢能及燃油技术[33]
广汽集团中报"失速":历史最大亏损背后业绩仍存水分高研发投入难掩重大决策失误
新浪财经· 2025-09-03 20:0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大幅下滑 创历史同期最大亏损 毛利率罕见跌入负值 主要受主力品牌销量全线下降及车型降价导致的量价齐跌冲击 [1][2][3] - 公司研发费用化率显著偏低 业绩存在水分 尽管研发投入力度较大 但重大决策失误导致经营陷入困境 包括误判混动路线前景及终止与华为合作 [4][5][6] - 公司紧急调整策略 重新牵手华为并成立合资公司 计划推出高端车型 但市场对合作前景持怀疑态度 同时公司管理层更换 扭转颓势仍需时间验证 [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26.1亿元 同比下降7.9% 归母净利润-25.4亿元 同比下降267.4% 收入与净利降幅在13家上市车企中均位列最高 [1] - 第二季度营收227.3亿元 同比下降7.9% 归母净利润-18.7亿元 同比环比均加速下滑 相较于2024年同期3.0亿元及2025年一季度-7.3亿元 [1] - 第二季度销售毛利率降至-3.4% 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上半年毛利率降至-1.7% 罕见跌入负值 [3] 销量与价格 - 上半年合计销量75.5万辆 同比下降12.5% 除广汽丰田同比微增2.6%外 广汽本田下降25.6% 广汽传祺下降22.6% 广汽埃安下降14.0% [2] - 主力车型大幅降价 广汽丰田威兰达和锋兰达SUV全系官降4.4万元和3.9万元 广本、埃安和传祺均进行不同程度促销 [2] 研发与决策 - 研发费用率维持在1%-2% 明显低于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6%以上 大部分研发投入未计入当期费用 [4][5] - 误判混动路线前景 未能抓住增程和插电技术发展机遇 导致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迟缓 [5] - 2021年终止与华为合作 失去先机 后因销量不佳重新合作 成立华望汽车 计划2026年推出首款30万元级高端车型 埃安向华望增资6亿元 [6] 管理层与战略 - 2025年初管理层更换 曾庆红卸任 冯兴亚接任董事长 [6] - 紧急调整策略 导入多款增程和插电车型 但行业电动化发展已接近尾声 竞争加剧 [5]
广汽集团中报"失速":历史最大亏损背后业绩仍存水分 高研发投入难掩重大决策失误
新浪证券· 2025-09-03 19:17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上市乘用车企2025年中报披露完毕 行业整体业绩保持增长但部分车企出现掉队 [1] - 13家上市乘用车企中广汽集团营收同比下降7.9%至426.1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67.4%至-25.4亿元 两项降幅均位列统计车企之首 [1][4] 广汽集团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26.1亿元同比下降7.9% 归母净利润-25.4亿元同比下降267.4% 创历史同期最大亏损 [4] - 第二季度营收227.3亿元同比下降7.9% 归母净利润-18.7亿元 同比环比均加速下滑 单季度和半年度亏损额均创历史新高 [4] - 销售毛利率二季度降至-3.4%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上半年毛利率-1.7%罕见跌入负值 [6] 广汽集团销量表现 - 上半年合计销量75.5万辆同比下降12.5% 除广汽丰田微增2.6%外 广汽本田下降25.6% 广汽传祺下降22.6% 广汽埃安下降14.0% [6] - 主力车型大幅降价 威兰达和锋兰达SUV全系官降4.4万和3.9万元 量价齐跌冲击业绩 [6] - 新能源汽车销售15.4万辆同比逆势下滑6.1% 节能汽车销售21.2万辆同比增长13.43% 新能源增速显著低于行业均值 [9] 研发与决策问题 - 研发费用化率显著偏低 研发费用率维持在1%-2%之间 明显低于研发支出占营收6%以上的比例 [7][9] - 误判混动路线前景 认为增程和插电技术是过渡路线 未能抓住增程插混技术高速发展机遇 [9] - 2021年率先加入华为"HI模式"后否决合作转为自主开发 丧失与华为合作推出高端智能车型机会 [9] 战略调整与合作 - 紧急调整策略宣布导入多款增程和插电车型 但行业电动化已接近高速发展期尾声 [9] - 重新携手华为成立华望汽车 打造30万元级高端市场产品 首款车型预计2026年面世 [10] - 埃安向华望汽车增资6亿元 增资完成后广汽集团直接持有71.43%股权 [10] 管理层变动 - 今年年初曾庆红卸任 冯兴亚接任董事长 换帅后公司扭转颓势时间尚未可知 [3][10]
丰田,快不行了?
