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经济

搜索文档
当播客遇上视频:一场价值百亿的内容迁徙
虎嗅· 2025-09-28 09:25
习惯了抢风口的大厂们,这一次把目光投向了视频播客。 罗永浩与李想聊起过去25年的创业经历,陈鲁豫与易立竞首次面对面,于谦与"虚拟萌神"菜菜子来了一场跨越次元的对话……一个空间、两个话筒、一场 长达数个小时的对谈,都在B站引来了数百万围观。 就是这样需要观众长时间专注的内容,成了B站、小红书等平台近来着力布局的方向,而这类内容被定义为视频播客。 伴随着消费习惯变化,国内发展时机逐渐成熟 从内容形式上说,播客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而视频播客的出现,则是人们开始尝试在音频播客的录制现场架起摄像机。在国外,早期的视频播客录制简 陋粗糙,但相比于音频,视频画面承载的丰富信息,释放了更大的想象力。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基于内容生长土壤的差异,国内国外的播客发展长期存在巨大差距。以美国为例,自iPod于本世纪初问世,音频播客就逐渐成为人们 内容消费的重要部分。再加上美国普遍存在的长通勤、高度的汽车普及以及大面积独居人群的存在,音频播客的渗透速度非常快。Edison Research的调查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12岁以上的人群中,70%的人听过播客,43%的人每周都在收听,人均每周听播客时长在8.3小时。 后来,随着视频媒 ...
用户观看时长单季暴涨270%,B站、小红书都在做的视频播客“卷”起来了
36氪· 2025-09-28 08:27
习惯了抢风口的大厂们,这一次把目光投向了视频播客。 罗永浩与李想聊起过去25年的创业经历,陈鲁豫与易立竞首次面对面,于谦与"虚拟萌神"菜菜子来了一场跨越次元的对话……一个空间、两个话筒、一场 长达数个小时的对谈,都在B站引来了数百万围观。 就是这样需要观众长时间专注的内容,成了B站、小红书等平台近来着力布局的方向,而这类内容被定义为视频播客。 伴随着消费习惯变化 国内发展时机逐渐成熟 从内容形式上说,播客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而视频播客的出现,则是人们开始尝试在音频播客的录制现场架起摄像机。在国外,早期的视频播客录制简 陋粗糙,但相比于音频,视频画面承载的丰富信息,释放了更大的想象力。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基于内容生长土壤的差异,国内国外的播客发展长期存在巨大差距。以美国为例,自iPod于本世纪初问世,音频播客就逐渐成为人们 内容消费的重要部分。再加上美国普遍存在的长通勤、高度的汽车普及、以及大面积独居人群的存在,音频播客的渗透速度非常快。Edison Research的调 查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12岁以上的人群中,70%的人听过播客,43%的人每周都在收听,人均每周听播客时长在8.3小时。 后来随着视频媒 ...
视频播客,B站抖音小红书的“新军备竞赛”
36氪· 2025-09-25 07:27
一边是用户规模与消费热情持续升温的"热市场",另一边却是创作者难以实现可持续经营的"冷现实"。正是在这种焦灼的行业背景下,B 站率先亮出系统 化扶持姿态,通过10亿级流量扶持、免费录制场地与专属 AI 工具为创作者减负,"视频播客" 也由此作为破局的可能路径,开始进入平台与创作者的视 野。 01、多平台入局,视频播客是风口还是窄门? 早期的播客如同一位陪伴者,在听众的通勤、家务、健身等日常场景中,以声音形式持续提供陪伴。创作者们借助麦克风,分享自身见解、生活故事与专 业知识。 近年来,媒介使用习惯的变迁总是伴随着技术浪潮起伏。在经历了从电视大屏到手机窄屏的转向后,一个有趣的回旋正在发生:越来越多人重新启用"耳 朵"作为接收信息的重要方式。 从流媒体音乐、有声书到订阅制播客、车载音频,声音的载体与场景不断拓宽,逐渐聚合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耳朵经济"生态。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已达5.4亿,为这一赛道奠定了坚实的用户基础。 在这一生态中,播客无疑扮演着最具活力和思想性的角色。它不再是小众爱好,而是逐渐渗入主流人群的日常生活。商业数据平台Statista预计,2024年中 文播客听众规模 ...
