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能源
icon
搜索文档
兖矿能源涨2.03%,成交额4.5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71.2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09 13:4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9日公司股价盘中上涨2.03%,报收13.58元/股,总市值达1363.09亿元,当日成交额为4.58亿元,换手率为0.58%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71.27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2649.04万元(占比5.79%),卖出3275.13万元(占比7.15%);大单买入9113.86万元(占比19.91%),卖出7816.49万元(占比17.07%)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上涨0.97%,近5个交易日下跌0.73%,近20日上涨7.10%,近60日上涨11.77%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煤炭业务58.09%,煤化工及电力22.48%,非煤炭贸易及物流12.29%,未分配项目5.47%,矿用设备制造0.96%,贷款和融资租赁0.71% [1]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3.49亿元,同比减少17.93%;归母净利润为46.52亿元,同比减少38.53%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68.4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23.77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4.78万,较上期增加1.14%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1.10亿股,较上期增加1701.67万股;多家ETF基金位列前十大流通股东,其中国泰中证煤炭ETF持股2778.41万股,较上期增加601.41万股,而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持股2643.46万股,较上期减少541.78万股 [3] 行业分类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煤炭-煤炭开采-动力煤,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动力煤、高送转、新能源、增持回购、氢能源等 [1]
九丰能源涨2.02%,成交额2.4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99.9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09 09:5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9日盘中股价上涨2.02%至35.39元/股,成交额2.42亿元,换手率1.01%,总市值240.27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99.94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4084.13万元(占比16.89%),卖出3418.01万元(占比14.14%) [1] - 公司股价年内累计上涨29.55%,近5日、近20日、近60日分别上涨7.57%、18.40%和37.86%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天然气及作业48.09%,液化石油气41.05%,其他化工产品7.49%,能源物流及技术服务2.90%,特种气体0.46% [1]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04.28亿元,同比减少7.45%;归母净利润8.61亿元,同比减少22.17% [2]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甲醇、二甲醚(DME)等 [1] 股东结构与分红记录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2.02万,较上期减少22.89%;人均流通股达32545股,较上期增加32.7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8.5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6.66亿元 [3] 行业分类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燃气Ⅱ-燃气Ⅲ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锂电池、氢能源、新能源、油气存储、高派息等 [1]
中泰股份涨2.03%,成交额3028.9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8.37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09 09:4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9日盘中股价上涨2.03%,报21.09元/股,成交额3028.98万元,换手率0.39%,总市值81.35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8.37万元,大单买入794.79万元(占比26.24%),卖出756.42万元(占比24.97%)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77.53%,近5个交易日下跌3.48%,近20日上涨21.21%,近60日上涨36.68%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杭州中泰深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18日,于2015年3月26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深冷技术的工艺开发、设备设计、制造和销售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燃气运营49.43%,设备销售44.65%,气体运营5.84%,其他0.09% [2]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燃气Ⅱ-燃气Ⅲ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预盈预增、机械、燃料电池、氢能源、一带一路等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2.47万,较上期增加18.42%;人均流通股14943股,较上期减少15.5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557.53万股,较上期增加654.83万股 [3] - 兴全社会责任混合(340007)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333.74万股,较上期增加153.46万股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1月-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2亿元,同比减少4.79%;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9.1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5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72亿元 [3]
How Plug Power's Smart Pivot Is Outsmarting Trump's Tax Attack
Benzinga· 2025-10-02 20:18
公司战略动向 - 公司向欧洲市场进行重大战略转移,以应对美国税收改革可能对氢能行业造成的负面影响 [1][4] - 公司历史上最大的电解槽部署项目在葡萄牙启动,项目价值6.5亿美元,标志着公司从燃料电池供应商向重要基础设施参与者的成功转型 [3] - 公司通过在欧洲(如西班牙和英国)布局多个吉瓦级别项目以及全球范围内20亿美元的项目储备,实现了业务多元化,以对冲美国市场的不确定性 [5] 欧洲项目细节 - 公司向葡萄牙Galp公司的Sines炼油厂交付了首台10兆瓦GenEco™电解槽,这是一个100兆瓦项目的首期工程,该项目将成为欧洲最大的绿色氢能中心之一 [2] - 项目全面投产后,每年将生产15,000吨可再生氢,可满足该炼油厂20%的灰色氢需求,并减少110,000吨二氧化碳排放 [2] - 欧洲有利的政策环境和炼油厂脱碳趋势为公司提供了缓冲,并可能带来先发优势 [5] 行业与市场背景 -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提出的税改法案将缩短氢生产税收抵免的申请期限,这可能影响依赖长期激励措施的美国项目的经济性 [4] - 行业开发商警告称,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资本外流 [5] - 在美国政策面临调整的背景下,欧洲市场可能成为公司实现突破的舞台 [6]
世纪难题被破解!中国攻克海水制氢,外媒:石油要变“廉价货”?
