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软件
icon
搜索文档
Andrej Karpathy最新演讲爆火!人类已进入「说话就能编程」的软件3.0时代
机器之心· 2025-06-20 08:58
软件演进阶段 - 软件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人工编写指令的「软件1.0」、以神经网络权重为核心的「软件2.0」、由LLM开启的「软件3.0」[8] - 软件1.0是直接为计算机编写的代码,软件2.0是神经网络的权重,软件3.0则是用自然语言编程LLM[24][25] - 软件2.0领域已出现类似Github的平台如Hugging Face和Model Atlas[21] LLM本质与特性 - LLM可被视为一种「新型操作系统」,其核心设置类似CPU,上下文窗口类似内存[52] - LLM是「有缺陷的超人」:知识渊博但会产生幻觉、犯低级错误且没有长期记忆[14] - LLM具有基础设施属性,类似电网建设,通过API按量计费提供智能服务[38] - LLM生态系统类似操作系统市场,有闭源提供商和开源替代品如Llama[49] 行业应用与机遇 - 当前最大机遇是开发「部分自主性」产品,而非完全自主AI[14] - Cursor和Perplexity是早期LLM应用典范,具备上下文管理、多次调用编排和自主性滑块等特性[101][103][107] - 未来软件将普遍具备「自主性滑块」,允许用户调整自主程度[104] - 需要重构数字基础设施使其对AI友好,如将文档转为Markdown格式[170][176] 开发范式转变 - 自然语言成为新编程接口,提示词就是编程LLM的程序[27] - 出现「氛围编程」现象,非专业人士也能通过自然语言描述构建软件[141][144] - 开发者需掌握三种编程范式(1.0/2.0/3.0)并根据场景灵活选择[34] - 开发流程中「生成-验证」循环的快速运转是关键,GUI可极大提升验证效率[117] 未来发展趋势 - 当前处于类似1960年代的计算纪元,LLM算力仍集中在云端[59][64] - 需要为AI重新设计数字基础设施,使其机器可读、可操作[14][187] - 未来十年将见证技术从增强工具向自主智能体的渐进式演进[189] - 钢铁侠战衣式增强工具比完全自主智能体更适合当前技术阶段[134]
AI大神卡帕西最新演讲:AGI从幻想到落地,先要直面三个现实
36氪· 2025-06-19 20:09
软件3.0生态重构 - 软件3.0以"提示词即程序"范式颠覆传统编程,将提示词与系统设计、模型调优融合为新生产力,而非简单叠加手工代码与机器学习[2] - 软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手工敲代码的软件1.0、机器学习训练模型的软件2.0、提示词驱动的软件3.0,后者正以不可逆转趋势挤压前两代生存空间[6] - 大语言模型具备"多面手"属性,可切换数字水电工、代码生产工厂、应用开发者、在线管家等角色,彻底重构技术研发到商业化的逻辑[7] LLM心理学与认知缺陷 - 当前大模型存在"锯齿状智能"现象:能解决高难度任务但可能在常识判断上出错,如能解偏微分方程却分不清9.11和9.9大小[10][12] - "顺行性遗忘"指大模型对话记忆局限,每次对话都是全新开始,缺乏持续学习能力,需通过系统提示学习划定能力边界[14][16] 人机协作框架 - "部分自主性"框架需平衡AI自主决策与人类信任,通过自主性调节器动态控制AI自主度,如Cursor从Tab键补全到智能体全包模式[17][18] - 人机协同需快节奏验证(10秒内批改AI方案)与严格边界划定(强制代码包含指定函数),防止生成无法运行的玄学代码[21] - 技术落地需跨越Demo到产品的鸿沟,Waymo案例显示完全自主性不现实,部分自主性才是实用解决方案[23] 智能体开发生态 - Vibe Coding概念催生数千家初创公司,但实际应用中AI光速编程效果易失效,暴露理想与现实的差距[24] - 开发工具链呈现新旧割裂:老工具文档复杂难懂,新工具文档简洁清晰,需DeepWiki类知识整理工具自动关联API等资源[27] - 智能体作为"双语翻译官"连接人类与计算机程序,推动开发范式从人适应机器转向机器适应人[30] 行业变革方向 - 务实创新应聚焦半自主系统开发、软件3.0范式转型、大模型基础设施化三大方向,而非空谈AGI目标[31] - 未来胜出者将是最懂人机协作的团队,这场变革本质是生产关系的重构,类似工业革命对生产方式的改变[31]
IDC:中国关系型数据库市场2025年增速将接近25%
快讯· 2025-06-19 18:56
