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普惠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三位一体”精准发力 泰安金融活水畅灌实体经济
中国发展网· 2025-07-30 11:13
信贷投放与结构优化 - 超九成新增贷款用于支持企业发展 其中民营企业贷款同比增幅达13.79% [1] - 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28个百分点 [1] - 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余额突破1100亿元 同比增长15.43% [2] 重点领域融资支持 - 房地产领域为71个白名单项目放款93.79亿元 [1] - 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业务1149笔 金额57.82亿元 惠及980家企业 [1] - 科创领域发放人才贷130笔 金额6.16亿元 [1] - 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5.05% 文旅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4.26% [2] 金融产品创新 - 推出162个强工贷产品 为9509家企业提供资金695.27亿元 [2] - 创新推出科创贷 文旅贷等多元信贷产品 [2] - 供应链贷款投放58.11亿元 覆盖137家核心企业及1185家上下游企业 [2] 服务平台与机制建设 - 搭建金融大集 金融驿站 金融网格等政金企对接平台 [2] - 开展金融直达基层加速跑等特色活动30余场次 [2] - 建立市县两级民营企业金融直连服务机制 解决融资需求210余亿元 [2]
工行防城港分行: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为实体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30 10:52
普惠贷款业务增长 - 普惠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2.42亿元,增幅20% [1] - 普惠贷款客户数较年初新增192户,增幅18% [1] 客户拓展策略 - 聚焦结算客户、小微园区、核心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及政府推荐企业清单,精准识别目标客群 [1] - 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面对面摸排融资需求 [1] - 建立“首贷户”储备库并制定营销投放计划 [1] 金融服务创新 - 提供政策宣导、融资对接、风险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1] - 运用大数据整合纳税、水电、社保、公积金等多维信息破解信息信用难题 [1] - 对接园区、商圈及供应链平台缓解获客难问题 [1] 产品体系构建 - 打造“政策+商业”“抵押+信用”相结合的产品支持体系 [2] - 重点发展信用类“经营快贷”、抵质押类“网贷通”、交易类“数字供应链”三大产品线 [2] - 成功发放首笔“助商e贷”“兴农e贷”满足小微个体经营者灵活融资需求 [2]
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抓手 推进高质量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7-30 10:3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与天津市政府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34项重点举措并细化为81项工作项目,目前超六成已取得积极进展,旨在通过金融支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天津高质量发展 [1] 科技金融生态优化 - 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在天津落地,8家科技型企业凭借知识产权发债融资1.66亿元 [2] - 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工作联动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再贷款增量扩面,开展科创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 [2] - 五大国有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与产业资本签署规模超300亿元试点基金协议,支持创新创业 [2] - 截至2025年5月末,天津市科技贷款余额达8850.43亿元,同比增长9.9%;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83.5亿元 [3] 绿色金融与低碳发展 - 推进绿色金融标准研制应用,出台全国首个绿色商业保理标准,升级《绿色融资租赁项目评价指南》为京津冀三地标准 [4] - 创新“转型项目+转型主体”模式,为天津荣程钢铁集团发放天津首批钢铁行业转型金融贷款1.7亿元 [4] - 依托“绿租云”平台落地全国首笔绿色租赁“云评价”模式下信贷业务 [4] - 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8257亿元,较年初增长15.9% [4] 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 