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搜索文档
连续4年财务造假,IPO欺诈发行遭重罚
中国基金报· 2025-09-06 22:13
公司财务造假事件 - 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北京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涉及2018年至2021年连续四年财务造假行为[2][4] - 通过虚构业务合同及调节收入确认时点虚增营收和利润 四年分别虚增营收2017.30万元/961.70万元/1497.61万元/1806.53万元 虚增利润1046.43万元/814.86万元/737.48万元/587.82万元[4] - 公司被责令改正并处以900万元罚款 时任董事长戴福昊合计罚1150万元 副总经理崔振英罚700万元 财务总监姬海燕罚300万元 董事赵庚飞及董秘李刚各罚250万元[5][6] 管理层责任与处罚 - 实际控制人戴福昊与崔振英组织指使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被采取市场禁入措施 禁入期限分别为10年与7年[7][8] - 2024年2月立案前两人办理离婚手续 解除一致行动关系 持股比例变更为戴福昊18.14%与崔振英5.57%[8] - 时任董事长戴福昊、副总经理崔振英及财务总监姬海燕被认定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4][5]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720.1万元同比下降78.66% 净利润亏损1438.6万元同比下降50.84%[10] - 营收下降主因终止电影机分销业务及缺乏偶发大额合同 转向声学产品与数智化解决方案业务[10] - 2022-2024年持续亏损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50万元/-1.28亿元/-7194万元[10] 公司背景与市场状态 - 公司2008年成立 聚焦教育/康养/港口/金融领域数智化解决方案开发[10] - 2021年11月15日由新三板精选层平移至北交所上市 成为首批北交所上市公司[10] - 截至2025年9月5日收盘价9.16元/股 市值18.26亿元 当日上涨2.35%[11]
002717,被立案调查
上海证券报· 2025-09-06 21:17
监管立案与法律风险 - 公司及原控股股东尹洪卫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2] - 尹洪卫累计被冻结股份2.6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14.71%),累计被轮候冻结15.62亿股,后续可能被司法处置 [5] - 公司及尹洪卫等11名被告因借款合同纠纷被中国农业银行提起诉讼,涉案金额合计3.08亿元 [5] 股权变动与股东情况 - 尹洪卫所持200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1.10%)被司法拍卖,由冯俊伟以3365万元竞得 [2] - 拍卖完成后尹洪卫持股比例将从14.71%下降至12.51% [2] - 尹洪卫现任公司联席董事长兼总裁、法定代表人,直接持股14.71% [2][5] 重大诉讼与财务责任 - 公司被判决限期偿还借款本金2.97亿元,并支付逾期利息948.11万元(暂计至2025年4月28日),后续按年利率6.525%计息 [6] - 尹洪卫等多名被告对上述债务在6.75亿元范围内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6] 经营业绩与财务压力 - 公司2022-2024年连续三年亏损,累计亏损超过36亿元,2025年上半年继续亏损1.28亿元 [7] - 亏损原因为无新增业务、项目结算周期延长、应收账款周转效率下降,财务成本因债务逾期及融资规模维持处于高位 [7]
严重财务造假!监管出手,重罚!
