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

搜索文档
重阳问答︱如何看待今年以来港股IPO爆发
经济观察报· 2025-07-02 14:17
港股IPO规模爆发 - 截止5月28日港股已有27家企业成功上市 首次招股募资总额超770亿港元 接近去年全年 [1] - 现象级IPO频发 蜜雪集团上市融资认购金额达1.77万亿港元 宁德时代赴港上市融资超350亿港元成为全球第二大IPO [1] - 目前港股仍有157家公司等待上市 募资超50亿港币的待上市项目有18家 德勤预测年内港股IPO募资规模有望冲击1500亿港元 [1] 港股IPO爆发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方面 港交所优化上市制度 引入《主板上市规则》第18A和18C章 推出"科企专线"允许特专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 [2] - 中国证监会出台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 支持内地企业赴港上市 审核时间从100天缩短至60天内 [2] - 港交所推出FINI结算平台提升新股发行效率 增强了市场承载能力 [2] - 港股流动性改善 南向资金2025年净流入超6000亿元 机构资金占比过半 港元存款规模激增促使金管局被动投放流动性 [2] - 今年以来港股日均成交金额超过2400亿港币 较去年增加近一倍 [2] 优质企业国际化布局 - 中国企业通过港股平台募集离岸资金 支持海外产能扩张 品牌收购及供应链建设 例如宁德时代赴港上市募集资金90%用于匈牙利工厂建设 [3] - 港股正经历优质资产供给的结构性升级 蜜雪集团 宁德时代 恒瑞医药等优质核心资产赴港上市 [3] - 优质资产港股IPO基石投资者认购比例高 上市后股价平均涨幅优秀 带动港股优质资产占比进一步提升 [3] - 港股当前兼具估值安全边际 产业升级动能与流动性支撑 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3]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7月2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2 08:23
港股IPO市场 - 内资证券公司在港股IPO市场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与外资机构主导格局形成对比 [1] - 证券公司需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包括IPO服务能力、并购重组能力、引入资本能力 [1] - 券商7月"金股"名单涵盖超过200只A股及港股标的,恺英网络、紫金矿业、沪电股份、牧原股份等关注度较高 [1] - 券商6月"金股"超六成取得正收益,国元证券、申万宏源推荐的部分标的涨幅明显 [1] A股市场表现 - A股下半年首个交易日成交额达1.5万亿元,创新药、银行、有色金属等板块走势活跃 [2] - 市场即将迎来中报季,科技、消费、中游制造领域存在业绩边际改善可能 [2] - 沪指创出今年以来收盘点位新高,银行板块成为主要推动因素 [4] - 7月泛科技主线有望接棒,成长风格或成为关注重点 [4] 创新药政策支持 -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6条具体措施 [3] - 措施涵盖创新药研发支持、医保目录准入、临床应用、多元支付能力等方面 [3] IPO市场动态 - 禾元生物成为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家成功过会的IPO企业 [4] - 沪深北三大交易所6月新受理150家拟IPO企业,创年内单月受理新高,北交所为受理主力军 [5] - IPO受理增多释放积极信号,但节奏是否调整有待观察 [5] 光伏行业政策变化 - 分布式光伏在5月31日前出现"抢装潮",前5个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近200GW [6] - 6月1日后新建项目需通过市场化竞价确定电价,收益不确定性增加 [6]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 644家上市公司发布市值管理制度或估值提升计划,超四成为国资上市公司 [7] - 95%以上的公司在今年4月底之前发布相关制度或计划 [7] 公募基金分红 - 上半年公募基金累计分红3533次,分红总额达1275.11亿元,同比增长37.53% [7] - 债券型基金分红总额占比超85%,QDII基金分红金额同比激增1163.94% [7] A股市场展望 - 上半年A股市场震荡上行,上市公司总市值达90.66万亿元 [9] - 下半年科技革命、消费潜力释放、制造业投资稳健等因素或推动市场结构性机遇 [9]