搜狐财经· 2025-10-02 17:46
全球海水制氢技术背景与挑战 - 全球科研界致力于利用储量丰富的海水资源制取清洁氢气,以替代化石燃料[2] - 海水制氢面临杂质腐蚀设备及需先淡化处理等技术瓶颈,导致成本高企和商业化困难[2] - 丹麦与法国企业合作项目因淡化环节成本过高、效率低下而失败,凸显低成本是商业化关键[2] 中国技术突破与核心创新 - 谢和平院士团队创新采用相变迁移技术,通过浓氢氧化钾溶液和防水透气膜直接电解海水制氢,绕过传统淡化步骤[5] - 该技术于2022年底在《Nature》发表,被评为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引发国际关注[5] - 技术核心是利用蒸气压差,使海水经膜层转化为纯净水蒸气后直接电解,平台可由海上风电供电[13] 中国海水制氢项目进展与规模化 - 2023年5月,团队与东方电气在福建兴化湾完成全球首个海上风电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海试,平台“东福一号”在复杂海洋环境下稳定产氢10天,纯度达99.9%[7] - 海试制氢成本低至每立方米0.4元,显著低于煤制氢成本[7] - 2024年7月,团队实现10立方米每小时样机陆地试验突破;年底中石化在青岛建成首个工厂化项目,每小时产20立方米绿氢并直接利用[9] - 2025年上半年,大连化物所调试250千瓦级系统,直流电耗为3.8千瓦时每立方米,纯度达99.999%;同年8月广东启动110立方米每小时项目[11] 行业影响与全球竞争力 - 中国电解器制造产能2023年翻倍至25吉瓦每年,占全球总产能的60%[15] - 截至2025年,中国已建成136座加氢站和11个氢燃料供应中心,推动氢能在交通和工业领域应用[15] - 外媒评价中国首创兆瓦级海水电解器,每小时产氢200立方米,成本低、纯度高,可能对石油行业构成颠覆性影响[13] - 欧盟2020年估算氢需求达5600万吨,中国低成本海水制氢技术提升其全球影响力及潜在合作机会[13] 技术优势与未来发展前景 - 海水直接制氢技术优势包括不占用土地资源、不消耗淡水、可利用沿海风光余电,并能处理工业废水[13][11] - 技术推广可使沿海风电场转化为“氢矿”,海洋成为重要氢源,特别有利于中东、非洲等缺水地区[15] - 国家能源局报告预计到2030年中国氢需求将达上千万吨,海水制氢将在新型储能中发挥重要作用[11] - 行业仍需应对海水长期腐蚀防护、规模化投资及供应链完善等挑战[15]
阳光电源跌2.07%,成交额101.3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0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14:17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30日公司股价下跌2.07%,报收161.58元/股,成交金额达101.34亿元,换手率为3.87%,总市值为3349.9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04亿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1.60%和22.39%,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9.30%和32.50% [1] -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上涨122.07%,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2.57%、62.15%和119.03%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太阳能、风能、储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储能系统40.89%,光伏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转换设备35.21%,新能源投资开发19.29%,其他2.86%,光伏电站发电1.75% [1] 行业与市场定位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逆变器,涉及概念板块包括逆变器、能源互联、氢能源、宁德时代概念、新能源等 [2]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7.97万户,较上期减少5.50%,人均流通股为8846股,较上期增加5.80%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8705.03万股(较上期减少133.64万股),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3641.61万股(较上期减少42.52万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2577.82万股(较上期增加226.03万股)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5.33亿元,同比增长40.34%,归母净利润77.35亿元,同比增长55.97% [2]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9.0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9.61亿元 [3]
阳光照明跌2.16%,成交额5143.3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72.1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10:5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30日盘中股价下跌2.16%至3.62元/股,成交金额5143.34万元,换手率1.06%,总市值48.3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72.11万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259.2万元,大单净卖出912.91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5.65%,近5个交易日下跌2.43%,近20日上涨4.93%,近60日上涨7.10% [1] - 今年以来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2月5日,龙虎榜净买入额为-779.93万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浙江阳光照明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7月16日,于2000年7月20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照明电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提供综合照明解决方案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LED光源及灯具产品占比97.30%,节能灯光源及灯具产品占比1.70%,其他占比1.00%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家用电器-照明设备Ⅱ-照明设备Ⅲ,概念板块包括LED、氢能源、融资融券等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7亿元,同比减少20.13%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654.40万元,同比增长32.0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1.2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39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19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25万户,较上期增加1.64% [2] - 