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国际化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以来熊猫债发行突破千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超四成
证券日报· 2025-08-08 15:28
熊猫债市场概况 - 熊猫债市场持续扩容 今年以来发行56只 总额1035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46.6% [1] - 2022年全年发行850.7亿元 2023年增至1554.5亿元 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2] - 银行间市场是主要发行阵地 2023至2024年5月经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突破2000亿元 [2] 增长驱动因素 - 境内融资成本相对较低且稳中有降 提升对境外发行人吸引力 [1] - 债券市场利率整体平稳 融资成本优势明显 [1] - 创新品种日益丰富 制度安排完善 国际化接轨程度提高 [1] - 人民币国际化推进 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2] 市场机制优化 - 引入"边际区域灵活配售""时间优先"等创新机制 提升发行定价市场化透明化 [2] - 巴斯夫集团发行首单20亿元熊猫债 采用优化版定价配售机制 [2][3] - 创新机制扩大投资人基础 提升定价效率 促进主承销商良性竞争 [3] 人民币国际化影响 - 成为优化人民币跨境循环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渠道 [4] - 发行规模扩大增加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使用 扩大国际使用范围 [4] - 增强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信心 [4]
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热销 探索地方债国际化更多可能性
证券日报· 2025-08-08 15:28
深圳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 深圳市2024年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在香港成功发行 规模为70亿元 峰值订单规模达480亿元 订单倍数高达6.9倍 创历史新高 [1] - 此次为深圳市连续第四年赴香港发行离岸债券 国际投资者认购踊跃 显示对深圳经济发展及城市信用的强烈信心 [1] - 簿记定价峰值订单规模480亿元 订单倍数6.9倍 反映国际投资者对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热切关注 [1] 债券发行细节与创新 - 发行期限涵盖2年期 3年期 5年期和10年期 其中2年期发行规模9亿元 定价利率2.15% 3年期发行规模27亿元 定价利率2.2% 5年期发行规模24亿元 定价利率2.33% 10年期发行规模10亿元 定价利率2.5% [2] - 此次为内地地方政府首次在境外发行10年期中长期债券 同时创新发行3年期低碳城市主题绿色债券 [2] - 发债募集资金将投向医疗卫生 教育 基础设施 轨道交通等项目 [2] 债券发行的意义与影响 - 有利于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 吸引更多元化投资者 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 [3] - 进一步丰富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金融产品 增强市场活力 [3] - 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增强人民币产品对国际投资者吸引力 [3] 未来展望 - 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有望持续扩容 当前整体规模较小 期限结构偏短 [3] - 未来可探索更大规模离岸地方债发行 并探索更长期限债券品种发行 [3]
财政部将在港发行2025年首期人民币国债
证券日报· 2025-08-08 15:27
财政部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 发行安排 - 财政部将于2月19日在香港发行2025年首期人民币国债,规模为125亿元,具体安排将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公布 [1] - 2024年财政部在香港分六期发行550亿元人民币国债,首期120亿元于3月13日发行,发行时间较往年提前 [1] - 2025年首期发行时间进一步提前至2月,规模较2024年首期增加5亿元 [1] 市场意义 - 提前发行体现政策前瞻性和灵活性,传递对香港金融市场及人民币国际化的信心 [1][2] - 规模扩大反映香港市场对人民币国债接纳能力提升,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认可度增加 [2] - 有助于稳定市场利率和汇率预期,降低波动,促进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2] 对香港金融市场的影响 - 扩大香港债券市场规模,带动其他机构发债融资,丰富高信用等级人民币投资产品 [3] - 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为金融产品定价提供更准确参考 [3] - 吸引国际投资者参与交易,提升市场资金量和活跃度,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3]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 - 增加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使用频率和接受度,推动国际化进程 [3] - 为国际投资者提供高质量、低风险人民币资产,拓宽配置渠道 [3] - 增强国际投资者持有人民币意愿,促进人民币在国际结算和储备中的应用 [3]
央行等部门拟进一步丰富“互换通”产品类型
证券日报· 2025-08-08 15:24
互换通业务发展 - 互换通于2023年5月15日正式上线 业务量持续上升 截至2025年4月末累计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1.2万多笔 名义本金总额约6.5万亿元人民币 [1] - 2024年5月优化机制安排 推出以国际货币市场结算日为支付周期的利率互换合约 历史起息利率互换合约及合约压缩功能 便利境外机构管理人民币利率风险 [1] - 涉及20家境内报价商与79家境外投资者 提升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意愿 [1] 产品优化措施 - 拟延长利率互换合约期限至30年 满足市场机构多样化风险管理需求 [2] - 扩充产品谱系 推出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参考利率的利率互换合约 [2] - 两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机构将陆续上线优化措施 促进内地与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场协同发展 [2] 政策导向 - 贯彻落实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战略部署 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1][2] - 持续完善相关机制安排 稳步推动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 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2] - 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繁荣发展 基于互换通运行经验及境内外投资者意见建议 [2]
央行: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 用好用足存量和增量政策
证券日报· 2025-08-08 15:23
(责任编辑:蔡情) 本报讯 (记者刘琪)5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 一揽子货币金融政策落地见效,支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5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主持召开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并讲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周亮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人民银行副 行长宣昌能、邹澜出席会议。 会议强调,要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加力 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民营小微、稳定外贸等重点领域,用好用足存量和增量政策,提高金融支持 实体经济质效,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强化货币政策执行和传导,维护市场竞 争公平秩序,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银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使用,提 高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会议指出,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对下一步经济工作作出重要部署。金融系 统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 预期,抓好一揽子货币金融政策措施的落实和传导,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 ...