视频播客起风?B红抖要抢小宇宙饭碗
新浪财经· 2025-09-05 14:55
视频播客行业动态 - B站推出《视频播客出圈计划》提供10亿级冷启动流量支持并吸引罗永浩、于谦等名人入驻 [3] - 小红书推出随时随地视频播客流量扶持计划 提供5-30万随机流量曝光 [4] - 抖音通过「抖音精选」聚集视频对谈创作者 喜马拉雅系列视频播客播放量达589万次 [4] 视频播客市场特性 - 美国市场YouTube占31%播客份额超越Spotify的27% 显示视频化趋势 [8] - 乔·罗根采访特朗普视频播客在YouTube获得5900万播放量 验证视频化破圈效应 [8] - 中文播客听众超2.2亿但较抖音8亿日活仍有差距 视频化打开下沉空间 [9] 平台竞争格局 - B站视频播客受众超4000万占月活10% 观看时长同比增长270%至259亿分钟 [8] - 小红书用户与播客受众高度重合 主打素人创作和低门槛聊天场景 [12] - 抖音具备碎片化传播优势 快手视频号均存在通过视频播客拉新促活机会 [12] 内容形态演进 - 视频播客通过对谈可视化放大嘉宾人格魅力 并支持短视频片段二次传播 [10] - 名人效应降低用户接触门槛 持续输出私密内容形成独家优势 [10] - 内容形式从"耳朵经济"升级为"视听经济" 可能成为行业第二增长曲线 [13]
“视频播客”起风?B红抖要抢小宇宙饭碗
36氪· 2025-09-05 08:18
视频播客行业发展趋势 - 视频播客成为中文播客破圈的新形式 通过名人效应和可视化内容扩大传播力 [3][12][18] - 美国市场数据显示 YouTube占31%播客收听份额 视频化是播客从小众走向大众的关键跳板 [7] - 中文播客听众数超2.2亿 但较抖音8亿日活等短视频平台仍有差距 视频播客打开新局面 [11][12] 平台战略布局 - B站推出10亿级流量扶持计划 联合罗永浩等名人打造《罗永浩的十字路口》等节目 [3] - 小红书推出"随时随地视频播客"计划 提供5-30万流量曝光支持素人创作者 [4] - 抖音力推"抖音精选"聚集视频对谈类创作者 快手 视频号等平台虎视眈眈 [4][24] 用户数据表现 - B站一季度视频播客受众超4000万 占季度月活10% 观看时长同比增长270%至259亿分钟 [9] - 喜马拉雅《行走的思考》系列视频播客累计播放量达589万次 [4] - 乔·罗根采访特朗普视频播客在YouTube播放量达5900万次 创美国播客流量记录 [7] 内容形态特征 - 视频播客本质是可承载多元叙事的视频产品 通过镜头表现力放大对话价值 [12] - 长对话内容可截取为短视频片段在多平台传播 如何广智对话内容引发全民讨论 [12] - 名人持续输出私密细节内容 形成视频播客独家优势 [18] 平台竞争优势 - B站用户习惯消费长干货内容 视频播客趣味化改造可扩大原生受众 [22] - 小红书用户与播客用户重合度高 低门槛创作环境强化"朋友聊天"定位 [22] - 抖音天然适合金句切片传播 具备孵化"播客精选"的土壤 [24] 行业发展前景 - 视频播客将"耳朵经济"升级为"视听经济" 可能成为中文播客产业第二曲线 [24] - 多家平台有望通过视频播客实现对纯音频平台的弯道超车 [19] - 行业尚未出现类似美国"川普时刻"的破圈事件 但视频播客被视为救命稻草 [19]
多家基金关停APP
金融时报· 2025-07-30 12:58
