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icon
搜索文档
刚当上董事长,就干这事,监管出手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03 19:36
行政处罚事件 -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收到广东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1] - 董事长李能通过关联公司药聚能占用上市公司资金,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累计拆借2.1999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8.83%[4] - 资金拆借未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且未及时披露,相关责任人包括董事长李能、总经理游永平、时任财务总监史俊平[5] - 广东证监局拟处罚:对公司罚款150万元,对李能罚款160万元,对游永平罚款100万元,对史俊平罚款80万元[6] 资金占用细节 - 子公司湖南嘉应以月初转出、月末转回方式向药聚能提供短期拆借,单笔金额4万元至5999万元不等[4] - 2024年合计转出1.6999亿元,2025年1月转出5000万元,均当月转回[4] - 截至2025年3月末,药聚能已支付相关资金利息给湖南嘉应[4] 公司治理与股权变动 - 李能2024年8月才上任董事长,两个月后即发生资金占用行为[7] - 李能通过养天和医药连锁(持股51.12%)控制公司,养天和2024年7月以3.55亿元收购公司7%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8] - 董事会换届后养天和系多名高管进入管理层[8] - 公司股权结构分散,重组后第一大股东多次变更,当前前三大股东为东方证券(11.28%)、陈少彬(10.01%)、黄俊杰(5.03%)[9] 公司基本面 - 公司为中成药制造企业,拥有70个药品品种,包括双料喉风散等独家产品[9] - 2024年营业收入3.762亿元,同比下降29.45%;归属净利润2061万元,同比下降39.95%[10]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455.7万元,同比下降52.83%[10] - 截至8月1日市值为35.27亿元[10]
A股突发!刚当上董事长,就干这事!监管出手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03 18:53
公司违规事件 - 嘉应制药收到广东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1] - 董事长李能通过关联公司药聚能以月初转出、月末转回方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累计涉及金额2.1999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8.83% [5] - 该关联交易未履行审议程序且未及时披露,虽资金已归还并支付利息,但构成信息披露违规 [5] 处罚措施 - 公司被警告并罚款150万元 [6] - 董事长李能被警告并罚款160万元 [6] - 总经理游永平被警告并罚款100万元 [6] - 时任财务总监史俊平被警告并罚款80万元 [7] 管理层背景 - 李能2024年8月才上任董事长,两个月后即发生资金占用行为 [8] - 李能是连锁药房养天和的实际控制人,养天和持有嘉应制药7%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8] - 养天和系多名高管进入公司管理层 [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2007年上市,主营中成药研发生产销售,拥有70个药品品种 [9] - 股权结构分散,养天和进入前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11.28%、10.01%、5.03% [9]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762亿元,归属净利润2061万元,市值35.27亿元 [10]
又一家上市公司被立案!曾虚增利润超9000万,未披露重大合同及关联交易
梧桐树下V· 2025-08-02 14:37
公司违规行为 -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 - 福建证监局发现公司存在四项违规行为:未披露重大合同及财务资助事项(合同金额7.95亿元)、未披露关联交易事项(资金转出1.4亿元用于代董事长还款)、提前确认子公司处置收益(虚增利润6,111.63万元)、在建工程会计核算不正确(2022-2023年累计虚增利润2,958.28万元) [8][9][10][11] - 福建证监局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并对时任董事长陈融圣等高管采取监管谈话 [11] 财务数据调整 - 公司对2021年至2024年三季度共12份财报进行会计差错追溯调整,涉及货币资金调减3.6亿元、2021年净利润调减1,342万元 [12] - 调整后2021年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货币资金从5.52亿元降至1.94亿元,其他应收款从1.53亿元增至4.93亿元,未分配利润从-14.15亿元扩大至-14.22亿元 [13] - 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由盈利转为亏损,其他报告期净利润方向未变 [12] 持续经营问题 - 扣非净利润连续7年亏损(2018-2024年累计亏损超35亿元),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5,500万至7,500万元 [14][17] - 2024年营业收入19.32亿元同比降1.74%,归母净利润2,416.54万元(调整后同比增106.78%),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7,569.39万元 [15] - 2025年上半年亏损主因:电视机主板业务竞争激烈导致毛利率下滑、放弃非战略性业务线增加费用、联营企业福米科技尚未盈利及高财务费用 [18] 历史财务表现 - 2018年归母净利润巨亏17.42亿元,2021年亏损5.14亿元(同比降2,656.65%),2023年调整后亏损3.56亿元 [15] - 总资产从2017年78.99亿元持续萎缩至2024年末26.3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从2017年29.24亿元缩水至2024年7.94亿元 [1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长期为负,2023年调整后达-61.82%,2024年回升至6.05% [15]