中国关系型数据库市场增长预测 - 中国关系型数据库市场将在2025年恢复到高速增长态势,市场增速接近25% [1] - 到2029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10.3亿美元 [1] - 2024-2029年的5年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0.8% [1] 市场增长驱动因素 - 软件国产化趋势推动市场增长 [1] - AI原生应用快速发展带动需求 [1] - 宏观经济复苏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1]
昔日电动汽车先驱,时隔七年改头换面
观察者网· 2025-06-19 18:37
日产第三代聆风发布 - 公司时隔7年推出全新第三代聆风 车型从两厢车改为跨界SUV [1] - 全新聆风基于CMF-EV平台打造 实现近乎全平地板布局提升空间利用率 [3] - 提供双12.3英寸或双14.3英寸集成屏幕可选 配备无线互联功能和NissanConnect智联服务 [3] - 采用NASA启发的零重力座椅结构 后排支持60/40比例放倒 [3] - 续航里程因地区而异 美国303英里(490公里) 日本欧洲600公里以上 比原来增加30% [3] - 最快35分钟完成日常充电 北美首次采用特斯拉NACS充电标准 [3] - 将引进软件定义车辆技术 支持OTA升级 [3] 销售计划与定价 - 2023年秋季从美国开始销售 2025年在日本销售 2026年在欧洲销售 [4] - 售价将有所提高但力争保持竞争力 [4] 历史表现与市场定位 - 初代聆风2010年推出 全球首款量产纯电动车 累计销售70万台 累计行驶280亿公里 [1] - 目前产品在价格和性能方面落后于比亚迪、特斯拉及欧洲车企 [6] 中国市场战略 - 上海车展推出N7和Frontier Pro PHEV两款车型 [8] - N7为东风日产首款本地开发纯电车型 上市50天订单突破2万台 [8] - 授权本地研发团队主导开发 计划2026年底前追加超100亿元研发投资 [11] - 中国首发全球车型N7和Frontier Pro PHEV将在一年内出口海外 [11] - 未来更多中国设计研发制造的车型将出口海外市场 [11]
国盾量子(688027)每日收评(06-19)
和讯财经· 2025-06-19 17:01
公司股价数据 - 综合得分66 15分 趋势方向较强 [1] - 当日主力成本272 00元 5日主力成本279 13元 20日主力成本264 92元 60日主力成本254 23元 [1] - 过去一年内涨停0次 跌停0次 [1] 北向资金动态 - 北向资金持股量77 07万股 占流通比0 95% [1] - 昨日净买入-6 14万股 昨日增仓比-0 076% [1] - 5日增仓比0 103% 20日增仓比0 059% [1] 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286 05元 短期支撑位277 00元 [2] - 中期压力位286 05元 中期支撑位238 37元 [2] - 股价跌破短期支撑位 短线观望为宜 中期趋势不明朗 [2] - K线形态呈现双飞乌鸦 预示行情将见顶回落 [2]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6390 85万元 占总成交额-16% [2] - 超大单净流出3987 95万元 大单净流出2402 91万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出30 67万元 [2] 关联行业表现 - 通信设备板块下跌1 51% 国产软件板块下跌2 01% [2] - 量子科技板块下跌1 84% 国产芯片板块下跌1 31% [2]
Karpathy 最新演讲精华:软件3.0时代,每个人都是程序员
歸藏的AI工具箱· 2025-06-19 16:20
软件开发范式演变 - 软件1 0定义为传统代码编程 程序员使用Python C++等语言编写明确指令 源代码编译为二进制文件 典型例子包括特斯拉自动驾驶早期C++代码 [5][6] - 软件2 0以神经网络权重为核心 通过数据集训练生成参数 优势包括计算同质性 硬件易实现性 超人性能等 代表案例有AlexNet和AlphaGo Zero [7][10] - 软件3 0由大型语言模型驱动 自然语言提示成为编程方式 LLMs被视为新型计算机 类比1960年代操作系统 具有自然语言接口和用户普及特性 [11][12][14] LLM技术特性与类比 - 公用事业特性:LLMs需要高资本支出训练 通过API提供服务 OpenRouter实现供应商切换 服务中断会导致"智能断电" [16] - 晶圆厂特性:训练需巨额投入 NVIDIA GPU类似"无晶圆厂"模式 Google TPU则像自建晶圆厂 但软件防御性弱于物理设施 [17] - 操作系统特性:LLMs形成复杂软件生态系统 