行业趋势 - 中小型公募基金公司关停旗下APP成为趋势 国寿安保基金 前海开源基金等公司今年终止移动客户端业务 光大保德信基金 长盛基金 财通基金等公司去年已暂停或终止运营[2] - APP运营投入产出不匹配 用户活跃度低导致资金流量小 但需投入上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进行运营维护和优化[2] - 证监会2024年5月印发行动方案 推动降低信息技术系统租赁与使用费 助力行业降本增效[2] 市场竞争格局 - 基金销售渠道呈现头部集中效应 银行渠道非货基金保有规模4.22万亿元 第三方代销平台3.24万亿元 券商渠道1.91万亿元[3] - 第三方基金代销机构"赢家通吃"的虹吸效应加剧 加大中小基金公司直销业务压力[2] - 前100家基金代销机构中银行占23家 券商56家 第三方代销机构16家 基金销售子公司3家 保险公司2家[3] 业务转型方向 - 公募基金公司转向线上轻量化运营模式 约20余家机构开通播客栏目 大多集中于2023年下半年[3] - 易方达基金 南方基金 大成基金等大型公募2024年陆续加入播客赛道[3] - 通过"耳朵经济"以更低成本提升投资者黏性和陪伴感 替代传统APP的重投入模式[3]
中美播客行业的商业化反思
财经网· 2025-07-29 15:12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交易分析 - 腾讯音乐以1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0.6亿元)现金及股权组合全面收购喜马拉雅,交易完成后喜马拉雅将作为独立品牌运营 [1] - 此次并购是中国在线音频行业迄今最大规模交易,标志着腾讯音乐在长音频领域的战略补位 [1] - 腾讯音乐目标是通过并购快速扩充播客、有声书等内容板块,弥补长音频内容短板,增强用户留存与付费转化能力 [1] 喜马拉雅经营现状 - 2023年喜马拉雅全场景月活用户达3.03亿,行业排名第一,用户以一、二线城市年轻群体为主 [1] - 平台2023年商业价值播客节目超24万档,新增单集519万条,首次实现年度盈利(调整后净利润2.24亿元) [1] - 盈利主要依赖成本压缩(员工数量较2021年减少40%),营收增速从2021年43.7%骤降至2023年1.7% [2] - 2023年月活付费用户1580万,付费率11.9%且持续下滑,会员订阅与广告收入合计占比75% [2] 中美播客行业对比 用户基础差异 - 美国12岁以上人群70%听过播客,43%每周收听,人均每周收听时长8.3小时,远超欧洲和日本 [3] - 中国用户习惯偏向短视频/图文,通勤场景以公共交通为主,缺乏"伴随性收听"场景 [4] 文化及媒介发展差异 - 美国口语表达文化浓厚,广播历史积淀深,播客作为广播互联网化延伸更易被接受 [5] - 中国移动互联网直接跨越至短视频时代,播客始终处于小众地位 [5] 商业化模式差异 - 美国播客广告市场规模从2015年2亿美元增至2024年28亿美元,广告ROI达1:2.4,形成广告+订阅+赞助多元变现体系 [5] - 中国音频平台收入主要依赖会员订阅(喜马拉雅占比超50%),广告收入仅占25%,用户付费意愿低(付费率<12%) [6] 内容生态差异 - 美国拥有440万档播客节目,覆盖新闻/真犯罪/喜剧等多元题材,头部节目如"The Joe Rogan Experience"具备全球影响力 [7] - 中文播客同质化严重,集中在商业访谈/泛文化领域,缺乏细分精品内容,难以培养用户付费习惯 [8] 行业影响与展望 - 收购反映中国播客行业面临用户增长停滞、变现单一的困境,需依托巨头资源探索新增长曲线 [8] - 腾讯音乐流量与资金注入可能帮助喜马拉雅突破商业化瓶颈,但需解决内容创新与用户习惯培养等根本问题 [8]
播客经济火热,主播们的职业转型收效几何?