微创光电主力净流入610.49万元,被立案受损股民可预报名索赔
搜狐财经· 2025-08-02 03:14
公司动态 - 7月31日微创光电成交额达7805.24万元,主力净流入610.49万元 [2] - 7月25日公司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2] - 5月22日公司发布第七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2] - 5月20日召开第七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应出席监事3人全部出席 [3] - 会议全票通过《关于选举公司第七届监事会主席的议案》 [4] 业务范围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光通信设备、网络设备、显示器件、雷达及配套设备、智能车载设备等产品的制造和销售 [4]
A股异动丨今日起被“戴帽”,ST应急20cm跌停,市值失守百亿元
格隆汇APP· 2025-08-01 11:53
股价与市值表现 - 公司复牌一字跌停 股价险守10元 [1] - 市值跌破百亿元关口 [1] 监管处罚与风险警示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湖北证监局行政处罚 [1] - 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简称由"中船应急"变更为"ST应急" [1] 历史违规记录 - 2023年9月因2022年报与业绩预告数据差异较大收到湖北证监局警示函 [1] - 2023年12月因收入确认及坏账计提不准确问题再次收到湖北证监局警示函 [1]
因失信董事辞职 汇洲智能被监管部门责令改正
中国经营报· 2025-07-31 18:29
公司监管动态 - 汇洲智能收到浙江证监局责令改正措施决定,要求尽快解除失信被执行人陈友德的董事职务 [2][3] - 陈友德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被法院确认为失信被执行人,违反《公司法》及证监会规定 [3] - 公司同日公告陈友德主动辞职,其辞职不影响董事会正常运作 [3] 董事背景关联 - 陈友德自2020年2月起担任汇洲智能董事,同时自2021年3月起任大股东四合聚力董事长并持股33 34% [4] - 四合聚力目前持有汇洲智能12 17%股份(约2 44亿股),长期为公司大股东 [4] - 陈友德还兼任海南齐机科技等8家企业高管职务,涉及科技、能源、网络等领域 [5] 历史信披违规 - 公司4月因虚增收入导致财报不准确、未披露对欣豪润成借款合同重大进展被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6] - 公司已更正2019-2024年涉及虚增收入的合并财务报表 [6] - 向欣豪润成的财务资助实际借款合同一年一签,但未披露首年到期未还款事项 [7] 立案调查进展 - 中国证监会4月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对公司立案,具体原因与前述警示函事项相关 [7] - 公司表示尚未收到监管机构出具的立案调查结果文书 [7]
年报出现会计差错 中船应急及相关责任人被罚 公司股票“戴帽”
财经网· 2025-07-31 14:11
行政处罚与财务违规 - 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湖北证监局行政处罚 涉及2022年年报财务报表中收入确认和坏账计提不准确 [1] - 提前确认收入导致营业收入多计3137.24万元 营业成本多计1839.09万元 利润总额多计1298.15万元 [1] - 坏账计提方法及账龄分类错误导致多计提坏账准备584.12万元 利润总额少计584.12万元 [1] - 两项会计差错综合导致2022年营业收入多计3137.24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1.86%)营业成本多计1839.09万元(占当期营业成本1.40%)利润总额多计714.03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36.64%) [1] 处罚措施与责任人 - 公司被处以400万元罚款 时任董事长唐勇(已离职)被处以70万元罚款 时任总经理王小丰(现任董事长)被处以60万元罚款 时任总会计师兼董事会秘书李应昌(已离职)被处以60万元罚款 罚款合计590万元 [2] - 公司曾于2023年9月因年报与业绩预告差异较大收到湖北证监局警示函 又于2023年12月因收入确认及坏账计提问题再收警示函 [2] 股票交易变更 - 公司股票自8月1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由"中船应急"变更为"ST应急" 日涨跌幅限制仍为20% [2] - 公司股票及可转债于7月31日停牌1天 8月1日复牌 [2] - 公司计划在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满12个月后申请撤销风险警示 [2] 市值与市场地位 - 截至7月30日收盘 公司报收12.51元/股 总市值约123.46亿元 [3] - 公司成为市值较高的风险警示股 市值高于*ST松发和*ST新潮等*ST公司 但低于ST华通(002602.SZ)、ST盛屯(600711.SH)和ST易购(002024.SZ)等ST公司 [3]
红相股份实控人杨成被取保候审背后
经济观察报· 2025-07-31 13:39
公司事件 - 红相股份实际控制人杨成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厦门市公安局取保候审,期限自2025年7月29日起生效 [3][6] - 杨成目前未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由高管团队负责,此事不会对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 [4] - 杨成持有的2000万股红相股份处于质押状态,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73.96%,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3.93% [7] - 公司控股股东杨保田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3832万股持股被质押,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40.71%,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7.54% [8] 