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综合交通
icon
搜索文档
多个全球第一 “十四五”交通运输成绩单出炉
北京商报· 2025-07-22 00:19
交通运输建设成就 - 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70%以上,覆盖全国97%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 [4] - 高速公路里程达19.1万公里覆盖99%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国家高等级航道达标70.4%,港口规模能力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4]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1.1万公里居世界首位,城市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175万公里 [4] -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基本贯通,连接全国超过80%县级行政区,服务全国90%左右经济和人口总量 [4] - "十四五"规划中17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指标已有6项提前完成,其余11项将于年底前全部完成 [3] 出行服务数据 - 2024年动车组旅客发送量32.72亿人次占铁路旅客发送量75.9%,民航日均服务200万人次以上 [7] - 日均约1.3亿人次选择自驾出行占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七成以上,90%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 [6][7] - 城市内通勤日均1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1亿人次乘坐公交,1亿人次使用出租车和网约车 [7] - 全国80多个枢纽城市2000多条线路实现空铁联运,枢纽机场轨道接入率达81% [7] - 高速公路新能源车日均通行占比提高到20%,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98.4% [7] 航空与快递发展 - 中国快递业务量连续11年世界第一,日均揽收超5亿件,2024年快递业务量达1750亿件较2020年增长20%年均 [9] - 邮政业业务收入从2020年1.1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1.7万亿元年均增长11.3% [9] - 航空人口达4.7亿全球最多,2024年民航旅客运输量超7亿人次预计今年超7.7亿人次 [8] - 快递最高日揽收量达7.29亿件,支撑2024年网上零售额超13万亿元 [9][10] - 铁路货运"十四五"期间将超250亿吨较"十三五"增加50亿吨,高铁快运实现常态化运行 [10] 智能化与物流升级 - AI大模型助力快递企业全链路智能化升级,"无人"技术在仓储运输派送环节广泛应用 [9] - 航空快递运能增强,铁路运快递常态化,无人机低空物流网络建设持续加强 [10] - 全国推动冷链转运中心建设,累计打造1600多个服务产业重点项目 [10] - 快递服务时效性、服务质量、性价比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9]
日均1.8亿人次跨区域出行、揽收4.78亿件快递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更高效的同时,去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40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1 14:36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十四五"期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6轴7廊8通道"体系取得突破性进展[1] - 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较"十三五"末+1.6万公里),其中高铁增加1万公里[1] - 公路总里程达549万公里(+29万公里),高速公路增加3万公里,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达1.76万公里(+1600公里)[1] - 港口万吨级泊位达2971个(+379个),民航运输机场263个(+22个),前4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5.2万亿元(+23.3%)[1] 运输服务效能 - 日均跨区域出行1.8亿人次,货运量1.6亿吨,快递揽收4.78亿件[2]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1.1万公里(全球第一),公交线路总长175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分别+48.5%、+18.3%)[2] - 2024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4000亿元,其中交通运输成本降低约2800亿元[3] 多元化出行体系 - 高铁动车组旅客发送量32.72亿人次(占铁路总量75.9%),京沪/武广高铁单线发送量均超2亿人次[4] - 民航日均服务200万人次,千万级吞吐量机场达40个(含5个五千万级机场)[4] - 日均自驾出行1.3亿人次(占跨区域流动量70%+),90%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4] - 城市内日均轨道交通/公交/网约车各承载1亿人次,空铁联运覆盖80多城2000多条线路[5] 智慧与便民服务 - 枢纽机场轨道接入率81%,北京西站等实现铁路与地铁安检互认,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客车[5] - 开通定制客运线路9000+条,完成1.3万公交站台适老化改造,5000+地铁站无障碍改造[5] - 高速公路充电桩覆盖率98.4%(累计建成6.2万个车位),新能源车占比提升至20%[6][7] - 节假日单日保障通行量7000万车次(达日常2倍),实施"一区一策""一段一策"疏堵措施[7] 邮政快递业发展 - 行业收入从2020年1.1万亿元增至2024年1.7万亿元(年均+11.3%),快递量从830亿件增至1750亿件(年均+20%)[8] - 最高日揽收量达7.29亿件,8家上市公司中2家入围全球500强[8][9] - 航空/铁路运能提升,无人机低空物流网络加强,冷链运输快速发展[9] - 累计打造1600+服务产业项目,2024年支撑网上零售额超13万亿元[9]
交通运输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