盐财经· 2025-09-02 17:31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跌36.9%至8413亿日元(约人民币410亿元)[4] - 下调2025财年净利润预期至2.66万亿日元 同比下降44%[4] - 2024财年净利润达4.8万亿日元(约人民币2470亿元) 同比下滑3.6%[14] 销量与市场地位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554.5万辆 同比增长7.4% 蝉联全球销冠[6][8] - 北美市场贡献2024年全球销量23%[15] - 2024年全球销量突破1000万辆 为全球唯一达成该规模的车企[18] - 上调2025年全球产量目标至1000万辆 2026年及2027年分别上调至1020万辆和1050万辆[18] 技术战略与产品布局 - 混合动力车型占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43%[24] - 在中国市场电动化车型占比达48% 一汽丰田电动化车型交付38万辆(同比增长36%) 广汽丰田电动化车型占比48%[24] - 新一代RAV4取消纯燃油版本 推出插混和混动版本[28] - 坚持"混动优先、电动加注"战略 同步推进氢能技术研发[9][31] 成本与盈利优势 - 2024财年净利润相当于同期十余家中国上市车企利润总和的1.94倍[15] - 单车利润达2.3万元 为中国自主品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21] - 全球化研发体系摊薄单车型研发、制造及管理成本[24] - 高保值率与成熟二手车市场支撑品牌议价能力[26][34] 区域市场策略 - 针对油价较低地区(如美国、中东)主推燃油车及混动车型[27] - 中东市场依赖兰德酷路泽等燃油SUV车型[27] - 北美市场保留纯燃油版本车型 适应本地政策与需求[28] - 美国纯电汽车渗透率仅7.3% 政策目标下调至35%[28]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汽车市场预计2030年形成40%纯电、30%混动、30%燃油的格局[31] - 丰田凭借存量燃油车保有量及配套服务体系维持长期竞争力[32] - 中国汽车产业年销3000万辆利润不及丰田40%[21]
被“玩坏”的终身质保能帮车企重拾份额吗?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7 09:15
行业产销数据 - 1~5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累计完成1282.6万辆、127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10.9% [2] - 行业面临无底线价格竞争问题,中央及行业组织呼吁反"内卷" [2] 车企终身质保政策 - 广汽丰田推出全系5款车型(凯美瑞、汉兰达等)终身质保,覆盖发动机、变速器、混动电池,权益价值8000元 [2] - 一汽-大众为旗舰SUV揽境、揽巡提供整车终身质保,后续扩展至全系燃油SUV,覆盖十大核心系统 [3] - 上汽大众途昂Pro推出终身质保后,3月订单量达6500辆,70%用户选择顶配车型,4月扩展至全系燃油SUV [3] - 理想汽车针对理想ONE车主推出终身质保"接力计划",零跑汽车将"三电"终身质保覆盖全系用户 [4] - 奇瑞新能源2019年首创"三电"终身质保,2023年扩展至全系整车终身质保 [4] 车企战略与行业观点 - 一汽-大众表示终身质保旨在以"品质升级"取代"价格内耗",提升用户忠诚度 [5] - 罗兰贝格认为终身质保体现车企从产品定价转向全生命周期定价,从"卷价格"转向"卷价值" [5]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指出权益类优惠可缓解车企当前经营压力,成本在未来3~5年逐步释放 [6] - 行业平均用车年限5~7年,终身质保实际覆盖期有限,同时可提升4S店售后产值 [6] - 整车终身质保可降低拥车成本,优化二手车残值2%~3%,但对价格敏感用户吸引力有限 [7] 消费者反馈与问题 - 终身质保常附带苛刻条件(首任车主、非营运、指定4S店保养等),上汽大众明确排除易损件 [8] - 消费者抱怨4S店保养成本高,部分门店无M站资质导致质保失效 [9] - 存在宣传与实际不符问题,如电池衰减不保、核心部件未覆盖等 [9] 车企改进措施 - 一汽-大众配套推出"保养增值计划",延长保养周期并提供7折优惠,单次成本降至470元 [10] - 上汽大众通过终身质保倒逼供应链升级,强化工艺一致性和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 [10]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6月4日)