实施“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十项举措”,加强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运用,试点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 [5] - 开展“金融走进”系列活动,建立市区两级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6] - 截至2025年5月末,天津市养老产业贷款余额36.97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农林牧渔贷款增速大幅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 [6] - 2025年前6个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41%,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 [6] 金融服务数字化 - 渤海银行搭建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武优E链”,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债权凭证获得贷款 [7] - 天津银行推出“基于深度学习和智能安全终端的轻型柜面服务”项目,便捷老年人办理金融社保卡 [7] - 截至2025年6月末,3个天津市金融科技创新应用项目、2个京津冀跨区域协同测试创新应用项目入盒测试;全市11家银行办理资本项目数字化业务3100余笔,金额28亿美元 [7] 金融业高水平开放 - 推动五地跨境人民币便利化优质企业互认,惠及企业2970家;创新“FT账户+CIPS系统”等模式 [8] - 截至2025年6月末,天津市FT账户业务规模突破1.29万亿元;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规模累计超过535亿美元 [8] - 落地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登记业务5笔、金额1607万美元;落地金融租赁公司外币直接借款等业务金额30亿美元 [8] 特色金融产业发展 - 深化“核心企业+主办银行”一对一服务机制,发挥100亿元支小再贷款制造业优先额度引导作用,2025年前6个月发放44.71亿元 [9] - 实施“京津冀产业链金融支持计划”,为三地“链上”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资金 [9] - 支持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截至2025年6月末共收取3.7万笔,金额251.8亿美元 [9] - 支持融资租赁母公司和子公司共享外债额度,截至6月末3家租赁公司下设的40家SPV共享外债额度12.85亿美元 [9] 经济金融运行成效 - 2025年上半年,天津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 [10] - 202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加3058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08亿元,较好地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 [10]
广发银行:做好普惠金融服务 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千企万户
新华网· 2025-07-30 10:11
普惠贷款业务表现 - 普惠型小微贷款整体呈现量增价降质优态势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08个百分点 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32基点 不良率低于容忍度计划值[1] 产品创新与服务体系 - 构建普惠金融20模式 形成涵盖科创贷 科技人才贷 惠民兴村贷 惠易贷等标准化产品矩阵[2] - 针对区域特色开发专属方案 包括服务华为 习酒 三一重工供应链的专属产品 以及为义乌小商品城定制的商城E贷[2] - 重点标准化产品贷款余额近1500亿元[2] - 打造信贷+服务模式 提供便捷结算 财务咨询 汇率避险等综合金融服务[2] 乡村振兴领域布局 - 普惠型涉农贷款和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均增长超9%[3] - 推出惠农贷 菠萝贷 葡萄贷等特色农业专案产品 基于50个乡村振兴帮扶点资源禀赋[3] - 为百千万工程相关领域累计投放贷款超3100亿元 其中2025年新增近700亿元[3] - 肇庆分行运用乡村E贷构建科技+金融+产业闭环 通过政银担模式和创新供应链金融支持农业生产[4] 客户服务与机制建设 - 制定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行动方案 聚焦顶层设计 工作机制 专业能力和服务质效四大维度[5] - 累计走访对接小微企业超12万户 为推荐清单企业授信超1100亿元[5] - 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 下沉服务重心实施应贷尽贷[5]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践行金融央企成员单位使命 强调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1] - 持续强化小微企业金融支持 实现自身发展与经济社会同频共振[1] - 计划以更精准产品 更高效机制和更温暖服务支持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6]
贷款增速连续36个月居全国前列 四川金融晒出“五篇大文章”半年成绩单
四川日报· 2025-07-30 08:28