经济观察报· 2025-07-13 18:17
播客经济市场概况 - 2024年中国声音经济市场规模达5688.2亿元,同比增长10.2%,预计2029年突破7400亿元 [3] - 中文播客听众数超2.2亿人,相当于每10个网民中至少有2人收听播客 [3] - 喜马拉雅平台具备商业价值的播客数量超24万档,当年新增播客占比20.36% [3] 播客行业特点 - 音频具有伴随属性,适用于跑步、通勤、家务等碎片化场景,提供陪伴和情绪价值 [3] - 播客经济以音频内容为核心,通过付费订阅、广告植入、品牌合作实现商业化 [4] - 中国播客产业处于发展期,商业模式和服务生态仍在形成阶段 [4] 播客主播职业转型 - 播客主播通过付费节目、商单拓展和私域带货等方式创收,付费节目收入占比50%-60%,商单拓展占30%-40%,私域带货占10% [11] - 主播需持续输出优质内容以提升听众粘性,建立私域流量实现商业化 [6][11] - 部分主播组建团队分工协作,专人负责内容和商业合作,实现稳定营收 [11] 平台赋能与商业化路径 - 喜马拉雅通过流量引流、分成激励计划支持主播,2023年帮助15.7万名创作者获得14亿元分成收入 [11] - 平台提供一站式营销解决方案,优化内容分发和商单撮合,提升主播商业化效率 [11] - "播客+城市文化"模式探索新场景,如喜马拉雅与宁波合作带来近8亿全网曝光量 [12] 行业发展趋势 -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后,有望整合资源提升播客内容创作和分发能力 [13] - 平台推动私域会员体系建设,支持主播通过私域服务增加营收 [13] - 播客行业正从小众向大众扩展,商业化潜力逐步释放 [4][13]
字节、讯飞、MiniMax,为什么都在上新“声音复刻”?
AI研究所· 2025-07-04 17:28
声音复刻技术竞速 - 字节跳动旗下豆包AI播客功能全量上线,可将8万字英文PDF在数秒内生成男女对谈播客,语气词、停顿节奏与真人无异 [1][2] - 科大讯飞2024年4月推出声音复刻功能升级,仅需10秒音频素材即可复刻角色声音,情绪表达与原角色难分伯仲 [1] - MiniMax海螺AI在2024年底已实现30秒语音素材克隆唐国强、林黛玉等人物声音,情感还原度高 [1][7] 技术细节与优势 - 豆包AI播客能将8万词英文起诉书在1-2分钟内转化为带封面图的完整播客,自动添加语气词、附和与停顿 [4] - 科大讯飞构建"三阶段层次化语音建模框架",通过星火底座大模型精确捕捉发音规律,实现"超拟人"效果 [4] - 海螺AI对中文语音情绪与音色把控精细,如林黛玉声音克隆中精准捕捉哀怨感,相比海外产品更贴合中文语境 [8] 行业应用与场景 - 讯飞超拟人合成技术已应用于智能座舱、教育等场景,如蔚来汽车智能助手NOMI情感表达与交互自然度大幅提升 [6] - 微软AzureAISpeech推出"神经语音"技术,谷歌WaveNet以波形级生成提升语音真实感 [9] - 中文场景下形成技术梯队:字节在语义理解领先,讯飞在专业场景精度占优,MiniMax以轻量化克隆和情感表达突围 [9] AI播客市场前景 - 2024年中文播客听众将达1.34亿,76.2%用户每天收听超半小时 [11] - 播客变现模式包括广告、付费订阅与IP衍生开发,头部节目单期广告报价达2-15万元,付费节目销售额可达数百万 [12][13] - 2024年中国播客广告市场收入约33亿人民币,规模仍有限但潜力巨大 [14]
【时代风口】 基金播客为何能从“备胎”变成排头兵
证券时报· 2025-07-04 02:49
行业趋势 - 腾讯音乐以近百亿元收购喜马拉雅,显示"耳朵经济"赛道仍具投资价值[1] - 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发展推动车内音频内容需求增长[1] - 公募基金和头部券商如华夏、易方达、南方等20余家机构已规模化布局基金播客[1] 内容形态创新 - 基金播客从市场资讯播报升级为"专业生产内容+重量级嘉宾"深度对话模式[2] - 基金经理和投研团队通过播客公开剖析投资逻辑,增强内容可信度[2] - 播客完播率和用户平均收听时长高于短视频,适合碎片化场景[2] 投资者教育价值 - 播客细水长流的特质契合长期投资理念传递需求[3] - 提供宏观经济分析与投资策略的系统性知识,弥补短视频碎片化缺陷[3] - 创造深度沉浸场景,满足投资者盈亏时的心理需求[3] 竞争格局与挑战 - 金融行业"耳朵争夺战"进入实质布局阶段[4] - 流量增长乏力与商业化路径不明晰成为主要发展瓶颈[3] - 深度陪伴模式相比短期流量更能建立长期客户信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