截至9月19日,人均流通股为31448股,较上期减少1.62%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已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吉电股份涨2.12%,成交额3.3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448.1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10:23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9月30日盘中股价上涨2.12%,报6.25元/股,成交3.38亿元,换手率1.65%,总市值226.70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9.64%,近5个交易日上涨10.62%,近20日上涨14.05%,近60日上涨19.50%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448.10万元,特大单买入3706.94万元(占比10.98%),卖出4939.56万元(占比14.64%),大单买入6098.42万元(占比18.07%),卖出8313.90万元(占比24.63%) [1] 公司业务与收入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发电(风电、太阳能、水电、火电等)、供热、综合智慧能源供应、清洁能源投资开发等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煤电产品33.67%,光伏产品29.55%,风电产品23.40%,热力产品10.86%,运维及其他2.52% [1]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电能综合服务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氢能源、风能、海上风电、新能源、储能等 [2] 股东结构与变动 - 截至9月19日,股东户数为15.43万,较上期减少3.59%,人均流通股21654股,较上期增加3.73%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光伏ETF(515790)、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等机构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69亿元,同比减少4.63% [2] - 2025年1月至6月,归母净利润为7.26亿元,同比减少33.72%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69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7.64亿元 [3]
众泰汽车涨2.12%,成交额3.1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914.33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30 10:2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30日盘中股价上涨2.12%至3.37元/股,成交额3.10亿元,换手率1.84%,总市值169.9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4914.33万元,特大单净买入2116.07万元,大单净买入2798.25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41.00%,近60日涨幅达62.80% [1] - 今年以来4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9月12日龙虎榜净买入4007.51万元 [1] 公司基本概况与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门业产品等,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及服务43.28%,门业产品35.06%,其他21.66%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电气系统,概念板块包括新能源车、氢能源等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7.36万,较上期减少11.87%,人均流通股增加14.37%至28975股 [2] 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1月-6月实现营业收入2.80亿元,同比增长12.61% [2] - 2025年1月-6月归母净利润为-1.48亿元,亏损额同比收窄41.78% [2] 股东与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682.09万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6134.46万股 [3]
上海电力涨2.03%,成交额6.7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92.8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10:2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30日盘中股价上涨2.03%,报收20.08元/股,成交金额6.77亿元,换手率1.21%,总市值565.6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92.80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3464.56万元(占比5.11%),卖出3512.85万元(占比5.19%);大单买入1.34亿元(占比19.84%),卖出1.32亿元(占比19.48%)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25.87%,近5个交易日上涨6.81%,近20日上涨8.42%,近60日大幅上涨119.21% [1] - 今年以来已6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11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3.21亿元,买入总计8.74亿元(占总成交额14.52%),卖出总计5.53亿元(占总成交额9.18%)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主营业务为发电、供热、电力服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电力92.90%,热力5.49%,其他1.61% [1]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04.75亿元,同比增长1.76%;实现归母净利润19.0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3.8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8.2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4.51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4.40万户,较上期减少1.03%;人均流通股18,177股,较上期增加1.04% [2] - 同期十大流通股东中,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为第五大股东,持股2090.28万股,较上期增加295.51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六大股东,持股2081.54万股,较上期减少623.95万股 [3] 行业属性与业务概念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火力发电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氢能源、光伏玻璃、新能源、风能、太阳能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