乘联分会· 2025-06-04 16:38
国内新能源汽车政策与市场动态 - 五部门联合发布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通知 主题为"绿色、低碳、智能、安全" 旨在完善乡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体系 [5] - 广汽丰田针对凯美瑞等五款主力车型推出核心部件终身质保政策 涵盖发动机、变速箱及混动电池 价值达8000元 1-4月累计销量突破21万辆 [6] - 小米汽车6月购车政策延续辅助驾驶终身免费权益 SU7赠送价值8000元Nappa真皮座椅 SU7 Ultra赠送价值2.6万元Xiaomi HAD辅助驾驶系统 [7] 车企战略合作与技术突破 - 小鹏汽车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 新车将搭载华为HUD解决方案 [8] - 长城汽车公布"人机共驾控制方法"专利 通过方向盘参数预测用户接管意图 解决智驾系统与驾驶员争夺方向盘问题 [9] - 四维图新与阿里云签署战略协议 将融合辅助驾驶、AI Infra等技术优势 推动汽车智能化转型 [12] 海外市场拓展与产能布局 - 蔚来计划2025-2026年通过总代理模式进入奥地利等七大欧洲市场 推出EL6/EL8等五款车型 与Hedin Mobility等合作伙伴建立服务体系 [10] - 远景动力法国杜埃超级工厂投产 年产能可满足20万辆电动车需求 [11] - 质子汽车氢燃料重卡出口澳大利亚 签署20辆氢燃料电池重卡出口意向协议 [19] 国际新能源汽车市场趋势 - 欧洲E-NCAP新规要求关键功能需保留实体按键 2026年起触屏操控车辆无法获五星评级 [13] - 泰国4月电动汽车销量6,287辆 渗透率达16.1% 同比增长53.6% [14][15] - 挪威5月电动车注册量13,384辆 同比增长69.6% 纯电占比93.9% 特斯拉显现复苏迹象 [16] 商用车领域进展 - 成功汽车纯电动小卡"星马T3E"正式下线 响应"电动贵州"战略布局 [20] - 北海市实施老旧货车报废更新补贴 4轴及以上新能源重卡最高可获14万元补贴 [21] - 奇瑞威麟R08皮卡即将全球首秀 工信部公告显示其为RELY品牌首款皮卡车型 [22][23]
合资利润降七成,丰田用一招让净利润持平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07 23:59
丰田2025年三季度财报表现 - 公司2024年4月至12月销售收入35.67万亿日元(2354亿美元),同比增长4.9% [4][12] - 运营利润3.68万亿日元(242.84亿美元),同比下降13%,利润率从12.5%降至10.3% [6][12] - 净利润4.1万亿日元(270.6亿美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率微降至11.5% [4][14] - 其他收入1.75万亿日元,同比增加6337亿日元,抵消了主营业务下滑影响 [6][12] 区域市场表现 - 北美市场运营利润下降63%至0.204万亿日元(13.48亿美元),因日野数据造假被罚16亿美元 [6] - 中国市场合资企业利润暴跌68.9%至686亿日元(4.53亿美元),创历史低点 [14] - 日本本土销量下滑10.8%至145.4万辆,北美销量下滑5.5%至204.3万辆 [10] - 亚洲市场销量微增0.2%至137.8万辆,表现相对稳定 [10] 新能源业务进展 - 新能源车型占比提升至45.3%,其中HEV销量328.9万辆(+24.3%),PHEV 11.5万辆(+12.7%),BEV 11万辆(+26.9%) [12] - 雷克萨斯上海独资工厂2027年投产,规划产能10万辆/年,主攻纯电车型 [20] -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140亿美元电池工厂投产,将供应HEV/PHEV/BEV车型 [20] 2025财年预测调整 - 全年销量预期940万辆(-0.4%),销售收入47万亿日元(+4.2%) [6][8] - 运营利润预测4.7万亿日元(-12%),净利润4.52万亿日元(-8.6%) [6] - 净利润率预期从11%降至9.6%,反映成本压力和转型投入 [6][8] 业务结构分析 - 金融服务贡献经营利润0.52万亿日元(34.33亿美元),同比增长10%,成为重要利润缓冲 [16] - 合资企业面临人才流失和产品竞争力下降问题,中方人员转向自主品牌 [18] - 公司采取产线改造而非新建策略,通过促销最大化摊薄现有产线成本 [19] 战略转型动向 - 管理层老龄化被指导致决策缓慢,但中层人员推动变革意愿强烈 [19] - 汇率优势显著,美元兑日元汇率从143升至153,欧元从155升至165 [6][8] - 行业人士认为公司仍具长期竞争力,不应低估其转型潜力 [20]
