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药研发

搜索文档
广药集团全面布局核药赛道 已实现锆-89高质量制备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5:18
公司战略布局 - 广药集团通过成立广州白云山稀核健康医药有限公司全面布局核药新赛道[1] - 公司与厦门稀土所成果转化平台合资推进核医疗领域发展[1] - 制定短中长期目标 短期基于固体靶技术产业化稀土诊断及治疗型核素产品 中期建设核素生产研发基地并布局RDC研发管线 长期提供智慧核医疗解决方案[5][6] 行业背景与市场前景 - 核药是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用于疾病诊疗的特殊药物 通过放射性同位素与生物分子结合形成靶向复合物[2] - 全球治疗性核药市场年复合增长率接近40% 中国产业增速持续超过15% 预计整体市场规模达万亿级别[2] - 全球十大制药企业已相继进入核药赛道 各国将核药作为生物医药产业战略高地[2] 政策与区域优势 - 国家出台《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支持技术研发并设立专项基金[2] - 广东省发改委印发行动方案 明确到2030年培育3-5家全国示范龙头企业并打造全球竞争力产业集群[3] - 广东省作为核医疗应用大省 在核设备配置和诊疗患者数量方面位居全国前列[2] 技术突破与产业合作 - 技术团队利用自主研发固体靶系统成功实现锆-89高质量制备 填补国内空白 该系统还具备镓-68 铜-64 钪-44等多种核素生产能力[4] - 与广州市原子高科 广东回旋医药及中山一院等多家顶尖医疗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 与中山一院就开发新型核素达成共识[4] - 与广东回旋医药签署战略协议 聚焦医用关键核素的高质量规模化国产制备 布局核素分子成像及疗效评价技术创新平台[5] 产业生态构建 - 公司与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厦门稀土所签署三方战略协议 围绕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 平台支持和人才培养展开合作[3] - 核药团队赴四川考察海同同位素 中核同源 通瑞生物等核药企业 以及玖谊源科技和中广核医疗的设备系统[3] - 致力于形成研-产-用闭环 提供核素及核药的生产供应 研发转化 诊疗配送和医疗服务等全产业链解决方案[4][6]
思路迪医药股份涨超10% 自主研发新一代精准核药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核药市场潜力巨大
智通财经· 2025-09-09 14:08
公司动态 - 股价上涨13.96%至9.06港元 成交额达1758.77万港元 [1] - 自主研发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177Lu-PSMA-3D1015注射液完成IIT研究首例患者给药 [1] - 该药物针对PSMA阳性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 旨在评估安全性与初步疗效 [1] 产品前景 - 177Lu-PSMA-3D1015注射液被评估为具备"同类最佳"潜力的核药产品 [1] - 有望为全球前列腺癌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1] - 推动中国核药研发水平向国际领先行列迈进 [1] 行业规模 - 全球核药市场规模预计2032年达到近390亿美元 [1]
东诚药业(002675):18F-FDG增速回升,看好核药价值兑现
平安证券· 2025-08-26 18:03
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 [1][3][6] 核心观点 - 东诚药业25H1实现收入13.84亿元(同比下降2.60%) 归母净利润8865万元(同比下降20.70%) 扣非归母净利润8047万元(同比下降23.90%) 业绩符合预期 [3] - 单二季度业绩恢复明显 实现收入6.97亿元(同比下降9.92%) 归母净利润6392万元(同比上升34.68%) 主要因24Q2基数较低 [6] - 核药板块收入5.03亿元(同比上升0.78%) 重点产品18F-FDG收入2.12亿元(同比上升8.72%) 云克注射液和碘[125I]密封籽源收入略有下降 [6] - 政策推动PET/CT检查费用降低 已有27个省市区发布价格表 安徽PET/CT单部位检查费从5000元降至2500元 全身扫描从6700元降至4980元 [6] - 核药研发平台进展顺利 氟[18F]思睿肽注射液和氟[18F]阿法肽注射液进行3期临床 氟[18F]纤抑素注射液和177Lu-LNC1011注射液进行2期临床 多个产品处于1期临床 [6] - 财务费用5325万元(同比上升162%) 因计提股权回购利息和汇兑变动差异 [6] - 调整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至2.20亿 2.99亿和3.85亿元(原预测2.71亿 