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

搜索文档
 超大城市如何走好都市农业发展之路?北京市政协委员建言献策
 中国经济网· 2025-10-31 18:10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31日讯(记者梁木)10月29日,北京市政协召开"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加快发展都市 型现代农业"协商座谈会。北京市政协副主席陈军出席并讲话。 "一核"即"农业中关村",目前推动形成以平谷为核心区、12个辐射区错位发展、互利共促的协同创新格 局。北京市政协委员,平谷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张晓峰建议进一步支持农业科技资源向农业中关村核 心区集聚,打造全国农业科创中心。当前,平谷农业中关村已进入2.0时代,发展全面提速,对金融支 撑的需求日益迫切。张晓峰建议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农业中关村建设效能。 分区施策,是在土地资源稀缺、功能需求多元的超大城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北京市政协 委员、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付玉杰建议以"3+N"主体功能分区体系为基础,即城市化 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与多个具体功能平台的布局,实施差异化的科技赋能路径。通 过"一区一策",将科技资源精准滴灌到最适宜的领域,形成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都市农业发展新格 局。 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芮玉奎在发言中提到,北京市农业在承担稳产保供 功能基础上,要更加注重 ...
 注入科技力量!喻景权院士指导“岭南蔬菜之乡”建设
 南方农村报· 2025-10-31 17:31
注入科技力量! 喻景权院士指 导"岭南蔬菜之 乡"建设_南方+_ 南方plus 10月30日,怀集 县与浙江大学喻 景权院士团队通 过视频会议形 式,围绕岭南蔬 菜之乡产业示范 带建设,探讨了 共建科技小院、 引进新品种新技 术、打造高标准 示范大棚等合作 内容,为怀集 的"岭南蔬菜之 初步达成共识, 计划在高标准玻 璃温室大棚中开 展果菜与叶菜新 品种展示、低成 本无土栽培模式 示范,并结合怀 集气候条件筛选 适宜推广的优质 品种。 怀集县作为"岭 南蔬菜之乡" , 地处粤桂湘三省 交汇处,是粤港 澳大湾区面积最 大的县级行政 区。近年来,怀 集依托得天独厚 的自然条件和区 位优势,大力推 进蔬菜产业规模 化、标准化、品 牌化发展。 近年来,怀集县 创新探索"国有 企业+土地流转 +N"发展模式, 成功创建怀集蔬 菜、怀集稻蔬两 个省级现代农业 产业园。目前, 全县蔬菜种植面 积26.82万亩, 年产量超70万 吨,已初步构建 从田头到餐桌的 全程冷链仓储保 乡"建设注入科 技力量。 会议明确,将以 喻景权院士团队 为技术引领,聚 焦蔬菜种业振 兴、绿色高效栽 培、智慧农业等 关键领域,共 建"科技小院"  ...
 奋力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
 广西日报· 2025-10-31 10:29
"人才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支撑。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 院党委书记马敏表示,学院将紧紧围绕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聚焦广西特色农业提质、智慧农 业、数字乡村建设等关键领域,紧密对接广西现代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优化专 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着力培养一批懂 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创新的高素质"新农人"。 全会要求"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需统筹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 党委副书记、乡长张翠华介绍,香粉河入选广西首批美丽幸福河湖,香粉河水利风景区2024年更被认定 为自治区水利风景区,该乡以"大方汽车营地—雨卜苗寨—滨水平台—嵘溪瀑布"旅游示范带为轴,配套 露营基地、民宿集群,推出金秋烧鱼节、苗绣研学等项目,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与民生福祉。龙 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金结村驻村第一书记颜强认为,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把生态保护与村民增收统筹起 来,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村民。"现在村里环境美了,游客多了,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 了。"颜强介绍,金结村聚焦农旅融合发展,依托山水资源打造 ...
 黑龙江省五常市乔府大院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乔文志: 实干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经济日报· 2025-10-31 06:17
在种植端,乔文志表示,要积极锚定绿色生态方向,守护稻米品质,践行"提升农业质量效益"要求,呵 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智慧农业为传统种粮注入了新动能。如今,田间不再是"靠天吃饭"的旧图景,通过无人机巡田、物联网 监控系统,能实时掌握作物长势与病虫害情况;智能灌溉等技术的应用,让种植更高效、更精准。种粮 大户从"会种田"向"慧种田"转变。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正是咱种粮人奋斗的方 向。"黑龙江省五常市乔府大院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乔文志谈及全会精神,满是实干激 情。他表示,种粮不仅要保障供给,更要守住安全与生态的底线。 "守好黑土地,种出好稻米,用实干助力农业强国建设,是种粮人的责任。"乔文志的话语,道出了新时 代种粮人的担当与追求。 黑土地是五常大米的根基,"既要种得好,更要护得牢。"乔文志表示,"只有守住土地生态,才能让种 粮事业长久发展。" ...
