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送转

搜索文档
家联科技跌2.00%,成交额4613.80万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1621.99万
新浪财经· 2025-07-30 15:53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7月30日,家联科技跌2.00%,成交额4613.80万元,换手率1.83%,总市值35.75亿元。 异动分析 可降解塑料+3D打印+跨境电商+人民币贬值受益 1、宁波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塑料制品、生物全降解制品及植物纤维制品的研发、生产 与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塑料制品、生物全降解制品、植物纤维制品、纸制品及其他。 塑料制品、 生物全降解制品及植物纤维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2025年6月17日互动易,公司专注于PLA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并在消费级FDM材料及制品领域提前 布局并产业化。目前,公司暂未与泡泡玛特开展合作。公司生产的3D打印耗材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可覆盖工业设计、教育、玩具手办、医疗等多个领域,其技术特性能够为潮流玩具制作等场景提供材料 支持。 3、根据2022年12月9日互动易,公司为全球塑料餐饮具制造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产品销售以外销为 主,外销区域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及大洋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司目前的主要海外客户为海内外 知名大型商超以及连锁餐饮企业,2021年公司外销占比达70.47%。同时公司也开拓了跨境电商平台的 线上市场对产品进行 ...
山高环能7亿元定增背后:近几年频繁融资 上市27年0现金分红
新浪证券· 2025-07-18 19:22
定向增发方案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7.1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1] - 发行对象为实际控制人旗下的山东高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1] - 发行价格为5.13元/股,较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6.41元低20%,较当前市价7.17元折价28%[1] - 拟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1.4亿股[1] 融资历史 - 2020年通过非公开发行募资6.4亿元[1] - 2021年再次募资6.05亿元[1] - 2025年拟第三次募资7.18亿元[1] 分红情况 - 2022年和2023年实施了10转4股的高送转方案,但未进行现金分红[2] - 截至2024年末未分配利润为-0.59亿元,不具备现金分红能力[2] - 自2018年上市以来从未进行过现金分红[2]
和讯投顾邓攀:市场走反包行情,信心不足,板块间轮动非常快
和讯财经· 2025-06-11 19:51
市场行情分析 - 市场继续走修复行情但量能不足 成交额仅1 29万亿 距离1 5万亿仍有差距 [1] - 短线情绪低迷 高标股全线跌停 建议短期避免打板操作 [1] - 板块轮动节奏极快 早盘汽车零部件板块展现短暂持续性 午间切换至新消费 IP经济及稀土板块 但均缺乏延续性 [1] 市场特征 - 市场缺乏核心主线 资金难以形成稳定合力 呈现快速轮动态势 [1] - 当前需等待新主线产生 建议关注业绩预增及高送转板块 [1] - 技术面显示下方有承接 指数走出突破性行情 未来持续看好 [2] 投资策略建议 - 当前可埋伏业绩标的 待新主线明确后再切换 [2] - 建议提升仓位配置 技术面支持行情延续 [2]
近7成A股公司推年报分红,比亚迪等公司推高送转方案
第一财经· 2025-05-08 22:04
分红规模与覆盖面 - 超3600家A股公司披露年报分红预案或进入实施阶段,占上市公司总数近七成 [1] - 拟派现总额累计超过1.6万亿元 [1] - 工商银行、中国移动、建设银行位列现金分红总额前三甲,分别达586.64亿元、535.78亿港元(约499.4亿元)、515.02亿元 [1] - 中国石油、中国神华、贵州茅台等公司拟分红金额均超百亿元 [1] 高送转与利润分配 - 比亚迪推出"10送8转12派39.74元"方案,派现总额约120.77亿元 [1] - 多家公司采用现金分红结合转增股本或送红股的利润分配"组合拳" [1] 行业趋势与政策影响 - 政策引导下A股公司现金分红规模与覆盖面实现双提升 [2] - 分红常态化趋势显现,"高送转"回归市场 [2]
