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减持

搜索文档
必易微: 必易微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8 00:23
大股东持股情况 - 股东苏州方广二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公司股份7,143,000股,占总股本的10.23% [1] - 股东苑成军持有公司股份4,671,051股,占总股本的6.69% [1] - 上述股东均无一致行动人,所持股份均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的股份,且于2023年5月26日起上市流通 [1] 减持计划主要内容 - 股东方广二期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及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1,396,756股,占总股本的2.00% [1][2] - 其中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698,378股(1.00%),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698,378股(1.00%) [1][2] - 股东苑成军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698,378股,占总股本的1.00% [2][3] - 减持期间均为2025年7月29日至2025年10月28日 [2][3] - 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 [2][3] 股东承诺事项 - 股东方广二期、苑成军承诺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若发生除权除息将相应调整) [3] - 减持将遵守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规定,并提前三个交易日通知公司公告 [3] - 若未履行承诺导致收入或损失,相关收入归公司所有或承担赔偿责任 [3] - 本次减持计划与已披露承诺一致 [3] 其他事项 - 本次减持不属于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减持首发前股份的情况 [4] - 减持计划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5] - 减持计划符合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及自律监管指引要求 [5]
康惠制药: 康惠制药关于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8 00:13
股东减持计划基本情况 - 股东赛乐仙当前持有康惠制药无限售流通股3,995,200股,占总股本比例4% [1][2] - 持股来源为协议转让取得,无一致行动人,非控股股东/实控人/董监高成员 [2] - 该股东历史上曾为持股5%以上股东 [2] 减持计划具体安排 - 拟减持总量不超过2,996,400股(占总股本3%),其中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998,800股(1%),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997,600股(2%) [1][2] - 减持期间为2025年7月29日至10月26日,若遇股票停牌则顺延 [2] - 减持价格按市场价格确定,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经营发展规划需求 [2] 减持规则约束 - 集中竞价减持需满足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不超过总股本1%的限制 [1] - 大宗交易减持需满足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不超过总股本2%的限制 [1] - 若期间发生送股或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事项,减持数量将相应调整 [1] 合规性说明 - 减持计划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上交所相关监管规则要求 [4] - 公司承诺将持续关注减持进展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
侃股:理性看待减持股
北京商报· 2025-07-07 19:39
股东减持现象分析 - 股东减持行为不能简单等同于对公司价值的否定 需结合多重因素分析包括个人财务规划 资产配置调整 税务优化需求等 [1] - 非控股股东的小额减持通常不会影响公司控制权结构 与基本面恶化无必然关联 投资者应聚焦公司内在价值分析 [1] - 财务投资型股东的减持多为获利了结行为 属于资本市场正常运作现象 不宜过度解读 [2] 控股股东减持的特殊性 - 控股股东大比例减持需高度警惕 可能反映对公司前景信心不足 易引发市场担忧和股价波动 [1][2] - 针对控股股东减持 需重点分析减持原因 规模 时机及治理结构变化 评估长期影响 [2] 投资者应对策略 - 应建立独立分析框架 结合财务报表 行业趋势 政策环境等因素构建估值体系 [2] - 保持对市场动态的敏感度 但需避免情绪化决策 短期波动不应干扰长期价值判断 [2][3] - 理性看待减持现象 通过深度分析识别真实投资机会 市场长期走势由企业内在价值决定 [1][3]
破发股智莱科技股东拟减持 2019年上市募资7.56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7-07 17:14