第一财经· 2025-07-21 11:44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进展 -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 [1] - "十四五"规划17项指标中6项已提前完成(高速公路建成里程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沿海港口铁路进港率 建制村快递通达率 北斗应用率 新能源公交占比) [1] - 剩余11项指标(高铁营业里程 枢纽机场轨道接入率等)预计2024年底全部完成 [1] 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扩张 - 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1.6万公里) 其中高铁增1万公里 [2] - 公路总里程549万公里(增29万公里) 高速公路增3万公里 [2] - 高等级航道1.76万公里(增1600公里) 万吨级泊位2971个(增379个) [2] - 民航运输机场263个(增22个) "十四五"前4年交通固投15.2万亿元(同比+23.3%) [2] 运输服务能力提升 - 日均跨区域出行1.8亿人次 货运量1.6亿吨 快递4.78亿件 [3]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1.1万公里(全球第一) 公交线路175万公里(较"十三五"末+48.5% +18.3%) [3] - 铁路/水路货物周转量较"十三五"末分别+17.5% +33.6% 港口铁水联运年均增速15% [3] - 2024年物流成本节约4000亿元(其中交通成本降2800亿元) [3] 重大工程与技术突破 - 深中通道 平陆运河 小洋山北码头等工程创新 [4] - CR450动车组发布 国产大型邮轮运营 C919客机常态化 [4] - 4000公里公路智能化改造 电子航道图9950公里 [4] - 自动驾驶 智能航运 智慧物流快速发展 [4] 国际交通网络建设 - 中老铁路 中俄黑河桥 秘鲁钱凯港建成 [4] - 中吉乌铁路启动 中欧班列累计11万列 [4] -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年开行近万列 [4] 交通网络覆盖情况 - "八纵八横"高铁网完成81.5% 高铁4.8万公里(占全球70%) 覆盖97%的50万+人口城市 [5] - 国家高速主线基本贯通 高速里程19.1万公里 覆盖99%的20万+人口城市 [5] - 高等级航道达标70.4% 航空覆盖92.6%地级单元 邮政网点50万+ [5] - 80%新建客运枢纽换乘距离≤200米 多式联运1小时换装率>85% [5] 未来发展重点 - 继续谋划重大工程 贯通综合运输大通道 [6] - 推动存量设施更新提质增效 [6]
陕西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陕西日报· 2025-07-18 07:59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2024年1月至6月陕西省完成综合交通投资352亿元,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2] - 高速铁路建设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西延、西十、西康、康渝、延榆五线并进,西延高铁年内通车运营[2] - "十四五"以来累计建成13个高速公路项目,通车里程达6752公里,另有9个项目在建,年内将建成西安至兴平改扩建等3个项目[2]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T5航站楼投运,国内航线数量全国领先,府谷、定边机场计划2026年建成,宝鸡机场主体工程年内开工[2] - 汉江安康白河至丹江口段断航30年后复航,白河水电枢纽过船设施建成,旬阳、蜀河水电站通航建筑物升级[2] 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 西安市联合银川市入围2023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28个重点项目全面开工,11个已完工[3] - 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77天建成,承担经哈萨克斯坦至欧洲30%运力,跨里海班列实现"天天班"[3] - 中欧班列(西安)18条国际干线覆盖亚欧大陆,"+西欧"线路拓展至26条,2024年累计开行超3000列,核心指标全国领先[3]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实现中亚"五国七城"全覆盖,"一带一路"航线覆盖27国54城[3] - 2024年陕西省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长48 1%,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20 2%,高出全国13 8个百分点[3] 城乡交通协同发展 - "十四五"期间建成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超600公里,1500公里项目推进中,创建"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18个、省级示范县78个[4] - 农村公路完善提升超5万公里,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达87%,乡镇通三级公路比例达84 3%[4] - 西安地铁三期工程加快实施,1号线三期、8号线开通,运营总里程达422公里,成为全国第7座拥有地铁环线城市[5] - 创建24个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邮政EMS等4家企业建制村按址投递率保持100%[5] - 西安绕城高速实施通行费包缴政策,市民享"一天一块钱"优惠,"十四五"累计减免通行费超200亿元[5]
交通运输领域如何推进城市现代化?交通部提出七项重点
第一财经· 2025-07-17 17:22
交通运输现代化与智慧化发展 - 交通运输部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目标是建设创新 宜居 美丽 韧性 文明 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以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以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 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 [1] - 将推动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城市交通规划统筹 建设协调 服务衔接 运行管理协同 应急处置联动 优化基础设施布局 结构 功能和系统集成 [1] - 培育交通运输新动能 实施"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 加快建设国际性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提升全球联通水平和集聚辐射能力 [2] 都市圈交通效率提升与多元化公交 - 实施都市圈城际通勤效率提升工程 推进综合通勤廊道建设 完善交通枢纽换乘设施 构建现代化都市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 - 因地制宜发展城市多元化公共交通 丰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新内涵 倡导绿色低碳出行 提升服务质量 [2] - 北京已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 地面公交为补充的多网融合体系 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全国第一 拥有2.8万辆公交车和1600多条线路 公交与轨道50米内接驳率达85% [3] 智慧城市与绿色交通创新 - 提升城市交通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创新治理理念和模式 保障新就业群体权益 [2][3] - 北京完成3218公里慢行系统改造 应用慢行优先标志和自行车左转标线 年底实现轨道站点共享单车电子围栏全覆盖 [3] - 横琴粤澳合作区开放330公里道路用于自动驾驶测试 引入头部企业 累计自动驾驶时长超3.4万小时 [4]
交通运输部:因地制宜发展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加快实施“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
快讯· 2025-07-16 20:47