科技金融 - 全省科技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18% [4] -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累计投放10笔 贷款余额21.78亿元 [4] - 5家大型银行拟设立11只AIC股权投资基金 意向落地金额95亿元 已落地3只30亿元 [4] -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49% [4] - "创投天府"路演活动举办12场 覆盖115个项目 推动49个项目达成意向融资2.81亿元 [3] - 建设银行发放14.4亿元并购贷款支持惠科股份成为新型显示产业链"链主"企业 [4] - 浦发银行开出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质押关税保函 [4][5] 绿色金融 - 全省绿色融资贷款余额达1.99万亿元 [6] - 环境污染责任险为780家次企业提供风险保障 [6] - 中行四川省分行为吉利商用车批复贷款额度超11亿元 2024年投放流动资金贷款3000万元 开立承兑汇票8600万元 [6] - 邮储银行通过"信用户贷款"为农户提供24万元信贷支持 [6] 普惠金融 - 普惠型涉农贷款较年初增长6.35% 粮食重点领域贷款增长29.38% 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增长35.30% [7] - 新发放普惠型涉农贷款年化平均利率较2024年下降45个基点 [7] - 三大粮食作物保险提供风险保障207.7亿元 累计赔款7989.36万元 受益农户36.85万户次 [7] - 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93% 普惠小微贷款利率3.89% 同比分别下降34BP和44BP [8] - 存量贷款利率降至3.92% 同比下降46BP [8] - 银行业向"推荐清单"内主体发放贷款1.01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6803.81亿元 [9] 养老金融 -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实现保费收入6435.79万元 [10] - 个人养老金保费收入28150.30万元 [10] - 商业养老金累计交费规模达33.52亿元 [10] - 多家银行推出适老化服务 包括爱心窗口、大字版手机银行等 [11] - 保险机构布局康养产业 平安提供"保险+居家养老"三管家服务 [11] 数字金融 - 数字人民币预付卡为外籍人士提供跨境支付便利 [12] - "智能风控系统"成功预警上百家企业潜在风险 [12] - 交通银行"酒商通"产品提升融资效率70% [12] 整体金融数据 -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7万亿元 同比增长11.6% [2] - 各项存款余额14.4万亿元 同比增长10.8% [2] - "天府文产贷"累计发放16亿元 覆盖662户企业 民营企业获贷占比82% [7] - 文旅相关贷款超1300亿元 文旅链主企业贷款565亿元 同比增长25% [7]
招商证券,新五年战略曝光!
券商中国· 2025-07-30 08:13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制定新五年战略路径,聚焦"集约化、数智化、科技型、国际化"发展方向 [2] - 以服务新质生产力为主线,强化"国之大者"使命担当,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 [3][4] 科技金融与创新服务 - 构建"投行+投研+投资"三投联动模式,重点布局数智科技、绿色科技、生命科技三大赛道 [4] - 完成91条重点产业链数字化建模,覆盖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实现跨平台资源整合 [5] - 2024年完成8单科技股权融资(104.58亿元),承销科技创新债券297.38亿元(同比+110.10%) [6] - 2020-2024年累计投资硬科技企业78.6亿元,覆盖芯片、半导体等关键领域 [7] - 私募子公司招商致远2024年投资12家科技企业(7.67亿元),另类子公司招证投资新增1.5亿元投向芯片、生物医药等领域 [8][9] 绿色金融与低碳转型 - 建立"投融资+产品创新+产业服务"绿色金融生态,推动储能、固态电池等技术创新 [11] - 2022年以来助力"双碳"企业股权融资245.7亿元,承销绿色债券432.3亿元(2024年166.01亿元,同比+54%) [12] - 创新推出国内首单光伏公募REITs、首个可持续发展商品指数及天气衍生品等工具 [12] 普惠金融与民生服务 - "羚跃计划"累计服务554家早期企业,投资25亿元,近百家完成业务转化,促成50余家与产业链主企业对接 [16] - 财富管理领域基金投顾业务服务8.02万户,保有规模51.12亿元,推出"公募优选"品牌并降费 [17] - 养老金融方面发行2只个人养老金产品,优化APP长辈版界面,强化投教活动 [18] 数智化转型与基础设施 - 推进"AI证券公司"建设,重构组织流程IT体系,覆盖投行、财富管理等全业务线 [13][14] - 聚焦零售、企业、机构三类客群,提升客户体验与运营效率 [14]
审慎“挑伙伴” 信托公司加码消费金融
中国证券报· 2025-07-30 07:11