吐血也要降 ,30车企卷入,广丰刚宣战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05 22:36
广汽丰田降价策略 - 广汽丰田在2月5日推出"一口价"活动,针对锋兰达和威兰达全系降价,至高优惠4.4万元 [6][7] - 锋兰达燃油版一口价8.98万元起(原价12.88万元起),双擎版11.18万元起(原价14.88万元起)[9] - 威兰达燃油版一口价12.98万元起(原价17.38万元起),双擎版17.58万元起(原价21.98万元起)[9] - 活动时间为2月5日至3月31日,并提供三大核心部件终身质保和"0首付、0利息"金融政策 [9] 车企降价潮 - 特斯拉推出Model3史上最大力度优惠:限时保险补贴8000元+5年0息政策+特享充电权益 [11] - 小鹏推出0首付+3年/5年免息政策,覆盖X9、G9、P7i、G6等车型 [11] - 蔚来在2月2日开启5年0息政策 [11] - 2025年1月有超30家车企开启降价模式,包括捷豹、上汽大众、一汽-大众、比亚迪等 [11][13] 汽车行业利润状况 - 2023年汽车行业销售利润率为5%,2024年下滑到4.3%,12月仅有4.1% [15] - 2024年汽车行业收入106470亿元(同比增4%),利润4623亿元(同比降8%)[15] - 12月汽车行业收入11909亿元(同比增13%),利润491亿元(同比降13.5%)[15] - 2024年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利润增长48.5%,但大部分车企盈利下滑 [15][17] 广汽丰田销售表现 - 2024年广汽丰田销售770147辆(广汽集团发布为738000辆,同比下滑22.32%)[9] - 锋兰达2024年销量202847辆(中国SUV销售榜第七),威兰达销量138036辆(排名第21)[7] - 2024年12月锋兰达销量18145辆(SUV排名19),威兰达销量13540辆(排名28)[9] - 2025年1月销量63453辆,相比12月77122辆有所下降 [9]
丰田调整在华策略,南北丰田工厂齐减产
晚点LatePost· 2024-04-28 18:41
燃油车市场萎缩与日系品牌销量下滑 - 燃油车在中国市场份额持续下滑,日系品牌面临销量分水岭,2023年日系车市场累计零售销量369.4万辆,同比下降9.9%,3月市场份额降至13.8%(高峰期为30%)[4][8] - 一汽丰田泰达工厂2023年产能降至20.4万辆(2022年为62万辆),仅为上一年的1/3,主因生产线关停及主动减产[5][7] - 广汽丰田2024年1-3月累计产能16.63万辆,同比下降23.31%,日产和本田计划分别削减30%和20%在华产能[8] 日系车企销量表现与细分市场变化 - 一汽丰田2023年销量80万辆(同比+4.1%),广汽丰田90.1万辆(同比下滑),两者均退出“百万俱乐部”[9] - 卡罗拉销量从2021年31万辆降至2023年18万辆,雷凌从2021年23万辆降至2023年11.4万辆,A级车市场被比亚迪秦PLUS DM-i等新能源车型抢占[10][11] - 汉兰达2023年销量7.3万辆(回落到2015年水平),凯美瑞2024年3月销量不足7000辆(1月为1.6万辆),受理想L系列、比亚迪唐等新能源车型冲击[11] 丰田电动化战略与业务调整 - 丰田2023年全球销量1123万辆中纯电动占比仅1%(中国约3%),但净利润预期上调至4.5万亿日元(首次突破4万亿)[12][13] - 丰田电动化战略涵盖BEV、PHEV、FCEV和HEV,2023年中国市场电动化车型(含混动)占比超1/3,计划2026年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降低纯电生产成本[13][14] - 丰田放权合资企业主导纯电开发,广汽丰田发布新能源品牌铂智,2024年将在中国投放2款本土开发纯电车型[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