近七成A股公司推年报分红,“中字头”公司扛旗
第一财经· 2025-05-08 21:18
分红规模与覆盖面 - A股超3600家公司披露年报分红预案或进入实施阶段,占上市公司总数近七成,拟派现总额累计超过1.6万亿元 [2] - 工商银行、中国移动、建设银行位列现金分红总额前三甲,分别达586.64亿元、535.78亿港元(约499.4亿元)和515.02亿元 [2] - 24家公司分红总额超百亿元,包括中国石油(457.55亿元)、中国神华(449.03亿元)、贵州茅台(346.71亿元)等 [6] 行业分布特征 - 银行股是分红主力,24家百亿分红公司中6家为上市银行(占比25%),包括建设银行、兴业银行(220.21亿元)、浦发银行(120.34亿元) [7] - 上市险企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分红总额分别为293.34亿元、127.19亿元和103.9亿元 [7] - 石油石化、食品饮料、家电行业高分红公司包括中国石油、五粮液(123.01亿元)、美的集团(267.12亿元) [8] 高送转与组合分红 - 比亚迪推出"10送8转12派39.74元"方案,派现总额120.77亿元,2024年营收7771.02亿元(同比+29.02%)、净利润402.54亿元(同比+34%) [12][15][16][17] - 道通科技每10股转4.9股派5元,科林电气每10股转4.8股派2元 [13] - 新华网拟"10送2转1派1.36元",华图山鼎拟"10送2.2转1.8派0.55元",后者2024年营收增1046.34%至28.33亿元 [17] 分红比例与政策影响 - 中国神华2024年分红比例76.5%(2023年为75.2%),拟派现449.03亿元 [9] - 中国平安现金分红比例37.9%,股息每股2.55元(同比+5%),连续13年增长 [9] - 监管推动"分红常态化",沪深交易所修订指引鼓励提高股息率、一年多次分红 [19][20]
应理性看待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
国际金融报· 2025-04-29 15:47
文章核心观点 - B公司推出每10股转增20股高送转方案引发市场关注,或预示高送转重现市场,各方需理性对待高送转,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分配方式,同时需规范高送转行为防止“滥送转” [1][2][3][4] 分组1:B公司高送转方案情况 - B公司在深交所主板上市,2024年度推出现金分红和每10股转增20股高送转方案,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1] 分组2:高送转市场情况 - 高送转曾是上市公司利润分配重要方式和市场热门题材,后因滥送转问题,自2018年起监管从严,高送转方案在A股市场逐渐消失,此次B公司方案或预示高送转重现市场 [1] 分组3:对现金分红的看法 - 管理层倡导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是对过去不重视现金分红和“滥送转”行为的修正,现金分红可检验利润真实性,目前现金分红意识在很多上市公司深入人心 [2] 分组4:对高送转的看法 - 高送转中的送股是利润分配重要方式,与现金分红无优劣之分,关键看是否适合企业实际情况,成长阶段企业更适合送转股方式 [3] 分组5:利润分配建议 - 市场不应一刀切,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分配方式,高成长性企业有需求可实施高送转,决策权应交由上市公司自主决定 [3] 分组6:高送转规范措施 - 严格执行高送转信息披露指引,送转股比例控制在业绩增长范围内,最近两年同期净利润须持续增长,每股送转比例不超最近两年同期净利润复合增长率 [3] - 高送转比例上限设定为每10股不超过10股,高送转后公司每股收益不低于1元,实施后次年不得再次高送转,确保高送转成优质公司专属权利 [4]
【e公司观察】“高送转”再现江湖 市场预期边际变化
证券时报网· 2025-04-27 15:19