 党建引领兴产业,百色田阳新建村民走上多元致富路
 南方农村报· 2025-10-30 13:03
党建引领兴产 业,百色田阳新 建村民走上多元 致富路_南方+_ 南方plus 秋日里的百色市 田阳区坡洪镇新 建村,群山叠翠 间的蔬菜种植基 地一派繁忙景 象。返乡青年莫 华远正和工人们 在栽种新一季的 阳雀湖高品质辣 椒苗。"真没想 到,我们这石山 里也能种菜,还 这么有技术含 量。"他边栽苗 边笑着说,"在 基地工作,不仅 挣了钱,还学到 了技术。" 不远处的制衣车 间里,数十名工 人正在缝纫机前 熟练制作成 衣。"以前总想 着外出打工,如 今在家门口就有 工作,每月能拿 3000多块工资, 还能照顾老人和 孩子,心里特别 踏实!"正在缝 制衣物的村民韦 美芳高兴地说。 近年来,新建村 积极探索产业发 展新路径,通过 建强基层党组 织、发展品牌农 业、强化利益联 结等一系列举 措,走出一条党 建强、产业兴、 百姓富的新路 子。2024年,新 建村农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达到 24590元,村级 集体经济收入突 破57万元。 宜居宜业和美新建村全貌(航拍图)。周加孔/摄 "产业要发展, 组织是关 键。"新建村党 支部书记苏光建 对此深有体会, 过去的新建村, 产业基础薄弱, 青壮年大多外出 务工,土地撂荒 问题 ...
 精准施策让农业更“智慧”
 经济日报· 2025-10-30 06:06
 政策支持与发展目标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 [1] - 《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提出以数据要素驱动农业全链条重塑,提高农业生产信息化率 [1] - 《关于加快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建立数字化认证与数据互认机制,为智慧农业打通从技术验证到商业成功的最后一公里提供关键助力 [1]   基础设施与数据能力 - 全国5G基站约460万座,行政村宽带通达率超过99%,为田间上云、算法在地提供广覆盖、高可靠承载 [1] - 农机北斗终端超过220万台、植保无人机保有量约20万架,形成持续的数据采集能力 [1] - 在省级层面统一地块编码、设备接口与溯源标准,形成省有底图、市有平台、县有应用的三级体系,打通涉农公共数据平台 [2]   区域试点与应用场景创新 - 北大荒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与无人作业常态化 [1] - 北京市建成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并孵化5G草莓园等应用 [1] - 浙江省百千工程以数字化手段贯通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 [1]   面临的挑战与短板 - 数据孤岛与人才缺口并存,数据标准不一、流通不畅,懂农业、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 [2] - 技术瓶颈与经济性矛盾突出,农业专用传感器、高端芯片、AI模型等关键技术存在卡脖子风险,装备成本高、运维难,投入产出比偏低 [2] - 商业模式与产业链协同不足,重硬件轻服务,产后冷链、加工、品牌等环节数字化发展滞后,缺乏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2]   解决方案与发展路径 - 实施智慧农业人才计划,支持高校设立智慧农业交叉学科,在地市共建区域运维中心与技能认证体系,培育懂技术、善运营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2] - 设立智慧农业科技专项,围绕高端农业传感器、智能农机专用芯片等核心技术实行揭榜挂帅,优先支持可互联、易维护、可升级的国产化方案 [3] - 金融侧优化扶持方式,将关键智能装备纳入购置补贴与贴息范围,同时大力推广以租代投、托管运维等轻资产模式 [3]   创新商业模式与场景拓展 - 鼓励企业发展服务化经营模式,如提供智慧亩产保障服务,按增产效果分成,将农户的一次性投入转化为长期共赢的合作 [3] - 推广农业低空技术应用经验,构建无人机遥感—地块处方—精准作业数字化闭环,实现常态化巡田与分钟级农情诊断 [4] - 建设低空首公里+冷链中干线体系,实现田头预冷分级、低空集运与冷链高效衔接,显著降低损耗、缩短周转时间 [4] - 在农文旅融合方面,将低空观测、巡田与直播导览嵌入采摘节、研学游与乡村赛事,统一产地证+消费码编码,实现产品溯源、一键下单与配送到家 [4]
 大疆农业全球政策负责人:把农业从靠“天数”转变为看“数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19:25
(原标题:大疆农业全球政策负责人:把农业从靠"天数"转变为看"数据")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黄子豪 吴婉婕 广州报道 10月28日,2025年国际农业服务贸易大会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顺利召开。本次大会吸引包括多国农 业部长、驻华大使、国际组织代表以及路易达孚、巴斯夫、大疆、北大荒等行业巨头在内约200名国内 外嘉宾齐聚南沙,共赴农业开放合作的南沙之约。 在大会现场,大疆农业全球政策负责人王亚琼在接受南方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强调,推动农 业从"靠天吃饭"向数字化管理转型至关重要。她表示,无人机可全面采集农田数据,并将其可视化、数 字化,从而指导智慧农业作业。据悉,目前大疆的无人机产品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农业领域推广应 用。 策划:赵海建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监制:黄燕淑 内容:黄子豪 吴婉婕 海外运营监制: 黄燕淑 海外运营内容统筹: 黄子豪 海外运营编辑:庄欢 吴婉婕 龙李华 郑全怡 ...