上半年9家浙企登陆港股市场 浙江资本加速布局国际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7-01 17:28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延续2024年强劲态势,融资环境活跃,吸引内地企业赴港上市 [1] - 上半年港股共有42只新股上市,同比增长40%,集资总额创2021年以来新高,超越2024年全年的876亿港元 [2] - 上半年港交所以1021亿港元的IPO融资额夺得全球第一,纳斯达克和纽交所紧随其后 [5] 浙江企业赴港上市情况 - 浙江成为上半年港股上市企业最多地区,共有9家浙企上市,较2024年同期激增7家 [2] - 浙江企业IPO募资合计144亿元,仅次于福建(384.66亿元),同比增幅显著(2024年同期仅10.16亿元) [2] - 6月浙企上市速度加快,三花智控、曹操出行和圣贝拉分别在6月23日、25日和26日登陆港股 [2] 行业分布与代表企业 - 上半年赴港上市的浙江企业涵盖医疗、消费、制造业等多个领域 [2] - 具体企业包括脑动极光-B、新吉奥房车、古茗、绿茶集团、派格生物医药-B、三花智控、圣贝拉、曹操出行、泰德医药 [2] - 三花智控是全球热管理领域隐形冠军,曹操出行成为港股最大出行平台,圣贝拉号称"月子界爱马仕" [2] 新消费领域与"A+H"双平台趋势 - 港股市场偏好消费板块,新消费领域掀起赴港上市浪潮,古茗成为"新茶饮第三股" [3] - 古茗上市首日市值一度超230亿港元,是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 [3] - A股龙头企业来港上市实现"A+H"双平台模式成为新趋势,三花智控是典型案例 [3] - 三花智控港股发行价为每股22.53港元,筹资约92亿港元,发行市值超910亿港元 [4] 政策支持与市场展望 - 内地监管机构支持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港交所优化上市条件和审核流程 [5] - 德勤预计2025年港股IPO集资额有望达2000亿港元,主要集中在科技、传媒及消费领域 [6] - 目前香港有超过170宗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个案,预计2025年新上市公司达80家 [6]
上半年港股IPO热度飙升,“A+H”成亮点下半年前景可期
环球网· 2025-07-01 16:22
港股IPO市场表现 - 上半年港交所完成43宗IPO项目 同比增加13家 增幅43 33% [1] - 募资总额达1067 13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688 54% 超2024年全年募资额 [1] - 募资超100亿港元的IPO项目有宁德时代 恒瑞医药 海天味业3家 募资20亿至100亿港元的有三花智控等5家 [3] 申报及排队情况 - 截至6月30日 220家企业处于IPO排队状态 较2024年同期显著增长 [3] - 仅6月27日就有16家内地企业递表申请主板上市 其中科技行业占10家 [3] - 目前还有40家A股公司在港交所排队上市 [3] "A+H"上市趋势 - 上半年港股IPO募资金额前四的宁德时代等均为A股上市公司 4家公司募资总额超718亿港元 占比67% [3] - 德勤数据显示 宁德时代等4家公司IPO融资额跻身全球前十 宁德时代融资额约410亿港元居首 [3] - 中信证券研报预计 A股公司港股发行潮或在2025年下半年 多家A股上市公司将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 [3] 行业分布及未来展望 - 德勤预计2025年全年香港新股市场80只新股融资2000亿港元 除25只"A+H"新股外 多数项目来自科技 传媒 电信及消费业 [4] - 德勤相关负责人表示 若无重大负面干扰 对香港2025年争取全球IPO市场领先地位持审慎乐观态度 [4] 市场驱动因素 - 高盛亚洲相关人士指出 中国经济刺激政策带动全球投资者关注中国资产 监管支持力度大 上市企业质量高 [3]
半年过去了,一级市场现在咋样了
虎嗅· 2025-07-01 14:54
公司战略调整 - 下半年工作重点为"抓两端":一端是加快3期基金call款和投放进度,去年投放任务仅完成一半,上半年投放不及预期,需加强投资经理考核[2] - 另一端是加强退出策略:优先推动被投企业港股上市,其次考虑新三板转北交所,剩余项目尽量通过回购或诉讼方式退出[3] - 公司调整港股上市态度,从去年"打断腿"的抵制转为积极推动,认为需抓住当前港股流动性窗口期[3] 退出策略执行 - 被投企业港股上市成为优先选择,A股因不确定性被排除[4] - 面临回购执行困难:有创始人以重度抑郁症为由拒绝回购[6],另有创始人因个人连带回购导致家庭矛盾[6] - 诉讼追偿面临挑战:存在债务人通过离婚转移资产、财务资料"失窃"等阻碍执行的情况[7][8] 投资策略讨论 - 内部对投资阶段限制提出质疑,认为去年"投早投小投硬"策略导致错过后期项目机会[5] - 行业方向选择困难:新消费领域受限、低空经济缺乏标的、人形机器人估值过高、AI应用未见突破、AI硬件难以落地[5] - 港股IPO通道顺畅引发策略调整讨论,但具体方向待半年度工作会议确定[5]