财务违规 - 2017年至2022年间,公司通过虚构销售业务、虚构原材料采购、虚增固定资产等方式长期年报造假 [13] - 2017年虚增营业收入1.05亿元,虚增利润总额0.60亿元,分别占当期披露金额的14.10%、38.03% [13] - 2018年虚增营业收入2.56亿元,虚增利润总额1.44亿元,分别占当期披露金额的19.49%、47.72% [13] - 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2.27亿元,虚增利润总额1.41亿元,分别占当期披露金额的16.94%、48.19% [13] - 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3.05亿元,虚增利润总额0.75亿元,分别占当期披露金额的20.12%、29.79% [13] - 2021年虚增营业收入1.09亿元,虚减利润总额0.03亿元,分别占当期披露金额的7.80%、0.51% [13] - 2022年虚增营业成本0.25亿元,虚减利润总额0.25亿元,分别占当期披露金额的2.15%、33.27% [13] - 公司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2020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均构成欺诈发行 [14] - 2020年申请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公告发行文件存在重大虚假记载 [14] 处罚与影响 - 深交所对红相股份及相关当事人给予公开谴责处分,杨成被罚终身市场禁入 [12][13] - 证监会厦门监管局对红相股份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2513万元罚款;对杨成给予警告,并处以2288万元罚款 [14] - 杨成于2024年4月3日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 [14] - 截至7月31日上午收盘,红相股份股价大跌超7%,总市值为32亿元左右 [15] 行业背景 - 红相股份主营业务为电力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电力检测及电力设备、铁路与轨道交通牵引供电装备等 [9] - 6月以来,A股市场已有三家上市公司实控人被取保候审,除红相股份外,还包括中荣印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甬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
中船应急遭ST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罚590万元
经济观察网· 2025-07-31 13:36
行政处罚及财务违规 - 公司因2022年财报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湖北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股票自8月1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应急" [1] - 2022年年报存在两项会计差错:提前确认收入导致营业收入多计3137.24万元(占当期1.86%),营业成本多计1839.09万元(占当期1.40%),利润总额多计1298.15万元;坏账计提错误导致利润总额少计584.12万元,综合影响利润总额多计714.03万元(占披露绝对值36.64%) [1] - 湖北证监局拟对公司罚款400万元,对时任董事长唐勇罚款70万元,对现任董事长王小丰罚款60万元,对时任总会计师李应昌罚款60万元,合计罚款590万元 [2] 公司整改及历史监管问题 - 公司表示已整改完成《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所述事项,将在证监会处罚决定书满12个月后申请撤销ST [2] - 公司2023年9月因年报与业绩预告差异较大收到警示函,2023年12月又因收入确认及坏账计提问题收到警示函 [2] 财务表现 - 2022年会计差错更正后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528.11万元,为2016年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3] - 2023年亏损扩大至2.17亿元,同比暴跌3996%;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92.51%至11.61亿元,净利润864万元但扣非仍亏损1614万元 [3] - 2024年一季度营收1.03亿元(同比下降26.46%),归母净利润-2470.76万元(同比下降113.39%) [3] 市场表现 - 股票及可转债7月31日停牌1天,8月1日复牌;被ST前股价7月累计涨幅超30%,7月30日收盘价12.51元/股,总市值123.46亿元 [3] 公司背景 - 公司创建于1967年,拥有武汉研发、北京营销、赤壁制造三大基地,是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 专注应急产业,核心业务为应急保障装备,延伸至应急救援、应急预警、应急服务板块,产品覆盖四大业务板块 [2]
太原重工涉嫌信披违法违规遭立案,受损股民可索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2:10
公司立案调查事件 - 公司于2025年7月26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初步判断在2025年7月25日及之前买入且在2025年7月26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可能具备索赔资格 [1] 历史信息披露违规事项 - 2023年12月山西证监局对公司出具警示函 指出存在多项违规行为 [2] - 2021年6月股权转让事项未及时披露后续进展 违反信息披露及时性与完整性原则 [2] - 控股股东未按时支付股权转让款且迟至2021年11月才归还代收政府补助款 形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3] - 资金占用情况未在相应年度定期报告中如实披露 [3] - 2022年7月涉诉金额5.74亿元的重大诉讼案件延迟至2023年8月披露 该金额占公司2021年经审计净资产11.96% [3] - 重大诉讼未在相应年度定期报告中披露 [3] 事件影响与投资者应对 - 过往信息披露瑕疵反映公司内部信息披露管理机制存在明显漏洞 [4] - 专业金融团队为投资者提供索赔咨询及法律途径支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