潍坊跨境人民币业务:赋能外贸 服务实体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20
为提升业务质量与效率,潍坊银行牢牢把握服务基准线。在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市分行指导下,潍坊 银行成功上线 CIPS 标准收发器,成为山东省内首家上线 API 模式的间参行,并顺利完成省内首笔通过 CIPS 标准收发器办理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业务。这一创新举措简化了单据处理与审核流程,实现了跨境 支付一体化处理,极大地提升了跨境支付效率和数据安全性,让企业切实感受到 "潍坊银行速度"。此 外,潍坊银行还为企业提供涵盖账户开立、跨境结算、贸易融资等全流程、一体化的跨境人民币综合服 务方案,从多方面帮助企业解决在国际业务中面临的痛点、难点和堵点。 为扩大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潍坊银行多措并举。在宣传推广方面,依托134 家支行 网点资源,通过电子屏轮播、厅堂展示、手册分发等方式,广泛传导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政策;走进社 区、广场等场所举办宣传活动,普及相关知识;组建"鲁贸汇企服务队",开展 "进企入户" 活动,主动 上门服务,提升宣传精度;借力社交软件、视频短片、新闻媒体等线上渠道,多维度宣传 "本币优 先""便利化政策",扩大活动普及范围。同时,组织集中宣讲,邀请涉外企业参会,将便利化政策和金 融外汇服务产品精准送 ...
央行“八连增”黄金究竟有何深意?
证券日报· 2025-08-08 15:19
■ 昌校宇 其三,我国央行连续8个月扩大黄金储备,是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央行已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我国黄金储备规模达7390万盎司。这 一稳健增持节奏与世界黄金协会近期发布的《2025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以下简称《调查》)结 果形成呼应——逾九成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内全球央行将继续增持黄金,这一比例创下自2019年 首次针对该问题进行调查以来的最高纪录。 受地缘政治紧张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面临严峻挑战。黄金作为具备避险属性、抗通胀功能和长期 价值稳定特征的特殊资产,契合国际储备管理对安全性、流动性和保值增值的核心需求。此外,黄金还 具有金融和商品的多重属性,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稳定器"功能凸显,我国央行保持每月合理幅度的稳健 增持,既避免了市场波动,又为防范外部冲击构建了可靠的"安全垫"。 黄金储备是各国国际储备多元化构成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我国黄金储备"八连增",蕴含着调节 优化国际储备组合、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考量。 其一,我国央行连续8个月扩大黄金储备,是优化国际储备组合的主动作为。 当前,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降至历 ...
