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储备多元化
icon
搜索文档
黄金史无前例地上涨,预示着美元霸权走下坡路
搜狐财经· 2025-10-17 18:40
黄金市场表现 - 过去12个月全球黄金市值飙升10万亿美元,涨幅高达55%,平均每月增值8330亿美元,超越了历史上任何资产的增长纪录 [2] - 本轮黄金牛市打破了传统金融市场逻辑,在美元指数未大幅下跌、美股仍处高位的背景下独自走出史诗级行情 [2] 驱动黄金上涨的核心因素 - 国际社会对美元信用根基产生信任危机,俄乌冲突中美国将美元“武器化”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促使各国重新审视美元资产安全性 [2] - 美债规模突破35万亿美元且仍在膨胀,黄金作为不依赖任何国家承诺的“终极货币”成为避险首选 [2] - 全球央行已连续多个季度以创纪录速度增持黄金,中国央行黄金储备连续18个月上升,波兰、土耳其、印度等国也在加速囤金 [3] - 多极化世界加速形成,俄乌冲突延宕、中东局势动荡、全球主要经济体选举密集等地缘政治风险促使各国寻求超越主权货币的财富储存方式 [3] - 金砖国家扩员、双边本币结算协定激增、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强化,弱化了美元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中的主导地位 [3] 资产配置策略转变 - 全球主要经济体政府债务激增,美欧日政府债务总额超过其GDP的300%,传统60/40股债组合的风险分散功能显著减弱 [4] - 机构投资者大规模增配黄金,既是对冲极端风险的战略需要,也是对法币信用持续稀释的被动应对 [4] - 黄金与其他资产的低相关性,使其成为资产组合中有效的稳定器 [4] 对全球货币体系的影响 - 黄金本轮上涨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最深刻的货币秩序变革,美元独大的单极体系正让位于多极体系 [5] - 特别提款权篮子的扩展、数字货币的发展、区域金融架构的完善,都与黄金价格的上涨形成共振 [5] - 黄金市值的狂飙是对过去美元霸权过度扩张的修正,也是对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预演 [5] - 在新的货币秩序形成过程中,黄金或将与特别提款权、数字货币等共同构成多元储备体系 [5]
外汇储备创年内新高:央行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
搜狐财经· 2025-10-09 15:26
外汇储备规模 - 截至2025年9月末外汇储备规模为33387亿美元 较8月末上升165亿美元 升幅为0.5% [1] - 外汇储备连续两个月站上3.3万亿美元大关 创2015年12月以来最高 [1] 外汇储备变动原因 - 9月美元指数小幅震荡 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 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外储规模上升 [3] - 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 全球资产价格整体上涨 美元低位震荡 受资产价格变化与汇率波动综合影响外储环比上涨 [3] - 9月美元指数收平于97.8 非美货币相对疲弱 日元兑美元下跌1.1% 英镑兑美元下跌0.5% [3] - 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0.7% 美国标普500指数上涨3.5% 日经指数上涨5.4% 欧洲斯托克指数上涨1.2% 股债双强对外储形成支撑 [3] 黄金储备情况 - 截至9月末中国官方黄金储备为7406万盎司(约2303.523吨) 较上月末增加4万盎司(约1.24吨) [4] - 人民银行已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 但9月增持规模略低于近几个月环比增加6万到7万盎司的水平 [4] - 9月金价累计涨幅超过10% 创14年最大月度涨幅 [4] 黄金储备战略意义 - 央行优化储备结构 在扩大黄金储备规模和控制增持成本等目标间取得动态平衡 以更好地进行投资组合流动性管理 [4] - 全球贸易形势不明朗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持续 市场对美元体系和美元资产信心走弱 各国央行和投资者将继续增持黄金 [4] - 黄金在避险、抗通胀、长期保值增值等方面存在不可替代的优点 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的战略方向不会改变 [5] 未来展望 - 美国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基本落地 中美贸易谈判稳步推进 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有所收敛 [5] - 我国贸易伙伴多元化 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出口继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用 [5] - 我国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 拓宽跨境投融资渠道 人民币多元化资产配置功能凸显 境内证券市场对外资吸引力有望继续增强 [5]
33387亿美元!外汇储备创年内新高,央行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
北京商报· 2025-10-08 12:57