中国基金报· 2025-09-06 09:45
财务造假行为 - 公司在2019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中连续四年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 通过虚构贸易链条和人为增加业务环节开展金属、油品、乙二醇等虚假贸易 [5] - 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22.42亿元(占当期披露营收16.61%)虚增利润总额573万元(占60.48%)2020年虚增营收39.86亿元(44.57%)虚增利润1113.69万元(10.36%)2021年虚增营收40.24亿元(50.46%)虚增利润951.95万元(7.48%)2022年虚增营收42.88亿元(42.95%)虚增利润1093.32万元(23.92%)[5] 关联交易违规 - 实际控制人徐增增通过控制13家关联公司(包括哈尔滨茂盛合、上海茂晟合石油化工等)在2022-2024年期间充当供应商和客户 形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6] - 公司对关联供应商提前大比例付款 对关联客户给予长回款账期 2022年资金占用余额3.33亿元(占净资产9.19%)2023年8.75亿元(23.64%)2024年8.82亿元(26.53%)截至2025年9月初部分资金被归还 [6] - 未在2022-2023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相关资金占用情况 违反信息披露规定 [7] 监管处罚措施 - 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对公司处以1150万元罚款并给予警告 责令改正 [2][7] - 对实际控制人徐增增处以1690万元罚款并采取十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因其组织指使虚假贸易和资金占用行为 [7] - 其他高管包括总经理刘策(罚款470万)、董事刘振光(罚款250万)、财务总监卢玉平(罚款200万)、独立董事何晓云(罚款50万)均被警告并处罚款 [7] 退市处理进程 - 公司于2024年12月16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8] - 2025年4月29日收到上交所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7月3日正式被终止上市并摘牌 后续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转让 [9][10] - 8月25日上交所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予以纪律处分 [10] 主营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数据中心(IDC)业务和大宗商品贸易业务 其中IDC业务通过自建机房和租用带宽资源为客户提供服务器运行环境 大宗商品贸易主要销售成品油、燃料油及化工品 [11]
ST岭南及原控股股东尹洪卫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新浪财经· 2025-09-05 22:36
公司立案调查 - ST岭南及原控股股东、现任联席董事长兼总裁、法定代表人尹洪卫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1] - 立案原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1] - 立案告知书编号分别为证监立案字0062025016号和证监立案字0062025017号[1] 公司回应措施 - 公司及尹洪卫表示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工作[1] - 公司承诺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 - 指定《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及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媒体[1] 投资者提示 - 公司提醒投资者以指定媒体披露的公告为准[1] - 公司提示投资者理性投资并注意投资风险[1]
突发!广东知名上市药企被罚600万元,实控人被罚1000万元
深圳商报· 2025-09-05 20:49
行政处罚与监管措施 - 公司因2019年年度报告虚假记载及2016-2020年未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被广东证监局处罚[1] - 公司被责令改正并警告 处以600万元罚款 实际控制人王某辉被警告并合计罚款1000万元(含直接责任300万元及实际控制人责任700万元)[1] - 时任财务总监卢某被警告并罚款200万元 时任董事兼董事会秘书黄某、徐某分别被警告并罚款100万元 时任财务总监陈某华被警告并罚款15万元[1] - 公司股票自2025年3月25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简称变更为"ST香雪"[1]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8.18亿元 同比下降25.40% 归母净利润亏损2.34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35亿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2.0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08亿元)[2] - 营收从2020年超30亿元下滑至2024年18亿多元 归母净利润连续4年亏损(2021年-6.77亿元、2022年-5.30亿元、2023年-3.89亿元、2024年-8.59亿元)[2] - 扣非净利润2017-2024年仅2020年盈利 其余7年均亏损 8年累计亏损约25.11亿元[2] 公司背景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为老牌中药企业 2010年12月A股上市 主营现代中药生产销售(核心产品为抗病毒口服液和板蓝根颗粒)及医疗设备业务[2] - 截至2025年9月5日收盘 股价单日上涨10.41%至11.24元/股 市值74.33亿元[2]
ST岭南及原控股股东尹洪卫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智通财经· 2025-09-05 20:18
公司监管动态 - 公司及原控股股东、现任联席董事长兼总裁、法定代表人尹洪卫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1] - 立案原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1] - 中国证监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决定对公司及尹洪卫立案[1]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司尔特被立案调查