应用可跨后端运行 当前处于类似1960年代的分时计算阶段 个人计算革命尚未到来 [18] LLM认知模型与缺陷 - 超能力:具备百科全书级知识记忆 远超人类个体能力 [22] - 认知缺陷:包括幻觉 锯齿状智能 顺行性遗忘和易受骗性 需要人类监督验证 [23] - 人机协作:需保持AI在"牵引绳"上 通过生成-验证循环和GUI加速审计 [26] 行业应用机遇 - 部分自主应用:应具备上下文管理 多模型编排 专用GUI和自主性滑块 类似Cursor和Perplexity的交互设计 [26][28] - Vibe Coding:降低编程门槛实现"人人都是程序员" 但产品化面临非代码操作挑战 [30] - Agent基础设施:需构建lm.txt文件 LLM优化文档 上下文工具等支持Agent交互的新范式 [33][34] 技术扩散特征 - 逆向扩散路径:LLMs首先惠及普通消费者 ChatGPT成增长最快应用 企业政府应用滞后于组织惯性和合规障碍 [19][20] - 钢铁侠战甲策略:优先开发增强工具而非完全自主Agent 通过自主性滑块渐进升级 [2][28] - 长期发展预期:2025-2035年为Agent十年 需克服演示到产品的可靠性鸿沟 [27]
Andrej Karpathy 爆火演讲刷屏技术圈:AI 开启软件 3.0,重写一切的时代来了!
AI前线· 2025-06-19 16:10
编程范式演进 - 软件1 0时代以传统代码为主 需要人工编写精确指令 [16] - 软件2 0时代以神经网络权重为核心 通过数据集训练生成参数 [8][16] - 软件3 0时代以自然语言编程为特征 大模型直接理解语义指令 [17][19][21] 技术栈变革趋势 - 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中软件2 0逐步替代1 0代码 删除大量C++逻辑模块 [24] - 开发者需掌握三种编程范式混合应用能力 根据场景选择最佳实现方式 [25] - GitHub等平台正在演变为新型代码托管形态 Hugging Face成为软件2 0时代的GitHub [11] LLM基础设施特性 - LLM具备公共事业属性 实验室通过API按token计费提供服务 类似电力网络 [31] - 训练LLM需要巨额资本支出 技术壁垒快速集中 类似半导体晶圆厂模式 [38] - 开源与闭源生态并行发展 LLaMA可能成为LLM时代的Linux系统 [42] 人机交互革命 - 自然语言编程彻底降低技术门槛 实现全民可编程 [136][140] - Vibe Coding成为新一代开发者的入门方式 通过自然语言快速构建应用 [141][146] - 文档体系需适配LLM阅读 如Vercel将操作指南改为curl命令格式 [152][157] 应用开发新范式 - 部分自主应用成为主流 需设计自主滑块调节AI参与度 [98][137] - Cursor等工具展示典型特征:上下文管理 多模型编排 专用GUI界面 [96][97] - 生成-验证循环效率是关键 需优化可视化审阅与操作范围控制 [110][112] 行业发展阶段 - 当前LLM发展相当于1960年代计算水平 集中式云端服务为主 [51][56] - 技术扩散路径反转 个人用户早于政府企业采用创新技术 [63][64] - Agent发展需长期演进 激进的全自动化方案存在风险 [131][135]
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工业互联ETF(159778)成分股北方华创领涨
新浪财经· 2025-06-19 14:59
指数表现 - 中证工业互联网主题指数(931495)下跌0.91% [1] - 成分股涨跌互现:北方华创领涨1.84%,中国软件上涨1.22%,启明星辰上涨1.00%,新大陆领跌 [1] - 工业互联ETF(159778)最新报价0.81元 [1] 行业数据 - 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1]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对工业生产贡献率达54.3% [1] - 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3D打印设备同比增长40%,机器人减速器增长1倍,工业机器人增长35.5% [1] 市场趋势 - 国外工业软件巨头收购AI企业,AI提升国产工业软件智能化水平 [2] - 国家部署AI+工业软件专项行动,支持开发AI+CAE、AI+EDC先导产品 [2] - 中试验证平台助力国产工业软件产品化研发和规模化应用 [2] 指数构成 - 中证工业互联网主题指数选取50只涉及工业互联网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和应用服务的上市公司证券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7.11%,包括比亚迪、北方华创、汇川技术等 [2] ETF信息 - 工业互联ETF(159778)场外联接A:021082,联接C:021083,联接I:022883 [3]