七轮融资超30亿元,镁信健康港股IPO募资猜想:有望成为下半年港交所最大IPO
华夏时报· 2025-07-01 12:23
公司IPO进展 - 镁信健康正式启动港股IPO,高盛、中金、汇丰担任联席保荐人 [2] - 公司已完成七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31.37亿元 [2] - 业内人士预计若下半年完成上市,有望成为港交所最大IPO [3] 股东结构 - 创始人张小栋通过直接及间接持股合计控制26.22%投票权 [2] - 前五大股东包括上海医药系(10.72%)、云鑫创投(10.63%)、Prismatic Frame(7.16%)、创新工场(6.50%) [2] - 12家外资股东合计持股约27%,包括礼安镁上、富达成长基金等 [2] 融资历史 - 最大单笔融资为2021年8月C轮超20亿元,23家全球投资人参与 [4] - 2021年3月B轮融资10亿元,蚂蚁集团等十余家机构参与 [4] - 2023年1月C+轮引入汇丰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 [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0.35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38% [6] - 2022-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4.46亿、2.88亿、0.76亿元,亏损逐年收窄 [2][7] - 截至2024年底现金流15.26亿元,可满足12个月营运需求 [8] 业务规模 - 按2024年平台支付总额计为中国最大创新药械解决方案提供商 [6] - 累计服务保单3.93亿份,合作140家药企及90家保险公司 [6] -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创新药械支付规模2030年达24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7.8% [8] 行业前景 - 中国商业医疗险保费(不含重疾险等)2030年预计达1.3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1% [8] - 港股上半年新股融资1021亿港元同比增673%,处理中上市申请超170宗 [10][11] - 香港上市制度优化吸引新经济企业,有望重夺全球IPO领先地位 [11]
上半年港股IPO募资规模超千亿港元 “A+H”阵营不断壮大
证券日报· 2025-07-01 00:07
港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共有43只新股上市,首发募资合计1067亿港元,数量和规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3%、708% [1] - 6月份港股IPO节奏加快,单月有15家新股上市,6月25日至30日有39家企业递交上市申请 [1] - 当前港交所IPO储备项目超200家,状态为"处理中" [1] 行业与地域分布 - 上半年港股上市企业集中在消费、科技、医药等领域,这些公司具有技术护城河和国际化诉求 [2] - 内地公司占比超九成,中国证监会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2] - 港交所下调特专科技公司市值门槛并推出"科企专线",便利消费、科技、医药企业上市 [2] A股公司赴港上市动态 - 年内已有7家A股公司在港上市,安井食品正在招股,预计7月4日挂牌,超60家A股公司筹备赴港上市 [3] - 亿纬锂能计划发行H股以增强资本实力、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并支持全球化战略 [3] - 多家A股公司构建"A+H"双融资平台,如赤峰黄金、钧达股份、恒瑞医药、宁德时代等 [2] 国际投资者参与 - 国际投资者积极参与港股IPO,基石投资者包括海外主权基金、养老金等长线资金 [4] - 两地上市有助于股价平稳并实现估值"锚定" [4] 下半年展望 - 港股IPO募资规模将持续扩张,更多大型IPO有望出现 [5]
【财经分析】一天16家企业递表、四度3股同日上市 多因素推动港股IPO继续走热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30 21:08
