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耐心
icon
搜索文档
央行:把发展股权融资、壮大耐心资本作为重中之重,促进创投行业“募投管退”
搜狐财经· 2025-05-22 16:50
科技金融政策进展 - 科技金融的"四梁八柱"已基本搭建完成,多元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3] - 截至3月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超3.3万亿元,同比增长24%,连续3年增速超20% [3] - 全国"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超6.3万亿元,同比增长15.1% [3] - 银行金融机构与企业签订的设备更新贷款余额达1.2万亿元 [3] - 银行间债券市场投向科创企业领域余额突破1万亿元 [3] - A股上市"专精特新"企业超1900家 [3] 政策支持措施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由5000亿元提升至8000亿元 [3] - 再贷款利率由1.75%下调至1.5% [3] - 推动银行深化科技信贷服务能力建设,构建专项机制 [4] - 建设债券市场"科技板",发展股权融资壮大耐心资本 [4] - 促进创投行业"募投管退"循环,解决募资难问题 [4] 生态体系建设 - 加强科技型企业跨境金融服务 [5] - 推进QFLP试点和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 [5] - 推动北京、上海等13个重点地区优化区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5] - 提升科技要素密集地区金融服务水平 [5]
首届“国际耐心资本论坛”在港举行 聚焦科创与投资
中国新闻网· 2025-05-22 15:38
此次论坛汇聚来自全球80家耐心资本机构,包括主权基金、退休基金、大学基金、家族办公室、企业创 投机构等,约400名嘉宾参会。(完) 5月22日, 首届"国际耐心资本论坛"在香港举行。 中新社记者 戴小橦 摄 港投公司行政总裁陈家齐称,本次论坛汇聚众多国际顶尖耐心资本机构,反映全球长期资本对科技变 革,尤其是人工智能爆发阶段战略布局的需求。香港作为国际枢纽,提供高效平台,让投资者与前沿科 企深度对接,掌握技术转化趋势与资本动态。港投公司致力构建跨地域"朋友圈",促进耐心资本与创新 企业精准匹配。 本次论坛设有3个讨论环节,主题分别为"智启未来,力创革新—共筑创投新生态""联通世界—发掘内地 创新机遇""植根本地,布局全球"。香港中大创新有限公司行政总裁伍心妍指出,香港高校在专业人才 吸引领域成效显著,众多处于成熟发展阶段的人才对投资高校展现出兴趣;期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进 一步加快探索步伐,深度发掘更多全新投资机遇,推动相关领域合作与发展。 不少家族办公室和创投机构代表均提到,稳定的投资与政策环境、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持续突破的创 新技术与产品,以及香港作为国际化平台的独特优势,为国际长期投资人带来全球性机遇。 ...
港投行政总裁陈家齐:港投已投资超100个项目,5-10家今年内申请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5-22 14:18
陈家齐进一步表示,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及"超级增值人",具备独特优势。香港作为国际高端人才集 聚高地、国际创科中心及国际金融中心,可高效汇聚人才、创科机遇及金融三大要素,这些优势能够支 持全球耐心资本社群实现发展目标。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论坛上表示,地缘经济分裂将为全球增长及投资流向蒙上阴影,但当中亦有机 遇,随着供应链重整、各地推动关键工业本地化,在此过程中,耐心资本可为替代方案提供资金。耐心 资本既经得起经济周期起伏波动,同时也不会只着眼于利润,而是更着重于项目的目的及影响。 5月22日,香港投资公司行政总裁陈家齐在国际耐心资本论坛上表示,目前香港投资公司已经投资了超 过100个项目,其中人工智能及具身智能等是主要的增长点。在这些项目中,有5-10家公司有意向或正 在进行IPO,预计今年将会递交上市申请。 陈茂波表示,传统投资者对投资在项目早期阶段态度犹疑,因为这时期投资潜力最大但确定性最低。他 认为,为弥补这个融资链缺口,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相信港投公司可以引导市场资本进入高潜力、 新兴产业。 陈家齐表示,耐心资本拥有前瞻性的愿景和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投资策略。而长期性趋势和结构性机 遇,特别是与 ...
港投公司陈家齐:至今已投资超过100个项目,AI是主要增长点
搜狐财经· 2025-05-22 12:58
论坛概况 - 国际耐心资本论坛由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举办 出席机构总资产管理规模超过20万亿美元 涉及地区占全球GDP超50% [1] - 论坛强调耐心资本需具备全球视野和本地知识 以把握无国界限制的长期趋势和结构性机遇 特别是创科领域 [1] 香港的战略定位 - 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 具备国际人才集聚高地 国际创科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三大优势 [1] - 香港正加速吸引国际人才 企业及资金流入 或通过香港进入内地 助力国际投资者对接高质量创科企业 [1] 港投公司概况 - 港投公司由香港特区政府全资设立 管理资金规模620亿港元 涵盖四大基金组合 [2] - 公司聚焦硬科技 生命科技及新能源绿色科技三大投资赛道 已投资超100个项目 人工智能及具身智能是主要增长点 [2] 投资使命 - 港投公司双重使命包括获取财政储备的中长期合理回报 以及引导资本构建创科生态圈和产业链 [2]
美联储哈玛克:美联储已做好准备保持耐心。
快讯· 2025-05-21 07:41
美联储政策立场 - 美联储官员哈玛克表示美联储已做好准备保持耐心 [1]
美国克利夫兰联储主席Hammack:美联储处于可以保持耐心的有利位置。通胀率预期仍然保持合理锚定。
快讯· 2025-05-21 07:39
通胀率预期仍然保持合理锚定。 美国克利夫兰联储主席Hammack:美联储处于可以保持耐心的有利位置。 ...