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 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 [1] - 推动交通规划与城市交通统筹协调,实现服务衔接、运行管理协同和应急处置联动 [1] - 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全球联通水平和集聚辐射能力 [1] 交通运输新动能培育 - 发展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加快实施"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 [1] - 建设国际性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1] 都市圈城际通勤效率提升 - 推进综合通勤廊道建设,完善枢纽换乘换装设施布局 [1] - 构建现代化都市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 城市多元化公共交通发展 - 丰富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内涵和路径,倡导绿色低碳出行 [1] - 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水平 [1] 交通运输本质安全提升 - 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常态化推进隐患排查整治和安全培训 [1] -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韧性 [1] 城市交通治理能力提升 - 创新城市交通治理理念、模式和手段,推动智能化精细化治理 [1] - 持续抓好交通运输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和权益保障 [1] 交通精神与文化融合 - 开展文明交通行动,提升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 [1] - 促进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1]
沈白高铁通化站开通运营
新华网· 2025-07-01 09:48
新建通化站开通运营 - 新建通化站于6月30日正式启用,老通化站停止运营 [1] - 新站是吉林东南部最大铁路综合交通枢纽,集高铁、普速、长途客运、公交于一体 [1] - 候车室容量达1500人,为老站的4倍以上 [1] - 规模扩大至6站台14条线路,比老站多3站台9条线路 [1] - 采用中央高架站房和南北站房三体结构,屋盖为钢网架,施工中运用计算机同步液压提升技术 [1] - 此次开通普速场,下半年沈白高铁开通后将实现高铁与普速无缝衔接 [1] 沈白高铁项目进展 - 新建通化站启用标志着沈白高铁开通进入倒计时 [1] - 沈白高铁全长约43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2] - 开通后将实现辽宁"市市通高铁",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布局 [2] - 结束吉林通化市、白山市不通高铁的历史 [2] - 预计将显著带动沿线旅游资源开发 [2]
长湖申线(江苏段)航道整治工程新建平望大桥左幅通车
快讯· 2025-06-23 15:43
项目进展 - 中铁建城通公司承建的长湖申线(江苏段)航道整治工程东段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1] - 新建苏州市吴江区平望大桥左幅正式通车 [1] 项目意义 - 项目整体建成后对构建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具有重要意义 [1] - 项目将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
2025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与首届交通科创大会在苏州召开
中国民航网· 2025-06-14 17:22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于6月12日在苏州开幕 主题为"迈向可持续的综合交通体系" 吸引了全球交通运输领域的院士专家、行业管理者、企业代表及国际组织负责人参与 [1] - 大会设置了4场主题论坛和12场专题论坛 主题论坛聚焦交通—能源—材料融合创新、人工智能与交通融合应用技术等新兴领域 专题论坛涵盖数智赋能交通工程、智慧交通与绿色出行等议题 [1] - 6月13日-14日同期举办首届交通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科创大会") 主题为"人工智能+交通运输" 重点探讨AI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落地 [1] 大会内容 - 科创大会包含平行论坛、交通科技博览会、科技成果发布及特色活动四大板块 集学术研讨、成果展示、合作对接于一体 [2] - 论坛议题涵盖AI交通大模型与跨界合作、产业创新变革、绿色综合交通与运输服务创新等内容 [2] - 70余家交通行业企业参展 展示数智技术、智能建造机器人等领域最新技术成果和产业实践案例 [2] - 大会期间共发布50余项技术成果 并开展"AI驱动交通变革"等特色活动 [2] 行业影响 - 大会由七大国家级学会联合主办 包括中国公路学会、中国航海学会、中国铁道学会等权威机构 [2] - 大会为正处于转型期的交通运输行业搭建重要交流平台 行业当前面临动力转换、理念革新、业态升级等挑战 [2] - 大会为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指明了发展路径 [2]
2025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在苏州举行
苏州日报· 2025-06-13 08:23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于6月12日在苏州举行 省委副书记 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 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 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执委会主席翁孟勇 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理事长史和平 东南大学校长孙友宏 市委副书记 市长吴庆文出席开幕式 [1] - 大会由中国公路学会 中国航海学会 中国铁道学会 中国航空学会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及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共同主办 [2] 大会主题与目标 - 大会以"迈向可持续的综合交通体系"为主题 聚焦全球交通运输科技创新 会聚国内外交通领域的科学家 企业家及行业专家 秉持创新融合 开放共享的理念 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2] - 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理事长史和平表示 江苏将与国内外同行携手共进 积极探索可持续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新路径 新模式 坚定不移以建设可持续的综合交通体系为目标 从多维度发力 推动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 [1]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 人工智能 大数据 区块链等新技术持续升级 为交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 - 构建可持续的交通运输体系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使命 [1] 合作与创新 - 东南大学作为本次大会的特别协办单位 将以此次盛会为契机 深化协同合作 推动资源共享与技术攻关 携手构建开放融合的全球交通创新生态 [1] - 苏州市长吴庆文期待与各界同仁深化交流 加强合作 引导更多高端载体 高端项目 高端人才布局苏州 落户苏州 [2] 成果发布 - 活动中发布了《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的中国实践》报告 来自国内外的5位业界专家学者作主旨报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