3.39亿和4.14亿元) [6]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28.69亿元(同比下降12.4%) 2025E预计30.07亿元(同比上升4.8%) 2026E预计33.91亿元(同比上升12.7%) 2027E预计38.44亿元(同比上升13.4%) [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下降12.4%) 2025E预计2.20亿元(同比上升19.9%) 2026E预计2.99亿元(同比上升35.7%) 2027E预计3.85亿元(同比上升28.7%) [5] - 2024年毛利率47.1% 2025E预计48.8% 2026E预计49.1% 2027E预计49.6% [5] - 2024年净利率6.4% 2025E预计7.3% 2026E预计8.8% 2027E预计10.0% [5] - 2024年ROE 4.1% 2025E预计4.8% 2026E预计6.3% 2027E预计7.7% [5] - 2024年EPS 0.22元/股 2025E预计0.27元/股 2026E预计0.36元/股 2027E预计0.47元/股 [5] - 2024年P/E 79.0倍 2025E预计65.9倍 2026E预计48.6倍 2027E预计37.7倍 [5] 公司概况 - 总股本825百万股 流通A股743百万股 总市值145亿元 流通A股市值131亿元 [6] - 大股东烟台东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持股15.15% 实际控制人由守谊 [6] - 每股净资产5.44元 资产负债率39.1% [6]
远大医药公布2025年中报:61.1亿港元营收再创新高 核药板块业绩持续爆发
环球网资讯· 2025-08-20 02:4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达到约61.1亿港元的历史新高,创新和壁垒产品收入占比约51%,同比提升近15个百分点,剔除集采及汇率影响后收入同比增长约13% [1] - 期内公司净利润录得约11.7亿港元 [1] - 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实现收入约4.2亿港元,同比增长106% [5] 核心产品进展 - 核药板块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液体栓塞剂LavaTM进入快速放量阶段 [1] - 呼吸及危重症板块恩卓润®、恩明润®、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和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贡献业绩增长 [1] - 心脑血管急救板块能气朗®辅酶Q10片持续放量 [1] - 全球首创干眼症鼻喷产品酒石酸伐尼克兰鼻喷雾剂(OC-01)于7月开出首批商业化处方,该产品在美国上市一年内开出超过9.7万份处方,2023年美国销售收入约4200万美元 [4] - 眼药GPN01768(TP-03)上半年海外收入超1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52%,已在中国澳门获批上市 [4] 研发里程碑 - 上半年共实现38项重大里程碑进展,其中创新产品16项 [1] - STC3141治疗脓毒症的国内II期临床研究达到终点,该产品为全球首个以重新构建免疫稳态为核心的脓毒症治疗方案 [3] - 易甘泰®于7月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新增适应症,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获FDA批准用于不可切除HCC和结直肠癌肝转移双重适应症的选择性内放射治疗产品 [6] - 核药领域在研注册阶段储备15款创新产品,形成诊疗一体化产品矩阵,是中国III期临床研究中诊断和治疗类RDC创新药储备最多的企业 [7] - 用于诊断HCC的GPN02006在2025年SNMMI年会斩获口头报告,有望成为全球首个针对GPC-3靶点的HCC诊断类RDC产品 [7] - 用于诊断前列腺癌的TLX591-CDx在中国完成III期临床研究全部患者入组给药,计划年内递交国内上市申请,该产品已在多国获批上市,2024年销售额达5.17亿美元 [7] 产业布局 - 全球首个全产业链闭环核药研发及生产基地在成都温江投入运营,设施达全球顶尖水平,为国际范围内核素种类最全、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智能工厂之一,实现100%自主生产 [8]
港股异动 | 远大医药(00512)尾盘涨超7% 今日盘后将发中期业绩 机构看好公司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6:01