信托公司加码消费金融业务 - 抖音"放心借"产品背后的放款机构包括渤海信托、云南信托等信托公司,显示信托公司正积极参与消费金融市场 [1] - 消费金融信托主要模式包括"助贷"、"流贷"、资产证券化三类,其中助贷模式由互联网平台获客、信托公司出资并分担风险 [2] - 华鑫信托累计为个人放款6500亿元,服务小微企业800万户放款570亿元,国民信托2024年触达客户1963万个存续规模261.51亿元,中诚信托累计放贷3900亿元服务2.66亿人次 [3] 业务模式与转型方向 - 信托公司从传统to B模式转向to C模式,通过与美团等互联网平台合作构建普惠金融生态圈 [4] - 华鑫信托2024年发行普惠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加权平均优先级资金成本低至2.3%,引导低成本资金投入 [4] - 行业向非标转标方向布局,采用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等模式应对监管合规要求 [2] 政策驱动与技术赋能 - 2024年6月央行等六部门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推动信托公司响应促消费政策 [5] - 信托公司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提升自主风控能力,消费金融业务净息差高于传统企业贷款,优化资产结构 [6] - 人工智能技术渗透加速,智能投顾等创新服务推动新型交易业务增长 [8]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头部平台集中布局线上商城、家装等场景,产品同质化导致中小机构获客成本攀升,用户留存率偏低 [7] - 国民信托2024年消费金融业务投诉达9897例,天津信托同类投诉占自收投诉的100%,反映客诉压力突出 [7] - 监管趋严下需警惕资金用途穿透合规问题,强化风控系统建设 [8]
四川金融晒出“五篇大文章” 半年成绩单
四川日报· 2025-07-30 06:07
文章核心观点 - 四川金融系统上半年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取得显著成效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11778亿元 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6% 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0.8% 金融活水深度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4][5] 社会融资与信贷表现 - 上半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比年初增加11778亿元 同比多增2150亿元 [4] - 截至6月末各项贷款余额12.7万亿元 同比增长11.6% 增速连续36个月居全国前列 [4] - 各项贷款较年初增加9062亿元 同比多增1336亿元 增量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 [4] - 各项存款余额14.4万亿元 同比增长10.8% 增速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 [4] 资本市场与保险表现 - 股权融资119亿元 为去年同期1.8倍 居全国第八位 [4] - 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分别新增2家与1家 总量达179家和36家 均居全国第八 [4] - 1-6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1841.43亿元 同比增长2.96% [4] 科技金融领域 - 科技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18% [4]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贷款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贷款分别增长29.2% 23.2% 21.6% [4] -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累计投放10笔 余额21.78亿元 [4] -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49% [4] - "创投天府"路演活动推动49个项目达成意向融资2.81亿元 [4] 绿色金融领域 - 绿色融资贷款余额达1.99万亿元 [4] - 环境污染责任险累计保障780家次企业 [4] - 中行四川省分行为吉利四川商用车提供超11亿元贷款支持 [4] 普惠金融领域 - 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 [4] - 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6.35% [4] - 新发放普惠型涉农贷款平均利率较2024年下降45个基点 [5] - 三大粮食作物保险提供风险保障207.7亿元 赔付7989.36万元 受益农户36.85万户次 [4] - "天府文产贷"累计发放16亿元 覆盖662户文旅企业 [5] 养老金融领域 -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实现保费收入6435.79万元 [4] - 个人养老金实现保费收入28150.30万元 [4] - 商业养老金累计交费规模达33.52亿元 [4] - 多家银行推出适老化服务 如手机银行大字版 爱心服务窗口等 [5] 数字金融领域 - 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同比增长24.2% [4] - 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 政务缴费 医疗教育等多场景应用 [5] - 交通银行"酒商通"产品提升融资效率70% [5] - 智能风控系统成功预警上百家企业潜在风险 [5] 政策与机制创新 - 四川省推动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措施与"创投天府"路演活动常态化开展 [4] - 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实施方案解决轻资产科创企业融资难题 [4] - 明示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通过"贷款明白纸"降低企业非息成本 [5] - 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累计走访376.11万户经营主体 发放贷款1.01万亿元 [5]