港股IPO市场复苏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市场强势复苏,新股发行节奏加快、募资规模回升,成为全球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2] - 上半年已完成42宗传统IPO项目,累计集资超过1050亿港元,规模超过2022年、2023年、2024年全年融资规模 [3] - 6月份出现第四次"三重奏"上市,30日云知声、IFBH、泰德医药三家公司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2] 国际资金转向 - 国际资金流动逻辑从"避险主导"向"收益与风险再平衡"切换,港股IPO市场成为全球资本配置中国资产的核心枢纽 [4] - 摩根大通调查显示,市场情绪从看好美国转向看好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市场,投资者看重创新、适应能力、韧性和安全 [4] - 恒生银行报告显示,流入香港的资金从2024年初的3660亿美元增至2025年4月的5060亿美元,创2000年以来最高纪录 [4] 政策制度红利 - 中央政府经济刺激政策与港交所上市规则优化形成"政策共振",推动港股市场持续向好 [7] - 中国证监会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香港监管机构持续优化上市规则,如推出18A章、18C章和"科企专线" [7] - 近70家A股公司计划"A+H"上市,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龙头企业募资规模占港交所上半年总集资额近70% [9] 估值修复与流动性改善 - 港股市场呈现技术突破驱动估值修复、资金回流推动量价齐升的发展格局 [10] - 恒生指数于2024年1月完成二次探底后开启多头行情,市场活力全方位修复 [12] - 上半年港股总融资规模(含再融资)突破2440亿港元,二级市场日均成交额从2023年1048亿港元跃升至2025年2394亿港元,增幅128% [13] 未来展望 - 业内人士预计2025年下半年香港IPO市场将继续保持热度,部分在美上市中概股或寻求在港主要上市或双重主要上市 [13] - 香港有超过170宗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个案,预计2025年新上市公司达80家,集资约2000亿港元 [13] - 港交所正与中东、东南亚地区交易所合作,以拓展国际资本市场 [13]
写在上半年最后一天:港股IPO夺回全球第一的三大核心逻辑
搜狐财经· 2025-06-30 21:06
港股IPO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募资额全球占比达24%,超越纳斯达克与纽交所重回全球第一 [2] - 预计上半年IPO宗数及集资额同比分别增长33%和711%,大型IPO项目推动显著 [2] - 截至6月20日,港交所IPO上市项目31单,融资规模884亿港元,超去年全年总额 [2] - 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额2400亿港元,较2000年增长17倍多 [2] 历史对比与转折 - 2023年港股IPO筹资额413亿港元,同比下降59%,为近20年最低 [3] - 2023年港股IPO平均筹资额6.77亿港元,近十年新低,仅1家50亿港元以上IPO [3] - 2025年情况逆转,如宁德时代单笔募资356.57亿港元,相当于2023年全年的86% [8] 明星IPO案例 - 布鲁可IPO孖展申购倍数达6027.58倍,首日高开80%,中签一手赚约1.5万港元 [4] - 蜜雪集团认购额1.84万亿港元,超越快手纪录,上市后股价较发行价上涨153.6% [4][8] - 映恩生物首日涨幅116.70%,打破港股医药赛道刻板印象 [8] 市场结构与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上半年净流入1860亿港元,同比增长72%,日均成交占比提升至19.3% [9] - 宁德时代上市首日南向资金净买入23.5亿港元,占成交额28.4% [9] - 内地散户通过港股通打新比例较2023年翻倍,布鲁可等散户认购倍数超5000倍 [9] 板块与个股表现 - 医疗、科技、消费等"五朵金花"板块持续走高,恒生指数突破24000点 [11] - 乐华娱乐年内涨幅376.19%,三生制药涨幅273.36%,泡泡玛特涨幅190.44% [12] - 蜜雪集团带动新茶饮板块,古茗上涨157%,沪上阿姨上涨17.13% [8] 未来展望 - 政策端"科企专线"落地,预计2025年下半年超50家中概股及新经济企业递表 [13] - 新能源、AI等领域企业如海辰储能、京东工业计划港股上市,单项目募资或超100亿港元 [13] - 恒生指数市盈率10.7倍,显著低于标普500的27.5倍,估值优势吸引全球资本 [13]
港股上半年千亿募资领跑全球 总额已超去年全年
快讯· 2025-06-30 20:10
智通财经6月30日电,今年以来,港股市场IPO呈现井喷式格局。截至6月30日,已有43家顺利上市,而 去年同期仅有30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港股IPO募集资金达1067.14亿港元,已超去年全年的 876.77亿港元,同时也创下3年新高。若按交易所排名,港交所IPO募资规模位居全球榜首。其中今年5 月、6月的募资总额为572.85亿港元、278.68亿港元。 (21财经) 港股上半年千亿募资领跑全球 总额已超去年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