股东减持计划 - 持股5%以上股东易明莉计划减持不超过2,800,000股 占公司总股本(剔除回购股份)1.19% 减持方式为大宗交易或集合竞价 减持时间为2025年7月28日至10月27日 [1] - 减持股份来源包括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 权益分派转增股份及证券非交易过户取得股份 [1] - 易明莉非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 减持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 不影响公司治理和持续经营 [1]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2019年4月22日创业板上市 发行新股2,500万股 发行价30.24元/股 保荐机构为国信证券 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1] - 募集资金总额75,600万元 净额69,883万元 主要用于智能快件箱产能扩建(8万台/2万套) 研发中心建设 营销网络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2] - 发行费用合计5,717万元 其中承销及保荐费用4,016.98万元 [3] 历史权益分派 - 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现3元(含税) 合计派发4,800万元 同时每10股转增5股 转增后总股本增至240,000,000股 [3] - 2019年度权益分派方案:每10股派现4元(含税) 同时每10股转增6股 转增前总股本为100,000,000股 [4]
数字政通实控人拟减持 去年亏损4亿元2020年定增募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07 16:27
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实际控制人吴强华持有136,464,977股,占总股本21.97%,占剔除回购股份后总股本22.23% [1] - 吴强华计划减持不超过12,000,000股,占总股本1.93%,占剔除回购股份后总股本1.95% [1] - 减持方式为大宗交易,时间窗口为公告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 [1] 非公开发行股票情况 - 2020年7月非公开发行48,000,000股,发行价格12.5元/股 [2] - 募集资金总额600,000,000元,净募集资金585,858,781.70元 [2] - 发行对象为17个特定投资者,验资报告由上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 [2] 2024年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7.13亿元,同比下降41.20% [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96亿元,同比下降394.45% [3][4] - 扣非净利润-4.22亿元,同比下降544.00% [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62.94万元,同比下降93.48% [3][4]
万辰集团实控人方拟高位减持 股价32个月涨18倍
中国经济网· 2025-07-07 15:16
股东减持计划 - 万辰集团持股5%以上股东漳州金万辰计划减持不超过1,799,897股 占总股本比例0 9594%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 减持时间为公告发布后15个交易日内的3个月 [1] - 漳州金万辰当前持有公司股份24,663,430股 占总股本比例13 1458% [1] - 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的股份总数在90个自然日内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的股份总数在90个自然日内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1] 公司股权结构变化 - 公司原实际控制人为王泽宁 王丽卿 陈文柱 漳州金万辰为其一致行动人 [1] - 2025年4月18日后 一致行动协议到期终止 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王泽宁 漳州金万辰仍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 [2] 股价表现 - 万辰集团股价在2022年10月11日创上市新低10 19元 2025年6月5日创历史新高199 90元 32个月内累计涨幅达1862% [3] - 股东减持计划披露时 公司股价处于历史高位 [3] 减持原因及股份来源 - 股东减持原因为自身经营计划需要 减持股份来源于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的股份 [3]
东方雨虹业绩连降股价阵痛跌50% 财务承压李卫国或套现5.13亿还债
长江商报· 2025-07-07 06:35
公司减持与股东动态 - 控股股东李卫国计划未来3个月内减持不超过4638.22万股(占总股本1.94%),按7月3日收盘价11.07元/股计算,预计套现5.13亿元 [1][4][6] - 李卫国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2.68%,当前质押率为72.43%,未来半年内到期质押股份2.54亿股(占总股本10.65%),融资余额10.64亿元 [2][9] - 2024年至今李卫国已通过两次减持累计套现11.65亿元(含年初减持6.52亿元),历史累计套现约36亿元,若本次完成将达40亿元 [6][8][9] 财务状况与业绩表现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9.55亿元(同比降16.71%),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降44.68%) [2][15] - 2023全年营收280.56亿元(同比降14.52%),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降95.24%) [15] - 应收账款改善明显:一季度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合计88.22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6亿元,经营现金流净额-8.13亿元(同比提升56.98%) [15] 分红与股价表现 - 2024年全年现金分红36.72亿元,分红率高达3393.90%,李卫国按持股比例分得8.16亿元 [3][11][12] - 股价持续低迷:7月4日收盘价10.90元/股,较2021年峰值61.62元/股下跌82%,较2023年10月董秘发声时22元再跌50% [13] - 业务转型导致收入结构变化:一季度直销收入下降,地产集采收入同比显著减少,主动放弃高风险客户及回款差的双包业务 [14] 公司战略调整 - 业务模式从地产大客户直销转向零售与工程渠道为主,优化客户结构与付款条件 [14] - 非防水业务(如砂粉)快速发展,零售板块高毛利业务增长突出 [13]
晚间公告丨7月6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第一财经· 2025-07-06 19:49