审慎“挑伙伴”信托公司加码消费金融
中国证券报· 2025-07-30 05:07
信托公司加码消费金融业务 - 抖音"放心借"产品背后的放款机构包括渤海信托、云南信托等信托公司,显示信托公司正积极参与消费金融市场 [1] - 消费金融信托主要模式包括"助贷"、"流贷"、资产证券化三类,其中助贷模式由互联网平台获客、信托公司出资并承担部分信用风险 [2] - 华鑫信托累计为个人放款6500亿元,服务小微企业800万户放款570亿元,国民信托2024年触达客户1963万个存续规模261.51亿元,中诚信托累计放贷3900亿元服务2.66亿人次 [3] 业务模式与转型方向 - 信托公司从传统to B模式转向to C模式,提升自主风控能力并与互联网头部机构合作丰富业务模式 [3][5] - 华鑫信托发行普惠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加权平均优先级资金成本低至2.3%,通过生态圈合作降低资金成本 [4] - 行业趋势为非标转标,主要布局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等模式以应对监管合规要求 [2]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2024年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政策推动信托公司发展消费金融业务 [4] - 消费金融领域净息差高于传统企业贷款,有助于优化信托公司资产结构并提升盈利能力 [5] - 头部平台重点布局线上商城、家装等场景,但产品同质化导致中小机构获客成本攀升 [6] 技术赋能与合规挑战 - 信托公司强化大数据等技术应用,通过智能投顾等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客户需求匹配能力 [7] - 需警惕资金用途穿透和底层资产合规问题,加强风控系统建设以应对监管趋严 [7] - 国民信托2024年消费金融业务投诉达9897例,天津信托同类投诉1799例,反映客诉压力集中 [6] 合作生态与竞争策略 - 信托公司实行合作机构名单制管理,优先选择美团等具备股东背景和规模优势的持牌平台 [4] - 破局关键在于与普惠金融生态服务商优势互补,精准触达客户并促进资产生成流转 [6] - 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信托公司对助贷机构的选择标准提升,包括资产规模、利润率等指标 [3]
建信财险: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引领 走好差异化发展之路
北京青年报· 2025-07-30 03:22
公司战略与差异化发展 - 公司作为建设银行集团成员,坚持"银行+保险"差异化发展道路,结合自身资源禀赋锚定非车险蓝海市场,重点发展工程险、企财险、责任险等险种 [1][2] - 2024年公司为京港澳高速广州至东莞段、宜昌夷陵长江大桥、十堰至宜昌高速、北京地铁22号线等重点基建项目提供保险保障 [2] - 在科技金融领域服务客户近1200户次,提供风险保障450亿元,落地武汉医疗器械园财产一切险项目 [2] - 绿色金融领域服务客户超8000户次,保障金额700亿元,与能源集团签订光伏项目战略协议(年保障20亿元) [2] - 普惠金融领域为15万户小微企业提供抵押物保险,并为银行普惠客户提供"航延险"服务 [2] 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公司成立第5年实现扭亏为盈并持续盈利,保费收入稳中有进,综合成本率从2020年123%降至2024年103.3%(综合费用率降10个百分点) [3] - 投资端2024年收益率3.36%,2025年上半年年化收益率3.71%,主动退出高风险业务 [3] - 2024年新会计准则下净利润超1000万元,2025年上半年新旧准则同时盈利,净资产同比增近1000万元 [3] - ROE指标自盈利后逐年提升,承保端全险种边际贡献率保持行业优良水平 [3] 产品创新与服务特色 - 针对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出专属保险,研发充电桩安全责任险、农业机械损失险等产品 [4][5] - 结合银行业务场景开发金融机构职业责任险,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多元化解手段 [4] - 2024年受理理赔案件超30万件,支付赔款超4亿元,应对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助力客户恢复生产 [6] - 2024年财险公司服务质量指数排名行业第4,监管转办投诉量行业最低 [6] 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 - 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引领,开展"3·15"、"7.8保险公众宣传日"等消费者教育活动 [4][5] - 将廉洁文化、合规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学习张富清事迹强化风险管理 [5] - 坚守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定位,强调服务实体经济与社会民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