比亚迪2024年高送转方案 - 公司推出每10股送红股8股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12股的高送转方案 同时派发现金分红39 74元 总现金分红达120 77亿元 [1] - 方案实施后总股本从30 39亿股扩容至91 17亿股 流通盘扩大近3倍 [1] - 该方案是A股近十年来罕见的高送转案例 可能反映监管对高送转政策态度的边际变化 [1] 高送转的市场背景与影响 - 2016年后监管层因高送转被滥用为股价炒作工具而加强比例约束 但当前市场生态已变化 包括监管完善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产业龙头地位巩固等因素 [2] - 高价绩优股公司存在较大高送转空间 送转可降低投资门槛 提升流动性 同时是企业扩大股本规模 巩固控制权的资本运作手段 [2][3] - 高送转将导致公司EPS调降 使其退出每股收益双位数上市公司行列 但交易活跃度可能提高 [1] 产业龙头的资本运作逻辑 - 业绩持续增长的产业龙头通过送转可优化股本结构 保持扩张与业绩增长的平衡 市场对其资本运作包容度更高 [3] - 高送转本质是股东权益内部调整 与经营能力无直接关联 需理性看待 同时需警惕超高比例送转可能引发的面值退市风险 [3] 公司财务与融资动态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超400亿元 叠加港股完成的30亿港元融资 为高分红提供资金基础 [1]
百傲化学拟10转增4派6元(含税)
证券时报网· 2025-04-24 22:23
公司分配方案 - 百傲化学2024年度分配预案为每10股转增4股派6元(含税)[2] - 公司上市以来共实施8次分配,其中5次包含送转(2017、2019、2022-2024年),3次仅派现(2016、2018、2020年)[2] - 历史最高派现为2016年每10股派10元,最高送转为2017-2024年间多次实施的每10股转增4股[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3.12亿元,同比增长23.09%[2] - 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5.14%,增速较2023年(-18.43%)转正但低于2022年(60.71%)[2] - 基本每股收益0.68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51%[2] 市场反应 - 分配方案公布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00.46万元,近5日累计净流入1376.60万元[2] - 全市场2384家公布2024分配方案的公司中,222家含送转,其中122家方案公布当日股价上涨[2] - 送转方案公布后5日涨幅最高个股达37.05%(星图测控),百傲化学未披露具体股价表现[2]
A股罕见一幕!“带头人”是比亚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3 20:23
比亚迪高送转方案 - 比亚迪宣布2024年度利润分派方案变更,在原有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9.74元的基础上,增加每10股送红股8股,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12股,合计每10股送转20股 [3] - 总股本由30.39亿股扩张200%至91.17亿股 [3] - 公告次日比亚迪AH股价涨幅一度超过5%,A股上涨4.83%至371.99元人民币,H股上涨4.79%至393.8元港币 [3] - 3月比亚迪在港股完成435.0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08亿元)定增,配售价335.2港元/股,参与配售投资者已浮盈超过17.48% [4] 高送转市场影响 - 比亚迪此次高送转是2017年以来A股最为"激进"的送转方案 [6] - 部分市场人士认为比亚迪作为行业龙头推出高比例高送转方案,可能标志着资本市场对高送转政策态度出现边际变化 [7] - 高送转后比亚迪流通盘扩大近3倍,A股除权后股价将从354.84元下探至116.95元,H股调整至约120港元,投资门槛大幅降低 [12] - 以往企业在高送转之后一般都会大涨,因为股价降低会提高投资活跃度,有利于公司的市值管理 [13] 高送转历史背景 - 自2016年部分企业利用"高送转"炒作股价、掩护减持等引发监管关注后,A股市场对此行为一直颇为谨慎 [5] - 2018年11月沪深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高比例送转股份信息披露指引》,明确三种情形下不得高送转 [22] - 比亚迪此次高送转是时隔7年后A股市场再现"高送转"方案,可能意味着监管态度放松 [23] 高送转实施条件 - 上市公司实施高送转需满足最近2年同期净利润持续增长等三个前提条件 [24] - 满足最近两年净利润持续增长且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50%的企业合计221家 [25] - 满足最近两年净利润持续增长以及最近3年每股收益均不低于1元的A股上市公司有195家 [25] 高送转行业案例 - 比亚迪此次"1拆3"与英伟达"1拆10"相比规模较小,但在提高流动性上效果同样显著 [11] - 2023年英伟达在总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时宣布"1拆10"方案,股价暴涨接近27% [10] - 2014年苹果进行1拆7股后股价由600多美元降至90多美元,随后大涨近5倍 [10]