股价表现 - 远大医药(00512)股价绩前抢跑,尾盘涨幅扩大逾7%,截至发稿涨6.92%,报8.96港元,成交额2.83亿港元 [1] 业绩与会议 - 公司拟于8月1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1] 产品获批 - 公司全线放射性产品钇[90Y]微球注射液正式获得美国FDA批准新增适应症,用于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 [1] - 该产品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获FDA批准用于不可切除肝细胞癌和结直肠癌肝转移双重适应症的选择性内放射治疗产品 [1] 产品表现与市场 - 核心产品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2022年于国内获批上市后快速放量,截至2024年末已累计治疗近2000例患者 [1] - 2024年该产品实现近5亿元销售收入 [1] 战略布局 - 公司在核药板块已建立完整产业链 [1] - 公司致力于构建肿瘤介入治疗+RDC平台实现核药板块全面布局,多款核药积极推进临床研发 [1] 机构观点 - 天风证券看好公司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1]
东诚药业(002675) - 002675东诚药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18
2025-08-18 09:10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84亿元,同比下降2.6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9亿元,同比下降20.70% [1] - 核药业务板块销售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0.78% [2] - 18F-FDG营业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8.72% [2] - 云克注射液营业收入1.16亿元,同比下降5.69% [2] - 碘[125I]密封籽源营业收入7,089.19万元,同比下降8.34% [2] - 原料药业务板块销售收入6.11亿元,同比下降7.02% [2] - 肝素原料药产品营业收入4.40亿元,同比下降8.90% [2] - 硫酸软骨素产品营业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4.26% [2] - 制剂业务板块销售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1.76% [2] - 那屈肝素钙注射液销售收入7,729.31万元,同比增长6.30% [2] 研发进展 - 氟[18F]思睿肽注射液已完成III期临床入组 [2] - 氟[18F]阿法肽注射液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 [2] - 氟[18F]纤抑素注射液和177Lu-LNC1011注射液正在进行II期临床研究 [2] - 多个诊断、治疗核药处于I期临床试验过程中 [2] - 锝[99mTc]替曲膦注射液已上市 [3] - 氟[18F]化钠注射液已于2025年5月通过药品上市许可申请 [3] - APN-1607正在开展补充研究,与监管机构积极沟通 [3][13] - 177Lu-LNC1004注射液已完成临床I期所有患者的入组与随访 [11] 核药生产中心 - 已投入运营7个单光子药物为主的核药生产中心 [3] - 已投入运营22个正电子为主的核药生产中心 [3] - 2个其他运营中心 [3] - 7个核药生产中心正在建设中 [3] - 在营核药相关生产中心达31个,覆盖国内93.5%人口的核医学需求 [3] 市场与政策 - 2025年1-6月PET-CT装机数量约10台,全国约1050台 [5] - 27个省、市、自治区发布了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表/征求意见稿 [4] - 锝替曲膦和氟化钠纳入2025医保初审目录,预计11月出谈判结果 [6] 业务合作与模式 - 诊断类产品蓝纳成将优先委托安迪科生产销售 [12] - CMO业务体量较小,更多集中在CDMO业务中 [9] - 随着产品上市,CMO业务将快速发展 [9]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1.21亿元 [10] - 费用化研发支出9,474.53万元 [10] - 资本化研发支出2,639.42万元 [10] 未来发展方向 - 核药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是未来发展趋势 [15] - 多个新靶点核药在研产品处于临床前研究 [16][17] - 225Ac和212Pb将根据化合物特点选择适用于不同临床场景 [13] - 现有核药生产中心布局能满足212Pb的配送需求 [13]
研报掘金丨光大证券:维持云南白药“增持”评级,加速推进核药研发
格隆汇APP· 2025-08-04 16:13