外汇储备规模 - 截至2025年9月末外汇储备规模为33387亿美元 较8月末上升165亿美元 升幅为0.5% [1] - 外汇储备连续两个月站上3.3万亿美元大关 创2015年12月以来最高 [1] - 外汇储备规模上升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 [3] 外储变动原因 - 9月美元指数小幅震荡 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 [3] - 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 全球资产价格整体上涨 美元低位震荡 [3] - 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0.7% 美国标普500指数上涨3.5% [3] - 美联储降息向全球释放流动性 日经指数上涨5.4% 欧洲斯托克指数上涨1.2% 股债双强对外储形成支撑 [3] 汇率市场表现 - 9月美元指数收平于月初的97.8 [3] - 非美货币相对疲弱 日元兑美元下跌1.1% 英镑兑美元下跌0.5% [3] 黄金储备动态 - 截至9月末中国官方黄金储备为7406万盎司(约2303.523吨) 较上月末增加4万盎司(约1.24吨) [4] - 人民银行已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 [4] - 9月金价累计涨幅超过10% 创14年最大月度涨幅 [4] - 增持规模略低于近几个月环比增加6万到7万盎司的水平 显示央行在优化储备结构、扩大规模和控制成本间取得平衡 [4] 黄金配置战略 - 央行增持黄金以进行投资组合流动性管理、规避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对冲其他金融资产波动性 [4] - 中期看 全球贸易形势不明朗、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持续、市场对美元资产信心走弱 各国央行和投资者将继续增持黄金 [4] - 长期看 黄金在避险、抗通胀、保值增值方面有不可替代优点 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的战略方向不会改变 [4] 未来展望 - 美国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基本落地 多数经济体税率低于4月最初设定水平 中美贸易谈判稳步推进 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有所收敛 [5] - 中国贸易伙伴多元化、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出口继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用 [5] - 中国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 拓宽跨境投融资渠道 人民币多元化资产配置功能凸显 境内证券市场对外资吸引力有望继续增强 [5] - 中国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5]
现货黄金涨破4000美元大关,国内金饰克价突破1160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8 11:12
国际金价表现 - COMEX黄金价格报4019.9美元,较昨日结算价4004.4美元上涨15.5美元,涨幅0.39% [2] - 当日最高价触及4020.9美元,最低价为4005.6美元 [2] - 黄金市场总手为3.16万,持仓量为39.12万 [2] 国内金价走势 - 周生生足金饰品价格涨至1165元/克,周大福足金饰品价格为1162元/克 [2] - 国内生生金宝价格为1033元/克 [3] 金价上涨驱动因素 - 金价创新高受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危机、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及全球多地地缘冲突持续影响 [5] - 美元走弱、各国央行大举购买黄金以及ETF投资增加对金价构成利好 [5] 机构观点与预测 - 高盛将2026年12月金价预估上调至4900美元/盎司,先前预估为4300美元 [5] - 高盛预计2025年和2026年各国央行黄金净购买量将分别平均为80吨和70吨 [5] - 瑞银预计到2026年年中金价将升至4200美元/盎司,建议黄金在投资组合中配置比例为5%左右 [5] - 美元金价市场化以来的平均年回报率约在8%左右,平衡型投资者保持5%到10%的黄金配置比例较为合适 [6] 央行黄金储备动态 - 中国央行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9月末黄金储备报7406万盎司,环比增加4万盎司 [7] - 9月黄金储备环比增加4万盎司,低于近几个月环比增加6万到7万盎司的水平 [7] - 2025年1月至9月,央行增持黄金储备量依次为16、16、9、7、6、7、6、6、4万盎司,整体呈现放缓态势 [8] - 截至2025年9月末,中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占比为7.7%,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 [8] 黄金储备战略意义 - 黄金在避险、抗通胀、长期保值增值等方面存在不可替代的优点,兼具金融和商品多重属性 [7] - 央行增持黄金是推进国际储备多元化、优化储备结构的战术操作,也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战略方向 [7][8] - 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信用,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8]