侃股:大股东要带头做耐心资本
北京商报· 2025-05-19 20:57
近日,近30家上市公司股东抛减持计划引发关注。在合法合规的框架下,大股东减持无可厚非。但作为 上市公司大股东,同时还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应该优先考虑长期持股,通过获取上市公司分红来实 现自己的投资收益,而非减持股份。惟有大股东带头做耐心资本,才能让广大的中小投资者持股更加安 心。 上市公司自身也应加强内部治理,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和核心竞争力,增强大股东长期持股的信心。通 过优化公司战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等方式,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此外,还可以通过建 立合理的股东回报机制,如提高分红比例、实施回购等,吸引大股东长期持股。 大股东作为资本市场的关键参与者,应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优先选择长期持股,以获取上市公司分红 来实现投资收益。只有大股东带头做耐心资本,才能让广大中小投资者持股更加安心,共同营造一个稳 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市场。 成为耐心资本,对于大股东自身而言,也是实现长期价值最大化的明智选择。短期内的减持或许能够带 来一时的收益,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错失公司未来发展的巨大红利。那些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良好发展 前景的上市公司,其股价往往会在长期内呈现上升趋势。大股东通过长期持股,不仅能够分享 ...
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国际论坛CEO:全球化仍不可逆,关税摩擦是短期问题
第一财经· 2025-05-19 16:04
"目前的关税摩擦以及后果,乃至于市场上的一些波动性,对国家主权财经基金来说都是局部、短期的问题。" 随着美国挥舞关税大棒,人们更加关注未来全球化的走向,"去全球"的担忧愈演愈烈。 近日,在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国际论坛CEO邓肯·邦菲尔德表示,虽然当下国家之间面临很多关税的争端,但不能忽视全球 化过程中资本市场的力量,比如,以国家主权财富基金为代表的耐心资本的力量。 | which it a do the harts destrate that the had the had and any have and should of the destrated and which the late to do the land to the last hall de de la hall de la hall de la hall de hall and the hall and | THERROBORCESSEERS | | | --- | --- | --- | | and to the land to the commend 444444444444444 | | | | Adv ...
2025五道口金融论坛|对话周延礼:个人养老金制度应更好匹配中低收入群体的参与能力
搜狐财经· 2025-05-19 14:23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该如何充分利用这一制度带来的红利?周延礼指出,要把握好这一政策红利,核心 在于经营机构要转变思想观念。养老金融服务不是简单的经营赚钱的问题,而是要坚持中央对金融工作 提出的要求,坚持人民性、政治性、专业性这三者统一。 周延礼进一步分析,从经营者角度来说,保障的提供者要完善养老金产品体系。当前金融机构提供的个 人养老金产品存在产品同质化问题,短期的产品比较多,长期的产品比较少。作为金融机构,要在长 期、健康、适老化的思路下开发适配不同风险偏好的、管理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组合。 如果监管对金融机构有很强的约束机制,这对个人养老金的参加者来说会有更多的信心保障。周延礼提 到,一方面,信息披露和流动性管理要有一定约束;另一方面,要夯实经营管理的基础,个人养老金的 两个账户要协调,构建账户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能力,包括定制化配置、持续的信息服务、数据共享等。 此外,周延礼还提到,金融机构需主动对接监管要求,当前监管对个人养老金的安全性、长期性责任管 理要求较高,由于其涉及广大居民的长期养老保障与资金安全,金融机构应主动将产品设计、销售行 为、资金运用等环节纳入审慎监管框架。销售行为方面,要形成自我约束机制,避 ...
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召开,大咖齐聚论道大湾区建设
南方都市报· 2025-05-19 13:50
5月17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举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主题讨论环节,来 自粤、港、澳三地的政府官员、金融界精英及企业界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大湾区在全球化新背景下的挑 战与机遇、金融创新与合作、以及如何进一步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在与会嘉宾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正处在一个全球化新形势下的关键节点,面临着诸多挑战与 机遇。各城市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创新驱动为引领,通过金融创新、产业协同以及高水平开放合 作,共同推动大湾区朝着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稳步迈进,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经济发 展新格局。 大湾区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合力将越来越强 面对全球化新形势下的不确定性,深圳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市委金融工作委员会常务副 书记、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时卫干率先发言,他强调大湾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驱动发展、参与化发 展、联合发展。时卫干指出,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其地位和作用将持续增强,特别是 在中国企业出海过程中,香港的法律优势和高质量的中介队伍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他认为大湾区城 市之间的协同发展合力、粘性将越来越强,深圳、广州的产业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