研发进展 - 云南白药全资子公司云核医药研发的1 1类创新核药INR102注射液完成I/IIa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入组给药 标志着该放射性治疗药物进入临床研究新阶段 [1] - 1 1类创新核药INR101注射液(放射性诊断药物)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 [1] - 化药1类新药JZ-14胶囊获批临床 该First-in-Class小分子免疫调节剂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1] - 公司引进抗体药物KA-1641相关专利 目前处于临床前研究开发阶段 [1] 战略与业绩 - 公司聚焦核心主业 实施全链提质增效 重视研发创新和数智化转型 [1] - 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小幅上调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52 71亿元/58 49亿元(较上次上调2%/2%) [1] - 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64 92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PE为19/17/15倍 [1]
【云南白药(000538.SZ)】降本增效成效显著,加速推进核药研发——更新点评(王明瑞/黄素青)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04 07:06
事件概述 - 云南白药集团全资子公司云核医药研发的1.1类创新核药INR102注射液顺利完成I/IIa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入组给药,标志着该药物进入临床研究新阶段 [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00.33亿元,同比+2.36%;扣非归母净利润45.23亿元,同比+20.18%,创历史新高 [5] - 经营性净现金流42.97亿元,同比+22.6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99%,同比+1.48个百分点 [5] - 2024年工业营收比重36.14%,同比+1.01个百分点,工业收入增速达5.30%;工业毛利率65.93%,同比+1.69个百分点 [5] - 2024年销售费用同比-2.26%,管理费用同比-1.98% [5] - 25Q1公司实现营收108.41亿元,同比+0.62%;扣非归母净利润18.87亿元,同比+11.65% [5] - 25Q1工业收入44.70亿元,同比+7.63%;工业毛利率68.34%,同比+1.76个百分点 [5] 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数据+AI前沿技术赋能所有产业链环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业务创新发展,AI赋能应用场景取得阶段实效 [5] - 公司坚持打好中药、创新药两张牌,有序推进科学规划的短、中、长期项目 [6] - 短期项目布局上市品种二次开发、快速药械开发,如气血康、宫血宁、云南白药胶囊等已上市药品 [6] - 中期项目推进创新中药开发和透皮制剂项目,其中附杞固本膏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前准备工作,全三七片进入II期临床试验,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获批临床,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完成中试研究 [6] - 长期项目以核药为中心,布局多款创新药物研发 [6] 研发进展 - 2024年底集团中央研究院天津中心研发平台建成投用,已成功推动两款核药产品进入临床 [6] - 1.1类创新核药INR101注射液是云核医药研发的放射性诊断药物,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 [6] - 1.1类创新核药INR102注射液是放射性治疗药物,已启动I/IIa期临床试验 [6] - 化药1类新药JZ-14胶囊获批临床,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该产品是First-in-Class的小分子免疫调节剂 [6] - 公司引进抗体药物KA-1641的相关专利,目前处于临床前研究开发阶段 [6]
云南白药(000538) - 2025年7月8日调研活动附件之投资者调研会议记录
2025-07-10 17:10
2025年一季度业绩情况 - 营业收入108.41亿元,同比增长0.62% [2] - 归母净利润19.35亿元,同比增长13.67%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18.87亿元,同比增长11.65% [2] - 基本每股收益1.08元/股,同比增长13.66%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14亿元,同比增长35.39%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86%,同比增长0.68个百分点 [2] - 货币资金余额110.62亿元,总资产542.53亿元 [2] 核药研发体系优势 - 研发能力强、领军人才储备丰富,与北大联合成立研究中心,依托北大资源和技术发掘新靶点,建立评价体系 [3][4] - 