现货黄金涨破4000美元大关,国内金饰克价突破1160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8 10:32
黄金价格表现 - 现货黄金价格突破4000美元/盎司大关,持续创新高,年内涨幅超52% [1] - COMEX黄金价格突破4000美元关口,报4019.9美元/盎司,较前结算价上涨15.5美元,涨幅0.39% [3] - 国内黄金饰品价格随之上涨,周生生足金饰品价格涨至1165元/克,周大福足金饰品价格为1162元/克 [3] 金价上涨驱动因素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危机持续、市场对美联储未来多次降息预期增强以及全球多地缘冲突持续推动国际金价创新高 [6] - 美元走弱、央行大举购买黄金以及ETF投资增加等因素对金价构成利好 [6] - 高盛将2026年12月金价预估上调至4900美元/盎司,先前预估为4300美元 [6] - 瑞银预计到2026年年中金价将升至4200美元/盎司,并建议黄金在投资组合中的配置比例为5%左右 [6] 央行黄金储备动态 - 中国央行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9月末黄金储备报7406万盎司,环比增加4万盎司 [9] - 2025年1月至9月,央行增持黄金储备量依次为16、16、9、7、6、7、6、6、4万盎司,整体呈现放缓态势 [11] - 截至2025年9月末,中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占比为7.7%,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 [12] - 央行增持黄金是出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战略需求 [12] 机构观点与投资建议 - 高盛预计2025年和2026年各国央行的黄金净购买量将分别平均为80吨和70吨,因新兴市场央行继续通过增持黄金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 [6] -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指出,美元金价自市场化以来的平均年回报率约8%,建议平衡型投资者在资产组合中保持5%到10%的黄金配置比例 [7] -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强调黄金在避险、抗通胀、长期保值增值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央行增持黄金的战略方向不会改变 [10]
黄金拉升,首次站上3980美元关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7 21:34
黄金价格表现 - 北京时间10月7日晚间,现货黄金价格涨破3980美元关口,创历史新高,纽约期金再度站上4000美元/盎司,日内涨幅达0.61% [1] - 伦敦金现价格达到3982.740美元,较前一日上涨22.410美元,涨幅为0.57%,最高价触及3983.627美元 [2] - 国内金饰品牌价格同步上涨,周生生足金饰品价格涨至1157元/克,周大福、六福珠宝、潮宏基等足金饰品价格为1155元/克,均较前一日上涨16元/克 [7] 央行黄金储备动态 - 央行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9月末黄金储备报7406万盎司,环比增加4万盎司 [2] - 2025年1月至9月,央行增持黄金储备量依次为16、16、9、7、6、7、6、6、4万盎司,增持节奏整体呈现放缓态势 [4] - 截至2025年9月末,中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的占比为7.7%,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 [5] 机构观点与金价预测 - 高盛将2026年12月金价预估上调至4900美元/盎司,先前预估为4300美元 [6] - 高盛预计2025年和2026年各国央行的黄金净购买量将分别平均为80吨和70吨 [10] - 瑞银预计到2026年年中金价将升至4200美元/盎司,建议黄金在投资组合中的配置比例为5%左右 [10] -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美元金价的平均年回报率约在8%左右,建议平衡型投资者在资产组合中保持5%到10%的黄金投资配比 [10] 黄金市场驱动因素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危机持续、市场对美联储未来多次降息预期增强,以及全球多个地区地缘冲突持续等因素影响,国际金价近期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7] - 9月美联储恢复降息,美国政府持续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施加压力,加之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居高不下,带动当月国际金价涨幅明显扩大 [4] - 黄金在避险、抗通胀、长期保值增值等方面存在不可替代的优点,兼具金融和商品的多重属性 [3]
央行,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
证券时报· 2025-10-07 12:23