今日视点: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机构扩容意义深远
证券日报· 2025-08-08 15:19
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机构扩容核心观点 - 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扩大至券商、保险公司、理财及资产管理公司等四类非银行金融机构 此举有助于拓宽非银机构资产配置渠道 促进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长期稳定繁荣 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1] 非银机构资产配置优化 - 非银机构此前主要依赖QDII额度出海投资 但QDII额度稀缺且审批周期长、使用限制多 债券通南向通为其投资海外债券建立高效通道 [2] - 南向通提升非银机构全球化资产配置能力 增强投资收益弹性 例如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1.68% 香港10年期政府债收益率2.99%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4.34% 显著利差有利于优化资产结构 [2] - 南向通有助于化解优质资产荒 增强资产负债匹配能力并提升经营韧性 [2] 内地债券市场稳定机制 - 内地债券市场托管余额达187.2万亿元 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但部分基准债券利率持续下行 根源在于低风险优质资产供给不足导致资金过度集中于长期国债等品种 [2] - 南向通相当于为内地债市需求端安装减压阀 分流优质券种需求压力 平衡市场供求 其年度总额度达5000亿元等值人民币 [3] - 香港债券市场的港元债、离岸人民币债及G3货币债等选项可对内地同类券种形成替代效应 [3] 香港债券市场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 - 南向通扩容吸引保险资金等长线资金流入香港债市 增强二级市场流动性 为国际发行机构提供更便利融资环境 进一步吸引国际投资者 [4] - 非银机构多元投资策略与灵活交易模式增强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与交易活跃度 撬动香港离岸人民币资产池规模扩张 [4] - 扩容预计吸引更多优质主体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壮大离岸人民币资产供给 促进人民币从贸易结算货币向国际融资货币转变 [4]
32922亿美元!外汇局最新发布
天天基金网· 2025-08-08 13:05
外汇储备规模变化 - 截至2025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922亿美元 较6月末下降252亿美元 降幅0.76% [1] - 外汇储备下降主要受美元指数上涨 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及汇率折算等因素综合影响 [1] - 当前3万亿美元规模被评估为"适度充裕" 可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支撑并抵御外部冲击 [1] 黄金储备动态 - 7月末黄金储备达7396万盎司 环比增加6万盎司 为央行连续第9个月增持 [2] - 黄金储备价值从6月末2429.31亿美元增至7月末2439.85亿美元 [3] - 央行增持黄金可增强主权货币信用 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3] 国际储备构成分析 - 2025年1-7月外汇储备整体呈上升趋势 从32090亿美元增至32922亿美元 [3] - 特别提款权(SDRs)规模在7月达552.69亿SDR 较1月增加25.57亿SDR [3] - 其他储备资产7月为-3.47亿美元 较6月-4.88亿美元有所改善 [3] 宏观经济展望 - 国内经济在政策支持下稳健运行 为国际收支平衡和外汇储备稳定奠定基础 [1] - 经济基础稳 优势多 韧性强 潜能大的特点未变 支撑长期向好趋势 [1] - 财政 货币 产业 民生等政策协同发力 后续经济将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1]
央行黄金储备九连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08:33
外汇储备规模变化 - 截至2025年7月末外汇储备规模为32922亿美元 较6月末下降252亿美元 降幅0.76% [1] - 外汇储备连续20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1] - 7月外汇储备下降主要受美元指数上涨 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影响 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综合作用 [1][3] - 美元指数7月上涨3.2%至100.0 为5月下旬以来新高 [3] - 非美货币集体贬值 日元 欧元 英镑兑美元分别下跌4.5% 3.2% 3.8% [4] 外汇储备功能分析 - 当前3万亿美元以上外储规模处于适度充裕水平 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重要支撑 [1] - 外汇储备是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1] - 7月境内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连续第三个月走强 即期汇率调整至7.19比1附近 [3] - 境内银行间市场月均即期询价外汇成交362亿美元 环比减少9% [3] 黄金储备动态 - 7月末黄金储备报7396万盎司(约2300.41吨) 环比增加6万盎司(约1.86吨) [2] - 黄金储备余额增加10亿美元至2439.85亿美元 占外汇储备余额7.41% 环比上升0.09个百分点 [2] - 黄金储备占比仍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 [2] - 央行连续第9个月增持黄金 但增量连续第五个月处于低位 [5] 黄金储备战略意义 - 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和最后国际清偿能力的作用仍有提升空间 [2] - 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加速 中国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继续稳步推进 [2] - 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 [5] - 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目前7.0%占比明显低于全球15%平均水平 [6] - 增持黄金能增强主权货币信用 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6]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 - 国内经济基础稳 优势多 韧性强 潜能大 长期向好趋势未变 [1] - 7月出口实现8%超预期增长 通过优化产品结构 贸易伙伴多元化等方式实现 [4] - 宏观政策已做好灵活应变准备 财政和货币政策将持续发力 [5] - 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5] 国际黄金市场展望 - 全球央行和投资者将继续增持黄金 为金价提供支持 [6] - 世界黄金协会调查显示超过九成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将增持黄金 [7] - 73%受访央行认为未来五年美元持有量将下降 欧元 人民币和黄金占比将上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