 2025非洲国际农业博览会关注智慧农业等议题
 新华网· 2025-10-29 14:01
中非企业在展会期间签署了贸易合作、采购合作、茶叶进口和战略合作等多项协议。 本届博览会为期4天,由肯尼亚农业与畜牧业发展部、非洲农业展览有限公司和湖南红星国际展览 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 肯尼亚农业与畜牧业发展部常务副部长基普罗诺·罗诺致辞时表示,本届展会是促进创新、技术应 用和市场准入作为农业转型关键推动力的平台。展会加强了肯尼亚对区域和全球农业伙伴关系的承诺, 特别是在中非合作论坛和非洲联盟非洲农业综合发展计划框架下的合作。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郭海燕在开幕式上表示,非洲国际农业博览会为各方合作提供了理想平台,本届 展会高度关注智慧农业、农业金融科技和妇女赋能等议题,反映了包容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本次中国企 业带来了适合非洲多样化环境的低成本实用技术,有助于小农户提高产量,减少收获后损失,增强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冲击的能力。 新华社内罗毕10月28日电(记者严钰景 由荟圆)2025非洲国际农业博览会28日在肯尼亚内罗毕开 幕。本届博览会汇聚100多家中国参展商,涵盖农用机械、兽医兽药、育种和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 ...
 新“智”涌现助力中国智慧农机“出海”提速 农业尽显“科技范”
 央视网· 2025-10-28 14:53
 行业展会与成果展示 - 近期多个农业领域国际展会密集举行,包括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2025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大会等 [1] - “智能农机+智慧农业”成为核心吸睛点,以机器人、云平台等具象化形式集中呈现农业新质生产力成果 [1] - 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吸引来自近50个国家的1800余家企业参展 [6]   农机技术发展趋势 - 中国农机呈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科技赋能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1] - 智慧农机成为最大吸睛点,具体产品包括纯电驱动的新能源拖拉机、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等 [1] - 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最高可搭载32个激光头,每个激光头每小时可除掉1万颗杂草,对农田零污染零伤害 [1]   国际化与市场拓展 - 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吸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买家与海外展团,助力中国智慧农机“出海”提速 [1] - 展会吸引外国展团和买家的人数每年都在增长,对产业升级起到助推器作用 [4] - 2025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大会在埃塞俄比亚开幕,标志着中非农业科技合作迈入体系化、平台化、实效化新阶段 [8]   具体合作项目与预期 - 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将通过科技提升茶叶和芝麻产量,并帮助建立产业,进行全产业链赋能 [11] - 通过六个首批项目的实施,预计在三年以内取得肉眼可见的规模化的成果和进展 [11]
 新华网:科技赋能“慧”种田 武汉解锁现代农业新范式
 新华网· 2025-10-28 10:28
科研人员不断培育更丰富的玉米、莲藕等农作物新品种,"植物工厂"里蔬果实现规模化循环种植,装有"北斗"系统的农机 在智慧农场里来回忙碌……近年来,武汉市聚力打造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样板,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科技成果转 化上加速布局,一批育种研发、农业生产、以及智慧农业等典型,展露出科技兴农亮眼之姿。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到2026年,武汉市将新增农业科技企业80家,研发新品种200个,设施蔬菜面积稳定在 15万亩左右,设施渔业达到46万立方米,并打造'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25家,年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320万亩。" 技术闯关支撑农作物"种子"安全 基地种植的鄂莲10号莲藕采用近年来新探索的"返青早熟栽培"技术,提早了鲜藕上市期,每年近5000吨莲藕从这里销往东 南亚各国及本地商超。 据悉,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还培育出世界首支"试管藕",培育出高产莲藕新品种"五月早"每亩仅需4两种子;选育的"玉香 金"鲜食玉米、"武皇芯"小白菜、"武苔号"菜薹等11个品种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初秋武汉,微风不燥。在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北部园区实验基地,高级农艺师徐长城头戴草帽,在田间给玉米做杂交授粉。 他从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