喝点VC|a16z最新行业分享:顶级初创公司的衡量标准改变,现在正是打造“应用层AI软件公司”的最佳时机
Z Potentials· 2025-06-19 11:54
增长标准的变化 - 生成式AI时代初创公司增长显著加速,顶级案例如Lovable六个月内实现5000万美元收入、Cursor首年1亿美元收入、Gamma在融资不足2500万美元时达成5000万美元收入 [2] - 传统企业级初创公司前12个月ARR标准为100万美元,消费类公司需积累数百万用户后通过广告盈利,而当前AI公司中位数首年ARR已达210万美元(企业级)和420万美元(消费级) [2][7][10] - 企业级AI初创公司增长分位数:底部25%首年ARR 120万美元,中位数210万美元,顶部25%达530万美元 [3][6] 融资与增长效率 - A轮融资时间大幅缩短:企业级中位数公司9个月内完成A轮(传统标准为12个月以上),消费级仅需8个月,顶部25%企业级公司仅需7个月 [3][7] - 融资效率反转:企业级AI公司A轮前融资中位数为400万美元,而消费级高达800万美元,但顶部25%消费级公司仅需310万美元 [3][7] - 速度成为护城河,初创公司需在种子轮到A轮间展示快速增长故事,即使未盈利也需突出交付和迭代速度 [10] 行业分化趋势 - 头部效应加剧:顶级企业级AI公司首年ARR达530万美元(中位数2.1倍),消费级顶部25%公司首年ARR 870万美元(中位数2.1倍) [3][7] - B2C模式突破:消费类AI公司营收指标超越B2B,部分公司通过自研模型实现阶跃式增长,新模型发布后收入激增 [12] - 用户行为差异:B2C转化率虽低于传统非AI产品,但付费用户留存率与传统持平,企业/消费者付费意愿均达历史高位 [13] 关键运营指标 - 后期融资中传统软件指标(活跃度、流失率)重要性上升,仅收入增长无法弥补用户参与不足或高流失问题 [11] - 消费级公司形态变革:1/3样本公司投入大额资金训练自有模型,收入增长呈现"发布-平台期-再发布"的周期性特征 [12] - 企业级公司首年ARR增长曲线显示,顶部25%公司在第12个月ARR达600万美元,较第6个月(200万美元)实现3倍增长 [6]
“软件教父”与东软往事
36氪· 2025-06-19 11:46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刘积仁是中国首位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33岁成为最年轻大学教授,1991年创立东大阿尔派(东软前身)[2][3] - 公司早期依靠日本阿尔派汽车软件系统合作起家,日企外包业务曾占外包收入80%[4][6] - 2000年后受益于国务院"第18号文件"政策支持,成为国内最大软件外包企业,2006年外包营收首次超1亿美元[6][13] - 2009年起逐步转型,淡化外包标签,向解决方案和服务转型[15][22][23] 业务布局与财务表现 - 业务覆盖健康医疗(市占率40%)、教育、智能汽车(营收占比35%)、智慧城市、企业数字化五大领域[1][25][26] - 2024年垂直领域AI应用贡献6.78亿元合同,AI+医疗新签合同4.88亿元[25][26] - 2024年营收超百亿但毛利率偏低(智能汽车板块仅13.9%),2022年首次出现亏损[26][28] - 研发投入占比仅8%,低于行业龙头30%的水平[27] 行业地位与挑战 - A股首家软件上市公司,曾研发中国首台CT机,但长期被外界视为"IT富士康"[1][17][15] - 早期开发过国产数据库OpenBASE,但未能持续发展,错失核高基项目机会[17][18][19] - 面临软件行业通病:定制化开发需求导致"卖人头"模式,人均产值低,高端人才流失[28][29] - 资本运作频繁但效果有限,已分拆东软教育、东软熙康上市,东软医疗等仍在筹备中[28] 行业环境与历史背景 - 2000年代中国软件企业普遍选择外包路径,因国内市场盗版泛滥(东软早期产品被盗版导致营收下滑)[9][20] - 大连曾因软件外包产业被誉为"中国班加罗尔",但未能升级至高端软件研发[10][12][16] - 行业存在重硬轻软思维,基础软件领域长期被IBM、Oracle垄断[9][17] - 对比案例:金山办公市值千亿(年营收50亿),达梦数据库市值300亿(年营收10亿)[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