外汇储备规模 - 截至2025年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387亿美元 较8月末上升165亿美元 升幅为0.5% [1] - 外汇储备规模已连续第22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且连续超过3.3万亿美元 [1] - 当月规模上升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 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带动外储投资的金融资产估值增加 [1] 外汇储备变动原因 - 9月美元指数小幅震荡 月末小幅下跌0.03% 基本保持不变 [1] - 美联储9月重启降息 全球主要股指普遍上行 美债收益率走低 美债价格上扬 [1] - 此前因美元大幅贬值带动非美元资产估值上升的影响在9月显著消退 [1] 外汇储备展望 - 中国经济保持总体平稳 稳中有进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1] - 未来外汇储备规模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适度充裕的外储将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合理均衡提供支撑 成为抵御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2] 黄金储备情况 - 截至9月末中国官方黄金储备为7406万盎司 较上月末增加4万盎司 [2] - 中国央行已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 但3月以来每月增持量级均低于10万盎司 [2] - 9月增持规模略低于近几个月环比水平 显示央行在优化储备结构 扩大黄金储备规模和控制增持成本等目标间取得动态平衡 [2] 黄金储备战略 - 黄金有助于调节和优化国际储备组合的整体风险收益特性 [2] - 中期来看 各国央行和投资者预计将继续增持黄金 投资需求和避险需求将持续为金价提供支持 [2] - 长期来看 中国央行推进国际储备多元化 在组合配置中加入和动态调整黄金储备的战术操作不会改变 持续增持黄金的战略方向也不会改变 [2]
7月中国减持美国国债257亿美元!持仓规模创2009年以来新低
证券时报· 2025-09-19 15:30
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概况 - 截至今年7月,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总额达到9.1587万亿美元 [1] -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规模为7307亿美元,较6月大幅减持257亿美元,持仓规模为2009年以来新低 [1] - 日本作为美国国债海外第一大债主,持有规模达到1.1514万亿美元,较6月增持38亿美元 [1] - 英国作为美国国债海外第二大债主,持有规模为8993亿美元,较6月大幅增持413亿美元 [1] 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投资策略 - 自2022年4月以来,中国总体上呈现逐渐减持美国国债态势 [1] - 长期来看,中国央行推进国际储备多元化,并在组合配置中加入和动态调整黄金储备的战术操作不会改变 [1] 外国投资者在美证券资产动态 - 今年7月,外国投资者在美净增持证券资产(包括美国长期、短期证券和银行现金流)21亿美元 [2] - 7月私人外资净增持226亿美元,官方外资由6月的净增持转为净减持205亿美元 [2] - 7月美国投资者增加了海外长期证券的持有量,净买入296亿美元 [2]
7月中国减持美国国债257亿美元,持仓规模创2009年以来新低
券商中国· 2025-09-19 15:29
美国国债持仓动态 - 截至7月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总额为9.1587万亿美元 [1] -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规模为7307亿美元 较6月大幅减持257亿美元 持仓规模创2009年以来新低 [1] - 日本持有美国国债规模达1.1514万亿美元 较6月增持38亿美元 [1] - 英国持有美国国债8993亿美元 较6月大幅增持413亿美元 [1] - 自2022年4月以来中国总体上呈现逐渐减持美国国债态势 [1] 国际资本流动概况 - 7月外国投资者在美净增持证券资产21亿美元 [2] - 7月私人外资净增持226亿美元 官方外资由上月的净增持转为净减持205亿美元 [2] - 7月美国投资者净买入296亿美元海外长期证券 [2]
7月中国减持美国国债257亿美元!持仓规模创2009年以来新低
证券时报· 2025-09-19 15:28
美国国债持有情况 - 截至7月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总额为9.1587万亿美元 [1] -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规模为7307亿美元 较6月大幅减持257亿美元 持仓规模创2009年以来新低 [1] - 日本作为美国国债海外第一大债主 持有规模达1.1514万亿美元 较6月增持38亿美元 [1] - 英国作为美国国债海外第二大债主 持有规模为8993亿美元 较6月大幅增持413亿美元 [1] - 自2022年4月以来中国总体上呈现逐渐减持美国国债态势 [1] 国际资本流动趋势 - 7月外国投资者在美净增持证券资产21亿美元 [2] - 7月私人外资净增持226亿美元 [2] - 7月官方外资由6月净增持转为净减持205亿美元 [2] - 7月美国投资者净买入296亿美元海外长期证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