产业链整合能力强,通过子公司整合多地研发资源,与顶尖科研机构合作,布局核药产业链上中下游 [4] - 前瞻性战略布局,2022年成立创新药物中心,布局肿瘤、免疫等领域,打造核药研发管线 [4] - 具备研发投入资金实力,有资金支持核药项目长期研发和发展 [4] 中药材产业链建设进展 - 种业方面,成立云南白药集团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5] - 种植方面,2024年申报GAP品种7个,对应基地面积4593亩 [6] - 加工方面,丽江文山平台开放共享,景谷、鲁甸、屏边初加工平台初步构建,文山公司气血康口服液获称号,丽江平台产量增长180%,食品及保健食品产量增长182% [6] - 市场方面,“数智云药”平台上线,报告期内交易金额突破1亿元,构建产品体系升级农产品 [6] - 品牌打造方面,入选多个品牌目录 [6] - 标准制定方面,参与《中国药典》标准修订,牵头趁鲜加工品种标准研究18项,占比90%,国标品种配方颗粒工艺技术研发完成158个品种备案 [6] 药品事业群增长原因 - 战略指引,发布伤痛管理新模式,打造产品生态体系,优化运营平台,聚焦高潜赛道 [7][8] - 学术临床方面,多个产品临床研究取得进展,打开应用场景 [8] - 市场营销方面,培育自有运动IP成功,气血康包装升级推动销售增长 [8] - 渠道细分方面,院内渠道深耕扩展,线下OTC渠道保持优势,线上探索有突破 [8] - 生产提效方面,建立线上化业务流程,打造高效运营体系,提质增效显著 [8]
云南白药20250627
2025-06-30 09:02
纪要涉及的公司 云南白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表现**:2024 年营收突破 400 亿元,同比增长 2.36%;归母净利润 47.49 亿元,同比增长 16%;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0.18%。2025 年一季度营收 108.41 亿元,同比增长 0.6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3.67%,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1.65%,整体业绩稳健增长[2][6] - **业务板块表现** - **药品事业部**:2024 年收入 69.24 亿元,增长 11.8%,单品销售过亿产品 10 个,云南白药气雾剂销售额突破 21 亿元,增长 26%,蒲地蓝消炎片接近 2 亿元,同比增长 22%[2][10] - **健康品事业部**:2024 年营收 65.26 亿元,增长 1.6%,在口腔护理及防脱洗护领域保持领先[2][10] - **中草药资源**:2024 年收入 17.51 亿元,增长 3.13%,成本下降 3000 万元,保障战略性中药材供应及价格稳定[2][10] - **医疗器械和滋补保健品部门**:2024 年分别增长 61%和 101%,医疗器械部门营收 4.25 亿,滋补保健部门营收 9907 万元[2][11] - **研发进展** - **贴膏剂项目**:在研三七片、氟比洛芬贴膏、洛索洛芬凝胶贴膏和云南白药新型橡胶贴膏,已获 4 项专利,三七片完成二期临床入组,固本膏准备三期临床[2][12] - **创新药研发**:聚焦核药领域,INR101(前列腺癌诊断)完成三期临床首例患者入组,INR102(前列腺癌治疗)完成首次人体临床试验并积极推进后续试验[2][13] - **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417 亿、435 亿和 452 亿元,同比增速约 4%;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 51 亿、56 亿和 60 亿,同比增速分别为 8%、9.6%和 6%;各事业部增速不同,药品事业部约 9%,健康品事业部 1.5%、1.2%及 1.1%,中药资源事业部 15%、12%及 10%,省医药公司约 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 8%、9.68%及 6.55%[4][8][14] - **估值情况**:对比片仔癀、同仁堂、东阿阿胶、华润三九等老字号中药品牌,云南白药估值相对较低,预期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存在估值修复空间,给予买入评级[4][9][15] - **股东回报**:自上市以来连续分红,截至 2024 年度累计净利润 495.45 亿元,累计分红 287.35 亿元,近三年平均分红率超 90%,2024 年现金分红 42.79 亿元,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 90%[4][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核心业务**:包括药品事业群、健康品事业群、中药资源事业群和云南省医药公司,还在布局医疗器械和滋补养护品等新兴事业部[3] - **研发战略布局**:短期开发二次开发的中药大品种,中期围绕透皮贴剂创新,长期围绕核医学领域开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