上市公司公告汇总 品大事 - 南京商旅控股股东南京旅游集团拟与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南京体育产业集团整合重组 打造南京市文旅体商综合开发运营主平台 重组后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不变 不涉及主营业务变更 目前无其他文商旅资产或体育资产注入计划 [3] - 天茂集团因未按期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 股票自2025年7月8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简称变更为"*ST天茂" [4][5] - 京北方2025年半年度财务数据正在核算中 拟于8月18日披露半年报 若达到披露标准将及时公告 [6] - 金安国纪澄清股价异动 称经营情况正常 无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事项 [7] 观业绩 - 芯朋微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收6.3亿元(同比+38%) 净利润9000万元(同比+104%) 工业应用芯片业务取得突破 [8] - 国货航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1.87亿-12.67亿元(同比+78.13%-90.14%) 受益于机队扩张、油价下降及物流板块增长 [9] - 道通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6亿-4.9亿元(同比+19%-26.76%) AI数字维修及能源业务贡献显著 [10][11] 增减持 - 中欣氟材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及董事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3.86%股份 [12] - 国盛智科员工持股平台拟减持不超2.8%股份 [13] - 御银股份实控人拟减持不超3%股份 [14] - 电光科技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合计减持不超3%股份 [15] - 壶化股份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3%股份 [16]
A股减持潮来袭:7月超百家公司发布减持计划,市场流动性承压
经济观察网· 2025-07-06 16:36
股东减持规模与案例 - 7月第一周A股市场已有超过100家上市公司发布近150份股东减持公告,涉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高管及机构投资者等多类主体,拟减持股份数量从数百万股至数千万股不等 [1] - 网达软件持股5%以上股东冯达拟减持不超过总股本的1% [1] - 远望谷实际控制人徐玉锁计划减持73976万股,近年来已累计套现162亿元 [1] - 祥鑫科技控股股东陈荣、谢祥娃夫妇拟减持796万股,按当前股价估算套现近3亿元 [1] 减持动因分析 - 第一类为个人财务安排,如家庭开支、其他投资或债务偿还等,减持规模通常较小 [2] - 第二类与股东对市场估值和公司前景的判断相关,当股东认为股价已反映合理价值或预期未来上涨空间有限时选择减持 [2] - 第三类涉及公司战略调整,如早期股东或投资机构完成既定投资周期后退出,或公司并购重组、业务转型导致股权结构调整 [3] - 第四类为通过股权质押等间接方式进行的变相减持,需警惕高比例质押可能引发的被动减持风险 [3] 减持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 部分减持公司业绩波动明显,如网达软件2023年出现上市首亏,远望谷连续两个报告期扣非净利润为负 [1] 市场流动性压力 - 密集的减持公告导致市场流动性面临压力,短期内大量股票供应增加可能缺乏足够承接力量,导致股价下跌 [4] - 对于市值较小或流动性不佳的股票,减持压力更为显著 [4] 投资者信心影响 - 股东减持尤其是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减持可能被解读为对公司未来前景不乐观的信号 [5] - 当减持与业绩下滑、经营困难相伴时,负面解读更加强烈,投资者可能质疑公司基本面、治理结构及管理层决策能力 [5] 市场化约束机制 - 建立市场化、制度化的约束机制是长远之策,需平衡保护投资者、促进市场稳定与尊重股东权利之间的关系 [6] - 监管机构不断完善减持制度,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建设市场化约束机制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6] - 上市公司需进行合理的股东沟通,解释减持原因,稳定市场预期 [6] 市场成熟度展望 - 随着市场成熟度提高,减持公告对市场秩序的冲击有望逐步减弱,投资者将更加理性看待减持行为 [7] - 中国资本市场需在规范透明的前提下实现市场稳定和投资者共赢,构建更可持续、更公平的投资生态 [7]
迈瑞医疗: 关于股东股份减持计划实施完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6 16:17
股东减持情况 - 股东Ever Union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5,000,000股,减持价格区间为213.47-213.59元/股,占总股本比例0.41% [1] - 减持期间为2025年7月3日至7月4日,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成 [1] - 本次减持前Ever Union持有51,482,379股(占总股本4.25%),减持后持有46,482,379股(占总股本3.83%)[3] 股份性质说明 - Ever Union持有的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减持前后均无有限售条件股份 [3] - 减持行为未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未在禁止减持期间操作 [2] 影响说明 - 本次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4] - 减持行为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无影响 [4] - 公司已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