齐鲁晚报· 2025-09-03 11:14
立案调查事件 - 公司于2025年9月1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1][3] - 截至9月2日午间收盘公司股价收跌7.71%报5.03元/股总市值42.93亿元 [4] - 公司表示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该事项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4] 财务造假与职务侵占事件 - 2023年底公司发现金某辉黄某利等原管理人员存在虚构成本费用套取公司资金情况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6] - 2025年4月21日公司收到安徽证监局《责令改正措施决定》认定2021-2023年全资子公司贵州路发实业有限公司劳务工程业务不真实导致定期报告披露不准确 [5] - 安徽证监局要求公司对相关财务核算及定期报告信息披露进行整改并追偿被侵占资金 [5] 整改措施与影响 - 公司于2025年5月21日发布整改报告已加强对子公司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货币资金成本费用等方面的控制 [6] - 因涉嫌职务侵占犯罪一案尚未侦破对公司2025年1-6月财务报表相关重要数据期初数的影响仍不能完全消除 [6] 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83亿元同比增长7.15%主要受益于磷复肥销量增加 [7]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43.60%至9518万元主因国际硫磺价格攀升导致原材料成本激增 [7] 法律依据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导致投资者权益受损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7]
司尔特涉信披违规被立案股价跌7.7% 中报净利降44%两董事称无法保证真实
长江商报· 2025-09-03 07:49
立案调查与信息披露违规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1][4] - 立案调查可能与前审计部副部长黄席利等涉嫌职务侵占犯罪有关[1][4] - 公司此前发现原管理人员虚构成本和费用套取资金[4] 财务造假与监管措施 - 安徽证监局认定公司2021-2023年劳务工程业务不真实且成本核算不符合会计准则[5] - 监管措施要求公司对财务核算及定期报告进行整改并记入诚信档案[5] - 财务造假主要发生在2021年 2022-2023年涉及金额较小[5] 职务侵占案件进展 - 黄席利案件自2024年1月报案后仍未侦破[1][4][10] - 公司未能获取黄席利个人银行卡流水以确认作案细节和损失金额[6] - 案件复杂性导致对公司财务报表期初数影响持续存在[9][10] 财务报表真实性争议 - 两名董事无法保证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中报的真实性[2][9] - 2024年营收42.83亿元同比增长9.44% 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137.79%[9]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1.83亿元同比增长7.15% 但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下降43.60%[1][10] 市场反应与业绩影响 - 立案调查公告后股价单日大跌7.71%[3][7] - 净利润下降主因国际硫磺价格攀升导致磷肥成本上升和毛利率下降[10] - 财务造假事件对报表准确性的影响尚未消除[1][8][10]
原管理人员侵占资金可能增加,董事对半年报不保真,002538被立案!
第一财经· 2025-09-02 22:55
公司治理与信披违规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 - 两名董事对2025年半年报真实性提出异议 因原管理人员涉嫌虚构交易可能影响财务报表[3] - 原管理人员黄席利等涉嫌通过虚构成本费用方式套取公司资金 案件尚未侦破[3][4] 财务数据异常与审计问题 - 2023年及2024年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非标意见 因职务侵占案件影响无法获取充分审计证据[3][7]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0.95亿元 同比下降43.60%[3][8] - 2023年净利润追溯调整后为1.31亿元(原1.22亿元)同比下滑75.79% 2024年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137.79%[7] 业务与资产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1.83亿元 同比增长7.15%[8] - 总资产63.26亿元较期初下降0.92% 净资产53.06亿元较期初下降0.11%[9] - 公司主营磷复肥、缓控释肥料等研发生产与销售 2011年深交所上市[4] 子公司风险事件 - 全资子公司贵州路发与多家公司存在虚构工程交易及台车掘进业务 原管理人员串通舞弊虚增成本费用[5] - 2021-2023年贵州路发与劳务公司及陕西某建设集团业务往来不真实 导致定期报告披露不准确[5] - 涉案金额可能进一步扩大 公司需根据最终结论调整以往年度财务数据[4]
司尔特融资净买入710.91万元,正被立案调查受损股民可索赔
搜狐财经· 2025-09-02 15:04
融资交易情况 - 9月1日融资买入1209.04万元 融资偿还498.14万元 融资净买入710.91万元 [2] 监管立案情况 - 9月1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2] - 立案编号为证监立案字0232025004 依据证券法和行政处罚法 [2] 投资者索赔事宜 - 索赔时段为2022年4月20日至2025年4月25日期间买入且当日收盘持有者 [2] - 可通过雷助吧平台报名参与索赔 获赔前无任何费用 [2] 高管变动情况 - 副总经理刘勇7月16日因个人及家庭原因辞职 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3] - 辞职不影响公司经营正常运行 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3] 公司基本信息 - 注册资本85355.58万人民币 超过99%安徽省同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